一位数除多位数结构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版⼩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除数是⼀位数的除法⼈教版⼩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除数是⼀位数的除法清泉学校杨云峰收集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单元(除数是⼀位数的除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算除法、笔算除法。

有着承上启下的作⽤:(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2)它为学⽣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编排上有以下⼏个特点:1、遵循学⽣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具。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估算意识。

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点,精⼼构建认知结构。

单元教学要求:1、学会⼝算⼀位数除商是整⼗、整百、整千的数及⼀位数除⼏百⼏⼗。

2、经历⼀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法,会⽤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除法估算,会表达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活的联系,运⽤所学知识解决⽇常⽣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让学⽣经历⼀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并运⽤所学知识解决⽇常⽣活的简单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五课时第⼀课时除数是⼀位数的⼝算学习内容:教材第13-15页预设⽬标:1、学⽣⾃主探索⽤⼀位数除商是整⼗、整百、整千数的除法⼝算⽅法。

2、能正确⼝算商是整⼗、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3、培养学⽣应⽤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学会⽤⼀位数除商是整⼗、整百、整千数的除法⼝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等。

预设流程:⼀、出⽰情景图引⼊新知1、⼤屏幕出⽰情景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图中是什么地⽅?你从图中都找到了什么?(2)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仔细观察后告诉⽼师,⾏吗?(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提出问题引⼊新知(1)反馈不同的问题(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我们⼀个⼀个地解决,好吗?我们先解决"赵伯伯平均⼀次运多少箱黄⽠",怎样解决呢?A、学⽣反馈⽤除法做,60÷3=20(箱)B、那"60÷3=20",有谁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思考交流探索新知1、独⽴思考,⼩组交流(先独⽴思考,后在⼩组内交流⾃⼰的想法。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教学内容:第11页例1、第12页例2、例3教学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12÷ 4= 8÷ 2= 14÷7= 24÷6=36÷ 6=18÷9= 16÷ 4= 20÷ 5=35÷ 5= 15÷ 3= 64÷ 8= 72÷ 9=2、口答:(1)80里面有几个十?400里面有几个百?(2)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二、新授课1.教师:刚才我们复习的是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11页的主题图教师:观察主题图,根据主题图中的已知条件,想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把已知条件和所提问题用笔写在课堂本上。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已知条件,自己编写应用题,懂得应用题的结构和运算方法。

)3.出示例1(1)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教师:要求每人得到多少张?该怎么列式?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让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这样算:① 6÷3=2 ②20×3=60 ③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20 60÷3=20以上三种口算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预设:通过发言,大家认同第一种算法既简单又科学)(2)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80÷4 60÷2①口算写出结果。

②说说口算方法。

小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注意思考的过程可多让学生说)。

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一位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也是建立起数学基础的重要环节。

它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的运算,这个过程所需要使用的数学方法和技巧在数学学习的后续环节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商数是零或多位数的情况下,它更是必不可少。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一、除数、被除数和商数的定义在进行一位数除法计算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除数、被除数和商数的定义。

除数:在除法运算中,除数是用来分成若干份的数。

例如,在8÷2的运算中,被除数为8,除数为2。

被除数:被除数是需要被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的数。

例如,在8÷2的运算中,被除数为8,除数为2。

商数:商数是指将被除数分成若干份后的每一份的数量。

例如,在8÷2的运算中,商数为4,因为8分成2份后每份数量都是4。

二、使用列竖式解决一位数除法运算使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一位数除法运算是一种流行的处理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好被除数和除数。

步骤2:将被除数写在竖式的最上面,将除数写在竖式的左边。

步骤3:将被除数的第一位数(从左往右)除以除数,将商数写在竖式下方,同时将余数写在被除数的下方。

步骤4:将余数(即第一步的结果)放到下一位数上,然后重新进行第三步的操作。

步骤5:一次类推,直到被除数中的所有数都求出商数和余数为止。

步骤6:将最后得到的商数排列在一起,即得到了最终结果。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方法,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将15除以3:3 | 1 5 ---|---- | 5 ---|---- 3 | 0根据上面的操作步骤,首先我们将被除数的第一位数1除以除数3,结果为0,余数为1,将余数写在被除数下方;接下来,将被除数下一位数字5与上一步得到的余数1组合成15,然后将它们相除,得到商数5,余数为0。

最终的计算结果就是5。

三、这个方法的优缺点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计算出商数和余数,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小学数学运算。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课件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复习)课件

详细描述
列出10道一位数除法的计算题,难度适 中,适合全班学生练习。
提高练习题
详细描述
题目应包括一些巧妙的解题技巧 ,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总结词:针对提高能力的练习题 目,难度略高于基础题目,旨在 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 。
列出10道有一定难度的除法题目 ,如涉及多位数被除数、复杂运 算或逆向思维的问题。
除法的运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 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在没有 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后算加
减。
从左到右顺序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算式里有加、减法,要按照从左 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算式 里有乘、除法,也要按照从左往
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先算高位
在计算多位数乘除法时,应从高 位开始,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 数的每一位数;用一位数去除多 位数时,也要从高位开始,从高
除法与其他数学知识的结合
与乘法的结合
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常常一起出现于计算中。
与加减法的结合
在复杂的数学问题中,除法常常与加减法一起使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04 除法中的特殊情况
CHAPTER
余数的概念
余数的定义
当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时,不能整除 的部分称为余数。
余数的取值范围
余数的取值范围是0到除数之间(不 包括除数)。
CHAPTER
生活中的除法问题
购物时计算找零
例如,当购买商品总价为35元,支 付50元,找零为50-35=15元。
分配任务或物品
例如,有15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 ,每人得到3个苹果。
除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解决几何问题
例如,计算圆的周长或面积时,常常需要用到除法来计算半径、直径等。

《用一位数除》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孙怡青)

《用一位数除》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孙怡青)

“用一位数除”单元教学设计(局部)【单元规划】“用一位数除”单元规划属性表□课程标准教材章节□知识结构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单元教材分析】1. 教材编排体系\在沪教标准版数学教材中,小学数学阶段需学习的除法相关知识如下图所示:其中“用一位数除”这一部分内容被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教材对这一单元做了如下安排: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两位数被一位数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除法的应用,单价、数量、总价,小练习(3)等内容。

从内容上看,这一单元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一位数与两位数、三位数相乘,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表内除法的发展,将为今后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及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思维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具体内容结构如下图:根据内容结构还可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和推算的方法解决,为后期学习做铺垫。

(第二层次,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学习多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算理、算法。

其中两位数被一位数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教材编排一致,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横式计算,结合具体情境,探究两位数、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算法,通过横式来描述计算的过程。

第二部分是竖式计算,将竖式计算作为多种算法中的一种,与横式计算在同一例题中引入,在解决除法竖式写法的同时,使学生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并通过与横式对比,使学生感受使用竖式计算除法的简洁。

第三层次,除法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包括除法的应用、单价数量总价。

2. 育人价值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如在理解两、三位数被一位数除时,借助画图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在除法的应用中借助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来培养学生的运算求解、数学表达能力。

同时借助于除法运算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除法计算法则的抽象以及在多种算法中作出恰当选择的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建立判断与选择的自觉意识,养成根据自我需要做出正确选择的自动学习的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和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整百数除以 一位数
整百整十数 除以一位数
四舍五入法
灵活
整十数除以 一位数
口算
估算
第 一 树课 时 知 识
除法口算
最高位除尽
两位数除以 一位数
最高位 有余数
第 二 树课 时 知 识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有余数
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
没有余数
验算
第 三 树课 时 知 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简便写法 不够商1 0占位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商中间有0
第 四 树课 时 知 识
商中间有0的除法
有余数
没有余数
简便写法
不够商1 0占位
商末尾有0
第 五 树课 时 知 识
商末尾有0的除法
例1横向 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 含义和求法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 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 的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 据分析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 比较数据统计情况
统 计 ( 第 三 单 元 )
定义 计算 等量代换 重叠
商中间有0
两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
认识方向
路线图
长、正方形 面积
含义 计算
商末尾有0
数学广角
位置与方向
面积 平均数
笔算 估算 口算 口算 估算 笔算
连数的除法
空间与 图形
简单的 数据分析
单式条形 统计图
统计
与普通计 时法互化
数与计算
两位数乘 两位数 小数的 初步认识 24时计时法
强化练习 巩固方法
数 学 广 角
强化练习 巩固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知识树
生活中的作用 模仿练习 找准中间量 数学思想

小学四年级数学-除法思维导图

小学四年级数学-除法思维导图

除数是两位数基本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口算除法整十数➗整十数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

如果有余数,涉及实际问题,要根据生活对余数进行处理。

估算方法两位数➗两位数把不是整十数的被除数或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

再根据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进行口算。

三位数➗两位数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口算。

在有余数的情况下,需要特别处理进行估算,估算方法并不唯一,应该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应用。

笔算除法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两位数➗整十数1.被除数里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三位数➗整十数1.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不够除,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

3.如有余数,余数一定比商小。

同时满足同时满足除数接近整十数(需要试商)2.除数折半商四五被除数的前两位<除数被除数的前两位≈除数的一半3.同头无除商八九被除数、除数首位数字相等被除数的前两位<除数在被除数的第三位商8或9在被除数的第三位上商4或5除数不接近整十数(需要试商、调商)四舍五入来试商重点提醒:1.计算时,必须用所试的商与算式中的原除数相乘。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商是两位数(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商;(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商是几位数(三位数➗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除数:商是2位数。

被除数的前两位<除数:商是1位数。

特别注意: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数的情况下,第一次除完所得的余数一定要和被除数下一位落下来的数组成一个新的数,再继续除下去,直到除完被除数所有位数上的数。

重点提醒:1.从最高位除起。

2.用所试的商与算式中的原除数相乘。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口算除法(1)【教案】

2024(新插图)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口算除法(1)【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

同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乘、除法的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另一方面,它将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教科书按照“口算除法——笔算除法——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顺序编排,体现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第一个层次是口算除法,在让学生用已有的口算经验解决新问题的同时,为理解笔算算理做铺垫。

第二个层次是笔算除法(教科书P15~25的例1至例7),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科书除了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外,还重点采取了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除法的难点。

第三个层次是解决问题(教科书P29~30的例8和例9),重点教学如何将估算作为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

学生已经会计算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重要基础。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对竖式有最基础的了解,但本单元的笔算除法,需要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乘法、减法、加法等知识与方法,而除法竖式的演算是一种数学思维的特殊表达方式,学生在对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的理解与掌握上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算法。

1.重视口算教学。

首先从直观教学入手,配合算式和教具的使用,让学生充分理解口算的算理和算法,激发学生学习口算的积极性,进而养成口算的习惯,逐步提高口算能力。

其次,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2.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在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探究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