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设备常见故障机器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SMT(Super Multi-vision Test)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是电子制造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电子制造过程中,SMT是一种常用的组装技术,它涉及到大量的元件的高速表面安装。

然而,在实践中,SMT不良很常见,它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效率降低以及成本增加。

因此,了解不良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SMT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

1.材料问题:SMT使用的元件和焊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元件可能存在焊盘偏移、引脚损坏、尺寸不一致等问题。

焊料可能存在含波点、气孔等质量问题。

2.设备问题:SMT设备的故障或不当使用也可能引起不良。

设备的加热、输送、贴装等环节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元件无法准确地安装在PCB上。

3.操作问题: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技术不到位也是不良产生的原因之一、操作人员可能存在操作失误、程序设置错误、参数调整不当等问题。

为了解决SMT不良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元件和焊料的质量。

从可靠的供应商购买元件和焊料,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对于质量问题严重的供应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供应商。

2.维护和保养设备:定期对SMT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培训操作人员,让他们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

3.检查和修正操作问题:建立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操作。

同时,建立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问题。

定期举行会议,分享操作问题和经验,以便全员学习和提高。

4.强化数据分析和改进活动:建立良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体系,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定期评估数据,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

5.推行持续改进:将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于整个SMT生产过程中。

不断寻找不良产生的原因,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和培训操作人员等方式,降低不良的发生率。

总结起来,SMT不良产生的原因有材料问题、设备问题和操作问题等。

SMT贴片机常见故障(文召召)

SMT贴片机常见故障(文召召)

SMT贴片机常见故障:一,STM贴片机吸料效果不好1,飞达位置不对;2,飞达没有放平;3,飞达盖没有完全打开;4,Z轴电机是否工作;5,真空发生器工作吸力大小;6,吸料高度过高或者过低;7,吸料时间太短。

解决方法:1、重新做飞达位置;2、把飞达放平;3、检查气压是否正常;4、检查Z电机或者减小该电机的速度;1,检查真空发生器及其气路;6,重新做吸料高度;7,增大吸料时间。

二,LED贴片机不吸料的原因:1,没有负压;2,负压电磁阀没有打开;3.吸嘴堵住解决方法:1,检查气路和真空产生器;2,检查响应的电磁阀;3。

通吸嘴;三,LED贴片机贴片效果上下偏的原因1、偏上,两点之间垂直距离偏大或拼版垂直距离偏大2、偏下,两点之间垂直距离偏小或拼版垂直距离偏小3,Y轴前馈系数没做好;4,送料板前馈系数没做好解决方法:1,重新做或修改拼版垂直距离;2,重新做或修改拼版垂直距离;3,重新做或修改Y轴前馈系数;4.重新做或修改送料板前馈系数;四,LED贴片机贴片效果左右偏的原因:1,拼版或模块的水平间距做的不好;2.第N次进料长度没做好解决方法1,重新做或修改拼版模块的水平间距;2.重新做或修改第N次进料长度;五,LED贴片机贴片效果出现无规律偏差的原因:1,字据没做好;2,每次放板的位置不一致;3,吸料效果不好4,机器电机轴间隙过大解决方法:1,重新做好字据;2,用夹具或者电磁铁固定好电路板;3,解决吸料问题;4.联系我公司。

六:LED贴片机抛料的原因:1,放料时间太短;2,放料高度太高;3.真空吸力太小解决方法:1,增大放料时间;2,加大放料高度;3.检查真空气路;七,LED贴片机飞达卡料的原因1,气压不足;2,材料卡住飞达;3,材料位置放的不对;4.飞达变形;解决方法:1,增大气压;2,把卡住的废料拿掉;3,重新放置材料;4.联系我公司八,LED贴片机软件不能启动原因1,软件正在后台运行;2.图标为无效的快捷方式;解决方法:1,按住键盘的Ctr+Alt+Delete,关闭进程的软件;2.找到目标源文件,从原文件启动2.SMT贴片机常见故障:一,SMT贴片机机器没有电的原因:1,机器总电源插头没接好;2,总电源开关没合上;3,保险开关没合上;4,急停开关按下。

SMT设备故障处理分析报告

SMT设备故障处理分析报告

维修结果:待观察
小 结:此问题跟M24 已转移到03线。
设备故障处理报告
1.3 生产时报 设备号:01 故障现象:正常生产,在清洁丝网时报没有擦拭纸 发生时间:2011.03.31 00:00 结束时间:2011.03.31 00:45
计划措施: 1.检查清洁纸,安装正确 2.进诊断,测试卷纸马达,工作正常 3.清洁卷纸时,发现线头脱焊 4.重新焊接好线头
设备故障处理报告
1.6 设备号:03 故障现象:生产过程中掉电,报 发生时间:2011.08.30 15:30 结束时间:2011.08.30 16:00
计划措施: 1.测量24V,12V,5 2.发现5V只有4.9V,偏低。调整到5.2V
维修结果:待观察
小 结:此问题跟M24 从01线转移过来。
维修结果:
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八周维护时添加检查此项,发现异常时更换。
设备故障处理报告
1.2 设备号:01 故障现象:生产时经常掉电,报错信息有:1 ,2 发生时间:2011.03.11 10:00 结束时间:2011.03.11 14:30
,3 ,4
计划措施: 1.与03对调M24 后问题转移到三线 2.测量5V电压,发现电压4.8~4.9之间波动,电压偏低 3.按工程师吴春福建议,将电压调整到5.14V 4.观察两小时,无掉电现象
目录
2.3 S20 2.3.1 反向运行 2.3.2 飞料 2.3.3 2.3.4 无作用 2.3.5 系统无法启动 2.3.6 撞极限 2.3.7 ’t 2.3.8 启动后一直处于 状态 2.3.9 2.3.10 归零时异常 2.3.11 2.3.12 X 2.3.13 多个报 2.3.14 切刀不切料带 2.3.15 切刀不切料带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SMT不良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零件反向产生的原因:1:人工手贴贴反2:来料有个别反向3;机器FEEDER 坏或FEEDER 振动过大(导致物料反向)振动飞达4:PCB 板上标示不清楚(导致作业员难以判断)5:机器程式角度错6:作业员上料反向(IC 之类)7:核对首件人员粗心,不能及时发现问题8:炉后QC 也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对策:1:对作业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正确的辨别元器件方向2:对来料加强检测3:维修FEEDER 及调整振动FEEDER 的振动力度(并要求作业员对此物料进行方向检查)4:在生产当中要是遇到难以判断元器件方向的。

一定要等工程部确定之后才可以批量生产,也可以SKIP5:工程人员要认真核对生产程式,并要求对首件进行全检(特别要注意有极性的元件)6:作业员每次换料之后要求IPQC 核对物料(包括元件的方向)并要求作业员每2 小时必须核对一次物料7:核对首件人员一定要细心,最好是2 个或以上的人员进行核对。

(如果有专门的IPQC 的话也可以要求每2 小时再做一次首件)8:QC 检查时一定要用放大镜认真检查(对元件数量多的板尽量使用套版)少件(缺件)产生的原因:1:印刷机印刷偏位2:钢网孔被杂物或其它东西给堵塞(焊盘没锡而导致飞件)3:锡膏放置时间太久(元器件不上锡而导致元件飞件)4:机器Z 轴高度异常5:机器NOZZLE 上有残留的锡膏或胶水(此时机器每次都可以识别但物料放不下来导致少件)6:机器气压过低(机器在识别元件之后气压低导致物料掉下)7:置件后零件被NOZZLE 吹气吹开8:机器NOZZLE 型号用错9:PCB 板的弯曲度已超标(贴片后元件弹掉)10:元件厚度差异过大11:机器零件参数设置错误12:FEEDER 中心位置偏移13:机器贴装时未顶顶针14:炉前总检碰撞掉落对策:1:调整印刷机(要求印刷员对每一PCS 印刷好的进行检查)2:要及时的清洗钢网(一般5-10PCS 清洗一次)3:按照(锡膏储存作业指导书)作业,锡膏在常温下放置一定不能超过24 小时4:校正机器Z 轴(不能使机器NOZZLE 放置零件时Z 轴离PCB 板过高。

SMT设备常见故障机器解决方法

SMT设备常见故障机器解决方法

2.2.2.4)反光板的影响,反光板只是对背光才起作用,当反光板上有灰尘时,反 射时摄像机的光源强度减小,灰度值也小,这样易出现识别不良,导致元件 损耗,反光板是需要定期擦试的部件。 2.2.2.5)镜头上异物的影响,在光圈上面有个玻璃镜片,其作用是防止灰尘进入 光圈内,影响光源强度,但如果在玻璃镜片上有灰尘、元件等异物,同样也 影响光源强度,光源强度低,灰度值低。这样也容易导致识别不良发生,贴 片机要注意镜头和各种镜片的清洁。 2.3 飞件 飞件指元件在贴片位置丢失,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3.1)元件厚度设置错误,若元件厚度较薄,但数据库中设置较厚,那么吸 嘴在贴片时就会在元件还没达到焊盘位置时就将其放下,而固定PCB的x-y工 作台又在高速运动,从而由于惯性作用导致飞件。所以要正确设置元件厚度 。
SMT设备常见机器故障解决方法
——技术员培训教材
1.引言:
随着SMT(表面贴装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广泛应用, SMT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贴片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在 贴片机的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故障。如何 排除这些故障,确保机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是贴片机日 常使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本文将以SMT设备为 例,介绍贴片机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故障与排除方 法。
(2.2.2)元件视觉检测错误,光学识别系统是固定安装在一个仰视CCD摄像系 统,它是在贴装头的旋转过程中经摄像头识别元件外形轮廓而光学成像,同 时把相对于摄像机的器件中心位置和旋转角度测量并记录下来,传递给传动 控制系统,从而进行x、y坐标位置偏差与θ角度偏差的补偿,其优点在于精确 性与可适用于各种规格形状器件的灵活性。它有背光识别方式和前光识别方 式两种,前光识别以元件引线为识别依据,识别精度不受吸嘴大小的影响, 可清晰地检测出器件的电极位置,即使引脚隐藏于元件外形内的器件PLCC、 SOJ等也可准确贴装,而背光识别是以元件外形为识别依据,主要用来识别 片式阻容元件和三极管等,识别精度会受吸嘴尺寸的影响。

SMT设备故障处理报告_Date_Version

SMT设备故障处理报告_Date_Version
SMT设备故障处理报告
整 理 人 :纪应跃yingyue
Copyright Diehl Controls(Nanjing) Co.,Ltd
目录
1.DEK
1.1 Y轴印刷偏移 1.2 System power down 1.3 生产时报No paper 1.4 生产时跳电 1.5 Rail lifted error 1.6 System power down 1.7 Camera卡住 1.8 System power down 1.9 System power down,Rising table position error 2.0 生产时机器报:Lifting table position error,关机重启后相机闪烁,无法 初始化 2.1 擦拭丝网时,机器掉电 2.2 生产时PCB卡板
2.4 F4 2.4.1 X does not reach the position 2.4.2 Start键无作用 2.4.3 轨道不进板 2.4.4 料带切不断 2.4.5 料带不切料带
Create by: Ji yingyue
4
Copyright Diehl Controls(Nanjing) Co.,Ltd
4. ASYS 4.1 Monitor 无画面 4.2 无法传板 4.3 Drive fault
Create by: Ji yingyue
5
Copyright Diehl Controls(Nanjing) Co.,Ltd
目录
5. VCD 5.1 6241D 5.1.1 Waiting left anvil down 5.1.2 Table 一直连转 5.1.3 转台连转 5.1.4 无元件插入时不报错 5.1.5 上刀头卡死 5.2 6241F 5.2.1 刀头卡住 5.2.2 刀头卡住 5.2.3 head chain错位 5.2.4 X-axis坐标漂移 5.2.5 料站无法下料 5.2.6 玻璃二极管不居中 5.2.7 转台不转

SMT解决机器不稳定

SMT解决机器不稳定

SMT解决机器不稳定一.异常现象:机器开机后能正常贴装,几分中后0603 chip件不固定便移.二.异常原因查找过程1).检查元件参数无异常2).检查元件贴装高度无异常3).检查元件位置贴装顺序无异常(是否由于某些特殊位置先贴电容后贴电阻,电阻将电容撞掉)初步排除程式方面的原因,继续生产观察.无意中按到F4键,在影象照相识别画面发现元件补偿角度达到10度以上,是否由于取料不稳导致贴装紊乱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校正角度?4).检查机器真空(取料与贴装)基本正常5).降低机器运行速度至10%观察取料贴装状况,发现所有的头取料呈+15度状况,贴装经过补偿并没有出现便移(检查贴装状况),提高至100速度实贴,便移问题依然存在.,80%速度实贴结果在前两种情况之间.6).选取一站物料进行拾取动作,发现取料时吸嘴不是0度进行,而是呈现15度左右角度下降取料.小结:机器在慢速运行中就算取料便移10度-15度,贴装不会偏移,在高速运行中就会出现不固定状况偏移,判断出由于取料带有角度而导致真空不能牢固吸附物料,从而在机器识别影象后高速贴装过程中将物料甩偏.7). 关机重起后检查R轴原点回归正常, 选取一站物料进行拾取动作,取料时吸嘴为0度取料.进行空贴, 几分钟后取料,还是呈现15度左右角度下降取料.论证: R轴马达电源供应问题,可马达如果出现断电机器就会停止?-板卡问题?+线路问题?+三.故障排除过程1). 与另外一台机调换servo 板,开机重复(二.异常原因查找过程—7)步骤,问题依然,排除servo 板问题2).与另外一台机调换drive 板,开机重复(二.异常原因查找过程—7)步骤,问题依然, 排除drive 板问题3). 与另外一台机调换system 板, (二.异常原因查找过程—7)步骤,问题依然, 排除system问题4). 与另外一台机调换R轴马达,以确认是否是马达本身问题,后来索性连组头整体换,因为那样换比单独换马达还舒服,呵呵!开机重复(二.异常原因查找过程—7)步骤,问题依然, 排除马达问题排除板卡和马达的问题,是否是由于线路的问题呢?继续……5).用万用表测量R轴马达供电状况,十分正常,应该和电源没有多大问题.6). 拆掉X轴骨架上方盖子,找出R轴编码线两端接口(坦克链段),用万用表测这一段编码线每条线是否导通,结果正常7).再将X轴骨架一端的接口与Y轴骨架延伸至控制箱的一段用万用表测量这一段编码线每条线是否导通,正常! 郁闷中…...联想到这一段线路平时都不怎么运动的,于是重新检查位于坦克链那段.那一段运动的多.8).打开坦克链,将这一段编码线取出,找人帮忙模拟成运动状态(全部捏起来,收缩挤压捏紧与放开)一人用万用表测量,果然不出所料,第四根(简称4#)在量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 万用表没有痛痛快快的叫,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接触不良导致马达编码器某一个脉冲信号接收不到,慢慢就偏了, 就是它了!!9).去电工那找了一根和4#差不多的线替换,将两头的插针抠出来用烙铁焊好,再用胶布将这根和其它的绑好,(注意,可不要绑的太死,应该保持柔软和弯曲度)10).将所以的接头正常连接,其他的恢复原貌.11).重新开机,空贴半小时,再做取料实验,不会出现有角度取料了.进行实贴,也没有出现开始的现象,警报解除,哈哈!总结:1.故障还是由于机器线路老化所致,非人为因素造成.2.对于此类线路问题要考虑线路在运动状态还是在静止状态,方便尽快找出问题所在。

SMT贴片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式

SMT贴片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式

SMT贴片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式作者:柳桂阳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1期摘要:在SMT系列技术中,贴片机技术是最体现“高科技、自动化”生产、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全自动贴片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相应的发展。

但在贴片机的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故障。

本文详细介绍了发现故障如何分析并及时的排除这些故障,确保机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SMT贴片机;传感器;视觉系统一、概述贴片机是电子产业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具有高速、高精度、智能化、多功能等特点。

采用全自动贴片技术,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随着SMT在产品中的广泛应用,SMT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贴片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在贴片机的使用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故障。

下面就贴片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二、SMT介绍2.1、SMTSMT是一种无需在PCB板上钻插装孔,直接将表面贴装元器件装贴、焊接到印制电路板表面规定位置上的电路装联技术。

具体的说,就是首先在PCB的焊盘上涂敷焊锡膏,再将表面贴装元器件准确地放到涂敷有焊锡膏的焊盘上,通过加热PCB直至焊锡膏熔化,冷却后便实现了元器件与PCB之间的互联。

2.2、SMT的组成SMT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1)SMT表面贴装元器件SMT表面贴装元器件又称为表面组装或安装元器件,其外形为矩形、圆柱形或异形,焊端或引脚制作在同一平面内,又分成SMC、SMD。

(2)贴装技术贴装技术包括下列技术: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技术;电子产品的电路设计技术;电路板的制造技术;自动贴装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电路装配制造工艺技术;装配制造中使用的辅助材料的开发生产技术等等。

(3)贴装设备小型生产贴装设备:点胶机或是蚀刻铜模板、丝印台、刮刀;真空吸笔,小型手工或半自动贴片机和贴片台;小型回流焊机(又称再流焊机);检验用放大镜及相关工具;返修工具,如热吹风、智能烙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设备不能自动擦网引起的IC连锡
2.6.1现象描述:SS61DEVA的单板上有PIN间距16mil的QFP器件,在回流后 总是产生连锡的现象。
2.6.2. 原因分析: 2.6.2.1、减小刮刀压力,目的防止焊锡渗透到钢网下面而引起连锡,但减小刮 刀压力后钢网刮不干净从而出现拉尖,且很容易堵塞网孔产生少锡现象;
(2.1.4)吸取高度的影响,理想的吸取高度是吸嘴生接触到元件表面时再往 下.05mm,若下压的深度过大,则会造成元件被压进料槽里反而取不起料。若某元 件的吸取情况不好,可适当将吸取高度向上略微调整一点,例如0.05mm。作业人员 经常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碰到过某一料台上的所有元件都出现吸取不好的情况,解决 的方法是将系统参数中该料台的取料高度适当上移一点。
2.2.2.2)元件库参数设置不当。这通常是由于换料时元件外形不一致造成,需要对 识别参数重新检查设定,检查项目包括元件外形和尺寸等等,一个有效解决办法是让 视觉系统“学习”一遍元件外形,系统将自对地产生类似CAD的综合描述,此方法 快捷有效,另外若来料尺寸一致性不好,可适当增大容许误差(tolerance)。
2.5.2原因分析:
1、对PCB的厚度进行了检查,厚度正确。
2、将印刷坐标进行了修改,再将刮刀压力和印刷速度都进行了调整,偏位和连 锡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3、将钢网拉出来进行检查。再将PCB重新载入进行定位,发现PCB与定位挡板 不平行,有一边被顶高,将PCB下面的顶针进行了检查,由于背面物料多,其中 一顶针刚好顶在PCB背面的物料上。
2.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
2.1 元件吸取错误
元器件由高速运动的贴片头,从包装编带中取出,贴装到印制板上的过程 中,会产生未取到、吸取后失落等几种吸取不良的故障,这些故障会造成大量元 件损耗,根据我们的经验,元件吸取不良通常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2.1.1)真空负压不足,当吸嘴取元件时,吸嘴处产生一定的负压,把元件吸 附在吸嘴上,其判定吸嘴拾取元件是否异常一般采用负压检测方式,当负压传感 器检测值在一定范围内时,机器认为吸取正常,反之认为吸取不良。若真空负压 不足,将无法提供足够的吸力吸取元件,在使用中我们要经常检查真空负压,并 定期清洗吸嘴,同时还要注意每个贴装头上的真空过滤芯的污染情况,其作用是 对达到吸嘴的气源进行过滤,对污染发黑的要予以更换,以保证气流的畅通。
2.8 回流焊超温报警 2.8.1 现象描述: 回流焊在启动后上5温区的温度不受控制,继续升温或不升 温出现报警。
2.8.2 原因分析: 2.8.2.1、检查热风马达是否有转动,皮带是否松动或者有断裂的痕迹; 2.8.2.2、测量发热丝是否断路;当排除上面两个原因后,第三就应该检查设 备的控制部分,检测控制发热的电器是否有无输出,如不能确定时与相邻温 区的继电器对换即可判断是否为继电器出现故障。
2.3 飞件 飞件指元件在贴片位置丢失,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3.1)元件厚度设置错误,若元件厚度较薄,但数据库中设置较厚,那么吸
嘴在贴片时就会在元件还没达到焊盘位时就将其放下,而固定PCB的x-y工 作台又在高速运动,从而由于惯性作用导致飞件。所以要正确设置元件厚度 。
(2.3.2)PCB厚度设置错误,若PCB实际厚度较薄,但数据库中设置较厚,那么在生 产过程中支撑销将无法完全将PCB顶起,元件可能在还没达到焊盘位置时就被放 下,从而导致飞件。
2.2.2.3)光圈光源的影响,光圈光源的使用较长一段时间后光源强度会逐渐下降, 因为光源强度与固态摄像转换的灰度值成正比,而采用灰度值大,数字化图像与人观 察到的视图越接近,所以随着光源强度的减小,灰度值也相应减少,但机器内的灰度 值不会随着光源强度的减小而减小,只有定期校正检测,灰度值才会与光源强度成正 比,当光源强度削弱到无法识别元件时,就需要更换灯泡。
2.4.2.1 感应器的灵敏度不够,需要调整; 2.4.2.2 板上有缺口刚好置于感应器之上,感应器感应不到; 2.4.2.3 调整后感应器后无反应,感应器坏。
2.4.3 PCB送板进入到机器后,接驳台皮带不停止继续转动,造成2块板进到机器 内,是传送板的时间设置过长,信号反馈后要在设定时间内才会停止转动, 只要调整合适的接驳台的传送时间,就会解决连续送板的问题。
(2.1.2)吸嘴磨损,吸嘴变形、堵塞、破损造成气压不足,导致吸不起元件,所 以要定期检查吸嘴的磨损程度,对严重的予以更换。
(2.1.3)供料器的影响,供料器进料不良(供料器齿轮损坏),料带孔没有卡在供 料器的齿轮上,供料器下方有异物、卡簧磨损),压带盖板、弹簧及其他运行机构产 生变形、锈损等,从而导致元件吸偏、立片或者吸不起器件,因此应定期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以免造成器件的大量浪费。
擦网装置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如下:
擦网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要清洁钢网的时候,印刷机控制器给出擦网装 置一信号,擦网装置接收到这一命令后气缸就会首先动作,活塞柱往上顶, 这时候塑料顶块和清洁纸就会随之向上位移顶到钢网底面然后进行擦网动作。 由于擦网装置的塑料顶块长时间使用引起塑料磨损,在清洁钢网的时候根本 接触不到钢网,因此印刷时间稍长后就容易在钢网下面残留很多锡膏,这些 锡膏在进行印刷的过程中很容易掉落在两个焊盘之间从而引起连锡。更换塑 料顶块,清洁气缸后,连锡现象基本解决。
2.4.1 PCB定位系统下降不顺,当生产完毕后PCB停留在原位,时间停留过长后机器会出 现报警,根据I/O信号指令,TABLE平台应下降送板,出现这种不送板的情况时首先调 整支撑平台的气缸调节阀,第二检查是否有异物卡在平台中间,要保证平台定位系统 上下顺畅。
2.4.2 PCB传送时感应不良,送板时连续2块板一起送出或在定位系统顶起,有造成撞机的 危险,一般出现这种现象首先利用I/O窗口,用感应不良的那块板放在感应器上看是否 有信号输入,有以下3种情况:
2.7.2 原因分析:贴片机的X-AXIS的坦克链因长期运行,已经达到使用寿命出现 磨损变形,在运行时与贴片机器的顶部横梁发生碰撞而出现异响声。
2.7.3 纠正措施:1、临时的在坦克链顶部加一个较硬的纸板,控制疲性动作的 坦克链,避免与机器顶部发生碰撞;2、申请备用的坦克链进行更换。
2.7.4 经验总结: 要熟悉机器的特性,对于常用的机器易损件要十分的清楚,定 期的对设备进行点检,对于已接近使用寿命或达到使用寿命的配件要做到心中 有数,随时掌控机器的运行状态。
(2.2.2)元件视觉检测错误,光学识别系统是固定安装在一个仰视CCD摄像系 统,它是在贴装头的旋转过程中经摄像头识别元件外形轮廓而光学成像,同 时把相对于摄像机的器件中心位置和旋转角度测量并记录下来,传递给传动 控制系统,从而进行x、y坐标位置偏差与θ角度偏差的补偿,其优点在于精确 性与可适用于各种规格形状器件的灵活性。它有背光识别方式和前光识别方 式两种,前光识别以元件引线为识别依据,识别精度不受吸嘴大小的影响, 可清晰地检测出器件的电极位置,即使引脚隐藏于元件外形内的器件PLCC、 SOJ等也可准确贴装,而背光识别是以元件外形为识别依据,主要用来识别 片式阻容元件和三极管等,识别精度会受吸嘴尺寸的影响。
元件视觉检测错误的可能原因有:
2.2.2.1)吸嘴的影响,当采用背光识别时,若吸嘴外形大于器件轮廓时,图像中 会有吸嘴的轮廓,如图3所示,识别系统会把吸嘴轮廓当作元件的一部分,从 而影响到元件识别对中。解决方法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a、若吸嘴外径大于器件尺寸、则换用外径较小的吸嘴。
b、吸嘴位置偏差导致吸嘴外形伸出到器件轮廓,调整料位偏差。高速机一般都 具有元件吸取位置自动校正的功能,通过连续测量某元件的吸取位置,计算 出平均误差并自动产生修正值加以补偿,该修正值存放在Feeder(B)Offest 中,在该数据库中存放有每个料位自动生成的修正值,将该元件所在料位偏 差值清零即可解决问题。
SMT设备常见机器故障解决方法
——技术员培训教材
1.引言:
随着SMT(表面贴装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广泛应用, SMT生产中的关键设备-贴片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在 贴片机的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故障。如何 排除这些故障,确保机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是贴片机日 常使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本文将以SMT设备为 例,介绍贴片机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故障与排除方 法。
2.2.2.4)反光板的影响,反光板只是对背光才起作用,当反光板上有灰尘时,反 射时摄像机的光源强度减小,灰度值也小,这样易出现识别不良,导致元件 损耗,反光板是需要定期擦试的部件。
2.2.2.5)镜头上异物的影响,在光圈上面有个玻璃镜片,其作用是防止灰尘进入 光圈内,影响光源强度,但如果在玻璃镜片上有灰尘、元件等异物,同样也 影响光源强度,光源强度低,灰度值低。这样也容易导致识别不良发生,贴 片机要注意镜头和各种镜片的清洁。
2.4.4 PCB送出机器与接驳台之间不顺畅,卡在机器与接驳台之间板出不来,机 器在送出第2块板时撞板,2块板叠在一起,造成此方面的原因是机器与接驳 台之间没有调整水平,只要调整水平位后就不会出现卡板的现象。
2.5印刷后锡膏连锡、偏位 2.5.1现象描述: UP2000印刷机在印刷半成品PCB时,容易出现偏位和连锡的现象。
2.6.2.2、增加擦拭频率,要求操作员用手擦干净钢网,连锡现象消失;但在 间隔一段时间后连锡现象又出现,无彻底改善;
2.6.2.3、抽出钢网进行检查,发现钢网下面很脏,清洁纸上根本没有擦过锡膏的 痕迹,于是怀疑擦网装置有问题,仔细观察擦钢网的过程,发现擦网装置上 的塑料顶块和纸没有顶到钢网上面,故起不到清洁钢网的作用。擦网装置塑料 顶块磨损,使机器自动擦网起不到清洁钢网的作用,初步分析认为是印刷不良 所致。
2.6.3.改进措施:定期更换塑料顶块,并清洁气缸,将此要求加入设备保养规 范中。
2.6.4.经验总结: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对印刷机有一个完全的了解,清楚 哪些部件磨损会引起的连锡现象,从而快速的找出不良发现原因。
2.7机器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间歇性的出现异响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