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处理【税务实务】
【税会实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怎么账务处理

【税会实务】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怎么账务
处理
[问]企业以非货币资产(土地等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存货等实物资产)对外投资, 出资作价与原帐面价值发生增值、减值时如何处理?[答]第一步:按非货币交易的计价原则, 以换出资产价值确认长期投资初始成本
借:长期投资
累计折旧
贷:存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按帐面价)
第二步:如对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需将出资作价的增值或减值部分确认为长期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借:长期投资
贷:股权投资差额(减值时反方向入帐)
股权投资差额若出现贷差, 需将其摊入资本公积而非投资收益, 这点与原会计处理时直接将增值计入资本公积本质上是一样的, , 只是时间上有一个长期投资和资本公积渐增的过程。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 同时, 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 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处理, 关键是思路, 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 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 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流程, 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
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 每一笔业务发生后, 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
这是学习的重点, 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 想不明白, 多问老师。
等你明白了, 会计真的很简单了。
企业或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的财税处理

企业或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的财税处理在中国的创业经济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
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知识产权、设备、技术等。
这种投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业者的资金压力,同时也为财务和税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
本文将从财税角度,探讨企业或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的财税处理。
企业或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需要如何进行资产评估和登记呢?在我国,资产评估可以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注册评估师进行评估,也可以由税务机关进行评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资产评估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
资产评估完成后,企业或个人可以将非货币性资产登记为出资。
对于企业,可以在企业章程、出资协议或其他相关文件中确认资产的出资方式;对于个人,可以由个人自愿出资书等文件确认出资事项。
这样,就能确保非货币性资产可以合法地作为出资形式,成为新企业的股东权益或投资额。
企业或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的纳税事项是怎样的?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立新企业的,应按照出资时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可扣除税前成本。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可以获取的对非货币性资产总价值的估计。
公允价值的确认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注册评估师进行估值。
对于企业所得税,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公允价值计算出资额,为企业的出资成本,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扣除。
企业或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需要注意哪些财务会计处理问题呢?首先是资产确认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非货币性资产应当确认为企业的出资,列入账面股东权益或投资额中;对于个人而言,非货币性资产应当确认为个人出资,列入其个人出资明细中。
其次是资产入账问题。
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应当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如应确认为资产或费用等。
最后是资产计量问题。
非货币性资产的载入值,应当以出资时的公允价值作为载入值确认。
这些财务会计处理问题,都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

⾮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
⼀、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以⾮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以⾮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对⾮货币性资产进⾏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企业以⾮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于投资协议⽣效并办理股权登记⼿续时,确认⾮货币性资产转让收⼊的实现。
三、企业以⾮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应以⾮货币性资产的原计税成本为计税基础,加上每年确认的⾮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逐年进⾏调整。
被投资企业取得⾮货币性资产的计税基础,应按⾮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
四、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应停⽌执⾏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可按本通知第三条第⼀款规定将股权的计税基础⼀次调整到位。
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注销的,应停⽌执⾏递延纳税政策,并就递延期内尚未确认的⾮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注销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处理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案例】2014年1月,居民企业A将其持有的专利技术,对居民企业B公司进行投资,该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价值为400万元(即收购价),不考虑其他税费。
1、必须居民企业投资方必须是居民企业,被投资方也必须是居民企业。
2、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1)非货币性资产,指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2)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即可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立新的居民企业,也可将非货币性资产注入现存的居民企业。
【解释】被投资对象为居民企业,包括新设立和现存的居民企业都适用。
3、具体政策: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1)不超过5年,含5年,未对最低年限限制;(2)分期均匀计入:强调平均计入。
(3)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计税基础4、投资提前收回或转让的税务处理企业在对外投资5年内转让上述股权或投资收回的:(1)停止执行递延纳税政策(2)将递延期内尚未计入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在转让股权或投资收回当年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一次性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3)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将股权的计税基础一次调整到位。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企业或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的财税处理

企业或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的财税处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选择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或实现财务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模式,但在财税处理方面有一些需要特别留意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什么是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是指在计量和持有时,不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可以是无形资产,比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也可以是实物资产,比如房地产、设备、原材料等。
而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就是通过非货币性资产来获取新企业的股权、资产或者其他权益。
在财税处理方面,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通常难以直接确定其价值,也就难以确定对应的交易价格,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税收和会计处理上的规定。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的财税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评估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时,首先需要对投资方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以便确定投资的股权或资产份额。
评估过程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一般需要由专业机构或评估师来进行。
确定了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后,可以将其作为出资,与其他投资方一起设立新企业。
2. 资产出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通常会将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出资,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共同出资。
在出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和会计准则进行记录和披露,确保出资行为的合规和透明。
3. 税收处理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时,需要特别留意税收处理的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的征管规定,对于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立新企业的行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入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所得,但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和出资行为的合规性,税务部门也会进行相应的监管和审查。
4. 会计处理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设立新企业时,需要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税务处理[纳税筹划实务精品文档]
![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税务处理[纳税筹划实务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786942f83c4bb4cf7ecd140.png)
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
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税务处理[纳税筹划实务精品文档]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股东将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出资投入到公司,那么该项非货币性资产的所有权属就由股东变成了公司,资产的所有权属发生了变更。
所有权属的变更是现行税制中判断诸多税种应税行为是否发生的一个核心要件,因此,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入股,会涉及相对复杂的税务处理问题,涵盖的税种也比较丰富,其中包括货物和劳务税(流转税)、所得税以及财产和行为税等。
增值税《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要做视同销售处理,按同期同类货物的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这是增值税领域对于以货物对外投资的基本规定,税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确保增值税链条的完整,同时,使所有权转移的不同形式行为的税负具有公平性,也是为了防止不良税收筹划对增值税税基的侵蚀。
对于以货物对外投资的增值税具体计算上,应区分不同的情形,如果以非固定资产类货物对外投资,那么应按照不同投资主体去确定计税办法,一般纳税人按照该货物适用税率去计算,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简易办法计算;如果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例如,机器设备等,在具体计算时还应区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是否按照税法的规定予以抵扣等因素来确定计税办法,主要参考的文件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
企业以非货性资产对外投资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

企业以非货性资产对外投资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除了以货币形式进行投资外,还可以使用非货性资产进行投资,例如以股权、知识产权、技术等形式参与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得税的处理方式与以货币形式进行投资有所不同。
下面将详细介绍企业以非货性资产对外投资的税务处理方法。
首先,企业以非货性资产进行对外投资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
资产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非货性资产的净值,并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基础。
评估过程应该由独立的评估机构进行,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企业所得税处理方法。
其次,对于非货性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企业需要根据评估结论计算相应的投资收益税额。
一般来说,非货性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股息、红利以及资本利得等。
这些收益应视为企业所得税的对象,并按照相关税法规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细节。
首先,对于分红所得,企业可以根据相关税法规定采用差额征税方法,即将红利所得减去投资成本后计算企业所得税。
其次,对于非货性资产的收益,企业可以使用实际收入减去成本的方法进行计算。
这里的成本包括资产评估的净值以及相关的运营成本等。
此外,对于跨国企业以非货性资产对外投资的情况,涉及到国际税收协定的适用。
不同国家之间签订的税收协定可以避免双重征税的情况发生,并对非货性资产的投资收益产生的税收进行调整。
企业在进行跨国投资时,需要及时了解和遵守相关的国际税收协定,以确保合规运营。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税务处理方法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并遵守国家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法可能会有差异,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时应注意了解和适应当地的税收政策。
总结起来,企业以非货性资产对外投资的税务处理方法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计算投资收益税额。
同时,对于跨国投资情况,需要了解和遵守国际税收协定的规定。
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企业所得税处理(一)

⾮货币性资产出资的企业所得税处理(⼀)⾮货币性资产出资的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投资⼈如果以货币对外投资时,属于⾮应税事件,不会产⽣任何税负,⽽如果投资⼈以房产、⼟地、专利权等⾮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则会涉及各种税负,⽐如企业所得税、个⼈所得税、增值税、⼟地增值税、契税以及印花税等。
今天,⽥律师就⾮货币性资产出资的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整理如下。
01 相关政策有哪些?我国关于企业以⾮货币性资产投资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从财税字 [1997] 77 号、国税发 [2000]118 号、到国税函 [2008] 828号、财税[2009] 59 号、财税[2013] 91号、财税[ 2014 ] 116 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3号,经历了⼀个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
现在财税字 [1997] 77 号、国税发 [2000]118 号已经全⽂废⽌了,其余⽂件均有效。
⽽现⾏有效的国税函 [2008] 828 号⽂也因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条存在解读上的差异,⽽在实务中曾产⽣不同观点。
直到2014 年12 ⽉3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 号,以下称“116号⽂”),这才对⾮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政策进⾏了明确。
02 哪些属于⾮货币性资产根据 116 号⽂第五条的规定,“⾮货币性资产,是指现⾦、银⾏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03 ⾮货币性资产出资如何缴税?⾮货币性资产出资,对于出资⼈来说分为两个步骤,⾸先应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其次才是被投资企业的出资。
由于出资⼈使⽤⾮货币资产出资时并不能即时取得资产收益,⽆⼒缴纳税款,于是,为缓解出资⼈的税负压⼒,116号⽂第⼀条规定:“居民企业以⾮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处理【税务实务】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案例】2014年1月,居民企业A将其持有的专利技术,对居民企业B公司进行投资,该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经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的价值为400万元(即收购价),不考虑其他税费。
1、必须居民企业
投资方必须是居民企业,被投资方也必须是居民企业。
2、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1)非货币性资产,指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2)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即可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立新的居民企业,也可将非货币性资产注入现存的居民企业。
【解释】被投资对象为居民企业,包括新设立和现存的居民企业都适用。
3、具体政策: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1)不超过5年,含5年,未对最低年限限制;
(2)分期均匀计入:强调平均计入。
(3)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