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生意经》(优选.)

合集下载

陶朱公生意经

陶朱公生意经

陶朱公生意经原文地址:陶朱公生意经作者:桔子庄园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

用度要节俭,奢华钱财竭。

价格要证明,含糊争执多。

赊欠要证人,滥欠血本亏。

货物要面验,滥入质价减。

出入要谦慎,潦草错误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混淆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散漫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马虎失信用。

买卖要随时,拖延失良机。

钱财要明慎,糊涂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委托受害大。

账目要稽查,懈怠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暴躁交易少。

主心要宁静,妄动误事多。

说话要规矩,浮躁失事多。

工作要精细,粗糙出劣品。

陶朱公即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当然入选,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编辑本段生平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

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

首先他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

但是齐国人知道他有很好的品德和很高的才能,就请他当宰相。

由于他退归林下的决心已下,不久又辞官而去。

他到了当时的商业中心陶(即今山东的定陶县)定居,自称”朱公”,人们称他陶朱公。

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

很快就表现了非凡的经商才能。

在19年内有三次赚了千金之多。

但他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陶朱公很有经商的头脑。

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

”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

这就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

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

陶朱公和《生意经》

陶朱公和《生意经》

陶朱公和《生意经》千里传噩耗范蠡陪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又使出美女计,把吴王迷得不知天高地厚,终于灭了吴国。

大功告成,范蠡知道勾践不是那能共富贵的人,把官印挂在梁上,不辞而别。

几经辗转,范蠡到了齐国的南陶村,率领一家人垦荒种地,亦农亦商。

苦心经营十数载,范蠡成了富甲一方的富豪,人称陶朱公。

陶朱公会治国,离开越国以后,他还做过齐国宰相,只因不愿意做贪官捞黑心钱,又不愿意做清官清贫终生,他才辞官创业的;陶朱公会理财,他留下的《陶朱公生意经》,是后世生意人的致富法宝,不少人还奉陶朱公为神明,天天给他烧香磕头;陶朱公还是情场高手,据说,当年西施就是因为爱上了他,才心甘情愿做吴王玩物,成全越国的美女计的。

似乎无所不能的陶朱公,却未能管教好儿子。

陶朱公有三个儿子,长子陶福是他创家立业的得力助手,还算厚道,次子陶禄和幼子陶寿虽聪明伶俐,却难免富二代的轻浮霸气,时不时地给他惹点小麻烦。

陶朱公慢慢老了,受不得舟车劳顿之累,生意上的事儿,他只能放手交给儿子去打理。

那一天,次子陶禄要去楚国贩丝绸,这是他第一次独当一面做大生意。

陶朱公拄着拐杖,送陶禄到村口,握着他的手,说了一大堆废话,又让他背诵了一遍《陶朱公生意经》,才松开握着的儿子,放他去远行。

陶禄的马车看不见了,陶朱公仍久久地伫立村口,看着莫明其妙的远方。

儿子从小跟着自己在生意场上打滚,拿金元宝当玩具,陶朱公一点也不怀疑他做生意的能力,他担心的是儿子做人的能力。

做人,比做生意难多了。

陶禄走后,陶朱公常常在自己的农庄里转悠,指点工人如何浇灌如何施肥。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指点得不一定对。

此时,他关心的不是庄稼长得如何,而是儿子能不能平安归来。

一个月后,在屋后的山坡上,陶朱公远远地看见了自己家的马车,先是心里一喜,儿子回来了!接着又是一惊,马车跑得太轻快了,显然是空车!陶朱公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

马车急驰而来,在陶朱公面前戛然而止。

马车里没有陶禄。

马车夫跳下车来,叫道:“老爷老爷,不好了!”真的不好了,陶朱公反而冷静下来,说:“别急,先回家。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法》《陶朱公经商⼗⼋法》⽣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意,⼤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

⽤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要识⼈,切勿滥出,滥出则⾎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

⽤⼈要⽅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验,切勿滥⼊,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

主⼼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作要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

知⼈善恶,账⽬不负。

能接纳。

礼⽂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多。

能⽤⼈。

因才四⽤,任事有赖。

能辩论。

⽣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必律,亲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

陶朱致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神,⿁。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为⼼机,⼿法活络,能“翻⼿为云,覆⼿为⾬”。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三谋》:《⼈谋》⽤⼈要正,忠奸定兴废。

⼤事要慎,妄托受⼤害。

待⼈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宜和,和⽓能⽣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

陶朱商经(转载)

陶朱商经(转载)

陶朱商经(转载)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

他是中国古代商人的圣祖,人称陶朱公。

范蠡看到越王勾践运用计然的理论治理国家,使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十分感慨地说:“计然的策略有七种,越国只动用了其中的五条就取得了如此满意的效果,我打算也用这些策略来发家致富。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范蠡改换姓名,到了齐国就化名为鸱夷子皮,到定陶又化名为朱公,乘坐扁舟往来于江湖之中,从事商业经营活动。

范蠡认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商品有各样的用途,发生战争需要军备,日常生活需要各种货物。

透彻了解这些情况,才能掌握商品流通的规律。

作为生意人,要懂得储备各种货物——干旱时期要生产舟船,洪水时期要备好车骑。

农业生产变化无常,丰收时要多留储备粮,以备灾荒时用。

粮食价格要保持合理标准。

粮价低,农民受害,失去种田积极性,田园荒芜,杂草丛生;粮价高,商人没有收购能力,粮食卖不出去。

只有让农民和商人都得利,粮食交易市场才能兴旺。

这既是商经,也是治好国家的重要道理。

商品的质量要完善无疵,手中的资金要不停地周转。

买卖货物,要注意其特点,易腐败的食品不要久留,尽快脱手。

只有掌握了市场的供求情况,知道哪种商品过剩,哪种商品短缺,才能对其价格贵贱了如指掌。

凡商品贵到极点必反贱,贱到极点必反贵。

掌握住这一规律,对于贵的商品也可以像对待粪土似的尽快出手,对于贱的商品则可视如珠玉一样收取过来。

经商者手中的资金不要闲置不用,要使其像流水一样运转流通。

范蠡提出六个经商思想:一是预测行情,窥其先机。

春秋末期,自由经营的私商兴起,他们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要获利赚钱,就必须重视市场行情的变化,揣度商品供求和价格的变化,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范蠡是那时善于预测行情、敏于掌握时机、在经营上取得极大成功的代表。

二是贵贱复反,贱买贵卖。

范蠡认为,货物的时贱时贵是会有一定规律的,五谷贱贵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物极必反,物之多少,价之贵贱,会向其反面转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答案

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1《孙子兵法》共()篇。

A、9B、11C、13D、15我的答案:C2()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本性。

A、冒险精神B、诚信精神C、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D、竞争精神我的答案:A3胡雪岩作为商人所获得的朝廷的荣誉和恩赐不包括()。

A、被准许紫禁城骑马B、被赐予二品顶戴(红顶)C、赐予穿黄马褂D、被授予免死金牌我的答案:D4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精神激励包括().A、公平激励机制B、树立进取的价值观念C、文化修养和奖励表彰D、以上三项我的答案:D5下列选项中不是《离骚》一文特点的是()。

A、明快清丽B、想象丰富C、情感炽烈D、我的答案:B6“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表明了()在刚柔方面的观点。

A、老子B、韩非子C、孙子D、荀子我的答案:C7金融危机时期,美国大量投资的资金来源于().A、发行国债B、大量印刷钞票C、政府扶持D、A和B我的答案:D8下列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B、马致远C、白朴D、汤显祖我的答案:D9“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春B、夏C、秋D、冬我的答案:C10“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语出(),意为奖罚要按章办事. A、唐太宗B、魏征C、房玄龄唐高宗我的答案:B11明孝陵是明朝()的坟墓。

A、朱棣B、朱允炆C、朱元璋D、朱由检我的答案:C12“莫不以为诚而信之”是()人经商的重要特点。

A、安徽人B、山西人C、蒙古人D、江西人我的答案:B13企业竞争的本质是()。

A、B、争利C、争权D、争地位我的答案:B14《陶朱公生意经》的作者是()。

A、范蠡B、吕不韦C、胡雪岩D、白圭我的答案:A15三国演义人物中()与华歆、王朗并称为三公。

A、曹真B、诸葛亮C、钟繇司马懿我的答案:C16在用人方面,企业领导者不应()。

陶朱公生意经全文解释

陶朱公生意经全文解释

陶朱公生意经全文解释《陶朱公生意经》是明代著名商人陶朱公所著的一本商务经典,全书分十篇,共计三十余万字,对商业经营有着详细的阐述和全面的分析。

下面是对《陶朱公生意经》全文的解释概述。

第一篇:陶朱公生意经的前言部分,强调商人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要注重学习和实践,经商要遵循道义,勤俭持家,诚心经营。

第二篇:介绍了商人在经营中应注意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明理、识时务、知人善任、求财守己等。

强调商人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善于判断时势和人情,并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第三篇:论述了商人应具备的几大要素,包括货源、销路、资金、观念等。

指出商人要善于找到合适的货源和销售渠道,掌握合理的资金运作技巧,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经商观念。

第四篇:讲述了商人的财务管理和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

包括收支平衡、资产合理布局、风险控制、储蓄积蓄等方面的内容。

强调商人要善于利用财务手段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第五篇:详细介绍了商人在市场营销中的策略和手段。

包括产品定位、市场调查、宣传推广、销售渠道等内容。

提出商人要树立品牌意识,注重产品质量,灵活运用各种市场手段。

第六篇:探讨了商人与客户的关系和经营中的人际关系。

强调商人要注重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对商业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对于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七篇:介绍了商人在合同签订和交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包括了解法律法规、明确权益、签订合同等方面的内容。

指出商人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益,并且遵守合同的约定。

第八篇:论述了商人在经营过程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的处理方法。

包括应对市场变化、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外部风险等。

强调商人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第九篇:探讨了商人个人修养和家庭管理的重要性。

提出商人要注重精神修养,理顺家庭关系,保持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于商业经营的成功至关重要。

第十篇:总结全书的内容,强调商人要具备正确的商业道德和品质,以诚信为基础,注重经营质量和长期发展。

最全陶朱公生意经详解

最全陶朱公生意经详解

最全陶朱公生意经详解陶朱公生意经陶朱公:计然之策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

”后来范蠡成了中国商人的祖师爷陶朱公。

看来,范蠡经商而富有,与用计然之“策”有很大关系。

那么,计然之策讲的是什么呢?《史记·货殖列传》有载——策之一:需求决定与经济周期论“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

”“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策之二:价格调控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策之三:实物价值论“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策之四:贸易时机论“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策之五:价值判断论“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

”策之六:物极必反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策之七:资金周转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以策之二到策之七殊为好懂,这里不作阐发,唯策之一有必要啰嗦几句。

首先说需求决定论,计然的意思是,“要打仗就需要置办军火,要用度就需要购置物品。

”需求决定了货物的存在以及价值。

“这二者明白了,所有货物的规律就可以看清楚了。

”经营要本着需求导向,逐利的过程,其实就是满足需求的过程。

然后,计然讲了经济周期论(建立在需求决定论基础之上):“金年丰收;水年涝毁;木年饥馑;火年干旱。

干旱的年份大多卖船,洪涝的年份大多卖车,这是这些货物的道理。

”干旱的年份,水少而船难行,船就没什么用,等钱用的人就贱卖船只;洪涝的年份,水多而车难行,车就没什么用,等钱用的人就贱卖车辆。

反过来,旱年车贵;涝年船贵。

“六年丰收,六年干旱(疑或其他灾害),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

”这里让人着迷的是计然讲到的“岁在金、水、木、火。

”如果它们是形容词,说水、火之年对应涝、旱好理解,那么金、木是什么呢?显然,这四个字不是形容词,而是与五行有关。

陶朱公商经

陶朱公商经

陶朱公商经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商家圣星美名,孔子(文圣)、关羽(武圣)、孙武(兵圣)并列,尊其为商圣
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

用度要节俭,奢华钱财竭。

价格要订明,含糊争执多。

赊欠要识人,滥欠血本亏。

货物要面验,滥入质价减。

出入要谦慎,潦草错误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混淆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散漫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马虎失信用。

买卖要及时,拖延失良机。

钱财要明慎,糊涂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委托受害大。

账目要稽查,懈怠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暴躁交易少。

主心要宁静,妄动误事多。

说话要规矩,浮躁失事多。

工作要精细,粗糙出劣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陶朱公《商训》
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勿卑陋:应纳无文,交阑不至。

勿优柔:胸无果敢,经营不振。

勿懒惰:取计不务,账目无有。

勿轻出:货物轻出,血本必亏。

勿争趋:货重争趋,须防跌价。

勿昧时:依时贮发,各有常道。

勿虚华:用度无节,破败之端。

勿强辩:暴以待人,祸患难免。

勿固执:拘执不通,便成枯木。

勿贪赊:贪赊多诱,承卖莫续。

勿薄蓄:货钱贮积,恢复必速。

勿痴货:优劣不分,贻害匪浅。

十穷歌
第一穷:逐渐穷,多因晃荡不经营。

第二穷:容易穷,不惜钱财手头松。

第三穷:邋遢穷,朝朝睡到日头红。

第四穷:懒惰穷,家有天地不务农。

第五穷:攀高穷,结识谊富为朋友。

第六穷:争气穷,好打官司逞英雄。

第七穷:摆阔穷,借债纳利装门风。

第八穷:命弄穷,妻孥妾懒子飘蓬。

第九穷:局骗穷,子孙相交不良朋。

第十穷:彻底穷,好赌贪花恋酒精。

十富歌
第一富:勤俭富,不辞辛苦走道路。

第二富:忠厚富,买卖公平多主顾。

第三富:留心富,听的鸡鸣离床铺。

第四富:终究富,手足不停理家务。

第五富:谨慎富,常防火盗管门户。

第六富:守分富,不去为非犯法度。

第七富:同心富,合家大小相帮助。

第八富:帮家富,妻儿贤慧无欺妒。

第九富:后代富,教子训孙立门户。

第十富:为善富,存心积德天佑护。

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
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
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
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
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
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
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一、《三谋》:
《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
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

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范蠡说的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

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

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

”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大商之道
大商与小商的区别: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
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
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
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下棋的最高境界是和棋!利缘义取,大商无算!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