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学习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高一化学精品课件

情境引入
举出生活中一 些应用分类法的 例子,并指出对 它们分类的目的
和意义。
图 书 馆
超 市
药
快
店
递
教学过程
图书馆中数不胜数的图书要分类陈列以便于人们查找, 快递企 业对数以千万计的物品要分类处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样,为了认 识和研究的方便,对于数以千万计的物质, 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或用途等进行分类。
非金属氧化物 CO2、SO2、NO
氧
性质
酸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O2、SO2、Mn2O7
化
碱性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CuO MgO CaO
物
成盐
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起反应,且均生成 Al2O3
盐和水的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教学过程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理解
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有的单质有多种形态,如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有 金刚石、石墨和C60;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白磷和 红磷等。像这样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教学过程
同素异形体
(1)定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种元素可能会组成不同的单质)
课堂练习
典例4. 按照物质的交叉分类方法判断,HNO3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挥发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②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⑨
D.①④⑤⑦⑧
【答案】B 【解析】HNO3属于酸、含氧酸、挥发性酸、 一元酸、化合物。
课堂练习
典例5.我国科学家预言的T碳(四个碳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分别取代金刚石结构 中所有碳原子,如图)已在实验室成功合成。T碳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单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有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这也是胶体不易凝聚的、比较稳定的另一 个主要原因。
电泳
电泳现象及胶体稳定的解析 胶体能发生电泳及稳定的原因:在外加电 场作用下,胶粒定向移动产生电泳现象,这是 因为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 离子而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同一胶体粒子 带同种电荷,具有静电斥力,这是胶体稳定的 主要原因。
金属与氧气反应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氧化还原反应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树
2.树状分类法
单 纯 净 物 物质 混 合 物 金属 非金属 无机物 有机物 食盐水 按性质 按性质能
否电离分 分类
质
化 合 物 空 气
酸 电解质 碱 盐 非电解质 氧化物
酸的分类
含氧酸 从是否 含氧分
H2SO4、H3PO4、H2CO3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 二 章 化 学 物 质 及 其 变 化
第 一 节 物 质 的 分 类
§2.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 . 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一 . 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生活给我们的启示:
为什么顾客能很快的挑出自己所需的商品呢?
在图书馆里有这么多的书籍,为什么你 能够很快找到你所需的书呢?
注意: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胶体凝聚。
条件:
饱和FeCl3溶液、沸水
FeCl3 + 3H2O
Fe(OH)3(胶体)+3HCl
(4)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①丁达尔效应
现象:当可见光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的 侧面,可观察到一个光亮的“通路”。
光亮的通路
原因:
当光通过溶液时,由于溶液分散质的 粒子太小,光束通过时不会被散射,显示 不出丁达尔现象,当光通过浊液时由于粒 子太大,光束通过时被反射,所以没有丁 达尔现象,当光通过胶体时,微粒大小恰 好能使光发生散射,所以可以从侧面看到 一条明亮的光路,即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
高一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新课)

沃尔玛超市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 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图书馆里有 许许多多的 书籍,为什 么你很快就 找到你需要 的书?
因为超市的商品、图书馆的
书籍都是分类摆放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分类法:把事物 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 进行归类分组的一种方法。
思考与交流Leabharlann 如:CaO、Na2O、CuO等多数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SO3等多数非 金属氧化物 过氧化物: 如:Na2O2、
不成盐氧化物
CO、NO
2、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酸
金属
Fe
盐酸 CuSO4溶液
盐
非金属单质O2
酸 碱性 氧化物
练习:用交叉分类法分下列物质
Na2CO3 Na2SO4 K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3.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 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优点: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
物质的分类
教材:P25 纯净物
金属 Na、Mg、Al 单质 非金属 S、O 、N 2 2
H 弱碱 NH3· 2O、Fe(OH)3 按电离出 一元碱 NaOH 的OH-数分 二元碱 Ba(OH)2 三元碱 Al(OH)3 Fe(OH)3 正盐 Na CO 2 3 盐 酸式盐 NaHCO3 有机化合物 碱式盐 Cu2(OH)2CO3
碱
氧化物如 何分类呢?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 盐和水的氧化物。
2.交叉分类法:对一种事物以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特点:物质所属类别有交叉部分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

常见物质分类
1.物质的分类
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
金属单质(Na,Cu,Fe等)
单质
纯净物非金属单质(S,氮气,氯气等)
化合物:氧化物,酸,碱
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氧化钠,氧化镁等)
两性氧化物(三氧化二铝等)
不成盐氧化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按强弱分:强酸(HCl,硝酸,硫酸等)酸弱酸(醋酸,碳酸等)
按电离出一元酸(HCl,HI等)
氢离子数二元酸(硫酸,碳酸等)
多元酸(磷酸等)
按强弱分: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弱碱(氨水等)
按电离出氢一元酸(HCl,HI等)
氧离子数二元酸(硫酸,碳酸等)
多元酸(磷酸等)
正盐(碳酸钠,硫酸钠等)
盐酸式盐(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等)
碱式盐(碳酸氢氧化二铜等)
溶液(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
混合物悬浊液(泥水混合物),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碘化银胶体等)
2.物质分类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三氧化二铝属于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属于酸性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①符合事实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高一化学年第2章 第1节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课件

●自主探究 1.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并举例
说明。
提示:交叉分类法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 系,如图 和 ,如 Na2SO4 和 K2SO4 分类:
(1)并列关系: (2)交叉关系: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举例说 明。 提示:树状分类法中的类别之间有并列关系,也有从属关
5.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
分类对象 分类依据 所分种类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 化学反应
成分是否单一
元素是否单一 不同的化学性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种类和数目的多少
纯净物和混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 酸、碱、盐和氧化物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 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当你走进大型商场的时候,会很顺利地购买到自己称心 如意的商品;当你走进图书馆的时候,会很快借阅到自己需
要的书籍,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总是把大量
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所谓分类,就是根 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 的逻辑方法。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种物质,请 思考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其进行分类的?分类的依据是什 么?
第二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知识· 预习探究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3 .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 用。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举例
溶液
饱和NaCl溶液
胶体
1 ~ 100 nm
豆浆
浊液
> 100 nm
泥浆水
科学探究
1、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及胶体、溶液、浊液外观特 征的比较: 实验步骤: ①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 25mlCuSO4溶 液和25ml泥水。 ②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 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 溶液呈红褐色 ,停止加热, 即制得红褐色的 Fe(OH)3胶体 。 ③对比三种分散系: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溶液属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 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 稳定存在 ,属 于 介稳体系 。为什么?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 把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 被分散的物质 混合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 ,称 容纳分散质 分散剂 作 分散质 ,后者起 的作用,称作 。其实, 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其中溶质属 于 分散质 ,溶剂属于 分散剂 。初中我们还学过悬浊液和乳 浊液,它们也是分散系。例如泥水中的水是 分散剂 ,泥土 小颗粒是 分散质 。 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 式: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Fe(OH)3 CuSO4
产生光亮的通路 不产生光亮的通路
是
否
探究:如何区别溶液与胶体?胶体分散系为什么可 以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为什么不行? 用丁达尔效应
3、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纪录实验现象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水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 泥水的分散质不能通过滤纸孔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学习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化学,查字典化学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一化学学习: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希望对大家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学习: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1 元素分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2 化合物分类:有机物(含C)和无机物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SO2、CO2、SO3、N2O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CuO 、MgO (多数为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2O3、ZnO
不成盐氧化物NO2、NO、CO、(盐中的N的化合价无+2、+3、C无+2)
分散系溶液(很稳定) 分散质粒子小于1nm,透明、稳定、均一
胶体(介稳定状态) 分散质粒子1nm-100nm,较透明、稳定、均一
浊液(分悬、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
化学反应的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2SO2+ O2 2SO3
分解:2NaHCO3 Na2CO3 +CO2+ H2O
置换:Cl2 +2KI ===2KCl+I2
复分解: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离子反应:
Cl2+H2O = HCl+HClO
非离子反应:2Fe+3Cl2 =2FeCl3
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升降价)
氧化还原反应:2Na+2H2O=2NaOH+H2
非氧化还原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热量的放出或吸收
放热反应:3Fe+2O2 Fe3O4
吸热反应:C+CO2 2CO
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一化学学习: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