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文学、史学与宗教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 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课案 川教版

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一、教学目标:
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设情激趣:
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
这是为了纪念谁呢?
四、自主探究:
探究1:史记的作者、内容、体裁是什么?
点拨1:西汉司马迁,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裁的通史著作。
探究2:佛教和道教的情况
点拨2:西汉末东汉初,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我国境内。
东汉时期,道教正式创立。
五、成果展示:
六、拓展延伸:
宗教是一种信仰,要和邪教区分开来。
同时要正确对待宗教和信仰宗教的人。
七、课后反思:
1。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一、导入: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节日是……(教师语气放缓,等待学生回答)端午节,那么端午节都有哪些节目呢?生: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燃烧艾叶……那么这些活动是为了纪念谁呢?生:屈原……(教师板书屈原两个字)二、屈原: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P125页阅读第一自然段我们来了解一下屈原……2、生读书:边读书边思考:屈原是何时人?他生活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在当时的状况如何?屈原为当时的国王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国王是否采纳了他的建议?屈原后来的命运如何?屈原有哪些代表作?屈原在我国历史上占据着怎样的地位?3、生读书后:师:屈原生活在哪个时代?生:战国时代!师:这个时代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生:战乱师:那么屈原是哪国人呢?生:楚国人师:战过后期,哪个国家最强大?生:秦国师:那么与秦国相比,楚国就相对……(师语气放缓,等待学生回答)弱小师:那么此时,屈原给楚国的国君提出了什么建议呢?生:改革内政,联齐抗秦(这属于战国时期的哪种策略?——合纵)师:那么楚国国君有没有接受他的主张呢?生:没有……师:不仅如此……楚国国君还怎么样?生:楚怀王逐渐疏远了屈原,后来秦国实行离间计,破坏了齐、楚联盟(秦国使用连横策略)把楚怀王骗到秦国,后死在秦国,楚怀王比他父亲更加昏庸……屈原被流放,后来楚国被秦国吞并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师:那么我们呢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你此时遇到屈原……你能够想象出屈原是什么状态?什么心情吗?他又会说些什么呢?生:悲愤、悲伤、哀伤……师:(追问)那么从这些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爱国……师:所以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板书。
那么屈原在死之前把他的情感记录下来,这就是他的代表作(师语气放缓,等待学生回答)《离骚》——板书师:可适当介绍一下《离骚》中的词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屈原渴望祖国富强的愿望……那么除了《离骚》屈原还有什么代表作呢?生:《天问》板书师:快速背诵关于屈原的知识点二、司马迁与《史记》1、师:学习完了文学,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史学大家(师语气放缓,等待学生回答)司马迁。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PPT课件 (6)

屈原
屈原祠 (湖北秭[zǐ]归县城东)
屈原故里
湖北省秭归县城东
《楚辞》书影
屈原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丰富了诗 歌的表现力。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是屈原 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诗句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领袖何塞•马蒂)
司马迁
司马迁
《
史
记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
书
影
明初抄本《史记》
司马迁
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 司马迁挑灯撰写史记(想象画)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天与人的关系,开通古今的变化,写出自成一家的著作。)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 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马丁•路德•金说:“如果你的梦
想还站立的话,那么没有人能使你倒 下。”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面对浩瀚 的夜空,璀璨的繁星放飞希望,放飞 理想,放飞未来。仰望历史的星空, 他们是如此的斑斓夺目,他们一个为 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
第 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屈原
背绳墨以追曲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九章·抽思》
屈原故里的龙舟赛 粽子
1953年,屈原被列 为世界“四大文化 名人”之一。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初一历史上学期课件-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
司马迁 伟大的史学家
1、作者: 司马迁
2、朝代:
西汉
3、叙述起止时间:黄帝——汉武帝
4、体例: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
5、组成部分:
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
白马寺的香炉
白马寺钟楼
返回
徐州铜山县马坡镇“泰和碧霞宫”
• 徐州首家道观
--- 都市晨报
• 2007年2月,徐州市第一家道观“泰和碧霞 宫”,在铜山县马坡镇后八段村建成。
• 徐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里,道教文 化源远流长。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有
的道观均不复存在。“泰和碧霞宫”,始 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道教• Βιβλιοθήκη 、发源地: 中国• 2、创立时间:东汉时期
• 3、尊奉祖师:
老子
• 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 西汉末年 D. 东汉末
年
• 2.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3道教在民间兴起的时间大约在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时期 • 4.被尊奉为道教祖师的是 ( ) • A.张陵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司马迁 伟大的史学家
赏析:《陈涉世家 》
•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 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 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 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 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 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 伟大的史学家 齐读:后人对司马迁的评价
七年级历史上册 5.22 文学、史学与宗教课件 川教版

第一页,共21页。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屈原的生平、代表作及地位。 (2)《史记》的作者、成书时间、内容、地位。 (3)佛教(Fójiào)的发源地、传入时间及路线、发展、影响。 (4)道教的创立时间、主张。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史书 写有深远影响。
第五页,共21页。
三、佛教的传入
1.起源:古印代度__(_y_ì_n。dù) 2.传入: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经_西__域__(传Xī入yù我) 国内地。 3.发展:由于___统__治_阶__级_的提倡,佛教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 4.影响:对__思__想__文__化_乃至政治、经济产生(chǎnshēng)广泛而深远的影 四、道教的兴起
1.创立:_____时,道教正式创立。
东汉
2.主张:重视_____,追求长生不老,尊奉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_____为教主。 养生 3老.地子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第六页,共21页。
【易错提醒】道教的主张虽含有道家学派的思想,也尊奉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老子为教主,但它与道家不能混为一谈,道教是宗教 派别,道家是学术派别。 【要旨提醒】宗教在我国的传播,与历代统治者的提倡是分不开 的。宗教也成为统治者麻痹人民、加强统治的工具。另外,宗教 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中国(zhōnɡ ɡuó)文化的多样性,成为中 国(zhōnɡ ɡu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四页,共21页。
材料四
司马迁采访(cǎifǎng)史迹
第十五页,共21页。
【探究思考(sīkǎo)】 (1)结合材料一,你能说出《史记》是由哪几种体例组成的吗?各部分的 侧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史记》由五部分组成:本纪,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述 诸侯的事迹;列传,记述重要人物;表,编排时间与事件;书,记述典章 制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教学设计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川教版)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本主题集中讲述先秦至南北朝时的文化,教材通过确凿的史实、生动的故事、多彩的图像,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人民在物质文化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创造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知识点:大诗人屈原;司马迁与《史记》;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天问》等。
(2)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
(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
(4)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2.过程与方法:(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原》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佛教和道教在我国传播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4)通过对“佛教的传播”和“道教的兴起”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对司马迁及《史记》的评价。
四、重难点突破设想:再现历史原貌,结合社会现象,把本课的重点放进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析,对于本课的难点,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五、教学准备:1、屈原、司马迁头像图;2、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组图; 3、布置学生搜集资料;4、自制多媒体课件。
(七年级历史教案)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

文学、史学与宗教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记忆《史记》的作者及写作时代2、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3、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4、培养观察想象力和探究分析、归纳、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从我国农俗端午节引入对屈原的简介2、介绍司马迁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3、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突破:再现历史原貌,结合社会现象,把本课的重点放进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进行分析,对于本课的难点,可通过展示一系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屈原、司马迁头像图 2、道教圣地青城山的组图 3、布置学生搜集资料学生准备:1、收集附近的道教或者佛教文化场所及相关资料 2、查找屈原的作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欣欣向荣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共同去了解战国到东汉时期我国文学、史学和宗教等文化内容的发展状况。
2、引导:大家都知道,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要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
而据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古代的一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屈原。
3、简介屈原及《离骚》、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
●二、司马迁与《史记》1、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屈原的故事,那么在没有纸的战国时期,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它们不同于传说,因为像武王伐纣、陈胜、吴广起义等等历史画面,被一部书生动记载了,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着的《史记》。
2、组织学生预习这部分内容,结合辅栏介绍,初步了解司马迁及其所着的《史记》。
3、简介司马迁的生平,并出示其头像图。
4、讲解:《史记》记述了从远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共130篇,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几种形式,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新体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PPT课件 (3)

C 6.道教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在民间兴起的时间大约在(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史海拾贝
司马迁学习历史的经验
司马迁采访史迹(想象画)
结束
屈子祠
亦称屈原庙 位于湖南汨罗城西北玉笥[sì]山顶
现辟为屈原纪念馆
屈原故里
湖北省秭归县城东北
屈原诗句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背绳墨以追曲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九章·抽思》
)。
A.佛教
B.基督教
C.天主教
D.道教
C 3.端午节划龙舟、吃棕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
)。
A.孔子
B.老子
C.屈原
D.孟子
D 4.下列历史事件《史记》不可能叙述的一项是(
)。
A.武王伐纣 B.商鞅变法 C.焚书坑儒 D.昭君出塞
C 5.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坤:坤六断 震:震仰盂 艮:艮覆碗
离:离中虚 坎:坎中满 兑:兑上缺 巽:巽下断
道教所绘祖天师张道陵像
张角残石(山东曲阜出土)
东汉后期,道教中形成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两大支派。太平道由张角创立,主要在今河 北、河南、山东一带传播。张角曾利用它组织发动黄巾起义。五斗米道由张陵(创教后称 张道陵)创立,在巴蜀、汉中地区流行。
三坊上书“河山之阳”。
最后一台是司马迁的墓葬,是元代修建的司马迁衣
冠冢[zhǒng],墓前有一通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