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2)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能用条形图表示数,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20__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多,哪种天数少)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二、教学新课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4.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5.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

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理解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同学们,这是20xx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个,大家能说说从中能了解哪些数学知识吗?预设:①这是一个天气日历,上面有各天的天气状况②有各种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情况……提问:那么,这个月的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二)探索发现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⑴整理数据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分别统计出这些数据呢?先思考,再来交流。

预设:数数追问:好的,这是最直接的办法。

还有其他的吗?……小结:这一方法即方便,又不易出错。

同学们找出的这些方法来统计数据都是可行的。

⑵表示数据提问:我们已经通过画“正”字、直接数数等方法统计出了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那么如何才能清楚地将他们表示出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预设:画统计表、画“O”(象形图)……小结: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天气状况表示出来,可以画统计表表示,也可以画“O”(象形图)表示。

开始⑶分析数据提问:同学们都画完了吗?刚才呀,老师看到有同学是这样画的(出示PPT):追问: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一些什么?小结:十分详细、也十分清晰地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都表示出来了。

提问:还有同学是这样表示的(象形图)——这个图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预设:不清楚,每种天气有几天还要再数,非常麻烦。

过渡:今天呀,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统计图,一起来看看(出示PPT)——提问:从这幅统计图上,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预设:直条越长,数量越多追问:说明直条的.长度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追问:那么,在这里同学们注意到其中一格一格的小正方形了吗?一格就代表——(一天)。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时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包括: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和运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启发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直尺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彩笔、直尺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教学演示。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

2. 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 如何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定义、特点,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3. 演示绘制过程:教师演示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讲解绘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练习绘制: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5.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检查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否准确、美观,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数据分析能力:根据学生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提取的有效信息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充分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制方法。

3. 在数据分析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统计的知识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以后分阶段逐渐深入学习。

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并且掌握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所以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进行的巩固与扩充。

在教学中我把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从图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定位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中,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掌握本节课重点:对信息的处理。

在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寻找绘制方法。

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二、在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本节课教学力争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回忆,进一步明确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为新知做好铺垫。

通过两份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展示、比较,逐渐引导过渡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

让学生发现单式统计图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完善。

在此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图例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比较两种统计图的异同。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感受到信息的同时,也发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直观地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比较。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两种数量是需要区分的,每个数量之间需要挨得近一点的,这样更便于比较数量的多少变化。

除此之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制图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画垂线、画平行线方法,使制作的条形统计图整洁、美观。

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但我发现学生在读图、分析时,语言表达方面还很欠缺,在以后的课堂上要多加强练习,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难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灵活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举例说明。

(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比较两个或多个数据集,应该使用什么统计图呢?2.新课讲解(1)讲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一种能够同时表示两个或多个数据集的统计图。

(2)讲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先画出一个横轴和纵轴,然后在横轴上标出不同数据集的分类,每个分类下面画出两个或多个相邻的条形,分别表示不同数据集的数量。

(3)通过实例讲解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3.示例分析(1)展示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2)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差异。

4.练习巩固(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收集相关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每组展示自己的统计图,并简要介绍绘制过程和获取的信息。

(3)组织全班同学对每个组的统计图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建议。

5.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复式条形统计图,使其更加直观易懂?(2)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创意性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业布置1.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绘制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主题自选。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分析、练习巩固和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0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班级情况分析学习习惯和兴趣。

四年级学生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虽然脑子非常好,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差并且有很多是单亲家庭,因此要想提高本班的整体数学成绩,还需要加强交流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在理解大数目的意义、利用大数目进行表达和交流、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估算和估计实际问题的结果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数感。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运算顺序、运算律,以及用图形、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初步的符号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3)在认识射线和直线,进行几何体与视图相互转换,研究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以及周角间的大小关系,体会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能。

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根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简单的游戏。

2、能力目标。

(1)能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中看到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2)能通过两步计算或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养成计算后回答问题的习惯。

(3)能找到生活中应用两点一条直线的例子和应用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例子;能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得有用的数据信息,能读懂媒体呈现的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5)能通过修改和重新设计游戏规则,实现游戏的公平。

(6)能主动与同学合作开展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

(7)在教师的组织下反思自己的学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复式条形统计图2》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复式条形统计图2》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复式条形统计图2》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8.2复式条形统计图2》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对比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练习来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2.如何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实践操作,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己收集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回顾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实际数据,让学生尝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式条形统计图(2)
市实验一小陈思思
煌固中心小学陈道元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6页例3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及“做一做”绘制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第98~99页练习二十三的第2、4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能看懂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量关系,知道怎样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领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能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图练习纸、彩色笔。

【情景导入】
1.复习:怎样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回顾交流。

2.导入:
我们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那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
学生讨论、猜测。

师:那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新课讲授】
探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

师:这里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

师:那应该画几个统计图?
生:两个。

师:好,那现在你们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学生分组合作绘制单式统计图。

师:绘制好了吗?你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吧。

生:展示。

师:小结: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①画纵轴和横轴;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③写类别,画直条。

2.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讨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那能不能把两个横向的单式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呢?学生讨论交流。

(2)实验
小组合作操作,然后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大家想想,该如何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和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是一样的。

小结:①画纵轴和横轴,写上横轴和纵轴的名称;②定刻度(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
③定图例;④写类别,画直条;⑤涂颜色;⑥标统计图的名称和绘制时间。

(3)分析
师:从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上,你可以知道什么?
生:哪年的城镇人口最多?哪年的乡村人口最多?
生:哪年的城镇与乡村总人口最多?
师:那分别多少呢?生回答。

师:你还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这个地区这几年的城镇与乡村人数差距。

:这个地区城镇人口在逐年增加。

……
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两种,纵向和横向,制作步骤一样。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2.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三第2题。

学生完成后交流: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小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①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②在纵轴上分直条的位置,宽度和间隔;③在横轴上确定单位长度;④按照数据大小画出直条,并注明数量。

【课后作业】
1.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三的第4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练习。

第4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2)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两种,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制作步骤一样。

优点:清楚直观、便于比较。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在此过程中,本课以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素材积累】
1、成都,是一个微笑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行。

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的早晨。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