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电路电子教案
三端稳压电路分析与制作(完整电子教案文本)

三端稳压电路分析与制作(完整电子教案文本)1.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项目任务】测试电路如下图1.8所示(mutisim12),要求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情况,分别测试二极管、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及流过的电流。
并说明二极管工作特性。
图1.1 测试电路(mutisim12)【信息单】各种二极管实物如图1.2所示。
(a)整流二极管(b)发光二极管(c)大功率螺栓二极管(d)快恢复二极管图1.2二极管实物1.二极管的结构、类型及图形符号半导体二极管按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3 种。
常见二极管的结构、外形和图形符号如图1.2所示。
二极管的两极分别称为正极或阳极,负极或阴极。
图1.3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外形与图形符号2.二极管的型号安装国家标准GB249-74的规定,国产二极管的型号由5部分组成,见下表所示。
表1.1二极管的型号 第1部分(数字)第2部分 (拼音) 第3部分 (拼音) 第4部分 (数字) 第5部分 (拼音)电极数目材料及极性 二极管类型 二极管类型 规格号2-二极管 A-N 锗材料B-P 锗材料C-N 硅材料D-P 硅材料E-化合物材料 P-普通管 W-稳压管 Z-整流管 K-开关管 F-发光管U-光电管 表示某些性能与参数上的差别 表示同型号中的挡别例如,2CP12是N 型硅制作的普通二极管;2CZ14是N 型硅制作的整流二极管;2CZ14F 是2CZ14型整流管的F 挡。
3.判别二极管极性二极管是有极性的,通常在二极管的外壳上标有二极管的极性符号。
标有色道(一般黑壳二极管为银白色标记, 玻壳二极管为黑色银白或红色标记)的一端为负极, 另一端为正极。
如图 1.4所示。
图1.4 二极管的极性判别二极管的极性也可通过万用表的欧姆挡测定,将万用表打在×100 或×1k 挡上,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这在后续内容会详细分析),在测试时,若二极管正偏时,则万用表黑表笔所搭位置为二极管的正极,而红表笔所搭为二极管的负极。
线性稳压电路课程设计

线性稳压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性稳压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组成部分。
2. 使学生了解线性稳压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3. 引导学生掌握线性稳压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线性稳压电路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线性稳压电路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路搭建、调试及优化。
3.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l等)进行电路仿真和绘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兴趣。
2. 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子领域的热情。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设计电路时能够考虑到能源利用和环保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元器件知识,具有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线性稳压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线性稳压电路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线性稳压电路的定义、工作原理及其分类,重点讲解线性稳压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2. 线性稳压电路的优缺点分析:分析线性稳压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
3. 线性稳压电路关键参数计算:详细讲解线性稳压电路中各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如负载调整率、线性调整率、输出电阻等。
4. 线性稳压电路设计与仿真:教授如何利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线性稳压电路的设计、仿真及优化,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直流稳压电路的课程设计

直流稳压电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稳压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分析不同类型的直流稳压电路,了解其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3. 掌握稳压电路中主要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直流稳压电路。
2. 学会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对稳压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找出并解决问题。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焊接技术,能独立完成稳压电路的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子垃圾的危害,养成合理使用和回收电子产品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子技术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直流稳压电路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稳压电路基本原理:介绍稳压电路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稳压电路基本原理》- 内容: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稳压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学习不同类型的稳压电路设计方法,进行电路搭建实践。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稳压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内容:线性稳压电路、开关稳压电路的设计原理及搭建方法。
3. 稳压电路元器件:了解稳压电路中主要元器件的特性及选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稳压电路元器件》- 内容:稳压二极管、晶体管、电感、电容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4. 稳压电路测试与调试:学习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对稳压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
基本稳压电路的课程设计

基本稳压电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学生能掌握稳压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稳压电路的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稳压电路的搭建和测试。
2. 学生能够分析稳压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稳压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稳压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但对稳压电路的了解尚浅,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来提高。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电路图,引导学生理解稳压电路的原理。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稳压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方法。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稳压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其工作原理,特别是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的区别与特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稳压电路的原理与分类”2. 稳压电路的关键元件:详细介绍稳压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如稳压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稳压器等,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选型依据。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稳压电路的主要元件”3. 稳压电路的设计与搭建:讲解稳压电路的设计步骤,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参数的计算与选择,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电路的搭建。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稳压电路的设计与应用”4. 稳压电路的测试与分析:介绍稳压电路测试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电路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安装串联稳压电源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安装串联稳压电源教学目标:1. 理解串联稳压电源的原理和作用。
2. 学会安装串联稳压电源的步骤和技巧。
3. 掌握如何检测和调试串联稳压电源。
教学准备:1. 教室设备:投影仪、黑板、讲台、实验室设备。
2. 学生材料:实验手册、笔记本、笔。
3. 实验材料:稳压电源模块、电阻、电容、电线、实验板、万用表等。
教学内容:第一章:串联稳压电源概述1.1 稳压电源的定义和分类1.2 串联稳压电源的原理和工作原理1.3 串联稳压电源的参数和特点第二章:安装串联稳压电源的步骤2.1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2.2 了解稳压电源模块的引脚和功能2.3 连接稳压电源模块和负载电阻2.4 连接电源和稳压电源模块第三章:调试串联稳压电源3.1 测量稳压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和电流3.2 调整稳压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3.3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牢固和可靠3.4 验证稳压电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第四章: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稳压电源模块无输出电压或电流4.2 稳压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不稳定4.3 负载电阻过大或过小导致输出电压偏低或偏高4.4 电源连接不稳或接触不良第五章:实验总结与评价5.1 学生自我总结实验过程和收获5.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和结果进行评价5.3 学生互评和小组讨论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串联稳压电源的原理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2.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安装和调试串联稳压电源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安装和调试串联稳压电源,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问与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自我评价: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收获的自我认识。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和结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学延伸:1. 开展串联稳压电源设计竞赛,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新,设计出更稳定、高效的稳压电源。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安装串联稳压电源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安装串联稳压电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串联稳压电源的原理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具备安装串联稳压电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电子设备的电源供应系统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串联稳压电源的原理和特点2. 串联稳压电源的组成部分3. 安装串联稳压电源的步骤4. 串联稳压电源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串联稳压电源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2. 教学难点:串联稳压电源的安装步骤和调试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稳压电源、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2. 教学工具:示波器、多用电表、螺丝刀、剥线钳等。
3. 教学资料:教材、实验指导书、相关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串联稳压电源在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串联稳压电源的原理、特点及组成部分。
3. 实物展示:展示串联稳压电源的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内部结构。
4. 安装实践: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分组安装串联稳压电源。
6. 总结与讨论:总结串联稳压电源的安装过程,讨论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相关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串联稳压电源的原理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串联稳压电源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串联稳压电源原理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安装串联稳压电源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串联稳压电源的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串联稳压电源的原理和特点。
2. 采用演示法,展示串联稳压电源的实物和安装过程。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安装和调试串联稳压电源。
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总结安装过程和讨论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串联稳压电路教案

一体化课程教案(首页)(代号A—3)
共8 页
、会计算输出电压
审阅签名:
教学过程(代号A—4)
、会计算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在如图一所示电路中,如果升高,调整的阻值增加,可维持
调整的阻值减小。
可变电阻
这个电路的输出电压取决于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基准电压:由组成。
给发射极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
)、取样电路:由组成。
将输出电压的变化量的一部分取出,加到比
与基准电压
:根据输出电压的变化量自动调整
压稳定。
的变化取决于:
的变化取决于
)与:∵
∴
)的变化取决于,又取决于
):
、
上式表明:输出电压取决于基准电压和取样比,当输出电压
最小为
最大为
当
≤
、
压(稳压器输入电压)。
调节电位器观察如果跟随
的滑线变阻器),调节滑线变阻器
电流,改变整流电路输入电压(模拟电网电压波动),使
1417,并将结果填入表一。
10
14
17
,改变滑线变阻器的位置,使分别为空载、、,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
稳压电路输出电压是在整流滤波后接上稳压电路,输出电压
取,调节滑线变阻器,使输出电流
断开,测试输出电压
为什么将断开,输出电压
】断开,,
断开时,测试输出电压
为什么将断开时,输出电压
】断开,则→则:、输出电压
的变化量;(
、当;当上升时,则
在上述电路中,,,和
、当断开时,的大小(
)约等于;(
、如果 =6.3 V断开时,
))。
串联稳压电路的课程设计

串联稳压电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串联稳压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压分压、限流、滤波等基本概念。
2. 学会分析串联稳压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如电阻、电容、稳压二极管等。
3. 掌握计算串联稳压电路输出电压的方法,并了解影响输出电压稳定性的因素。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并搭建简单的串联稳压电路。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对串联稳压电路进行测量和调试,以评估电路性能。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简单稳压电路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子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积极互动,共同完成任务。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电子垃圾的处理方法,提倡绿色环保。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理解串联稳压电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电路分析和搭建。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实践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串联稳压电路基本原理:介绍电压分压、限流、滤波等基本概念,讲解稳压二极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在稳压电路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稳压电路原理》2. 串联稳压电路组成与功能:详细解析串联稳压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输入级、调整级、输出级等,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稳压电路的组成与功能》3. 串联稳压电路分析与计算:教授如何计算串联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分析影响输出电压稳定性的因素,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六节《稳压电路的分析与计算》4. 串联稳压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绘制和搭建串联稳压电路,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测量和调试。
教材章节:第三章实验一《稳压电路的搭建与调试》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串联稳压电路,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1 并联型稳压电源 9.2.2 串联型稳压电源 9.3.3 三端集成稳压器
9.2 稳压电路
常用稳压电路 (小功率设备)
稳压管 稳压电路
线性(模拟) 开关型数字式
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
电路最简单, 但是带负载能 力差,输出功 率小。一般只 提供基准电压, 不作为电源使 用。
以下主要讨 论线性稳压 电路。
并联型稳压电路结构简单,但受稳压 管最大电流限制,又不能任意调节输 出电压,所以只适用于输出电压不需 调节,负载电流小,要求不甚高的场 合。
HOME
9.2.2 串联型稳压电路
1.电路组成
(1) 采样单元
+
R4
采样单元有R1、 R2、和Rw组成,与 UI
负载RL并联,通过 _ 它可以反映输出电
T1
R3
R1
T2
RW1 RW2
RW
UZ UB2 R2
+
RL UO _
压Uo的变化。
图9.7串联型稳压电路
(2) 基准单元
基准单元由限 流电阻R3与稳压管 组成。
(3)放大单元 4)调整单元
放大单元
调整单元由三极管T1
由三极管T2组成。 组成,它是串联型稳压
电路的核心元件。T1必
须选择大功率三极管 。
HOME
(d) 金属圆壳式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外形
HOME
3 2 1
1端: 输入端 2端: 公共端 3端: 输出端
3 2 1
1端: 公共端 2端: 输入端 3端: 输出端
W7800系列稳压器外形
W7900系列稳压器外形
注: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管脚定义不同,
使用时一定要先查手册。
HOME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组成
输入端 +
(调至最下端)
UOmi nR1R W R 2 R2 R WUZUB2E
(调至最上端)
HOME
HOHOMMEE
HOME
例9.4
在图9.7中,设稳压管工作电压UZ=6V,采样单元 中R1=R2=Rw,试估算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U omaxR 1R R 2 2R wU Z361V 8
UominR1R 2R 2R w RwUZ2 369V
故:该串联型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可在9V~18V之间调节。
HOME
电路改进
1. 选用差动放大器或运放构成的放大器代替T2管构 成的放大器,可以解决零点漂移的问题。
为电压串联
T
深度负反馈
R
R1 故称串联稳压
UI
UZ
AV+- UF
RW R2
RL Uo
注:R1’和R2’
图9.8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中包含Rw
若R1、R2阻值较小,则可忽略IQ R2,于是
Uo
(1
R2 R1
)UXX
图9.11所示电路的缺点是:当稳压电路输入电压Ui变 化时,IQ也发生变化,这将影响稳压电路的稳压精度, 特别是R2较大时这种影响更明显。
调整管
输出端 +
启基
UI 动 准
电 路
电 源
放大 电路
保护 电路
采
样 电
UO
路
–
–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组成
HOME
1.固定输出三端集成稳压器
(1)基本应用电路 输出为固定正压时的接法如图所示。
1
+
W78XX 3
2
UI
CI
Co
0.1~1F
1µF
_
+
Uo
_
图9.10 固定输出稳压器基本应用电路
注意:输入与输出端之间的电压不得低于3V!
效率较高, 目前广泛使 用,这里简 单介绍。
HOME
9.2.1 并联型稳压电路
其稳压过程分述如下:
❖当RL未变动时,若电 网电压上升,则
Ui↑→UL↑→IZ↑→I↑→UR
↑→UL↓
图9.6 并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当电网未波动时, 选择稳压管时,一般可按以下公式估算
若RL 减小,则
IL↑→I↑→UR↑→UL↓ →IZ↓→I↓→UR↓→U L↑
2.稳压原理 利用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
当 UI 增加或输出负载变化使 Uo升高时
Uo
UB2
Uo
分立元件温度 稳定性差
UBE2( = UB2-UZ) UC2
HOME
•输出电压的调节
UOR 1R W R 22 R R 2WUZUB2 E
(UBE2可略)
UOmaxR1R R 22R WUZUB2E
管,其参数为:UZ=(9 ~ 10.5)V,IZ=5mA,
PZ=250mW,IZmax=23mA,rz=25Ω。
HOME
所以R的取值范围为0.76 kΩ≤R≤0.83kΩ,其功率为:
P RU R R 2(U im R m aU xiL n)2(2.5 7716)2 000.4W 1
故可选择标称值为820Ω/0.5W的电阻器
HOME
(2)扩展输出电压的应用电路
如果需要高于三端集成稳压器的输出电压,可采用如图 9.11所示的升压电路。
1 W78xx2Βιβλιοθήκη UI3C1
0.33uF
IQ UXX
C0 0.1uF
R1
U0
R2
图9.11 提高输出电压电路
HOME
图中三端集成稳压器工作在悬浮状态,稳压电路的 输出电压为
Uo (1R R1 2)UXXIQR2
在运放理想条件下:
Uo
(1 R1')Uz
R2'
HOME
2. 采用辅助电源(比较放大部分的电源)。 3. 用恒流源负载代替集电极电阻以提高增益。 4. 4. 调整管采用复合三极管以扩大输出电流的范围。
HOME
9.2.3 三端集成稳压器
目前,集成稳压器已达百余种,并且成为模拟集成电路 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具有输出电流大,输出电压高,体积小, 安装调试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在电子电路中应用十分广 泛。
UZ=UL IZmax=(1.5~3)ILmax Ui=(2 ~ 3)UZ
HOME
例9.3 设电网波动引起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变化
±10%,RL=1kΩ,要求UL=10V,试确定图9.6
中稳压电路元件的参数。
解: (1) 根据UZ=UL=10V 得
ILU RLL
10 110mA ILmax
由式 IZmax=(1.5~3)ILmax ,可查手册选择2CW17稳压
集成稳压器有三端及多端两种外部结构形式。输出电压 有可调和固定两种形式:固定式输出电压为标准值,使用时 不能再调节;可调式可通过外接元件,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输 出电压。此外,还有输出正电压和输出负电压的集成稳压器。
稳压电源以小功率三端集成稳压器应用最为普遍。常用 的型号有W78××系列、W79××系列、W317系列、W337 系列。
HOME
集成稳压电源的分类
三端集成 稳压器
可调式 固定式
负稳压W79XX 正稳压W78XX
注:型号后XX两位数字代表输出电压值
输出额定电压值有如下系列: 5V、9V、12V 、18V、 24V等 。
HOME
三
端
集
21
成
稳
压 器
(a) 金属菱形式
123 (b) 塑料直插式
的
外
1 23
12
3
型
(c) 塑料截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