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编综述共32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编综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编综述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 的深刻变化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 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 就是逐步形成分别以美、 就是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 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控制中国, 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控制中国, 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这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 碍。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 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14年至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结 年至1918 束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又卷土重来。 束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又卷土重来。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 1917年11月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的一部分。 的一部分。
中 编
综述
翻 天 覆 地 的 三 十 年
中国所处的 时代和国际 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三座大山” 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三座大山” 三座大山 的重压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三种政治力量, 两个中国之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两种基本的选择, 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命运
2、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上编综述

上编综述

“西方划时代的发明是以‘海洋’代替‘草原’,作为全世界交往 的主要媒介。西方首先以帆船,然后通过轮船利用海洋,统一了整 个有人居住的以及可以居住的世界。” ——汤因比
英国使团在热河觐见乾隆皇帝。
1792年英王任命马戈尔尼为大使,率一支七百人的船队,借乾隆 83岁寿辰之际来华。
乾隆皇帝的诏书
•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 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 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 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 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 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 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 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 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该使等安程回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以及
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
■ 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联合统治; ■ 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据优势;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不是主要形式; ■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 ■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举世少见。
三、近代中国的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的希腊地区,其繁荣依靠的是它在地 中海沿岸的的对外贸易。地中海是内海,它不像大洋那样波涛 澎湃,更适于人类航行,于是孕育了海洋文明,也可以叫做 “蓝色文明”。这种文明对后来的欧洲产生了巨发展,以及造船和航行技术的进步, 贵族和商人们不满足于仅仅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进行贸易,开始鼓励航海 家去探险发现新的大陆,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新航路的开辟”。从此欧 洲人走出了地中海,走向了更广阔的大洋,形成了新的世界文明——资 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性的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
穿鼻洋海战图:1839年9月28日,英军在 穿鼻洋海面炮击清军水师巡逻船。

上编综述:

上编综述: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 1原有阶级的变动 地主阶级 地主 军功官僚地主 城居地主 资本家 特点:更具剥削性,与农民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农民阶级 自耕农 贫农 雇农 产业工人后备军 特点:具有强烈革命要求,是民主革命的后备 军,但存在保守散漫等局限性
2新生阶级的出现
(1) 工人阶级——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 特点:中国最先进生产力代表,受帝国、封建、 资产阶级三重压迫,最具革命性,与农民阶级存 在天然联盟,极具组织性、纪律性 (2)资产阶级——A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特点:官商结合,内外勾结,压迫人民和民族资本
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 (3)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 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 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 “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 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 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 在与发展。” ——列宁
到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 世界大部分地区卷入其殖民体系。接下来,处 于封建末世的中国自然成为他们进一步侵略扩 张的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文明的中国 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 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史称“鸦 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
反思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独立完整的 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 索、抗争的历程。 • 历史是需要回顾和总结的,聆听历史是 一种深远的智慧,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与 世界的风云变幻中,我们可以探寻和领悟 到一些历史的真谛。

上编 综述

上编 综述

宋代纳税图
上图: 上图:牛耕砖画 甘肃嘉峪关出土) (甘肃嘉峪关出土)
第四,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 经产生,并在政治、 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 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 部分与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复杂的阶级状况 地主阶级 外国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一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第六, 第六,在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 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 义侵略的扩大, 义侵略的扩大,帝 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 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而且在 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 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 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 地。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来自康有为严复孙中山
革命是被迫的选择 “要革命的, 这时可以革了,过 了这时没有命了! 了这时没有命了 ! ”

上编综述

上编综述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 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 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 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 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 不平衡。 • 第六,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 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 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 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 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 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 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 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 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鸦片战争后阶级关系的变动
• 1.农民与地主矛盾的激化; • 2.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来源:城乡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特点:人数少,革命性强,集中,组织纪律性强,与农民有天然联系
• 3.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来源:买办、商人、地主、官僚 两部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 特点:两面性
盛世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广东商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形势:危机四伏

中国近现代史上编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上编综述

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上编综述

上编综述

中 国 历 史 纪 年 表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⑴ 传统手工业 ⑵ 农学 ⑶ 天文学 ⑷ 数学
⑸ 医学
⑹ 四大发明
马克思评价中国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 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 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 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 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 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 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 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本讲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二、外国入侵和近代中国 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 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1、延续时间最长的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源远 流长。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 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 统。 既没有经过外敌入侵,又没有自行断 裂,这是任何古代民族都无与伦比的。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 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 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 与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 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 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 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 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状态。 第六,在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 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 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史上编综述

近代史上编综述

2-7816
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无穷的灾难: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无穷的灾难:
A,改变了中国外贸优势. A,改变了中国外贸优势. 改变了中国外贸优势 B,白银大量外流 1840年前40年 白银大量外流, 年前40 B,白银大量外流,1840年前40年,英国走 私鸦片43万箱,掠夺白银3 43万箱 私鸦片43万箱,掠夺白银3-4亿 C,造成中国财政 造成中国财政, C,造成中国财政,金融危机 D,银贵钱贱现象 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银贵钱贱现象, D,银贵钱贱现象,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E,统治阶级更加腐败 敲竹杠) 统治阶级更加腐败( E,统治阶级更加腐败(敲竹杠)
①土地制度的特点所带来的影响 ②沉重的封建剥削使自然经济的状况长 期不能改变 ③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④闭关自守政策 ⑤其它.(如社会心态) 其它.(如社会心态) .(如社会心态
思想文化上,清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思想文化上,
①镇压(文字狱) 镇压(文字狱) ②笼络(开科取士,考试方式和内容没 笼络(开科取士, 有变化) 有变化)
(2),近代中国两大任务的关系 ),近代中国两大任务的关系
没有前一个任务的完成,后一 个任务就不可能实现; 只完成前一个任务,不实现后一 个任务,就会前功尽弃.

二,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新的任务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签订,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签订,中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原因
①是长期以来英国蓄意侵略中国的总爆 发 A—早已经形成对中国的弧形包围 早已经形成对中国的弧形包围 B-通过外交谈判(马戛尔尼1793年来华) 通过外交谈判(马戛尔尼1793年来华) 1793年来华 C-正常贸易(1780-1790中国出口茶叶 正常贸易(1780-1790中国出口茶叶 9600万元 万元) 9600万元) D-鸦片贸易 ②中国的禁烟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导火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