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宋英宗简介

合集下载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历时近三百年。

在宋朝期间,共有九位皇帝统治了这个伟大的王朝。

下面是宋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1.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960-976年)宋太祖是北宋王朝的创始人,他推翻了后周王朝,建立了宋朝。

他在位期间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整顿政治体制,推动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他还施行了一系列宽政,以求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2.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976-997年)宋太宗是宋朝第二位皇帝,他继承了父亲的政权,继续推进行政改革,并与北方的辽朝保持和平的外交关系。

他致力于加强军队,巩固边疆,使得朝廷安定,国力兴盛。

3. 宋真宗(赵恒,在位997-1022年)宋真宗是宋太宗的长子,他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他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科技和文艺的繁荣。

同时,他也致力于改良幼儿教育和妇女地位,使得社会风气更加开放。

4. 宋仁宗(赵祯,在位1022-1063年)宋仁宗是宋真宗的儿子,他承袭了父亲的政策,并加强了地方官吏的监控和纪律。

他积极支持科学研究和开展海外贸易,推动了宋朝的经济繁荣。

5. 宋英宗(赵曙,在位1063-1067年)宋英宗是宋仁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面临了北方的辽朝和西方的西夏的威胁。

尽管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但最终未能成功解决边境问题。

6. 宋神宗(赵顼,在位1067-1085年)宋神宗是宋英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续推动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他还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试图减少贪污和腐败。

然而,他的统治晚期,国家陷入了一系列的财政困难和军事失败。

7. 宋哲宗(赵煦,在位1085-1100年)宋哲宗是宋神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国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财政与军事压力。

他试图进行政治改革,但由于官员的抵制,改革未能实施。

8. 宋徽宗(赵佶,在位1100-1125年)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弟弟,他继位时,北方金朝的威胁日益严重。

他采取了一系列消极对抗的政策,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文艺和文化的发展。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共历经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明君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宋朝历代皇帝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1. 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即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于公元960年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为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奠定了基础。

他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经济,提高了国家的实力。

2. 太宗赵炅(宋太宗)赵匡胤的儿子赵炅,即宋太宗,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他进行了殷实的海防工程,加强了中央军事力量,保持了国家的安全。

3. 神宗赵顼(宋神宗)赵炅之子赵顼,即宋神宗,是宋朝第三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对外展开对西夏的战争,夺回了失地,巩固了国家的疆土。

同时,他加强了对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士人阶层的壮大。

4. 宋哲宗赵煦(宋哲宗)赵顼之子赵煦,即宋哲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着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加强对辽国的防御,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同时,他也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国家的文化水平。

5. 英宗赵曙(宋英宗)赵煦之子赵曙,即宋英宗,是宋朝第五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对外抵御金国的进攻,成功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他还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改善了民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上就是宋朝历代皇帝及其简介,每位皇帝都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努力。

他们的治国策略和政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与苏轼“纠葛”一生的三位太后,简直是苏轼的-幸运天使-

与苏轼“纠葛”一生的三位太后,简直是苏轼的-幸运天使-

与苏轼“纠葛”一生的三位太后,简直是苏轼的"幸运天使"本文导读: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宋仁宗(1022年—1063年)、宋英宗(1063年—1067年)、宋神宗(1067年—1085年)、宋哲宗(1085年—1100年)、宋徽宗(1100年—1125年)。

古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看到上面的数据就知道苏轼的一生波折适合历史背景难以分割的,但是今天不谈这些皇帝,我们来说说影响苏轼一生的三朝太后。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的太后一死,他就找个理由把皇后废了,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而真正陪伴了他大半个帝王生涯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

1063年,仁宗去世,英宗继位。

然而,这一次皇权交接,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顺利。

英宗赵曙在惴惴不安中登基,随时可能动荡起来的政局,却因为两个人得以平稳过渡。

一个是宰相韩琦;另一个,就是刚刚升为太后的曹氏。

1079年,在欧阳修、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因反对变法而被贬黜之后,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爆发了,苏轼因诗中有不满改革的句子而获罪。

是年冬天,弥留之际的曹后,把宋神宗叫到病榻前:“当年仁宗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苏轼、苏辙两兄弟,高兴地对我说:‘皇后,我替子孙觅得了两个宰相之才。

’现在苏轼入狱,你怎知不是仇人中伤呢?就算他的诗有所不妥,也只是小过错,不可伤了朝廷的中正平和之本。

”苏轼由此得以保全。

宋英宗皇后,又名宣仁圣烈高皇后(1032-1093),仁宗庆历七年(1047)成婚。

1085年,高后的儿子宋神宗病危,哲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哲宗时年9岁,因其年幼,群臣奏请高太后垂帘听政。

54岁的高氏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

她让司马光复位,马上扭转了政局,王安石的一切变法均停止下来,苏轼的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到京师八个月,官位升了三次,由七品到六品,跳升四品,最后成为三品的翰林,负责起草诏书。

宋代十八位皇帝简介

宋代十八位皇帝简介

宋代十八帝简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初为了避免唐代末期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

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据历史学者研究,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宋朝的文化亦得到了长足发展,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较开明,对忤旨或党政失势的刑罚极少;宋太祖的祖训更曾立誓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

终宋一代更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变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250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1275万。

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盛唐以后又一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

1、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原为后周大将,掌管殿前禁军。

960年元月,殿前禁军于京城汴梁(今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致力于统一;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49岁,在位16年。

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朝,共历经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自960年至1127年,南宋时期自1127年至1279年。

在这两个时期中,宋朝先后有九位皇帝执掌朝纲,他们每一个都对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将对宋朝历代皇帝进行简要介绍。

一、太祖赵匡胤(北宋,960年-976年)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史称太祖。

他是宋朝的缔造者,也是北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

赵匡胤在位期间,积极推动政治改革,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

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包括改革封建制度、设置地方行政机构等。

同时,他还注重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

赵匡胤的治理为后来的北宋政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太宗赵光义(北宋,976年-997年)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皇位。

太宗即位后继续推行父亲的政策,致力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他注重军事改革,壮大了北宋的军事力量,并成功地解决了一些边境问题。

此外,太宗还注重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官员选拔制度,提倡文化教育,并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建筑物,对北宋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真宗赵恒(北宋,997年-1022年)真宗是太宗的儿子,也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

真宗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治理传统,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税收和军备,同时注重士人教育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真宗时期的北宋政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仁宗赵祯(北宋,1022年-1063年)仁宗是真宗的儿子,北宋的第四位皇帝。

仁宗的治理以仁政著称,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减轻赋税负担,对重要官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督等。

仁宗也非常注重文化教育,鼓励科技发展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使北宋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五、英宗赵曙(北宋,1063年-1067年)英宗是仁宗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皇位。

大宋18个皇帝简介

大宋18个皇帝简介

大宋18个皇帝简介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第一位皇帝,他平定了黄巢起义,建立了大宋王朝。

2. 宋太宗:赵构,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僚制度的效率。

3. 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统治时期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4. 宋仁宗:赵福,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王安石变法,改革了税制和军制。

5. 宋英宗:赵曙,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靖康之变,被金国俘虏。

6.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宣和之治,治理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7. 宋哲宗:赵煦,是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靖祖之难,被宰相秦桧所篡权。

8.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他时期发生了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9. 宋钦宗:赵桓,是北宋的第九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金国入侵南宋,临安失陷。

10.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靖康之耻,丢失了北方的土地。

11.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建炎之乱,南宋被迫撤离临安。

12.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瘟疫、洪水等灾害,南宋社会持续动荡。

13. 宋度宗:赵禥,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崖山海战,南宋与元朝结盟。

14. 宋恭帝:赵昺,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元朝入侵南宋,南宋灭亡。

15. 宋海龙王:赵仲举,是南宋的第六位皇帝,他被尊为“海龙王”,因为他在海上逃难。

16. 宋宁宗:赵扩,是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实行“靖康之耻”的政策,恢复了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

17. 宋理统:赵昰,是南宋的第八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蒙古帝国入侵南宋的战争。

18. 宋度统:赵禹,是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时期内元朝的军队攻打临安,南宋灭亡。

皇帝故事-宋英宗是明君吗?如何评价宋英宗?赵曙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皇帝故事-宋英宗是明君吗?如何评价宋英宗?赵曙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皇帝故事-宋英宗是明君吗?如何评价宋英宗?赵曙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宋英宗是明君吗?如何评价宋英宗?赵曙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生于公元1032年,去世于公元1067年,是濮王赵允让之子。

宋仁宗在位之时,先后育有三子,但是三个儿子都没有活到成年。

于是赵宗实便被过继给宋仁宗,嘉佑七年之时改名赵曙,册为皇太子。

嘉佑七年,宋仁宗去世之后,宋英宗在曹太后宣布继位诏书之后,登基为帝,成为宋朝的第五位皇帝。

公元1037年,当了五年皇帝的宋英宗,最后因病在福宁殿驾崩,享年三十六岁。

宋英宗后葬于河南巩义永厚陵,庙号英宗,初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后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对于宋英宗到底是不是个明君,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宋英宗是明君,另一种认为宋英宗虽然不是一个昏君,但是却也算不上是一个明君。

宋英宗是明君,因为宋英宗上位之后,很有雄心壮志,希望将这个国家打理好。

上位之初,处理仁宗暴亡之事。

英宗首先将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赵曙逐出皇宫,送边远州县编管。

而其他一些医官在看到两名主要医官的结局之后,不想被贬谪,因此前往求情。

这些医官们也会找借口,他们说仁宗在开始吃药的时候,是很有疗效的,而后来去世,是因为天命。

天命如此,我们这些医官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英宗听了此事之后,只说了一句,听说这两名医官是由两府推荐的,那么这样,我也不管了,此事就交给两府负责吧!这话一出,医官们当即无话,知道这位新登基的帝王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

只看这一点,便能知道宋英宗在上位之初是想有所成就的,是一位有抱负的皇帝。

所以他是一位明君。

第二种认为宋英宗不是明君的,则是说。

不管宋英宗想不想成为一名明君,想不想有所作为,关键是他并没有干什么事儿。

继位之初,他仍然延续宋仁宗时期的政策,任用旧臣韩琦等人。

虽然没有与辽国和西夏开战,给国家增加负担,但也没有收复失去的河山。

小编个人也认为宋英宗算不上是明君,和他的前任仁宗相比,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赵祯

赵祯
赵祯一朝的人才,在宋朝历史上可谓首屈一指,根据一些学者统计,大致如下:
活跃在神宗、哲宗乃至徽宗前期的赵槩、吴奎、张方平、唐介、赵抃、吕诲、范镇、曾公亮、王安石、司马 光、吕公著、吕公弼、吕大防、吕惠卿、曾布、章惇、韩绛、韩维、韩忠彦、傅尧俞、彭汝砺、范纯仁、范纯礼、 刘挚、王岩叟等一批人才,实际上也都是赵祯一朝养育而成的。正如苏轼所说:“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 孙,赖以为用。”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 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
西北战事
主词条:宋夏战争
好水川之战形势图 赵祯在位期间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在于西夏。夏景宗李元昊即位后,改变其父定难军节度 使李德明(夏太宗)“依辽和宋”的国策,于宝元元年(1038年)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宋夏间维持三十年 的和平政局再次破裂。 从康定元年(1040年)到庆历二年(1042年)的三年中,宋、夏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 西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及定川寨(今固原西北)展开三次大战,宋军皆先胜后败。 而西夏虽在宋 夏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但自身亦伤亡近半,国力难支,且与辽朝关系恶化。在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宋、夏 终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自此后,维持了近半世纪的和平。
据说,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朝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抓着宋使的手,哀恸道: “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朝历代君主“奉其御容如祖 宗”。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闰六月,加谥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睿又作濬 )哲明孝皇帝。
为政举措
赵祯
宋朝第四位皇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仁宗赵祯简介开创仁宗盛治的千古第一仁君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

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

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

在位四十一年。

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

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

其陵墓为永昭陵。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宋仁宗(1010—1063),即赵祯,真宗子。

大中祥符八年(1015)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王,立为太子。

乾兴元年(1022)即位。

天圣、明道10余年间,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

他在位期间,宋代科学文化有一定发展,但各种社会矛盾也进一步尖锐,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皇佑元年(1049)全国军队总数增至140万,达到北宋养兵的高峰。

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十之七八。

官员数目也超过真宗时约一倍。

康定、庆历年间,西夏几次大举进犯,宋军都大败,后与西夏订立和议,每年给西夏大量银、绢、茶。

对辽也屈辱求和,增纳岁币。

农民起义、兵变、少数民族反抗斗争,一年多于一年。

为了解决统治危机,仁宗曾于庆历年间,任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充执政,企图对吏治作一些整顿,史称庆历新政,但很快就取消了。

仁宗懦弱无能,在位虽长达42年,却无所作为。

不过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

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

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

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

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宋英宗赵曙简介空有一番抱负却英年早逝的皇帝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

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

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

1055年立以为嗣。

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

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

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

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

嘉祐八年即帝位。

生平
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北宋第五位皇帝,濮王赵允让第十三个儿子,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壬申年正月三日甲戌(1032年2月15日)生于宣平坊宅第〔嘉祐八年(1063年),英宗把这天定为“寿圣节”〕,属相猴。

最早,濮王梦两龙与太阳一起掉落下来,用衣服装住了它们,到英宗出生时,赤光满室,有黄龙在赤光中游走。

英宗于嘉祐八年四月一日壬申(1063年5月2日)—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在位,当政共计4年。

年号治平:治平元年正月一日甲辰(1064年1月21日)—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
年1月25日),年号使用4年。

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上尊号体乾应历文武圣孝皇帝。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英宗崩殂于福宁殿,享年36岁,殡于殿西阶,庙号英宗,群臣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癸酉,葬英宗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

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本与皇位无缘。

作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应该说,他很幸运。

但不幸的是,他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不久便病故,在位仅5年,这在两宋诸帝中也是鲜见的。

英宗同他名义上的父亲仁宗一样,也是一位很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但他近乎偏执地恪守孝道,使得他即位之初便与曹太后矛盾重重。

亲政不久,更是演出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追赠生父名分的闹剧。

等到这场争议得以平息,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于是,振作国势的改革大业只好留给他的儿子宋神宗去完成。

父子情深:围绕濮议的角力
英宗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

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英宗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再议,也就是待到满24个月再说,这显然是英宗为了减少追封的阻力而做出的姿态。

治平二年四月九日,韩琦等再次提出
这一议题,于是,英宗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

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