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复习酶专项练习试题(带答案)

高考生物复习酶专项练习试题(带答案)

2019高考生物复习酶专项练习试题(带答案)虽然酶大多是蛋白质,但少数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并非为蛋白质,有一些被称为核酶的RNA分子和一些DNA 分子同样具有催化功能。

查字典生物网整理了酶专项练习试题,请考生练习。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D.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2.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四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①肽酶②解旋酶③纤维素酶④ATP水解酶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3.在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移向两极时,下列几种酶最活跃的是()A.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B.解旋酶和淀粉合成酶C.纤维素酶和果胶酶D.ATP水解酶和ATP合成酶4.下图为酶催化作用的模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B.该模型反映了酶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C.该模型中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D.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5.某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了反应底物和相对应的酶后,对试管进行缓慢地加热,使温度缓慢地上升。

根据此实验,该同学画出了下面四个曲线图,其中错误的是()6.对右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则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会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7.(2019湖州八校联考)下列有关酶及其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在代谢中起调控作用;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B.RNA聚合酶能催化遗传信息的翻译;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切割出 RNA片段;人体内的酶可从食物获得或体内转化而来D.细胞溶胶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胰蛋白酶能使离体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8.在一定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①加入2滴过氧化氢酶溶液,②加入2滴FeCl3溶液,③加入2滴蒸馏水。

酶测试题及答案

酶测试题及答案

酶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答案:A2. 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依赖于其结构的哪个部分?A. 活性中心B. 底物结合位点C. 辅酶D. 辅基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酶的主要特性?A. 高效性B. 专一性C. 稳定性D. 可逆性答案:C二、填空题4. 酶的催化效率比非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高约________倍。

答案:10^7 至 10^135.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通常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左右。

答案:37三、简答题6. 请简述酶的专一性原理。

答案:酶的专一性原理是指酶只能催化特定的底物进行特定的化学反应。

这种专一性主要取决于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的几何形状和化学性质的匹配程度。

7. 酶的活性如何受到pH值的影响?答案: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因为pH值可以改变酶分子的电荷状态,从而影响酶的三维结构和活性中心的功能。

每种酶都有其最适pH值,在此pH值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四、计算题8. 如果一个酶促反应的速率常数k为0.5秒^-1,底物浓度[S]为1.0 mM,求在初始时刻的初始速率v0。

答案:根据米氏方程,v0 = (k * [S]) / (Km + [S]),其中Km为米氏常数。

假设Km远大于[S],则v0 ≈ k * [S] = 0.5 * 1.0 mM = 0.5 mM/s。

五、实验题9.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答案:实验设计包括:(1)选择两种不同的酶和它们的特定底物;(2)准备一系列含有不同底物的试管,每种底物对应一种酶;(3)在相同条件下孵育这些试管;(4)通过测定反应产物的生成量来评估酶的专一性。

预期结果是每种酶只催化其特定底物的反应。

六、论述题10. 论述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酶在生物体内起着催化生化反应的作用,加速反应速率,使生命过程中的代谢反应能够在常温常压下高效进行。

酶的专一性保证了生物体内复杂的代谢途径有序进行,避免了不必要的副反应。

酶化学试题及答案

酶化学试题及答案

酶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酶的化学本质?A. 蛋白质B. RNAC. 脂质D. 糖类答案:C2. 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A. 提供反应物B.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增加反应物浓度D. 提高反应温度答案:B3. 下列哪种酶不参与DNA复制过程?A. DNA聚合酶B. 拓扑异构酶C. 核糖体D. 螺旋酶答案:C4.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A. 金属离子C. 辅基D. 以上都是答案:D5. 酶的催化效率通常比非酶催化反应高多少倍?A. 10倍B. 10^2倍C. 10^6倍D. 10^12倍答案:D6. 酶的Km值表示:A. 酶的浓度B. 酶的活性C. 酶与底物的亲和力D. 酶的稳定性答案:C7.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酶的活性?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酶的浓度答案:D8. 酶促反应的速率-底物浓度曲线通常呈现:B. S型C. 钟形D. 抛物线型答案:B9. 下列哪种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A. 糖酵解酶B. 氧化磷酸化酶C. 磷酸化酶D. 所有酶答案:C10. 酶的变性主要是由于:A. 底物浓度的改变B. 辅酶的缺失C. 温度的升高D. pH值的极端变化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答案:氨基酸残基;辅因子2. 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通过________来表示。

答案:kcat/Km3. 酶促反应的速率-底物浓度曲线在底物浓度很低时,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的。

答案:线性4.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5. 酶的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与底物结合。

答案:氢键;疏水作用6.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位于蛋白质的________区域。

答案:活性沟7. 酶的活性可以通过________来调节。

生物化学酶的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酶的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酶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酶分子上所有氨基酸残基的总和B. 酶分子上具有催化活性的特定区域C. 酶分子上所有肽键的总和D. 酶分子上所有二级结构的总和答案:B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酶的辅助因子?A. 金属离子B. 辅酶C. 辅基D. 底物答案:D3. 酶促反应中,酶与底物结合的方式是:A. 共价键B. 离子键C. 氢键D. 范德华力答案:C4. 酶的Km值是指:A. 酶的最大反应速率B. 酶的最大反应速率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C. 酶的米氏常数D. 酶的抑制常数答案:B5.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A. 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B. 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C. 竞争性抑制和不可逆抑制D. 可逆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答案:B6. 下列哪种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类?A. 脂肪酶B. 淀粉酶C. 蛋白酶D. 过氧化氢酶答案:D7.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这是因为:A. 酶分子结构被破坏B. 底物浓度降低C. 酶与底物亲和力降低D. 酶的合成减少答案:A8. 酶的活性受pH影响,最适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性下降,这是因为:A. 酶分子结构被破坏B. 底物浓度降低C. 酶与底物亲和力降低D. 酶的合成减少答案:A9. 酶的同工酶是指:A. 催化相同底物的酶B. 催化不同底物的酶C. 催化相同底物但分子结构不同的酶D. 催化不同底物但分子结构相同的酶答案:C10. 酶的诱导合成是指:A. 酶的合成受底物诱导B. 酶的合成受抑制剂诱导C. 酶的合成受激活剂诱导D. 酶的合成受诱导剂诱导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酶的分类依据包括:A. 酶的来源B. 酶的催化反应类型C. 酶的分子结构D. 酶的活性中心答案:B、C12.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包括:A. VmaxB. KmC. pHD. 温度答案:A、B13. 酶的活性调节方式包括:A. 共价修饰B. 非共价修饰C. 酶原激活D. 酶的合成与降解答案:A、B、C、D14.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反竞争性抑制D. 非竞争性抑制答案:A、B、C15. 酶的同工酶的产生原因包括:A. 基因突变B. 基因表达调控C. 翻译后修饰D. 酶的降解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酶的活性中心由____和____组成。

生物化学试题酶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酶及答案

生物化学试题酶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酶的组成成分?A. 蛋白质B. 核酸C. 碳水化合物D. 脂质答案:C2. 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A. 提供能量B.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作为反应物D. 改变反应的平衡状态答案:B3.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部位B. 酶分子上最稳定的部分C. 酶分子上最大的部分D. 酶分子上最活跃的部分答案:A4.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酶的活性?A. 温度C. 底物浓度D. 酶的浓度答案:D5. 酶的Km值是指:A. 酶的最大反应速率B. 酶与底物的亲和力C. 酶促反应的半饱和常数D. 酶的催化效率答案:C6. 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是:A. 降低Km值,不影响VmaxB. 提高Km值,不影响VmaxC. 降低Vmax,不影响Km值D. 同时降低Km值和Vmax答案:B7. 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是:A. 降低Km值,不影响VmaxB. 提高Km值,不影响VmaxC. 降低Vmax,不影响Km值D. 同时降低Km值和Vmax答案:C8. 下列哪种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类?B. 脂肪酶C. 转移酶D. 脱氢酶答案:D9. 酶的辅酶通常含有:A. 金属离子B. 维生素衍生物C. 核苷酸D. 氨基酸答案:B10. 酶的同工酶是指:A. 催化相同底物的一组酶B. 催化不同底物的一组酶C. 具有相同功能的一组酶D. 具有不同功能的一组酶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_________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酶的活性中心2. 酶的催化效率通常比非生物催化剂高_________倍。

答案:10^7至10^133. 酶的活性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温度、pH值、底物浓度4. 酶促反应的速率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

答案:Vmax5.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_抑制和_________抑制。

酶学复习题

酶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酶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酶有高度的特异性B.酶有高度的催化效能C.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D.酶具有代谢更新的性质E.酶由活细胞产生,在试管内仍有催化效能2.下列对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所有的酶均以有机化合物为底物C.所有的酶均需辅助因子D.所有的酶对其作用的底物均有高度的特异性E.以上都不对3.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点A.酶都是由细胞制造的蛋白质B.易变PH,温度的影响C.只加速反应速度,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D.催化效率高E.具有一定的特异性4.酶的生物学意义在于A.作为细胞的结构成份B.氧化供能C.转变为其它重要的物质D.作为生物催化剂,加速代谢过程E.作为生物调节物,调节代谢5.酶与化学催化剂的主要区别是A.都是低分子化合物B.都是人工合成的物质C. 都耐热,不耐低温D.在催化反应中质和量的方面,都不发生变化E.酶的特异性,催化效率极高6.结合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有活性A.酶蛋白单独存在B.辅酶单独存在C.亚基单独存在D.全酶形式存在E.激活剂存在7.辅酶是A.酶和底物的复合物B.小分子肽或含氮化合物C.参加酶促反应的维生素D.酶催化活性必需的分子物质E.一类子分子有机化合物8.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B.酶蛋白与辅酶结合部位C.酶分子表面上有必要的部位D.酶分子表面上有解离基因的部位E.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物转变为产物的部位9.酶原的激活是由于A.激活剂将结合在酶原分子上的抑制剂除去B.激活剂使酶原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C.激活剂携带底物进入酶原的活性中心D.激活剂活化酶原分子上的催化基因E.激活剂使酶原分子的活性中心暴露或形成10.使酶原激活方式的正确表达是A.氢键断裂,改变酶分子的构象B.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C.酶蛋白进行化学修饰D.亚基解聚或聚合E.切除寡肽,分子构象变化11.同功酶是指A.辅酶相同的酶B.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因相同的酶C.功能相同而酶分子结构不同的酶D.功能和性质相同的酶E.功能不同而酶分子结构相似的酶12.同功酶A.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B.催化的化学反应不同C.酶蛋白分子结构,性质相同D.电泳行为相同E.Km值相同13.关于变构酶的错误的叙述是A.有多个亚基组成B.有与底物结合的部位C.有与变构剂结合的部位D.催化部位与变构部位在同一亚基上E.催化部位与变构部位可以处在不同或相同的亚基上.14.多酶体系是指A.某种生物体内所有的酶B.某种细胞内所有的酶C.某种亚细胞结构内所有的酶D.某种代谢反应链中的所有的酶E.催化某种代谢过程的几个酶组成的复合体15.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A.七大类B.八大类C.六大类D.五大类E.四大类16.酶促反应的作用是A.保证产物比底物更稳定B.获得更多的自由能C.加快反应平衡达到的速率D.保证底物全部转变为产物E.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17.酶不能通过下列哪一方法加快反应速度A.底物分子与酶的催化基团接近与定向B.酶诱导底物分子发生变形,从而使敏感键易断裂C.酶分子中氨基酸侧链基因可作为参与化学反应的质子的供体或受体D. 利用肽键的键能降低反应活化能E.酶与底物形成共价结合的中间络合物18.酶促反应中的酸,碱效应主要取决于A.H+的催化B.质子供体或(和)质子受体C.基团转移催化D.OH-的催化E.各种分子的重排19.酶蛋白分子中参与酸,碱催化的最主要的酸,碱基团是A.氨基B.羧基C.巯基D.酚羟基E.咪唑基20.酶促作用对反应过程能量的影响在于A.提高活化能B.降低活化能C.提高产物能阈D.降低产物能阈E.降低反应自由能21.天然底物是A.被酶作用的各种底物B.几种底物中Km最大的一个C.几种底物中Km最小的一个D.能参与酶促反应的物质E.以上均不是22 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度后,增加底物浓度不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A. 全部酶与底物结合成酶一底物复合物B.过量底物对酶有负反馈作用C.过量底物与激活剂结合影响底物与酶结合D.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E.以上都不是23.对Km的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Km是当反应速度为Vmax一半时的底物浓度B.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与酶性质有关而对酶浓度无关C.Km作为常数,所以没有单位D.Km可以近似表示酶和底物的亲合力E.同一种酶对不同的底物有不同的Km24.Km值与底物亲合力的大小的关系是A.Km值越小,亲合力越大B.Km值越大,亲和力越大C.Km值越小,亲合力越小D.Km值大小与亲合力无关E.以上都是错误的25.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低温可以使酶失活B.催化的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D.最适温度随反应的时间而有所改变E.以上全不对26.下列关于PH对酶活性影响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 体内所有酶的最适PH均接近中性B.酶分子中所有极性基因解离度最大的PH为酶的最适PHC.酶的最适PH的酶的特征性常数D.溶液的PH低于或高于最适PH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E.最适PH不受缓冲液种类和浓度的影响27.关于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A. 抑制物与底物结构上类似B.抑制作用的强弱完全取决于它与酶的亲合力C.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是酶与底物结合的部位D. 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的结合是可逆的E.抑制剂虽与酶结合,但不能被酶催化形成反应产物28.符合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是A.抑制剂与底物结合B.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C.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因结合D. 抑制剂与辅酶结合E.抑制剂使二硫键还原,引起酶的空间构象崐紊乱29.下列哪种动力学特征属于酶的竞争性抵制作用A.Km增加,V不变B.Km降低,V不变C.Km不变,V增加D.Km不变,V降低E.Km降低,V降低30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是A.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结合B.酶与抑制剂结合后,还可与底物结合C.酶与底物结合后,还可与抑制剂结合D.酶一底物一抑制剂复合物不能进一步释放产物E.以上都对31.下列哪种动力学特征属于酶的非竞争性抑制作用A.Km增加,V不变B.Km降低,V不变C.Km不变,V增加D.Km不变,V降低E.Km降低,V降低32 1979年国际生化学会推荐的催量(Katal)定义为:A.在特定的测定系统中,酶催化底物每秒钟转变1mol能量B.在特定的测定系统中,酶催化底物每秒钟转变1mmol能量C.在特定的测定系统中,酶催化底物每秒钟转变1umol能量D.在特定的测定系统中,酶催化底物每分钟转变1mol能量E.以上均不对33 .一般从组织提取液中提纯酶最好获得A.最高蛋白质产量B.酶单位的数值最大C.添加辅助因子的量最小D.最高KmE.最高比活力34酶的Km值大小与A.酶性质有关B.酶浓度有关C.酶作用温度有关D.酶作用时间有关E.以上均有关35 测定血清酶活性常用的方法是A.分离提纯酶蛋白,称取重量计算酶含量B.在规定条件下,测其单位时间内酶促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C.在最适条件下完成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时间D.以280nm的紫外线吸收测酶蛋白含量E.以上方法都常用36.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再增加底物浓度A.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B.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C.酶的结合部位全部被底物占据,反应速度不再增加D.再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加快E.形成酶—底物复合体增加37.Km值是指A.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B.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C.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D.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E.以上都不是38 .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专一性)的部分是( )A.酶蛋白B.辅基或辅酶C.金属离子D.底物E.催化基团39.酶在催化反应中决定专一性的部分是A.酶蛋白B.辅基或辅酶C.金属离子D.底物(作用物)E.B族维生素40.下列维生素中哪一个不是脂溶性维生素( )A.vitAB.vitDC.vitKD.vltEE.vitC41.下列哪种是水溶性维生素( )A.维生素DB.维生素B12C.维生素AD.维生素KE.维生素E42.酶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是由于哪一种效应A.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B.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降低底物的能量水平E.提高产物的能量水平43.通常测定酶活性的反应体系中,哪项叙述是不适当的A.作用物的浓度愈高愈好B.应选择该酶的最适pHC.反应温度应接近最适温度D.合适的温育时间E.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剂二名词解释1.同工酶2.酶原激活3.酶的活性中心4.酶的变构(别位)调节5.酶的诱导契合学说6.酶的化学修饰作用7 .酶的活性部位与必需集团8. 酶的专一性三简答题1.绘图说明底物(作用物)浓度,酶浓度,温度及酸碱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请标明横,纵坐标,并加以简单解释)2 什么是米氏方程?Km的意义是什么?3 酶的抑制作用与失活作用?4 酶活力与酶的比活力有何区别?5什么是"锁钥学说"?什么是酶的"诱导契合"学说该学说说明了什么?。

酶学题库

酶学题库

酶(一)名解1.米氏常数(K m值):当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2.底物专一性(substrate specificity):在酶反应中酶只与其对应的专一性的底物结合进行反应3.辅基(prosthetic group):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与酶或蛋白质结合得非常紧密,用透析法不能除去。

4.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称为单体酶,它们不能解离为更小的单位。

5.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有一个或几个亚基组成的酶6.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称为多酶体系。

多酶复7.激活剂(activator):能够引起酶的激活作用的物质8.抑制剂(inhibitor inhibiton);能够引起酶的抑制作用的物质9.变构酶(allosteric enzyme):或称别构酶,是指某种化合物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位点结合以后,引起酶分子的构想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改变的一类酶10.同工酶(isozyme):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11.诱导酶(induced enzyme):是指当细胞中加入特定诱导物后诱导产生的酶,它的含量在诱导物存在下显著增高,这种诱导物往往是该酶底物的类似物或底物本身。

12.酶原(zymogen):没有生物活性的酶分子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后,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

13.酶的比活力(enzymatic compare energy):在特定条件下每毫克蛋白或RNA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14.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酶的结构中能够直接与底物进行反应的活性部位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二)英文缩写符号1.NA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2.FAD(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3.THFA(tetrahydrofolic acid)四氢叶酸4.NADP+(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5.FMN(flavin mononucleotide)黄素腺嘌呤单核甘酸6.CoA(coenzyme A)辅酶A7.ACP(acyl carrier protein)酰基载体蛋白8.BCCP(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生物素羧基结合蛋白9.PLP(pyridoxal phosphate)磷酸吡哆醛(三)填空题1.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生物化学酶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酶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酶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哪些元素?A. 金属离子B. 氨基酸残基C. 辅酶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酶的辅因子?A. 金属离子B. 维生素C. 核酸D. 辅酶答案:C3. 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增加会导致以下哪种现象?A. 反应速率增加B. 反应速率不变C. 反应速率减少D. 反应速率先增加后减少答案:A4. 酶的Km值代表什么?A. 酶的最大反应速率B. 酶的催化效率C. 酶与底物的亲和力D. 酶的稳定性答案:C5. 哪种因素可以增加酶的反应速率?A. 增加底物浓度B. 提高温度C. 增加pH值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种酶不参与DNA复制?A. DNA聚合酶B. 解旋酶C. 连接酶D. 限制性内切酶答案:D7. 酶的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A. 温度B. pH值C. 离子强度D. 以上都是答案:D8.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哪两类?A. 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B. 可逆抑制和不可逆抑制C. 反馈抑制和前馈抑制D. 协同抑制和拮抗抑制答案:B9. 以下哪种酶在糖酵解过程中起作用?A. 己糖激酶B. 丙酮酸激酶C. 柠檬酸合酶D. 琥珀酸脱氢酶答案:A10. 酶的催化机制通常涉及以下哪个步骤?A. 底物结合B. 底物转化为产物C. 产物释放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的催化作用通常需要___________的参与。

答案:辅因子2. 酶的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上___________底物并进行催化反应的区域。

答案:结合3. 酶促反应的速率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调节。

答案:底物浓度4. Km值是酶促反应中___________浓度的倒数。

答案:米氏常数5. 酶的活性可以通过___________来提高。

答案:温度6.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___抑制和___________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酶学与酶工程1、酶学(Enzymology)研究酶的理论(basic principle, biosynthesis, property, modification-up stream process)。

研究酶的结构与功能、酶的催化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的生物合成以及调节机制等的理论学科。

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研究酶的生产与应用(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2、酶工程研究的热点a.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构建酶是十分诱人的领域:在30亿年生物进化中,只发现了1055种功能蛋白和酶,经计算300个氨基酸可组成不同序列的蛋白质有约10390种,因而在自然界,绝大多数新蛋白或酶仍未产生,有待人类去进行人工定向进化,创造开发新酶类,其中对大量天然蛋白质的DNA测序,建立大量蛋白质功能基因库,为杂交提供重要信息,通过计算机模拟,从头设计及合成全新的非天然有用酶已成为可能。

此外,利用天然酶的多样性,通过靶子基因的定点突变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化学修饰技术,赋予酶的新结构,新特性,改进酶的催化功能,可使酶制剂工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b.人工合成酶人工合成酶(Synzyme)是合成具有催化功能的高聚物分子,目前使用分子印迹和生物印迹技术制备人工酶,原理与抗体酶过渡态理论大致相同,已经初步制备了具有蛋白酶功能,氧化还原酶催化功能的人工酶,人工酶亦可用于手性药物及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目前人工酶的催化转换数仍很低,需要多学科配合,对酶催化分子机理的深入了解,才会有可能在特殊反应中优于天然酶。

c.酶的定向固定化技术优点: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结构;且不影响酶的活性和催化功能d.非水酶学(nonaqueous enzymology)特点:绝大多数有机物在非水体系溶解度较高;与水中相比,非水系统内酶的稳定性较高;从非水体系内回收产物比水中容易。

e.糖生物学(glucobiology)和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f.极端环境微生物的新酶种已发现的极端生命形式包括嗜热菌(thermophiles)、嗜冷茵(psychrophiles)、嗜碱菌(alkaliphiles)、嗜酸菌(acidophiles)、嗜盐苗(halophiles)、嗜压菌(barophiles)等,来自极端微生物的极端酶(extremozymes),可在苛刻条件下行使功能,将极大地拓展酶的应用空间,并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术加工过程的新基础,PCR技术中的高温Taq DNA聚合酶、洗涤剂中的碱性酌等都具代表意义。

g.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新酶种3、国内外酶制剂生产应用差异a.规模:国外多公司重组;国内重复建设、效益低b.投入:国外开发经费高达15%;国内研究开发投入仅占销售额的1%c.开发重点:国外大力研制、开发新酶种和新用途;国内品种少,剂型少对我国酶制剂生产的建议: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大科研能力;发展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新品种。

第二章1、名词解释阻遏作用:生物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当某一最终代谢产物已大量存在时,有关生物就与调节基因发生相互作用使有关的酶停止进行合成此一产物的过程。

抑制作用:一些物质与酶结合以后,影响了酶与底物的结合及酶的转换数,从而改变了酶的活力,这种降低酶催化反应速度的过程称为抑制作用。

抑制率:可逆抑制: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导致酶活力降低或丧失,用透析、超滤等方法能将抑制剂除去,从而恢复酶活力。

分为: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

不可逆抑制:酶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结合,从而是必需基团改变或构象改变,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能将抑制剂除去而恢复酶活力。

2、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的异同点相同点:二者均用到按酶的作用性质分类这一原则,将酶分为六大类,分别命名为水解酶、氧化还原酶、转移酶、异构化酶、裂解酶、连接酶。

不同点:习惯命名法1.一般采用底物加反应类型而命名,如蛋白水解酶、乳酸脱氢酶、磷酸己糖异构酶等。

2.对水解酶类,只要底物名称即可,如蔗糖酶、胆硷酯酶、蛋白酶等。

3.有时在底物名称前冠以酶的来源,如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唾液淀粉酶等。

习惯命名法简单,应用历史长,但缺乏系统性,有时出现一酶数名或一名数酶的现象。

系统命名法鉴于新酶的不断发展和过去文献中对酶命名的混乱,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了一套系统的命名法,使一种酶只有一种名称。

它包括酶的系统命名和4个数字分类的酶编号。

原则:是以酶所催化的整体反应为基础,规定每种酶的名称应同时明确酶的底物及催化反应的性质。

例如:谷丙转氨酶(习惯名称)写成系统名时,应将它的两个底物“L-丙氨酸”“α-酮戊二酸”同时列出,它所催化的反应性质为转氨基,也需指明,故其名称为“L-丙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

酶的系统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酶催化反应的类型将其分成6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和连接酶类,分别用1,2,3,4,5,6来表示。

再根据底物中被作用的基团或键的特点将每一类分为若干个亚类,每一个亚类又按顺序编成1,2,3,4等数字。

每一个亚类可再分为亚亚类,仍用1,2,3,4等编号。

3、酶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虽然目前研究表明有些核酸分子只有催化活性,但绝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两具有一般蛋内质所具有的结构层次,其中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肽链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是指肽链中局部肽链的构象,包括螺旋(α—helix)、β折叠(β—sheet)、β转角(β—turn)和无规卷曲(random coils),这些结构是完整肽链结构的结构单元,也是蛋白质复杂空间构象的基础。

在肽链结构中,两个或几个二级结构单元被连接多肽连接起来,进一步组成有特殊的几何排列的局域空间结构,这些局域空间结构称为超二级结构,或简称Motif,几个或多个超二级结构组成复杂超二级结构后,常常与一些二级结构单元进一步组合,形成紧密的球形结构,称为结构域(structural domain)。

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肽链中所有肽键和残基(包括侧链)间的相对位置。

四级结构是指一些具有特定三级结构的肽链通过非共价键形成的大分子体系的组合方式。

组成四级结构组分的肽链称为亚基。

酶与其他蛋白质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酶分子的空间结构上具有特定的具有催化功能的区域。

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都是球蛋白,通常由几百个氨基酸组成,其作用的底物大多却为小分子,因此酶分子与底物直接发生作用的仅仅只有一小部分氨基酸侧链,这些与酶催化活性有关的氢基酸侧链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即酶活性中心是指酶与底物结合并使之反应的区域,一般位于酶分子的表面的裂缝或凹槽,往往是疏水区,可容纳一个或多个小分子底物或大分子底物的一部分,这就是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活性中心由结合基团、催化基团组成:结合基团具有与底物特异结合的作用,催化基团则直接参与催化,可使底物敏感键断裂。

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属于酶的必需基团。

这些功能基团是一些在一级结构可能较远、但在空间位量上比较接近的一些氨基酸残基或基团,辅酶分子或其某一部分也可参与其中。

还有一些属于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基团,在维持空间结构、对酶活性的发挥方面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残基,也属于酶的必需基团。

非必需基团虽然对酶活性没有贡献,但它们具合其他的生物学作用,如决定酶的专一性,或参与活性调节、免疫、分子识别等过程。

4、酶催化能力的表示方法5、酶专一性的类别a.键专一性:只要求作用于底物一定的化学键,而对化学键两端的基团无严格要求。

b.基团专一性:不仅对作用的底物的化学键有要求,还对与该化学键两端的基团有要求。

c.绝对专一性:仅仅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而不作用与任何其他物质。

d.立体异构专一性:当底物具有立体异构体时,酶只能作用其中的一种,又分为旋光异构专一性和几何异构专一性。

6、酶调节作用的形式酶活性的调节与酶浓度的调节7、酶抑制剂的类别a.按化学性质分:无机化合物类、有机化合物类b.按照酶所催化反应的类型分:氧化还原酶抑制剂、转移酶抑制剂、水解酶抑制剂、裂解酶抑制剂、异构酶抑制剂和合成酶抑制剂c.按对疾病治疗作用分:降血脂作用的酶抑制剂、降血压作用的酶抑制剂、抗血栓作用的酶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酶抑制剂、HIV复制的酶抑制剂、抗炎症作用的酶抑制剂和其他种类酶抑制剂等等。

d.按与酶作用机制分类: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可逆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第三章名词解释:末端产物(尾产物)阻遏(end product repression):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原以一定速率合成某些酶,当这些酶催化生成的产物过量积累时,这些酶的合成就会受到阻遏,这就叫末端代谢产物阻遏,也称为反馈阻遏。

分解代谢产物阻遏(catabolite repression ):是指有些酶,特别是参与分解代谢的酶,当细胞在容易被利用的碳源(如葡萄糖)上生长时,其合成受到的阻遏,这种现象也称为葡萄糖效应(glucose effect)。

1.简述酶的生物合成过程生物体内酶的合成成为酶的生物合成。

2. 简述酶(蛋白质)工程的研究方法酶在研究过程中既可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又可以作为研究其他物质的工具,因此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酶研究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酶研究,主要研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温度稳定性、PH值稳定性等酶自身的一些性质,是研究的主体对象;第二种研究类型是将酶作为工具来研究其他物质,例如研究发现一些酶属于糖蛋白,待往需要将蛋白质结构中的糖基结构切下来,在切糖的时候可以选择采用化学法切,同时也可以采用糖肽酶切,如果采用糖肽酶来切,则糖肽酶在研究的过程中是作为一种工具酶来使用的。

3. 简述合成酶的优良菌种的特点非致病菌,在系统发生上与病原体无关,也不产生毒素。

这一点对食品用酶和医药用酶尤为重要;菌种的遗传性能稳定,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茵体;除蛋白酶生产茵种外,其他产酶菌种的产蛋白酶活力应该很低,防止目标酶的水解;目标酶的产量要高,酶的性能符合应用需要,而且酶的提取简便,最好是产胞外酶的菌株;能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容易培养。

4. 简述酶发酵过程中产生泡沫的原因1、通气搅拌的强烈程度通气大、搅拌强烈可使泡沫增多,因此在发酵前期由于培养基营养成分消耗少,培养基成分丰富,易起泡。

应先开小通气量,再逐步加大。

搅拌转速也如此。

也可在基础料中加入消泡剂。

2、培养基配比与原料组成培养基营养丰富,黏度大,产生泡沫多而持久,前期难开搅拌。

3、菌种、种子质量和接种量菌种质量好,生长速度快,可溶性氮源较快被利用,泡沫产生几率也就少。

菌种生长慢的可以加大接种量4、灭菌质量培养基灭菌质量不好,糖氮被破坏,抑制微生物生长,使种子菌丝自溶,产生大量泡沫,加消泡剂也无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