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酶学复习题1总结

合集下载

《食品酶学》复习总结

《食品酶学》复习总结

食品酶学复习总结1、酶的特性及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

酶的特性:酶的催化效率高;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内源酶对食品质量包括:颜色、质地、风味、营养质量的影响2)外源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以高效地提高食品品质和产量3)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可以快速、专一、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检测进行分析2、酶、胞外酶、胞内酶、同工酶、酶活力单位、比活力、酶原概念。

酶是一类具有专一性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根据酶分子化学组成可分为蛋白类酶和核酸类酶。

酶在生活细胞中产生,但有些酶被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如人和动物消化管中以及某些细菌所分泌的水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这类酶称胞外酶。

其他大部分酶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称为胞内酶。

同工酶是指在生物体内或组织中催化相同反应而具有不同分子形式(包括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等)的酶.酶活力单位:酶活力高低用酶活力单位表示,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在特定条件下(最适pH,25℃,最适底物浓度,最适缓冲液离子强度),1min内能转化1umol底物或催化1umol产物形成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IU)。

比活力:每毫克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酶原: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3、酶的发酵生产对培养基的要求?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是微生物发酵产酶的原料,主要是(1)碳源: 尽量选用具有诱导作用的碳源,不用或少用有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的碳源。

(2)氮源: 动物细胞要求有机氮,植物细胞主要要求无机氮。

多数情况下将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配合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无机盐:需要有磷酸盐及硫、钾、钠、钙、镁等元素存在(4)生长因子: 包括某些氨基酸、维生素、嘌呤或嘧啶(5)产酶促进剂: 显著提高酶的产率。

酶的发酵生产根据细胞培养方式不同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例如:发酵温度、pH、溶氧量等的要求以及培养基固液态,应根据实际生产要求设计不同的培养基。

食品酶学考试重点

食品酶学考试重点

食品酶学重点1、酶活概念定义: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

可以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含有多少酶单位来表示(U/g或U/ml)。

2、生长因子概念功能生长因子是指某些微生物不能用普通的碳源、氮源物质进行合成,而必须另外加入少量的生长需求的有机物质。

分类:化学结构分成维生素、氨基酸、嘌呤(或嘧啶)及其衍生物和类脂等四类功能:以辅酶与辅基的形式参与代谢中的酶促反应3、酶活性部位活性部位: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4、酶有几种诱导物诱导物一般可以分为3类:酶的作用底物如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酶的催化反应产物如纤维二糖诱导纤维素酶作用底物的类似物蔗糖甘油单棕榈酸诱导蔗糖酶5、PAGE电泳几类PAGE根据其有无浓缩效应,分为:连续电泳:采用相同孔径的凝胶和相同的缓冲系统不连续电泳:采用不同孔径的凝胶和不同缓冲体系不连续PAGE分为:电荷效应、分子筛效应、浓缩效应6、果胶酶几种(1)聚半乳糖醛酸酶(PG):a.内切PG b.外切(exo-PG)(2)聚甲基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MGL):即果胶裂解酶。

(3)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PGL)(4)果胶酯酶(PE)7、几类酶包埋法(1)凝胶包埋法天然凝胶: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对酶活影响小,强度较差。

合成凝胶:强度高,耐温度、pH值变化强,因需聚合反应而使部分酶变性失活。

适用性:不适用于底物或产物分子很大的酶类的固定化。

(2)半透膜(微胶囊)包埋法将酶包埋在由各种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小球内。

半透膜:聚酰胺膜、火棉膜等,孔径几埃至几十埃,比酶分子直径小。

适用性:底物和产物都是小分子物质的酶。

微胶囊: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至几百微米。

8、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一般由一条多肽链组成,如溶菌酶;但有的单体酶是由多条肽链组成,肽链间二硫键相连构成一整体。

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亚基牢固地联在一起,单个亚基没有催化活性。

食品酶学复习(1)

食品酶学复习(1)

食品酶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8分)酶活: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的比活力:是指每毫克质量的蛋白质中所含的某种酶的催化活力,一般用IU/mg蛋白质来表示。

同工酶:存在于同一种属生物或同一个体中,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酶蛋白分子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和生化特性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变构酶:能对酶的活力进行变构调节的酶称为变构酶或别构酶。

胞内酶:存在于土壤生物生活细胞和死亡细胞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

胞外酶:游离于土壤生物生活细胞和死亡细胞之外的酶。

酶活性中心:一个酶分子中只有少数氨基酸残基与酶的催化活性直接相关,这些特殊的氨基酸残基一般集中在酶空间结构中一个特定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具体地说,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

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刚刚合成或分泌时,尚不具有催化活性,这些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酯酶:广义上指具有水解酯键能力的一类酶的总称。

通常所说的酯酶往往指羧酸酯酶。

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该酶能催化酯键裂解,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脂肪酶:能催化天然底物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甘油和甘油单酯或二酯的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金属的氧化还原酶。

ELISA:是免疫酶技术的一种,是将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反应的敏感性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新技术。

问答(50分)1、酶的分离纯化步骤?答:①生物组织或细胞的机械破碎;②根据蛋白质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溶剂进行抽提;③粗提;④精制;⑤成品加工。

如何鉴定酶的纯度?酶经分离、纯化后要确定该纯化步骤是否适宜,必须经过对有关参数的测定及计算才能确定。

酶的产量是以活力单位表示,因此在整个分离过程中每一步始终贯穿比活力和总活力的检测、比较。

酶活力(Enzyme activity):酶活力是指酶催化反应的能力,它表示样品中酶的含量。

1961年国际酶学会规定,l min催化lμg分子底物转化的酶量为该酶的一个活力单位( 国际单位) ,温度为25 ℃,其它条件(pH、离子强度) 采用最适条件。

食品酶学各章复习题汇总(本科)

食品酶学各章复习题汇总(本科)

食品酶学各章复习题汇总(本科)1、怎样理解酶的概念?2、国际酶学委员会推荐的酶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食品酶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第二章一、什么叫酶的发酵生产?酶发酵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是什么?二、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常用的酶源微生物有哪些?三、培养基组分的基本类别有哪些?各有何主要作用?酶的发酵生产中,碳源的选择主要考虑哪些方面?氮源选择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三章一、酶提取的主要提取剂有哪几种?怎样选择?二、在酶的分离纯化中,根据溶解度、分子大小、带电性和吸附性不同,能够采用的分离方法各有哪些?其中效率最高的方法是什么?在方法的选择和顺序的安排上有何依据?三、常用的沉淀分离法有哪几种?其主要操作要领是什么?四、根据过滤介质截留物质颗粒的大小,可将过滤分为哪几类?其过滤介质和截留特性分别是怎样的?五、什么是层析分离法?分为哪几类?基本原理分别是什么?六、凝胶过滤层析的分配系数Kd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怎样计算?七、什么是凝胶电泳?按凝胶组成系统分,凝胶电泳可分为哪几类?其基本原理和主要用途分别是什么?八、什么叫等电聚焦电泳?其分离原理是什么?九、什么叫酶的结晶过程?酶结晶的条件和主要方法是什么?十、什么是真空浓缩?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第四章一、什么叫固定化酶?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哪些?其基本概念分别是什么?二、酶固定化后,其性质是否有变化?都有哪些规律性变化?第五章一、淀粉糖酶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其作用特性分别是怎样的?二、什么是液化(型淀粉)酶?什么是淀粉的酶法液化?其有何优越性?三、什么是果胶物质和果胶酶?果胶酶是如何分类的?四、根据活性中心进行分类,蛋白酶可分为哪几类?其一般性质分别是什么?五、酶活性中心中常见的功能基团有哪些?简述你对活性中心的理解。

六、你熟悉的蛋白酶有那些?其特异性分别是怎样的?七、什么是多酚氧化酶?简述酶促褐变的机理及其控制措施。

八、什么是脂肪氧合酶?它对食品质量有哪些主要的影响?如何控制?八、什么是葡萄糖氧化酶?它在食品工业有哪些主要应用?第六章1、酶在淀粉糖的生产中有哪些应用?主要的机理是什么?2、何为低聚果糖?其酶法合成原理如何?3、在焙烤食品和面条生产中,哪些酶制剂得到了应用?举例说明其用途和作用机理。

食品酶学考试重点

食品酶学考试重点

食品酶学考试重点食品酶学一、名词解释1、酶:酶就是一类由活性细胞产生的具备催化作用和高度专一性的特定蛋白质。

2、生物传感器:由生物识别单元(如酶、微生物、抗体等)和物理转换器相结合所构成的分析仪器。

酶传感器:就是由固定化酶与能量转换器(电极、场效应管、离子挑选场效应管等)紧密融合而变成的传感装置,就是生物传感器的一种。

3、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

4、生物因子:指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须不可缺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6、酶活: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变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7、酶原:不具备活性的酶的前体。

8、酶比活力(specificactivity):单位蛋白质(毫克蛋白质或毫克蛋白氮)所含有的酶活力(单位/毫克蛋白)9、酶的固定化:使用各种方法,将酶或菌体与不溶性载体融合的过程。

10、固定化酶:紧固在一定载体上,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展开催化反应的酶。

11、辅基: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其中较小的非蛋白质部分称辅基),与酶或蛋白质结合的非常紧密,用透析法不能除去。

12、单体酶:仅有一个活性中心的多肽链形成的酶,通常就是由一条多肽链共同组成,例如溶菌酶。

13、寡聚酶: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亚基牢固地连在一起,单个亚基没有催化活性的酶。

14、辅因子:酶蛋白中非蛋白质部分,它可以就是无机离子也可以就是有机化合物。

15、活性部位:酶分子中轻易与底物融合,并和酶催化作用轻易有关的部位。

16:产物Dozul促进作用:由酶催化作用的产物或者新陈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引发的Dozul促进作用。

17:分解代谢Dozul促进作用:由水解代谢物(葡萄糖等和其他难利用的碳源等物质经过分解代谢而产生的物质)引发的Dozul促进作用。

18、电泳: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所带电荷性质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过程。

填空题:1、酶的生产方法:抽取分离法、生物合成、化学合成2、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异构酶、新酶(核酸酶、抗体酶)3、酶的共同组成:酶蛋白、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4、辅因子:辅酶、辅基、金属激活剂5、km值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程度:km值大表示亲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小;km值小表示亲和程度大,酶的催化活性高。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酶是催化淀粉分解成糖类的?A. 蛋白酶B. 脂肪酶C. 淀粉酶D. 纤维素酶答案:C2.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含有哪种金属离子?A. 钾离子B. 钠离子C. 铁离子D. 锌离子答案:D3. 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A. 提供反应物B. 提供能量C.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提供催化剂答案:C4. 下列哪种酶是参与DNA复制的?A. 转录酶B. 聚合酶C. 限制酶D. 连接酶答案:B5. 酶的活性受什么因素影响?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酶的浓度答案:ABD2.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A. 高效性B. 专一性C. 可逆性D. 需要能量答案:AB3. 下列哪些是酶的抑制剂?A. 重金属离子B. 有机磷农药C. 维生素D. 无机盐答案:AB4. 下列哪些是酶的分类?A. 氧化还原酶B. 转移酶C. 水解酶D. 异构酶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酶促反应的特点?A. 反应速度快B. 反应条件温和C. 需要高温高压D. 需要酶的参与答案:A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答案:蛋白质或RNA2. 酶促反应的速率受______和______的双重影响。

答案:酶浓度;底物浓度3. 酶的活性中心是______和______的结合部位。

答案:酶;底物4.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催化反应;调节代谢5. 酶的活性受______和______的影响,它们可以影响酶的活性中心。

答案:温度;pH值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酶的专一性。

答案: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是由于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特定结构相匹配。

食品酶学复习提纲1

食品酶学复习提纲1

食品酶学复习提纲11.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天然结构是蛋白质与环境的产物,外界环境(如温度、ph、离子强度、溶剂组成)的变化使得蛋白质分子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但是不涉及一级结构的破坏)称为“变性”。

变性对于食品蛋白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2.氨基酸的疏水性在相同条件下(温度、压力),一种溶水中的氨基酸的自由能与溶有机溶剂(常为乙醇)中自由能较之所少于的数值,用?gt,et?w(>0)则表示,该值越大,代表该氨基酸奏水性越大。

3.酶的活性部位在酶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时,与底物结合并且催化底物分子中敏感键断裂形成新键的部位。

包括结合部位(使得底物立体有择的结合)和催化部位(催化敏感键使得底物转变为产物)两部分,这两部分可能由相同或不同的氨基酸残基或是辅助因子提供。

4.水解度(dh)掌控蛋白质水解程度的参数,用被水解的肽键数目除以总的肽键数目则表示。

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蛋白质水解后质子化的氨基酸离解,为维持体系ph维持不变,须重新加入碱液,利用碱的消耗量正比于被水解的肽键数目,可以排序水解度。

5.同功酶同一种酶的多种形式,它们具有遗传因素决定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差别。

6.酶的辅助因子所谓酶的辅助因子是指,酶活性中心的非蛋白质有机化合物或是无机离子。

在这些辅助因子参与下,酶才具有活力。

辅助因子包括辅酶、辅基和无机离子。

(对于单肽链酶,活性中心只具有带特定侧链基团的氨基酸残基,无辅助因子,如胰凝乳蛋白酶。

)7.酯交换反应就是指酯和酸间(酸求解)或是酯与醇间(醇求解)或是酯与酯间(转酯促进作用)的酰基互换。

转酯促进作用也表示随机化脂肪酸原产,包含单个三酰基甘油分子内或相同三酰基甘油分子间的酯交换。

8.亲水性相互作用当两个分离的非极性基团存在时,不相容的水环境会促使它们缔合,从而减小了水―非极性界面,这是一个热力学上有利的过程,即δg<0,此过程是疏水水合的部分逆转,称为“疏水相互作用”。

1.国际生化协会酶委员会将酶活力单位定义为每分钟催化剂1μmol底物出现转型的酶量,即1μmol/min。

食品化学酶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区域B.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氨基酸残基C.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蛋白质部分D.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非蛋白质部分答案:A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酶的辅因子?A. 金属离子B. 维生素C. 核酸D. 氨基酸答案:D3. 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A. 提供能量B.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D.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答案:B4. 酶的Km值是指:A. 酶的最大反应速率B. 酶的半饱和浓度C. 酶的活性中心D. 酶的抑制常数答案:B5. 酶的专一性是由什么决定的?A. 酶的分子结构B. 酶的活性中心C. 酶的辅因子D. 酶的底物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是一种能够________生物化学反应速率的生物催化剂。

答案:催化2. 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来调节。

答案:温度或pH值3. 酶的催化效率比非酶催化剂高大约________倍。

答案:10^7至10^134.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底物结合位点,催化位点5.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抑制和________抑制。

答案:竞争性,非竞争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酶的催化机制。

答案: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

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通过催化位点上的化学变化,将底物转化为产物,最后产物释放,酶恢复到其原始状态。

2. 描述酶的专一性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酶的专一性主要是由其活性中心的结构决定的。

活性中心的形状、电荷分布和化学性质必须与特定底物相匹配,以实现有效的底物结合和催化反应。

3. 解释酶的Km值在酶动力学中的意义。

答案:Km值是酶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酶催化反应达到最大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值越小,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高,催化效率也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充题1、酶分子修饰生物法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改变蛋白质,即基于核酸水平对蛋白质进行改造,利用基因操作技术对DNA或mRNA进行改造和修饰以期获得化学结构更为合理的蛋白质。

2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可分为四类分别为:吸附法、包埋法、共价键结合法、和交联法。

3、吸附法是通过载体表面和酶分子表面间的次级键相互作用而达到固定目的的方法,是固定化中最简单的方法。

吸附法又可分为物理吸附法和离子吸附法。

4、重氮法是将酶蛋白与水不溶性载体的重氮基团通过共价键相连接而固定化的方法,是共价键法中使用最多的一种。

5、酶反应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用游离酶进行反应,即均相酶反应器;另一类是应用固定化酶进行的非均相酶反应器。

6、酶联免疫测定(即ELISA)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两点:(1)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2)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定量测定。

二、名词解释1、同工酶:同工酶的命名:同工酶是指在生物体内或组织中催化相同反应而具有不同分子形式(包括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空间结构等)的酶,这种分子形式差异是由于酶蛋白的编码基因不同,或者虽然基因相同,但基因转录产物mRNA 或者其翻译产物是经过不同的加工过程产生的。

2、产酶促进剂:产酶促进剂是指在培养基中添加某种少量物质,能显著提高酶的产率,这类物质称为产酶促进剂。

3、酶活力:酶活力是指酶催化反应的能力,它表示样品中酶的含量。

1961 年国际酶学会规定,l min 催化lμmol 分子底物转化的酶量为该酶的一个活力单位 ( 国际单位 ) ,温度为25 ℃,其它条件(pH 、离子强度) 采用最适条件。

4、溶菌酶:溶菌酶又称为胞壁质酶,是一种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

溶菌酶是由129个氨基酸构成的单纯碱性球蛋白,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三、简答题1、酶学对食品科学有哪些重要性?答:(1)酶对食品加工和保藏的重要性(2)酶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3)酶对食品营养的重要性(4)酶对食品分析的重要性(5)酶与食品生物技术2、在酶的纯化方法中,酶和杂蛋白根据它们的性质差异有哪些分离方法?答:酶和杂蛋白的性质差异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它们的分离方法根据这个基础分为:(1) 根据分子大小而设计的方法。

如离心分离法、筛膜分离法、凝胶过滤法等。

(2) 根据溶解度大小分离的方法、如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共沉淀法、选择性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等。

(3) 按分子所带正负电荷多少分离的方法,如离子交换分离法、电泳分离法、聚焦层析法等。

(4) 按稳定性差异建立的分离方法,如选择性热变性法、选择性酸碱变性法、选择性表面变性法等。

(5) 按亲和作用的差异建立的分离方法,如亲和层析法、亲和电泳法等。

3、固定化酶有哪些优点?答:固定化酶的优点:(1 )同一批固定化酶能在工艺流程中重复多次地使用;(2 )固定化后,和反应物分开,有利于控制生产过程,同时也省去了热处理使酶失活的步骤;(3 )稳定性显著提高;(4 )可长期使用,并可预测衰变的速度;(5 )提供了研究酶动力学的良好模型。

4、固定化细胞有哪些优越性?答:①无需进行酶的分离和纯化,减少酶的活力损失,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②可进行多酶反应,且不需添加辅助因子,固定化细胞不仅可以作为单一的酶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利用菌体中所含的复合酶系完成一系列的催化反应,对于这种多酶系统,辅助因子再生容易;③对于活细胞来说,保持了酶的原始状态,酶的稳定性更高,对污染的抵抗力更强;④细胞生长停滞时间短,细胞多,反应快等等。

正是由于固定化细胞的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尽管其出现远远晚于固定化酶,但其应用范围比固定化酶更为广泛。

当然,固定化细胞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必须保持菌体的完整,需防止菌体的自溶,否则影响产物的纯度;必须抑制细胞内蛋白酶对目的酶的分解;胞内多酶的存在,会形成副产物;载体、细胞膜或细胞壁会造成底物渗透与扩散的障碍等。

5、酶的一般特征有哪些?答:1、酶的催化效率高。

酶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催化效率极高。

同一反应,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比一般催化剂催化的反应速度要大106~1013倍。

有极少量酶就可催化大量反应物发生转变。

2、酶作用的专一性。

酶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酶对其所作用的物质(称为底物)有着严格的选择性。

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促其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这种选择性作用称为酶的专一性。

酶的专一性是酶的特性之一。

6、在酶的提取中,生物组织的破碎方法有哪些?答:1) 机械 (匀浆) 法,利用机械力的搅拌、剪切、研碎细胞。

(2) 超声波法 (3) 冻融法 (4) 渗透压法(5) 酶消化法 (6) 化学破碎法7、固定化酶的活力在多数情况下比天然酶的活力低,其原因有哪些?答:固定化酶的活力在多数情况下比天然酶的活力低,其原因可能是:①酶活性中心的重要氨基酸残基与水不溶性载体相结合;②当酶与载体结合时,它的高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其构象的改变导致了酶与底物结合能力或催化底物转化能力的改变;③酶被固定化后,虽不失活,但酶与底物间的相互作用受到空间位阻的影响。

也有在个别情况下,酶经固定化后其活力升高,可能是由于固定化后酶的抗抑能力提高使得它反而比游离酶活力高。

8、利用微生物产酶的优点有哪些?答:1) 微生物种类多、酶种丰富,且菌株易诱变,菌种多样。

(2) 微生物生长繁殖快,易提取酶,特别是胞外酶。

(3) 微生物培养基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4) 可以采用微电脑等新技术,控制酶发酵生产过程,生产可连续化、自动化,经济效益高。

(5) 可以利用以基因工程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选育菌种、增加酶产率和开发新酶种。

四、论述题1、溶菌酶在食品上的应用?答:(1)溶菌酶用于水产类熟制品、肉类制品的防腐和保鲜。

溶菌酶可作为鱼丸等水产类熟制品和香肠、红肠等肉类熟制品的防腐剂。

只要将一定浓度(通常为0.05%)的溶菌酶溶液喷洒在水产品或肉类上,就可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2)用于新鲜海产品和水产品的保鲜一些新鲜海产品和水产品( 如:虾、蛤蜊肉等) 在0.05% 的溶酶菌和3% 的食盐溶液中浸渍5min 后,沥去水分,进行常温或冷藏储存,均可延长其储存期。

(3)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溶菌酶是婴儿生长发育必需的抗菌蛋白。

因为溶菌酶是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对杀死肠道腐败球菌有特殊作用。

溶菌酶也可以促进人工喂养婴儿肠道细菌群的正常化;它能够加强对血清灭菌蛋白,r- 球蛋白等体内防御因子,以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特别是对早产婴儿有预防体重减轻,预防消化器官疾病,增加体重的功效。

所以溶菌酶是婴儿食品、婴儿配方奶粉等的良好添加剂。

溶菌酶还可用于乳制品防腐,尤其适用于巴氏杀菌奶,能有效地延长其保存期,由于溶菌酶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也适用于超高温瞬时杀菌奶。

(4)在糕点和饮料上的应用。

在糕点中加入溶菌酶,可防止微生物的繁殖,起到防腐作用。

(5)用于制备细胞浸提物用溶菌酶制备酵母膏,不仅可以提高浸膏量的收率,还可以大大缩短酵母膏的制备时间。

(6)溶菌酶在食品包装工业中的应用将溶菌酶固定化在食品包装材料上,生产出有抗菌功效的食品包装材料,以达到抗菌保鲜功能。

目前许多肉制品软包装都需要经过高温灭菌处理。

经过处理的肉制品脆性变差甚至产生蒸煮味。

如果在产品真空包装前添加一定量的溶菌酶(1%~3%),然后巴氏杀菌(80~100℃,25~30min),可获得很好的保鲜效果。

(7)、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溶菌酶是一种无毒、无害的高盐基蛋白质,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抗感染和增强抗生素作用效力,促进血液凝固及止血作用,有组织再生作用。

因此,可以在保健食品中添加一定量以提高保健效果。

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食品中的应用?答: 1 、SOD可制成口服液、化妆品使用2 、SOD作为抗氧化剂3、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3、ELISA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答:(1)毒素检测⏹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的十几种对人类危害较大,它们一般同时具有毒性强和污染频率高的特点。

其中毒性最大、致癌能力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

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黄曲霉常常和其他多种微生物在一起,生长在粮食、油料作物的种子、各种食品和饲料中。

自1977年抗黄曲霉素B1的单克隆问世至今,几乎所有重要真菌毒素如伏马毒素、赭曲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酮、展青霉素等的ELISA 检测方法均已建立。

在对黄曲霉素B1(AFT B1)的检测中,其检测AFT B1的线性范围0.25~5.Oμg/mL,灵敏度为12.5 Pg,整个测定过程仅为4h。

另外该方法也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藻类和贝类毒素的检测。

黄曲霉素B1 ELISA试剂盒本试剂盒包括用于定量检测黄曲霉素B-G的试剂和方法。

检测数量:96孔(包括标准)检测时间:20分钟(2)农药残留检测⏹酶联免疫测定已成为许多国际权威分析机构如AOAC分析农药残留的首选方法。

迄今为止,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检测食品中的残留农药主要为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

草甘膦的ELISA检出下限为0.07μg/mL,与色谱法测定的结果一致。

⏹从目前来看,尽管ELISA检测限度还不能完全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技术法规和限量标准的要求,而且抗体制备不易和不能同时完成多种农药残留检测等缺点,但是由于该技术具有样本前处理简单,纯化步骤少,大量样本分析时间短,适合于做成试剂盒现场筛选等优点,使其可在蔬菜产区、蔬菜批发市场和海关配备,工商人员可随身携带或建立固定的农药残留速测点,随时把残毒超标的蔬菜、水果杜绝在食用之前。

(3)细菌污染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细菌数量达到一定数目,食用后会引起各种疾病。

为了有效地控制其传播,就必须有快速和可靠的检测方法。

目前有许多种方法,其中通过制备单克隆抗体分析食品中细菌的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最多,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沙门氏菌的ELISA检测⏹例如对沙门氏菌最低检测量可达500CFU/g,仅需22h,比常规方法缩短了3~4 d,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交叉反应。

此外以ELISA技术为基础的全自动沙门氏菌检测系统,实现了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全程耗时仅为45min。

其原理是将捕捉抗体包被到凹形金属片的内面,可以从前增菌液中吸附被检的沙门氏菌,对于该系统来说,需要做的只是加样。

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在对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中,利用三株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无害李斯特氏菌和西里杰氏李斯特氏菌共同表位的单抗,以夹心ELISA法,在48h内,可从人工模拟肉中检测下限为5CFU/g样品。

(4)肉类品质检测⏹ ELISA在肉类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加热终温判定分析和掺入异种肉的检测两个方面。

肠道疾病的爆发和动物性食品有很大关系,而肉食品加热煮制不当是引起该疾病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