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酶学A及答案.

合集下载

食品酶学复习题

食品酶学复习题

食品酶学复习提纲1.酶的特性及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1.酶的特性及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1)酶的一般特性:酶的催化效率高(比一般反应速度快106-1013倍)、酶作用的专一性(键专一性、基团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a.酶对食品加工和保藏的重要性:例如葡萄糖氧化酶作为除氧剂普遍应用于食品保鲜及包装中,延长食品保质期。

b.酶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利用酶的作用除去食品中的毒素。

例如:利用乳糖酶预先处理乳制品。

c.酶对食品营养的重要性:利用酶作用去除食品中的抗营养素,提高食品营养价值,例如:谷类中的植酸为抗营养因子。

d.酶对食品分析的重要性:酶法具有准确、快速、专一性和灵敏性强等特点,其中最大优点就是酶的催化专一性强e.酶与食品生物技术:酶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把游离酶固定化,然后直接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

2.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

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胞外酶:细胞内合成而在细胞外起作用的酶胞内酶: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酶,这些酶在细胞内常与颗粒体结合并有着一定的分布。

多酶体系:在完整细胞内的某一代谢过程中,由几种不同的酶联合组成的一个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催化一组连续的密切相关的反应。

同功酶:催化同一化学反,但由于结构基因不同,因而酶的一级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他性质有所差别的一组酶。

酶活力单位:用来表示酶活力大小的单位,通常用酶量来表示。

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C,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分钟内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或是转化底物中1微摩尔的有关基团的酶量。

酶原: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是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3.酶的发酵技术对培养基的要求酶主要有微生物产生。

食品酶学课后思考题

食品酶学课后思考题

绪论1.酶的概念: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和专一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2.酶的特性:(1)催化效率高(2)专一性高(3)酶活力可被调节控制(4)易失活(5)酶的代谢活力与辅酶、辅基和金属离子等相关。

3.酶学:研究酶的性质、酶的作用规律和作用原理,酶的生物学功能及酶的应用的一门科学。

4.食品酶学:研究食品原料、食品产品中酶的性质、结构和作用规律以及对食品储藏、加工和食用品质的影响,食品级酶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储藏、加工等环节的应用理论和技术。

第二章酶1.酶的分类:(1)氧化还原酶类(2)转移酶类(3)水解酶类(4)裂合酶类(5)异构酶类(6)合成酶类。

2.酶的组成:3.活性中心:酶与底物结合在酶分子表面的特定区域称为活性中心。

4.必须基团:酶分子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统称为必须基团。

(维持酶活性中心应有的空间构象所必需的基团称为酶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

5.酶原激活:在酶原分子靠近N端的一个或几个特定的肽键断裂,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进而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6.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包括:底物浓度、酶浓度、pH、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

7.米氏常数的意义:1 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底物浓度。

2 近似的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3 酶的特征性常数4 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8.酶抑制剂:凡是能降低酶促反应速度,但不引起酶分子变性失活的物质统称为酶的抑制剂。

9.同工酶:催化反应相同,但是酶的结构和组成不同。

10.多酶体系:几种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复合体,如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

11.最大反应速度:12.酶促反应的机制:1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1.底物浓度 2.PH 3.酶浓度 4.激活剂 5.抑制剂14.不可逆抑制作用:指抑制剂与酶蛋白中的必需基团以共价形式结合,引起酶活力降低或丧失,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这种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称之为不可逆抑制作用15.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蛋白以非共价方式结合而引起酶活力降低或丧失,但可以通过透析、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使酶复活,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称之为可逆抑制作用。

2012 食品酶学试卷A

2012 食品酶学试卷A

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食品酶学试卷A卷出卷教师:丁长河、陈颖、卫敏适应班级:粮油食品2010级本科生选修课考试方式:闭卷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100 %复查总分总复查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酶的特征包括、和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分为四类:、、、和。

3、酶的发酵生产对培养基的要求有、、碳氮比、无机盐、、和。

4、影响酶保存期的因素:、pH与缓冲液、、、和稳定剂。

5、糖酶可以使多糖降解成为较小的分子,常见的有:、、、和等。

6、使酶促反应Km值增加,Vmax不变的抑制剂属于;Km不变,Vmax下降的抑制剂属于;Km和Vmax都减小,该抑制剂属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凝胶过滤中,是大分子先流出来。

()2、一般而言,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3、酶的分类与命名的主要依据是酶的专一性。

()《食品酶学》试卷A 第 1 页(共4 页)4、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5、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6、即使底物浓度大于Km值,酶反应速度也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7、酶分离纯化中所采用离心分离法是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而定的。

()8、凝乳酶属于酸性蛋白酶的一种。

()9、果胶酯酶既是水解酶又是异构酶。

()10、在果蔬加工中,过氧化物酶常被当作热处理是否充分的指标。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2、酶活力3、β-淀粉酶4、葡萄糖氧化酶5、溶菌酶四、简答题(共26分)8分)《食品酶学》试卷A 第 2 页(共4 页)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2、根据酶和杂蛋白的性质差异,它们的分离方法可分为哪几种?(10分)3、比较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的异同点。

食品酶学试卷[1]

食品酶学试卷[1]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 A )卷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食品酶学考试时间120分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6 年级专升本班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酶比活力:在特定条件下,每1mg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是酶制剂纯度的指标。

2、immobilized enzyme: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

3、chemical modification:酶的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的某些基团,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4、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以特定的基因片段为模板,利用人工合成的一对寡聚核苷酸为引物,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DNA模板的变性,达到基因扩增的目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9分)1、钙离子的存在会显著抑制α-淀粉酶活性。

(×)2、木瓜蛋白酶对酯和酰胺类底物表现很高的活力。

(√)3、过氧化物酶是食品中一类最耐热的酶,采用电离辐射并结合加热处理才能完全破坏其活性。

(√)4、以酶浓度〔E〕与反应速度V表示的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区别为V 正常可逆不可逆〔E〕(√)5、聚半乳糖醛酸酶能优先对甲酯含量低的水溶性果胶酸起水解作用。

(√)6、在检测过氧化物酶活性时,所用氢供体愈创木酚如呈褐色,说明酶未失活。

(√ )7、以吸附法固定化酶,酶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是氢键、配位键、范德华力。

(√ )8、酶纯化中所采用凝胶过滤法是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而定的。

(× )9、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答:细菌的细胞壁由胞壁质组成,胞壁质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及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交替组成的多聚物,胞壁酸残基上可以连接多肽,称为肽聚糖(Peptidoycan)。

食品酶学考试题

食品酶学考试题

1.食品酶学:是酶学的基本理论在食品科学与技术领域中应用的科学,是酶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食品原料食品产品中酶的性质`结构`作用规律以及对食品储藏`加工和食用品质的影响`食品级酶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储藏加工等环节的应用理论与技术.2.酶学:研究酶的性质、作用规律、结构和作用原理、生物学功能及酶的应用的一门学科.3.酶的特性:⑴高效性.⑵高度专一性.⑶高度易控性/酶活性的可调节性.⑷易变性.⑸代谢相关性.4.国际系统命名法:1961年:明确标出催化的底物和催化反应的性质.有两个底物时,须在两底物间加“:”,若一个底物为水时省略.⑴氧化还原酶:A-2H+B == A+B-2H.[反应通式].⑵转移酶.⑶水解酶.⑷裂解酶.⑸弃构酶: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换.⑹合成酶.5.酶纯化步骤须考虑:⑴防止酶变性失活.防止:①除少数情况下`低温`尤其有机溶剂;②大多数pH<4或pH>10很不稳定== 避免过酸过碱;③减少泡沫产生;④防止重金属`微生物等使酶变性失活.⑵在不破坏目的酶的限度内,使用各种“激烈”手段.⑶用测定酶活力跟踪酶.6.酶分离纯化的总原则:⑴建立一个可靠和快速测定酶活力与纯度的方法.⑵了解所分离酶的结构特点,酶在细胞中的状态.⑶要明确原料的特性和数量.⑷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特性和优缺点,进行选择.⑸各种方法的使用顺序安排合理.⑹时刻防止酶的变性(温和或低温条件下操作).⑺要充分考虑各种因子的影响和实际的实验条件.7.酶: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有高效和专一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预防酶变性失活的措施:①低温②大多数酶在小于4或大于10下不稳定,调控酸碱度③应尽量减少泡沫④重金属、微生物、有机溶剂、蛋白水解酶的存在使酶分解8.酶活力:酶催化某一种化学反应的能力,它表示样品中酶的有效含量,用酶活力单位表示[μ].几种酶的活力单位⑴酶的总活力=样品的全部酶活力.总活力=酶活力×总体积或质量⑵比活力:单位蛋白质[毫克蛋白质或毫克蛋白氮]所含有的酶活力⑶回收率:提纯后与提纯前酶的总活力之比.表示提纯过程中酶的损失程度⑷提纯倍数:提纯前后没得比活力之比,它表示提纯过程中酶纯度提高的程度.9.酶活力的测定[指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一般测产物为好].即酶促反应速率。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酶是催化淀粉分解成糖类的?A. 蛋白酶B. 脂肪酶C. 淀粉酶D. 纤维素酶答案:C2.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含有哪种金属离子?A. 钾离子B. 钠离子C. 铁离子D. 锌离子答案:D3. 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A. 提供反应物B. 提供能量C.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提供催化剂答案:C4. 下列哪种酶是参与DNA复制的?A. 转录酶B. 聚合酶C. 限制酶D. 连接酶答案:B5. 酶的活性受什么因素影响?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酶的浓度答案:ABD2.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A. 高效性B. 专一性C. 可逆性D. 需要能量答案:AB3. 下列哪些是酶的抑制剂?A. 重金属离子B. 有机磷农药C. 维生素D. 无机盐答案:AB4. 下列哪些是酶的分类?A. 氧化还原酶B. 转移酶C. 水解酶D. 异构酶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酶促反应的特点?A. 反应速度快B. 反应条件温和C. 需要高温高压D. 需要酶的参与答案:A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答案:蛋白质或RNA2. 酶促反应的速率受______和______的双重影响。

答案:酶浓度;底物浓度3. 酶的活性中心是______和______的结合部位。

答案:酶;底物4.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催化反应;调节代谢5. 酶的活性受______和______的影响,它们可以影响酶的活性中心。

答案:温度;pH值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酶的专一性。

答案: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是由于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特定结构相匹配。

食品酶学A及答案

食品酶学A及答案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 )卷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食品酶学考试时间120分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6 年级专升本班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immobilized enzyme:3、chemical modification:4、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9分)α-淀粉酶活性。

( )2、木瓜蛋白酶对酯和酰胺类底物表现很高的活力。

( )3、过氧化物酶是食品中一类最耐热的酶,采用电离辐射并结合加热处理才能完全破坏其活性。

( )4、以酶浓度〔E〕与反应速度V表示的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区别为V 正常可逆不可逆〔E〕( )5、聚半乳糖醛酸酶能优先对甲酯含量低的水溶性果胶酸起水解作用。

( )6、在检测过氧化物酶活性时,所用氢供体愈创木酚如呈褐色,说明酶未失活。

( )7、以吸附法固定化酶,酶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是氢键、配位键、范德华力。

( )8、酶纯化中所采用凝胶过滤法是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而定的。

( )9、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经热烫的罐装或冷冻蔬菜在保藏期间产生的不良风味的原因?3、简述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脱糖的机理?4、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机制及营养保健机理?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β-淀粉酶、异淀粉酶的作用位点(即水解键)及其产物?以支链淀粉为原料,应用酶法制造果葡糖浆的工艺流程?2、酶促褐变的机理?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合理利用和控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3、举例说明酶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系?五、将下列一段文章译成中文,并做简要解释(10分)The pectic enzymes that degrade the pectin substances have been found in higher plants and in microorganisms but, other than the snail(蜗牛), are not found in animals. These enzym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food scientists. They are useful for treatment of fruit juices and beverages to facilitate filtration and clarification and to increase juice yields and in the production of low-methoxyl(低甲氧基)pectins and galacturonic acids(半乳糖醛酸). They are deteriorative enzymes in that they cause excessive softening of many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they cause “cloud”(絮状物)separation in such products as tomato and citrus juices.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ctic enzymes. These three types of enzymes catalyz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reaction and belong to two of the six major classes of enzymes. The pectic enzyme types are: pectinesterase(果胶酯酶), the “polygalaturonases”(聚半乳糖醛酸酶)and the pectate lyases (果胶裂解酶).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 )卷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食品酶学考试时间120分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6 年级专升本班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酶比活力:在特定条件下,每1mg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是酶制剂纯度的指标。

食品化学酶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区域B.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氨基酸残基C.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蛋白质部分D. 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的非蛋白质部分答案:A2.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酶的辅因子?A. 金属离子B. 维生素C. 核酸D. 氨基酸答案:D3. 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A. 提供能量B.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D.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答案:B4. 酶的Km值是指:A. 酶的最大反应速率B. 酶的半饱和浓度C. 酶的活性中心D. 酶的抑制常数答案:B5. 酶的专一性是由什么决定的?A. 酶的分子结构B. 酶的活性中心C. 酶的辅因子D. 酶的底物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是一种能够________生物化学反应速率的生物催化剂。

答案:催化2. 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来调节。

答案:温度或pH值3. 酶的催化效率比非酶催化剂高大约________倍。

答案:10^7至10^134.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底物结合位点,催化位点5.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________抑制和________抑制。

答案:竞争性,非竞争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酶的催化机制。

答案: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

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然后通过催化位点上的化学变化,将底物转化为产物,最后产物释放,酶恢复到其原始状态。

2. 描述酶的专一性是如何实现的。

答案:酶的专一性主要是由其活性中心的结构决定的。

活性中心的形状、电荷分布和化学性质必须与特定底物相匹配,以实现有效的底物结合和催化反应。

3. 解释酶的Km值在酶动力学中的意义。

答案:Km值是酶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酶催化反应达到最大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值越小,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越高,催化效率也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 )卷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食品酶学考试时间120分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6 年级专升本班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2、immobilized enzyme:3、chemical modification:4、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9分)α-淀粉酶活性。

( )2、木瓜蛋白酶对酯和酰胺类底物表现很高的活力。

( )3、过氧化物酶是食品中一类最耐热的酶,采用电离辐射并结合加热处理才能完全破坏其活性。

( )4、以酶浓度〔E〕与反应速度V表示的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区别为V 正常可逆不可逆〔E〕( )5、聚半乳糖醛酸酶能优先对甲酯含量低的水溶性果胶酸起水解作用。

( )6、在检测过氧化物酶活性时,所用氢供体愈创木酚如呈褐色,说明酶未失活。

( )7、以吸附法固定化酶,酶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是氢键、配位键、范德华力。

( )8、酶纯化中所采用凝胶过滤法是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而定的。

( )9、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经热烫的罐装或冷冻蔬菜在保藏期间产生的不良风味的原因?3、简述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脱糖的机理?4、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机制及营养保健机理?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β-淀粉酶、异淀粉酶的作用位点(即水解键)及其产物?以支链淀粉为原料,应用酶法制造果葡糖浆的工艺流程?2、酶促褐变的机理?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合理利用和控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3、举例说明酶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系?五、将下列一段文章译成中文,并做简要解释(10分)The pectic enzymes that degrade the pectin substances have been found in higher plants and in microorganisms but, other than the snail(蜗牛), are not found in animals. These enzym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food scientists. They are useful for treatment of fruit juices and beverages to facilitate filtration and clarification and to increase juice yields and in the production of low-methoxyl(低甲氧基)pectins and galacturonic acids(半乳糖醛酸). They are deteriorative enzymes in that they cause excessive softening of many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they cause “cloud”(絮状物)separation in such products as tomato and citrus juices.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pectic enzymes. These three types of enzymes catalyz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reaction and belong to two of the six major classes of enzymes. The pectic enzyme types are: pectinesterase(果胶酯酶), the “polygalaturonases”(聚半乳糖醛酸酶)and the pectate lyases (果胶裂解酶).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 )卷2006 ——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食品酶学考试时间120分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6 年级专升本班学号姓名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酶比活力:在特定条件下,每1mg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是酶制剂纯度的指标。

2、immobilized enzyme:固定化酶: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催化反应的酶。

3、chemical modification:酶的化学修饰:酶蛋白肽链上的某些基团,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4、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以特定的基因片段为模板,利用人工合成的一对寡聚核苷酸为引物,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DNA模板的变性,达到基因扩增的目的。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9分)α-淀粉酶活性。

(×)2、木瓜蛋白酶对酯和酰胺类底物表现很高的活力。

(√)3、过氧化物酶是食品中一类最耐热的酶,采用电离辐射并结合加热处理才能完全破坏其活性。

(√)4、以酶浓度〔E〕与反应速度V表示的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区别为V 正常可逆不可逆〔E 〕 (√ )5、聚半乳糖醛酸酶能优先对甲酯含量低的水溶性果胶酸起水解作用。

(√ )6、在检测过氧化物酶活性时,所用氢供体愈创木酚如呈褐色,说明酶未失活。

(√ )7、以吸附法固定化酶,酶与载体之间的结合力是氢键、配位键、范德华力。

(√ )8、酶纯化中所采用凝胶过滤法是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而定的。

(× )9、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答:细菌的细胞壁由胞壁质组成,胞壁质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及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交替组成的多聚物,胞壁酸残基上可以连接多肽,称为肽聚糖(Peptidoycan)。

(2分)溶菌酶能有效地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其水解位点是N-乙酰胞壁酸(NAM)的l 位碳原子和N-乙酰葡萄糖胺(NAG)的4位碳原子间的β-l ,4糖苷键,结果使细菌细胞壁变得松弛,失去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后细胞溶解死亡。

(3分)对于G+细菌与G-细菌,其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不同,G+细菌细胞壁几乎全部由肽聚糖组成,而G-细菌只有内壁层为肽聚糖,因此,溶菌酶只能破坏G+细菌的细胞壁,而对G-细菌作用不大。

(1分)2、经热烫的罐装或冷冻蔬菜在保藏期间产生的不良风味的原因?答:果蔬热烫后, POD 有多少残余活力或再生活力被允许留在被保藏的产品中,残余酶活力,在冰冻保藏后,质量比酶完全失活时要高。

(2分)在热失活中,过氧化物酶分子聚集成寡聚体,分子量增加一倍,这个过程包括酶分子展开和展开的酶分子进一步堆积,血红素基暴露,增加了血红素蛋白非酶催化脂肪氧化的能力,导致保藏期间不良风味的产生。

(4分)3、简述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脱糖的机理?答: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将还原糖分子上的醛基转变成羧基,这样就消除了美拉德反应中的产物之一还原糖。

(2分)由于反应中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因此使用葡萄糖氧化酶脱糖时应分次加入适量的H 2O 2溶液,这样同葡萄糖氧化酶一起使用的过氧化氢酶就能分解出H 2O 2,以补充反应所需要的氧。

(4分)4、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机制及营养保健机理?答:催化超氧阴离子的歧化反应:O 2¯+ O 2¯+2H −−→−SODO 2+H 2(1分) SOD 是特殊的氧自由基清除剂(1分)。

根据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老化是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发生障碍的结果。

在生物体内由于作用外界和内在的因素,瞬间能产生大量的自由基。

在正常情况下,产生和清除处于平衡状态,但随着机体的衰老,清除内能逐渐减弱,这种平衡被打乱,多余的自由基就能通过多种渠道损害机体。

如氧自由基能能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作用生成一系列过氧化物,这些脂质过氧化物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交联聚合,产生不溶性蛋白质,这种变化以结缔组织中胶原最明显,它能导致胶原坚硬、长度缩短、失去膨胀力,即所谓皱纹。

此外,过氧化脂质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能分解成丙二醛等化学物质,在体内丙二醛能迅速与磷脂酰乙醇胺交联生成黄色色素,然后与蛋白质、胺类或脂类结合成无生理活性的棕褐色色素,即所谓老年斑。

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破坏了机体正常代谢,于是老化了。

而SOD是氧自由基清除剂,因此通过适当途径(化妆品、口服液)对机体不断补充外源性SOD,能有效防止或延缓衰老过程。

(4分)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β-淀粉酶、异淀粉酶的作用位点(即水解键)及其产物?以支链淀粉为原料,应用酶法制造果葡糖浆的工艺流程?(表格8分,每栏各2分)工艺流程:淀粉浆→糊化→α-淀粉酶→异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葡萄糖→精制为40~45%葡萄糖液→调pH6.5~7.0→加入0.01mol/L的硫酸镁→60~70度恒温下由葡萄糖异构酶催化生成果葡糖浆→脱色、精制、浓缩。

(5分)由于果糖具有抑制葡萄糖异构酶活力(产物抑制),为获得高果糖浆,工业上采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2分)2、酶促褐变的机理?在食品工业中如何合理利用和控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酶促褐变机理:酶促褐变是酚酶催化酚类物质形成醌及其聚合物的反应过程。

(2分) 酶促褐变发生需要三个条件,即适当的酚类底物、酚氧化酶和氧。

(1分)利用:(2分)如乌龙茶、红茶制作,PPO作用带来良好的色泽;咖啡可可色泽来源。

在食品工业中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控制PPO的作用:①对酶的抑制:PPO是以铜为辅基,可用金属螯合物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来抑制酶的活性;(2分)②对酶的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抑制:(4分)(1)同邻-二酚氧化产物醌作用的还原剂,如抗坏血酸、SO2、偏重亚硫酸盐;(2)醌偶合剂:与醌作用,生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如半胱氨酸,谷胱甘肽;(3)与酚类底物作用的化合:PUP(氯乙烯吡咯烷酮)与酚强烈缔合,消去底物;(4)综合使用:如SO2+有机酸③热烫;(1分)④降低pH;(1分)⑤驱除或隔绝氧气:将果蔬浸没在清水、糖水或盐水中;浸涂抗坏血酸液;用真空渗入法把糖水或盐水深入组织内部,驱出空气。

(2分)3、举例说明酶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系?答:(1)酶制剂作为食品添加剂进入食品的潜在危害(4分)酶不仅来源于动植物,也有来源于微生物的,酶与其他混入酶制剂的蛋白质。

①作为外源蛋白质在随同食品进入人体后,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②来源于微生物的酶制剂也可能带有毒素,必须选择那些不产生毒素的菌种来生产酶制剂,或检查每一批酶制剂以确定其不含毒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