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doc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 17 册第一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了解雕塑艺术评议的特点,了解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评议和艺术物点。
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2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节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通过赏析,感受艺术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以及艺术家对生命的礼赞。
创造目标: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通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的艺术。
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作品新鲜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教学难点:通过党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三、学情分析:3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接触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雕塑欣赏,学生对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比较陌生,而且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知之甚少。
要读懂这些经典的外国雕塑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索法、合作学习法、故事引趣法、拓展延伸法。
《第9课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九上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对外国雕塑艺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雕塑艺术风格。
2. 掌握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3. 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历史和文化意识。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外国雕塑艺术的历史背景、不同时期的雕塑风格以及代表性雕塑作品。
2. 观察与记录: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教师提供的雕塑作品图片或实物,并记录下作品的名称、作者、创作时期以及个人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观察到的艺术特点。
3.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件与生命、力量主题相关的简单雕塑草图或泥塑作品。
创作过程中,需注意比例、结构和空间感的把握。
4. 撰写报告: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创作作品的报告,包括作品构思、创作过程和作品表达的主题及特点等。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与记录部分:学生需认真观察并详细记录,注重细节的把握,如作品的神态、衣纹等。
2. 创作实践部分:学生需在理解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体现个人特色。
同时,注意雕塑的比例、结构和空间感的把握。
3. 撰写报告部分:报告需条理清晰,内容详实,重点突出,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特点。
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4. 提交方式:作业需按时提交,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提交,同时需附上作品的照片或实物。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观察与记录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
2. 创作实践的创新性和艺术表现力。
3. 报告的条理性和内容的详实程度。
4. 作业的整洁度和规范性。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努力四个等级,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给出详细的反馈意见。
对于优秀作品,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外国雕塑赏析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摩西像》16世纪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意大利>米开朗基罗 《摩西像》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法国> 乌东 《伏尔泰》19世纪
伏尔泰名言 Prejudices are what fools use for reason. 偏见是愚者思考的方式。 No snowflake in an avalanche ever feels responsible.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会有负罪感。 The true triumph of reason is that it enables us to get along with those who do not possess it. 理智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帮助我 们与没有理智的人相处。 By appreciation, we make excellence in others our own property. 通过赞美,别人身上的优点就成为 了自己的财富。 Governments need to have both shepherds and butchers. 政府既需要牧羊人也需要屠夫。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美国> 考尔德
stabile
铝叶子
火烈鸟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美国> 波普艺术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美国> 奥登伯格 波普艺术
stabile 铝叶子
火烈鸟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八年级美术《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课件

雕塑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在特定 的建筑环境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貌, 而城市雕塑则使这风貌更为显著。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高速》 着色钢铁 美国 考尔德
《羽毛球》 美国 奥登伯格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单纯、明快、极 富雕塑的体量感。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庄重、妩媚,“残缺” 与“完美”的深刻理解。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维伦多夫的维纳斯》:肥大的臀部和丰隆的 乳房,体现出了一种生命的张力,是一种多产的 象征,表现了史前人类对母性与生殖的一种崇拜。
你能从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中感受 到生命的力量吗?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仔细观赏下列两件作品, 比较它们对人物内在气质的刻 画。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18—19世纪作品
《伏尔泰坐像》 大理石 乌东 巴尔扎克像 青铜 罗丹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张弓的赫拉克勒斯》:粗狂、奔放、现代感。
《河流》:象征性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第17册 第1课
20世纪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时 代,各种思潮和流派不断产生并 流行,并波及整个世界。如:立 体派、表现派、未来派、抽象构 成等,都是决裂于传统艺术的新 形式。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S型的曲线造型, 突显了优美的身躯和动人的体态。平静的表情和 裸露的上身使整个作品显得高贵而又单纯。其生 命意义主要体现在审美价值方面。
第9课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艺术

希腊罗马雕塑给我们总的印象是什么?
雕刻家对人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写实 技巧。人体比例匀称,形体结构严谨明确, 肌肉富有弹性。处理衣纹线条生动流畅而 有变化,不仅表现出衣服的质感,而且通 过衣服表现人体的优美。
希腊雕刻创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 形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部环境
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 技。爱琴海上有许多小岛屿,其中巴罗斯 岛盛产大理石,为雕刻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古希腊人爱好体育,运动员毫不介意地脱 掉衣服参加竞赛,在明朗的阳光照耀下, 运动家健美的身体得到观众的赞美。因此 对男女人体美的欣赏爱好便自然地在古希 腊人的心目中培养起来,而雕塑家也很喜 欢表现男性或女性健美活泼的各种姿态。
为什么都被称为 维纳斯呢?
多产的象征 母性和生殖崇拜
体现了生命的张力
美是多方面的
优美抒情与庄严崇高 爱与美的女神
《手持角杯的裸女》
岩壁浮雕
在欧洲奥瑞纳文化期发现的人物 雕像很多,其中以法国鲁塞尔岩廊 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为最 杰出。这位女子右手托着一只角状 器,左手搭在稍为隆起的腹上,披 肩长发绕在左肩,袋状的双乳悬挂 在胸前,腹部和臀部宽厚肥硕,面 部简略未作刻画,粗壮的大腿往下 细小而至于虚无。从形象动作的姿 态特征中,人们猜想这位女子正在 主持一项巫术仪式,祈祷猎物丰收 和部族昌盛、安康。也有人认为手 中托举的角器是人类繁殖的吉祥物, 表明她那母性的潜力不再隐藏在自 己的身体内,而是寄托于神秘的象 征——兽角。
思考: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 的区别是什么?
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 1.绘画艺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物象与空间,展示现实生
活与想象世界的多样景观,传达人的思想感情。“视觉空 间的艺术”。 2.绘画艺术语言:(1)线条;(2)形体;(3)色彩; (4)色调;(5)明暗;(6)笔墨(笔触);(7)结构。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欣赏

这是希腊时期 留存下来的著 名杰作的原作, 被奉为稀世珍 宝。作者已无 从考证。又名 为《萨莫色雷 斯尼凯像》。 尼凯是希腊神 话中的胜利女 神,传说她曾 协助宙斯战胜 提旦巨人,给 人们带来了胜 利。
《命运三女神》是帕特农神庙的东面人字形山墙上全部雕像中的一组雕 像残片。菲狄亚斯(Phidias或Pheidias)主持制作,时间在公元前447~ 公元前438年,现收于大英博物馆。三位女神是克罗索、克拉西斯和阿 特罗波斯。她们的任务是纺制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次序剪断生命之 线。
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
《老村长像》卡培尔王子像
大约创作于公元前3000年
年左右,亚述)
掷铁饼者 作品简介:《掷铁饼者》大理石。高173厘米, 创作于公园前450年。现藏意大利罗马特尔美 博物馆。 作者:米隆。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大理石 (古希腊)公元前2世纪
• 其实,那些完美艺术的生命体早已存在于 一块块顽石之中,雕塑家的任务只是将它 们从其中解放出来。 -------米开朗基罗
第一课
力量与生命
外国雕塑欣赏
埃及艺术特点
门考乌拉王与王 后像(石雕高1 42.2厘米, 约公元前250 0年,古埃及 美国波士顿美术 馆藏)
书吏凯伊像(石雕, 涂色,古埃及第五 王朝)
力量与生命

乌东
乌东(1741~1828) 法国雕塑家。1741年3月20日生于凡尔赛,1828年 月15日卒于巴黎。15岁进入皇家学院后又进入优等 生学校,前后达8年之久。并得到R.-M.斯洛兹的指 导,还受到J.-B.勒穆瓦纳和J.-B.比加尔的影响。 1764~1768年又到罗马深造。所作《人体解剖像》 《圣施洗约翰》、《睡神》被看作是追求理想化古 典主义的代表作。7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名人肖像, 突出地反映了他在启蒙运动美学思想影响下表现的 创造性和现实主义精神,既有古典风度又有浪漫主 义色彩。主要作品有《伏尔泰》、《莫里哀》、《
富林克林》、《华盛顿立像》及《俄国女皇叶卡捷 琳娜二世胸像》等。
在乌东众多的杰作中,比较著名的一件就是《伏尔 泰像》。这座雕像,创作于1778--1780年,现藏 于法国法布博物馆 。出于对进步学者的尊敬,乌 东以巨大的热情,制作了一系列杰出的雕塑。他的 雕像作品能够充分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思想及个性 而《伏尔泰像》正是这一个创作系列中的代表。
雕塑与城市环境
• 雕塑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在特定的建筑 环境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貌,而 城市雕塑则使这风貌更为显著。
《高速》 着色钢铁 美国 考尔德
《衣夹》 不锈钢 美国 奥登伯格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 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 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 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 审美理想的艺术。圆雕、浮雕和透 雕(镂空雕)是其基本形式。
她们的样子完全不一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样,怎么都叫维纳斯?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位艺术大师,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教案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第17册第九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借以反映雕塑》生,术特点。
创造目标: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雕塑作品新鲜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即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五、教学难点通过赏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六、教学方法观察、探究、合作、讲授、归纳、实践操作法。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秦始皇兵马俑雕塑摆件若干,文字资料卡片、多媒体课件;Ipad若干学生准备:多途径查找外国雕塑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同时代艺术家的相关背景资料。
八、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师:学习目标 2.作品是交流料,展示形式要多样化、要创新。
质疑——交流结束后,他组可以提一个问题要求解答。
老师也可参与质疑。
三、我的成果你分享!1.《维伦多夫的维纳斯》(1)小组多形式开展成果展示。
(2)教师质疑一:米开朗基罗语:那些完美艺术的生命早已存在于顽石之中,雕塑家的任务只是将它们从其中解放出来。
尝试结合《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来理解这句话。
2.《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1)小组多形式开展成果展示。
(2)教师质疑二:怎么辩证理解“完美”和“残缺”?3.《掷铁饼者》(1)小组多形式开展成果展示。
(2)教师质疑三:米隆是怎样解决《掷铁饼者》的重心稳定问题的?4.《拉奥孔》(1)小组多形式开展成果展示。
(25.(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7册第一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了解雕塑艺术评议的特点,了解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评议和艺术物点。
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节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通过赏析,感受艺术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以及艺术家对生命的礼赞。
创造目标: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通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的艺术。
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作品新鲜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教学难点:通过党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接触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雕塑欣赏,学生对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比较陌生,而且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知之甚少。
要读懂这些经典的外国雕塑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合作学习法、故事引趣法、拓展延伸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雕塑实体,一块大理石,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上网查找外国雕塑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同时代艺术家的相关背景资料。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