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漏电保护器原理图维修及跳闸的原因
漏电保护器跳闸6种常见问题排查解决方法

漏电保护器不同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断路器除了有分合电路功能外,还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隔离开关只有分合电路功能。
漏电保护器除了分合电路功能,并有短路保护功能外,还具有漏电保护功能(漏电电流在30mA——500mA不等)。
建筑供配电系统多采用TN—C—S系统。
一般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开关。
第一级设置在电源进户处的总开关处,即电源进户处的总开关选用漏电电流值为300mA——500mA的4级(L1、L2、L3和N线)的漏电开关;第二级设置在用户开关箱中的插座回路(悬挂式空调回路允许不设置漏电开关),选用漏电电流值为30mA的2级(L1或L2或L3和N线)的漏电开关。
从而防止了用电人员触电事故的发生及提高了建筑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漏电保护开关故障跳闸后,万万不可将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流检测环节摘掉。
应根据故障跳闸现象,分析故障跳闸原因,找出解决故障方法。
漏电开关故障跳闸现象大致有6种:第1种,用电设备本身绝缘损坏,导致用电时发生漏电开关故障跳闸现象;第2种,线路潮湿绝缘强度降低,导致非用电时漏电开关故障跳闸现象;第3种,人身意外触电,导致漏电开关故障跳闸现象;第4、5、6种,施工安装时接线不正确,导致用电时发生漏电开关故障跳闸现象。
详细分析如下↓↓↓第1种:用电设备本身绝缘损坏而漏电(设备中的N线与PE线短接)。
如图1所示。
故障现象:插座回路用电时,插座回路漏电开关跳闸。
故障原因:经分析线路接线正确无误,故判断为用电设备本身绝缘损坏而漏电(设备中的N 线与PE线短接)。
解决方法:更换或维修用电设备。
第2种:线路潮湿绝缘强度降低。
如图1所示。
故障现象:不用电时,也出现AL1中的总漏电开关或插座回路漏电开关跳闸。
故障原因:经分析,线路潮湿绝缘强度降低,导致漏电流超过了漏电开关允许漏电流值。
也可能因线路短路所致。
解决方法:烘干线路,提高绝缘强度。
检查线路若是短路所致,排除短路故障。
第3种:有人触电,出现AL1中的总漏电开关或插座回路漏电开关跳闸。
单相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

单相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
单相漏电保护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保护电路中的人身安全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漏电电流的检测和切断电路的原理。
下面是单相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1. 漏电检测:单相漏电保护器通过检测电路中的漏电电流来判断是否发生漏电现象。
漏电电流是指电流从电源直接或间接流向地方的电流。
通常情况下,电流应该是通过相线回流到电源,如果有漏电现象,一部分电流会流向地方,导致漏电电流的产生。
2. 比较检测:漏电保护器中配备有一个电流互感器,用于将电路中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
漏电保护器还包含一个用于测量电压差的差动放大器,将互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并进行比较。
3. 触发断路器: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电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预设的漏电电流阈值时,比较器会发出触发信号。
这个触发信号将触发断路器,将电路迅速切断,阻止漏电电流继续流过。
总结来说,单相漏电保护器通过检测电路中的漏电电流,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用比较器进行比较,并在电流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断路器切断电路,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漏电保护器经常跳闸原因和处理方法

漏电保护器经常跳闸原因和处理方法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安全保护设备,它能够监测房屋电路中的电流流动情况,一旦发现有漏电现象,就会立即切断电路,以避免电击事故的发生。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有时候会出现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的情况,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那么,漏电保护器经常跳闸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谐波电流是指电路中存在的非线性负载(如电子设备、电感电容等)所产生的波形失真,会导致电流的含谐波成分增加。
当电路中谐波电流超出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值时,漏电保护器就会跳闸。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处理:首先,安装滤波器。
滤波器可以减小电路中谐波电流的幅值,从而降低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概率。
在安装滤波器时应注意滤波器的额定电流和额定压力等参数要与电路匹配,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其次,选用具有良好的谐波适应能力的电器设备。
一些电器设备具有良好的谐波适应能力,即在工作时产生的谐波电流较小,这样可以减小电路中谐波电流的幅值,降低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概率。
在购买电器设备时,可以选择具有这种特性的产品。
再次,合理使用电器设备。
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设备,以免引起谐波电流超过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值。
另外,合理安排用电时间,避免用电高峰期集中使用电器设备。
除了谐波电流超出额定值,电路中存在漏电也是导致漏电保护器跳闸的原因之一、电路中的漏电是指由于绝缘破损、线路老化等原因,电流通过绝缘材料流到地中去。
当漏电电流超过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值时,漏电保护器就会跳闸。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处理:首先,定期进行绝缘检测。
定期检测电路中的绝缘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修复绝缘破损的地方,以减少漏电现象的发生。
其次,加强用电设备的保护和维护。
定期检查用电设备的线路是否老化,绝缘状况是否良好,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此外,还要注意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不要私拉乱接线路,避免出现漏电的可能性。
再次,对电路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原因及技术交流

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原因及技术交流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原因1.额定动作电流值设置不合理(1)末级漏保额定动作电流值设置过大。
末级漏保额定动作电流超过了30mA或者是超过用电设备额定电流两倍以上,或是选用了带延时型的漏电保护器,由于末级漏保额定动作电流的提高或保护灵敏度的下降,发生漏电故障时,末级漏保没有动作而导致上级漏电保护器动作。
末级漏保的额定动作电流值一般农村客户宜选择15mA,对大用户可选择30mA。
(2)总漏保额定动作电流设置偏小。
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选择得越低,当然可以提高开关的灵敏度。
然而,任何供电回路和用电设备,绝缘电阻不可能无穷大,当有电压作用于线路和设备上时,总会有确定的正常泄漏电流存在,而农村低压电网的绝缘水平较低,正常泄漏电流较大,所以总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电流必需大于保护范围内的最大故障漏电电流与正常泄漏电流值之和。
假如设置总漏保额定动作电流时只考虑了线路的故障漏电流,而没有考虑总漏保后的配电线路上的正常泄漏电流,当发生漏电故障时,就会导致总漏保越级跳闸。
因此,农村配电网中装置漏电保护时,应考虑到这点。
一般而言,为了保护电网牢靠运行,保证多级保护的选择性,一般上级漏电保护的额定动作电流选择为下级额定动作电流的两倍左右。
总路保护和支路保护的额定动作电流值应通过实际测量来取得线路或设备的对地泄漏电流值,支路保护投切最大动作值不超过60mA,总路保护投切最大动作值不超过150mA,总漏保应带有0.2s的延时,这样可提高漏电保护范围内末级和其上一级漏电保护器动作的选择性。
2.在保护范围内未形成有效的“三级”漏电保护体系(1)漏电保护器布局不合理。
由于农村低压照明线路乱拉乱挂现象比较多、导线绝缘不好常常漏电,农忙季节收割机、抽水泵、小电焊机等随机使用性比较强,简单造成接地,并且没有经过漏电保护器等原因,再加上在安装中没有依照实际情况对漏电保护器进行合理布局,未形成有效“三级”漏电保护体系,造成了总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停电范围较大。
漏电保护器跳闸原因及解决方法

漏电保护器跳闸原因及解决方法第一篇:漏电保护器跳闸原因及解决方法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安全电器,可以在电气线路发生漏电时自动切断电源,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然而,有时该装置会出现跳闸现象,造成困扰。
下面将介绍漏电保护器跳闸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漏电保护器跳闸原因1.漏电过流漏电过流是导致漏电保护器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器具本身出现漏电或线路绝缘性能不良导致的。
此时,漏电保护器会立即切断电源,避免漏电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漏电保护器自身故障漏电保护器自身出现故障也会导致跳闸,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设备老化、损坏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例如,若长期处于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使用,会导致漏电保护器内部元件老化、失效,失去保护作用。
3.过载电流过载电流也是导致漏电保护器跳闸的一个原因。
当电气设备负荷过大时,会导致设备断路或短路,从而迅速产生大电流,使漏电保护器立即切断电源,防止设备受损。
4.接地电流过大接地电流是指电路中出现一条异常低阻值的接地路径,导致接地电流很大,超过了漏电保护器所能承受的限度。
此时,漏电保护器会自动跳闸,以保护人身和设备。
二、漏电保护器跳闸解决方法1.检查电器设备如果漏电保护器跳闸,首先要检查电器设备本身,确定故障原因。
若是电器设备本身出现漏电等问题,要及时更换或维修设备,以消除故障。
2.检查接线在检查电器设备的同时,还要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是否松动,以确保电气线路的稳定性。
若接线出现问题,应当及时将其加固或更换。
3.修复漏电保护器如果漏电保护器出现故障,需要进行及时的修复或更换工作。
应该找到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确定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4.限制电器负荷为防止过载电流引发漏电保护器跳闸,应该合理规划设备电力负荷,避免在电气线路中出现过大的电流。
同时,也要合理安装漏电保护器,以确保其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
总之,漏电保护器是一种重要的电气保护装置,对人身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当漏电保护器出现跳闸现象时,应该及时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电气安全和稳定。
漏保越级跳闸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漏保越级跳闸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一、漏保越级跳闸故障的原因。
1.1 漏电保护器自身问题。
下级漏电保护器可能存在质量不过关的情况。
就像有些小厂生产的漏保,那质量就像“纸糊的灯笼”,一有风吹草动就不行了。
比如说它的内部元件可能在生产的时候就有瑕疵,像脱扣器不灵敏之类的。
还有可能是漏保使用时间长了,老化严重,就像人老了身体机能下降一样,它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达不到要求了,稍微有点漏电情况就跳闸,而且还容易出现越级跳闸这种乱套的情况。
1.2 线路故障。
1.2.1 线路漏电。
线路要是有破损或者受潮,就容易漏电。
比如说家里的电线被老鼠咬了,那绝缘层破了,电流就会偷偷跑出去一部分,这就造成漏电了。
还有像卫生间这种潮湿的地方,如果电线没有做好防水措施,受潮之后也会漏电。
这时候漏电电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让下级漏保还没反应过来,上级漏保就先跳闸了,这越级跳闸就发生了。
1.2.2 线路过载。
要是在一条线路上接了太多大功率的电器,就像小马拉大车,线路承受不了这么大的电流。
这时候线路发热,绝缘性能下降,可能会产生漏电现象。
而且过载可能会让漏电保护器误判,导致越级跳闸。
比如说夏天的时候,好多家庭开着空调、电热水器,再加上其他电器,一不小心就过载了,然后就跳闸了,还经常是越级跳。
1.3 漏电保护器选型不当。
上级和下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如果没有合理匹配,那就容易出问题。
就好比两个人配合干活,一个动作太快,一个动作太慢,肯定干不好。
如果上级漏保的动作电流比下级的小,或者动作时间比下级的短,那有漏电情况的时候,上级漏保就会先跳闸,这越级跳闸就出现了。
二、漏保越级跳闸故障的处理方法。
2.1 检查漏电保护器。
2.1.1 首先看漏保的外观有没有损坏的迹象,如果有破损或者烧焦的地方,那很可能就是它本身有问题了,这时候就得换个新的。
就像一个受伤的士兵,不能再上战场了,得换个健康的。
2.1.2 然后可以对漏保进行简单的测试,按一下测试按钮,看看它能不能正常跳闸和合闸。
家用漏电保护器原理图及维修

家用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及跳闸的原因自从电的发明与使用以来,电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捷,也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它可能烧坏电器,引起火灾,也能使人触电伤亡。
如果有一种设备可以使人们安全地使用电,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于是,诞生了各种各样的保护器。
其中一种用来专门保护人的——漏电保护器。
今天我就家用单相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及跳闸的原因着重进行分析、探讨。
漏电保护装置图如上图所示,漏电保护器,又称漏电保护开关,老百姓俗称它为“保安器”、“保命器”,它是由两个取样电路和一个比较电路加一个控制电路组成。
其原理是: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理论,在电源的火线和零线分别安装一个取样电路并将取样数据送至比较电路进行比较,如果两个电流出现差别超过设定数值,电路就认为出现了漏电,当即启动控制电路切断火线和零线,以起到保护作用。
判定是否漏电的的原理依据是:流进和流出开关的电流必须相等,否则就判定为漏电。
当漏电电流达到和超过一定的阈值时,产生保护动作----跳闸。
判定的阈值是可以设定的,因为电路就是人为设计的。
只是应用时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灵敏度的保护器。
在了解触电保护器的主要原理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触电。
触电指的是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伤害。
当人手触摸电线并形成一个电流回路的时候,人身上就有电流通过;当电流足够大的时候,就能够被人感觉到以至于形成危害。
当触电已经发生的时候,就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电流。
比如说,如果通过人的电流是50毫安的时候,就要求在1秒内切断电流,如果是50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那么时间限制是0.1秒。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人体安全电流值,国际上公认30mA为人体安全电流值。
为此,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漏电保护的行业标准: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1[1]上图是简单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图。
漏电保护器因接线错误而跳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漏电保护器因接线错误而跳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漏电爱护器又叫剩余电流淌作爱护器。
通俗些讲它的工作原理通,做个形象点的比方,火线上的电流,相当于电源流出的电流,零线上的电流相当于流回电源的电流,正常不漏电时,流出和流入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但当电路中漏电时,零线流回的电流肯定小于流出的电流,当这个电流差达到漏电爱护器动作电流时,漏电爱护器就会跳闸。
有许多伴侣都问过同样一个问题,就是有一台设备,接好线以后,一送电运行,它的上一级漏电开关就跳闸,可检查设备的线路和电器元件,并没有破损漏电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就是接线不正确的缘由,这种错误往往消失在三相四线配电系统当中。
下面咱们就讲一下漏电爱护器在三相四线系统中的接线方法和留意事项。
三相四线即地线、零线合一。
消失上述所说的跳闸状况时,往往是将设备电缆中的四根线直接接到漏电爱护器下火。
漏电爱护器而电缆的另一端,设备操作箱内的地线接到了操作箱金属外壳接地端子上。
而且操作箱内有220V的用电设备,比如接触器、指示灯、照明灯。
这些220V用电设备的零线与接地端子相通。
这样,操作箱放在地面,或固定在钢结构上时,操作箱内220V用电设备一工作,就有一部分电流通过接地端子流入大地,漏电爱护器就会判定电路中漏电而跳闸。
那么正确的接法是什么呢?配电箱应当给设备操作箱另敷设一根地线,如上图,蓝色的零线接到漏电爱护器下火N接线端子,黑色的地线接到配电箱接地端子上。
设备操作箱的那端,将零线和地线分开,零线接蓝色线,(220V接触器、指示灯、照明灯用到的线)。
爱护地线接黑线,接到操作箱外壳接地端子,只有这样接,设备才能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