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 产-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资 产-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和先进先出法

第一章 资 产-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和先进先出法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资 产知识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和先进先出法● 详细描述:1.个别计价法。

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例题:1.某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2010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2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5元;3月31日发出甲材料200公斤(该批材料为3月15日购进的材料)。

按个别计价法和先进先出法计算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的差额为()元。

A.400B.500C.1000D.1400正确答案:C解析:先进先出法下本期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X20=4000(元);个别计价法下本期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X25=5000(元);两种方法下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差额=5000—4000=1000(元)。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初级会计实务》考点精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实务中,企业发出的存货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又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式、企业管理要求、存货性质等情况,合理地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

如果企业选择实际成本法核算,则在存货发出时,要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中作出选择。

下面就实际成本核算说明存货发出的计价。

(一)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方法特点:采用个别计价法,存货的成本计算比较合理、准确,但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工作量繁重,适用范围很小,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者制造的存货等,比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购入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强调一种观念:排序。

就好像排队一样,谁在前,谁优先。

方法特点: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比较繁琐,存货收发业务比较多、而且单价不稳定时,工作量比较大。

先购买的原材料,先发出去。

在物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价格是不断往上升的,因为后面的价格一定高于先前购买的价格。

那么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发出的原材料价格偏低,所以发出的成本低,那么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当期利润就上升了;同时,后留下的存货由于价格是比较高的那部分,因此,企业存货成本高估了。

反之,亦然。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2023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

2023年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

初级会计实务公式汇总及要点归纳第一章资产◆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旳存货成本=购置价款+运送费+装卸费+保险费小规模纳税人旳存货成本=购置价款+增值税+装卸费+运送费+保险费◆存货旳计价措施○1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即发出哪批存货是已认定旳)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每批存货旳数量×单价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2先进先出法:(先买入旳先发出)○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核算一次单位成本)存货旳单位成本=〔期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本月发出旳存货成本=本月发出旳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旳数量×单位存货成本或=月初库存存货旳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旳实际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旳实际成本○4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购货均需核算单位成本)存货旳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旳实际成本+本次购入旳实际成本)÷(原有旳库存数量+本次购入存货数量)本次发出旳存货成本=本次发出旳存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旳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商业企业库存商品旳核算公式:○1毛利率法: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售价金额核算法: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 商品进价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旳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本期销售商品旳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旳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旳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旳进价成本+本期购入商品旳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旳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旳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旳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旳成本差异) ÷(期初结存材料旳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旳计划成本)×100%发出材料应承担旳成本差异=发出材料旳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旳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时,贷方记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借方记材料成本差异)◆固定资产折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估计净残值—已计提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率=(1--估计净残值率)÷估计使用寿命(年)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原价—估计净残值)÷估计使用年限= 原价×(1—估计净残值)÷估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估计净残值)÷估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估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折旧率=(估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估计使用寿命×(估计使用寿命+1)×100%=尚可使用年限÷估计可使用年限旳年数总和×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计净残值)×折旧率◆总结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旳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合计折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旳账面价值—计提合计折旧—计提旳减值准备◆总结无形资产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无形资产旳账面原价账面净值=账面余额—合计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合计摊销—计提旳减值准备◆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旳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账面原价账面净值=账面余额—合计折旧(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合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第三章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旳核算资本公积=发行总收入—股本面值—发行费用(单项选择)即=溢价收入—发行手续费◆留存收益旳核算可供分派利润=年初未分派利润+本年利润+其他转入(单项选择)未分派利润(年末)=可供分派利润—当年计提盈余公积—用未分派利润分派现金股利、分派股票等等。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化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例题3,计算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登记甲材料明细账(8分)要求:(1)根据“材料明细账”中的资料计算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和发出的材料的实际成本。

必须写出计算过程,未写出计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登记材料明细账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甲材料计算单位:公斤【答案】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67500+46800+32000)÷(900+600+400)=146300÷1900=77(元/公斤)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800+300)×77=84700(元)材料明细账材料名称:甲材料计算单位:公斤3.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1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2022年考研重点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2022年考研重点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考点 3)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治理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发出存货本钱、结存存货本钱和经营成果的计算结果,选择并采纳合理科学的计价方法是合理精确计算本钱和经营成果的根底。

企业应当依据各类存货的实物流转方法、存货的性质、企业治理的要求等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发出存货本钱的计算方法,以合理确定当期发出存货的本钱。

实务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本钱核算,也可以按方案本钱核算。

如采纳方案本钱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本钱。

(提示)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可比性〕。

(例题·多项选择题)〔2022 年〕以下各项中,企业可以采纳的发出存货本钱计价方法有〔〕。

A.先进先出法B.移动加权平均法C.个别计价法D.本钱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答案)ABC(解析)选项 D,不是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而是存货期末计量的方法。

〔二〕个别计价法假设:实物流转与本钱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识别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确定的单位本钱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本钱。

(优点)计算精确,符合实际情况;(缺点)存货收发一再时,工作量较大。

(适用范围)不能替代使用的、为特定工程特意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教材例 3-33)2022 年 5 月,甲公司 D 商品的收入、发出及购进单位本钱如表所示。

D 商品购销明细账金额单位:元〔三〕先进先出法假设: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本钱和结存金额。

(提示)在物价延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本钱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本钱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教材例 3-34)承(例 3-33)假设甲公司 D 商品本期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如表所示。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在企业的成本会计中,存货是一个重要的资产,其计价方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水平。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是指在销售商品时,如何确定存货的成本以及销售额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并分析其优劣势。

一、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发出,最近购入的存货最后发出。

这种计价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接近实际成本,并且提供了准确的库存价值。

它也能避免存货因价格波动而造成的异常波动,对于需求不稳定的产品,能够稳定成本、稳定利润。

然而,这种方法在通货膨胀期间会导致实际发出的成本低于实际购入成本。

二、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指假设最近购入的存货最先发出,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后发出。

LIFO法的优点在于在通货膨胀期间,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对于成本上升的情况,能够减少利润和税收。

然而,LIFO法的缺点在于无法提供准确的库存估值,特别是在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

三、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根据平均期末存货和本期存货进出情况来确定平均成本,然后将该平均成本应用于发出存货的计算中。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平均化价格波动,适用于需求稳定的产品。

然而,这种方法对于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的产品可能会造成成本估算不准确,利润波动较大。

四、特定成本法特定成本法是指根据存货的售价、购入成本以及具体发出存货的成本来计算销售额和利润。

这种方法对于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的产品比较适用,能够提供准确的利润计算。

然而,特定成本法的缺点在于复杂度较高,需要对每个发出存货进行详细的成本记录。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般来说,在需求稳定、价格波动小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法和特定成本法比较适用;而在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FIFO法和LIFO法更具优势。

总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是企业成本会计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计价方法将会对存货成本和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

存货

存货

201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辅导存货(1)存货概述(一)存货概念(二)存货成本的确定(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日常工作中,企业发出的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

如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会计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在实际成本核算方式下,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1.个别计价法。

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

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2008年单选】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7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A.10 000B.10 500C.10 600D.11 000答案:D解析:原材料期末数量=200+300-400=100(公斤)小于最后一批购进材料的数量,所以期末材料均是2月10日购入的原材料,期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0×110=11000(元)【2006年单选】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

2006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吨,每吨实际成本为200元;3月4日和3月17日分别购进A材料300吨和400吨,每吨实际成本分别为180元和220元;3月10日和3月27分别发出A材料400吨和350吨。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考点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考点

第 09 讲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三〕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般企业实际本钱核算方法(提示)小企业实际本钱核算方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

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案例 3)福喜公司 3 月A 商品的收入、发出及购进资料如下表所示。

A 商品购销明细账单位:元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逐一识别各批存货发出和期末本钱计价的方法。

(案例 4)承接(案例 3),福喜公司发出商品采纳个别计价法。

〔1〕3 月 15 日发出的 200 件存货中,已知 50 件本钱为 12 元/件,150 件本钱为 15 元/件。

则 3 月 15 日存货发出本钱=50×12+150×15=2 850〔元〕〔2〕3 月 25 日发出的 300 件存货中,已知 50 件本钱为 12 元/件,250 件本钱为 18 元/件。

则 3 月 25 日存货发出本钱=50×12+250×18=5 100〔元〕〔3〕期末结存的存货本钱=50×15+50×18=1 650〔元〕适用范围: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如房屋、珠宝和名画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的计价方法。

(案例 5)承接(案例 3),福喜公司发出商品采纳先进先出法。

〔1〕3 月15 日发出的 200 件存货中,100 件为期初存货〔本钱为 12 元/件〕,另100 件为3 月10 日购入存货〔本钱为 15 元/件〕。

则 3 月 15 日存货发出本钱=100×12+100×15=2 700〔元〕〔2〕3 月25 日发出的 300 件存货中,确定 100 件为3 月10 日购入的存货〔本钱为 15 元/件〕,另200 件为 3 月 20 日购入的存货〔本钱为 18 元/件〕。

则 3 月 25 日存货发出本钱=100×15+200×18=5 100〔元〕〔3〕期末结存的存货本钱=100×18=1 800〔元〕优点:可以在发出存货时结转存货发出本钱,有利于均衡核算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资 产知识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详细描述: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总成本-月末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例题:1.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入一批商品,进货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

所购商品到达后,实际验收数量为80吨,商品共短缺25%,其中合理损失5%,另20%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

该商品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吨()万元。

A.1.17B.1.25C.1D.0.7正确答案:C解析:商品的实际总成本=100—100X20%=80(万元),商品的单位成本=80÷80=1(万元/吨)2.下列各种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中,不利于存货成本日常管理与控制的方法是()。

A.移动加权平均法B.先进先出法C.个别计价法D.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正确答案:D解析: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平时只记录存货发出的数量,不记录金额,所以不利于存货成本日常管理与控制。

3.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13年5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00元;5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20元;5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5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A.20000B.21000C.21200D.22000正确答案:C解析: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200+300*220)/(200+300)=212(元/公斤),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212=21200(元)。

4.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13年8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元;8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元;8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8月发出甲材料成本为()元。

A.4000B.4050C.4060D.4240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300×11)÷(200+300)=10.6(元/公斤),发出甲材料成本=400×10.6=4240(元)。

5.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原材料,月初库存材料100件,每件为80元。

月中又购进两批,一次150件,每件75元,另一次250件,每件85元,则月末该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元。

A.81B.72.5C.75D.85正确答案:A解析: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100x80+150x75+250x85)+(100+150+250)=81(元/件)。

6.某企业月初库存材料60件,每件成本为1000元。

月中又购进两批,一次200件,每件成本为950元,另一次100件,每件成本为1046元。

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则月末该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元。

A.980B.985C.990D.1182正确答案:B解析: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60x1000+200x950+100x1046)+(60+200+100)=985(元/件)。

7.某商场2011年1月1日针织品存货25万元,本月购进6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78万元,发生的销售折让为1.5万元。

上季度该类商品毛利率为20%,本月月末库存商品的成本为()元。

A.90000B.75000C.226000D.238000正确答案:D解析:期末库存商品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250000+600000-[(780000-15000)x(1-20%)]=238000(元)。

8.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增值税税率17%,2013年12月初应收账款余额为40000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4000元,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

2013年12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甲公司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生产用材料的发出成本,该种A材料是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且未签订销售合同。

2013年12月1日结存A材料100千克,期末库存除A材料外无其他存货,A材料每千克实际成本100元。

当月库存A材料收发情况如下:12月3日,购入A材料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10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12月5日,发出A材料80千克。

12月7日,购入A材料8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11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12月10日,发出A材料30千克。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A材料当月的加权平均单价为104.57元/千克B.加权平均法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C.加权平均法计算工作量较大,不适于存货收发频繁的企业D.A材料当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为11502.7元正确答案:C解析: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收发频繁的企业。

A材料的-单位成本=(100*100+50*105+80*110)÷(100+50+80)=104.57(元/千克)本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80+30)*104.57=11502.7(元)9.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

2010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甲材料500件。

3月发出甲材料的成本为( )元。

A.18 500B.18 600C.19 000D.20 000正确答案:B解析: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40+400×35+400×38)/(200+400+400)=37.2(元/件);发出甲材料的成本=37.2×500=18600(元)。

10.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

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 )元。

A.10000B.10500C.10600D.11000正确答案:C解析:先计算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再计算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106=10600(元)。

11.甲公司为一家工业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成本,2015年3月1日,甲公司结存材料100千克,每千克10元;2015年3月份关于材料收发发生如下事项:3月4日,购入材料200千克,每千克11元;3月10日,发出材料250千克,3月15日,购入材料400千克,每千克9元;3月18日,发出材料200千克。

则甲公司2015年3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A.2430.5B.4369.5C.4500D.4950正确答案:B解析:甲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成本,2015年3月份材料的单位成本:(100×10+200 x11+400 x9)÷(100+200 +400)=9.71(元);甲公司2015年3月份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250+200)x9.71=4369.50元)。

12.下列各项关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采用个别计价法,存货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B.采用先进先出法,假定实物流转为先购进的先发出C.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简单,能够简化成本计算工作D.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存货成本正确答案:A,B,C解析: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存货成本,计算简单,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在每次收货时都要计算一次单位成本,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