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纱线拉伸性能测定

合集下载

纺织面料耐用性检测—织物拉伸性能检测

纺织面料耐用性检测—织物拉伸性能检测

拉伸强度是评定服装材料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用的基本指标有:断裂强度、断裂伸 长率、断裂长度、断裂功和断裂比功等。
1、断裂强度 断裂强度指标还常用来评定材料经过日晒、洗涤、磨损以及各种处理后对材料内在质量的影响。 2、断裂伸长率
有时也用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作为控制材料内在质量的指标,这是因为在某些生产过程中,材 料的断裂强度虽无明显变化,但材料的伸长率却有明显下降,从而影响到材料的使用牢度。 3、断裂长度

<8 8~75 >75
-
拉伸速度( mm/min)
20 100 100
50
3、试验过程 ② 夹装试样。先将试样一端夹紧在上夹钳中心位置,然后将试样另一端放入下夹钳中心位置, 并在预张力作用下伸直,再拧紧下夹钳。 ③ 开启仪器,拉伸试样至断裂。 ④ 复位后,重复上述操作,至完成规定的试验次数。 ⑤ 打印试验结果。
4、结果计算
(1)计算出经向平均强力 (2)计算出纬向平均强力
平均强力:
n
pi
p i1
N
n
织物拉伸断裂性能检测实验
1、按国家标准规定操作,学会正确取样,掌握仪器操作方法。 2、要求学生学会检测织物的拉伸性能指标,并分析影响织物拉伸性能的因素。
平行 纵向
交叉 纵向
交叉 横向
平行 横向
ε (%) (a) 不同取向铺网的影响
机织布
针刺非织造布
热轧非织造布 ε (%) (b) 不同成形方式的影响
✱ 断裂强度是评定织物内在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也用来评定织物经日照、洗涤、磨损以 及各种整理后对织物内在质量的影响。
✱ 织物的伸长性能与织物的耐用性和服装的伸展性有密切的关系。
✱ 织物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测试,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 P=K×Po

织物物理性能检测—织物拉伸性能检测

织物物理性能检测—织物拉伸性能检测
图5从实验室样品中剪取试样示例
(3)试样尺寸
扯边纱条样:若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小于等于75%时,试样长为(300~ 330)mm以保证隔距为200mm和预加张力,若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大于 75%时,试样长为(200~230)mm以保证隔距为100mm和预加张力 ,试样宽一般为60mm,然后在试样两长边各拆去5mm的边纱,使试样 的有效宽度为50mm。毛边的宽度应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从毛边中 脱出。在裁下试样前应标上经(纵)口处滑移不对称或滑移量大于2mm时,舍弃试验 结果。
(2)如果试样在距钳口5mm以内断裂,则作为钳口断裂。当5块试 样检测完毕,若钳口断裂的值大于最小的“正常值”可以保留,如 果小于最小的“正常值”,应舍弃,另加试验以得到5个“正常值” ;如果所有的试验结果都是钳口断裂,或得不到5个“正常值”,应 报告单值,钳口断裂结果应在报告中注明。
一、织物拉伸性能的相关概念
织物拉伸断裂是指织物在拉伸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伸长变形 ,最终导致其断裂破坏的现象。 1.断裂强力 织物受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单位为牛顿。 2.断脱强力 织物断开前瞬间记录的最终的力,单位为牛顿。 3.断裂伸长率 织物拉伸至断裂时产生的伸长占原长的百分率。常用断裂伸长率 表征织物的抗拉变形能力。 4.断脱伸长率 对应于断脱强力的伸长率。 5.断裂功 是织物在外力作用下拉伸到断裂时外力所做的功,它反映了织物的 坚牢程度。 6.断裂时间 织物拉伸至断裂所需要的时间。
等速伸长(CRE)织物强力试验仪(如图3),剪刀、钢尺、挑针、张力重 锤、烧杯等用具,织物试样若干种,三级水。
抓 样 试 验 夹 持 试 样 面 积 的 尺 寸 为 25mm±1mmX25mm±1mm 。 可 使 用 下 列 方 法 之 一 达 到 该尺寸。

织物拉伸性能测试概要

织物拉伸性能测试概要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1-断裂强力 2-断脱强力 3-预张力 4-断裂伸长率 5-断脱伸长率

图1 强力-伸长率曲线示例图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二、测试方法简介 条样法采用的标准是GB/T 3923.1-201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抓样法采用的标准是GB/T 3923.2-2013 《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 第2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 的测定 抓样法》 条样法基本原理是:试样的整个宽度全部被夹持在规 定尺寸的夹钳中,然后以恒定伸长速率拉伸试样直至断脱 ,记录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 抓样法基本原理是:用规定尺寸的夹钳夹持试样的 中央部位,以恒定的速度拉伸试样至断脱,记录断裂强力 。

1- 织物宽度 2- 织物长度 3- 边缘 4- 如有要求,用于润湿试验的附加长度 d=150mm

图5从实验室样品中剪取试样示例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3)试样尺寸 扯边纱条样:若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小于等于 75%时,试样长为(300~ 330)mm以保证隔距为200mm和预加张力,若试样的断裂伸长率大于 75 %时,试样长为(200~230 )mm以保证隔距为 100mm和预加张力 ,试样宽一般为60mm,然后在试样两长边各拆去5mm的边纱,使试样 的有效宽度为50mm。毛边的宽度应保证在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从毛边中 脱出。在裁下试样前应标上经(纵)纬(横)向标记。 剪切条样:剪取试样的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纵向或横向,每块试样 的有效宽度应为50mm。
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一、织物拉伸性能的相关概念 织物拉伸断裂是指织物在拉伸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伸长变形 ,最终导致其断裂破坏的现象。 1.断裂强力 织物受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单位为牛顿。 2.断脱强力 织物断开前瞬间记录的最终的力,单位为牛顿。 3.断裂伸长率 织物拉伸至断裂时产生的伸长占原长的百分率。常用断裂伸长率 表征织物的抗拉变形能力。 4.断脱伸长率 对应于断脱强力的伸长率。 5.断裂功 是织物在外力作用下拉伸到断裂时外力所做的功,它反映了织物的 坚牢程度。 6.断裂时间 织物拉伸至断裂所需要的时间。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

CRE(Constant Rate of Elongation)法是一种测定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从卷装纱中取出一条适当长度的纱线作为样品。

2. 建立测试装置:将纱线固定在测试装置上,使其能够在一定速率下拉伸。

3. 断裂强力测试:开始时,以较低的速率拉伸纱线,直到纱线断裂为止。

测试过程中记录下纱线拉伸的力值。

断裂强力即为纱线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力值。

4. 断裂伸长率测试:在断裂强力测试过程中,记录下纱线拉伸的长度值。

断裂伸长率即为纱线断裂时的伸长长度与初始长度之比。

CRE法能够比较准确地测定纱线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这些参数对于评估纱线的品质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纺织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纺织纤维拉伸性质测定(精)

纺织纤维拉伸性质测定(精)

三、影响纤维拉伸性质测试结果的因 素
三、影响纤维拉伸性质测试结果的因 素
4、 试样根数 针对束纤维强力测试而言,各根纤维之间强力 不匀、伸长不匀及各根纤维伸直状态不一致等, 导致拉断一束纤维时,各根纤维断裂不同时, 强力低、伸长能力差的纤维先断裂,强力大、 伸长能力大的纤维后断裂。因此,拉断一束纤 维的强力要比单根纤维强力之和小。 5、 初张力 加初张力的目的是使纤维在伸直(但不伸长) 状态下量取准确的夹持长度,因此其大小会影 响纤维夹持长度。初张力大小,依纤维品种、 粗细而定。一般情况下取0.5 CN/tex。
四试验仪器四试验仪器lly06bpc电子单纤维强力仪ygb003a电子单纤维强力机llylly06bpc06bpc五一次五一次拉伸断裂拉伸断裂试验原理试验原理将纤维夹持在上下夹头间揿动拉伸按钮下夹头下降拉伸纤维上夹头基本没有位移纤维上受到的力通过挂钩传到电阻式传感器由传感器将力的量转换成电量直接读出力的大小而下夹头的位移量即为纤维的伸长量
2、 试样的夹持长度(试样长度) 纤维在拉伸外力作用下断裂,它往往发生在试 样长度某薄弱的环节上,而试样长度越长,出 现薄弱环节的概率越大,故测出的强力有所下 降。这种现象称为弱环定理。 3、 拉伸速度 纤维变形具有时间的依赖性,随着作用时间的 变化,变形会随之变化,而拉伸速度的变化, 会影响纤维变形断裂的时间,最终影响其测试 结果。一般情况下速度高,测出的强力偏高, 伸长率下降。
三、影响纤维拉伸性质测试结果的 因素 1、 温湿度:

温度升高,纤维大分子动能增加,分子间结合力下降,一般 会导致断裂强力下降,断裂伸长率增加,初始模量下降。 相对湿度对纤维拉伸性质的影响因纤维品种而异。对于吸湿 好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如棉、麻,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强 力增加。而其他吸湿好的纤维,如粘胶纤维、毛纤维、蚕丝 等,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强力下降。对于吸湿性很差的纤 维,如涤纶、丙纶等,相对湿度对强力的影响不大。这是因 为水蒸气分子进入纤维内部结构后,会降低大分子间的结合 力,使纤维强力降低,而棉、麻纤维素纤维的大分子聚合度 高,分子链长,吸湿后,纤维分子易在外力作用下改善取向, 能更好地承受轴向负荷,故强力反而有所提高。

纱线的性能检测—纱线的力学性质

纱线的性能检测—纱线的力学性质
纱线的蠕变 纱线的应力松弛
纱线的疲劳
1
纱线的蠕变
蠕变
定义:给材料一恒定外力(超过屈曲应 力),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变形不断变 化的现象。(如图)
形成原因:随外力作用时间延长,大分 子沿外力方向伸展排列或产生相对滑移而 使伸长增加。
2
应力松弛
应力松弛
定义:给材料一定的伸长,随着 时间的延长,所需内应力逐渐下降 的现象。
1.1 断裂强力
定义:纱线能够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 单位:牛顿(N);厘牛(cN);克力(gf) 对不同粗细的纱线,强力没有可比性。
1.2 断裂强度
定义:每特(或每旦)纱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单位:N/tex(cN/dtex);N/den(cN/den)
ptex pden
P
Ntex P
Nden
3
纱线疲劳
疲劳
1、纺织材料在小负荷(长期作 用)反复作用下,材料的缓弹和 塑性变形不断积累,最终使材料 破坏的现象。
2、纤维经受多次加负荷、去负荷的反复作用,因为塑性变 形的累积,纤维局部损伤,形成裂痕,最后被破坏的现象。 图中oa为第一次加负荷;ab为停顿; bc为去负荷; cd为去负 荷停顿; de为第二次加负荷;od为第一次剩余变形。
荷和伸长的关系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表示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应 力和应变的关系曲线。
2.2 负荷--伸长曲线
图中:
O’→O:表示拉伸初期未能伸直的纤维由卷曲逐渐伸直
O→M(虎克区):大分子链键长和键角的变化,外力去 除变形可回复;类似弹簧;
Q→S(屈服区):大分子间产生相对滑移,在新的位置 上重建连接键。变形显著且不易回复,模量相应也逐 渐变小;
3
初始模量

纱线强度测定实验报告

纱线强度测定实验报告

纱线强度测定实验报告1. 引言纱线是纺织品的基本材料之一,其强度是评价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强度测定是衡量纱线在拉伸下能承受的力量,也可以用于预测纱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耐久性能。

为了研究纱线的强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究其强度与纱线组成、纺纱工艺、纱线捻度之间的关系。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组成和捻度的纱线的强度,探究纱线强度与其组成、捻度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影响纱线强度的关键因素。

3. 实验装置与材料- 实验装置:纱线强度测定仪、试验台、电子天平、计时器等。

- 实验材料:棉纱、涤纶纱、混纺纱线(棉纱和涤纶纱的混合纱线)。

4. 实验方法4.1 纱线样本的准备从不同来源获得的棉纱、涤纶纱和混纺纱线作为实验样本,按照一定长度切割成纱线样本。

4.2 实验步骤1. 将纱线样本固定在试验台上,并保证纱线的拉伸方向与纱线强度测定仪的拉伸方向一致。

2. 启动纱线强度测定仪,开始进行拉伸测试。

3. 在测试过程中,记录纱线破断前的最大负荷值,并同时记录纱线的组成、捻度等相关信息。

4. 重复以上步骤,对每条纱线样本进行测试三次,取平均值。

4.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每条纱线样本的平均强度,并以纱线的组成、捻度为自变量,平均强度为因变量绘制散点图,进行相关性分析。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获得不同组成和捻度的纱线样本的强度数据,计算得到相应的平均强度。

以捻度为横坐标,平均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如下:![散点图](scatter_plot.png)从散点图可以观察到,纱线的强度与其组成和捻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由此可推断,纱线的组成和捻度对其强度具有一定影响。

6. 结论本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图表的展示,得出以下结论:1. 纱线的组成和捻度对其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组成和捻度的纱线表现出不同的强度特征。

2. 混纺纱线的强度优于纯棉纱和纯涤纶纱,说明混合纱线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3. 纱线的捻度增加可以提高其强度,但捻度过大也会对纱线的柔软性产生不利影响。

纱线实验报告

纱线实验报告

纱线实验报告引言纱线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材料,广泛应用于衣物、家居装饰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研究纱线的特性和性能,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来验证相关理论。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纱线样品•实验仪器:天平、显微镜、拉力试验机等方法1.选择纱线样品并进行编号。

2.使用天平测量纱线样品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3.利用显微镜观察纱线的纤维结构,并进行描述和记录。

4.利用拉力试验机进行纱线的拉伸实验,测量纱线的断裂强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所得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对纱线的特性和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纱线质量通过天平测量,我们得到了每个纱线样品的质量。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质量,我们可以评估纱线的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

纱线纤维结构利用显微镜观察纱线的纤维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纱线的组成和纤维间的排列方式。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纱线的强度和柔软度等特性。

纱线拉伸实验通过拉力试验机对纱线进行拉伸实验,我们可以测量纱线的断裂强度。

这是评估纱线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断裂强度,我们可以评估纱线的性能差异。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纱线的特性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我们通过测量纱线质量、观察纤维结构和进行拉伸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纱线的质量稳定性和均匀性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纱线的纤维结构对其柔软度和强度等特性有着显著影响。

3.纱线的断裂强度是评估其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这些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纱线的特性和性能,并为纱线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1] 作者1.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 卷号(期号), 页码.[2] 作者2. (年份). 文章标题. 期刊名, 卷号(期号), 页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纱线拉伸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纱线强伸度仪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
2.掌握纱线拉伸性能的测试原理、方法标准和相关指标计算。

二、基础知识
纱线在纺织品加工和使用中承受各种外力作用所呈现的性质称为力学性质,它包括拉伸断裂、拉伸弹性、拉伸疲劳、蠕变与应力松弛、弯曲、压缩及表面摩擦性能等。

纱线的拉伸断裂性能是纱线品质评定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直接影响纺织加工工艺和纺织品服用性能。

使用等速伸长(CRE)型强力仪,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将单根纱线拉伸至断裂,仪器即自动显示并输出有关拉伸断裂指标。

三、方法标准
GB/T 3916-2013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 法)。

本法适用于除玻璃纱、弹性纱、芳纶纱、高分子量聚乙烯纱(HM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UHMPE)、陶瓷纱、碳纤维纱和聚烯扁丝纱以外的所有纱线。

四、仪器与设备
XL-1A 纱线强伸度仪
五、实验步骤
1. 试样制备
按产品标准或协议规定抽取试验室样品,并进行预调湿、调湿处理。

预调湿处理:当试样回潮率大于公定回潮率时,需要在温度为45±5℃,相对温度为10~25%条件下进行预调湿,对于卷装纱样品或绞纱样品预调湿时间不少于4h。

调湿及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5±4%。

调湿时间:绞纱试样需8h以上,卷装紧密的试样至少48h以上。

2. 参数选择
(1)隔距长度:通常为500mm,或250mm;
(2)拉伸速度:通常为500 mm/min,或250mm/min;或根据协议提高及降低;
(3)预加张力:(0.5±0.1)cN/tex ,调湿试样;(0.25±0.05)cN/dtex ,湿态试样;
(2.0±0.2)cN/tex ,变形丝聚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纱;
(1.0±0.1)cN/tex ,醋脂纤维和粘胶纤维纱;
(0.5±0.05)cN/tex ,双收缩和喷气膨体纱。

(4)试样数量:短纤维纱线至少取50根,其他种类纱线至少取20根;如同时要测平均值和变异系数,至少取100根。

3. 参数设置
打开电脑,进入程序软件(图1),点击“设置”进行试验参数及预加张力加载方式等选择(图2),同时夹持距离调整还需打开仪器右侧门,检查拨动开关位置是否在所选择的500mm 或250mm 之上。

人工施加预张力:将预张力平衡装置上重锤移动至所需位置,最大张力加载为15cN ;
自动施加预张力:试样较粗,根据计算的预张力大于15 cN 时,采用自动张力加载方式,将预张力杠杆上重锤置于小于15cN 即可。

图1 图2
图3 图4
4. 仪器校准
点击“标定”按钮(图1),在上夹持器
无负荷的情况下,点击“校零”按钮(图3),
使力值显示为零;将1000cN标准力值砝码挂于
上夹持器上,点击“满度”按钮,力值显示为
1000cN。

重复1~2次,并点击“退出”按钮退
出。

5. 试样测试
将样品纱线扯去部分头端后从纱管引出,
向上通过导纱钩引入张力盘和导纱轮,向下穿
过上、下夹持器,引纱过程中注意不能松开纱
线头端,以免发生退捻现象。

按下主机上的红
色按钮(或“上夹”按钮),上夹持器钳口闭合,
再将试样引入预张力平衡装置,使纱线伸直(注
意手不能碰到平衡重锤),再次按红色按钮(或
“下夹” “降”按钮),下夹持器钳口闭合,同时下夹持器下降,开始拉伸纱线试样至断裂。

6. 数据处理
纱线拉伸结束,电脑自动记录数据。

如发现某个测试结果异常,先点击该数据,再点击“剔除”按钮,删除该行数据;所有试样测试结束,根据需要分别点击“打印”或“保存”,记录测试结果。

点击“查询”,可以将所保存的数据导出(图4)。

7. 测试结果
(1)断裂强力平均值,cN (两位有效数);
(2)断裂强度平均值,cN / tex(修约至0.1 cN / tex);
(3)断裂伸长率平均值,% (两位有效数);
(4)断裂强力/强度变异系数(修约至0.1%);
(5)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修约至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