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版(优.选)

合集下载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版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版

拉伸性能的测定1.原理沿试样纵向主轴恒速拉伸,直到断裂或应力(负荷)或应变(伸长)达到某一预定值,测量这一过程中试样承受的负荷及其伸长。

2.术语和定义2.1标距(L0)试样中间部分两标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mm为单位。

2.2实验速度(υ)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机夹具分离速度,以mm/min为单位。

2.3拉伸应力tensile stress σ在试样标距长度内 任何给定时刻每单位原始横截面积上所受的拉伸力 以MPa为单位。

2.3.1拉伸屈服应力, 屈服应力tensile stress at yield yield stress σy发生应力不增加而应变增加时的最初应力 以MPa为单位 该应力值可能小于材料的最大应力(见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

2.3.2拉伸断裂应力tensile stress at break σB试样断裂时的拉伸应力(见图1) 以MPa为单位。

2.3.3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σM在拉伸试验过程中 试样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见图1) 以MPa为单位。

2.3.4 x%应变拉伸应力(见4.4) tensile stress at x% strain σx应变达到规定值 x% 时的应力 以MPa为单位。

适用于既无屈服点又不易拉断的软而韧的材料 应力-应变曲线上无明显屈服点的情况 见图1中的曲线d) x 值应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或由相关方商定。

但在任何情况下 x 都必须小于拉伸强度所对应的应变。

如土工格栅产品中的2%、5%拉伸力。

此条用于取代92版的“偏置屈服应力”2.4拉伸应变tensile strain ε标距原始单位长度的增量 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适用于脆性材料活韧性材料在屈服点以前的应变 超过屈服点后的应变则以“拉伸标称应变”代替。

2.4.1拉伸屈服应变tensile strain at yield εy屈服应力时的拉伸应变 见4.3.1和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 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聚丙烯拉伸性能测试

聚丙烯拉伸性能测试

聚丙烯拉伸性能测试
聚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日用品、汽车零件等领域。

在使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制品时,其拉伸性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对聚丙烯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可以评估其在受力状态下的表现,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仪器和设备
在进行聚丙烯拉伸性能测试时,通常会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

该设备能够施加
不同的拉伸力,并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数据。

此外,还需要适当的夹具和样品制备工具。

样品准备
在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前,需要准备符合标准要求的聚丙烯样品。

通常情况下,
样品应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几何形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测试步骤
1.将样品安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并设置合适的试验参数,如拉伸速
度、加载方式等。

2.开始测试,记录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获取拉伸强度、屈
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关键参数。

3.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样品的拉伸性能表现,评估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结果分析与应用
通过对聚丙烯的拉伸性能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拉伸强度、延展性等关键指标,为产品设计与材料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优化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可以改善聚丙烯制品的拉伸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聚丙烯的拉伸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
的测试方法和分析,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完整版)ISO527-2塑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完整版)ISO527-2塑料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二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1 范围1.1GB/T 1040的本部分在第1部分基础上规定了用于测定模塑和挤塑塑料拉伸性能的实验条件。

1.2本部分适合下述范围的材料:----硬质和半硬质的热塑性模塑、挤塑和铸塑材料,除未填冲类型外还包括列入用短纤棒、细棒、小薄片或细粒料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硬质和半硬质热固性模塑和铸塑材料,包括填充和增强的复合材料,但不包括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热致液晶聚合物。

本部分不适用于纺织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硬质微孔材料或含有微孔材料夹层结构的材料2.名词和定义见ISO 527-1:2012,章节33原理和方法见ISO 527-1:2012,章节44仪器4.1概述见ISO 527-1:2012,章节5,特别是5.1.1致5.1.44.2引伸计4.3测试记录装置5测试样品5.1形状和尺寸只要可能,试样应为如图一所示的1A型和1B型的哑铃型试样,直接模塑的多用途试样选择1A型,机加工试样选择1B型。

关于使用小试样时的规定,见附录A/ISO 20753注:具有4mm厚的IA型和1B型试样分别和ISO 3167规定的A型和B型多用途试样相同。

与ISO 20753的A1和A2也相同5.2试样的制备应按照相关材料规范制备试样,当无规范或无其他规定时,应按ISO293、ISO 294-1,ISO295或者ISO 10724-1以适宜的方法从材料直接压塑制备试样,或按照ISO 2818由压塑或注塑板材经机加工制备试样。

试样所有表面应吴可见裂痕、划痕或其他缺陷。

如果模塑试样存在毛刺应去掉,注意不要损伤模塑表面。

由制件机加工制备试样时应取平面或曲率最小的区域。

除非确实需要,对于增强塑料试样不宜使用机加工来减少厚度,表面经过机加工的试样与未经机加工的试样实验结果不能互相比较。

5.3标线见ISO 527-1:2012,6.35.4检查测试样品见ISO 527-1:2012,6.45.5各向异性5.6测试样数量见ISO 527-1:2012,章节7.6 状态调节见ISO 527-1:2012,章节87 测试过程见ISO 527-1:2012,章节9在测量弹性模量时,1A型、IB型试样的试验速度应为1mm/min,对于小试样见附录A。

聚合物材料拉伸性能(最全版)PTT文档

聚合物材料拉伸性能(最全版)PTT文档

通过拉伸实验可以得到试样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三 仪器和试样
拉力试验机一台 冲片机一台;塑料片材一块 或用注塑机制得标准试样五根以上
四 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试样得制备 在此过 程中,用用手哑控制铃标尺形上标的两准根划裁尺刀,使在△形冲指片针随机试样上细冲颈上取的两塑标料记而薄动,片直试至试样样断,裂沿。 纵向和横向各 拉伸强度:在拉取伸五试验条中试,样精直到确断裂测为量止,试所承样受细的最颈大拉处伸的应力宽。度和厚度,并在细颈部分划出长 按回行开关,将度下标夹具记回复。到也原来可位置用,注并把塑指示机盘模指针塑拨回出零标位,准开始测第试二次样试验条。。
断裂伸长率:在拉力作用下,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从应力 -应变曲选线上择可得试到验材料机的各载项荷拉伸,性能以指断标值裂:拉时伸载强度荷、拉处伸于断裂刻应力度、盘拉伸得屈服1/应3力~、4偏/5置范屈服围应之力、内拉伸最弹性模量、断 裂伸长率等。合适。
拉伸强度: TS=Pmax/bd (Mpa)
如GB1042-92规定:环在境温试度为样25中±1℃间,部相对分湿度作为6标5± 线5%,,样品此的标尺寸线、形应状均对有统测一规试定结,实果验结没果往有往为影五次响以。上平均。
拉伸速度一般根据材料及试样类型进行选择。
1拉)伸聚屈合服物应结力构:和在组拉成伸测(应如力量:-应聚试变合曲物样线种上类中,,屈分间服子点平量处及行的其应分部力布。,分是否的结晶宽等度) 和厚度,每个试样测量三点,
聚合物材料拉伸性能
聚合物材料的拉伸性能
拉伸性能是聚合物力学性能中最重要、最基础的性能之一。拉伸性能的好 坏,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来检验。
拉伸实验是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湿度、速度条件下,对标准试样沿纵轴方 向施加静态拉伸负荷,直到试样被拉断为止。通过拉伸实验可以得到试样 在拉伸变形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从应力-应变曲线上可得到材料的 各项拉伸性能指标值: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偏置屈 服应力、拉伸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等。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拉伸试验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一、试验结果的处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判定拉伸试验结果无效:(1)试样断在机械刻划的标距上或标距外,且造成断后伸长率不符合规定的最小值者。

(2)操作不当(3)试验期间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性能测定的准确性。

遇有试验结果无效时,应补做同样数量的试验。

但若试验表明材料性能不合格,则在同一炉号材料或同一批坯料中加倍取样复检。

若再不合格,该炉号材料或该批坯料就判废或降级处理。

此外,试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缩颈,以及断样显示出肉眼可见的冶金缺陷(分层、气泡、夹渣)时,应在试验记录和报告中注明二、数值修约(一)数值进舍规则数值的进舍规则可概括为“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应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具体说明如下:(1)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小于5(不包括5)时,则舍去,即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不变。

例如、将13.346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得13.3。

(2)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大于5(不包括5)时,则进1,即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例如,将52. 463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得52.5。

(3)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等于5,其右边的数字并非全部为零时,则进1,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例如,将2.1502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得2.2。

(4)在拟舍弃的数字中若左边第一个数字等于5,其右边无数字或数字皆为零碎时,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若为奇数则进1,若为偶数(包括0)则舍弃。

例如,将下列数字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修约前0.45 0.750 2.0500 3.15修约后0.4 0.8 2.0 3.2(5)所拟舍弃的数字若为两位数字以上时,不得连续进行多次修约,应根据所拟舍弃数字中左边第一个数字的大小,按上述规则一次修约出结果。

例如,将17.4548修约成整数。

正确的做法是:17.4548→17不正确的做法是:17.455→17.46→17.5→18(二)非整数单位的修约试验数值有时要求以5为间隔修约。

钢筋拉伸实验报告

钢筋拉伸实验报告

钢筋拉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钢筋拉伸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钢筋拉伸实验,掌握钢筋的力学性能,更好地理解钢筋的实际应用,为钢筋的工程应用提供有效的方法。

实验原理:
钢筋的拉伸性能是钢筋的重要性能之一,是指在钢筋受到拉力的作用下,在一定范围内,钢筋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

在钢筋拉伸实验中,通常测量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等指标。

实验方法:
将样品钢筋切割成符合试验标准的长度,在实验机上夹紧,按照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相应的数据。

实验结果:
经过上述方法,测得以下实验结果:
1. 样品钢筋的直径:8mm
2. 先锋型试验机
3. 破坏荷载:45kN
4. 抗拉强度:370MPa
5. 屈服强度:320MPa
6. 断后伸长率:16%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钢筋拉伸实验,我们成功地测试了样品钢筋的性能指标,并得到了上述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本次实验的样品钢筋抗拉强度为370MPa,属于中等水平,
但可以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使用需求。

2. 样品钢筋的屈服强度为320MPa,较为合理,表明在钢筋使
用过程中可以有良好的安全保障。

3. 样品钢筋断后伸长率为16%,表明钢筋具有较好的延性,适
合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综上所述,钢筋拉伸实验是检测钢筋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本
次实验结果具有参考意义,也为钢筋工程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
支持。

金属材料的室温拉伸试验已修改

金属材料的室温拉伸试验已修改
• 头部宽度: ≥1.2b0 • 原始标距 L0: L0 ≥ 15mm,短试样(优先)L0=5.65 s01/2 ,长试样L0=11.3
s01/2 若L0<15mm,采用非比例试样
• 平行长度 LC : LC ≥ Lo+ b0/2 ,仲裁试验: LC =Lo+2b0 • 过渡弧半径 r : r≥20mm • 不带头试样(宽度不大于20mm,不加工):L =50mm, L =L +3b
注:1、优先采用比例系数k=5.65的短比例试样。 若标距小于15mm,建议采用非比例试样。
2、如需要,厚度小于0.5mm的试样在其平行长度上可以带小凸耳以便 于装夹引伸计。上、下两凸耳宽度中心线间的距离为原始标距。
a0<3mm薄板比例试样
r 3.2
ao
bo
Lo Lc
Lt
• 原始宽度b0 :10、12.5、15、20mm
do
圆形截面比例试样
r 0.8
LL0 Lc Lt
• 原始直径 d0 :3、5、6、8、10、15、20、25,优先采用5、10、20mm • 原始标距 L0: L0≥15mm,短试样(优先) L0=5 d0 ,长试样L0=10 d0 • 平行长度 LC : LC ≥ Lo+ d0/2 ,仲裁试验: LC =Lo+2d0 • 试样总长度 Lt :取决于夹持方法,原则上Lt>Lc+4 d0 • 过渡圆半径 r : r≥0.75d0
GB/T 228-2002
尺寸公差 形状公差
±0.05
0.02
±0.06
0.03
±0.07
0.04
±0.09
0.04
±0.10
0.05

gb-t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

gb-t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

GB/T 1040标准修订报批稿简介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刘山生[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家标准GB/T 1040修订报批稿与替代标准间定义、试样、试验速度等的变化及对试验机、引伸计的不同要求,强调了试样的对中要求。

[关键词] 标准、拉伸、应力、应变一、修订标准与代替标准的对应关系GB/T 1040《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共分为五个部分:——GB/T 1040-1:总则。

ISO 527-1:1993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39-199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代替GB/T 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2: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2:1993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40-1992、GB/T 16421-1996《塑料拉伸性能小试样试验方法》 ——GB/T 1040-3: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ISO 527-3:1995 IDT本部分代替GB/T 13022-1991《塑料 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4: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4:1997 IDT本部分代替GB/T 1040-1992、GB/T 1447-198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040-5: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5:1997 IDT 本部分代替GB/T 3354-1999《定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和GB/T 1040-1992 二、标准术语的变化——GB/T 1040-92共有以下6个术语: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偏置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GB/T 1040-1共有以下16个术语:1、标距 gauge length L0试样中间部分两标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mm为单位。

2、试验速度 speed of testing V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机夹具分离的速度,以mm/min为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1 页共12 页拉伸性能的测定1.原理沿试样纵向主轴恒速拉伸,直到断裂或应力(负荷)或应变(伸长)达到某一预定值,测量这一过程中试样承受的负荷及其伸长。

2.术语和定义2.1标距()试样中间部分两标线之间的初始距离,以mm为单位。

2.2实验速度()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机夹具分离速度,以mm/min为单位。

2.3拉伸应力tensil e stress σ在试样标距长度内任何给定时刻每单位原始横截面积上所受的拉伸力以MPa为单位。

2.3.1拉伸屈服应力, 屈服应力tensile stress at yield yield stress σy发生应力不增加而应变增加时的最初应力以MPa为单位该应力值可能小于材料的最大应力(见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

2.3.2拉伸断裂应力tensile stress at break σB试样断裂时的拉伸应力(见图1)以MPa为单位。

2.3.3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 σM在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见图1)以MPa为单位。

2.3.4 x%应变拉伸应力(见4.4) tensile stress at x% strain σx应变达到规定值x%时的应力以MPa为单位。

适用于既无屈服点又不易拉断的软而韧的材料应力-应变曲线上无明显屈服点的情况见图1中的曲线d)x 值应按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或由相关方商定。

但在任何情况下x 都必须小于拉伸强度所对应的应变。

如土工格栅产品中的2%、5%拉伸力。

此条用于取代92版的“偏置屈服应力”2.4拉伸应变tensile strain ε标距原始单位长度的增量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适用于脆性材料活韧性材料在屈服点以前的应变超过屈服点后的应变则以“拉伸标称应变”代替。

2.4.1拉伸屈服应变tensile strain at yield εy屈服应力时的拉伸应变见4.3.1和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2 页共12 页表示。

2.4.2拉伸断裂应变tensile strain at break εB试样未发生屈服而断裂时与断裂应力相对应的拉伸应变见图1中的曲线a和曲线d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屈服后断裂的情况见5.1。

修订后的GB/T 1040不再使用“断裂伸长率”的概念而以“拉伸断裂应变”、“断裂标称应变”代替。

2.4.3拉伸强度应变tensile strain at tensile strength εm试样未出现屈服或在屈服点时与拉伸强度相对应的拉伸应变见图1中的曲线a、c和曲线d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拉伸强度高于屈服应力的情况见5.2。

2.5拉伸标称应变nominal tensile strain εt两夹具之间距离夹具间距原始单位长度的增量,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3 页共12 页只适用于韧性材料屈服点后的应变,它表示沿试样自由长度总的相对伸长率。

由于韧性材料在屈服点后应力基本不变而应变迅速增加,试样很快变细、变长,准确测量两标线之间的距离变得相当困难,为此采用夹具间的原始距离替代试验标距、夹具间的距离增量代替伸长改称为“拉伸标称应变”。

2.5.1断裂标称应变nominal tensile strain at break εtB试样屈服后断裂(见图1中的曲线b和曲线c)时与断裂拉伸应力(见3.2)相对应的拉伸标称应变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无屈服的断裂情况(见4.2)。

2.5.2拉伸强度标称应变nominal tensile strain at tensile strength εtM拉伸强度出现在屈服之后(见图1中的曲线b)与拉伸强度对应的标称应变,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没有屈服或拉伸强度出现在屈服点时的情况,见4.3。

2.6拉伸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in tension E t应力σ2与σ1的差值(σ2-σ1)与对应的应变ε2与ε1的差值(ε2–ε1;ε1=0.0005ε2=0.0025)的比值[见图1中的曲线d和10.3中的公式(8)]以MPa为单位。

此定义不适用于薄膜和橡胶。

注:借助计算机可以用监测点间曲线部分的线性回归代替以两个不同的应力-应变点来测量模量Et。

此定义的几何意义就是应力-应变曲线上(σ1,ε1)点与(σ2,ε2)两点间割线的斜率。

由于曲线不是完全平滑的此方法的测试误差较大。

2.7泊松比Poisson’s ratio μ在纵向应变对法向应变关系曲线的起始线性部分内垂直于拉伸方向上的两坐标轴之一的拉伸应变ε与拉伸方向上的应变ε之比的负值, 用无量纲的比值表示。

按照相应的轴向,泊松比可用μb(宽度方向)或μh(厚度方向)来标识。

μn=式中:μn——泊松比,以法向n=b(宽度)或h(厚度)上的无量纲比值表示ε——纵向应变εn——n=b(宽度)或h(厚度)时的法向应变。

泊松比优先用于长纤维增强材料。

由于标准的变化,在标准发布实施后将要求试验机提供的数据类型、计算方式符合标准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4 页共12 页的要求。

试验机企业需要修改试验程序以适应新标准的要求3 .GB/T 1040对试验机的要求3.1、试验机3.1.1 概述试验机应符合ISO 5893 和本标准5.1.2~5.1.5的规定。

3.1.2 试验速度试验机应能达到表1所规定的试验速度(见4.2)。

试验速度仍为9种但1mm/min的允许偏差由±50%提高到±20%试验机企业应引起注意。

速度mm/min 公差%1 a)2 a)5102050100200500a)这些公差均小于GB/T 17200所标明的允差。

3.1.3 夹具用于夹持试样的夹具与试验机相连,使试样的长轴与通过夹具中心线的拉力方向重合,例如可通过夹具上的对中销来达到。

应尽可能防止被夹持试样相对于夹具滑动。

推荐使用下述类型的夹具,当施加在试样上的拉力增加时,能保持或增加对试样的夹持力,且不会在夹持处引起试样过早破坏。

3.1.4 负荷指示装置负荷指示器应带有能显示试样所承受的总拉伸负荷的装置。

该装置在规定的试验速度下应无惯性滞后,指示负荷的准确度至少为实际值的1%,应注意之处均列在GB/T 17200中有对应国家标准。

3.1.5 引伸计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5 页共12 页引伸计应符合GB/T 17200 规定,应能测量试验过程中任何时刻试样标距的相对变化。

该仪器最好,但不是必须能自动记录这种变化且在规定的试验速度下应基本上无惯性滞后并能以相关值的1%或更佳精度测量标距的变化。

这相当于在测量模量时,在50mm标距基础上能准确至±1μm。

当引伸计连接在试样上时,应小心操作以使试样产生的变形和损坏减至最小。

引伸计和试样之间基本无滑动。

试样也可以装纵向应变规,其精度应为对应值的1%或更优。

用于测量模量时,相当于应变精度为20×10-6(20微应变)。

选择应变规表面处理和粘接剂应以能显示被试材料的所有性能为宜。

3.2 测量试样宽度和厚度的仪器3.2.1 硬质材料应使用测微计或等效的仪器测量,其读数精度为0.02mm或更优。

测量头的尺寸和形状应适合于被测量的试样,不应使试样承受压力而明显改变所测量的尺寸。

3.2.2 软材料应使用读数精度为0.02mm或更优的度盘式测微计来测量试样,其压头应带有圆形平面,同时在测量时能施加(20)kPa的压力。

4.试样4.1试样形状和尺寸要求选用的是高分子材料检测的形状和尺寸(参照标准——国标GB/T 1040-92中的)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 6 页共12 页其它国标的尺寸要求一览:高分子试样的制备和尺寸要求I :I型试样及尺寸试样的制备和尺寸要求III :III型试样及尺寸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7 页共12 页试样的制备和尺寸要求IV :IV型试样及尺寸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8 页共12 页试样材料类型试样制备方法最佳厚度mm 试验速度硬质热塑性塑热塑性增强塑料Ⅰ注塑模压 4 B C D E F硬质热塑性塑料板热固性塑料板含层压板机械加工 2A B C D EF G软质热塑性塑料及板Ⅱ注塑、模压板材机械加工和冲切加工2 F G H I热固性塑料(含填充、增强塑料)Ⅲ注塑模压 C热固性塑料板Ⅳ机械加工 B C DA:1mm/min, B:2mm/min, C:5mm/min, D:10mm/min, E:20mm/min, F:50mm/min,G:100mm/min ,H:200mm/min,I:500mm/min4.3 标线如果使用光学引伸计,特别是对于薄片和薄膜,应在试样上标出规定的标线,标线与试样的中心距离大致相等,两标线间的距离的测量精度应达到1%或更优。

标线不能刻划或者冲刻或者压印在试样上,以免损坏受试材料,应采用对受试材料无影响的标线,而且所划的每条线要尽量窄。

4.4 试样的检查试样应无扭曲,相邻的平面间应相互垂直。

表面和边缘应无划痕、空洞、凹陷和毛刺。

试样可与直尺、直角尺、平板比对,应用目测并用螺旋微测器检查是否符合这些要求。

经检查发现试样有一项或几项不合要求时,应舍弃或在实验前机器加工至合适的尺寸和形状。

拉伸性能的测定修改号0页数第9 页共12 页5 试样数量5.1每个受试方向和每项性能(拉伸模量、拉伸强度等)的实验数量不少于5个。

如果需要精密度更高的平均值,试样数量可多于5个,可用置信区间(95%概率,见ISO 2602:1980)估算得出。

5.2应废弃在肩部断裂或者塑形变形扩展到整个肩宽的哑铃形试样并取样重新实验。

5.3当试样在夹具内出现滑移或在距任一夹具10mm以内断裂,或者明显缺陷导致过早破坏时,由此试样得到的数据不应用来分析结果,应取试样重新实验。

由于这些数据的变化是受试材料性能变化的函数,因此,无论数据怎样变化,不应随意舍弃数据。

注:如果多数的破坏出现在可接受破坏判据以外时,可用统计学分析得出数据。

但一般认为最后的实验结果可能是过低的。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重复实验,以减少不可接受实验结果的可能性。

6 实验步骤6.1 实验环境应在与试样状态调节相同环境下进行实验,除非有关方面另有商定,例如在高温或低温下实验。

6.2 试样尺寸在每个试样中部距离标距每端5mm以内测量宽度b和厚度h。

宽度b精确至0.1mm,厚度h精确至0.02。

记录每个试样宽度和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以便用于其他计算。

6.3 夹持将试样放到夹具中,务必使试样的长轴线与实验机的轴线成一条直线。

当使用夹具对中时,为得到准确对中,应在紧固夹具前稍微绷紧试样,然后平稳而牢固地夹紧夹具,以防止试样滑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