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
第六课第二节《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新授导学

初三第六课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主备人:袁晓燕分管领导使用时间:2009.12.1 班级一、学习要求:重点掌握: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的表现;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与危害;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的表现、危害;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的原因、危害。
一般了解:自然物种减少的状况、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环境问题表现深刻理解: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的重要性习惯养成: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以及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习惯二、学习方式:本节课约用1分钟阅读“情境拓展导入素材”栏目内容,然后,用10分钟对照“知识结构梳理”阅读课本自主学习;用5分钟小组讨论,解决不懂问题,用10分钟班级交流,教师释疑,用5分钟做“基础知识自我评价”,最后进行学习小结三、时间安排:1课时四、课前预设:(一)学生通过看书可以解决的问题是:自然物种在减少的原因、及危害。
(二)小组讨论后可以解决的问题是: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现状(三)需要教师点拨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增进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五、、情景拓展导入材料:1、看了上面图片后,你认为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有哪些?你认为还有哪些破坏大自然的现象?请例举结合材料,思考1)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有哪些?2)这些不和谐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3)上述材料对我们人类有何启示?五、知识结构梳理:原因:、。
(一)自然物种在减少危害:、。
倡导:。
现状:。
人与大自然的(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不和谐之音危害:以、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
含义:(三)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问题。
危害:、、。
六、基础知识自主评价1.由于环境污染,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
这表明环境污染:()A.威胁生态平衡 B.危害人类健康C.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D.十分严重2.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近年来森林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每年流失土壤20多亿吨。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设计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设计寿光市洛城二中秦金凤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2、学科: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3、课时:1课时4、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提前将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学。
并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情。
2、【百度搜索】:1、滥捕滥杀图片及资料 2、乱砍乱伐图片及资料3、大气污染图片及资料4、水污染现象及资料学生准备:1、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3个学习小组,分别就“自然物种减少状况”、“自然景观遭破坏情况”、“环境状况”课题开展调查、研究。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百度搜索】进行问卷调查、社会调查,对数据归类、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2、依据学案导学中的预习新知的要求,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收看电视、百度搜索等),搜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时事或热点事例,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简洁明了的文字并做相应评述。
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现况、出现的原因以及危害,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从自身做起关爱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平等的对待一切生物,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环境的忧患意识,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原因。
难点: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五、教材分析;本课为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感受大自然第二课时,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图片来说明自然界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从三个层次上介绍了这一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目前自然界物种减少的状况、减少的原因及危害;其次,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景观的意识;最后,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2 人为因素——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掠夺
式开发和利用
人们再继续破坏自然物种的生态平衡后果
后果:人们再这样破坏生态平衡的 后果必然会危害人类自身
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的 生命
人为破坏自然景观的危害是什么?
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就是饮鸩止渴
我国的环境状况如何人类与大自然不和谐主要表现 Nhomakorabea哪几个方面?
自然物种在减少 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太空垃圾的出现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 每年每月甚至 每时每刻都有某个物种灭绝或 者濒临灭绝 而且灭绝速度在不断加快 从原来的一天一个物种丧失到 一个小时就有一个物种丧失
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1 不可抗拒的自然及历史因素
1. 人类与大自然不和谐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 目前自然物种减少的状况如何? 3. 造成自然物种灭绝的因素有哪些? 4. 人们再继续破坏自然物种的生态平衡后果是
什么?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5. 举例说明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状况。 6. 人为破坏自然景观的危害是什么? 7. 我国的环境状况如何? 8. 什么是环境问题?它有什么危害?我们该如 何对待环境问题?
不容乐观,环境问题堪忧
什么是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我们该如何对待环境问题?
保护环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 的家园,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从我 们自身做起
它有什么危害?
威胁生态平衡 危害人类健康 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不和谐之音的教学设计

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内容标准◆2.1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观,有意识的控制人对自然的破坏能力。
【能力】能从自身做起珍爱和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知识】知道自然物种在减少及原因,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
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教学活动◆环节一:创设情景、新课导入上课,师生问好。
师说:小小的课堂,就是我们展示才艺的舞台,本堂课,看谁回答最优秀、表现最突出。
下面倾听来自我市的报道。
[据莱芜日报记者:李玉亮 4月16日报道]4月15日下午,省委常委、副省长孙伟来我市调研工作,并考察雪野旅游区开发建设情况。
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旅游区山水资源优势,创新新型业态,凸显自身特色,加快提升文化内涵,努力将旅游区打造成为全市科学发展的新增长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我校为了宣传环保知识,打造自然、和谐、优美的雪野旅游度假区,播放了一段资料。
我们观看后感受很深。
播放影片《砍伐森林》:师问:大家谈,欣赏完影片,你现在想和大家说什么?生答:(略)教师点拨总结:茂密的原始森林、珍奇的树木、依然自得的动物王国……人与生物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相依为命的生态大系统,然而由于人类的破坏,森林被砍伐、动物被吓跑,对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你知道多少?知道这些知识对我们建设雪野旅游度假区有什么好的建议?为了解释这些问题,我校三年级四班派出了“环保万里行”记者团对我国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请观看他们的调查,题目是-----环节二:合作探究、讲解新课出示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请我们一起跟随“环保万里行”记者团,首先倾听来自“今日报道”栏目组的报道。
八年级鲁教版思品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

八年级思品鲁教版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大自然之美,下面我们再一起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
(播放风光片段)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愉悦,喜欢,高兴,很想去等等)师: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快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可以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的母亲。
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生: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母亲一样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师:说的很好,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播放图片)请问这些图片反映了人类是怎样对待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污染大自然)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不和谐的)师: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有哪些表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下面我介绍几位我小时候就结识的老朋友给大家认识。
请同学们观看这样一组照片(投影榆树,槐树,皂荚树、橡树照片)教师边放照片边介绍:这是榆树,小时候我经常会吃到榆钱,很鲜美。
这是槐树,槐树的花洁白无暇,又香又甜。
槐树一开花,满村都是香甜味儿。
这是皂荚树,小的时候,我曾经用皂荚树的叶子洗衣服。
这是橡树,果实圆圆的,像个棒棒糖,很好玩。
师:这些树大家现在还能经常见到吗?(不常见)现在大家经常见到的树木有哪些呢?杨树,柳树,品种比较少了,这反映了现在植物的种类比过去有什么变化?(种类减少了)师:不单单是植物的种类减少了,动物的种类也在减少,请大家看这样一组资料(投影11、12、13、14,让学生进一步感觉到物种减少)师: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濒临灭绝呢?(学生回答,熊猫、华南虎、)师:通过刚才的一组照片和数据,我们了解到自然界的物种在不断的减少。
(投影,不和谐之一:自然物种在减少)那导致物种减少的原因有哪些呢?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8页下面内容,小组内部展开讨论。
《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教学反思

《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使用了一段动画:我是一只小小鸟。
首先,我让学生仔细观看动画后,从动画中找出人类与大自然不和谐的表现:人类的哪些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将人类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逐一找了出来,然后,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回忆动画内容并思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导致什么后果?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呢?学生们又沸腾了……
我用短短五分钟的动画创设情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又通过动画将课程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观察、思考、发现的中积极思维,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在自主探究中迸发智慧。
一节课中,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有关人类活动带给自然环境的不和谐之表现、影响以及人类处理与大自然关系的正确做法
等知识,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提高了多种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这节课之后,我感触很多。
我开始竭力尝试着通过多媒体、辩论、演讲、故事、歌曲欣赏、漫画展评以及社会调查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乐趣与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真正落实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景观破坏:几家欢乐几家愁?
一方面,现代影视剧拍摄破坏了自然景观,同时
获得巨额票房收入,娱乐了大众。
另一方面,伴随着旅游业的升温,一些地方在景
区内建宾馆、商店和娱乐设施,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自由辩论: 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来 正方:自然景观不容破坏 发展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 反方:只要能造福大家,破坏一点未尝不可。
景观之痛:还有多少美景可以破坏
回看大片惊人“破坏”
◇影片二:《神雕侠侣》
破坏九寨沟经过200万年才形成的两大自然景观 “神仙池”和“钙化瀑布” 。
景观之痛:还有多少美景可以破坏
回看大片惊人“破坏” ◇影片三:《大旗英雄传》 用涂料喷涂覆盖国家重点 保护文物摩崖石刻
景观之痛:还有多少美景可以破坏
,
.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时间。
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骆驼峰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
说一说:这对我们鉴赏自然风景有什 么启示?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距离。
还要发挥想象力。
天外来客
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亭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距 离、角度、时间。 鉴赏自然美,要发挥 人们的想象力。
环境播报:人类不能承受之重
看网络那些让人“亮瞎眼”的段子——
最精练:一拉窗帘,以为我瞎了呢。
最喜感:都别出门了!现在上海随便给人个大嘴巴子, 你一转身人就没了,扇完不跑都找不到谁扇的。
最感性: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 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最有才: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 叫我才走。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教学设计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从而增进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在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能力能从自我做起,珍爱和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提高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3、知识了解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表现,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掌握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的状况、原因和危害;知道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能运用所学到的环保知识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学生分析】初二年级学生出生、成长的环境是比较优越的,对自然界的物种,自然环境遭人为破坏的情况了解甚少。
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增强保护自然物种,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让他们能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以达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本目内容主要说明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本目内容共分三个层次:“自然物种在减少”、“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让学生了解目前自然界物种减少的状况、原因及危害;其次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景观的意识;最后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教学准备】学生要有一定的网络应用和搜索基础,学生人手一机;具备一定带宽的网络教室。
【教学重点】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原因。
【教学难点】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教学方法】可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参与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向对话交流,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保护藏羚羊》,学生观看。
并谈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人的视频画面,尤其是杀戮藏羚羊的场面和最后藏羚羊孤独的身影,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营造一种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领下面的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状况、原因、危害,知道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能力:能从自身做起珍爱和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观,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破坏行为。
教学重点:人与自然不和谐之音的表现
教学难点: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的相关资料、图片。
学生:搜集本地自然景观遭到严重破坏的事例,以及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备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作为大自然之子,应当对大自然抱感激之心,善待大自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却肆意破坏大自然,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伤痕累累,从而使人类也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四组图片(大气污染、水污染、乱砍乱伐、滥捕滥杀),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看了以上图片,有什么感想?你还知道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有哪些?
新课讲授:
一、合作探究(一)自然物种在减少
导语: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自然物种,多种多样的动植物为大自然增添了勃勃生机,人与大自然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
生物是人类的朋友,可是我们的“朋友”每年每月,每时每刻都在灭绝或者濒临灭绝。
下面请同学们看两组图片及动物灭绝速度的一份档案。
学生活动:看图片思考
教师活动: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可问题是:人类够朋友吗?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下面是一份动物灭绝档案。
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了,而另一动物也正在灭绝的边缘挣扎!
1799年蓝马羚灭绝,原生活于南非
1876年欧洲野马灭绝,原生活于欧洲
1942年红鸭灭绝,原生活于印度
1948年袋狼灭绝,原生活于澳洲
……
华南虎仅余50只在动物园中
白鳍豚不超过100只
大熊猫野外生存有1000只左右
指猴 1966年曾有9只,后来命运不详
学生活动:看过这些画面和数据,你有什么感想?物种减少的原因有哪些?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小结:
原因:①自然因素: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
②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危害:
①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②危及人类自身。
二、合作探究(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导语:有句古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自然景观来发展经济,本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一举三得的事,但却有很多令人遗憾的事情发生。
展示四川九寨沟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资料:关于公开报道的九寨沟自然景观被破坏的事并不在少数,其中以“张纪中的《神雕侠侣》剧组破坏自然景观”最为轰动。
去年11月,根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揭发,原本禁止游客“触水”的九寨沟,破例让张纪中的《神雕侠侣》剧组多次“下水”拍摄。
该知情者还指出,在张纪中的要求下,这部戏的选景都是九寨沟最美的地方,包括著名的珍珠滩瀑布。
他向媒体透露:“张纪中不懂得怜香惜玉,让摄影师来回在水中走动,还让马在里面拼命折腾,这些都伤害了九寨沟的水环境。
在没人管的状态下,工作人员也肆意破坏,把珍珠滩瀑布四周的青苔踩得七零八落,有些地面甚至已是一片空白,连植被都被破坏了。
”这个消息引起了公众一片哗然。
大多数人知道九寨沟因为它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为了更方便游客到达,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设施,从进入九寨沟的公路到整个漳扎镇,到处是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旅途的周折没有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一直通向那个被誉为‘天堂’的童话世界——九寨沟。
整齐优美的城市环境,功能齐备的服务设施,卡拉OK、大商场、洗脚屋、电玩屋……你可以享受到在任何一个现代城市所能享受到的一切……开发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缩小了发达与落后的差距,但同时使得有些事物的价值大打折扣。
专家预言:四川九寨沟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可能在20年后消失。
学生活动:看到四川九寨沟可能在20年之后消失,你们有什么想法?谈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小结:
现状:我国的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现象日益严重。
原因: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
过渡:所以我们发展经济既要为当代人着想,又要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考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
三、合作探究(三)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展示我国环境被破坏的四幅图片:(分别是:陕西省某地大规模发展工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云南某地有个癌症村,每年都有20多个人死于癌症,图中的女孩患的就是骨癌;安徽省马鞍山化工园区长江边上被化工厂污染的土地;在黄河边放羊的老汉受不了排水沟第三次排放出的臭气。
)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看了以上图片,你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满意吗?为什么?结合图片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性?为保护环境中学生应怎么做?(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总结:
(1)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
(2)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环境中学生应做到:树立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
课堂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表现:
1、自然物种在减少
(1)物种减少的原因
(2)物种减少的危害
2、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1)破坏的原因
(2)破坏带来的危害
3、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1)环境问题的原因
(2)环境问题的危害
(3)中学生保护环境的做法
总结: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有义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清除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的音符,保护好地球——我们的家园。
保护自然时不我待,拯救地球刻不容缓!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大自然,关爱大自然。
(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
课外延伸:
1. “五一”长假到了,小明准备和父母亲一起去爬泰山,去之前,妈妈告诉他,要注意保护泰山风景区的各种自然景观。
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吃完十五后将包装袋妥善处理,不乱扔. ②在建筑物或岩石上刻字留念. ③看到有人破坏自然景观,上前制止. ④爱护景区的花草树木. ⑤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破坏环境的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大自然是人类可亲可敬的朋友,它不但养育了我们,也为我们提供了娱乐休息的场所。
下面把大自然当朋友的句子是()
A、我们要做世界的主人。
B、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C、人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D没有办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3、中国是一个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的濒危物种就占约25%,共156种,形势十分严峻。
造成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生物界的优胜劣汰。
B、人类进步动植物无法适应。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D、是自然因素造成的。
4、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朋友大自然却遭到了极大的伤害,弹奏出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
下面不属于这种不和谐之音的是()
A、自然物种在减少
B、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C、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D、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5、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可有人为了眼前利益,捕捉青蛙,把它作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
①吃了,反正已经端上了餐桌。
②不吃,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
③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
④我不吃,他们吃我就不管了。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