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剂之强氧化剂的分类(一)

水处理剂之强氧化剂的分类(一)

水处理剂之强氧化剂的分类(一)

1.氟气(F2)

氟气(F2)是淡黄色的气体,强氧化性,有特殊难闻的臭味,剧毒。-188℃以下,凝成黄色的液体。在-223℃变成黄色结晶体。在常温下,氟几乎能和所有的元素化合:大多数金属都会被氟腐蚀,碱金属在氟气中会燃烧,甚至连黄金在受热后,也能在氟气中燃烧。许多非金属,如硅、磷、硫等同样也会在氟气中燃烧。

2.臭氧(O3)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气态臭氧厚层带蓝色,有特殊臭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

《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版)》

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一条 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三条 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2—

第四条 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第五条 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 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第七条 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 本名录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 —3—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限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 (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最新抗氧化剂分类

抗氧化剂分类

抗氧化 氧化是肌肤衰老的最大威胁,日晒、压力、环境污染等都能让肌肤自由基泛滥,从而产生面色黯淡、缺水等氧化现象,都是身体产生氧化的“罪魁祸首”。所以无论从健康层面还是从护肤层面,我们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抗氧化。 人体的抗氧化物质有自身合成的,也有由食物供给的。酶和非酶抗氧化物质在保护由于运动引起的过氧化损伤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补充抗氧化物质有利于运动机体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或加速其清除,以对抗自由基的副作用,因而对一般人和运动员的健康都有益,可能延缓运动性疲劳发生和加快体能恢复。 抗氧化不仅仅是身体内的环保,现在连脸部肌肤也要开始进行抗氧化工作。简单的说,脸部的抗氧化就是将青春留在脸上,并且屏除外在环境,比如紫外线、污染空气等对皮肤的伤害,再加上年龄的自然老化,让岁月不会减缓在脸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每天的生活中,有太多会加速肌肤细胞氧化的可怕杀手,手机、电磁波、紫外线、空气污染、油炸食物及压力等。真正健康的保养观念,必须加入修复因素,也就是抗氧化的因素;在日常的肌肤保养品中,加入抗氧化效果的产品,会使肌肤的保养更向上提升。一般来说,除了饮食之外,保养品也有助于脸部抗氧化工作的进行,除了定期的清洁之外,运用加强保湿的产品,或是在重点部位如眼部周围等进行保养,防止肌肤松弛、老化,进而达到抗氧化的成效。 抗氧化物质

1.维生素E 维生素E是细胞膜内重要的抗氧化物和膜稳定剂。维生素e在维持肌肉组织的正常机构和代谢,特别是在肌肉收缩期间的能量供给和钙离子摄取和释放有着重要的作用。补充维生素 e(400~1,600国际单位/天)可减少由大强度运动或其它情况引起自由基增加对机体的损伤。 2. 维生素 C 维生素 c缺乏可大大降低耐力运动能力。补充维生素 c可明显降低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 3.硒 硒是机体抗氧化系统组成成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成分,适当补硒可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常用补硒制剂:新稀宝、硒维康。 4.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所以β-胡萝卜素对运动时的氧化应激有保护作用。推荐的β-胡萝卜素补充量是每天25, 000-100,000国际单位。 5.辅酶Q 辅酶Q是机体中要使用氧的所有细胞的必需成分,因为它是物质氧化产生能量的过程中的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运动中能量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辅酶q10可减少人心脏和肌肉自由基生成。 6.番茄红素

强弱氧化剂 还原剂

强氧化剂: 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卤素)、O2、O3、S等 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Cu2+,Fe3+等或H+ 3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浓)、KClO3、HClO等 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弱氧化剂: 氧化铜氢氧化铜银氨溶液(有机里会用到)水 强还原剂: 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等 2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2+,Sn2+等 3非金属阳离子,如Cl-,B-,I-,S2-等 4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 锂钠钾氢气(这个一般)金属氢化物草酸金属钠族、碱土族金属、铁等常见非贵金属、氢气、硫、磷 弱还原剂: 一些金属一氧化碳碳硫 氧化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X2、O2、S 高价金属离子:Fe3+、Sn4+ 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 其它:[Ag(NH3)2]+、新制Cu(OH)2 含氧化合物:NO2、N2O5、MnO2、Na2O2、H2O2 、HClO、 HNO3、浓H2SO4、NaClO、Ca(ClO)2、KClO3、 KMnO4、王水 还原剂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C、H2、S 低价金属离子:Fe2+、Sn2+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 -、HI、NH3、Cl-、HCl、Br-、HBr 低价含氧化合物:

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 H2C2O4、含-CHO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有:S、SO32-、HSO3-、H2SO3、SO2、NO2-、Fe2+等,及含-CHO的有机物 蓝色固体: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绿)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气体H2、O2、CO2、HCl 、HBr、HI、Cl2、Br2、O3、SO2、NO、NO2、NH3、N2、CO、CH4、C2H4、C2H2中 可以从颜色来识别的有哪些? Cl2、Br2、NO2、O3 NO遇空气变红棕色 哪些气体有特殊气味? NH3、SO2、NO2、Br2、Cl2、HCl、HBr、HI、O3 哪些气体易溶于水? NH3、HCl、HBr、HI、SO2 (NO2) 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的气体有哪些? HCl、HBr、HI(HNO3) 利用燃烧来鉴别的气体有哪些?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H2、CO、CH4、C2H2、C2H4 火焰颜色亮度烟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看是否有水出现倒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会变浑浊 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有哪些?碱性的呢? CO2、HCl、HBr、HI、Cl2、SO2、NO2;NH3 利用通入溶液中产生沉淀的方法检验的气体有哪些? CO2 SO2 HCl HBr HI 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有哪些?有什么共同的实验现象?怎样区别它们? Cl2、Br2、NO2、O3 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Br2与NO2的区别:1通入水中2通入AgNO3溶液3加压 能使溴水褪色的气体有哪些? SO2、NH3、C2H2、C2H4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forStandards,简称ICS)是由 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标准文献分类法。它主要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国 家标准以及相关标准化文献的分类、编目、订购与建库,从而促进国际标准、区 域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其他标准化文献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ICS代码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01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Terminology (principles and coordination) 术语学(原则和协 调配合) Vocabularies 词汇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Vocabularies)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Sociology. Services.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Transport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行政、 运输 (词汇) 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 (Vocabularies) 数学、自然科学 (词汇) Health car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医药卫生技术(词汇) Environment and health protection. Safety (Vocabularies) 环保、 保健与安全 (词汇)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hysical phenomena (Vocabularies)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 (词汇) Testing (Vocabularies) 试验 (词汇) Mechanica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Fluid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 流 体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机械制造 (词汇) Energy and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能源和热 传导工程 (词汇) Electrical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电气工程 (词汇) Electronics (Vocabularies) 电子学 (词汇) Telecommunications. Audio and video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 (词汇)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machines (Vocabularies) 信息技 术、办公机械设备 (词汇) Imag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成像技术 (词汇) Precision mechanics. Jewelry (Vocabularies) 精密机械、珠宝 (词汇) Road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道路车辆工程 (词汇)

水处理药剂概述及絮凝剂种类和特点

水处理药剂概述及絮凝剂的种类和特点 1 我国工业废水现状 我国对废水污染的治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先进处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引进、消化并开发了大量的废水处理新技术,某些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新技术的投产运行为缓解中国严峻的水污染现状,改善水环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化工、造纸、纺织及煤炭行业废水排放总和几乎占到一半,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 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水处理量达到300-370亿吨,处理率约为62%,虽然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当前国内污水处理实际应用中,传统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和设备还是以下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1.1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 定义:应用物理作用没有改变废水成分的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处理法。 操作单元:气浮、吸附、萃取、沉淀、过滤、磁选等。废水经过物理处理过程后不会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本性,适用于简单的将污染物和水分离的情况。 1.2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 定义:应用化学原理和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称为化学处理。 操作单元:中和、化学沉淀、药剂氧化还原、臭氧氧化、电解、光氧化法等。污染物在经过化学处理过程后改变了化学本性,处理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化学变化。 1.3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定义: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是通过相转移的变化而达到去除的目的的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处理。

操作单元:混凝、气浮、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扩散渗析、反渗透、超滤等。污染物在物化过程中可以不参与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直接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也可以经过化学反应后再转移。 1.4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 定义: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机物,并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从而使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称为生物处理。 操作单元: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生物处理过程的实质是一种由微生物参与进行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它微生物如藻类和原生动物也参与该过程,但作用较小。 2 水处理中使用的药剂种类 在上面所述的第2、3种处理方法中,水处理中使用的药剂有哪些种类?这些水处理药剂都有哪些特点和作用?下面咱们从头说起水处理药剂的全面知识,内容如下: 为了使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进行回用,在处理过程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剂。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药剂分成以下几类: 2.1絮凝剂: 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 2.2助凝剂: 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 2.3调理剂: 又称为脱水剂,用于对脱水前剩余污泥的调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2.4破乳剂: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

危险危害因素: 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 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直接原因分类 (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 2. 防护缺陷(防护不当) 3. 电危害(漏电) 4. 噪声危害 5. 振动危害 6. 电磁辐射(X射线) 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 8. 明火 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 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 11. 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 12. 作业环境不良(缺氧) 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 14. 标志缺陷(无标志) 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质 2. 自燃性物质 3. 有毒物质 4. 腐蚀性物质 5.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致病微生物 2. 传染病煤介物 3. 致害动物 4. 致害植物 5.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ICS国际标准分类号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 (ICS) 编码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01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01.020Terminology (principles and coordination)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01.040Vocabularies词汇 01.040.01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Vocabularies)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行政、运输 (词汇)01.040.03Sociology. Services.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Transport (Vocabularies) 01.040.07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 (Vocabularies)数学、自然科学 (词汇) 01.040.11Health car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医药卫生技术(词汇) 01.040.13Environment and health protection. Safety (Vocabularies)环保、保健与安全 (词汇) 01.040.17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hysical phenomena (Vocabularies)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 (词汇) 01.040.19Testing (Vocabularies)试验 (词汇) 01.040.21Mechanica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01.040.23Fluid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流体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01.040.25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机械制造 (词汇) 01.040.27Energy and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能源和热传导工程 (词汇) 01.040.29Electrical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电气工程 (词汇) 01.040.31Electronics (Vocabularies)电子学 (词汇) 01.040.33Telecommunications. Audio and video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 (词汇) 01.040.35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machines (Vocabularies)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 (词汇) 01.040.37Imag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成像技术 (词汇) 01.040.39Precision mechanics. Jewelry (Vocabularies)精密机械、珠宝 (词汇) 01.040.43Road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道路车辆工程 (词汇) 01.040.45Railway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铁路工程 (词汇) 01.040.47Shipbuilding and marine structures (Vocabularies)造船和海上建筑物 (词汇) 01.040.49Aircraft and space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航空器和航天器技术 (词汇) 01.040.53Materials handling equipment (Vocabularies)材料储运设备 (词汇)

职业危害的分类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3101 职业危害的分类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职业危害的分类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按来源分类 职业危害因素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1)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不同而变化。如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噪声、振动、高温、辐射及传染性因素等因素有关。 职业有害因素可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方面,有的是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有的是生产中使用的辅料,有的是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或副产品,有的是成品(如有机磷农药),有的是原料中的杂质(如乙炔中含砷化氢和磷化氢),也可以是生产过程中产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 一、内容概述 本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重点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分类,从得氧和失氧观、化合价升降观、电子转移观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找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和氧化还原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 (二)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原子间是按一定数目相互化合,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叫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2、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全为正值,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既有负值又有正值; 3、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如:原子团的化合价:NO -、SO42-、SO32-、HSO3-(亚硫酸氢根)、CO32-、HCO3 3 -、ClO3-(氯酸根)、NH4+(铵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 中心元素的化合价:

4、离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在生成它们的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数目及离子的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如NaCl: 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在生成它们的反应中共用电子对的偏向、偏离的对数在数值上相等。如HCl: 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1、比较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既对立又统一,在反应中化合价上升和下降总数相等,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总数相等。 3、特征(或判断依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4、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为 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例:有下列反应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 简介 它是一种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现行“国 际贸易标准分类”于1950年7月12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 目前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纳的商品贸易分类体系。到2006年为止,该 标准分类经历了四次修改,最近的一次修改为第四次修订版,于2006年3 月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该分类法将商品分为为10大类、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部分目录 在它的编号中第一位数字表示类、第二位数字表示章、第三位数字表 示组、第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如果对分组再进行细分,五位数即表示品目, 六位数字表示细目。以下是部分目录: 0 -食品和活畜 00 -活的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的分裂00 - Live animals other than animals of division 01 -肉及肉制品 01 - Meat and meat preparations 02 -乳制品和鸟蛋 02 - Dairy products and birds' eggs 03 -鱼(不是海洋哺乳动物),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 03 - Fish (not marinemammals), crustaceans, molluscs and aquatic invertebrates, and preparations thereof 04 -谷物和谷物制品 04 - Cereals and cereal preparations 05 -蔬菜和水果 05 - Vegetables and fruit 06 -糖,糖制品及蜂蜜 06 - Sugars, sugar preparations and honey 07 -咖啡,茶,可可,香料,及其制造 07 - Coffee, tea, cocoa, spices, and manufactures thereof 08 -喂养(不包括没有碾磨的谷物)08 - Feeding stuff for animals (not including unmilled cereals) 09 -杂项食品产品和筹备工作09 - Miscellaneous edible products and preparations 1 -饮料和烟草 11 -饮料11 - Beverages 12 -烟草及烟草制品 12 - Tobacco and tobacco manufactures 2 -粗材料,不能食用,但燃料 21 -皮,表皮和毛皮,原料 21 - Hides, skins and furskins, raw 22 -石油种子和含油果实 22 - Oil-seeds and oleaginous fruits

水处理药剂

污水处理药剂的使用 学号——200812020232 专业——环境化学 院系班级——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08102班指导老师——郑丽英 姓名____李智湘 目录: 1——水处理药剂的概念 2——水处理剂的种类和举例 3——水处理剂的用途: 4——我国与国外的水处理剂的状况 5——水处理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1.0水处理剂的概念 水处理剂是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废水处理过程中必需的化学药剂,通过使用这些化学药剂,可使水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水垢和污泥的形成、减少泡沫、减少与水接触的材料腐蚀、除去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有毒物质、除臭脱色、软化水质等 2.0水处理剂的种类和举例 水处理药剂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污水处理类药剂 二、工业循环水处理药剂 三、油水分离剂 常用的水处理药剂有:阻垢剂、缓蚀剂、杀菌灭藻剂(水处理杀菌剂)、清洗剂、粘泥剥离剂、絮凝剂、混凝剂、分散剂等水处理药剂,六偏磷酸钠也是水处理的一种。 四绿色水处理药剂 PASP 聚天冬氨酸 2.1 ——阻垢剂 是一类能阻止水中致垢盐类在设备表面沉积的物质。一般认为,阻垢剂起阻垢作用是因为它对水中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对微晶有吸附分散作用和晶格畸变作用。阻垢剂可以分为:天然高分子类、聚羧酸盐类、膦酸盐类、膦酸酯类等。 2.2——缓蚀剂 无机盐类是相当重要的一类缓蚀剂品种。是指分别在配方中采用了铬酸盐、磷酸盐、硫酸锌、硅酸盐、钼酸盐、钨酸盐和有机膦酸盐。全有机配方则不采用无机盐,特别是重金属无机盐,以降低药剂对环境的污染。在全有机配方中常以有机膦酸盐作缓蚀剂。芳香唑类是用于铜及其合金的缓蚀剂。 2.3——絮凝剂(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 絮凝技术的关键是絮凝剂的选择。絮凝剂可分为无机、有机和微生物絮凝剂。 2.3.1无机絮凝剂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有氯化铝、硫酸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其聚集速度慢,形成的絮状物小,腐蚀性强,在水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问题,而逐渐被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所取代。 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性能好,生成的矾花大,投药量少,效率高,沉降快,适合水质范围较宽。主要用于饮用水和工业给水的净化。同时还能用于去除水中所含的铁、锰、铬、铅等重金属,以及氟化物和水中含油等,故可用于处理多种工业废水。

职业病危害分类大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 (二)煤尘(煤矽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 (三)石墨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墨尘肺 (四)炭黑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黑尘肺 (五) 石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肺 (六) 滑石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滑石尘肺 (七) 水泥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水泥尘肺 (八) 云母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云母尘肺 (九) 陶瓷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陶瓷尘 (十)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铝尘肺 (十一) 电焊烟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 (十二) 铸造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铸工尘肺 (十三) 其他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其他尘肺 二、放射性物质类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r射线)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三、化学物质类: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四)镉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五)铍及其化合物 铍病 (六)铊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七)钡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八)钒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一)铀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 (十二)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 (十三)氯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 (十四)二氧化硫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硫中毒 (十五)光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气中毒 (十六)氨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中毒 (十七)偏二甲基肼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偏二甲基肼中毒 (十八)氮氧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氮氧化合物中毒 (十九)一氧化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氧化碳中毒 (二十)二氧化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碳中毒 (二十一)硫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化氢中毒 (二十二)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二十三)氟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工业性氟病 (二十四)氰及腈类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二十五)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乙基铅中毒 (二十六)有机锡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锡中毒

抗氧化剂

抗氧剂是一类能够有效阻止或延缓自动氧化的物质,是药物辅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防止药物及其制剂的氧化变质,以及由氧化所导致的变色、产生沉淀及其他方面的不稳定性。药物的氧化反应是引起药物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药物的氧化降解是含有自由基的自氧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仅有很少的氧就能引起反应。而空气中的氧气占21%(v/v),在如此多氧的存在下,药物不需要其他氧化剂的参与,室温就能自发引起“自氧化反应”。这种反应的过程很复杂,属于游离基诱发的“链反应”,光和热能加速这种反应的进行,微量的金属离子或过氧化物也会催化这种反应。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或潜在酚羟基等有效成分的制剂中,只要有少量的氧存在,就可能引起药物自氧化反应。药物氧化的结果,不仅使有效物含量降低,而且有可能改变药物的颜色或出现沉淀,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影响制剂的质量。 因此,为了抑制O2对氧化反应的作用,就有必要加入抗氧剂。抗氧剂本身是一种还原剂,与药物同时存在时,抗氧剂遇氧后首先被氧化,对易氧化的药物成分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保证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在自氧化过程中,抗氧剂的作用是提供电子或有效氢离子,供给自由基接受,使自氧化链反应中断。 目前,抗氧剂在医药方面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发展迅速,本文就抗氧剂的种类及其在药物制剂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1、抗氧剂的分类 1.1 根据溶解性分类 根据抗氧剂的溶解性,将抗氧剂分为水溶性抗氧剂和油溶性抗氧剂。 1.1.1 水溶性抗氧剂:主要用于水溶性药物的抗氧化。 常用的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等。 1.1.1.1 亚硫酸钠 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亚硫酸气味,具有强烈的还原性。水溶液呈碱性,主要用于偏碱性药物的抗氧剂。与酸性药物、盐酸硫胺等有配伍禁忌;不宜与氧化剂、强酸接触。 1.1.1.2 亚硫酸氢钠 为白色单斜型结晶粉末,具有为二氧化硫臭味,具有还原性。水溶液呈酸性,主要用于酸性药物的抗氧剂。与碱性药物、钙盐、对羟基衍生物如肾上腺素等有配伍禁忌;不宜与氧化剂、强酸类药物接触。 1.1.1.3焦亚硫酸钠 为无色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臭,味酸咸,具有强的还原性,水溶液呈酸性,主要用于酸性药物的抗氧剂。与氧化物有配伍禁忌。 1.1.1.4 硫代硫酸钠 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结晶性细粉,无臭,味咸。具有强烈的还原性。水溶液呈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主要用于偏碱性药物的抗氧剂。与强酸、重金属盐类有配伍禁忌。 1.1.2 油溶性抗氧剂:主要用于油溶性药物的抗氧化。 常用的有: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化羟基甲苯(BHT)、维生素 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等。 1.1. 2.1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 为白色或淡黄色腊状固体,具有微弱的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氯仿、乙醚和许多植物油。光和微量金属会引起本品变色和失活。主要用于脂溶性药物的抗氧剂。与氧化铁、铁盐有配伍禁忌。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重要知识点] 1.熟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3.熟练使用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子转移情况。 [知识点精析]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 二、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角度来说是指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从本质上来看则是指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涉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 (1)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表现为反应后所含某些元素化合价降低。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本身被还原,其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还原剂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表现为反应后所含某些元素化合价升高,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中本身被氧化,生成物是氧化产物。 如下图所示:

(2)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性质相反的物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把电子转移给氧化剂,即还原剂是电子的给予体,氧化剂是电子的接受体。 如下图所示: (3)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间的关系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常根据反应中有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有升有降)来判断。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技巧: ①当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时可认为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除外,如白磷变红磷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有机物发生的反应,当分子中引入氧或失去氢被氧化,反之分子中失去氧或得到氢被还原。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里,除了可用箭头表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外(即:双线桥法),还可以用箭头表示不同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称为“单线桥法”)。 用箭头表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即大家熟悉的“双线桥”。如: 用箭头表示不同原子的电子转移情况——“单线桥”。如: 更好地体现了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关系。再如: ①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可简单表示为 ②反应中电子转移总数即为还原剂给出的电子总数,也是氧化剂接受的电子总数。 ③在单线桥中不写“得”或“失”。 3.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 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和。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1950年出版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英文简称SITC,该分类表1950年7月1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正式通过,作为国际贸易统计、对比的标准分类。经社理事会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种分类体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修订本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其中在435个分组里又细分了1 573个子目,其余351个分组不分子目,合计共有1 924个统计基本项目,各国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子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前二位数字表示类、章次,前三位数字表示组别,前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别,如果该分组下设子目,则为五位数,分组前有一圆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分类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主要是按照商品的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的,同时也适当考虑商品的自然属性。1976联合国开始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国际贸易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主要分成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又细分为五小类、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八小类。 HS分类方法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是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HS的总体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归类规则;类、章及子目注释;按顺序编排的目与子目编码及条文。这三部分是HS的法律性条文,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和严密的逻辑性。HS首先列明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HS的许多类和章在开头均列有注释(类注、章注或子目注释),严格界定了归入该类或该章中的商品范围,阐述HS中专用术语的定义或区分某些商品的技术标准及界限。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章以下再分为目和子目。商品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目”(Heading),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Subheading)。前6位数是HS 国际标准编码,HS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113个六位数子目。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七、八、九位数码。 在HS中,“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HS“章”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如52章棉花,按原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