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抗干扰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超宽带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

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超宽带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

2008年3月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March 2008 第29卷第3期通信学报V ol.29No.3基于认知无线电的超宽带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周刘蕾1,朱洪波1,张乃通2(1.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3;2.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要: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思想,在满足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频谱限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避开多个无线电台工作频段的UWB脉冲波形设计算法,从而达到抑制窄带干扰的目的。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脉冲比通常使用的Scholtz脉冲的性能更优,抗干扰能力更强。

且此方法不需要在整个频段内降低UWB脉冲的功率谱密度,为提高UWB脉冲发射功率,增大UWB系统的通信距离,提供了一种灵活易行的方案。

关键词:认知超宽带无线电;频谱感知;脉冲波形设计;干扰抑制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36X(2008)03-0135-06Narrowban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in UWB systembased on cognitive radio theoryZHOU Liu-lei1, ZHU Hong-bo1, ZHANG Nai-tong2(1. College of Telecommunications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2.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China)Abstract: A novel adaptive UWB pulse shaping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for producing the expected spectral notches right in the frequency band occupied by the nearby wireless devic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UWB waveform has a better single-link BER performance in AWGN channel, and stronger anti-jamming abilities than other conventional waveforms such as Scholtz’s monocycle, etc. Besides,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UWB pulse does not need to be reduced over the whole frequency band.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expand the communication range of UWB systems by increasing the transmitted power of UWB pulse.Key words: cognitive ultra wideband; spectrum sensing; pulse waveform shaping;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1引言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技术正在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抗干扰性能研究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抗干扰性能研究

摘要 :以信 干 比增 益作 为衡 量 标 准来 定 量 研 究超 宽 带( WB) 线 电 引信 抗 噪声 和 正 弦干 扰 U 无
性 能。详 细推 导 了存在 高 斯 白噪 声和 正 弦干扰 时相 关 接 收 的信 干 比 ( I 增 益 ; 到 了影 响 U SR) 得 WB 无 线 电引信抗 干 扰 能力 的信 号特 征参 数 ; 出 了提高 其抗 干扰 性 能 的措 施 ; 指 并进 行 了仿 真计 算 。仿 真结 果 与理论 分析 吻合 的很 好 。定 量分 析 与仿 真结 果表 明 : 宽 带 无 线 电 引信 具 有 较 强 的抗 干扰 超 性 能 ; 加调 制周 期和 信 号带宽 可提 高 引信 抗 噪声干 扰 能力 ; 增 采用脉 冲 重 复频 率捷 变技 术可提 高 引
信抗 正 弦干扰 能力。
关键词 :信 息处 理技 术 ;超 宽 带无 线 电引信 ;抗 干扰 ; 干 比增 益 ;噪 声干扰 ;正 弦干扰 信
中 பைடு நூலகம்分 类 号 : J3 T4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10 .0 3 2 1 ) 10 1 —5 0 0 1 9 ( 0 0 O -0 30
r q e c gl y fe u n y a i t . i
Ke rs:ifr t np o e sn e h iu ;utawie a d rd ofz ;a t jmmig in lt jm- y wod nomai rc sigtc nq e l d b n a i u e ni a o r - n ;s a o a g u n ai g i rigrt an;n ie jmmig iu od ljmmig o os a n ;sn sia a n
第3 1卷第 1期

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方法研究

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方法研究

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方法研究摘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通讯设备极易被敌方探测、干扰和攻击。

随着信息战争的发展,对通信装备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开展高效的对抗技术研究。

对现有的几种主要的抗干扰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抗干扰技术;无线电;研究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与此相伴而来的是,它的干扰也变得更加严峻。

这是由于无线通信信道是开放式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所有的无线设备都可以利用无线信道发送无线电信号,因此会产生频率上、空间上、时间上、功率上的冲突,并产生彼此之间的干扰。

在非故意的情况下,干扰又可以被划分为故意的干扰和无意的干扰,而故意的干扰对通信的可靠性、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对无线通信进行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对实现安全、可靠的无线通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典型的抗干扰技术目前,国内外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抗干扰技术,例如:实时频率选择技术,高频自适应技术,跳频技术,扩频技术等。

1.1实时选频技术随着无线电信号在太空中的曝光,其被搜索、拦截和干扰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通讯突发技术则是利用通讯加速,缩短讯息持续的时间,大幅度地降低讯息被侦测的几率。

猝发式通信是一种将已知的数据储存起来,并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将其快速传输出去的方法,其特点是采用大功率的脉冲,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且由于其在时空上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因此被截获和干扰的可能性非常小。

1.2频域无线通信抗干扰通过在频域范围内的扩张或压缩,即将频带展宽或缩窄,构成了频域抗干扰技术,主要有跳频通信、直扩、超窄带抗干扰技术。

跳频技术是指发信和收信的频率以一定的速率,在特定的频率图谱中遵循伪随机序列而跳变。

由于该波段内的跳跃具有一定的频点与时刻点的不确定性,干扰方在没有得到该波段内的跳跃频段信息之前,很难与其对应的波段相吻合,因而该波段具有很好的抗搜索、抗干扰、抗截获等特性。

跳频通信的抗干扰性主要由跳频频率点个数、跳频码周期、跳频带宽及跳频速度等因素决定。

超宽带信号抗干扰性能分析

超宽带信号抗干扰性能分析
而信号解调输出功率为
) | F ( f J ) |2 | ( e
j 2 f J p1
e
j 2 f J p2
+ ... e
j 2 f J pN s
)|
2
(22)
ps = m 2 m=
t Ti
(23)
Wb ( t ) Vb ( t ) dt
NS mp
(24)
m p = W ( t )V ( t ) dt
E p (1 =
)
(25) 为 (26)
式中, E p 为单脉冲能量; m p 为单脉冲信号经相关解调后的输出信号在抽样时刻的幅度值;
=
W ( t )W ( t
b
) dt /
W 2 ( t ) dt
每比特信号解调输出的信号功率为
2 Ps = E p (1
)
2
N s2
(27)
Vb ( t ) = Wb ( t ) Wb ( t
1 f 2 fc
2
(5)
式(4)和式(5)中, A p 为脉冲的幅度, f c 为脉冲的中心频率。 TH-PPM 接收信号 r ( t ) 采取相关解调[8]。为简化分析,假设仅考虑单用户 k 且信号已同步,则
r ( t ) = AS ( k ) ( t ) n ( t )
式中, n ( t ) 是双边功率密度为 N 0 / 2 的高斯白噪声, A 为信号幅度的衰减因子。 对于 TH-PPM 调制方式,其标准假设检验如下:
perror =
SIR
exp ( x 2 / 2 )dx
(30)
结合以上推导,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抗干扰特性的进一步分析如下 (1)合理选择系统的参数 ,使 sin

无线宽带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

无线宽带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结合容积卡尔曼滤波器和粒子滤 波器对混沌信号在无线传感器 网络中的盲分离系统进 行了
优化 。这样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在进 行测量的时候 ,通过融 入新 的数值 , 提高粒子状态下其概率密度 的函数逼近程度 , 从而有效的提高计算的精准度 。同时这样的算法需要 的积 分 点少 ,同时也 降低了运算量、极大 的提高其对信号的处
1引 言 ‘
无线通信是通过 电磁波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 式 。无线通信技术 已有几十年历史,经过不 断的发展,已 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 方式 , 增强 了交流通信能力 。 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 的今天, 更多技术研 究人员将注意力转移到无线宽带上来,创造 了 各种无线通 讯技术 ,促使无线通讯迅速发展 。干扰问题是 通信常见 问题 , 无线宽带通信也不例外 , 要提高通讯质量,
: =u
[ 薹 ] 一 .
哺 +
: 十 l | = : ”
这其 中q 表示 的是 通过估 算而的 出来 的分离 向量。
覃 j ( 惫 ) 仞 j z ( 静 ) 则表示的恢复的第 j 个源信号。
布要求 ,假设其所有节点上 的信噪比和量化位数都是一样 的,那么就可 以对其进 行有效的评价 ,这样 的计算方式不 仅有诸多的优 点,而且 不失一般性 ,在许多情况下可 以使
比如我们采用两组混合信号作为源信号对计算方法进行验 在对 粒子采样 的时候 ,主要是根据粒子 的权重对粒子 证和 比较,从而得出的方程是 : ¥ I 《 是 ) =1 —2 8 i ( 一1 ) 进行重采样 ,其在采样的时候 ,要舍弃那些权重 比较小的 ( ) = : c o s (  ̄ 磕 o o 8 《 s ( 奄一1 ) ) ) 粒子 ,复制那些权重 比较大的粒子 ,从而又重新 的得到一 a ( 知 ) =8 § ( 奄 一1 ) 一2 , 组相关 的粒子 ,对粒 子进行重新 设置其权 重 + 一二 A T 。 而其不断更新的动态向量方程式则是 ’ 瓠 ) 1 十s i n( 8 4 ( 一1 ) ) . 在这混合矩 阵中随机产 生的信号,而且满足 】

超宽带引信技术

超宽带引信技术

对于超宽带雷达其分辨率与带宽的关系如下:,’AR=二2曰当B=400舭时,zkR=37.5cm当B=3600舰时。

AR=4.17cm4)强穿透能力超宽带引信发射信号的超宽频带使之具有对树叶、土地、混凝土、水面等介质的强穿透能力,可探测丛林、地下和水中的目标,可用于地雷、鱼雷和丛林作战的近炸引信,也可用来探测地雷。

烟、雾、云层、灰尘,下雨对超宽带引信影响很小如图1、2所示。

同时,可采用低波段超宽带引信探测隐蔽在树林、植被中的目标,与窄带无线电引信不同的是采用低波段超宽带,不但具备了低波段无限电信号的穿透性,而且具有了高的分辨率。

同时,可探测覆盖(如伪装网中)在介质里面的目标。

而对窄带无线电引信,它没法区分分层目标。

2图1超宽带信号在雾中的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图2超宽带信号在雨中的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图3超宽带信号穿透植被示意图5)低功耗超宽带引信发射的窄脉冲幅度较低,宽度极窄,其脉冲重复频率通常为1~2兆赫,所以其占空比也比较低,也就是说在每个重复周期内,引信只在很小的一个时间间隔里发射幅度较低的窄脉冲信号,故平均功率很小,功耗很低。

6)小体积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超宽带引信可以只用少量普通电子元器件组成。

其天线尺寸在合理要求其中心频率和带宽情况下可以做得很小,能够做得与常规弹药共形。

7)低成本由于超宽带引信只用少量电子元器件,天线也可采用较简单的结构形成,所以其成本较低,完全有可能做到不高于传统的无线电引信的生产成本。

8)识别能力强普通无线电引信发射的正弦波高频信号照射目标后,其回波仍是正弦波,只是其幅度、频率和相位发生了变化。

但冲激引信发射的窄脉冲照射目标后,其回波为目标的冲激响应,包含了目标的丰富信息,可以利用这个冲激响应对目标进行识别。

现在已发展了多种基于目标冲激响应进行目标识别的理论和算法,为进一步发展具有目标识别能力的高性能冲激引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9、具有很强的互相抗干扰能力由于采用超宽带编码、相关接收技术,多个无线电引信可同时工作,而互不影响,这在导弹子弹等应用中是必须的。

超宽带无线电抗干扰性能分析

超宽带无线电抗干扰性能分析

超宽带无线电抗干扰性能分析作者:刘志娟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2期刘志娟(广东省兴宁市兴田街道办事处广东兴宁 514500)摘要:超宽带无线电技术是一项近年发展起来的先进通信技术,由于冲激脉冲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在广播设施等领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文章在简要论述超宽带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宽带无线电技术的核心技术,着重研究了该技术的抗干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的抗干扰性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广播设施抗干扰性能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040-01超宽带(ultrawideband),即UWB技术,是一种带宽比较高的无线电技术。

由于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处理无线通信的技术与传统技术有着极大的不同,因而引起了相关学者、机构的研究兴趣。

当前超宽带无线电技术主要采用超短脉冲作为信息载体,并不是采用以往的正弦载波,因而超宽带无线电技术也可以叫做冲激无线电技术(Impulse Radio),即IR技术。

1 超宽带无线电技术概述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和常规无线电技术相比,频带更宽,功率更低,穿透能力更强,抗多径效应能力更好,成本更低,而且抗截获性能更好,具有许多方面的优点,因而被称之为无线通信领域革命性的新发现,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在精确定位、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这种背景下,超宽带无线电技术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行业内诸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的重视,纷纷加大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力求加快超宽带无线电技术的研发进度,使之不断完善和成熟。

本文接下来将在分析超宽带无线电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探讨超宽带无线电的抗干扰性能。

2 超宽带无线电核心技术2.1 冲激脉冲传统的通信技术通常是将基带上的信号转换到载波上,但是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利用冲击脉冲实现了直接调制,冲激脉冲的上升和下降十分快捷,能够使通信系统具有极大的带宽,GHz量级的带宽能够使能量分散到几毫瓦、几微瓦的平均功率。

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抗多径干扰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抗多径干扰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抗多径干扰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但是,在超宽带无线通信中,多径干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和系统性能。

因此,开展抗多径干扰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干扰机理,研究抗多径干扰的技术策略,探索有效的抗干扰算法,并实现其在系统中的应用,从而提高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3. 研究内容(1)分析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干扰机理。

(2)研究常用的抗多径干扰技术,包括空时编码、信道估计和均衡等。

(3)设计适合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多径干扰算法。

(4)实现所提出的算法,并在仿真和实际系统中进行测试和验证。

4.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多径干扰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抗干扰的技术策略;其次,基于所提出的策略,设计适合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多径干扰算法,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实现所提出的算法,在实际系统中进行测试和验证。

5. 预期研究结果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的成果:(1)分析多径干扰机理,深入掌握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干扰问题。

(2)研究抗多径干扰的技术策略和算法,并进行仿真验证。

(3)设计并实现适合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多径干扰算法。

(4)在实际系统中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高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6. 研究进展计划本研究的进展计划如下:(1)第一阶段(1个月):调研和文献综述,深入了解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和抗多径干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算法。

(2)第二阶段(2个月):开展理论分析研究,分析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径干扰机理,提出抗干扰的技术策略。

(3)第三阶段(3个月):设计适合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多径干扰算法,并进行仿真实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9 - 01- 15 作者简介: 闫岩 ( 1984 ) , 女, 博士研究生。 E m ai:l yanyansky@ b it. edu. cn;
崔占忠 ( 1945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4
兵工学报
第 31卷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的抗噪声和正弦干扰能力, 从而 为提高超宽带无线电引信的抗干扰性能而进行的参 数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X i 与 X j 相互 独立。为避 免脉冲重叠, 应满足条件
T0 ∀
TD- 2 2
T.
设 TD = H T, T 0 = M T, 则
M∀
H
2
2,
定义
2M H

调制系
数。由
X i 的 均值 为
0
可知, 发射信号的平均重复频率为 1 /TD.
对理想点目标, 回波信号为
N- 1
r( t ) = A r w ( t- iT D - X i - !),
第 31卷第 1期 2 0 1 0年 1月
兵工学报 A CTA ARM AM ENTAR II
V o .l 31 N o. 1 Jan. 2010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抗干扰性能研究
闫岩, 崔占忠
( 北京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
摘要: 以信干比增益作为衡量标准来定量研究超宽带 ( UWB ) 无线电引信抗噪声和正弦干扰
i= 0
式中: !0 = 2h0 /c, h0 为引信预定炸高。
将目标回波信号与本地参考信号在一个调制周
期 T r 内进行相关运算, 可得相关器的输出信号为
# uR =
r ( t) u ( t) dt =
Tr
N- 1
# AA r
w ( t- iT D - X i -
Tr i= 0
N- 1
!) w ( t- jTD - X j - !0 ) dt.
0 引言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具有高距离分辨率、精确定 距、强抗隐身能力、便于目标识别等优点, 且结构简 单、体积小、质量轻, 可用于对空、地和海面目标的各 种引信 [ 1- 3]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采用窄脉冲生成技
术, 脉冲宽度一般为 0 1~ 1 ns, 距离分辨率为 1 5~ 15 cm. 对于脉宽为 1 ns的理想矩形脉冲, 其频谱从 0一直到 1 GH z, 功率谱密度很低, 很难被敌方截获 和识别,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对于超宽带无线 电引信的抗干扰性能, 目前国内外文献中, 大多只是 定性描述。本文以信干比增益作为衡量标准, 研究
i= 0
N- 1
A w ( t+ iT D + X i + !0 ).
( 8)
i= 0
假设本地延迟信号中各周期脉 冲起点位置为
qi = ( i - 1) T D + X i + !0, i = 1, 2, ∃, N. 设 p i = ( i - 1)T D + X i, i= 1, 2, ∃, N , 则相关器的频率响应 为
H ( j∀) = AW (
j∀)
ej∀!0
(
j∀p
e
1
+
ej∀p2 +
∃+
j∀p
e N ).
( 9)
3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抗噪声干扰性能
假设环境噪声是均值为 0、方差为 #2、双边功率
谱密度为 N 0 / 2的加性高斯白噪声 n ( t ), 此时回波 信号表达式为
N- 1
ur ( t) = A r w ( t - iT D - X i - !) + n( t ). ( 10)
引信系统带宽应大于信号谱宽, 因此可假定 B 等于
超宽带信号谱宽。
由 ( 11) ~ ( 12)式, 可得相关检测前信噪比
SNR in
=
Pu( P n(
t), t),
in in
=
N A 2r E % A 2rE T rBN 0 T DBN
.
0
( 13)
将含有随机噪声的目标回波信号与本地参考信
号在一个调制周期内进行相关运算, 可得相关器的
i= 0
相关检测前回波信号中, 有用信号的平均功率
# Pu ( t),
in
=
1 Tr
T
r
ur
(
t) 2
dt= N A 2r E, Tr
( 11)
式中: E 为单脉冲能量; T r 为调制周期。
高斯噪声的平均功率可表示为
Pn ( t) , in = BN 0.
( 12)
为使超宽带信号不失真的通过, 超宽带无线电
Abstrac:t T he anti jamm ing perform ance o f ultra w ideband ( UW B ) rad io fuze w as quantitatively re searched based on the criterion of signal to jamm ing ratio ( SIR) ga in. T he SIR ga in w as deduced in de ta il under the no ise and sinuso idal jamm ing; the signal characterist ic param eters affecting the anti jam m ing perform ance o fUW B rad io fuze were obtained; the m easures to im prove it w ere proposed, and em u lated calcu 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 he sim u la ted resu lts are in good ag reem ent w ith the theo retica l ana lyses. T he analyzed quantitatily and sim u lated resu lts ind icate that UWB rad io fuze has strong perform ance of anti jamm ing; its anti noise jamm ing perform ance can be im proved by increasing m odu lation peri od and signa l bandw idth; its ant i sinuso idal jamm ing perform ance can be im proved by pu lse repetit ion frequency ag ility. Key w ords: in fo rm 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 ultra w ideband radio fuze; ant i jamm ing; signal to jam m ing rat io gain; no ise jamm ing; sinuso idal jamm ing
w ( t) =
1-
2 t2 T2
exp -
t T
2
,
( 2)
可求得 w ( t)的频谱为
W ( f ) = 2 f2 T 3 e- . ( f T ) 2
( 3)
w ( t)的时域波形及归一化频谱如图 2所示。
图 1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原理框 图 F ig. 1 B lcok diag ram o f the UW B radio fuze
1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构成及工作原理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主要由触发信号产生电路、 窄脉冲产生电路、相关接收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组 成, 原理框图如图 1所示。它完成超宽带信号的发 射、接收、信号处理等功能, 其工作原理为: 由噪声波 形发生器和时基脉冲振荡器产生重复频率随机捷变 的脉冲串, 触发窄脉冲发生器产生纳秒级脉宽的窄 脉冲, 经超宽带天线发射出去; 目标回波信号经接收 天线送到相关接收器, 与本地参考信号进行相关处 理, 相关器输出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 产生启动信 号, 触发执行级。
波延迟等于预定起爆高度对应的本地延迟时, 相关 接收电路输出最大值, 从而实现起爆控制。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窄脉冲产生电路产生的一般
为高斯型脉冲 [ 5- 6] , 简单高斯脉冲表达式为
( t) = exp -
t
2
.
( 1)
T
高斯脉冲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带宽为 1 / T 的频 带内, 因此将 T 称为高斯脉冲的标称脉宽。高斯
性能。详细推导了存在高斯白噪声和正弦干扰时相关接收的信干比 ( SIR) 增益; 得到了影响 UW B
无线电引信抗干扰能力的信号特征参数; 指出了提高其抗干扰性能的措施; 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
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的很好。定量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 超宽带无线电引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
性能; 增加调制周期和信号带宽可提高引信抗噪声干扰能力; 采用脉冲重复频率捷变技术可提高引
( 7)
j= 0
当 != !0 时, 弹目距离为引信的预定起爆高度
h0, 相关器输出最大值。
将相关器看作线性时不变系统, 相关器的输出
为目标回波信号与相关器单位冲激响应 h ( t )的卷
积。相关器的单位冲激响应
N- 1
h ( t) = u( - t) = A w ( t - iTD - X i - !0 ) =
Tr
i= 0
2
dt =
NAA rE,
( 15)
此时, 相关器输出的最大峰值功率为
(Pu ( t), ) ou t max = N 2A 2A 2rE 2.
(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