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耳中人》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耳中人》臆解

《耳中人》臆解

·《聊斋志异》研究·文章编号:1002⁃3712(2019)03⁃0090⁃05《耳中人》臆解李伟(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淄博255130)摘要:《耳中人》是《聊斋志异》的第二篇小说,其主人公谭晋玄,据考证是真实的淄川人。

他既是儒生,又学习道家气功,还用个佛家的姿势,终至走火入魔,发生幻听。

其耳中小人之语,或许是其隐秘之潜意识的反映。

蒲松龄的创作灵感,或来自宋人笔记“应声虫”的故事。

关键词:耳中人;谭晋玄;能改斋漫录;应声虫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一《耳中人》是《聊斋志异》的第二篇小说。

全文不足二百字,为解说方便,今全文引在这里:谭晋玄,邑诸生也。

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

行之数月,若有所得。

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

”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

谓是丹将成,窃喜。

自是每坐辄闻。

因思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

一日,又言。

乃微应曰:“可以见矣。

”俄觉耳中习习然,似有物出。

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

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

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

小人闻之,意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

谭觉神魂俱失,收稿日期:2019⁃01⁃21作者简介:李伟(1966-),男,山东淄川人。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研究。

不复知小人何所之矣。

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①《聊斋志异》是一部非常奇妙的小说集,其中许多篇中的人物,我们起初都认为是作者蒲松龄的凭空虚构。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不少人物竟然被挖掘出故纸堆,他们的事迹都是有迹可循的,证明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存在。

如《耳中人》中的这位谭晋玄,就是确确实实的一位淄川人,只是年龄比蒲松龄略大而已。

据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学良博士考证,在《丁耀亢全集》中有一首《送谭晋玄还淄青谭子以修炼客张太仆家》,诗云:“谭子风尘里,潜居有化书。

鲁门疑祀乌,濠水乐知鱼。

道气洪蒙外,玄言汲冢余。

文言文翻译要点

文言文翻译要点

练 一 练
【2014年高考辽宁卷《宋史·赵立传》】诏以立守楚 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 绝楚饷道。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 万(注:盗贼首领名)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 道愈梗。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 至屑榆皮食之。 【2015年安徽卷《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先 生 姓 梁 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举顺治三年乡 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 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 南道监察御史。


,适用情况: ,适用情况: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方法:
,适用情况:
,适用情况:


文言文翻译的要点
——以《张衡传》为例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坚持一个基本原则 强化二种必备意识 追求三条重要标准 掌握四种常用方法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一 个 原 则
直译为主:就是按照原文字字落实一一对应地 翻译成现代汉语,句中词语只要它有一定的实 在意义,都必须落实,并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 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 意译为辅:在难于直译时,或直译后语意费解, 或者十分生硬,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即在忠 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地增减内容改换说法, 使文意连贯自然。
1、留

适用情况: 古今同义,专有名词(如国号、年 号、帝号、爵位、官名、人名、地 名、器物名、书籍名、度量衡单位 等。)
2、删 四 种 方 法
例: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译:张衡,字平子,是南阳西鄂人 例:遂乃研核阴阳 译:于是研究核验阴阳之学

耳中人翻译文言文

耳中人翻译文言文

昔有一人,居于深山之麓,筑庐而居。

此人天性孤僻,不喜与人为伍,常独坐于室,听风听雨,自得其乐。

一日,夜深人静,忽闻耳畔若有微语,细听之,乃是一人低声吟哦,声音清脆,如银铃般悦耳。

此人好奇心起,欲探其究竟,遂屏息凝神,侧耳细听。

那声音渐渐清晰,仿佛从耳中传来,如丝如缕,绕梁三日。

此人不禁感叹,世间竟有如此美妙的音乐,莫非是仙人赐予?次日,此人早起,寻声而往,果见一白衣女子,立于溪边,长发披肩,素颜淡妆,举止优雅。

女子见有人来,微笑颔首,不语自去。

此人心中疑惑,遂尾随女子,欲知其底细。

女子行至一处山洞,洞口幽深,隐约可见洞内有光。

女子入洞,此人亦随之而入。

洞内宽敞,洞壁上镶嵌着无数宝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女子至洞中央,盘膝而坐,闭目诵经。

此人心中敬畏,不敢打扰,遂坐在一旁,静观其景。

未几,女子睁开双眼,目光如炬,审视此人。

此人慌忙起身,跪地请罪。

女子微笑,缓缓说道:“汝何人?为何至此?”此人答曰:“吾乃此山之人,夜闻耳畔有歌声,遂寻至此地,不想打扰仙子清修,特来请罪。

”女子闻言,微微一笑,起身至洞口,遥望远方,叹道:“世间繁华,皆为过眼云烟,唯有清净之地,方能得一心安宁。

汝既在此山,当珍惜此景,勿为俗世所扰。

”此人听罢,心中感慨万分,遂拜谢女子,立志修行,以求得道。

自此,此人每日清晨,必至洞中,听女子诵经,感悟人生。

岁月如梭,不觉已过数载,此人已脱胎换骨,心境澄明。

一日,女子对此人说道:“汝修行有成,吾亦无以为赠,今赠汝一物,可助汝更进一步。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递与此人。

此人接过,见玉佩上刻有“耳中人”三字,心中一惊,莫非这玉佩便是那夜听到的歌声之源?自此,此人带着玉佩,继续修行。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便取出玉佩,聆听那耳中传来的歌声。

歌声如梦似幻,令人陶醉。

在歌声的陪伴下,此人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一位仙人。

仙人离世后,玉佩随之人世,传至后世。

后人称之为“耳中人”,相传佩戴此玉佩,可听遍世间美好,得一心安宁。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五)聊斋志异30篇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五)聊斋志异30篇

《聊斋志异》(11):金永年
《聊斋志异》(12):骂鸭
《聊斋志异》(13):大鼠
《聊斋志异》(14):雷公
《聊斋志异》(15)
《聊斋志异》(18):邑人
《聊斋志异》(19):孙必振
《聊斋志异》(20):秦桧
《聊斋志异》(21):张不量
《聊斋志异》(22):牧竖
《聊斋志异》(23):富翁
《聊斋志异》(24):刁姓
《聊斋志异》(25):陵县狐
《聊斋志异》(26):车夫
《聊斋志异》(27):乩仙
《聊斋志异》(28):蝎客
《聊斋志异》(29):杜小雷
《聊斋志异》(30):狼
高考文言文翻译训练(五)
《聊斋志异》
霸州四中 刘潇
《聊斋志异》(1):耳中人
《聊斋志异》(2):蛇癖
《聊斋志异》(3):义鼠
《聊斋志异》(4):小官人
《聊斋志异》(5):猪婆龙
《聊斋志异》(6):某公
《聊斋志异》(7):快刀
《聊斋志异》(8):螳螂捕蛇
《聊斋志异》(9):小人
《聊斋志异》(10):木雕美人

聊斋志异·董生(3)原文

聊斋志异·董生(3)原文

聊斋志异·董生(3)原文[42]冥府:即迷信传说中的阴曹地府。

[43]委沟壑:尸首弃于山沟荒野之中,指死亡。

[44]勿室:不要娶妻,此指勿近女色。

《曲礼上》:三十日壮,有室。

郑玄注:有室,有妻也。

[45]让:责备。

[46](yā亚)禳(r ng攘):祛恶除邪之祭。

[47]奔:私奔。

旧指女子私自往就男子。

[48]质:对质。

[49]皮囊,即皮袋。

佛家喻指人畜肉体。

[50]法曹:掌管刑法的官署。

此指阴曹地府。

[51]金丹:即仙丹,此指内丹。

详《耳中人》注。

[52]瘥(ch i钗去声):病愈。

【】姓董的书生名叫遐思,青州西边的人。

的傍晚,他把床上的被铺好,生旺了炭火,正要点灯,刚好朋友来请吃酒,于是锁上门就走了。

到了朋友家,座中有个医生,擅长太素脉,通过切脉能了解人的富贵、贫贱、长寿、短命。

他挨个给大家切脉,最后,瞅着王九思及董遐思说:我看过的人多了,脉的奇怪情形,没一个赶上二位先生的。

二位的脉本来是富贵的脉,可是却又有贫贱的征兆;本来是长寿的脉,可是却又有短命的像征。

这可不是我所能理解的了。

不过董先生脉的情况更要突出一些。

大家都吃惊地询问他。

医生说:我的能耐到此就这样了,不敢瞎说,希望二位自己多注意吧!一人一开始听到这话很害怕,后来认为医生的话模棱两可,就没放在心上。

半夜,董遐思回家了。

到书房门前一看,门虚掩着,感到很奇怪。

喝得醉醺醺的董遐思想了一会儿,认为肯定是离家时太匆忙了,所以忘记上锁了。

进到屋内,没顾得上烤烤火,就把手伸进被窝里,摸摸温不温乎。

刚把手伸进去,就觉得滑腻腻的有人躺在被里。

大吃一惊,缩回了手。

急忙点上灯看,竟然是一个姑娘。

年轻美貌,天仙一般。

董遐思乐坏了,轻薄地用手去摸下半身,有一条毛烘烘的大尾巴。

吓得够呛,想要逃跑。

姑娘已经醒了,一把拽住了董遐思的胳膊,问:你往哪去啊?董遐思更害怕了,浑身颤抖,口中哀求、请神仙饶恕。

姑娘笑着说:见到什么了,把我当神仙?董遐思说:我不害怕脑袋,我害怕尾巴。

聊斋志异耳中人的寓意

聊斋志异耳中人的寓意

聊斋志异耳中人的寓意
《聊斋志异》是一部充满神鬼故事的小说,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耳中人》,讲述了一个青年因为耳中长了一个小人而受到诅咒,最终在和小人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告诉我们,人的内心深处常常存在着一些负面情绪和想法,它们就像耳中的小人一样,会不断地干扰我们的思维和行动。

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负面情绪和想法就会逐渐膨胀,最终控制我们的生活。

因此,我们需要像故事中的青年一样,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和想法,进行积极的调整和纠正,把它们变成对自己有益的积极因素。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自己内心的困扰,走向更加健康、积极的人生道路。

- 1 -。

《聊斋志异之瞳人语》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瞳人语》原文及译文

《聊斋志异之瞳人语》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之瞳人语》原文及译文引导语:蒲松龄一生贫困潦倒,但这样的经历恰好对他创作《聊斋志异》这样的文学巨著十分有利。

下面是yjbys店铺为你带来的《聊斋志异之瞳人语》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长安士方栋,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

每陌上见游女,辄轻薄尾缀之。

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

见一小车,朱茀绣幰,青衣数辈款段以从。

内一婢乘小驷,容光绝美。

稍稍近觇之,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尤生平所未睹。

目炫神夺,瞻恋弗舍,或先或后,从驰数里。

忽闻女郎呼婢近车侧,曰:“为我垂帘下。

何处风狂儿郎,频来窥瞻!”婢乃下帘,怒顾生曰:“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妇归宁,非同田舍娘子,放教秀才胡觑!”言已,掬辙土扬生。

生眯目不可开。

才一拭视,而车马已渺。

惊疑而返,觉目终不快,倩人启睑拨视,则睛上生小翳,经宿益剧,泪簌簌不得止;翳渐大,数日厚如钱;右睛起旋螺。

百药无效,懊闷欲绝,颇思自忏悔。

闻《光明经》能解厄,持一卷浼人教诵。

初犹烦躁,久渐自安。

旦晚无事,惟趺坐捻珠。

持之一年,万缘俱净。

忽闻左目中小语如蝇,曰:“黑漆似,叵耐杀人!”右目中应曰:“可同小遨游,出此闷气。

”渐觉两鼻中蠕蠕作痒,似有物出,离孔而去。

久之乃返,复自鼻入眶中。

又言曰:“许时不窥园亭,珍珠兰遽枯瘠死!”生素喜香兰,园中多种植,日常自灌溉,自失明,久置不问。

忽闻此言,遽问妻兰花何使憔悴死?妻诘其所自知。

因告之故。

妻趋验之,花果槁矣,大异之。

静匿房中以俟之,见有小人,自生鼻内出,大不及豆,营营然竟出门去。

渐远遂迷所在。

俄连臂归,飞上面,如蜂蚁之投穴者。

如此二三日。

又闻左言曰:“隧道迂,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

”右应曰:“我壁子厚,大不易。

”左曰:“我试辟,得与尔俱。

”遂觉左眶内隐似抓裂。

少顷开视,豁见几物。

喜告妻,妻审之,则脂膜破小窍,黑睛荧荧,才如劈椒。

越一宿,幛尽消;细视,竟重瞳也。

但右目旋螺如故。

乃知两瞳人合居一眶矣。

《聊斋志异·鸽异》原文及翻译译文

《聊斋志异·鸽异》原文及翻译译文

《聊斋志异·鸽异》原文及翻译译文1、《聊斋志异·鸽异》原文及翻译译文《聊斋志异·鸽异》原文及翻译聊斋志异原文:鸽类甚繁,晋有坤星,鲁有鹤秀,黔有腋蝶,梁有翻跳,越有诸尖,皆异种也。

又有靴头、点子、大白、黑石、夫妇雀、花狗眼之类,名不可屈以指,惟好事者能辨之也。

邹平张公子幼量癖好之,按经而求,务尽其种。

其养之也,如保婴儿:冷则疗以粉草,热则投以盐颗。

鸽善睡,睡太甚,有病麻痹而死者。

张在广陵,以十金购一鸽,体最小,善走,置地上,盘旋无已时,不至于死不休也,故常须人把握之;夜置群中使惊诸鸽,可以免痹股之病,是名“夜游”。

齐鲁养鸽家,无如公子最;公子亦以鸽自诩。

一夜坐斋中,忽一白衣少年叩扉入,殊不相识。

问之,答曰:“漂泊之人,姓名何足道。

遥闻畜鸽最盛,此亦生平所好,愿得寓目。

”张乃尽出所有,五色俱备,灿若云锦。

少年笑曰:“人言果不虚,公子可谓养鸽之能事矣。

仆亦携有一两头,颇愿观之否?”张喜,从少年去。

月色冥漠,旷野萧条,心窃疑俱。

少年指曰:“请勉行,寓屋不远矣。

”又数武,见一道院仅两楹,少年握手入,昧无灯火。

少年立庭中,口中作鸽鸣。

忽有两鸽出:状类常鸽而毛纯白,飞与檐齐,且鸣且斗,每一扑,必作斤斗。

少年挥之以肱,连翼而去。

复撮口作异声,又有两鸽出:大者如鹜,小者裁如拳,集阶上,学鹤舞。

大者延颈立,张翼作屏,宛转鸣跳,若引之;小者上下飞鸣,时集其顶,翼翩翩如燕子落蒲叶上,声纸碎类鼗鼓;大者伸颈不敢动。

鸣愈急,声变如磬,两两相和,间杂中节。

既而小者飞起,大者又颠倒引呼之。

张嘉叹不已,自觉望洋可愧。

遂揖少年,乞求分爱,少年不许。

又固求之,少年乃叱鸽去,仍作前声,招二白鸽来,以手把之,曰:“如不嫌憎,以此塞责。

”接而玩之,睛映月作琥珀色,两目通透,若无隔阂,中黑珠圆于椒粒;启其翼,胁肉晶莹,脏腑可数。

张甚奇之,而意犹未足,诡求不已。

少年曰:“尚有两种未献,今不敢复请观矣。

”方竞论间,家人燎麻炬入寻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斋志异·耳中人》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耳中人》原文及翻译
原文:
谭晋玄,邑诸生也。

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

行之数月,若有所得。

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

”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

谓是丹将成,窃喜。

自是每坐辄闻。

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

一日又言。

乃微应曰:“可以见矣。

”俄觉耳中习习然似有物出。

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

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

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

小人闻之,意甚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

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

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译文:
谭晋玄,是县里的一名生员,十分信奉导引养身的道法,暑去寒来也不暂停。

练习了几个月,觉得好像有点心得。

一天正在打坐的时候,听见耳朵里面有人像苍蝇鸣叫似的那样小声说话,说:“可以看见了。

”他张开眼睛就不再听见了;闭上眼睛凝神定息,又听见了刚才的声音。

自以为是内丹快要炼成了,心中暗暗高兴。

从此每次打坐就能听见。

于是就打算等耳中人再次说话,就答应一声以便偷看一下他的样子。

一天耳中人又说话了。

于是他就微微的答应说:“可以看见了。

”一会儿他就觉得耳朵里微风吹似的有东西出来了。

稍微睁开眼斜看他,原来是大约三寸长的小人儿,面貌狰狞凶恶,就像个夜叉似的,旋转着来到了地上。

他心里感到很奇特,却依然凝神不动看看他们再有什么动静。

忽然邻居要来借东西,敲门大声呼喊着。

小人儿听见了,神情害怕起来,在屋里面打着圈儿跑,就像迷失了洞穴的老鼠。

谭晋玄觉得就好像丢失了魂魄一般,也不知道小人儿到哪里去了。

从此得了疯癫的毛病,整天呼号不停,吃了半年左右的药,病情才慢慢好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