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二铵生产工艺
磷酸二铵工艺流程

磷酸二铵工艺流程磷酸二铵(Ammonium dihydrogen phosphate),简称DAP,是一种重要的氮磷复合型化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面是磷酸二铵的工艺流程。
磷酸二铵的制备工艺通常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反应和结晶。
反应:首先,将磷酸一铵(monoammonium phosphate,简称MAP)和氨水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
MAP是一种含有氮和磷的盐类,其化学式为NH4H2PO4。
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在120-150摄氏度和0.5-1.0兆帕的条件下进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2NH4H2PO4 + NH3 → (NH4)2HPO4结晶:当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内的溶液泵送到结晶器中进行结晶。
结晶器通常是一种连续操作的设备,其中溶液通过喷头喷洒在粒子上,形成结晶核。
在结晶器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以确保磷酸二铵的纯度和结晶度。
结晶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NH4)2HPO4 + H2O → (NH4)2HPO4·H2O结晶后的磷酸二铵需要通过离子交换和过滤等工艺进一步提纯和干燥,最终形成所需的产品。
离子交换可用于去除掉杂质离子,过滤则可以去除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此外,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剂来提高磷酸二铵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可以添加硫酸铵作为稳定剂,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延长其存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工艺流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结晶条件和后续处理的操作参数。
这些参数的控制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监测和调节。
总的来说,磷酸二铵的制备工艺包括反应和结晶两个主要步骤,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结晶条件,以及经过离子交换和过滤等工艺步骤,可获得高质量的磷酸二铵产品。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磷酸二铵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

L626 L625 D621A/B C623A/B
C624 D622 D623 L627
用途 用于将磷铵产品从干燥机送至振网筛
双层筛网, 用于分离出合格的磷铵颗粒
用于破碎振动筛来的大颗粒 用于2~4mm磷铵成品再次筛分,以便得到均匀
颗径的产品 用于将成品振网筛上层大颗粒送至干燥斗提
D622
C624
E622
C622
粉尘去L625
去洗涤塔
去热风炉或排空
成品去包装
C621/AB
包裹窑 L628
冷却流程:
由成品振网筛B623出来的合格粒径的磷铵成品,经溜槽流入流化床 冷却器E622,在此与1#、2#冷却风机C621A/B鼓入的空气进行沸腾流态 化冷却。冷却后的磷铵产品再由溜槽流入成品斗式提升机L628。在包裹 窑内与防结块剂混合后流入成品带式输送机L630,最后送至成品包装工 序计量包装。
转鼓氨化粒化造粒过程是磷铵生产中主 要过程之一,其中包括造粒和氨化两个过 程,在过程中既有质的传递,也有热量传 递。另外,有时又伴随着磷酸二铵的分解 过程。因此,转鼓氨化粒化造粒过程比较 复杂。
氨化粒化造粒机筒体装有扰性胶板,中间 设有犁铧。
• 造粒成粒原理主要有下面三种:
⑴中和料浆经喷嘴雾化后涂布在料幕颗粒 表面上,使细粒在反复多次涂布的过程中 逐步长大,成为合格颗粒或大粒。
• 干燥过程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 号
名称
1 回转干燥机
2
干燥斗式提 升机
位号 E621 L621
用途
进料水分3.0~5.0%;出料水分: 2.5%; 介 质 进 口 温 度 :3 9 0℃ ; 介 质 出 口温度:90~100℃; 用于DAP物料干燥
磷酸二铵的生产工艺

磷酸二铵的生产工艺
磷酸二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磷酸法和硫酸法两种。
磷酸法是一种混合酸法,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溶液制备、晶体生长和制粒三个步骤。
首先,将金属磷矿石经过破碎、磨矿等工艺处理,得到适当粒度的磷矿浆。
然后,将磷矿与稀硫酸(浓度约为5%)进行混
合反应,生成一种含有磷酸的氢磷酸液。
接下来,将氢磷酸液与氨气进行反应,生成磷酸二铵晶体。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氨气分别通入预磨缸和磨缸,与氢磷酸液进行反应生成固体颗粒。
最后,将生成的磷酸二铵晶体进行离心分离,并利用旋风分离、过滤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接着,将分离出来的固体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磷酸二铵的成品。
相对于磷酸法,硫酸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生产工艺。
首先,将磷矿石与浓硫酸进行反应,生成硫酸二铵等物质。
然后,将反应产物进行结晶、离心、干燥等处理,最终得到磷酸二铵的成品。
总的来说,磷酸二铵的生产工艺包括磷酸法和硫酸法两种方法。
其中,磷酸法相对复杂,需要经过溶液制备、晶体生长和制粒等多个步骤;而硫酸法则相对简单,只需进行一次反应即可得
到磷酸二铵。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生产工艺来生产磷酸二铵。
磷酸二铵生产新工艺[发明专利]
![磷酸二铵生产新工艺[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0bd7606aeaad1f347933f53.png)
专利名称:磷酸二铵生产新工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汝江
申请号:CN02160349.9
申请日:20021227
公开号:CN1500716A
公开日:
200406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磷酸二铵生产新工艺是一种高效广谱优质化肥,其增产作用远远优于其它肥料。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含有PO的工业制取磷酸的废渣,或用磷矿石和硫酸制磷酸加水、加温进行预处理,生成磷酸,再加入适量工业氨水生成磷酸铵。
然后加入磷酸稀释,加温蒸发,再加入适量的碳铵,使pH值达到6.5-7,生成磷酸二铵,其反应式是:PO+3HO=2HPOHPO+NH·HO =(NH)PO+3HO2(NH)PO+HPO=3(NH)HPOHPO+2NHHCO=(NH)HPO+2HO+2CO本产品经河南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定,且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在常温下存放,不挥发、无流失、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申请人:李汝江
地址:454750 河南省孟州市谷旦镇后逯村三组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简述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简述磷酸二铵(简称DAP)是一种重要的氮磷复合肥料,具有高含氮、高含磷、可溶性好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磷酸二铵的生产工艺的简述。
磷酸二铵的生产主要是通过硫酸法进行的。
首先,准备原料,包括磷矿、硫酸、氨气和石灰石。
其中磷矿是磷酸二铵的主要原料,一般采用磷灰石或磷矿石作为磷矿原料。
硫酸用于溶解磷矿,氨气用于中和溶解后的液体,石灰石则用于调节反应液的pH值。
首先,将磷矿与一定量的石灰石混合,并加入水,使其形成砂浆状物料。
然后将硫酸加入砂浆中,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硫酸与磷矿中的磷酸钙发生反应,生成磷酸和硫酸钙。
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一般在60-70摄氏度。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进行过滤,将滤液与溶液分离。
在溶液中加入氨气,使其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磷酸二铵。
在中和反应中,需要控制氨气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以确保产物的质量。
中和反应完成后,将产生的磷酸二铵溶液进行蒸发,使其浓缩。
蒸发过程中,需要控制蒸发温度和蒸发时间,以达到预定的浓度要求。
蒸发后的溶液转入冷却器进行冷却,使其结晶。
结晶完成后,通过旋离和干燥等工艺,得到成品磷酸二铵。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压力和pH值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各种分离和筛选工艺,以保证产物的纯度和质量。
此外,还需要控制原料和中间产物的质量,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是磷酸二铵的生产工艺的简述。
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分离工艺,将磷矿转化为磷酸二铵,从而实现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肥料。
磷酸二铵的生产

承德天岭矿化有限公司 5、造粒系统工艺原理
5.1、氨化粒化工艺原理 氨化粒化是DAP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该过程在造粒机内完成。经中和料浆分布器和管式反 应器喷入造粒机内的料浆,与通过造粒机的系统物料 相接触,部分以自成粒的形式存在、部分以涂布形式 存在于系统物料粒子表面。在造粒机转动作用下,系 统物料随造粒机内壁上升,并形成向下滚落或散落, 完成造粒过程,该过程称为粒化过程;同时,在造粒 过程中连续向通过造粒机的物料床层内通入液氨,使 料浆内的磷酸进一步与氨进行中和反应,将系统物料 内的水分进一步蒸发,最终形成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 系统物料,该过程称为氨化过程。
承德天岭矿化有限公司
4.2、料浆温度
一定条件下,料浆温度是衡量料浆制备及管反运行的稳 定性的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料浆温度的高低对料浆物性和 料浆水分蒸发速率有较大影响。磷酸与氨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 应,反应过程中放的反应热能将料浆温度加热到水沸点以上, 促进料浆中的水分蒸发;另一方面,中和料浆在适宜的温度下 可有效防止料浆中的磷铵结晶析出,保持料浆具有良好的流动 性。所以,料浆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生产过程的稳定:料 浆温度过高,则料浆水分蒸发速率过快,水分含量过低导致流 动性变差;料浆温度过低,则料浆中的磷铵会结晶析出,导致 料浆粘度变大,流动性变差,严重时会导致料浆管线堵塞。 中和反应器料浆温度:100~125℃; 管式反应器温度: 110~160℃。
承德天岭矿化有限公司 2.2、洗涤液输送流程
原料浓磷酸储存在浓磷酸贮槽中,使用时用浓磷酸给料泵送到中和造粒预洗 涤器(其中分一部分到造粒机出口尾气导管)、中和造粒除尘干燥洗涤器槽、管式 反应器给料槽及预中和反应器。在浓磷酸贮槽与浓磷酸给料泵之间加入内着色剂溶 液。 浓硫酸储存在浓硫酸槽中,用浓硫酸给料泵送至尾气洗涤器、中和造粒除尘 干燥洗涤器槽、中和造粒预洗涤器等。 在尾气洗涤器中,将水作为洗涤液,经洗涤循环后送至前一洗涤单元中和造 粒除尘干燥洗涤器槽中。在中和造粒除尘干燥洗涤器槽加入少量的水和少量硫酸, 以调整洗涤液的PH值。再分别由PII603、PII604洗涤循环泵送到干燥机尾气洗涤 器、中和造粒除尘洗涤器进行第二单元洗涤。 来自中和造粒除尘干燥洗涤器槽的洗涤液经泵送到中和造粒预洗涤器,在造 粒预洗涤器再加入大量浓磷酸,加到中和造粒预洗涤器的磷酸与来自造粒机和预中 和反应器气体中的NH3发生反应,生成磷酸一铵(MAP),洗涤液中的N/P摩尔比 约0.4~0.7。加入少量硫酸以控制N/P比和溶解度。 来自第一洗涤步骤中和造粒预洗涤器的洗涤液,由最浓的酸组成,根据生产 工艺,将送至反应部分: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的设计改进

较多 的缺点 。本 文将结 合实 际项 目, 用管 式反 应器一 预 中和 采 的方法生产磷 酸二铵 ( A ) 品 , 产工 艺进行 改进 。通 过 D P产 对生 控制 中和槽 和洗涤液的中和度及流 向 , 中和 、 降低 氨化 过程 中氨 的损失 , 生产 出的产品达到 l 4 使 8— 6—0的一等磷酸二铵产 品。
采用 气液两相整体 上呈逆 向流 动 , 涤液 的流 向为冷 却尾 气洗 洗
涤塔 、 干燥尾气洗涤塔 、 中和造粒 尾气洗 涤塔 , 干燥气 液分离器 、 造 粒 气 液 分 离 器 。 并 且 在 洗 涤 过 程 中 加 入 定 量 的 硫 酸 , 制 洗 控 涤 液 的 p 值 在 5左 右 , 高 对 氨 的 吸收 。 H 提
上, 不会提 高最终产 品的生产 成本 。根据 以上几个 条件 , 可供选 择的提氮辅助物料 主要有 液氨 、 素 、 尿 硫铵 、 酸 。按 照提 高相 硫
同的氮所增加 的成 本来讲 , 液氨 <尿素 <硫 酸 <硫 铵 ; 当然 , 这 个顺 序不是绝对 的, 要 从市 场上 四种物 质 的价格和 生产 成本 这 两方 面综 合 考 虑 。就 风 险 性 来 说 , 是 液 氨 <尿 素 <硫 铵 <硫 则 酸 。加硫酸 风险性最大 , 主要是 由于 : 加硫 酸相 当 于加硫 铵 , 纯 的硫铵 中含 氮量与磷 酸二铵一样 , 2 .% , 为 12 由于生产 出 的产 品还含有大量其他 杂质 , 因此 , 品中的氮含量较 2 . %低 。并 成 12 且, 加入硫酸后 , 首先 和硫酸 的第 一个 氢离子 反应 , 样 导致 氨 这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磷酸二铵是一种广泛用作化肥和其他农业产品的无机化合物。
以下是磷酸二铵的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1.原材料准备:磷酸二铵的主要原料是磷酸和氨水。
磷酸可以从矿石中提取或通过湿法法处理磷酸矿石来获得。
氨水可以通过氮和氢的气体反应制备。
2.中和反应:首先,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磷酸,然后以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慢慢加入氨水进行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方程式如下:H3PO4+2NH3+H2O→(NH4)2HPO4这个反应产生的磷酸铵是一种前体化合物,需要经过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磷酸二铵。
3.停滞结晶:将中和反应得到的磷酸铵溶液放置在一个停滞的结晶槽中,允许溶液中的磷酸二铵结晶。
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可以使结晶的磷酸二铵的纯度达到要求。
4.结晶分离:经过停滞结晶后,将含有磷酸二铵晶体的溶液从结晶槽中抽取出来。
然后,通过离心或过滤操作将磷酸二铵的晶体与残留的溶液分离。
5.干燥:从结晶分离步骤中得到的湿磷酸二铵晶体需要通过干燥来去除其含水量。
将湿晶体置于干燥器中,通过热风或真空等方式将水分蒸发,直到达到所需的含水量。
6.粒度调整:干燥后的磷酸二铵晶体通常需要经过粒度调整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可以通过将晶体经过粉碎,筛分或者压缩成颗粒的方式来实现。
7.包装和储存:此外,磷酸二铵生产工艺还需要注意一些安全和环保问题。
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护措施,保证工人的安全;对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
总之,通过以上的几个步骤,磷酸二铵可以有效地生产出来,并被用于农业领域。
这种生产工艺以其高效和可控性受到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纯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都是白色结晶状物质。而磷铵车间有养 分规则57%和61%两种产品。分别为浅灰黑色和浅黄色。
2.生产方法
• 老系统(121#)采用外环流快速氨化中和喷浆造 粒、干燥工艺。
3.造粒原理
• 3.1 喷浆造粒过程原理 喷浆造粒干燥过程是磷铵生产中主要过程
之一,其中包括造粒和干燥两个过程,在过 程中既有质的传递,也有热量传递。另外, 有时又伴随着磷酸二铵的分解过程。因此, 造粒干燥过程比较复杂。
造粒干燥机分为造粒区和干燥区两个部分, 中间设有挡圈相隔。
• 在造粒区内,造粒作用主要有下面三种:
⑴中和料浆经喷嘴通过压缩空气雾化后涂 布在料幕颗粒表面上,使细粒在反复多次涂 布的过程中逐步长大,成为合格颗粒或大粒。
⑵中和料浆经喷嘴雾化后作为粘合剂,把 若干个细小颗粒粘合成较大的颗粒。
⑶中和料浆经喷嘴雾化后,脱离喷嘴时由 暴沸过程产生了细粒或行经一段距离后由热 炉气干燥而成细粒。
• 3.2 转鼓氨化造粒过程原理
浓磷酸气氨中 和造粒反应液氨
返料
干燥
筛分
冷却
成品包装
包裹
1.氨化粒化
返料来自返料皮带 尾气去洗涤
液氨 氨自冷器 (E601)
管反料浆
造粒机(R602)
磷铵粒子 去干燥
4.生产原料
• 4.1硫酸 – 浓度:98%H2SO4(重量计) – 温度:最大40℃ – 压力:最小0.5MPa(表压)
• 4.2 液氨 – 浓度:NH3≥99.5%(重量百分比) – 压力:0.5~1.0MPa
• 4.3 磷酸 – P2O5含量:
• 新系统浓酸:41.0%,新系统稀酸:34.0%;
• 同时,氨与磷酸中杂质进行如下反应:
⑶ H2SiF6+6NH3+4H2O → 6NH4F+SiO2+2H2O
⑷ H2SO4+2NH3 → (NH4)2SO4
⑸ Mg(H2PO4)2 + 1.6NH3 → MgHPO4 + 0.4NH4H2PO4 + 0.6(NH4)2HPO4
⑹ Fe(H2PO4)3 + 3.2NH3 → FePO4 + 0.8NH4H2PO4 + 1.2(NH4)2HPO4
⑺ Al(H2PO4)3 + 3.2NH3 → AlPO4 + 0.8NH4H2PO4 + 1.2(NH4)2HPO4
⑻ CaSO4+H3PO4+2NH3 → CaHPO4+(NH4)2SO4
2. 中和度的概念
• 在中和反应过程中,随着参加反应的两种 物质摩尔比不同,反应得到的料浆中 (NH4)2HPO4与NH4H2PO4所占的比例也不同 , 料浆的性质也随之不同。因此,为了得到 符合要求的料浆,磷酸与氨的摩尔比将是 十分重要的工艺参数。
⑵中和料浆经喷嘴雾化后作为粘合剂,把 若干个细小颗粒粘合成较大的颗粒。
⑶中和料浆经喷嘴雾化后,脱离喷嘴时由 暴沸过程产生了细粒或行经一段距离后自 成细粒。
磷铵的生产
一、概述 二、磷铵工艺理论 三、生产工艺流程(870#、121#) 四、磷铵车间主要物质
生产工艺流程(870#)
磷酸二铵生产工艺
(传统法)
• NH3与H3PO4的摩尔比称为中和度(MR表示)。
当 中 和 反 应 MR=1.0 时 , 中 和 后 全 部 为 NH4H2PO4 , 当 MR=2.0 时 , 中 和 后 全 部 为 (NH4)2HPO4。而本车间的最终产品的中和度 介于1.0与2.0之间。
根据溶解度曲线,NH3、H3PO4摩尔比等 于1.0时(MR=1.0)体系的溶解度最小,因此 应避免在MR=1.0的操作,以防止出现较高 粘度的料浆。
– 特点:一次氨化;造粒和干燥过程在同一台窑 内进行;对酸质要求较新系统低。
• 新系统(870#)采用管式反应、氨化粒化和干燥 工艺。
– 特点:两次氨化;造粒和干燥过程分别在两台 窑进行;较老系统,生产负荷高,产品养分高。
3.产品用途
• 磷酸二铵是含氮、磷二种营养元素的二元高效复合肥料, 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 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既适应旱地作物,也适应水田作 物,酸性土壤可用,碱性土壤也可用,对各种农作物均有 显著的增产效果,并且比同等养份的单体氮肥和磷肥增产 幅度大。
•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1吨磷酸二铵相当于3.6吨普钙加1吨碳 铵的施用效果,平均每公斤磷酸二铵可增产8.5公斤粮食。 此外,磷铵还有使作物早熟、缩短作物成熟期等功能,因 而被农民誉之为“神肥”。
六国化工欢迎您
磷铵车间 晋勇
2016.07.18
磷铵的生产
一、概述 二、磷铵工艺理论 三、生产工艺流程(870#、121#) 四、磷铵车间主要物质
磷铵的生产
一、概述 二、磷铵工艺理论 三、生产工艺流程(870#、121#) 四、磷铵车间主要物质
1.产品
• 磷酸铵有三种形态:磷酸一铵(NH3H2PO4)、磷酸二铵([NH4]2HPO4) 和磷酸三铵([NH4]3PO4)。 – 磷酸三铵极不稳定,在常温下极易分解而放出氨气变成磷酸二 铵。磷酸二铵较磷酸三铵稳定。但是当温度达到70℃时,磷酸 二铵也会缓慢放出氨气变成磷酸一铵。磷酸一铵是比较稳定的, 当加热到200℃时才开始分解。
• 老系统浓酸:34.0%,老系统稀酸:21.0%。
– 温度:30~40℃
磷铵的生产
一、概述 二、磷铵工艺理论 三、生产工艺流程(870#、121#) 四、磷铵车间主要物质
1.中和过程的化学反应
• 磷酸与氨中和时,主要反应如下:
⑴ H3PO4+NH3 → NH4H2PO4 ⑵ H3PO4+2NH3 → (NH4)2HPO4
转鼓氨化粒化造粒过程是磷铵生产中主 要过程之一,其中包括造粒和氨化两个过 程,在过程中既有质的传递,也有热量传 递。另外,有时又伴随着磷酸二铵的分解 过程。因此,转鼓氨化粒化造粒过程比较 复杂。
氨化粒化造粒机筒体装有扰性胶板,中间 设有犁铧。
• 造粒成粒原理主要有下面三种:
⑴中和料浆经喷嘴雾化后涂布在料幕颗粒 表面上,使细粒在反复多次涂布的过程中 逐步长大,成为合格颗粒或大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