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戴安澜40页PPT

合集下载

抗日名将戴安澜 远征军中战功显赫的铁血将军!

抗日名将戴安澜 远征军中战功显赫的铁血将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日名将戴安澜远征军中战功显赫的铁血将军!导语:戴安澜简介:戴安澜(1904~1942),国军名将,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

19戴安澜简介:戴安澜(1904~1942),国军名将,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

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属武汉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属徐州会战)、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

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戴安澜的传奇故事:“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这是评价戴安澜将军的诗词,主席一生诗词甚多,但以律诗吊挽将军的,只有两首。

能有幸享此殊荣的,一位是共和国的元帅罗荣桓,另一位却是一名国民党的将军。

1943年3月,毛主席在延安曾写一首《五律·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这位被毛主席称为"海鸥"将军的人,名叫戴安澜,号"海鸥",戴安澜原名戴衍动,1924年他参加国民革命军,看到祖国处在危难之中,心中十分难过,为了表达自己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誓死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他正式改名为"安澜"。

1939年,戴安澜升任国民党军第200师少将师长,这一年他仅有25岁。

第200师对外号称是中国军队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机械化师。

从"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的诗句中不难看出,戴安澜作为统帅的这个生活常识分享。

戴安澜

戴安澜

戴安楠戴安澜(1904.11.251942.5.26)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风和村人,名衍功。

黄埔军校第三期,陆军第五军200师少将师长,远征缅甸殉国,追赠晋升中将。

戴安澜在六岁时进清晚期著名作家周绍封塾馆就读,取学名"炳阳"。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周绍封老师说:"此子秉赋优异,后必有成”。

1922年,考入由陶行知、姚文采分别担任校长、副校长的南京安徽公学学习。

在五·四"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年轻的戴安澜有志积极投身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

他提出:"为政不在多言,要能幼有所教,壮有所归,老有所养。

”期盼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1924年3月,他从在广东粤军第四师任团长的叔祖父戴端甫的来信中,获悉国共两党合作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消息,在端公的召唤下,他与本乡一批热血青年奔赴广州,先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二等兵。

同年年底,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队,更名"安澜”,自号"海鸥”,以表达自己要力挽狂澜,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生;要象不怕大海风暴中的海鸥一样去勇敢搏击。

1925年7月1日升为学生队,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排长、后擢升为连长。

在1928年5月北伐中,戴安澜亲历日寇制造的"济南惨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惨无人道侵略行径极为愤慨,决心要与日寇拼杀到底,直至将他们赶出中国。

1933年1月任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一四五团团长。

1933年3月8日奉张学良命令率团随十七军北上,血战古北口。

由于他勇敢善战,在战场上光荣负伤,荣获五等云麾勋章。

此战后,他深感当时部队中战士英勇,但不善保护自己去消灭敌人,因而撰写了军事训练专著"痛苦的回忆'。

"七七事变"后,抗日统一战线建立,他极为振奋,所在部队奉命奔赴华北抗日战场,不久被提升为七十三旅旅长,为了表示抗日的决心,决定化名"戈挥日",留在华北打游击,抗击日寇。

实用大气纪念抗战胜利74周年PPT模板

实用大气纪念抗战胜利74周年PPT模板

01
解放军简介
点击添加内容 点击添加内容
解放军简介
解放军是干什么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 英文缩写PLA(People's Liberation Army) 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 的任务,新时期解放军还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历 史重任。
解放军简介
中国现役军人总数200万,其中女军人大约10万。 中国每700个人就有一名现役军人。 中国每24个人里就有一个曾经当过军人。
解放军简介
“九一八”纪念日(每年9月18日)
为铭记国耻九一八事变而设立。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 东北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 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 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 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 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 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抗战人物
历史不会忘记
蒋介石: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 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 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 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带领中国 国民政府取得抗战胜利。
抗战人物
为民族功垂祖国 战日寇泽被长淮——彭雪枫
抗日重大战役
1 时间:1937年9月25日——9月27日
平型关大捷
2 地点:山西省灵丘县西南平型关 3 双方:八路军第115师;日军板恒征四郎第5师团21旅团一部。
4 结果: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全部辎重车辆
5 意义: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 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 话。

戴安澜将军

戴安澜将军

将军殒身缅北丛林中
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5月10日,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军 第56师团阻击。在进行地面攻击的同时,大批日机还屡屡向路面俯冲而来,对着人 群密集扫射。于是,大军不战自乱,争相逃入山林。负责在温佐一带掩护撤退的戴 安澜第200师,一时与军部失去了联系。 在后有追兵、前路不通的情形下,戴安澜毅然决定带部队进入缅甸中北部山区 打游击,并寻隙退回国内。18日,第200师兵分两路,横穿细抹公路。前卫部队突 然遭到大股日军伏击,意欲逃跑的缅甸向导被士兵抓了回来。向导坚决拒
在老茅邦村,终于找到了戴安澜将军的牺牲地。
蒋介石写给戴将军的纪念词
• 虎头食肉负雄资,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 • 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末成,虚予期望痛 •
何如? 当时国民党最高领导人、中华民国总统、中 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官—— ——蒋中正
五律 捥戴安澜将军
——毛泽东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 浴血冬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绝为中国军队带路,戴安澜气极,不停用马鞭猛击自己的马靴,随后命令部队立即 分散突围。副师长郑庭笈劝阻:“白天突围目标太大,是否改到晚上?”戴悲怆不 已,“关公走麦城,也不过如此。缅甸非久留之地,今天只能不是鱼死,就是网 破!” 迎着日军用机关枪、步枪和炮火交叉组织的密集火网,数千名中国士兵义无反 顾地端着刺刀冲了上去。敌人以逸待劳,据险伏击,200师伤亡惨重。激战中,一 梭机枪子弹射中了戴安澜胸腹部,身后将士赶紧将其救起。师长受重伤,剩余官兵 便轮流用担架抬着他,一边与日军周旋,一边艰难奔波在缅北的高山峡谷和原始密 林之中。 26日傍晚,200师与敌周旋至缅甸一个名叫茅邦的克钦山寨时,因伤口溃烂感 染,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遗恨而逝,年仅38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 国。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广西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 途民众无不怆然泪下,隆重奠祭戴将军。

民国风云--黄埔之英,抗日名将海鸥将军戴安澜

民国风云--黄埔之英,抗日名将海鸥将军戴安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风云--黄埔之英,抗日名将海鸥将军戴安澜导语:1942年5月26日下午,在距离中国云南仅100公里的缅北茅邦村,弥留之际的戴安澜叫来担架旁的随从替他整理了衣容,并扶他坐起,向北祖国的1942年5月26日下午,在距离中国云南仅100公里的缅北茅邦村,弥留之际的戴安澜叫来担架旁的随从替他整理了衣容,并扶他坐起,向北——祖国的方向凝望片刻后,38岁的戴安澜永远闭上了双眼。

1942年3月3日,正在缅甸腊戍的中国远征军第5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与军长杜隶明等,在一天之内被从昆明赶来的蒋介石数次紧急召见。

戴安澜得到命令:200师作为先头部队火速开往同古。

“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他们的部队在当时也属于精锐部队,蒋介石很想派这支精良部队打通滇缅线,把这条运输线保下来,也在盟军面前树立中国军人的形象。

”戴安澜的幼子戴澄东回忆。

戴安澜是安徽无为人,据戴澄东介绍,戴安澜7岁入私塾就读,14岁拜桐城派学者周绍峰为师,古汉语基础很好,深得周先生青睐。

后来他还在陶行知创办的安徽公学学过半年,也颇受新思想与新文化影响。

20岁的戴安澜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参加北伐。

戴安澜是靠着战场上的一个又一个功绩赢得的军人尊严。

“从长城会战、华北会战,一直到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父亲都参与了,他的职位也从团长、旅长到师长,可以说,都是他一个个打下来的。

”戴安澜又绝不仅只是一介军人。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戴覆东是戴安澜的长子,少年戴覆东曾与父亲住在军营里,戴覆东回忆,他在房间这头做功课,父亲在那头看书;小戴覆东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睁眼醒来,却见父亲还在灯下看书,第二天又照例去部队视察。

黄埔军校毕业后,戴安澜又自学代数,当了团长后,让部队里的大学生活常识分享。

戴安澜: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戴安澜: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父亲的抗战美国政府为表彰他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于1942年10月29日
向其颁授懋绩勋章一枚。

戴安澜成为二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
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戴安澜: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文戴澄东
父亲的抗战
“东儿:你对我的想念我是知道的。

其实我
对你们兄妹弟的想念,比你更甚呢。

不过,当这
个时候,只有按下私情,为国效力了。

你总要这样想:你有个英雄父亲,当然是常常离别。

如果我
是田舍郎,那么我们可以天天在一起了,但是你
愿意要哪一种父亲呢?我想,你一定是愿意要英
雄父亲。

”。

无为的红色故事PPT课件

无为的红色故事PPT课件

1933
1939 1943
第4页/共17页
1930
1956
1928
1924
大事记
01 戴安澜将军的故事
中国远征军
第5页/共17页
01 戴安澜将军墓
虎头食肉负雄资, 看万里长征,
与敌周旋欣不忝; 马革裹尸酹壮志,
惜大勋末集, 虚予期望痛如何?'
——蒋介石挽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周恩来敬挽
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 创。
第14页/共17页
04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无为县 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15页/共17页
谢谢观赏
汇报人:刘慧 曹耀尹
2018.08.15
第16页/共1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7页/共17页
We have many PowerPoint template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1页/共17页
03 新四军七师师部纪念馆
新 四军七 师领导 人:张 鼎丞、 曾希圣 、谭希 林、傅 秋涛雕 像
蒋家河口战役
第12页/共17页
04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13页/共17页
04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无为县烈士陵园,位于无为县无城绣 溪公园 西南部 ,东西 宽91米 ,南北 长167米 ,占地 面积15097平 方米, 建筑面 积2120平方米 。步入 陵园迎 面是一 处占地2500平 方米的 广场, 广场中 央屹立 着一座 雄伟的 革命烈 士纪念 碑。正 面刻着 毛主席 的手。
第3页/共17页
01 戴安澜将军生平大事记
1924年3月,戴安澜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了二等兵,年 底进入黄埔军校。先后参加了讨伐陈炯明叛乱的战斗和 平定滇系军阀杨希闵,桂系军阀刘震寰叛乱的战斗。 1928年5月,随北伐军攻打济南,并参加当地驻军第一 师对制造“济南惨案”的日军的反击战。1933年1月, 第四师扩编为第十七军,戴调任该军第二十五师一四五 团团长。1938年3月,戴安澜奉命率领第七十三旅,从 华北战场转入第五战区,参加台儿庄会战,在向城,洪 山镇一线担负阻击北面之敌的任务。1939年1月,在湖 南湘潭,戴安澜接替杜聿明升任第五军第二00师师长。 11月,挺进桂南,参加昆仑关大战1943年3月,第二00 师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胜利抵达腊戌,东瓜,参加对缅 日军的战斗。在东瓜战役中,戴安澜指挥第二00师孤军 作战,同四倍于自己,配备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五 十五师团,苦战了十二天,掩护了英军的撤退,歼敌五 千多人,争取了时间,实现了战役的胜利。 5月18日夜间,该师在即科地区通过细摩公路时,突然 遭到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两个大队的伏击,全师伤亡惨重。 戴胸部,腹部各中一弹,身负重伤,因得不到及时治疗, 于5月26殉难,年仅三十八岁。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6年9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 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

戴安澜将军简介

戴安澜将军简介

戴安澜将军‎简介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

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

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

黄埔系骨干‎将领。

国民党陆军‎少将,抗战牺牲后‎追晋陆军中‎将。

1904年‎11月21‎日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

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

1924年‎3月,戴安澜参加‎国民革命军‎,当了二等兵‎,年底进入黄‎埔军校。

在黄埔期间‎,戴直接受到‎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熏‎陶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以及周恩来‎,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教‎育,先后参加了‎讨伐陈炯明‎叛乱的战斗‎和平定滇系‎军阀杨希闵‎,桂系军阀刘‎震寰叛乱的‎战斗。

1928年‎5月,随北伐军攻‎打济南,并参加当地‎驻军第一师‎对制造“济南惨案”的日军的反‎击战。

1930年‎,调任国民革‎命军教导第‎二师追击连‎连长,参加了蒋,冯,阎中原大战‎的陇海路之‎役。

在作战中右‎臂负伤,因功相继晋‎升为营长,中校副团长‎。

第二年又调‎任第四师补‎充团团长。

1933年‎1月,第四师扩编‎为第十七军‎,戴调任该军‎第二十五师‎一四五团团‎长。

1933年‎3月10日‎,戴安澜指挥‎本团,和第一四六‎团等部队一‎起,在古北口与‎敌人展开激‎战,连续击退敌‎人三次进攻‎,重创敌军,毙敌不下二‎千人。

在这次战斗‎中戴安澜英‎勇负伤。

战斗结束后‎,戴因功获五‎等云麾勋章‎。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戴安澜又率‎领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

8月,被提升为第‎七十三旅长‎。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七十三旅在‎保定地区和‎漳河以北同‎敌寇血战,大量杀伤了‎敌人。

1938年‎3月,戴安澜奉命‎率领第七十‎三旅,从华北战场‎转入第五战‎区,参加台儿庄‎会战,在向城,洪山镇一线‎担负阻击北‎面之敌的任‎务。

接着,戴指挥所部‎与进犯中条‎山的日军血‎战四昼夜,致使敌人猛‎扑数十次都‎没有得逞。

战后,戴获得了国‎民政府颁授‎的华胄荣誉‎奖章,被擢升为八‎十九师副师‎长,并兼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部干部训‎练班教育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