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一、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的生产者、单个的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的满足。
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分析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进行的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是希腊文“μικρο”的意译,原意是“小”。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有效的。
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微观经济政策。
三、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2019/12/25
6
需求曲线:
P
D
o
2019/12/25
Q
7
需求表:某家庭对鸡蛋的需求表
价格(元/斤) 需求量(斤/月)
3.0
8
2.5
9
2.0
10
2019/12/25
P
D
S
Pe
E
o
2019/12/25
Qe
Q
25
均衡价格的形成(图示)
P
D P1
Pe P2
S E
o Q1 Qe Q2
Q
2019/12/25
26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政府为支持某一行业发展而对该行
业规定的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 限制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产品价格上涨而对该
需求: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每一价格水平上对 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量: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特定价格水 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条件: (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 需求量的条件: (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3)时间单位。
2019/12/25
Q
2019/12/25
46
弹性与收益(续)
需求富有弹性,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成 反方向变动;
需求缺乏弹性,则价格与销售总收益成 正方向变动。
薄利多销 化妆品与药品
2019/12/25
47
需求收入弹性
定义:需求收入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 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 比。 公式:ΔQ/Q ΔQ Y
假设消费者和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

假设消费者和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消费者和厂商在经济活动中都有各自的目标和行为动机。
消费者的经济行为目标主要是获取最大化的满足感,而厂商的经济行为目标则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他们会权衡价格、质量、品牌、服务等因素,以获得最大化的效用。
消费者的目标是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取最大的满足感。
例如,当一个消费者购买一件衣服时,他会考虑价格是否物有所值,质量是否达标,款式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等因素。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进行选择。
另一方面,厂商的经济行为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厂商在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会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他们会权衡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厂商通常会寻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等途径,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例如,一个厂商在确定产品定价时,会考虑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以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额。
消费者和厂商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彼此的行为目标和动机会相互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直接影响到厂商的生产和销售策略,而厂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则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互动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双方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也受到市场和竞争的影响。
总的来说,消费者和厂商在经济活动中的目标和行为动机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
消费者追求满足感和效用最大化,而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双方在市场经济中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行为目标反映了他们在市场中的角色和地位,也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的供需关系和竞争机制。
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目标和经济行为动机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篇导论:市场和价格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1.微观经济学的主题(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工人、投资者、土地所有者和企业)的行为,也研究构成市场与行业的消费者和厂商的相互影响。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2)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
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
运用经济模型,事先做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模型,然后通过运用这一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做出简单的描述。
(3)经济理论的局限性在经济学、物理学或者其他学科中,没有一个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理论的有用性和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对其试图解释和预测的一系列现象成功地做出了解释和预测。
比如说,厂商并不总是追求其利润的最大化的,因此,厂商理论只在解释厂商某些行为(如资本投资决策的时机)时才获得了有限的成功。
尽管如此,这一理论确实解释了有关厂商和行业的行为、成长和演变方面的大量现象,所以它已经成为决策者手中一个重要的工具。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1)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既研究实证问题,也研究规范问题。
实证问题主要是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则研究“应该如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都是重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含义实证分析是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特点是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
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规范分析也是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关系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习题及答案)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产可能性边界2、自给经济3、计划经济4、市场经济5、混合经济6、微观经济学7、宏观经济学8、实证分析9、规范分析10、内生变量11、外生变量二、正误题(请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越现实的模型总是越好。
2、经济模型要么反映现实.要么没有价值。
3、假设使解释世界变得相对容易,因为它们简化了现实,并集中了我们的注意力。
4、当建立国际贸易的模型时,似设世界只由一个国家组成是合理的。
5、当人们作为科学家时,他们必须努力做到客观。
6、如果一种经济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运行,它肯定有效地使用了自己的资源.7、如果一种经济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运行,它要多生产一种物品就必须少生产另一种物品。
8、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的点是可以达到的,而且是有效率的。
9、如果一种经济中有相当多的失业,这种经济就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内生产。
10、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出,是因为任何两种物品生产之间的权衡取舍都是不变的。
11、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
12、宏观经济学涉及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交易。
13、“通货膨胀上升往往引起短期中失业减少”的表述是规范的。
14、当经济学家做出实证表述时,他们更可能是以科学家的身份出现。
15、无法用证据否定规范表述。
16、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关税和进口限额通常减少了一般经济福利。
三、单项选择题1、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 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 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2、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oA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 假定所有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 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3、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A 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C 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 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4、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A 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 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 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 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5、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oA 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B 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C 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 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6、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oA 市场经济B 个体行为C 总体经济活动D 失业和通货膨胀等7、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3c7246af1ffc4ffe47ac34.png)
第一章引论一、单选题(70题)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A. 一般物价的膨胀;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C. 总产出的增长率;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个人的生财之道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A.股市持续走强 B.通货膨胀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1.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12.计划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有()。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生产函数——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

二、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
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时间周 期。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 时间周期。
划分的标准是,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 量的数量。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
劳动量L 总产量TP 边际产量MP 平均产量AP
是固定的。
Q=aL+bK
2.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生产函数。
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imum(L/u,K/v) 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 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
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条件要求:完全信息 。
长期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 原因:信息是不完全的,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
定的。
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
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
第二节
生产
一、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
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
要素。 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 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
2.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
拉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
Q AL K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通过 分析这些政策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经济增长的趋势。
评估政策组合效果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往往需要相互配合,通过分析政策组 合的实施效果,可以评估政策的有效性并为政策调整提供 依据。
06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互动关系
微观经济学对宏观经济学的补充和完善
评估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供给来影响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通过分析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可以评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和税收)和货币政策(如利率和货 币供应)是影响总需求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这些政策的 变化,可以了解总需求的变动情况。
国民收入核算数据可以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经济政 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可用于评估政策实施效 果。
货币供给与需求在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市场均衡
货币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市场利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货币市场 的均衡状态,可以了解市场利率的变动趋势。
预测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过多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通过分析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变化 ,可以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趋势。
市场结构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
市场结构与产业政策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 同。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资源的优化 配置和技术创新,而垄断市场则可能 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阻碍技术创 新。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了解市场结 构的特点有助于评估经济增长的潜力 和质量。
生产者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生产者的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关注生产者的技术创新活动有助于 预测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消费者预期
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 ¤ 预期未来收入稳定增长,需求增加。 ¤ 预期未来收入不确定或下降,需求减少。 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上涨,需求增加。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下降,需求减少。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 市场供给是全部个人供给的加总。
➢ 市场供给函数:设Q1=c1+d1P, Q2=c2+d2P 则:Qs=c+dP, 其中,Qs=Q1+Q2 ,c=c1+c2 , d= d1+d2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生产成本的变化 ▪ 技术水平 ▪ 生产者预期 ▪ 自然条件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商品本身的价格
➢ 供给定理: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 其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供给量增 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相关商品的价格 ▪ 消费者收入水平 ▪ 消费者预期 ▪ 消费者偏好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商品本身的价格
➢ 需求定理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 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 注意: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这里仅考虑价格
➢ 需求函数:Qd=f(P) dQd/dP<0 ➢ 需求方程:Qd=a-bP (a、b为常数,b>0) ➢ 需求曲线: ➢ 需求表: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需求曲线:
P
D
o
2020/11/14
Q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需求表:某家庭对鸡蛋的需求表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需求与需求量
▪ 需求: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每一价格水平上对 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 需求量: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特定价格水 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 需求的条件: (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
▪ 需求量的条件: (1)购买欲望;(2)购买能力;(3)时间单位。
消费者偏好
➢ 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 ☺ 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 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
需求。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 需求量的变动:同一 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价格。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 厂商行为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第一章 均衡价格理论
需求 供给 均衡价格及其决定 均衡价格的变动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一、需求
• 需求与需求量 •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 一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对该商 品的需求减少(增加)。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消费者收入水平
➢正常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 成正方向变动的商品。
➢ 低档商品(吉芬商品)消费者对其 需求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因不同人而异, 因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
价格(元/斤) 供给量(斤/天)
2.0
100
2.5
120
3.0
140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影响供给的因素:
▪ 成本变化:供给与成本反方向变化。 ▪ 技术水平:技术进步,供给增加。 ▪ 生产者预期:预期行情看涨,供给增加;
预期行情看跌,供给减少。 ▪ 自然条件:条件好,供给多;条件差,
➢ 注意:影响供给的因素很多,这里仅考虑价格
➢ 供给函数:Qs=f(P) dQs/dP > 0 ➢ 供给方程:Qs =c+dP (c、d为常数,d>0) ➢ 供给曲线:
➢ 供给表: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供给曲线:
P S
O
2020/11/14
Q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供给表:某厂商鸡蛋的供给表
供给与供给量
▪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每一价格水平上 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数量。
▪ 供给量: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特定价格 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数量。
▪ 供给的条件: (1)供给意愿;(2)供给能力。
▪ 供给量的条件: (1)供给意愿;(2)供给能力;(3)时间单
位。
2020/11/14
供给少。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 供给量的变动:同一 P 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价格。
• 供给的变动:供给曲
P2
线本身的移动。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P1
价格以外的所有其它
O
S2
b
S0 S1
a
Q1 Q2
Q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 市场需求曲线:
p
p
p
D1
P1 P2 o Q11 Q12
D2 Q1 o Q21 Q22
D
Q2 o
Q1 Q2 Qd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二、供给
• 供给与供给量 •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 需求的变动:需求曲
P D1
D0
D2
p1
a
线本身的移动。
b
➢ 变动原因:商品本身
p2
价格以外的所有其它
o
Q1 Q2
Q
2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 市场需求是全部个人需求的加总。
➢ 市场需求函数:设Q1=a1-b1P, Q2=a2-b2P 则:Qd=a-bP, 其中,Qd=Q1+Q2 ,a=a1+a2 , b= b1+b2
价格(元/斤) 需求量(斤/月)
3.0
8
2.5
9
2.0
10
2020/11/14
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厂商行为
相关商品的价格
➢ 替代品:交替使用能够满足人们同一需求或相似需 求的商品。例:各种衣服、肉、水果、日用品等。
❖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对该商 品的需求增加(减少)。
➢ 互补品:配合使用才能满足人们某一需求的商品。 例:汽车与汽油、电与家电、酒与菜、镜架与镜片、 左鞋与右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