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直径.docx

合集下载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基本性状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 Icosahedral

Symmetry )
•复合对称 型(Complex Symmetry )
编辑版ppt
17
RNA
Capsomere(壳粒)
编辑版ppt
18
编辑版ppt
19
五邻体 六邻体
编辑版ppt
20
编辑版ppt
21
Envelope(包膜)
•A lipid-containing membrane that surrounds some viral particles.
> 150nm
大型病毒(最大300 nm)
编辑版ppt
7
衣原体 390nm
A
葡萄球菌
(1000nm)
牛痘病毒
B
300×250n m
C D
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
立克次体 450nm
B、腺病毒 (70nm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G
(30nm )
D、乙脑病毒
F
( 40nm )
E、蛋白分子 (10nm )
编辑版ppt
23
Peplomere(包膜子粒) spike(刺突)
编辑版ppt
24
Functions of envelope
A.•Antigenicity some viruses possess neuraminidase B.•Infectivity C.•Resistance
编辑版ppt
E F、流感病毒 ( 100nm )
G、烟草花叶病毒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第二篇病毒学

第二篇病毒学

第二篇病毒学病毒性疾病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历史资料表明,地球上的人类以及其他动物和植物招受病毒危害已有许多世纪。

然而,病毒作为一种病原体被发现却是十九世纪末期。

1892年,俄国学者伊凡诺夫斯基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的感染因子能通过细菌滤器,病叶汁液通过滤器后得到的滤液可以感染健康的烟叶而使之发生烟草花叶病。

1892.2.12,伊凡诺夫斯基向圣彼得堡科学院递交了一篇论文,题目为“论烟草花叶病”。

1898年,荷兰生物学家贝哲林克重复了这一试验,得出了相同的试验结果,并将该病原体命名为病毒(Virus), Virus 一次来源于拉丁语,原意为“有毒”。

20世纪30年代(1930)电子显微镜问世后,才第一次显示了病毒的详细结构,从此,病毒学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病毒学检测技术的改进,新的病毒不断被发现。

另外,人们对病毒的认识也由过去一般生物学水平进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

病毒学分为:医学病毒学、动物病毒学、植物病毒学、细菌病毒学、肿瘤病毒学、分子病毒学等。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一、什么是病毒(Virus)?病毒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严格寄生于易感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值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二、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主要区别:1、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RNA。

2、在活细胞内以复制的方式增值(不是二分裂,不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中增值)。

3、非常微小,能通过滤菌器,通常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无细胞结构,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5、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第一节病毒的大小与形态一、病毒的大小病毒极其微小,以纳米(nm,即1/1000μm)为其测量单位。

各种病毒的大小差别甚大。

可大致分为:1.大型病毒:直径200-300 nm,光镜下勉强可见。

如痘类病毒。

2.中型病毒:直径100-150 nm,如粘病毒。

3.小型病毒:直径小于50 nm,如小RNA病毒。

绝大多数病毒都小于150 nm,所以,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放大数千倍至数万倍才能看见。

病毒的大小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大小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1.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微生物检验技术微课堂,本次课我们学习病毒基本特性中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2.病毒是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完整的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

3.那么病毒有哪些特点呢?首先病毒的体积非常微小,需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通过除菌滤器;其次就是病毒结构非常简单,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第三呢就是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最后就是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4.那么病毒感染的疾病又有什么特点呢?相比于细菌性感染疾病来说,他有传播性极强、病死率极高、大多数是呈现慢性持续感染、还有就是病毒感染与肿瘤形成的有着密切的关系。

5.那么我们知道了病毒的概念、特性之后再来了解一下病毒体的大小,病毒体的体积非常小,通常用纳米来作为测量单位,根据病毒的大小我们把病毒分为小型病毒、中型病毒和大型病毒三类,直径小于50nm的称为小型病毒、直径介于50 nm 到150 nm的称为中型病毒,直径大于150nm的称为大型病毒。

6.在电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病毒体大小差异很大,最大的病毒直径可以达到300个纳米,比如说牛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径,比如烟草花叶病毒只有20个纳米。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病毒来说,它们的直径大概在100个纳米左右。

另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病毒呈现的形态多种多样,大多数的病毒外观呈球形或者是近似的球形,比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还有少数的病毒呢,是杆状、丝状、子弹状或者是砖块状等等,比如说狂犬病毒就是子弹状,有些动物病毒一般呈几何形状,昆虫病毒呈多角形,而细菌病毒则是呈蝌蚪状。

7.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病毒体的结构由核心、衣壳和包膜组成,衣壳和核心构成的这个结构叫做核衣壳,如果病毒只有核衣壳这个结构,我们就把它称之为裸露病毒,如果在病毒的核衣壳的外面还有一层包膜和刺突,那么这一类病毒就叫做包膜病毒。

病毒直径资料

病毒直径资料

未来面临的挑战包括病毒直径变异的复 杂性、疫苗研发的局限性等
• 病毒直径变异的复杂性增加,需要深 入研究病毒变异的机制 • 疫苗研发的局限性需要克服,提高疫 苗的保护效果和适用范围
预防与控制病毒传播的策略与措施
预防与控制病 毒传播的策略 与措施包括加 强公共卫生管 理、提高人群
免疫力等
01
•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减少病 毒的传播途径和机会 • 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病毒 对人群的致病风险
病毒直径对接 触传播的另一 个重要因素是 接触面积和接
触时间
02
• 接触面积越大,病毒的传播 能力越强 • 接触时间越长,病毒的传播 能力越强
03
病毒直径与病毒致病性的关系
病毒直径对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影响
病毒直径对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病 毒的形态和大小
• 大病毒(直径大于200纳米)更容易 入侵宿主细胞 • 小病毒(直径小于100纳米)入侵宿 主细胞的能力较弱
病毒直径概述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病毒的基本结构与直径
病毒的整体结构与组成
病毒是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的非细胞生物
病毒直径是指病毒颗粒 的最大直径
病毒的分类主要依据其 遗传物质类型和宿主范

• 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携 带病毒的遗传信息 • 蛋白质外壳保护遗传物质,防止 被宿主细胞降解
病毒直径对飞 沫传播的另一 个重要因素是 飞沫大小和空
气流动
02
• 飞沫越大,病毒的传播能力 越强 • 空气流动越快,病毒在空气 中的传播能力越强
病毒直径对接触传播的影响
病毒直径对接 触传播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病 毒的形态和大

冠状病毒手抄报内容

冠状病毒手抄报内容

冠状病毒属于Nidovirales中冠状病毒科的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和线性单链正链基因组的RNA病毒。

它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

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80〜120nm。

基因组的5'末端具有甲基化的帽状结构,而3'末端具有聚(a)尾。

基因组的总长度约为27-32kb。

它是已知基因组中最大的RNA病毒。

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例如人,小鼠,猪,猫,狗,狼,鸡,牛和家禽。

[1]冠状病毒于1937年首次从鸡中分离出来。

病毒颗粒的直径为60-200 nm,平均直径为100 nm。

它是球形或椭圆形,并具有多态性。

整个病毒就像日冕。

不同的冠状病毒具有不同的棘突。

有时在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可以看到管状包涵体。

[2]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 [3])是已知的第七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

其余6个是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触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4]和MERS-CoV(触发中东呼吸综合征)。

冠状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它可能会导致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通常很少出现波浪和下呼吸道感染。

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至5天,平均3天。

典型的冠状病毒感染的特征是流鼻涕,不适和其他感冒症状。

不同类型的OCE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发烧,发冷,呕吐和其他症状。

病程一般为1周左右,临床过程温和,无后遗症。

冠状病毒还可以引起婴儿和新生儿急性肠胃炎。

主要症状是水样便,发烧和呕吐,每天超过10次。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血便。

据报道,冠状病毒感染可产生以下临床症状:(1)呼吸道感染,包括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2)肠感染(偶发于婴儿);(3)神经系统症状(罕见)。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从体内排出,并通过口腔液,射流和接触传播。

临床上,大多数冠状病毒可引起轻度和自愈性疾病,但少数可能具有神经系统并发症。

5-第三章病毒1基本性状

5-第三章病毒1基本性状
第3章
病毒学
病毒(Virus)的定义
体积小,结构简单,
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必须在活的敏感细胞内
以复制的方式增殖的
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的重要性
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70%传染病、90%的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可引起持续性感染
与肿瘤和自身免疫病、一些代谢病密切相关
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蛋白质合成
DNA
转录
mRNA
转译
蛋白质
l 早期蛋白,为功能蛋白, DNA多聚酶等酶类
l 晚期蛋白,为结构蛋白,如衣壳蛋白
核酸合成 l 半保留复制的形式
单链RNA病毒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合成
负链RNA
转录
正链RNA
转译
正单链RNA—具有mRNA功能
蛋 白 质
l早期蛋白和晚期蛋白的合成
核酸合成 先合成互补链(复制中间型),再解链进行复制
第二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一、病毒的感染
病毒通过粘膜或破损皮肤等途径侵入机体,
在局部或全身的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
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一)病毒的传播方式与感染途径
病毒的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 病毒在人群个体间, 或受染动物与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 垂直传播(围生期传播) 通过胎盘或产道, 病毒由亲代(母亲)传给子代(胎儿)的方式
特异性吸附(受体结合)
(敏感细胞==有受体的细胞) 穿入
无包膜病毒(胞饮方式,吞入,核酸进入)
有包膜病毒(融合,与细胞膜融合, 酶的作用,核衣壳进入)
脱壳 uncoating
多数病毒在穿入时已在细胞的溶酶体酶作用下脱壳 一般认为: 无包膜病毒 (穿入时细胞的溶酶体酶作用下脱壳)

常见细菌病毒的直径修订稿

常见细菌病毒的直径修订稿
Paramyxovirus
副黏液病毒
Mumps
腮腺炎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Francisellatularensis
土拉热杆菌
Tularemia
野兔病
Non
非传染性
wildanimals
野兽
Bordetellapertussis
百日咳杆菌
whoopingcough
百日咳
Contagious
沙粒病毒-Machupo
hemmorhagicfever
发热
Contagious
传染性
Rodents
啮齿动物
Arenavirus– Lassa
沙粒病毒- 拉沙
Lassafever
拉沙热
Contagious
传染性
Rodents
啮齿动物
Filovirus– Marburg
纤丝病毒- Marburg
hemmorhagicfever
发热
Contagious
传染性
Rodents
啮齿动物
Parainfluenza
副流感病毒
Flu
流感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人Hale Waihona Puke RespiratorySyncytial Virus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Pneumonia
肺炎
Contagious
传染性
Humans

Poxvirus – Variola
汉坦病
Non
非传染性
Rodents
啮齿动物
Togavirus
披膜病毒

最大的病毒仅300~450×170~260nm

最大的病毒仅300~450×170~260nm

包膜—来自寄
主的细胞膜
RNA或DNA




②朊病毒
??????
(朊ruan,蛋白质的旧称)
正常蛋 白质
蛋白质 病毒
疯牛病
专性寄生
• 提问:? • 没有独立酶系统,寄生繁殖。繁殖——生物。 • 如艾滋病毒
入侵
DNA重组
新病毒装 配,释放
病毒蛋白 合成
二、 噬菌体
病毒种类很多,根据病毒寄生的对象来分,有植 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构造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即吸附、侵入、复制、装配和释放。
滋• 形态多种多样 病
观察(×10
直径只有流3感0病n毒m
腺病毒Biblioteka ~18万倍) 球状噬 毒,
菌体 上呼
吸道
感染
非细胞型+专性寄生+微生物=病毒
(二)结构——非细胞型
• 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各种细胞器
• ①经典病毒
• =(包膜+)蛋白质衣壳+核酸+极少量(或没有)酶蛋白;
逆转录 酶蛋白
噬菌体:是病毒中的一种,一般把侵染细菌、放 线菌的病毒叫噬菌体。(把侵染真菌的病毒叫噬 真菌体)
以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例 头部:廿面体对称结构,由蛋白 质衣壳构成,内含一条DNA。
颈部:薄盘状,附颈须。 尾鞘:长95nm, 衣壳粒螺旋对 称;可伸缩。 尾髓:中空,DNA可由此进入细 胞。 基板: 六角形盘状物,其上有刺 突、尾丝。 刺突: 有吸附功能。 尾丝: 有识别吸附功能。
第冠痘六病状毒节,病如毒天病花 最3毒大0的和0病~噬毒4仅菌50体×170~26非典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

其主要特点是:①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病毒原叫“滤过性病毒”,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②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④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⑥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从病毒结构分类: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包括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Ⅳ等)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IV)、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⑴球状病毒;⑵杆状病毒;⑶砖形病毒;⑷冠状病毒;⑸丝状病毒⑹链状病毒;⑺有包膜的球状病毒;⑻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⑼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10)痘状病毒在病毒大家庭中,有一种病毒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就是烟草花叶病毒。

无论是病毒的发现,还是后来对病毒的深入研究,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学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起着与众不同的作用病毒的形态(1)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有包膜的球状病毒;(5)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6)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病毒的大小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90nm博拉病毒(EBV)属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 4.17×10^6。

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

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

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

sars病毒的形态结构冠状病毒粒子呈不规则形状,直径约60-220nm。

病毒粒子外包着脂肪膜,膜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膜糖蛋白。

它是寄生在活细胞内,摄取活细胞的营养,进行生存和繁殖的最小的病毒是口蹄疫病毒,只有10纳米。

最大的病毒是天花病毒(现已消灭)和痘病毒,大小为250-300纳米。

经过适当的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 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

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细菌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荚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

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

并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细菌的发现者: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

细菌(英语: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

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个。

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

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

基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Prokaryota)。

原核生物中还有另一类生物称作古细菌(Archaea),是科学家依据演化关系而另辟的类别。

为了区别,本类生物也被称做真细菌(Eubacteria)。

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著与其他生物共生。

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

据估计,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细胞总数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

此外,也有部分种类分布在极端的环境中,例如温泉,甚至是放射性废弃物中,它们被归类为嗜极生物,其中最著名的种类之一是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maritima),科学家是在意大利的一座海底火山中发现这种细菌的。

然而,细菌的种类是如此之多,科学家研究过并命名的种类只占其中的小部份。

细菌域下所有门中,只有约一半能在实验室培养的种类。

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养及异养,其中异营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环能顺利进行。

部分细菌会进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

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乳酪及酸奶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

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有也著广泛的运用。

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养及异养,其中异营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环能顺利进行。

部分细菌会进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生物学家把这种生物归入“裂殖菌类”。

细菌细胞的细胞壁非常像普通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但没有叶绿素。

因此,细菌往往与其他缺乏叶绿素的植物结成团块,并被看作属于“真菌”。

细菌因为特别小而区别于其他植物细胞。

实际上,细菌也包括存在着的最小的细胞。

此外,细菌没有明显的核,而具有分散在整个细胞内的核物质。

因此,细菌有时与称为“蓝绿藻”的简单植物细胞结成团块,蓝绿藻也有分散的核物质,但它还有叶绿素。

人们越来越普遍地把细菌和其他大一些的单细胞生物归在一起,形成既不属于植物界也不属于动物界的一类生物,它们组成生命的第三界——“原生物界”。

有些细菌是“病原的”细菌,其含义是致病的细菌。

然而,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不是致病的,而的确常常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土壤的肥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在土壤中的细菌的活性。

“微生物”,恰当地说,是指任何一种形式的微观生命。

“菌株”一词用得更加普遍,因为它指的是任何一点小的生命,甚至是一个稍大一点的生物的一部分。

例如,包含着实际生命组成部分的一个种子的那个部分就是胚芽,因此我们说“小麦胚芽”。

此外,卵细胞和精子(载着最终将发育成一个完整生物的极小生命火花)都称为“生殖细胞”。

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微生物和菌株都用来作为细菌的同义词;而且确实尤其适用于致病的细菌。

基本形态(1)球菌:按其排列方式又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2)杆菌:细胞形态较复杂,有短杆状、棒杆状、梭状、月亮状、分枝状。

(3)螺旋菌:可分为弧菌(螺旋不满一环)和螺菌(螺旋满2~6环,小的坚硬的螺旋状细菌)。

此外,人们还发现星状和方形细菌。

细胞大小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球菌直径一般为0.5~1微米,杆菌直径与球菌相似。

细菌的直径:一般直径约0.5微米,长度约0.5微米.(1微米=1000纳米)当然有例外,有一种纳米比亚嗜硫珠菌直径达0.32~1.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已知最小的细菌“纳米细菌”直径约50纳米.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

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细菌细胞大小的常用度量单位是微米(μm),而细菌亚细胞结构的度量单位是纳米(nm)。

一个典型细菌的大小可用大肠杆菌作代表。

它细胞的平均长度为2μm,宽0.5μm。

迄今为止所知的最小细菌是纳米细菌,其细胞直径仅有50nm,甚至于比最大的病毒还要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