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知识

合集下载

车架基本知识

车架基本知识

立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車架基本知識一.組成頭管(HT)+上管(TT)+下管(ST)+后上叉(SS)+后下叉(CS)+五通(BB)二.各組成部件注意事項1.HT: A: HT長度依工程圖 A±0.5B: HT同心度同心規 (上-下-左-右) Amax-Bmin≦0.2C: 頭套環規格依工程圖2.TT: A: TT長度依工程圖 A±2B:止栓位置依工程圖 A±3注:一般在TT左側為剎車止栓,也有在上管上方的,如 FCM0043. DT: A: DT長度依工程圖 A±2B:止栓位置依工程圖 A±3注: 在DT下方為變速止栓C:水壺螺帽位置依工程圖 A±14. ST: A: 架高依工程圖 A±2B: 座管深度一般跑車為300以上 / 蹬山車為150以上C: 座管內徑依工程圖 A+0.1/-0(27.2/31/31.6)D: 剖溝尺寸依工程圖注: 目前鋁剖溝為單剖溝,規格為4*25/4*30碳剖溝為雙剖溝前:12mm 后:32mmE:止栓位置依工程圖為變速止栓F:ST鎖前面處外徑依工程圖一般在距離五通中心120~170mm處 G: ST前變吊耳位置±1 一般在距離五通中心 150mm處H: 前變消位I: 水壺帽位置依工程圖一般為64±15. SS: ○1.剎車直線距跑車±1 蹬山車±1.5 ( 一般跑車為353/355○2.偏格跑車≦1 蹬山車≦2 蹬山車為250)○3.止栓位置依工程圖一般為疊剎止栓式變速止栓○4.勾爪內寬 A+1.5/-0.5○5.PB間距依工程圖±1mm○6.剎車支柱平行度±1mm6. CS: ○1.RC長度依工程圖±2mm○2.偏格跑車≦1 蹬山車≦2○3.跨下長度后下叉中心至勾爪中心距離○4.碟剎平行度三點測量≦27. BB: ○1牙的規格 1.37*247/1.42*247○2.BB寬度 A±0.5○3.五通距地高 A±3注:自行車傾斜45˚C,腳踏板不可著地○4.BB定位孔 A±1○5.BB走線孔 A±1○6.導線管裝與否○7.BB實配○8.Chainline與BB實配注:防止曲柄與車架相碰三.名詞解釋FC:前叉勾爪中心至五通中心距離(+5/-8)RC:后叉勾爪中心至五通中心距離(±2)WB:前叉勾爪中心至后叉勾爪中心距離(+7/-5)CC:勾爪中心跨過后上叉中心至座管中心距離(±2)剎車直線距:勾爪中心至剎車孔中心距離(跑車±1 蹬山車±1.5) 偏格:長短腳造成輪胎偏移前后腳:兩叉骨不在同一平面上(±1)長短腳:兩叉骨長度不同造成差異(±1)高底腳:左/右勾爪高度不同造成的差異(跑車±1 蹬山車±0.5) 五通距地高: 五通中心至地面垂直高度四.平臺測試:BB中心120120 120120座管中心五.品質專用名詞:ACC: 允收REJ: 拒收MIN:次要缺點MAJ:主要缺點CRI:嚴重缺點QE:品質工程人員QC:品質管制人員QA:質量保證人員QCC:品管圈TQC:全面品質管制七.QC七大手法檢查表柏拉圖魚骨圖層別圖散布圖直方圖管制圖八. ISO9000精神:1.說你所做,做你所說,把你所做所說的記錄下來;2.說你所做,寫你所說,做你所寫,說寫做一致3.制度須有涵蓋性;4.制度合理化,具有說服力;5.以證明證明按制度實施;6.注意預防並強調事后矯正能力;九.抽樣計劃: (AQL抽樣計劃)正常抽檢加嚴抽檢減量抽檢。

骨架结构摩托车车架的优点及设计要点

骨架结构摩托车车架的优点及设计要点

骨架结构摩托车车架的优点及设计要点摩托车作为一种快速、灵活的交通工具,其车架的设计对于整车的性能和操控性至关重要。

其中,骨架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设计方案。

本文将探讨骨架结构摩托车车架的优点,并提供一些设计要点供参考。

首先,骨架结构摩托车车架的优点之一是其轻量化的特性。

相比于传统的平板车架,采用骨架结构可以大幅减少车架的重量,提高整车的操控灵活性和加速性能。

轻量化的优势使摩托车在转弯和变道时更容易控制,同时减少总重量也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其次,骨架结构摩托车车架的刚性强。

骨架结构采用多个杆件组成的框架,这种设计使得车架整体刚性增加,能够有效抵抗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扭矩和振动。

强大的刚性可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使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更加稳定可靠。

此外,骨架结构摩托车车架的可靠性较高。

在这种设计中,车架的各个部件相互连接和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结构,能够分担并扩散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和振动力,减轻对部件的磨损和疲劳。

因此,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车架设计,骨架结构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那么,具体到骨架结构摩托车车架的设计要点,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

车架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各种力的作用。

常用的车架材料包括高强度钢、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其次,需要合理设计车架的结构。

骨架结构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如单管型、双管型和三管型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车身的稳定性、振动吸收性和强度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并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密可靠。

同时,要考虑到车架的形状和尺寸。

车架的形状和尺寸会影响整车的外观、重心位置和空间利用率。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美观性、稳定性和乘坐体验。

此外,还需注重车架的制造工艺和技术。

车架的制造需要使用合适的焊接、冲压或铸造工艺,以确保车架的强度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车架基础知识

车架基础知识

第1页车架基础知识第2页一、车架各部分名称代号10、下支杆BR9、上支杆BR8、钩爪END7、五通BB6、下叉CS5、上叉SS4、下管DT3、中管ST2、上管TT1、车首HT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代号 1 车首管Head Tube HT 2 上管Top Tube TT 3 中管Seat Tube ST 4 下管Down Tube DT 5 上叉Seat Stay SS 6 下叉Chain Stay CS 7 五通Bottom Bracket BB 8 钩爪Dropout / End END 9 上支杆SS Bridge BR 10 下支杆CS Bridge BR 11 连杆Linkage Lever LL 12 避震承座Shock Mount S-M 13 接头Yoke Yoke 第3页14 竖管Mono-Stay Mono stay 前叉部分11 竖管STEM STEM 12 勾爪END END 13 套管CROWN CROWN 14 刹车座Pivot Pivot 15 蝶刹座Disc Mount Disc Mount 16 叉骨BLADE BLADE 二、车架角度几何名称、、、、、、、、、、、、、序号英文代号中文名称备注长度部分 1 HT 车首管长度须根据前叉长度来确定HT长度 2 TT 上管长度自车首管管径中心量至中管管径中心3 DT 下管长度自车首管管径中心量至五通中心4 ST 中管长度自中管上边缘量至五通中心5 FC 前轮中心距自前叉钩爪中心量至五通中心第4页 6 RC 后轮中心距五通中心量至钩爪或钩槽的某个位置7 WB 两轮中心距自前叉钩爪中心量至后叉钩爪中心8 BB 五通高度自五通中心至两轮的垂直距离9 EW 钩爪宽度左右钩爪间的距离角度10 CA 前倾角或HA 前叉与前后轮连线的夹角11 SA 后倾角中管与前叉轮连线的夹角前叉12 OF 偏斜度OFFSET 13 FR 前叉长度自前叉钩爪中心量至车首下边缘的某个位置依车首碗组来确定其位置三、车架零件名称代号图示中文名称英文名称代号功能简介 1 止栓Cable StopperCS X31 抵挡变速线外壳只让钢线通过减少外壳的用量 2 导管Cable GuideCG X32 让整条外壳线通过3 水壶螺母Water Boss BS X37 两水壶螺母距离为64可锁上水壶固定架装水壶用4 束子CLAMPCL X33 焊于中管配合螺丝来夹紧垫杆5 座套Seat LugSL X34 配合螺杆锁紧座杆 6 华司WasherWS X44 用来遮盖管料尾端的孔7 贴片WasherSWX45 用来遮盖管料尾端的孔8 货架座Carrier EyeCE X47 支撑载货架用9 吊线架Cable HangerSC X52 配合刹车座当刹车线的阻挡及吊架用10 刹车座Bracket PivotPV X51 装刹车器用11 灯架Dynamo BracketET X41 锁磨电灯座藉磨电灯座与轮胎的磨擦产生照明12 挂链钉Chain HangerCH X43 换轮胎时将链条挂于上面避免链条着地弄脏第5页13 打气筒挂钩PUMP PEGPH X42 固定打气筒用14 链盖取附REINFORCERN X48 装链盖用15 补强片GUSSETGU X36 起增加强度作用备注X:表示材质四、车架各主要部件的说明1、车首管是一台车架的龙头其规格需依所搭配的前叉及车首碗组型式碳钢铬钼钢铝合金前叉竖管规格内径外径内径外径内径外径标准型Standard Type 30.0 34.0 30.0 33.0 30.0 37.0 ∮25.4 TIOGA TYPE 34.0 38.0 34.0 37.0 34.0 41.0 ∮28.6 FISHER TYPE 又OVERSIZE 37.0 41.0 37.0 41.0 37.0 44.0 ∮31.8 2、上、中、下管与车首管、五通构成车架的主结构又称前三角。

摩托车起车架使用方法

摩托车起车架使用方法

摩托车起车架使用方法
摩托车的起车架是用来支撑摩托车并确保它能够稳定地停放或停车的工具。

在日常使用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摩托车的起车架:
1. 首先,找到摩托车的起车架。

起车架通常位于摩托车底部的中央部位,有两个较长的支撑脚。

2. 将摩托车放置在平坦坚固的地面上,并确保后轮处于离地的位置。

3. 保持摩托车垂直,使其正对起车架。

这可能需要一些力气和平衡。

4. 将摩托车的后部轮胎缓慢地推入起车架。

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摩托车倒下或造成损坏。

5. 确保摩托车的后轮完全安放在起车架上,并且起车架支撑脚稳固地支撑住后轮。

6. 如果起车架具有锁定装置,则将其锁定,以确保摩托车保持稳定。

7.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摩托车压脚立起摩托车的前部。

这将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请注意,使用起车架时要注意安全,以免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

此外,在起车架
上停放摩托车时,要确保摩托车处于平稳安全的位置,并注意防止脱落或滑动。

干货:摩托车常见车架类型讲解

干货:摩托车常见车架类型讲解

干货:摩托车常见车架类型讲解作者:贱贱自由机械如果没有骨骼作为框架,人体该是什么样子?世界上拥有千万种生物,骨骼架构是影响形态之一,车架作为摩托车的骨骼,同样影响着形态还有至关重要的性能。

车架的基本概念本篇贱贱就带大家看看摩托车都有哪些车架种类,以及它们各自都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车架,凭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一台车的架子,架构起整台车的轮廓,将发动机、变速箱、电瓶、减震器、座椅等整合到一起。

除此之外,车架还要承受骑士的重量、加减速时的惯性影响,以及过弯时产生的形变等。

在摩托车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车架的类型和性质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车架的结构类型最早的摩托车仅仅是把内燃机装到自行车上,把自行车当作摩托车车架的原型看起来也没有太大毛病。

但是经过历代的研究,自行车的支撑形式不能满足摩托车的要求,于是各种各样的车架形式便被研发出来。

车身式车架在最开始的踏板车型上,车架只是一个车壳,严格上来说是没有车架,所以车体容易受损,生锈后对车体的刚性构成威胁,抗扭防能的能力也十分弱。

对操控,对驾驶安全几乎没有贡献,只是平价成本和低科技应用的合成品。

于是便诞生了下面要说的脊梁式车架。

脊梁式车架这种车架相当于是自行车架的加强版,从车辆的前转向柱到车尾避震支撑,有一个钢管材料的主梁,发动机和其他部件安装在主梁的下部,仿佛是人体脊椎的形式,所以被称作脊梁式车架。

脊梁式车架又细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将发动机等部件挂在主梁之下的,叫做脊梁悬挂式车架,还有一种类型将前转向柱和座椅之间的车架向下弯曲,形成一个空间便于上下车和存放物品,这也是常见的弯梁车所使用的车架类型。

摇篮式车架摇篮式车架属于脊梁式车架的变形,简单来说就是在脊梁式车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发动机承载平台,能够让发动机“躺”在车架的怀抱中。

相比于简单的脊梁式车架,摇篮式车架拥有更大的强度和刚性,在频繁的加速、制动中的稳定性更加出色。

摇篮式车架也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一根钢梁连接发动机承托部位的,叫做单摇篮;而另一种用两根钢梁加强发动机支架刚性的,就叫做双摇篮。

摩托车车架结构动力学分析指导书

摩托车车架结构动力学分析指导书

目录1. 本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摩托车车架分析条件. (3)3.分析模型 (6)4.模态分析 (8)5.瞬态响应分析 (13)6.结果分析与总结 (19)1.摩托车车架分析条件摩托车车架横梁、底座的结构材料均为A3钢,材料特性为:●弹性模量 E = 206GPa;●泊松比µ= 0.3;●屈服极限σs = 235MPa;●强度极限σb = 461 MPa;●密度ρ= 7800kg/m3。

摩托车通常使用单缸汽油机,由于要求摩托车发动机结构紧凑,在发动机设计时,通常不采用复杂的平衡一阶和二阶往复惯性力机构,而采用过量平衡的方法,把一部分往复惯性力转移到和气缸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因此在采用过量平衡法的摩托车单缸发动机中实际作用于车体的力有三个:a)过量平衡后剩下的一级往复惯性力;b)过量平衡块产生的离心力在与气缸垂直方向上的分力;c)二级往复惯性力。

将上述三个力加在摩托车有限元模型相应节点上,即可求出结构动力响应。

发动机激励可分为X,Y两个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力。

如下表所示:除发动机激励外,摩托车在行驶中还要受到由于路面不平度而产生随机激励。

路面不平度给在它上面行驶的摩托车轮子施加位移和冲击扰动,这种随机激励产生的振动可引起乘员的不适,也可引起结构的疲劳破坏,甚至造成摩托车失控等。

摩托车在路面不平度激励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属于随机振动问题的范畴,该激励需要以功率和相关谱密度的形式施加。

可以用专门的路面计算经过测量、计算得到所要施加的路面功率谱,也可以参考有关文献近似计算各种路面的功率谱,在求解路面激励作用下的摩托车结构动力响应时,需要根据车速把路面功率谱从空间谱密度换算为时间谱密度的形式。

国际标准化组织根据路面的功率谱数值,将道路分为A、B、C、D、E五个等级。

在实际使用摩托车的过程中,在等级越高的路面,摩托车大部分时间的行驶速度也越高,随着路面等级的降低,摩托车大部分时间的行驶速度也随之降低。

三轮摩托车知识点总结图

三轮摩托车知识点总结图

三轮摩托车知识点总结图一、三轮摩托车的种类三轮摩托车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载货三轮摩托车和载客三轮摩托车。

载货三轮摩托车主要用于运输货物,通常是在城市中短距离的货物配送中使用。

而载客三轮摩托车主要是为了方便乘客出行,通常在农村或偏远地区使用。

二、三轮摩托车的结构1. 车架:三轮摩托车的车架一般由钢管焊接而成,结构牢固,稳定性好,可以确保在运输货物或载客时的安全性。

2. 发动机:三轮摩托车一般使用单缸四冲程发动机,功率适中,燃油经济性好,适合长时间的运输使用。

3. 转向系统:三轮摩托车的转向系统一般是采用前轮转向,方便驾驶员在狭窄的道路或转弯时操作。

4. 车轮:三轮摩托车一般采用钢制车轮,结构坚固,承载能力强,适合运输货物或载客。

5. 车身:三轮摩托车的车身一般由铁皮覆盖,保护包围着整个车辆,增加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三、三轮摩托车的驾驶技巧1. 载货摩托车的驾驶技巧(1)货物装载:驾驶员在装载货物时需保证货物的稳固,不得超载,以免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慢速行驶:载货摩托车在起步和停车时要特别注意慢速行驶,以免货物晃动或打翻。

(3)转弯注意:在转弯时应特别小心,避免翻车或货物脱落。

2. 载客摩托车的驾驶技巧(1)乘客安全:驾驶员需确保乘客的安全,要求乘客座椅坚固牢固,乘客需系好安全带。

(2)起步平稳:载客摩托车在起步时需要平稳加速,避免剧烈抖动和扭转。

(3)小心转弯:载客摩托车在转弯时要谨慎小心,避免翻车或乘客意外受伤。

四、三轮摩托车的日常维护1. 发动机维护:定期更换发动机机油和空气滤芯,清洗发动机散热器,确保发动机运转平稳。

2. 车轮维护:检查车轮胎压,保证轮胎气压正常,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

3. 转向系统维护:定期检查转向系统的润滑油是否充足,确保转向灵活可靠。

4. 车架维护:检查车架连接处是否松动,是否出现裂纹,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

五、三轮摩托车的安全知识1. 驾驶员安全:驾驶员在行车时需佩戴安全头盔,系好安全带,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遵守交通法规。

车架基本知识

车架基本知识

车架基本知识一般市场上出现的车架主要有钢,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车架基本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车架基本知识——车架的材料要了解这些材料的特性,就有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参数1.强度(STRENGTH)。

假设挂在金属棒另一端的重量,重到足以使金属棒产生永久的变形,也就是说,当移开重物时,金属棒仍然呈现弯曲,无法完全回复原状,即所谓的降伏(yield)。

使材料达到降伏的力量因材料不同而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强度。

强度和车架的耐用度相关但和骑乘品质无关。

强度(strength)由材料的降伏强度(yieldstrength)决定。

降伏强度和车架管材的品质、热处理制程及合金成份(某些品牌型式)有相当大的关系。

2. 刚性(STIFFNESS)假设一根金属棒的一端固定在夹具上,另一端加上一定的重量使得这根金属棒暂时弯曲,当把那个重物移开时,金属棒立即回复原来的型状。

同样的重量加诸于不同材料时,会产生不同的弯曲程度,这就是刚性。

刚性影响车架的骑乘品质,因为车架最怕在正常骑乘时发生变型。

刚性决定于材料的弹性系数,而相当重要的是弹性系数和金属的品质及其合金的成份无关。

举例来说,所有种类的钢,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弹性系数。

3.重量(WEIGHT)除了强度和刚性之外,重量也是一个议题。

和刚性一样,重量受到材料合金成份的影响相当轻微。

即便你的车架贴着"LiteSteel TM"(轻量化钢材),事实上,所有的钢材几乎具有相等的重量。

以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几种材料的一些特性弹性系数(刚性) 强度 (降伏点 ) 重量(千克/立方米)钢材 30 46---162 7800---8200铝合金 10-11 11-59(4-22退火后) 2700—3200钛合金 15-16.5 40-120 4500—4700要注意,刚性和重量和材料的品质、热处理或合金成份无关。

举例来说,所有的车用钢管,从大卖场的廉价单车到价值数千美元的单车都有相同的弹性系数30,以及490的重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车架一.车架的功用摩托车车架用来支撑发动机.变速传动系统以及摩托车乘员.此外车架还为车轮提供安装位置,从而使整个车架又支撑在车轮上.摩托车的前轮作为转向轮可以左右摆动.由于车架是整个摩托车的支撑部分,因此其材料和结构必须有相当的强度和刚性,同时又要求重量轻巧,以便高速行驶.其中两轮摩托车车辆在静止状态时,必须借助于支架来保持平衡:在行驶过程中,必须靠操控来保持平衡.因此,两轮车架要尽量采用重量轻,刚性好的管材或板材.另外在零部件的组成方式上大都以外露的形式装配在车架上的一定空间范围内,在外观造型方面也十分考究.二.车架的分类摩托车的使用范围广泛,种类繁多,为了适应各种车辆的使用要求,必须设计出各种不同特性的车架,一般来说,摩托车车架的形式以发动机的大小而异,具体说,是由车辆性能加工的形式以及使用状况的不同而定的.从大的组合结构形式来看,分为两大类:1. 由多个简单件通过一定的工艺组合成一个空间框架结构体,即空间结构型车架.2.以一个主梁为主体骨架,加上一些辅助安装件组成的主体梁式结构车架.图1.2就是两种类型车架的代表按结构形式分类1.摇篮式车架:其特点是摩托车发动机的安装状态犹如婴儿被放在框架的摇篮中一样,所以称为摇篮式车架.这些空间结构的车架在强度和刚性方面都要好的多,所以大功率摩托车.高速竞赛车广泛地采用这种车架.摇篮式车架又可细分为⑴双排管摇篮式车架:从车架转向立管至发动机下方由两根并排钢管配置.,如LX250-8,⑵叉形管摇篮式车架:以单根钢管与车架转向立管相接,而在发动机下方为两根并排钢管配置,例如LX150-.⑶由单根钢管构成摇篮框架的称为单管摇篮式车架.这三种车架在使用上的区别是(即在成车开发时对车架的选择):根据发动机的结构形式不同而采用相应的车架.除与发动机的大小和形状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更合理地布置发动机的排气管及进气管.如双缸和四缸发动机排气管分置两侧,一般易采用叉形管或单管的车架.三缸发动机排气管置于中间和两边,多采用双排管车架.单缸发动机也采用双排管车架或叉形管车架.摇篮式车架不但有理想的强度和刚性.而且造型美观,有力感,利于成车的结构布置.但这种车架的生产制造工艺技术要求较高.2.跨接式菱形车架:(如LX125GY-4A)它的特点是省去了发动机下方的车架部,直接利用发动机本身这一刚性体作为车架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车架连接起来.所以这种车架是依靠发动机把菱形的不连续部分跨接而成,因此称它为跨接式菱形车架由于这种车架是把发动机作为车架的一个构件,车架所承受的震动和冲击,也就是发动机体要受的震动和冲击.因此,它的缺点是发动机曲轴箱有可能产生变形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其优点是省去了车架下面的材料,车架重量减轻,结构简单.多用于中排量的摩托车,特别是越野车.另外,为了能获得理想的最低离地高度时,也较多采用这种车架.在大排量的摩托车中,解决了发动机的连接强度问题,也逐渐采用了这种车架3.脊梁悬挂式车架:例:LX90,LX80,它不像摇篮式车架那样把发动机置于框架之内,而是把发动机下面的车架部分全部省去,从车架转向立管到车架尾部以一个较大的主体骨架形成一个好像脊梁骨一样的构件,发动机以脊梁的方式安装于脊梁的下部,所以这类车架为脊梁悬挂式车架.此类车架基本上都是采用左右结构组合的冲压薄钢板形成的,或用钢管和钢板混合组成车架,如:LX110-3.这种车架结构简单,适于大量生,但由于脊梁部位受运行中的冲击负荷较大,同时又受发动机震动的影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弱点.因此,断面形状设计必须根据成车的载荷状况慎重考虑,特别是轮距较大的车型,应有足够大的断面面积和理想的断面形状.这种车架在强度和刚性上受结构的一定限制,同时成车辅助零件的空间布置比较困难,一般多用于中小型两轮摩托车.此类车架又可分为上脊梁式和下脊梁式.所谓上脊梁式就是主体脊梁位于东梁上方,一般大体形状呈“T”字形,其优点是在主脊梁前部可以设置一个较大的燃油箱,这种车架大都用于中小型摩托车如LX90。

下脊梁式车架与上脊梁式车架的主要区别在,下脊梁式车架的脊梁前部向下弯曲形成一个适当空间,这样乘骑者可以从座垫前面方便上下车。

所以,这类车架也称为弯梁车架。

则类结构的车辆运载货物较为方便。

4.组合揺臂式车架及其它车架。

此类车架多用于踏板车及三轮车,因我司基本上无此种车型这里就不介绍了。

按材料分类1.管材车架。

此类车架的组成部分又钢管构成,采用高频焊管,其上焊有支耳。

支座,用以安装发动机,悬架等部件或总成。

钢管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矩形。

较先进的车架往往采用正方形或矩形截面的钢管,因为这种钢管的平面上便于焊接支耳或支座。

与园截面钢管车架相比,在平面上更方便定位,使其在车架实现过程利于工艺控制,其缺点是,在重量相同的条件下,非园截面钢管的强度揺略逊于圆形截面。

管材车架的特点是能利用小直径的钢管构成大型的车架,获得有效的零部件利用空间,便于造型,美观使用,具有理想的强度和刚性。

这种车架不但广泛的用于大排量摩托车,也常被小排量摩托车采用。

它结构简单,生产方便,造价抵。

由于这种车架的连接部位较多,特别是小直径管空间结构的车架,连接的形成直接影响到车架的强度和可靠性,以前多采用铸造、锻造的连接头来增加连接的可靠性,但不便于大量生产。

随着先进的焊接技术的发展以及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如气体保护焊的普遍使用,管口成形技术的生产实现(冲口。

切口),数控双模弯管等技术采用,大大的提高了管材之间的连接可靠程度,并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2.板材车架:这种车架是薄钢板结构的车架,一般主体部分都是1-2mm厚的钢板冲压成形后焊接组合而成。

此类车架大都为主体梁结构的形式,并以左右对合方式合成。

为了使车架主要断面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断面形状和面积都应予以充分考虑,在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地方,如车架立管。

平叉管,发动机安装孔等部位,一般都用加强板,加强肋等方法来增加强度。

板式车架主体部分一般为大断面造型,可以利用其所形成的空间合理的布置零部件。

从生产工艺来看,它主要的构成件是左右车架板,因此它最适合于大批量冲压生,但整体式大车架板模具制造困难,加工周期长。

3.板、管合成车架:管式和板式车架各有所长,合成车架是兼有两者优点的车架形式。

具体讲就是冲压成形的钢板代替管式车架中复杂的接头部分。

三.车架的结构特点和组成一辆摩托车如果没有坚固的车架作为成车的基础结构,无疑是一堆松散的零部件,对摩托车的车架而言,正确的结构造型比选择车架的材料更为重要。

车架的前端是车架转向立管,此处通过推力轴承与前叉,减震机构连接,抵抗来自前轮的冲击和颠簸,车架中下部的平叉轴与平叉铰接,并通过后减震器连接,组成摩托车后悬挂,抵抗来自后轮的震动,此外发动机的正确安装,其他部件的合理布置,这些都是设计车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当然它不只是把分散的零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还必须确保下面两项主要功能。

1.车架必须能在载荷作用下保持结构上的完整,换句话说,当一辆供某种用途的摩托车在行驶时,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所谓“供某种用途”,是因为受力状况随摩托车用途不同(例如一般道路用车、越野车、公路赛车等)而不同,所以,对车架的设计及材料选择,都应考虑到某种受力的特征。

2.车架必须能够在相应的载荷作用时保持前、后车轮的平直度、共面性。

即车架应有足够的刚性,不致于产生影响行驶稳定性的弹性弯曲或扭曲。

其次还要考虑材料的节省,尽可能减少构件的数量和接头,简化装配和制造过程,对车种的适应性,如何预防翻车、撞车时所产生的强冲击力等。

下面再介绍一下具体的车架构成中其重要部位及各自所具有的功能:1.转向立管转向立管是任何形成的摩托车车架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是前轮转向系统和车体部分的唯一连接点。

摩托车在运行中通过它抵抗来自凸凹路面的冲击力,制动的惯性力,手把转动的横向载荷等,其受力状况十分复杂,可以认为是在杂复交变力条件下工作,为增强此处的强度和刚性,除必须对车架主体进行可靠的焊接外,还需要用加强板加固它与车架的连接。

为了使车体与前轮转向系统通过立管进行有机的连接,在立管内设置了推动轴承,从而实现了前轮转向系统与车体之间转向灵性又无上下窜动,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平叉管平叉管是平叉随同后减振器的转动中心,摩托车的平叉在静止无负荷的情况下,大都与水平线有一定的夹角,作为链条式末级传动的车,驱动链条还不得于平叉发生干涉,特别是越野车,由于减震运动的行程较长,平叉的转动弧度也就较大,车辆上、下振动时,链条很容易与平叉加强杆干涉,因而普遍采用尼龙套式橡胶套来减小链条与平叉加强横杆的干涉,根据这种结构特点,平叉管中心的位置必须在决定发动机小飞链轮的同时确定下来,此外,根据一般乘车姿势时的人体工程来看,搁脚位置应设置于平叉管中心附近,因此,平叉管中心一般都作为整个车架的设计基础(即基准)。

3.倒三角形布局在平叉管中心的前面,设有发动机,上部设有座垫,平叉设有后轮,在这三者形成的倒三角形的范围内,是摩托车附属机构安装的有效空间,如:空滤器、蓄电池等,如何恰当地布置在这一范围,与车架倒三角形空间的设计有关,它直接影响车架的高度和宽度,成车座垫的高度和位置,它还决定了成车的布局以及操作性能。

4.后减震器安装轴车架的后减震安装轴,是决定后减震器安装倾斜度的重要因素,当其安装位置不等当时,会降低成车的舒适性。

5.发动机在车架上的连接支点发动机是摩托车的心脏,在车架上如何正确可靠地安装发动机,是对车架的主要要求之一。

发动机活塞作功和曲轴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强烈振动,直接影响车架的强度,解决的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设法降低发动机本身的振动,比如加平衡轴等方法,另一种就是在车架安装部位用橡胶减震来解决,车辆在行驶中,受左右惯性力的作用,对车架的刚性影响较大。

对于利用发动机的刚性来提高车架刚性的结构,车架和发动机不能采用减震胶套的形成,而是直接固定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