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结构动力分析

合集下载

摩托车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摩托车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Cu r n l re ty,t e i fu n eo n i e o h a ’ d n mi h r c e itc i o ad e o g te to h n e c fe gn n t e f meS y a c c a a trsi sn tp i n u h at n in. T l l he d n mi h r ce it s o r me wih a t o ngn r nay e x rme tl n n ltc l y a c c a a t rsi ffa t nd wih ute i e we e a l z d e pe i na l a d a ay ial c y y. Th e ul h w ha h n i n ue e h a ’ tu t e c a a t rsis g e ty, t u , t e mo a e r s t s o t tt e e gne i f nc st e f meS sr cur h r ce itc r al s l l h s h d l c a a trsi ft e fa t n i e i o e sg i c ntf r su y n h tr y l ’ c mf ra ln s . h r ce itc o h me wih e g n s m r i nf a o td i g t e mo o c ceS o o t b e e s l i An lz d a d c lu a e o a swih e g n a y e n a c l td s me f me t n i e,a fe tv n i l i i lm e tm o e i eh d l n ef cie a d smp e fn t e e n d l e ngm t o

车架结构对摩托车操控性能的影响分析

车架结构对摩托车操控性能的影响分析

车架结构对摩托车操控性能的影响分析摩托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操控性能直接关系到驾驶者的安全和驾驶体验。

而车架结构作为摩托车的基础组件之一,对摩托车的操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摩托车的操控性能需求出发,分析车架结构对摩托车操控性能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摩托车的操控性能需求。

摩托车的操控性能包括转向稳定性、刹车性能、直线稳定性等方面。

转向稳定性是指摩托车在转弯过程中的稳定性,涉及到摩托车的转向能力和稳定性。

刹车性能是指摩托车在紧急制动时的稳定性和效果,对驾驶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直线稳定性是指摩托车在直线行驶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包括对各种路面状况的适应能力等。

了解了这些操控性能的需求后,我们来看看车架结构是如何影响这些操控性能的。

首先,车架结构对转向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稳定的转向稳定性能够提供良好的操控性能,驾驶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摩托车行驶的方向。

车架结构的刚性对转向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刚性较高的车架结构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使摩托车在转弯时不易倾倒,同时能够准确传递驾驶者的操作力量,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

其次,车架结构对刹车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刹车时,摩托车的重心会向前移动,而车架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帮助摩托车保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此外,车架结构还会影响刹车时摩托车的分配给前轮和后轮的刹车力量。

合理的车架结构可以使前后轮的刹车力量分配更加均衡,提供更好的刹车性能。

最后,车架结构对直线稳定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直线稳定性是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驾驶者的安全感和操控性。

车架结构的重点在于提供稳定性,较高的刚性和适当的减震系统可以使摩托车在直线行驶时更加稳定,降低出现异动的可能性。

了解了车架结构对摩托车操控性能的影响后,我们可以看到,车架结构作为摩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稳定性和操控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摩托车的操控性能,设计者需要在车架结构上做出相应的优化。

摩托车基本结构原理简介

摩托车基本结构原理简介

ppt课件
34
电气系统
供电部分 蓄电池按额定电压不同可分为6V蓄电池和12V蓄电池;额定电压相同的蓄电池按容量又可分 从大到小多种;按照结构不同可分为铅酸蓄电池和全密封免维护蓄电池 直流发电机(磁电机)的结构与原理 直流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即当导线垂直于磁力线在均匀磁场中运动时,导 线中便有感应电动势产生,如果此导线与外部其它电路构成闭合回路时,导线中便产生感应 电流,该电流的方向通过右手定则判断
ppt课件
14
动力系统
润滑系统 润滑发动机中运动机件的接触表面,以减小摩擦和磨损,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保 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1)、二冲程发动机的润滑方式有混合润滑式和分离润滑式两种 (2)、四冲程发动机一般都是采用飞溅润滑和压力润滑相结合的综合润滑方式,其润滑 系统主要包括油盘、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油道、油管等
ppt课件
15
动力系统
冷却系统 冷却发动机,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摩托车发动机大多采用自然风冷却方式,即利用摩托车行驶时迎面吹来的空气流,通 过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散热片将发动机的热量带走 目前摩托车发动机也有采用强制风冷以及水冷却和油冷却方式
p托车的骨架,用来支承发动机、变速传动系统、座垫、油箱以及摩托车乘员, 并为车辆提供安装位置,从而使整个车辆支承在车轮上。车架是摩托车的主要支承部分, 而且行驶中还要受到冲击和振动,因此其材料及结构必须有相当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又 要求质量轻,以便于高速行驶
ppt课件
8
动力系统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是采用汽油为燃料的往复活塞式汽油机,这种发动机有二冲程 和四冲程之分 ◆曲轴转一圈,活塞在气缸内往复移动一次,经历两个行程,完成进气,压缩、燃 烧膨胀、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曲轴转二圈,活塞在气缸内往复移动二次,经历四个行程,完成进气、压缩、燃 烧膨胀、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摩托车车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_陈宝

摩托车车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_陈宝

摩托车车架结构动力响应分析陈宝曹建国陈莹莹(重庆工学院重庆汽车学院,重庆400050)摘要利用MSC.Nastran软件分析摩托车车架结构在随机路面载荷激励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计算整车结构上所感兴趣部位的响应,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应力等物理参数,并以此为参考依据进行结构参数的修改。

关键词:摩托车车架模态频率响应阻尼固有频率中图分类号:U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33(2005)增-0123-04Analysis of dynamics response on motorcycle frameC hen Bao,Cao jianguo,Chen Y ingying(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Automobile College,Chongqing400050,C HN) Abstract A dynamics response analysis on motorcycle frame was made by MSC.Nastran software,it is based on random exci tation of road,so can get the responses that are interested,for example displacement,velocity,acceleration,s tress etc.At the same time,can make a modification of frame s tructural paramet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Key words:Motorcycle Frame Modal Frequency response Damping Natural frequency1引言摩托车车架是乘骑者的直接承载物,车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性能,摩托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激励会引起车架的强迫振动,摩托车车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经过车架传上来的路面激励,往往产生较大的动应力,通常从摩托车道路实验和用户反映出的车架开裂和开焊情况来看,大多数都是疲劳破坏,由于疲劳破坏主要是由于载荷的累积效应而产生的,所以即使车架激励引起的动应力响应不大,但当波动的次数累积到某一固定值时,由于材料的局部形成永久变形也会产生裂纹以至最终断裂,此处所指激励是指随时间或频率变化的加速度、速度以及位移等。

摩托车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摩托车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万方数据兵工学报第31卷验‘“71。

利用解析法和实验法分析了3款摩托车车架挂发动机前后的模态特性,指出了发动机对车架结构特性的影响。

为寻找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的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实验检验,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建模方法一把发动机简化为具有质量和转动惯量的。

维质量单元,通过MSC.Nastran中的RBE2单元与车架刚性连接,可在设计阶段和产品改型阶段使用,能大幅提高车架结构动态特性的分析效率。

1车架结构动态特性分析分析结构的动态特性,即模态分析,,实际上就是求解模态参数的过程,有2种实现途径:1)实验法,测量结构上某些点的动态输入和输出响应,根据测得的频响函数估计模态参数;2)解析法,即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和材料特性,把结构的质量分布、刚度分布和阻尼分布分别用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表示出来,据此计算模态参数,一般借助有限元法。

解析法可在设计阶段进行,但是其精度、可靠性需要经实验验证;解析法也可为实验法提供指导和帮助,2者应结合使用。

1.1实验模态分析利用LMS结构模态测试系统,对车架进行模态试验。

模态测试系统包括力锤、加速度传感器、测试分析软件和约束系统。

车架主要是钢管结构,线性好,采用较为方便的力锤为激励。

力和加速度传感器均为IcP型,采用LMS.TESTLAB进行模态测试分析。

由于分析的是车架自由模态特性,因此用较软的橡皮绳把车架吊起来,模拟其自由状态,如图1所示。

首先应合理确定测点和激励点。

测点的布置原则为:布置在悬架支点、车架连接点和刚度变化较明显的点上;尽可能使车架主梁布点均匀;另外布点还图l模态实验场景Fig.1Theexperimentmodalte8tingfield应该根据实验数据灵活的进行调整,以获得较精确的数据。

如图2所示是某125摩托车车架的测点布置图。

激励点应该能激起所关心频率范围内的模态,可是多个激励点,也可是一个激励点。

考虑到车架结构特点,车架模态分析时一般选择车架尾部作为激励点,方向垂直向下,并经实验验证可行。

两轮摩托车车架强度分析流程

两轮摩托车车架强度分析流程

两轮摩托车车架强度分析流程一、使用范围本分析流程适用于本公司两轮摩托车车架的强度分析,主要包括骑士车、踏板车、弯梁车的车架主体(见图1)。

图1车架结构示意图二、分析思路及理念根据两轮摩托车和两轮轻便摩托车车架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两轮摩托车车架分析中需要模拟三种典型载荷:水平加载F0、后轮中心部位垂直向上加载F z、副座乘员乘座部位垂直向下加载F s。

校核强度分析中,先对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车架的应力分布情况。

对于出现应力集中的部位,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并与该部分所用材料的屈服强度进行比较,判断车架是否会发生屈服破坏,计算该处的安全系数。

为了校核车架的强度,应先列出车架各部分所使用的材料和这些材料的力学性能。

如表1所示:表1车架各部分所用材料力学性能具体部件所用材料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车头管20号钢245410脊梁板和加强板08F号钢175295其他(管件)Q215号钢335-450215最后,通过校核车架的安全系数,分析车架的安全性,并指出需要加强的地方。

三、分析过程3.1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1)检查和清理原始模型,分析车架结构的合理性(如加强板的位置形状是否合理),如有明显不合理之处与设计人员沟通是否有特殊的设计意图,并确定车架结构可改动的位置及余量。

在将原始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之前,清理原始模型上对车架强度不起作用的附件。

(2)网格划分,根据车架的实际情况,通常将车架的单元网格划为3-4mm,将厚度均匀的管件及钣金件划为shell单元,将形状不规则的铸铁或铸铝(如连接座,铸铝车架等)划为四面体单元,在进行网格划分前应先对几何进行处理,将细小特征清除或释放,以提高网格划分效率及网格质量。

对容易出现强度问题的区域可进行网格局部细化,以提高有限元计算精度。

(3)将减震器,后摇臂等暂不考虑强度的部件简化为截面相同的梁单元;将发动机假定为一刚性很大的部件,简化为MPC与车架相连。

某型摩托车车架CAE分析报告

某型摩托车车架CAE分析报告

某型摩托车车架CAE分析报告重庆现代摩托车研究所摩托车车架可靠性分析前言车架是整个摩托车的基体。

作为摩托车的骨架,车架由多种管材及板材焊接而成,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它不仅支承、连接了摩托车的各零部件,还承受了摩托车本身和外在的各种载荷。

在摩托车行驶时,路况复杂多变,使车架不时处于扭转、弯曲之中,并改变车架上各零件的相对位置,使车内的受力发生变化。

因此,要使车架结构不影响使用,要求车架本身一方面具有高强度和合适的刚度,另一方面尽量减轻质量,这一切使其受力分析工作复杂而烦乱。

从设计摩托车出发,作为摩托车车架的全面分析,不仅需要了解车架的质量、转动惯量、加载点、量等基本情况,还需了解诸如车架各阶固频、振型和车架材料选用等信息。

在本次分析中,从材料的使用方面出发进行摩托车车架分析,校核材料的使用对车架受力性能的影响,为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车架强度是车架设计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关系到车架的安全。

在摩托车车架分析中,采用三维实体、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车架使用状况,着重关注应力的分布和大小。

为适应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所建立的模型对车架作了如下简化处理:a模型处理上,省略外挂零件,突出车架本身骨架及其加强部分;b加载上,力(含骑乘者与整车重量)与力矩转移到车架重心附近(取中间支撑为对象);c约束上,前减振器支撑点转移到转向柱上,后减振器支撑点转移到尾梁支承及摆臂枢轴孔上。

如下图1:图1 约束位置图2 平路行驶应力云图(普钢、不带边轮)1.典型工况摩托车车架应力在对摩托车车架的分析中,分别对摩托车选取平路行驶、刹车、启动(0加速)、转弯(带边轮)等几种典型工况进行分析。

为方便比较分析结果,将分析分为带边轮与不带边轮两种情况。

带边轮的情况以力转移的方式,将载荷加在车架上进行处理。

刹车时,假设后轮(及边轮)刚好离开地面,惯性力矩与重力矩平衡,摩托车车身没有偏转;启动时,假设前轮刚离开地面,加上向后的惯性力矩,摩托车车身没有偏转。

摩托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分析及减振优化研究

摩托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分析及减振优化研究

摩托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分析及减振优化研究摘要:摩托车的车架是摩托车的躯干,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摩托车的力学特征。

文章针对125型跨骑式摩托车车架构建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该摩托车车架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发现车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摩托车车架结构的固有频率进行调节的方法。

1.引言摩托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其结构强度的设计可以满足安全性要求,但是摩托车结构的动态性能有时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的不够全面,这又会对摩托车乘坐的舒适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摩托车的车架是摩托车的躯干,是摩托车结构的必不可少的支撑结构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摩托车的车架结构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摩托车的力学特征,摩托车车架的性能会对摩托车的动态性能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摩托车车架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以此来达到摩托车减震优化的目地。

防止摩托车的车架出现共振的情况是提升摩托车动态性能的关键,同样也是缓解摩托车震动的一个关键所在。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摩托车车架的动态性能,从中找出摩托车车架在结构动力学上的不足,并针对所发现的不足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正和完善,希望可以对提高摩托车车架的动态性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摩托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分析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Analysis)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的物理系统进行模拟分析。

其主要思路是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随着云计算技术和计算算法的不断提升,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工业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有限元分析方法现今成为一种解决复杂工程分析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其在机械设计、材料加工、航天航空、汽车、建筑、电子、国防、船舶以及石油等各个领域得到了的广泛研究使用。

在分析摩托车的结构分析时,需要进行结构的静态和动态分析,对摩托车结构的动态分析的首要步骤就是进行模态分析。

所谓模态分析就是求出系统模态特性,然后再施加初始条件和激振力,最终求出系统迫振响应结果,分析得到的主要结果包含振动结构上关心点的位移、应力、应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指导书——摩托车车架结构动力学分析
班级:机制0606
学号:012006008018
姓名:张勇杰
指导老师:王彦伟
目录
1. 本课程设计目的 (3)
2.摩托车车架分析条件 (5)
3.分析模型 (8)
4.模态分析 (9)
5.瞬态响应分析 (14)
6.结果分析与总结 (20)
1. 本课程设计目的
近年来,我国摩托车工业飞速发展,在短短十几年间己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摩托车生产大国。

然而,与急剧增长的产量相比较极不相称的是国产摩托车的设计开发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显得很低,相当多的产品仍是低水平的重复,技术含量高、较为先进的车型都是引进技术或在引进技术基础上改进的车型,国内企业尚无能力独立自主地开发自己的产品,仅仅是在模仿测绘国外的产品。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二是企业对产品开发投入不足,目前一般大型企业开发投入不足销售额的 1.5%,而国外一般在5%左右:三是缺少高水平的设计开发人才;四是缺乏产品验证手段,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级摩托车综合试验场。

这就使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极不健康,如不及时采取措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先进车型的冲击,我国摩托车工业将陷入艰难的境地。

因此,加大摩托车的科技投入,深入开展提高摩托车设计开发水平的科研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省等,摩托车产品的开发设计、模拟分析过程全部计算机化和动态化,而国内摩托车的设计水平还停留在测绘仿制、进行传统的静强度校核的静态设计阶段。

这种把本属动态性质的问题简化为静态问题来处理的方法,弊病很大.实际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来自路面连续载荷的冲击及发动机自身工作时运动件惯性力的激励,是在一种振动状态下工作,特别在发生共振时会大大降低结构强度,并增加车体的振动和噪声。

传统的方法把整个结构当作刚性系统来设计,
用大量试算和试验的方法去弥补与实际为弹性系统的差异,不仅费时耗资大,还难免发生结构疲劳破坏等可靠性问题。

不研究结构的动态特性,而简化为静刚度来处理,就不能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振动和噪声。

为了提高摩托车行驶的安全可靠性及驾乘人员的舒适性,减少环境噪声污染,对摩托车结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现代基础理论的拓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测试技术的发展,现在己有条件从传统的静态设计方法(经验设计、类比设计及尝试设计)向现代动态的“解析”设计方法过渡了。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现代产品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都经受不起传统方法的拖延,而应该突破“设计—试制—试验”的旧框框,发展预测和分析两个重大环节。

有限元方法结合试验模态技术适应了这一形势的发展,成为摩托车结构动态特性分析、结构动态设计的强有力手段。

摩托车是由很多不同结构、不同材料、形状各异的零件和部件组装而成,属于一种复杂结构系统。

由于车架是摩托车的骨架,本课题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即有限元方法和试验模态技术,确定车架结构的动态特性,指出其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对结构进行改进的方向,然后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变参数计算,发现新的模型有更好的动态特性。

这启发我们在摩托车蓝图设计阶段就可进行车架的结构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从而降低了设计成本,缩短了设计周期,且对自主开发车架新产品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摩托车车架分析条件
摩托车车架横梁、底座的结构材料均为A3 钢,材料特性为:●弹性模量 E = 206GPa;
●泊松比µ = 0.3;
●屈服极限σs = 235MPa;
●强度极限σb = 461 MPa;
●密度ρ= 7800kg/m3
摩托车通常使用单缸汽油机,由于要求摩托车发动机结构紧凑,在发动机设计时,通常不采用复杂的平衡一阶和二阶往复惯性力机构,而采用过量平衡的方法,把一部分往复惯性力转移到和气缸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因此在采用过量平衡法的摩托车单缸发动机中实际作
用于车体的力有三个:
a)过量平衡后剩下的一级往复惯性力;
b)过量平衡块产生的离心力在与气缸垂直方向上的分力;
c)二级往复惯性力。

将上述三个力加在摩托车有限元模型相应节点上,即可求出结构动力响应。

发动机激励可分为X,Y 两个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力。

如下表所示:
除发动机激励外,摩托车在行驶中还要受到由于路面不平度而产生随机激励。

路面不平度给在它上面行驶的摩托车轮子施加位移和冲击扰动,这种随机激励产生的振动可引起乘员的不适,也可引起结构的疲劳破坏,甚至造成摩托车失控等。

摩托车在路面不平度激励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属于随机振动问题的范畴,该激励需要以功率和相关谱密度的形式施加。

可以用专门的路面计算经过测量、计算得到所要施加的路面功率谱,也可以参考有关文献近似计算各种路面的功率谱,在求解路面激励作用下的摩托车结构动力响应时,需要根据车速把路面功率谱从空间谱密度换算
为时间谱密度的形式。

国际标准化组织根据路面的功率谱数值,将道路分为A、B、C、D、E 五个等级。

在实际使用摩托车的过程中,在等级越高的路面,摩托车大部分时间的行驶速度也越高,随着路面等级的降低,摩托车大部分时间的行驶速度也随之降低。

3.分析模型
根据摩托车车架结构和尺寸,在常有CAD 软件Pro/E 中将摩托车车架建模并将所建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如下图所示:
根据车架的材料属性与结构受力特点,选取SHELL63 为网格单元,厚度取为3mm。

SHELL63 弹性壳。

具有弯矩和薄膜特性。

可承受与平面同方向及法线方向的荷载。

每个节点6 个自由度:x,y,z 方
向和绕x,y,z 轴方向。

有应力强化和大变形能力。

提供用于大变形分析的连续性相切矩阵。

利用所选单元,设定网格单元边长为5,划分网格,共划分有21543 个网格,21616 个节点,车架结构网格模型如下图:
4.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很早就有人提过,其主要思想是对一个复杂系统的振动分析,利用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分别研究各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特性。

模态分析的核心内容是确定用以描述结构系统动态特性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及振型等模态参数要进行试验模态分析首先要做试验建模.其数学模型可分为连续振动系统数学模型和离散振动系统数学模型。

工程实际中的结构都是连续振动系统,由于该
系 统的惯性、弹性、阻尼和运动都依赖于空间坐标,因而导致数学上较难处理的偏微分方程及复杂的边界条件。

一般情况下,除了少量的简单结构外,很难获得严格的封闭形式的解。

此外,人们不可能获得连续分布式的响应测量和无限多个特征解,因而实际做振动分析、参数识别时, 通常将无限多个自由度的连续振动系统离散为有限自由度的离散振动系统。

在物理坐标下,描述N 自由度离散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
[]{}[][][][]{}M x C x K x f ++= 4.1
其中,[]M ——质量矩阵(正定且对称)[]n n
M R
⨯∈
[]C ——阻尼矩阵,[]n n C R ⨯∈
[K]——刚度矩阵(对称且正定或半正定) ,[]n n K R ⨯∈ x ,*x ,**x ——N 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向量, {()}f t ——N 维激振力向量。

根据给定条件求解此方程,即可求得车架的模态。

在ANSYS 软件平台中,根据前面所得的模型,计算得到了前十阶模态:
其中前六阶模态振型分别为:
其中八阶模态时,车架的应力图为:
5.瞬态响应分析
摩托车在正常工况下将受到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行驶过程中路面产生的激励的作用,但在这些动态性能因素中,发动机激励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通过建立简化的整车动态仿真模型,对摩托车在发动机激励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进行综合评估,在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基础上,对摩托车的振动特性进行改善,从而提高摩托车乘坐的舒适性,进而优化摩托车整体性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瞬态响应分析模型与模态分析模型略有不同,它需要建立激励源模型。

本分析中,利用一个质点模拟发动机,将此质点与摩托车车架相应质点利用刚性单元MPC184连接。

摩托车前后叉采用梁单元,选用Beam4,
Beam4 是具有拉压扭弯能力的单轴元素。

每个节点有6 个自由度,
x,y,z,绕x,y,z 轴。

具有应力强化和大变形能力。

在大变形分析中,提供了协调相切劲度矩阵选项。

前叉梁单元与壳单元连接处需定义刚性约束。

整个有限元模型如下图所示:
加入约束及发动机载荷后,如下图:
经过计算可绘制出动态曲线,下图显示的是节点3061 处的位移曲线:
下图为节点5245,12887,17268,3061处的位移曲线:
同样的,节点3061 处随时间的速度曲线:
加速度曲线为:
在时间点0.0035 处,车架变形图为:
同一时间点处,车架的节点应力图如下:
6.结果分析与总结
结合模态频率、模态振型以及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可看出,此车架以下几处存在缺陷:
1) 车架后梁支架可能存在刚度不足,由于此处应力较大,一旦出现
应力突变时,此处容易出现变形过大;
2) 车架前梁后梁连接处应力比其它地方明显增大,此处由于前梁弯
曲,再加上实际生产中此处是焊接上去的,因此,实际情况可能更差,故对前梁应改进材料或者加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