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实验》

合集下载

物理:5.3《平抛运动》实验

物理:5.3《平抛运动》实验
(2)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计算初速度?
g x v0= =x 2 y t
x v t 1 y gt 2
0
O
2
v0
x
P(x,y)
y
测出轨迹上某一点的坐 标(x、y)代入可求出v0
二、实验器材 斜槽,金属小球,木板(附竖直固定 支架),坐标纸,图钉,刻度尺,重锤线, 铅笔。
X1
X2 X3 X4
h 4h 9h
x
O
A
B
C
16h
D
y
3、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 验中,描绘得到的平抛物体的轨迹的一部 分,抛出点的位置没有记录,试根据图中 的数据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解析: 在轨迹上ABC三个点是水 A
平间距相等的,故有: 物体在AB段和BC段运动 的时间必相等,则有:
O
O′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O
A1 A2 A3 A4 M1 M2 y3
x
M3
y
M4
假设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则轨迹上各点应满足 y=ax2 。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x、y),带入 y=ax2中求出a,如果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不变, 即证明它就是抛物线。
2、水平抛出的小球1s内、2s内、3s内… 的 。 竖直位移之比是 1:4:9:16 …
三、实验步骤:
1、安装调整斜槽 2、调整木板 3、建立坐标系
4.描绘运动轨迹:
o
径迹法
o
x
y
等间隔照相法 用频闪照相机得到物体运动的轨迹 v0
四、实验注意事项: (1)斜槽末端必须水平。 (2)坐标原点在槽口上方小球球心处 (3)小球应在同一位置无初速自由释放; (4)实验过程中木板不能动 (5)取距O点远些的 点来计算球的初速 度,这样可使结果 的误差较小。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学案及典型例题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5.3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学案及典型例题

5.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基础知识梳理一、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1.抛体运动: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作用的运动.2.平抛运动:初速度沿方向的抛体运动.3.平抛运动的特点:(1)初速度沿水平方向;(2)只受作用.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思路】(1)基本思路:根据运动的分解,把平抛运动分解为不同方向上两个相对简单的运动,分别研究物体在这两个方向的运动特点.(2)平抛运动的分解:可以尝试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方向的分运动和方向的分运动.【进行实验】方案一:频闪照相(或录制视频)的方法(1)通过频闪照相(或视频录制),获得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2)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3)通过频闪照片描出物体经过时间间隔所到达的位置;(4)测量出经过T,2T,3T,…时间内小球做平抛运动的位移和位移,并填入表格;(5)分析数据得出小球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的特点.方案二:分别研究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运动规律步骤1:探究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的特点图2(1)如图2所示,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后,A球做运动;同时B球被释放,做运动.观察两球的运动轨迹,听它们落地的声音.(2)改变小球距地面的高度和小锤击打的力度,即改变A球的初速度,发现两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运动.步骤2: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1.装置和实验(1)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使斜槽M末端水平,使固定的背板竖直,并将一张白纸和复写纸固定在背板上,N为水平装置的可上下调节的向背板倾斜的挡板.(2)让钢球从斜槽上某一高度滚下,从末端飞出后做平抛运动,使小球的轨迹与背板.钢球落到倾斜的挡板N上,挤压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印迹.(3) 调节挡板N,进行多次实验,每次使钢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在白纸上记录钢球所经过的多个位置.(4)以斜槽水平末端端口处小球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O,过O点画出竖直的y轴和水平的x轴.(5)取下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得到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6)根据钢球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在轨迹上取竖直位移为y、4y、9y…的点,即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测量这些点之间的水平位移,确定水平方向分运动特点.(7)结论:平抛运动在相等时间内水平方向相等,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运动.2.注意事项:(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若小球静止,则斜槽末端水平).(2)背板必须处于,固定时要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由静止释放.(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钢球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一直到达为宜.【参考答案】重力水平重力直线水平竖直平抛自由落体自由落体平行上下坐标 相等 位移 匀速直线 切线水平 竖直面内 同一位置 左上角 右下角考点一:平抛运动概念、性质、条件、特征【例1】2022年2月15日,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翊鸣夺得冠军。

高中物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3)用刻度尺测量某点的 x、y 两个坐标,代入 y=ax2 中,求 出常量 a.
(4)测量其他几个点的 x、y 坐标,代入上式,看由各点坐标求 出的 a 值是否相等.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说明该曲线 为抛物线.
2.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1)在确定坐标原点为抛出点的情况下,在轨迹曲线上任取几 点(如 A、B、C、D). (2)用刻度尺和三角板分别测出它们的坐标 x 和 y. (3)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x=v0t)及竖直方向 是自由落体运动y=12gt2,分别计算小球的初速度 v0,最后计算小 球初速度 v0 的平均值.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实验基础·理一理|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其初速度.
二、实验原理 1.利用追踪法逐点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 2.建立坐标系,如果轨迹上各点的 y 坐标与 x 坐标间的关系 具有 y=ax2 的形式(a 是一个常量),则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3.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 x、y,据 x=v0t、y=21gt2 得初速 度 v0=x· 2gy. 三、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白纸、图钉、重垂线、三角 板、铅笔、刻度尺.
[解析] (1)研究平抛运动时,钢球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所 受空气阻力越小,并且记录小球通过的位置越准确,A 正确;小 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可保证小球的初速 度不变,与钢球和斜槽间的摩擦无关,B 错误,C 正确;实验时 必须使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以确保小球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D 正确.
3.确定球的位置 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小球从轨道末端射出, 先用眼睛粗略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 x 值处的 y 值,然后 让小球由同一位置自由滚下,在粗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 确地描出小球通过的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该点.用同样的方 法确定轨迹上其他各点的位置. 4.描点得轨迹 取下坐标纸,将坐标纸上记下的一系列点,用平滑曲线连起 来,即得到小球平抛运动轨迹.

高中物理实验(6)平抛运动 (共15张PPT)

高中物理实验(6)平抛运动 (共15张PPT)

=
������ ������
=
0 .1 10
s=0.1 s,
1
=
2×0.1 0 .1
m/s=2 m/s。
������
(3)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 y=2gt2, 水平方向上有 x=v0t,解得 y=2������ 2 x2, 则 y-x2 图象的斜率 k= 解得 v0=
6.注意事项 (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检验是否水平的方法是将小球 放在斜槽末端任一位置,看其是否能静止)。 (2)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 (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 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6)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点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2实验数据处理 典例6
某物理兴趣小组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分成两组,其中一个实验小组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对准方格背景照相,拍摄到如图所示的照 片,已知每个小方格边长10 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其中C点处 的位置坐标已被污迹覆盖。
考点1
考点2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2)图乙是利用图甲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0 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 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


(3)图丙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其中正确的 是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解析: (1)题干中指出用铅笔标注小球的最高点作为小球轨迹的记录点,所 以坐标原点也应选为球的上端,选B。斜槽轨道不必光滑,A错;记录的点适 当多一点,以便更准确地描出平抛轨迹,B对;为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 轨迹,将这些点平滑连接起来,C错;用重垂线确定y轴方向,D对。 (2)由题图可知,小球做斜抛运动,所以斜槽末端没有水平放置,选C。 (3)A没有水流出,C随着液面降低,压力减小,水柱流速不断减小,C错,只有B 瓶内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气压,水柱流速稳定。选B。 答案: (1)B BD (2)C (3)B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课件(ppt)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平抛运动》课件(ppt)

高中物理 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抛体运动 第2节 平抛运动
解析:(1)设落地时的竖直方向速度为vy,水平速度为v0,则有
vy=vsin θ=50×0.8 m/s=40 m/s v0=vcos θ=50×0.6 m/s=30 m/s
高中物理 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抛体运动 第2节 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 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抛体运动 第2节 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 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抛体运动 第2节 平抛运动
本课小结
1.平抛运动 (1)概念: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轨迹: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2.平抛运动的规律 平抛运动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高中物理 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抛体运动 第2节 平抛运动
抛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 C )
A.vA>vB>vC,tA>tB>tC B.vA=vB=vC,tA=tB=tC C.vA<vB<vC,tA>tB>tC
解D析.vA:根>v据B>平vC抛,tA运<tB动<规tC 律,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y= gt2,由于xA<xB<xC,yA>yB>yC,因此, 平抛运动时间tA>tB>tC,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A<vB<vC,所以选项C正确。
当堂检测
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B )
A.物体的高度和所受重力 B.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高中物理 必修第二册 第2章 抛体运动 第2节 平抛运动

高中物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单

高中物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调整木板:调整支架螺丝,使面板竖直(重垂线与面板竖直刻度线平行);
2.调节导轨:调节铝质导轨,使导轨末端水平(在导轨末端任意位置放小球不会滚动);
3.压纸:将 白纸边缘紧贴着面板的刻度线,上面叠放复写纸,再用塑料磁条压在面板上;
4.放球:从斜面导轨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使钢球落在接球槽内;
3.用平滑的曲线拟合各个斑点;
4.用公式计算初速度。
位置
位移x(m)
位移y(m)
初速度
初速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均值
1
2
二、无抛出点的运动轨迹
在曲线上选取三个点A、B、C,使相邻点间的水平位移相等,并测出X,测出相邻点的竖直位移分别为 和 ,相邻点的时间为T,由 , 求得 。
三、实验结论与反思
1.测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m/s.
5.印点:小球落点通过复写纸印在白纸上,注意区分落点与滚动印迹点;
6.移槽:将接球槽逐次下移(或上移),再次释放小球,便在白纸上打下一系列斑点;
7.重复:将白纸翻面再重复实验一次;
数据处理:
一、有抛出点的运动轨迹
1.取下白纸,沿边线绘出x轴和y轴;
2.测量各斑点到x轴的距离,记为y,到y轴的距离,记为x;填入表格;
四、整理实验仪器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研究平抛运动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其初速度。
实验器材:演示面板、铝质导轨、接球槽、钢球、重锤、塑料磁条、白纸、复写纸等。
实验原理: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建立坐标系,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 ,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 ,再利用公式 ,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如果轨迹是抛物线,则两坐标满足

(完整word)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实验

(完整word)高中物理平抛运动实验

平抛运动实验【实验目的】(1)用实验的方法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2)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初速度.【实验原理】(1)用描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2)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上某点的坐标 x 、y ,根据 x =v 0t 、y =12gt 2得初速度v 0=x g 2y.【实验器材】斜槽、小球、方木板、铁架台、白纸、图钉、铅垂线、三角板、铅笔及刻度尺【实验步骤】 (1) 安装器材与调平:将斜槽放在水平桌面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调节末端使其切线水平后固定. 检查斜槽末端是否水平的方法: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轨道的任意位置,小球都不滚动,则可认为斜槽末端水平.精细的检查方法是用水平仪调整.(2)用图钉把坐标纸钉在木板上,让木板竖直固定,其左上方靠近槽口,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竖直,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铅垂线把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使小球平抛的轨道平面与板面平行,保证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3)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 :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 O 为坐标原点,从坐标原点 O 画出竖直向下的 y 轴和水平向右的 x 轴.确定坐标原点 O 的方法是:把小球放在槽口末端处,用铅笔记下这时小球的球心在坐标纸上的水平投影点 O ,即为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端点).(4)确定小球位置:让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自由滚下,从 O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先用眼睛粗略估计小球在某一 x 值处(如x =1 cm 或 2 cm 等)的 y 值,然后用铅笔尖指着这个位置,让小球从原释放处开始滚下,看是否与铅笔尖相碰,如此重复数次,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这个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这一点.(5)依次改变 x 值,用与(4)同样的方法确定小球通过其他各点的位置.(6)描点画轨迹:取下坐标纸,将(4)(5)中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这就画出了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曲线(所画曲线可不通过个别偏差较大的点,但必须保持曲线平滑,不允许出现凹陷处).【注意事项】(1)固定斜槽时,必须注意使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平,以使小球离开斜槽后做平抛运动.(2)木板必须处在竖直平面内,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纸但不接触.(3)在斜槽上设定位卡板,使小球每次都从定位卡板所确定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以保证重复实验时,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4)应在斜槽上适当的高度处释放小球,使小球能以适当的水平速度抛出,其运动轨迹由图板左上角到右下角,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坐标纸,减小测量误差.(5)由平抛运动方程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时,应选取在平抛运动轨迹上离坐标原点O 较远的点的坐标数据来进行计算,这样既便于测量又减小了误差.【数据分析】(1)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如图所示,在x 轴上作出几个等距离的点A1、A2、A3、…,把线段OA1的长度记为l,则OA2=2l,OA3=3l,由A1、A2、A3、…向下作垂线,与轨迹的交点记为M1、M2、M3、….若轨迹是一条抛物线,则各点的y 坐标和x 坐标应该具有y=ax2的形式(a 是待定常量),用刻度尺测量某点的x、y 两个坐标值,代入y=ax2 求出a.再测量其他几个点的x、y坐标值,代入y=ax2,若在误差范围内都满足这个关系式,则这条曲线是一条抛物线.(2)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①所描绘的轨迹曲线上选取A、B、C、D、E、F 六个不同的点,测出它们的坐标值.②将各点坐标值代入v0=x g2y中,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③记录各点求得的初速度,最后算出初速度v0的平均值,并做好记录.【误差分析】(1)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造成小球并非做平抛运动,测量的数据不准确.(2)建立直角坐标系时,误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实应以末端端口上的小球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3)小球每次从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不相同,使得平抛的初速度也不相同.(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是()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C.固定白纸的木板必须调节成竖直D.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E.将小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取下纸后,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的起点位置,O 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取为坐标原点,平抛的轨迹如图所示,根据轨迹的坐标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_______m/s.(取g=10 m/s2)(3)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用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6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 所示,则小球的平抛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用L、g 表示),其值是________,小球在b 点的速率为________.(取两位有效数字,g=10 m/s2)。

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

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

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
实验报告:平抛运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验证平抛运动的理论公式。

实验器材:平面、测量尺、小球、秒表。

实验原理: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以一定初速度抛出后,只受重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

其运动轨迹为一个抛物线。

实验步骤:
1. 在平面上标出一条水平直线作为参考线。

2. 在参考线上选择一个起点,并在起点处放置小球。

3. 用测量尺测量小球的水平位移,并记录下时间。

4.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不同水平位移下的时间。

实验数据:
小球水平位移(m)时间(s)
0 0
0.5 0.3
1 0.6
1.5 0.9
2 1.2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小球水平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的斜率和形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小球的水平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即小球的水平速度是恒定的。

2. 小球的竖直位移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即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球的水平速度和竖直加速度,进一步验证平抛运动的理论公式。

实验总结:
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各种运动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T
0
xx1 1
x2x2 x
T yy11
T y2 y2y
x
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 差是个常数,即
y2 y1 gT 2
v0
x1 T
x2 T
例题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 点,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准确地描绘小球 的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 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_A_C_D_____.
2、如何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⑴抛出初始位置、轨迹和竖直方向均确定的条件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何
求V0 ?
0
x
y
x
y 1 gt2 t 2 y
2
g
x x v0t v0 t
y
方法:在轨迹上任取一点P,用刻度尺,测出P点 的坐标x、y。利用位移公式求v0,并多次测量取 平均值。
⑵竖直方向,部分轨迹确定,但没有记下初始位置 如何求V0?
验 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
步 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②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铅 垂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
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
面平行且靠近,固定好木板;
③确定坐标轴: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 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再利用铅垂线 在纸上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即y轴;

利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

???

O
hh
x

3h 4h

5h

9h

y

如何获得 平抛物体 运动的轨
迹?
一、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方案一】
平抛运动演示仪

验 实验器材:
器 材
斜槽、小球、木板、白纸(可先画上坐标格)、 图钉、重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小球
木板
斜槽
重垂线
白纸
铁架台
实 ①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
点连成折线
【例2】如图为某小球做平抛运
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 O
x
得的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
景 方 格 的 边 长 为 5cm ,
vA=___1_.8__m/s 。 ( 4 ) 抛 出 点的坐标是_(_-_5_c_m_,_0_)
g=10m/s2,并把这一部分放
在图中的坐标系内,则:
(1)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
度v0=_1_.5___m/s;(2)闪光 的时间间隔 _____0_.1_s ;(3) y 小球过A点的速率
vA=___1_.8__m/s 。 ( 4 ) 抛 出 点的坐标是_(_-_5_c_m_,_0_)
例题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 置,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 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 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 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 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 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该同学在完成装 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实验:
答案:2.00 1.50
解析:由 Δh=gT2 得 T=0.1s,∴v0=Tx=2m/s h3-h
vby= 2T =1.5s.
例题4:有个同学名叫马小虎,做起实验来便成 了小马虎。他在做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时,因粗 心没定好原点,只画了竖直线,且只描出了平抛 物体的后一部分轨迹,如图所示,依此图加一把 刻度尺,如何计算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描 绘
如果能证明在相等 的时间发生的水平
相等时间内通 过的位移相等
平 抛 运
位移相等,则说明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 向上的分运动确实 为匀速直线运动。
相等时间内通
过的位移相等
O x1 x2 x3 x4
x

如何确定

相等的几

段时间?

利用频闪照相
y

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确定相等的时间?
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上滚下,调节 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c点,记下此时木 板与桌面的高度差h3=h+30.00(cm).
则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 初速度大小v0=________m/s,钢球击中b点时 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by=________m/s.已知钢 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空气阻力不计.
项 2、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
在斜槽上释放小球的高度应适当,使小球以合适 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 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3、坐标原点(小球做 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 槽口的端点,而是小球 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 的水平投影点。
O O′
坐标原点(平抛起点)
④确定小球释放点:选择一个小球在斜槽上合适的高度由静 止释放,使小球运动轨迹大致经过白纸的右下角;
⑤描绘运动轨迹: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 球运动中碰到笔尖,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的方法, 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
注 意 1、应保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钉有坐标纸的木 事 板竖直,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坐标纸但不接触;
y
例题5:同步解读P31:考题2
【例】 如图为某小球做平抛运
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 O
x
得的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
景 方 格 的 边 长 为 5cm ,
g=10m/s2,并把这一部分放
在图中的坐标系内,则:
(1)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
度v0=_1_.5___m/s;(2)闪光 的时间间隔 _____0_.1_s ;(3) y 小球过A点的速率
5.8平抛运动实验
学习目标
1.能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会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3.结合运动分解的知识,明确两个分
运动的特点。 4.经历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性实验
的一般方法。
探究思路:
1、设法通过实验得到平抛运动的 轨迹
2、在平抛运动的轨迹上找到每隔 相等的时间所达到的位置
3、测量两相邻位置间的水平、竖 直位移,分析这些位移的特点
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a, b,c三点,且ab=bc=20.00cm,如图.
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 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 板与桌面的高度差h1=h.
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 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b点,记下此时木 板与桌面的高度差h2=h+10.00(cm).
实验方案一:描点法 视频一:平抛运动的实验.wmv 实验方案二:频闪照相 视频二:DV探索平抛运动规律.flv
实验方案三:直接描画法 视频三:平抛运动的轨迹.flv
二、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x x
y y 若水平方向匀速即相等的时间内水平位移相等 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即相等的时间内竖直方向相邻位移比为1:3:5:7: 那么平抛的轨迹必为抛物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