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厂人员清洗消毒标准

合集下载

食品加工厂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食品加工厂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食品加工厂清洁消毒操作规程一、前言现代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一环,食品加工厂的清洁消毒操作举足轻重,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适用于食品加工厂的清洁消毒操作规程,规范化和标准化清洁消毒工作的流程,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二、清洁操作1.清洁前的准备工作(1)配备必要的清洁工具和设备,如擦拭布、清洁剂、手套等。

(2)清理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干净无脏污和残留物。

(3)将废物和垃圾放置在指定的垃圾箱中,并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

2.清洁操作的步骤(1)先用清水(或中性清洁剂)将污渍冲净,再使用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擦洗。

注意避免使用有毒、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清洁剂。

(2)清洗时要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进行,保证全面彻底清洗。

(3)确保清洁剂彻底清除,不留下任何残留物。

(4)清洗后,仔细检查清洁区域,确保无污渍和脏物。

3.清洁频率(1)日常清洁:对于常用设备和工具,每日至少清洁一次,特别是使用后。

(2)定期清洁:对于一些难以清理的部分,如通风系统或管道等,每月进行一到两次的定期清洁。

(3)特别清洁:对于重要设备和工具,如冷藏设备、烹饪器具等,需要定期进行特别清洁,确保其卫生安全。

三、消毒操作1.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配备必要的消毒工具和设备,如消毒液、喷雾器等。

(2)将废物和垃圾放置在指定的垃圾箱中,并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

(3)确保消毒操作的环境干净整洁。

2.消毒操作的步骤(1)按照标准比例配制消毒液,并确认消毒液的有效期限。

(2)根据需要,将消毒液倒入喷雾器中,并调整好喷雾器的喷射范围和强度。

(3)将消毒液均匀地喷洒在所需消毒的区域或设备上,确保覆盖面广泛且均匀。

(4)根据消毒液的说明,确保消毒液的作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标准。

(5)消毒结束后,用洁净的清水对消毒区域进行冲洗,确保无残留物。

3.消毒频率(1)定期消毒:对于频繁接触到食品的设备和区域,应定期进行消毒,确保其卫生安全。

食品车间清洁区消毒标准

食品车间清洁区消毒标准
2、清水洗净,无异味
3、紫外灯照射30分钟;
食品接触面用抹布
每班生产结束后
1、100-150ppn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或煮沸15分钟;
2、清水洗净,无异味
3、紫外灯照射30分钟:
4、臭氧发生器工作2小时。
工作台案
每隔两个小时/受污染时
1、75酒精喷洒台面:
2、生产结束后开启紫外灯30分钟
地面
每班生产结束后
输送带、冷却塔链条
生产结束后
1、紫外灯照射30分钟;
2、臭氧发生器工作2小时,
3、75酒精喷洒
水池
每班生产结束后
1、100-15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喷洒;
2、10分钟后清水冲洗或洁净湿抹布擦洗
拖把、扫把
每班生产结束后
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清洁抹布
每班生产结束后
1、100-15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或煮沸15分钟;
食品车间清洁区消毒标准
项目
消毒要求
消毒频率
操作规程
人员
每次进车间前/每次清洗后/每小时
75%酒精喷洒搓洗消毒,自然挥发
工作服
每次进入车间前
工作服悬挂,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更衣室
每天工作结束后
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风淋间
每天工作结束后
100-150ppm二氧1、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2、臭氧发生器工作1小时。
内包材
生产前
1、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
2、臭氧发生器工作1小时,
车间环境
各班组生产前、结束后
1、紫外灯照射30分钟:
2、臭氧发生器工作2小时
车间环境熏蒸
1、使用二氧化氯母液或使用乳酸熏蒸

食品工厂人员清洗消毒标准

食品工厂人员清洗消毒标准

食品生产工厂基础知识一、工作服、帽、鞋要求1、工作服、工作帽一般采用白色,可以是分体或连体,生区与熟区用不同颜色工作服区分(也可用工服上的一部分比如衣领颜色不同来区分)2、工作服不能带有扣子和口袋,不能使用短袖,帽子应能包裹全部头发,防止头发在加工过程中掉入到食品中3、对于加工环境较湿,常需要水洗的车间,员工需穿雨靴,雨靴必须为白色防滑,对于干燥、用水量少的车间,员工可以穿运动鞋。

车间内禁止穿个人鞋子,出入车间必须更换。

连体工作服分体工作服二、更衣室更衣室要有一次更衣室和二次更衣室,在两个更衣室中间应建立淋浴室员工在一次更衣室内将各自的衣服鞋帽脱掉,放入更衣柜内,经过淋浴后进入二次更衣室,再穿上工作服、鞋、帽,经洗手消毒进入车间。

注:1、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次更衣柜和二次更衣柜。

2、更衣室内要安装紫外线灯,并且每天上午开启40分钟,下班后再开启40分钟。

3、更衣室内禁止放零食,防止发霉变质起虫。

三、洗手消毒洗手消毒步骤:洗手池处要张贴洗手消毒示意流程图和洗手消毒程序文字说明,张贴位置要显而易见,并且尺寸适当,在洗手处任意位置都能看清。

洗手程序:湿润双手取洗手液双手搓擦20秒冲洗干净烘干酒精喷淋消毒洗手消毒所用到的设备、设施要求1、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必须是感应式、脚踏式或延时水龙头,主要是为了防止洗完手后再去关水龙头,对手部造成污染。

感应式水龙头手压延时水龙头脚踏式水龙头2、皂液器自动皂液器与手动皂液器都可以使用,皂液不能使用带有芳香气味的皂液,防止手接触食品串味。

3、干手器5、消毒设施手部消毒方式有:自动手消毒器、手部浸泡消毒槽手动皂液器自动皂液器不锈钢手消毒槽消毒试剂:75%酒精,50~100PPM氯制剂消毒液检测浓度:酒精检测采用比重计,每次配完后检测。

氯制剂消毒液有效氯测定:采用氯测试纸测试6、穿衣镜:穿衣镜可以安装在更衣室内,也可以安装在洗手消毒处,员工进入车间前面对镜子自检,着装是否符合GMP要求,头发有无外露等穿衣镜7、脚踏池脚踏池可以自建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水池,脚踏池消毒液浓度为200~250PPM,每4小时更换一次消毒水。

食品工厂常用卫生消毒方法及规范

食品工厂常用卫生消毒方法及规范

食品工厂常用卫生消毒方法及规范食品工厂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保持食品工厂的卫生消毒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必要条件。

下面将介绍食品工厂常用的卫生消毒方法及规范。

一、常用卫生消毒方法1. 清洁消毒: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卫生消毒方法。

通过清洁工具、清洁剂及水来清除污垢、油脂等污染物,以减少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清洁消毒的主要步骤包括清洗、漂洗和消毒三个环节。

(1)清洗: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将各种设备、器具、工具等进行清洗,将污垢和油脂等污染物清除干净。

(2)漂洗:用清水将清洗剂残留物、污染物等进行冲洗,以保证表面的干净。

(3)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或消毒设备对清洗及漂洗后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 干热消毒:利用高温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杀死的消毒方法。

一般可使用干热箱、火焰烧烤等设备进行干热消毒。

(1)干热箱消毒: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干热箱中,加热至高温,保持一定时间,使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高温杀死。

(2)火焰烧烤:使用明火将需要消毒的物品进行烧烤,以高温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烧灭。

3. 湿热消毒:利用高温和湿度的组合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杀死的消毒方法。

常见的湿热消毒方法包括蒸汽消毒和开水消毒。

(1)蒸汽消毒:使用专用的蒸汽消毒设备,将物品置于蒸汽中进行消毒,蒸汽的高温可杀灭细菌等微生物。

(2)开水消毒:将水煮沸后放入需要消毒的物品中进行浸泡,高温的开水能有效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4. 化学消毒:利用化学药剂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常用的药剂包括漂白粉、过氧化氢、酒精等。

(1)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浸泡其中进行消毒。

(2)过氧化氢消毒:将过氧化氢与水混合后,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3)酒精消毒:将酒精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并保持一定时间,使酒精发挥杀菌作用。

二、卫生消毒规范为保证卫生消毒的效果,食品工厂应按照相关的卫生消毒规范进行操作。

食品生产车间清洗消毒规范

食品生产车间清洗消毒规范

食品生产车间清洗消毒规范食品生产车间清洗消毒规范(范例)目的适用范围3.定义4.职责5.程序5.1 人员手部清洗消毒规范人员手部清洗消毒方式1:洗手液+消毒水5.1.1 人员手部清洗:用清水将手部润湿,取一次按下洗手液储存罐的盖子后的流出量,对手部正面、背面、指缝等部位进行揉搓,指甲处可使用指甲刷搓洗。

5.1.2 人员手部清洗时间:时间为1520秒,根据洗手六步法洗手。

5.1.3 人员手部清洗频率:包装区域人员每2小时清洗一次,其他区域人员进出车间时清洗一次。

5.1.4 消毒液的配制: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为200ppm。

5.1.5 人员手部消毒:将双手手腕以下放入消毒液中。

5.1.6 人员手部消毒时间:浸泡15秒。

5.1.7 消毒水更换频率: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浓度不达标时,或消毒水较脏时现场配置。

5.2 人员鞋靴清洗消毒规范5.2.1人员工作鞋清洗频率:以工作鞋表面无明显污渍为标准5.2.2 消毒池消毒液配制: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为300ppm。

5.2.3 人员工作鞋消毒:双脚踏入消毒水池,消毒水的高度要超过鞋底。

5.2.4 人员工作鞋消毒时间:双脚在消毒水池内停留不少于3秒。

5.2.5 人员工作鞋消毒频率:每次进入车间时。

5.2.6 消毒水更换频率: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消毒水污浊时现场配置。

5.3 工器具清洗消毒规范5.3.1 清洗液的配制:使用75℃以上的热水,按5%的浓度配制洗洁精清洗后直接使用清水冲洗洁净。

5.3.2 工器具清洗时间:以除去工器具表面油渍、污渍为标准。

5.3.3 工器具清洗频率:按批量生产单位进行清洗,或工器具较脏时。

5.3.4 消毒液的配制: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为200ppm。

5.3.5 工器具消毒:采纳浸泡或擦拭的方式,对工器具表面进行消毒。

5.3.6 工器具消毒频率:包装区域生产使用前后,或生产中受污染后。

其他区域每天生产完后进行。

5.3.7 消毒水更换频率:包装区域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浓度不达标时,或消毒水较脏时。

食品工厂清洗和消毒

食品工厂清洗和消毒
环境卫生管理
食品工厂应建立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工厂内的地面、墙壁、设备等 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环境卫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04
食品工厂清洗和消毒的常见问题和解 决方案
设备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案
设备故障问题
食品工厂清洗和消毒设备故障,如清洗不彻底、消毒不充分等。
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 设备的正常运行。
人员培训
根据生产设备的材质、 结构和污染物性质,将 设备、器具等分为不同 类别,采取不同的清洗 和消毒方法和流程。
使用的清洗剂和消毒剂 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 准和质量标准,严禁使 用有残留的化学物质。
选择针对不同污染物的 清洗剂,同时考虑清洗 剂对设备和环境污染小 ,对人体无害。
选择高效、广谱、低毒 的消毒剂,并定期检测 消毒剂的浓度和有效性 。
准。
水质要求
食品工厂应使用水质良好的水 进行加工和生产,并定期检测 水质,以防止细菌、病毒等微
生物的传播。
水压控制
食品工厂应对加工用水的压力 进行控制,以保证水流的稳定 性,避免水压波动导致细菌污
染。
对空气质量、环境卫生的清洗和消毒要求
空气净化
食品工厂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等微生物,避免 对食品造成污染。
对清洗和消毒人员进行 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清 洗和消毒的流程、方法 和注意事项,提高清洗 和消毒的效果。
清洗和消毒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清洗剂或消毒剂残留
选用无毒或低毒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并在清洗和消毒后进行充分的冲洗和吹干,避免残留。
设备损坏
正确选择清洗剂和消毒剂,避免对设备造成腐蚀和损坏。对于易损设备,应选用温和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并控制使用浓度 和时间。

食品生产单位卫生要求及清洁消毒规范

食品生产单位卫生要求及清洁消毒规范

食品生产单位卫生要求及清洁消毒规范1、目的指导生产一部落实食品生产过程中卫生管理,规范其卫生管理行为及其清洁消毒程序,保障产品品质,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2.1 适用于安徽巴莉甜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一部。

2.2 本规范规定了生产过程中不同清洁区人员(包括外来人员)、环境、设备及工器具卫生要求和推荐的清洗消毒方法,并明确了相关卫生操作要求。

2.3 生产工艺环节的清洗消毒不在本规范范围之内(如:戚风生产线、哈德曼吐司包装机)。

3、职责3.1 生产主管、班组长负责本规范的具体实施。

3.2 现场品控人员负责本规范的培训,监督执行落实情况。

3.3 质检部负责组织进行效果验证、监督抽查执行情况及考核。

4、术语定义4.1 清洁操作区:指为防止食品被环境污染,清洁要求较高的操作场所。

包括:成品加工包装车间、三明治车间、成品加工烤炉区域、隧道炉出炉口、冷却间、吐司包装车间、包装车间包材间。

具体划分见表1。

4.2 准清洁操作区:指清洁要求次于清洁操作区的操作场所。

包括:醒发烘烤间、面包制作车间、配料制陷间、配料间、冷冻面团车间、成品加工车间前道、冷藏库、冷冻库、原料暂存区等。

具体划分见表1。

4.3 一般操作区:原料处理场所、材料仓库、外包装间及成品仓库等清洁度要求次于准清洁操作区之作业区域。

包括原料预处理间(如原料挑选间、清洗间、解冻间等)、工器具清洗间、打码间、外包装间、冷库等。

具体划分见表1。

4.4 非食品处理区:指办公室、厕所、更衣场所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区域。

具体划分见表1。

4.5 清洗:指利用清水清除原料夹带的杂质和原料、工具表面的污物所采取的操作过程。

4.6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钝化或除去有害微生物的操作,消毒不能完全杀死细菌芽胞。

4.7 外来人员:不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员均为外来人员(包括检验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管理人员、参观及审核人员等)。

表1 食品工厂各作业场所之清洁度区分5、卫生要求5.1人员健康及卫生要求5.1.1 员工应参加每年一度的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上岗。

食品加工车间消毒规定

食品加工车间消毒规定
保持
8
链条
NaClO或82℃热水
200-300ppm
班前和班后
9
输送带、工作台
NaClO或82℃热水
100-200ppm
每小时一次
10
计量器具
NaClO
100-200ppm
每小时一次
11
刀板、刀具、工器具
NaClO或82℃热水
200-300ppm
半小时一次
12
消毒车
NaClO
50ppm
半小时一次
13
三、工作程序:
1.洗消班人员、班组长、品管员每天提前十五分钟进车间检查卫生,并将脚踏池、洗手池按标准配置好氯水;
2.将刀板、刀具、工器具清洗消毒,以备生产人员使用;
2.1先将刀板、刀具、工器具用82℃热水进行清洗;
2.2将清洗好的刀板、刀具、工器具放在已配置好200ppm的氯水中进行消毒15分钟;
2.3生产人员在领用刀板、刀具、工器具时再用凉水冲洗一次;
消毒桶
NaClO
200-300ppm
每小时一次
14
速冻架、速冻盘
82℃热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每用一次
15
食品盒
82℃热水
每用一次
16
鲜品库
NaClO
200-300ppm
每天一次
17
不锈钢运输车
82℃热水
每用一次
18
冷藏车
过氧乙酸
0.3%
装车前
有效浓度
消毒频率
1
毛鸡车
NaClO
200-300ppm
每车
2
鸡筐
NaClO
200-300ppm
每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生产工厂基础知识
一、工作服、帽、鞋要求
1、工作服、工作帽一般采用白色,可以是分体或连体,生区与熟区用不同颜色工作服区分(也可用工
服上的一部分比如衣领颜色不同来区分)
2、工作服不能带有扣子和口袋,不能使用短袖,帽子应能包裹全部头发,防止头发在加工过程中掉入
到食品中
3、对于加工环境较湿,常需要水洗的车间,员工需穿雨靴,雨靴必须为白色防滑,对于干燥、用水量
少的车间,员工可以穿运动鞋。

车间内禁止穿个人鞋子,出入车间必须更换。

连体工作服分体工作服
二、更衣室
更衣室要有一次更衣室和二次更衣室,在两个更衣室中间应建立淋浴室
员工在一次更衣室内将各自的衣服鞋帽脱掉,放入更衣柜内,经过淋浴后进入二次更衣室,再穿上工作服、鞋、帽,经洗手消毒进入车间。

注:1、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次更衣柜和二次更衣柜。

2、更衣室内要安装紫外线灯,并且每天上午开启40分钟,下班后再开启40分钟。

3、更衣室内禁止放零食,防止发霉变质起虫。

三、洗手消毒
洗手消毒步骤:洗手池处要张贴洗手消毒示意流程图和洗手消毒程序文字说明,张贴位置要显而易见,并且尺寸适当,在洗手处任意位置都能看清。

洗手程序:
湿润双手取洗手液双手搓擦20秒冲洗干净烘干酒精喷淋消毒
洗手消毒所用到的设备、设施要求
1、洗手池水龙头开关必须是感应式、脚踏式或延时水龙头,主要是为了防止洗完手后再去关水龙头,对手部造成污染。

感应式水龙头手压延时水龙头脚踏式水龙头
感应式洗手池脚踏式洗手池
2、皂液器
自动皂液器与手动皂液器都可以使用,皂液不能使用带有芳香气味的皂液,防止手接触食品串味。

3、干手器
5、消毒设施
手部消毒方式有:自动手消毒器、手部浸泡消毒槽手动皂液器
自动皂液器
自动手消毒器不锈钢手消毒槽
消毒试剂:75%酒精,50~100PPM氯制剂消毒液
检测浓度:酒精检测采用比重计,每次配完后检测。

氯制剂消毒液有效氯测定:采用氯测试纸测试
6、穿衣镜:
穿衣镜可以安装在更衣室内,也可以安装在洗手消毒处,员工进入车间前面对镜子自检,着装是否符合GMP要求,头发有无外露等
穿


7、脚踏池
脚踏池可以自建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水池,
脚踏池消毒液浓度为200~250PPM,每4小时更换一次消毒水。

消毒液浓度采用消毒试纸检测。

消毒试剂可用氯制剂消毒液(二氧化氯----绿先锋、84消毒液、次氯酸钠---菌敌等)配制消毒水记录(记录表格见后表格)
脚踏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