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塑胶模具的表面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塑胶产品表面处理工艺方法

塑胶产品表面处理工艺方法

1,进行其他图案的打印作业时,必须更换模板。 2,制作模板时需要一定的费用。 3,由于激光是通过透镜分散的,在进行大面积的印刷时,会因无法完全获得激光能源,而无法获得反差(contrast)
屏蔽式的缺点
1,每一次打印所需时间极短,适用于量产。 2,因采用屏蔽式,可提高打印图案及文字的清晰度。 3,与扫描式相比较,可高速打印粗体字与涂布图形。
特点:
1,由于不使用油墨与溶剂,也不需要进行清洗或表面处理,故不需要周边设备、保管设备、废溶剂等处理设备,成本低。 2,由于使用激光进行打印,因此可描绘出精致的图案与细小文字。但不适用于涂布或粗体字。 3,特别是扫描式,由于受电脑的控制,可自由描绘,并可针对每一种产品的不同文字进行自动打印。 4,色彩与清晰度会受激光种类(波长)与印字材料的组合所影响,可印刷的颜色也是有限的。由于其印刷原理与黑白印刷相似,因此无法进行多色或彩色印刷。 5,目前的激光印字设备价格昂贵,成本高。 6,由于是雕刻印刷,耐磨损性好。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塑胶产品表面处理
塑胶产品表面处理
印刷(丝网印刷、曲面印刷、渗透印刷、蚀刻印刷 ) 喷涂(PU,UV,喷漆,喷粉等) 表面硬化 激光印字(镭雕) 金属效果(电镀、喷镀、金属喷涂、电化铝烫印)
印刷
丝网印刷 简介 丝网印刷是一种古老,而又应用很广的印刷方法。根据印刷对象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织物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印刷,陶瓷印刷,玻璃印刷,彩票丝印,广告板丝印,不锈钢制品丝印,丝印版画以及漆器丝印等。
橡胶压印示意图
渗透印刷
特点:
1,渗透印刷是采用具有升华性能的特殊油墨,使油墨渗透到成型品内部的印刷方法,故比较适用于有耐磨损要求的场合。 2,采用的是特殊的油墨,所以在转印方法上没有问题。转印方法可分为直接法及热转印法二种透至成型品内部 30~50μm。

塑料表面处理工艺大全

塑料表面处理工艺大全

1.起泡
2.字体断线 3.烫金漏黑
原因
4.烫金皱纹
5.烫金有尘 6.漏烫金 7.附着力不够
分析
烫金板没有完全烫平或底座与产品背面 吻合不良
烫金字体不完整、欠缺
烫金纸留有少量油漆没有完全烫到制品 的表面上,使表面烫金漏底,一般底座 与产品吻合不良造成
产品表面所烫的油层起皱,烫金纸没拉 平或底座与产品吻合不良
产品表面有尘或所用烫金纸油层含有杂 质 有烫金要求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漏烫金 电化铝和注塑品烫金性能不匹配,烫金 过程问题,压力不够或者温度不够,烫 金纸附着力不够,产品表面没有处理, 表面能低
转印 直接法 热转印 水转印
直接法
基本原理:
像曲面印刷一样,采用普通的油墨及印刷方法。加热后使 其冷却,并必须用溶剂清洗表面上过多的油墨。
产品UV漆表面不干、硬度不足 附着力低 局部烧焦,洞坑现象
气泡
难闻的气味逸出 积油
分析
UV漆在IR预烘中没有足够的能量和时间 让所含溶剂挥发掉,当残留在漆膜没有 蒸发掉就会有白点,如果在光固化段蒸 发,那就引起裂纹。
UV光能量不足,还有一种因素即UV漆漆 膜太厚所致
UV漆与基材不配套,基材上喷涂的UV漆 太厚所致
对于镭雕而言,我们首先必须选择可雕
性油漆
油漆(前提是可雕性油漆)加珠粉或者吸 光性弱,需多喷一层底漆,底漆的颜色对 外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一般情况 选择银底,然后对产品进行三喷三烤
涂装就是将涂料施工在被涂物体上,使之形成固体涂膜的生产过程。
保护作用 装饰作用
• 在物件表面 涂上涂料, 形成一定的 保护膜,能 够阻止或延 迟外界对物 件的破坏, 使材料的寿 命得以延长。
缺点

塑胶面处理工艺大全

塑胶面处理工艺大全

塑胶面处理工艺大全塑胶面处理工艺大全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主题,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和技术。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塑胶面处理工艺,供参考。

1. 喷涂:喷涂是一种常见且普遍使用的塑胶面处理方法。

它可以保护塑胶表面,改变颜色和提供额外的装饰效果。

常用的喷涂材料包括漆,涂料和油漆。

喷涂过程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使用自动喷涂机来加快速度。

2. 印刷:印刷是将图案、标志或文字印在塑胶制品表面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传统的屏印或数码印刷技术来实现。

印刷能够为塑胶制品增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设计效果。

3. 硅胶镀膜:硅胶镀膜是一种常见的塑胶面处理技术,用于增加塑胶表面的光泽和保护层。

硅胶涂层可以提高塑胶制品的耐磨性和抗刮割性,并增加其表面的防水性能。

4. 涂层:涂层是在塑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的工艺方法。

涂层可以改变塑胶的外观和质感,并提供额外的保护层。

常用的涂层材料包括聚氨酯、丙烯酸和聚酯。

5. 电镀:电镀是将金属涂层镀在塑胶表面的方法,常用的金属包括铬、镍和铜。

电镀能够提供高光泽和装饰效果,并增加塑胶制品的耐用性和耐腐蚀性。

6. 喷砂:喷砂是通过高压喷射激光将细小的砂粒喷射到塑胶表面,以形成一种糙砂的效果。

喷砂可以改变塑胶表面的外观和质感,并提供增加防滑、耐磨的功能。

7. 染色:染色是将颜料或染料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将其涂在塑胶表面的方法。

染色可以改变塑胶制品的颜色,并提供抗UV、抗老化的保护。

总结而言,塑胶面处理工艺有很多种,每种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和用途。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取决于所需的效果和应用环境。

以上列举的仅是一些常见的工艺方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塑胶面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继续介绍塑胶面处理工艺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深入对每种工艺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8. 真空镀膜:真空镀膜是一种将金属蒸发或溅射到塑胶表面的工艺方法。

通过在真空环境中蒸发或溅射金属,形成一层金属镀膜。

真空镀膜不仅可以提供高光泽和装饰效果,还可以增强塑胶制品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塑料表面处理(共64张PPT)

塑料表面处理(共64张PPT)

模压示意图
橡胶压印
由橡胶等所制成的箔加热后压印至凸面的方法。 如图所示,将耐热橡胶板(硅胶)贴在加热板上,加热 后将箔转印到成型品表面。在选用橡胶压印时,必须对 箔的种类、压箔条件进行选择。 此外,由于与箔相接触部分是选用热传导性较低的橡胶 ,故电热板的设定温度要高于模压印,一般为230~ 240℃左右。我们必须依照不同的模压材料相应地提高 温度。 在对凸部进行电化铝烫印时,对温度、加压条件的控制 比较困难,有时不一定能得到精美的制品。
使用屏蔽式激光机时,必须事先将要印刷的 图案、文字制作在模板,然后使激光透过模 板,根据其投影进行雕刻的方法。
屏蔽式的优点
1,每一次打印所需时间极短,适用于量产。
2,因采用屏蔽式,可提高打印图案及文字的清晰度。
3,与扫描式相比较,可高速打印粗体字与涂布图形。 屏蔽式的缺点
1,进行其他图案的打印作业时,必须更换模板。
丝网印刷原理
其印刷的基本原理是:丝网印版的部分网孔能够透过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 印版上其余部分的网孔堵死,不能透过油墨,在承印物上形成空白。传统的 制版方法是手工的,现代普遍使用的是光化学制版法。这种制版方法,以丝 网为支撑体,将丝网绷紧在网框上,然后在网上涂布感光胶,形成感光版膜 ,再将阳图底版密合在版膜上晒版,经曝光、显影,印版上不需过墨的部分 受光形成固化版膜,将网孔封住 ,印刷时不透墨;印版上要过墨的部分的网 孔不封闭,印刷时油墨透过,在承印物上形成墨迹,印刷时在丝网印版的一 端倒入油墨,油墨在无外力的作用下不会自行通过网孔漏在承印物上,当用 刮墨板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及压力刮动油墨时,油墨通过网版转移到网版下的 承印物上,从而实现图像复制。
2,制作模板时需要一定的费用。 3,由于激光是通过透镜分散的,在进行大面积的印刷时,

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印花处理(喷纹):按纹路严要求调配油墨(油墨颗粒大小), 再用喷纹枪均匀的喷涂在模具需要蚀纹的表面。
模具咬花
技术特点: 1、使产品更加美观,克服了喷漆易磨掉的缺点; 2、由于光洁如镜的产品表面极易划伤,易沾上灰尘和指纹, 咬花可以隐蔽产品表面在成形过程中产生的缺点。 3、制作花纹,可以使产品表面与型腔表面之面能容纳少许的 空气,不致形成真空吸附,使得脱模变得容易。 4、 防滑、有良好的手感。
模具咬花
模具咬花
咬花工艺流程: 除油洗模→粘模→印花处理→化学蚀刻→表面处理 1、对模具表面进行油污和杂质清洗,避免造成化学蚀刻不均匀; 2、将胶布粘贴在不需要蚀纹的表面,用蜡密封蚀纹面的边界; 3、用菲林蚀刻制作花纹,将花纹转印至模具表面; 4、将模具浸入化学药剂进行蚀刻; 5、最后再以喷砂的方式去除残留化学物质并进行光泽调整。
烫印
烫印方法: 将金属模版放在电热板上加热后使箔转移到成型品的 表面。
热板温度:160-220℃ 压力:0.39-0.58Mpa 加压时间:0.6-1.0S
烫印 抽屉拉手烫印
烫印 门拉手烫印
烫印 制品是绝缘体,易产生静电。带电后 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细小灰尘而附着于表面。因静电吸附的灰尘 用一般吹气法除去十分困难,采用高压离子化空气流同时除电 除尘的效果较好。
4.喷涂:塑料涂层厚度为15~20μm,通常要喷涂2~3道才 能完成。一道喷涂后晾干15min,再进行第二次喷涂。
效果:使基件耐蚀、耐磨、耐高温
喷涂
塑料喷涂工艺流程一共有五个方面: 1.退火:塑料成型时易形成内应力,涂装后应力集中处易
开裂。可采用整面处理,消除应力。即配置能够消除塑件内应 力的溶液在室温下对塑件表面进行15~20min的处理即可。

注塑件的表面处理及工艺

注塑件的表面处理及工艺

注塑件的表面处理及工艺手机目前已成为个人的标准配备,其重要性已超越手表等个人随身携带的物件,因而产品的新技术开发及应用非常快,为满足求新求变的需求,全球厂商均全力投入开发新技术的应用。

在此专题将介绍手机塑胶壳的一些表面处理。

手机塑胶壳的表面处理主要有:电镀,喷涂,表面印刷,IMD,IML 以及机壳的EMI 喷涂或蒸镀。

电镀1.1 水镀最常见的电镀方式,是一个电化学的过程,利用正负电极,加以电流在镀槽中进行,镀金,镀银,镀镍,镀铬,镀镉等,电镀液污染很大。

水镀还要分为电镀和化学镀两种,电镀一般作为装饰性表面,因为有高亮度,化学镀的表面比较灰暗,一般作为防腐蚀涂层。

水镀的工艺主要由前处理和电镀两部分组成。

前处理的功能是将原本不导电的塑胶材质变成导电的塑胶材质。

水镀的前处理工艺流程:塑胶壳→ 挂钓→ 整面脱脂(去除表面油污)→ 水洗→ 表面粗化→ 水洗→ 回收→ 水洗→中和除去及还原表面铬酸→ 水洗→ 敏化吸着PD-SV错化物→ 水洗→ 除锡使PD 活化→ 水洗→ 化学镍→ 水洗→ 完成1.2 真空蒸镀真空蒸镀法是在高真空下为金属加热,使其熔融、蒸发,冷却后在样品表面形成金属薄膜的方法,镀层厚度为0.8-1.2uM.将成形品表面的微小凹凸部分填平,以获得如镜面一样的表面,无任是为了得到反射镜作用而实施真空蒸镀,还是对密接性较低的夺钢进行真空蒸镀时,都必须进行底面涂布处理。

真空蒸镀工艺: 蒸镀用金属为Al、金等表面涂布/硬化处理: 由真空蒸镀所产生的金属薄膜相当的薄,为了利用外界的化学、物理等性能,以达到保护蒸镀膜的目的,有时需要实施表面涂布处理(或过量涂布)。

表面涂布就是使用人们所说透明的涂料,与底面涂布一样,采用与涂布相同的工艺进行涂布、固化。

1.3 溅镀溅镀原理: 主要利用辉光放电(glow discharge)将氩气(Ar)离子撞击靶材(target)表面,靶材的原子被弹出而堆积在基板表面形成薄膜。

表面处理工艺介绍(2021基础版)

表面处理工艺介绍(2021基础版)

产品表面工艺塑胶表面工艺:一;原色:塑胶本来的颜色(如ABS本色为米黄色颗粒状态,PC料为透明晶体)二;色粉:注塑时加入色粉模具纹路\塑胶原料、色粉色母使用规范培训教材.ppt1;镜面高光效果,一般需哟过UV处理,目的为了防止表面刮花(模具电镀)2;光面又叫亮面(模具省光)3;幼纹面模具上晒纹(饰纹),晒纹是根据纹板而定的(雾面)4;细纹面模具上晒纹,比幼纹面要稍粗(亚面)5;粗纹面比较粗糙的纹路,拔模角度要在3~5°以上.二;喷涂(喷油,喷粉)喷涂类型:1;普通喷涂(厚度T=0.02mm)1;按键喷涂需要留出单边0.2~0.25mm的技术间隙2;普通喷涂容易掉漆2.UV(高光UV,哑光UV)底漆+UV厚度=0.03-0.05mm(紫外线烘干,效率高,质感好。

消光剂:如喷涂亮银七分消不加则是全光)3.PU光油(不需要打底漆,自然风干,效率低。

价格比UV光油便宜)EB电子束EB 油墨是高档印刷的方向(目前国内比较少见).喷涂方法:人工喷涂(不够均匀,有色差,手法要求较高)自动化喷涂(色差控制的好).常用的塑胶:ABS ABS+PC PC PVC(喷涂附着力较差,PVC材料要喷漆。

首先要表面做打磨)PP(附着力较差,容易脱落;特殊要求喷涂的话,需要先喷PP水,不同牌号的PP 料,软硬度有差异,相对应的PP水需要根据不同的PP料进行调配。

案例:PP料喷皮革漆,除了喷PP水之外,为了加强附着力,一般在喷完PP水之后,进行80摄氏度的温度,约30分钟的恒温烤炉。

再过一层光油,最后在覆盖皮革漆)注意事项:1.同一个塑胶件需要喷多种颜色时,需要在外观上做一个“多色喷油槽”(两种颜色的缓冲区,约1.0宽*0.5深)。

2.产品表面越光亮,附着力越差。

3喷涂一般塑胶件不需要添加颜色,也可以使用颜色接近的色粉注塑胶件进行喷涂,不要使用两种颜色差异常较大的塑胶比方,黑色的胶壳喷涂红色的油漆。

4.遮喷(影响装配的位置,铭牌贴纸的位置,背胶的位置UV光油的特点:(特点:保护上一道工序中漆层或镀层,增强外观效果)a.硬度高,最高硬度可以达到5-6H(一般PU光油1-2H)b.耐磨,耐酸碱,耐盐雾c.表面光亮d.固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普通喷涂要烘烤)e.胶件不容易变形缺点:生产设备比较贵生产环境要求高(一万级以上的防尘车间)UV的流程:工件表面清洁→普通底漆烘干→UV光油开稀过滤→喷涂→55·~65·的流平处理(3-7分钟)UV灯固化→检验UV工艺常见的问题及解决:a.麻点现象 1.油墨发生了晶化2.表面张力值大3.对油墨润湿作用不好b.条痕和起皱现象;UV油墨调制太稠,涂布量过大c.UV油墨粘度高,流平性差d.发粘现象UV灯固化的时候,紫外光强度不足,或机器速度过快。

注塑件的表面处理及工艺

注塑件的表面处理及工艺

注塑件的外表处理及工艺目前已成为个人的标准配备,其重要性已超越手表等个人随身携带的物件,因而产品的新技术开发及应用非常快,为满足求新求变的需求,全球厂商均全力投入开发新技术的应用。

在此专题将介绍塑胶壳的一些外表处理。

塑胶壳的外表处理主要有:电镀,喷涂,外表印刷,IMD,IML 以及机壳的EMI喷涂或蒸镀。

电镀1.1 水镀最常见的电镀方式,是一个电化学的过程,利用正负电极,加以电流在镀槽中进行,镀金,镀银,镀镍,镀铬,镀镉等,电镀液污染很大。

水镀还要分为电镀和化学镀两种,电镀一般作为装饰性外表,因为有高亮度,化学镀的外表比拟灰暗,一般作为防腐蚀涂层。

水镀的工艺主要由前处理和电镀两局部组成。

前处理的功能是将原本不导电的塑胶材质变成导电的塑胶材质。

水镀的前处理工艺流程:塑胶壳→ 挂钓→ 整面脱脂〔去除外表油污〕→ 水洗→ 外表粗化→ 水洗→ 回收→ 水洗→中和除去及复原外表铬酸→ 水洗→ 敏化吸着PD-SV错化物→ 水洗→ 除锡使PD 活化→ 水洗→ 化学镍→ 水洗→ 完成1.2 真空蒸镀真空蒸镀法是在高真空下为金属加热,使其熔融、蒸发,冷却后在样品外表形成金属薄膜的方法,镀层厚度为0.8-1.2uM.将成形品外表的微小凹凸局部填平,以获得如镜面一样的外表,无任是为了得到反射镜作用而实施真空蒸镀,还是对密接性较低的夺钢进行真空蒸镀时,都必须进行底面涂布处理。

真空蒸镀工艺: 蒸镀用金属为Al、金等外表涂布/硬化处理: 由真空蒸镀所产生的金属薄膜相当的薄,为了利用外界的化学、物理等性能,以到达保护蒸镀膜的目的,有时需要实施外表涂布处理(或过量涂布)。

外表涂布就是使用人们所说透明的涂料,与底面涂布一样,采用与涂布相同的工艺进行涂布、固化。

1.3 溅镀溅镀原理: 主要利用辉光放电(glow discharge)将氩气(Ar)离子撞击靶材(target)外表,靶材的原子被弹出而堆积在基板外表形成薄膜。

溅镀薄膜的性质、均匀度都比蒸镀薄膜来的好,但是镀膜速度却比蒸镀慢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常用的塑胶模具表面处理方法有氮化、电镀、晒纹及喷砂。

其中氮化与电镀是一种提高模具寿命的方法,而晒纹与喷砂则是一种模具表面的装饰方法。

一、氮化
氮化分为渗氮和氮碳共渗。

此种工艺的最大优点是热处理温度低(一般是500—600℃),热处理后变形小,生成氮化物层很硬,使模具的耐磨性及抗咬合性提高。

模具的耐蚀性耐热性及抗疲劳强度有很大改善。

1.渗氮:渗氮的方法分为气体渗氮、液体渗氮、固体渗氮、离子渗氮等。

我们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气体渗氮,是将氨气(NH3)
通入约550℃的炉中,靠氨气分解所得的氮渗入钢中。

氮化
时间较长,一般浅层每小时大约在0.015-0.02mm左右,深层
渗氮速度每小时约0.005-0.015mm。

而在高合金钢中,由于
合金元素含量较多,氮的扩散速度低,渗氮速度会较上述数
据低。

气体渗氮的时间(工件小于300X300X50mm)一般为8-9
小时,渗层深度为0.1-0.2mm之间,渗氮后的表面硬度为
HV850—1200之间(HRC65-72),且表面颜色泛亮。

2.氮碳共渗:即就是我们所说的软氮化,也称之为液氮。

氮碳共渗温度比渗氮温度稍高,对渗层硬度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也不会增加渗层脆性,但可增加扩散速度。

氮碳共渗一般采
用570℃左右为好,低碳钢可以在600℃以上进行氮碳共渗,
以获得较厚的化合物层。

氮碳共渗的最初3小时内渗层深度
增加最快,超过6小时后,渗层深度增加不很明显,因而氮
碳共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

氮化层的深度一般为
0.05-0.100mm,表面硬度为HV1000(RC68以上)表面颜色呈深灰色。

3.氮化对材料的一些要求:
(1)在氮化温度下,只要不发生退火的材料均可进行氮化。

(2)含铬量比较高的金属(如420、S136、2083、M300)等均不可进行气氮(因含铬过高气体难以打入到钢材里面)。

4.氮化以后的一些现象
(1)工件氮化后表面会出现一些“肿胀”现象,这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一层很薄(0.02—0.03mm)的白亮层,且比较软,
此层必须打磨掉以后工件才能恢复到它原来的尺寸,取掉
此层后的硬度也是最硬的。

(2)对于一些薄壁,尖角及螺纹的地方在氮化时应加以适当的保护,以防止开裂。

5.氮化与烧焊的关系
(1)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曾经烧过焊,在送氮化时一定要告诉热处理厂,以方便其进行局部回火处理,否则氮化后
工件硬度不均,且容易开裂或崩掉。

(2)当工件在氮化完以后由于使用不当而崩边或其它原因需要烧焊时,如果大面积,则必须送回热处理厂进行退氮处理
(加热到800℃以上),再烧焊,加工完后再氮化(注意:
可能会造成整个工件的硬度改变)。

如属局部烧焊,则有
两种方法,一是将氮化层打磨掉烧焊,另一种是局部加热
烧红等退氮后再烧焊。

二、电镀
电镀的目的是防腐蚀,提高模具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抗擦伤和抗咬合、方便脱模、以增加模具的寿命。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镀镍。

镀层大约0.025mm左右。

特别对一些有酸性气体分解的塑胶料(例PVC、POM等)比较有用。

电镀层对冲击比较敏感,一旦受到冲击,则会脱落。

电镀与氮化的不同之处:
1.电镀改变了模具型腔面的尺寸,而氮化则不会改变模腔表面尺寸;
2.电镀层需要不断的进行驶维护,而氮化层则不需维护。

三、晒纹与喷砂
晒纹是用一种照相底版的原理,利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将不同的图案腐蚀到工件的表面而形成的一种装饰纹面。

而喷砂一种机械的方法,将砂粒高速高压均匀地喷射在工件的表面而形成的一种表面装饰方法。

二者与氮化的关系:
常用的方法是:应该先进行晒纹或喷砂处理后进行氮化,这样不会造成材料表面的纹路深浅不一。

如果先进行氮化,后再进行晒纹或喷砂。

则会造成在同一产品表面形成不同的纹理。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