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表面处理

合集下载

十种常用的材料表面处理工艺

十种常用的材料表面处理工艺

十种常用的材料表面处理工艺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

我们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表面处理就是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洁、清扫、去毛刺、去油污、去氧化皮等。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表面处理工艺。

01.真空电镀—— Vacuum Metalizing ——真空电镀是一种物理沉积现象。

即在真空状态下注入氩气,氩气撞击靶材,靶材分离成分子被导电的货品吸附形成一层均匀光滑的仿金属表面层。

适用材料:1、很多材料可以进行真空电镀,包括金属,软硬塑料,复合材料,陶瓷和玻璃。

其中最常见用于电镀表面处理的是铝材,其次是银和铜。

2、自然材料不适合进行真空电镀处理,因为自然材料本身的水分会影响真空环境。

工艺成本:真空电镀过程中,工件需要喷涂,装载,卸载和再喷涂,所以人力成本相当高,但是也取决于工件的复杂度和数量。

环境影响:真空电镀对环境污染很小,类似于喷涂对环境的影响。

02.电解抛光—— Electropolishing ——电抛光是一种电化学过程,其中浸没在电解质中的工件的原子转化成离子,并由于电流的通过而从表面移除,从而达到工件表面除去细微毛刺和光亮度增大的效果。

适用材料:1.大多数金属都可以被电解抛光,其中最常用于不锈钢的表面抛光(尤其适用于奥氏体核级不锈钢)。

2.不同材料不可同时进行电解抛光,甚至不可以放在同一个电解溶剂里。

工艺成本:电解抛光整个过程基本由自动化完成,所以人工费用很低。

环境影响:电解抛光采用危害较小的化学物质,整个过程需要少量的水且操作简单,另外可以延长不锈钢的属性,起到让不锈钢延缓腐蚀的作用。

03.移印工艺—— Pad Printing ——能够在不规则异形对象表面上印刷文字、图形和图象,现在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种印刷。

适用材料: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使用移印工艺,除了比硅胶垫还软的材质,例如PTFE等。

表面处理工艺大全

表面处理工艺大全

表面处理工艺大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表面处理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外观和耐久性,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和美观度的不断提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包括电镀、喷涂、氧化以及机械加工等。

一、电镀技术电镀是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物质的工艺。

它能够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电镀工艺主要包括镀金、镀银、镀铜、镀镍等。

其中,镀金常用于精密仪器、珠宝等制品,镀银常用于餐具和装饰品,镀铜和镀镍则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二、喷涂技术喷涂技术是将液态颜料或涂料通过喷枪均匀地涂覆在材料表面的工艺。

喷涂可以给材料表面增加颜色、纹理或保护层,常用于家具、汽车、建筑等领域。

常见的喷涂方式包括气动喷涂、涂装机器人喷涂和静电喷涂等。

三、氧化技术氧化技术主要指对金属表面进行氧化处理,以形成一层氧化膜来改变材料的性能。

常见的氧化工艺包括阳极氧化和化学氧化。

阳极氧化主要应用于铝材料,可以增强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化学氧化则常用于钢材的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蚀性和美观度。

四、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切削、磨削、钻孔等方式改变材料表面形状和质量的工艺。

机械加工不仅可以去除材料表面的氧化层、污渍等缺陷,还可以提高材料的精度和光滑度。

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研磨和抛光等。

总结:表面处理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增强材料的性能,改善外观质量,还是提高产品的耐久性,表面处理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电镀、喷涂、氧化和机械加工是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每种工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材料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文章总字数:407字。

常用表面处理概述(阳极氧化、喷涂、真空镀、电泳)

常用表面处理概述(阳极氧化、喷涂、真空镀、电泳)


四、真空电镀
2.PVD的产品应用:
1﹑半導體﹓ 2﹑切削刀具/工模具﹓ 3﹑塑膠膜鍍膜(包裝材料) 4﹑光學元件(鏡片﹑反射鏡等) 5﹑光磁儲存媒體(光碟﹑磁帶﹑磁片) 6﹑平面顯示器(LCD﹑電漿顯示器﹓) 7﹑生醫(人工關節﹑人工視網膜) 8﹑一般工業用(玱璃﹑渦輪葉片﹐軸承)
四、真空电镀
二、喷漆&印刷
网版
网版制作
网版
二、喷油&印刷
7.移印
秱印是用橡膠膠頭沾取鋼版凹陷字体﹑圖案處的油墨﹐再轉印到產品上﹒ 秱印除鋼版﹑膠頭外﹐還要用到秱印机﹐也要用冶具固定產品﹒秱印机同時需要壓縮空 气和電源來供應它﹒

秱印的产品
秱印机
二、喷油&印刷
移印用的辅材:
秱印钢版
秱印胶头
二、喷油&印刷
二、喷漆&印刷
喷枪
二、喷漆&印刷
喷房
二、喷油&印刷
6.絲印
1﹒絲印又叫网印﹐是用网版進行印刷的工藝﹒絲印网版依所要印刷的內容在版上將膠膜腐蝕掉油 墨從膠膜腐蝕掉的地方穿過﹐印在產品上﹒ 2﹒絲印還要用到油墨刮刀﹐絲印台﹑固定產品的冶具﹒ 3﹒丝印的产品:
二、喷漆&印刷
丝印机
手动丝印台
自动丝印机
粉體塗裝
良好 30~200um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1000小時(視素材,處理) 佳 90% 可回收使用 可 低 較難 短(8~20分) 較高(140~200度) 良好 小 小 小
溶劑型塗裝
良好 10~40um 良好 良好 良好 300小時(視素材,處理) 較差 60 % 以下 無法回收 可 高 高 長( 15~60分) 較低(40~160度) 不良 大 易 大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是指对金属制品表面的加工。

表面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使
金属表面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美观性、抗磨损性、加工性和绝缘性等性能,以满足工业产品的性能要求。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技术、热处理技术、电解技术、涂料
技术、粉末冶金技术、激光技术等。

1、电镀技术是将金属制品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膜,以达到铜、金、银、钴、锌、锡、铬等形式。

电镀除了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美观性,还具有
抗磨损性、耐热性、耐化学侵蚀性等性能。

2、热处理技术是通过热处理,使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层抗腐蚀、抗
磨损等功能性薄膜,从而提高金属表面性能。

3、电解技术是指采用电解技术处理金属制品表面,使表面形成一层
抗腐蚀的保护层,增加表面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4、涂料技术是指用涂料和涂料技术,使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层抗摩擦、抗腐蚀、抗化学侵蚀、抗氧化等薄膜,从而起到改善金属表面性能的
作用。

5、粉末冶金技术是指将金属粉末覆盖在金属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厚膜,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抗腐蚀性、抗热震性、耐磨性等特性。

6、激光技术是指激光光束照射金属制品表面,形成高熔。

表面处理的方式

表面处理的方式

表面处理的形式表面处理是指对物体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改变其外观、性能或保护的过程。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1. 清洁处理:通过清洁方法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油脂或氧化物等。

常见的清洁处理方法有洗涤、溶剂清洗和酸洗等。

2. 防腐处理:为了保护物体表面不受腐蚀或氧化,常采用防腐处理方法。

例如,涂覆防锈漆、镀层或热处理。

3. 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化学或物理性质,以提升其性能。

常见的表面改性处理方式有电镀、化学镀、喷涂等。

4. 抛光处理:通过刮削、打磨或抛光等方式,使物体表面光滑平整,达到增加光亮度和改善外观的目的。

5. 触摸处理:针对某些需要具有特殊触感或防滑效果的物体,进行触摸处理。

例如,高温处理、喷涂橡胶等。

6. 色彩处理:通过给物体表面施加颜色,改变其外观。

常用的色彩处理方式有油漆、喷涂、染色或涂层等。

7. 增强处理:通过表面增强处理方式,如纳米涂层、增强涂层或陶瓷涂层等,增强物体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

总的来说,表面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物体和需求。

正确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提高物体的质量、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表面处理是指对材料表面进行一定的改造,以改善其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磨性、抗疲劳性等。

表面处理技术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的性能、材料类型及应用领域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1. 电镀:通过电化学原理在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以提高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

常见的电镀有镍、铬、锌、金、银等。

2. 阳极氧化:主要应用于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通过电解作用形成氧化膜,提高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3. 化学镀:在无电流作用下,利用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沉积金属或非金属膜,提高表面性能。

常见的化学镀有化学镀镍、化学镀锌、化学镀铜等。

4. 涂装:将涂料涂覆在材料表面,以形成保护层。

涂装可以提高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美观性等。

常见的涂装有喷涂、刷涂、浸涂等。

5. 热喷涂:通过高温熔化喷涂材料,将其喷到基材表面形成覆盖层。

表面处理的方法

表面处理的方法

表面处理的方法表面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方法,用于保护、装饰和改善材料表面的性能。

不同的材料和应用领域需要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镀膜、氮化、放电加工和机械加工。

电镀是一种通过电解沉积金属或合金在材料表面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常用于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

例如,镀锌能够保护钢铁材料免受腐蚀,镀铬可以提高产品的装饰效果。

此外,电沉积还可以用于调节材料的摩擦性能、导电性能和光学性能等。

喷涂是一种通过喷射液体或粉末材料在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

喷涂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如防护、装饰和绝缘等。

常见的喷涂方法包括喷漆、喷粉等。

例如,涂上抗紫外线的漆可以保护木材和金属不受阳光照射的损害,而防火涂层可以延缓火焰的蔓延。

镀膜是一种在材料表面形成薄膜的方法。

镀膜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质,如硬度、摩擦系数和耐磨性等。

常见的镀膜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

例如,刀具镀钛膜可以提高刀具的切削性能,玻璃镀膜可以提高透光性和耐腐蚀性。

氮化是一种在材料表面形成氮化物化合物层的方法。

氮化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氮化方法包括氮化渗透和离子氮化等。

例如,钢材通过氮化处理可以提高其耐磨性和抗腐蚀性,陶瓷材料通过氮化处理可以提高其硬度和耐高温性。

放电加工是一种利用电火花、激光或电子束等高能源放电来改变材料表面形态和性能的方法。

放电加工可以用于去除材料表面的氧化层、氢化层和碳化层,从而提高材料的表面质量和增强其特定性能。

例如,电火花加工可以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凸起,激光熔覆可以用于在金属表面形成覆盖层。

机械加工是一种通过切削、研磨和抛光等方法来改变材料表面形貌和尺寸精度的方法。

机械加工可以去除材料表面的缺陷和瑕疵,同时还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光洁度和平整度。

例如,车削可以用于改善轴类零件的圆度和表面质量,磨削可以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毛刺。

常用的4种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常用的4种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常用的4种产品表面处理工艺产品表面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产品表面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从而提升产品外观和性能的工艺。

在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产品表面处理工艺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机械加工、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和涂装处理。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

一、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通过机械力对产品进行切削、磨削、折弯等加工过程,从而改变产品表面的形状和尺寸,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有车削、铣削、磨削等。

机械加工不仅可以去除产品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光洁度,使其具有更好的外观和使用性能。

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化学反应改变产品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获得所需的性能。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有酸洗、酸钝化、电镀等。

酸洗可以去除产品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物,提高表面的清洁度;酸钝化可以形成一层钝化膜,增强产品的耐蚀性;电镀可以在产品表面镀上金属薄膜,增加其外观质感和耐磨性。

三、电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是指利用电化学原理对产品表面进行处理的工艺。

常见的电化学处理方法有阳极氧化、镀锌、镀铬等。

阳极氧化是将产品表面作为阳极,在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镀锌是将锌覆盖在产品表面,起到防腐蚀的作用;镀铬则可以使产品表面获得亮丽的铬镀层,增加其表面光泽度和硬度。

四、涂装处理涂装处理是指将涂料涂覆在产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或装饰层的工艺。

常见的涂装处理方法有喷涂、涂覆等。

喷涂是将液态涂料通过喷枪均匀地喷涂在产品表面,形成一层固态涂膜;涂覆是将涂料涂覆在产品表面,形成一个薄膜。

涂装处理可以起到防锈、防腐、美观等作用,同时也可以改善产品的摩擦和耐磨性能。

综上所述,机械加工、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和涂装处理是常用的4种产品表面处理工艺。

不同的处理工艺适用于不同的产品和需求,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成本、生产效率和环境等因素,综合选择最合适的表面处理工艺,以满足产品的需求和要求。

常用的10种零件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及其工艺过程和应用场景

常用的10种零件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及其工艺过程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常用的10种零件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及其工艺过程和常用场景:1. 镀铬:- 工艺过程:电镀铬层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

- 常用场景: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抗磨损性和装饰效果,常用于汽车部件、家具等。

2. 热浸锌:- 工艺过程:将零件浸入熔融的锌中,形成一层锌层。

- 常用场景: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常用于钢结构、管道等。

3. 阳极氧化:- 工艺过程:通过让零件成为阳极,使其在电解液中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氧化膜。

- 常用场景: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绝缘性和装饰效果,常用于铝制品、电子器件等。

4. 粉末涂装:- 工艺过程:将粉末涂料均匀喷涂在零件表面,然后通过烘烤使其固化形成一层薄膜。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颜色、装饰效果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家电、金属制品等。

5. 喷砂:- 工艺过程:利用高速喷射流将磨料喷射到零件表面,去除氧化层和污染物。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表面光洁度和粗糙度,常用于铝合金、塑料等。

6. 等离子喷涂:- 工艺过程:将等离子体产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涂覆在零件表面形成陶瓷涂层。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耐磨损性、高温性和绝缘性,常用于发动机部件、涡轮叶片等。

7. 化学镀:- 工艺过程:在零件表面通过化学反应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如镀铜、镀镍等。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导电性、装饰效果和耐腐蚀性,常用于电子元件、首饰等。

8. 涂漆:- 工艺过程:将涂料均匀涂覆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颜色、装饰效果和防腐性,常用于家具、汽车外观件等。

9. 化学蚀刻:- 工艺过程:通过化学溶液对零件表面进行腐蚀处理,形成图案或者纹理。

- 常用场景:提供零件的装饰效果和标识,常用于金属牌匾、饰品等。

10. 渗碳:- 工艺过程:将含有碳源的气体或液体在高温下与零件表面反应,使其表面富含碳。

- 常用场景: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性和韧性,常用于传动零件、刀具等。

这些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零件的耐腐蚀性、装饰效果、摩擦特性等,以满足不同场景下对零件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ynro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即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某种或多种特殊性质的表层。

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提升产品外观、质感、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性能。

外观:颜色、文字、图案、LOGO、光泽度等
质感:手感、粗糙度、品质等
功能:硬化、抗指纹、抗划伤
公司产品常用表面处理方法:喷粉、烤漆、电镀、喷油、电泳、丝印、阳极氧化等一般在做表面处理前对工件会进行前处理,如水洗、酸化、磷化、除油、磨砂等
喷粉:喷塑、粉末涂装,一般使用静电喷涂。

喷粉的原料粉分为高光、平光、亚光、砂纹、桔纹等
钣金产品使用最多的表面处理方法,工件经过前处理——喷粉——固化——冷却流程
喷粉工艺的特点:
涂装工艺简单,可自动化生产
环保,原料利用率高
涂膜遮蔽产品表面缺陷能力强,耐用
颜色丰富,高光、哑光均可
换色困难。

更换颜色要将整个喷涂系统全部进行清洗,周期较长。

不耐热产品不适用,如塑料等,一般固化在烤箱中温度在160度以上。

烤漆:工件前处理后打底漆3遍,面漆4遍,每上一次漆都要进入无尘烤房烘干
前处理——烘干——底漆——烘干——面漆——烘干——冷却
烤漆工艺的特点:
漆膜均匀,色彩饱满
表面平整光滑无气泡颗粒桔皮
耐磨性好,易清洁。

处理周期长,成本较高。

不耐热产品不适用,如塑料等,一般烤漆低温固化温度在140度以上,高温固化温度在200度以上。

电镀:一般铝合金件使用电镀较多,利用电解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提高耐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等。

前处理——电镀——后处理(脱水、钝化等)
电镀工艺的特点:
镀层光泽度高,金属质感强
色彩丰富,可以局部着色
改善导电,增强信号传输
电解基材是金属,成本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大
喷油:喷漆。

一般使用喷枪将油漆喷涂在产品表面,对人工要求比较高。

工件经过前处理后,抹上腻子或者喷底漆,喷上面漆后自然风干
前处理——烘干——抹腻子(底漆)——面漆——冷却
喷漆工艺的特点:
颜色丰富,选择范围大
作业方便
漆膜不耐磨,表面会有纹路
环保性差,影响健康
周期长,自然冷却时间较长
电泳:利用电解使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漆膜,增强表面性能和防腐蚀性。

前处理——电泳——烘干
电泳工艺的特点:
颜色丰富,应用广
金属光泽明亮但无质感,耐磨
对工件的结构要求低,复杂结构均可
掩盖缺陷能力一般,前处理要求较高
阳极氧化:一般铝合金产品通过电化学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绝缘性,耐磨性等前处理——阳极氧化——中和——染色——封孔——烘干
阳极氧化工艺的特点:
颜色丰富,除了白色之外的任何颜色
防腐蚀耐磨耐指纹易清洁
健康环保,无镍等满足国外要求
对涂料吸收性差,成本较高
拉丝:通过研磨产品在工件表面形成线纹,体现金属的质感
抛光:利用机械、化学、电化学作用,是工件获得光滑表面或镜面的效果。

一般用于不锈钢
丝印:利用网胶封住多余的网纱区域,留出需要的图像或文字,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象或文字
丝印文件输出(CDR、cad)——菲林——网版——印刷——自然风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