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

合集下载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1893 1981):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领导人之一。自始终忠贞 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 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 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而英勇奋斗。
宋庆龄
她生前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身心 健康,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她 倡导和兴办了儿童文化教育的场所和 保健机构,在我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她一生无私无畏,艰苦奋斗,执着追 求。
6
崇敬 瞻仰 永久纪念
7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 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 爱在这两棵樟树前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 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 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 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9
课文围绕宋庆龄故居前的 两棵樟树,描写了樟树的 ( )和( ),
表达了(
)。
10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 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 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 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 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11
(1893年
1981年) 1981年5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1981 年5月1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 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 号。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
1
2
学程单一: 大声朗读课文,将课文读
得正确、流利。难读的地方多 读几遍。
时间:5分钟
3
粗壮 稠密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可贵之处
4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 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 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 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 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5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 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 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 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 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 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 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 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 处就在这里。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我会说
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
勃勃。
无论
,它们总是那么蓬
蓬勃勃。
无论 ……总是……。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
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 它枝枯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 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 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 它一天。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 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 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 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 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 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 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 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 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东古城镇中心小学 李延顺
快速读,不拖腔:
粗壮 稠密 保持 四季常 青 崇敬 瞻仰 纪念 繁衍 后代
宋庆龄 (1893—1981年)
樟树,又称香樟树,属常绿大乔木,高达10 米—55米左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展,枝叶茂 密,气势雄伟,四季常青,是优良的绿化树。
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这幢房子 原是一个德国人的私人别墅,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 15年之久。上海宋庆龄故居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为 国家二级博物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小故事
在“文革”期间,“四人帮”在上 海的代理人妄图取消宋庆龄亲手创办的儿 童艺术剧院。宋庆龄回到了上海,她驱车 直往儿童艺术剧院深情地凝望着剧院的大 门。很快,“孙夫人来看儿童艺术剧院的 牌子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宋庆龄的到 来,迫使“四人帮”悄悄地撤走了。这件 事被这里的人们称为“20世纪新神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优秀模板17套)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优秀模板17套)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优秀模板17套)《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1佚名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的地方,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教学重心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的地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主要板书计划枝干粗壮四季常青蓬蓬勃勃拒虫香气崇敬怀念永久保持高贵的地方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抄写生字词三遍2组词;3造句;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描红课外读课文背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学习生字词语。

3、能根据提供的断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一)揭题:出示宋庆龄图象,简介宋庆龄,理解“故居”的意思。

(二)出示樟树的图片,简介樟树。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一)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

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三)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四)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的地方。

(五)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

(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的地方。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六)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三、写字指导1“搬、榴、繁、瞻、衍”笔划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率差不多。

4 描红(书上)四、作业1、写字簿第二课生字词写完。

2、抄写词语。

3、读课文三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的地方,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9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 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

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

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

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

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樟树的“高贵”又可以从哪里看得出来?出示:②“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③“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交流这些句子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悟。

可以围绕樟树香气的作用及持久性来品读每句话,每个词语。

相机板书:高贵:拒虫、香气永久保持启发感悟:课文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联系吗?继续追问:文章写樟树的处形和内在的品质,这与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呢?这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我又问,知道宋庆龄的请举手。

这时候我适时地读了一段与课文紧紧相连的文字读给学生听,问:你听明白了什么?然后,我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说说感受。

有的说宋庆龄很清秀。

有的说相片中的她很高雅。

有的说看起来她很高贵。

有的说她很温柔慈爱。

我顺势简要介绍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让她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明晰起来。

然后我问孩子,现在你们明白了吧,文中樟树与宋庆龄的关系了吧?孩子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有的说宋庆龄的精神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

有的说宋庆龄像樟树一样让敌人畏惧。

有的说宋庆龄就是一株高大的樟树。

树如其人!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这时,我再让他们齐诵最后的一段。

感情可想而知!再组织交流,寻找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的相似之处。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课件

纪念
树枝叶落
我会写




宋庆龄为什么不愿意搬 离那栋房子?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 里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 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 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 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宋庆龄为什么不愿意搬 离那栋房子?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院 里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 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 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 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课文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这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联系吗?
樟树蓬蓬勃勃—— 宋庆龄的精神蓬蓬勃勃 樟树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宋庆龄坚强不屈,一身正气 树有高贵的木质—— 宋庆龄有高贵的品质
练一练
游人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合影 留念?请以《樟树》为题写篇文章。
• 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 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 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 风范和高贵品质,人们在樟树前留影 纪念,表达了人们对故居主人宋庆龄 同志的衷心爱戴和怀念。
这两棵樟树又是怎么样的呢?
品读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 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 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 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品读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 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他们还要养儿育
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
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 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 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宋庆龄和少年儿童在一起
周总理、陈毅和宋庆龄
你知道这是谁的故居吗?
朗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 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件

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件

2010年05月01日 年 月 日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这个题目 2.课文主要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2.课文主要写什么? 课文主要写什么 3.说说你对课文中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3.说说你对课文中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说说你对课文中哪个地方印象最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读每个自然段, 2.通读每个自然段,并讨论每个自 通读每个自然段 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3.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 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A 、 比较句子: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B 、“永久保持”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的香气永久保 持?(即使……仍然……)
板书
外形:蓬蓬勃勃、粗壮、稠密、四季 常青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高贵:拒虫、香气永久保持、精神 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蓬蓬勃勃 瞻仰 抗拒 仍然 枝枯叶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是什 么样的? 2、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高贵 在何之处?
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宋庆龄故居前的樟 树是什么样的?动笔圈圈、点点、画画,按要求写在书边 上,然后交流。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盱眙县观音寺镇朱楼小学
梁家发
宋庆龄的生平简介
宋庆龄( 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27日, 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 ~ ) 年 月 日 日孙中山逝世。 庭。1915年10月25日,她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年 月 日 她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 年 月 日孙中山逝世 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她 年 月 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 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 年,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 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 --土地和农民问题 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 1949年9月,当选为中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年 月 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中华人民共 年 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 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妇联名誉主席、 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 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 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年 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 年 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年 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 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4月7日,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65 年 月 日 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代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年1 月 第三届全国人代会召开,她再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年 第四次全国人代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年 月第五 月,第四次全国人代会她再次当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8年2月第五 次全国人代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年 月 日 次全国人代会连任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80年8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代会第三 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次会议上担任大会执行主席。1981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肝癌及慢性 年 月 日 宋庆龄患的冠心病、 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 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 党员。 日 全国人代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党员。16日,全国人代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 誉称号。 分病逝于北京。 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年 月 日 时 分病逝于北京

22_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2_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我舍不得 这两颗树。”
崇敬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 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 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 作为永久的纪念。
1936年,宋庆龄得知 国民党反动派非法关押了7 位著名的爱国人士,十分 愤怒。 在那炎热的7月,她不 顾疲劳,带着十几位救国 会的同志,来到苏州高等 法院。自请入狱。敌人被 吓得一个个狼狈不堪。 宋庆龄的一身正气, 让敌人敬畏,他们被迫当 场释放了7位爱国领袖。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 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 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 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 我们
宋庆龄。
• 宋奶奶一生永葆革命的青春,就如 樟树 ; • 宋奶奶一身正气让敌人害怕,就如 樟树 ; • 宋奶奶一世品质永留人们心中,就如 樟树 。
宋庆龄樟树奖
• 为了纪念和发扬宋庆龄女士全心全意为妇女 儿童服务的伟大精神,表彰在妇女儿童事业领域 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使宋庆龄女士毕生关怀 和从事的妇女儿童事业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福利会于1985年6月创设宋庆龄樟树奖。 • 樟树,是宋庆龄女士生前最喜爱的树木。它 郁郁葱葱,幽香沁脾,质地坚硬,品格高洁。因 此,以宋庆龄女士名字和樟树命名,旨在弘扬以 她为代表的妇女儿童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缔造未 来的崇高精神。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是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她又被人们尊 称为“国母”。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 她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敌人因为 她的英勇坚持和高贵的品格,不敢迫害 她。她为反对侵略、保卫世界和平、增 进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妇女之一”。 宋庆龄自己没有子女,但她以博大 的爱心,把全中国的少年儿童当作自己 的孩子,并倾注了毕生心血。人们亲切 地称她为“宋奶奶”。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PPT

1、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轻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父母来写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hān
宋庆龄
fán yǎn
搬家
zhāng
稠密
瞻仰
繁 衍
樟树
崇敬
枝枯叶落
般(一般) 一般) 搬(搬家) 搬家)
· · · ·
无论___________, 无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它们总是_______。 它们总是_______。 _______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 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他们还要养儿育 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 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 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 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 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 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 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 ~~”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用“~~ 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 龄的故居, 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 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作为永久的纪念。
课文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课文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这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联系吗? 这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联系吗?
樟树蓬蓬勃勃—— 宋庆龄的精神蓬蓬勃勃 樟树蓬蓬勃勃 樟树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樟树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宋庆龄坚强不屈, 宋庆龄坚强不屈,一身正气 树有高贵的木质—— 宋庆龄有高贵的品质 树有高贵的木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龄生平
四年级语文教案
____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

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

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

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XX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____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____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

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

”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
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

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____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承担了大量的国务活动。

与此同时,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

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

____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____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四年级语文教案
____年5月14日,宋庆龄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

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

____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的关键字搜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