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D组)
202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下学期初三年级3月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下学期初三年级3月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10日,武汉军运会开闭幕式导演团队在汉集中亮相。
一届大型的国际运动会能否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精彩而富有特色的开闭幕式演出。
B.本届军运会开闭幕式将围绕“共享友谊同筑和平”的赛会主题,向世界传达中华民族对和谐、和平、文明的崇尚与追求。
C.开闭幕式的演出环节,将围绕军人、军队和军事文化的艺术展现,使军事元素、人物、事件的诗化叙述,穿插于中华文明之中。
D.开闭幕式演出将展示中国军事文化的底蕴以及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反映“止戈为武”的军事思想,传递中华儿女追求和平的愿望。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蓝瘦香菇”这个词语迅速走红,一时间成为了2016年的网络热门词汇。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C.近年来,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使观众审美疲劳是因为其跟风严重、缺乏创意、没有特色造成的。
D.互联网浅阅读使人们蜻蜓点水般地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但无法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酬和.(hè)沉湎.(mián)龙吟凤哕.(huì)吹毛求疵.(chī)B.炽.痛(zhì)缄.默(jiān)咫.尺天涯(zhǐ)花团锦簇.(zú)C.顷.刻(qǐng)陨.落(yǔn)宠辱偕.忘(jié)怒不可遏.(è)D.狡黠.(xiá)狩.猎(shòu)遍稽.群籍(jī)汗流浃.背(jiā)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虞初新志》是笔记体小说,《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
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获奖名单

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获奖名单《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衍生注释:- “十五”和“八十”是表示时间跨度极大的数字,这里通过这两个年龄来突出征战时间之久。
“阿谁”是对“谁”比较亲昵的一种问法。
“狗窦”就是狗洞。
“旅谷”指野生的谷子,“旅葵”野生的葵菜,“旅”有一种漂泊、野生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
作者用直白而深切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
情感上充满了悲哀、凄凉与无奈。
从表现手法来说,全诗没有一句议论抒情的话,只是平平道来,却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战争对百姓生活的无情破坏。
例如“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通过描写老兵到家后看到家园破败,野兔野鸡自在出入,野谷野葵四处丛生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家中早已物是人非,从侧面烘托出战争使原本美好的家园变得荒芜。
作者介绍:这首诗源于《乐府诗集》,由于时间久远,作者已经不可考。
但从诗歌内容看,这应该是一位非常了解底层百姓苦难、懂得战争残酷的民间创作者。
他用老兵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历史课上,老师提到古代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时,我灵机一动站起来说:“老师,就像古诗《十五从军征》里描绘的那样,‘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耗费在毫无意义的战争中,回到家乡时已是家破人亡,这多悲惨啊,这充分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性呢。
”例子二: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去参观一个古代战争遗址,看到一片断壁残垣,我不禁感叹道:“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十五从军征》里描写的‘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战争过后的荒芜场景在这里也那么相似,当年士兵们经历了战争回到家又有多少是像这里一样满目的凄凉呢。
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答案

、选择题(分,每题分)、填空题(20分,每题1 分)31.寒鸦飞尽水悠悠32.何人不起故园情33.行人临发又开封34.君看八幅南朝事35.车如流水马如龙36.桃花流水窅然去37. 一蓑烟雨任平生38.怀旧空吟闻笛赋3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0.日暮乡关何处是41.清泉石上流42.影徒随我身43 . 无案牍之劳形44.志人45.小人之交甘若醴46.寡德之人47.名词作状语48.卖柑者言49.谪(贬)50.梅花落三、阅读理解题(30分)( - _) (14 分)51.(2分)如梦令52.(6分)颜色(2分)花儿怒放,二色并妍(4分)53.(6分)武陵(2分)心地高洁、超凡脱俗(4分)(二)(16 分)54.(4分)(1)攀缘(2)很,极(3)慢慢地,缓缓地(4 )完55.(4分)(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
(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2分)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6分)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1)做人要正直(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四、鉴赏评析题(20分)58.(10分)要点提示: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
领联写景,景中含情, 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
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
59.(10分)要点提示: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10分)60.略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中预组)一、选择题(共 40 分, 每题 2 分)1.B 2.D 3.B 4.C 5.C6.D7.A 8.D 9.C 10.B 11.B 12.D 13.A 14.C 15.D16.A 17.B 18.C 19.B 20.A、填空题(共 40分,每题 2 分)39. 久居外地,思念家乡40. 参考: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等等(符合要求即可) 三、阅读题( 20 分)(一)(12 分)41. (2 分)书圣 兰亭序42.(4 分)集市 名词 买 动词43.(4 分)(1)为鹅被烹而叹息 ( 2)为得好鹅,不惜墨宝(或:写字换鹅) (意思对即可) 44.(2 分)任性率真(或:洒脱放达、特立独行等) (意思对即可)(二)(8 分)45.(2 分)俗人 李白(或:作者) 46.( 2 分)喜悦而矜持 轻松愉快47.(4 分)从字面上看没有回答;三、四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描写了碧山的自 然美景,实际上也就是对“何意栖碧山”的回答。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34分)1.默写与运用(1)醉里挑灯看剑,O(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枯藤老树昏鸦,o(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小张去夏日西湖游玩时,看见了美丽的花朵,浅浅的草坪,他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来表示。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庆历末,妖贼王则盗据甘陵,贾魏公镇北门,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
公日夜忧思,有指使马遂者白公曰:“坚城深池,不可力取,愿得公一言。
”公壮其言,遣行。
见贼偶坐,为陈朝廷恩信:“尔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
若守迷自固,天子遣一将,提兵数千,不日城陷。
”辞甚激切,贼不答。
遂度终不能听,遂急击贼仆地,扼其喉几死。
2.甲文选自《》一书。
3.下列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故不为可得也()A.暂且B.假如C.随便D.已忘(2)遂度终不能听()A.度过B.揣测C.测量D.准则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下列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表现出了战争胶着C.引出下文马遂前去与敌军谈判D.突出贾魏公的无能6.甲文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乙文马遂的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论点。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D.积累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积累的飞跃。
2.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看到松树那美丽的倩影..,总会产生许多联想。
B.接待大厅里有礼仪小姐,她们的丰姿..楚楚动人。
C.炊烟袅袅..,树影斑驳,偶或传来一两声鸡鸣,过去文人常用这些来表现农村的宁静。
D.在这碧绿的大草原上,点缀..着黄色、白色的野花,虽然是星星点点,但却引人注目。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去年4月5日,蒙自市出现短时间强对流天气,瞬间,天空中未雨绸缪....,电闪雷鸣,白昼如夜。
B.许多网友转载了《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的文章,专家指出,这种骇人听闻....的传言没有科学依据。
C.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浪费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说是不名一文....。
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②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③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A组)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A组)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1.下列诗句是杜甫写的是A.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C.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D.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下列诗句不是李白写的是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B.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3.下列诗句吟咏的对象是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A.雪B.瀑布C.暴雨D.高山4.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5.下列诗词句中不是描写“春景”的一句是A.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征人”是指A.行路的人B.流浪的人C.戍边的人D.思乡的人7.“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中的“些小”指的是A.这些小人B.官职卑微C.这一些D.一部分官员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是指A.唐朝李广B.楚国项羽C.汉朝李广D.三国项羽9.下列句子不是宋代词人所写的是A.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B.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下列诗句中暗含人生哲理的是哪一句?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B.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C.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1.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历史人物的是哪一句?A.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B.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C.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D.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2.“两岸猿声啼不_,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横线上应填上的一个词是A.断B.住C.去D.尽13.“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下一句是A.百般红紫斗芳菲B.一江春水向东流C.孤帆一片日边来D.唯见长江天际流1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钟”的意思是A.钟情B.聚集C.显现D.如同钟的形状15.选出下列诗句中“野”的意思不一样的一句A.野渡无人舟自横。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卷初二年级语文学科(时间:100分钟分值:100)一、古诗文阅读(24分)(一)默写与运用(10分)1.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4.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5.《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9题(14分)【甲】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与顾章书吴均仆去月谢病①,还觅薜萝②。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④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注释】①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②薜萝,一种山中生长的藤本植物。
屈原《楚辞》有“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③幽岫(xiù):幽深的山穴。
④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⑤仁智之乐: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
6.【甲】诗作者字______,【乙】文作者是______。
(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2)岂徒语哉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024年上海市中考5月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练习(二)(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13分)1.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4.观看战争电影,其中国破家亡、个人经历坎坷的情节,可以用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的句子描述:“ ,”。
(二)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5—10题。
(22分)【甲】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丁】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注释】①鄙:指邻国。
5.【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人名);【乙】文体裁是_________,【丙】文选自《_________》。
(3分)解释【丁】文中加点的词。
(4分)⑴内外不闻吾过()⑵卒得反国()7.⑴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3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对【丁】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的君王终于胜利B.我们的君王圣明通达C.我的君王神通广大D.我们的君王聪明异常8.【甲】诗首联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尾联含蓄表达了诗人少年远游的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D组)第一部分:基础题(40分)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诸子百家”是春秋时期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百家”中的最主要流派是A.儒、道、农、杂B.儒、法、纵横、阴阳C.儒、墨、道、法D.儒、道、法、农2.孔子从“六艺”开始学习,此“六艺”为A.礼乐诗书射御B.礼乐射御书数C.礼乐书数射辞D.礼乐赋射御曲3.古诗文中的地名“建业”、“淮扬”、“临安”、“姑苏”分别是现在的A.承德扬州西安昆山B.杭州南京西安无锡C.成都淮安杭州苏州D.南京扬州杭州苏州4.在古诗文中下列词语指代准确的是A.汗青(史册)B.须眉(胡须)C.巾帼(手巾)D.轩辕(车马)5.《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出身边琐事;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派的代表人物A.桐城B.唐宋C.公安D.竟陵6.下列一组有关“月”的名句,对其作者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作者是曹操。
B.“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的作者是张籍。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作者是苏轼。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作者是林逋。
7.七言古诗是长短随意、声律比较自由的诗体,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七言古诗的是: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B.白居易《琵琶行》C.曹丕《燕歌行》D.杜甫《秋兴八首》8.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王维《观猎》《吴宫怀古》B.杜甫《舟前小鹅儿》《石壕吏》C.屈原《楚辞》《天问》D.施耐庵《水浒传》《老残游记》9.对下列诗句所描写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2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3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4万里中原皆汉土,高皇犹有故乡思A.陆游花木兰项羽荆轲B.李白冯婉贞刘邦荆轲C.陆游冯婉贞荆轲项羽D.李白花木兰项羽刘邦10.下列作品集的命名方式都相同的一项是A.《贾长沙集》《王子安集》《王右丞集》《嘉佑集》B.《樊川集》《刘梦得集》《王临川集》《易安集》C.《欧阳文忠集》《周元公集》《范文正公集》《林和靖诗集》D.《七录斋集》《饮冰室合集》《惜抱轩文集》《震川文集》11.对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判断有误的是A.阿品远官.河南做官B.汝幸而偶.我配偶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盖房子D.客逾庖而宴.用饭12.对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判断有误的是A.沛公居山东..孤危智慧和..时殽山以东B.可谓智力力量C.明年..以一少牢告庙..复攻赵下一年D.则遣从事官员13.下面加点字所判断的现象有误的是A.后虽小差.“差”通“瘥”B.蚤.实以蕃“蚤”通“早”C.裂.缺霹雳“裂”通“冽”D.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14.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A.参之孟荀以畅.其支使......畅达B.李牧连却.之使......退却C.汝又虑戚.吾心使......担忧D.则席.地倚墙而坐使......作席子15.下列加点字与“隐忍以行”中的“以”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各各竦立以.听C.而此山独以.钟名,何也D.覆之以.掌16.下列加点字与“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其”用法相同的是A.其.皆出于此乎B.杳不知其.所之也C.其.若是,孰能御之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7.下面哪一项中的加点词不是复合文言虚词A.予分当引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隐忍以行B.然而C.师者,所以..燕虽小国而后亡..传道受业解惑也D.是故18.对下面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鸡栖于厅省略句B.豫州今欲何至倒装句C.刘备天下枭雄判断句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19.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B.然则何时而乐耶C.宋何罪之有D.沛公安在20.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徒见欺B.府吏见丁宁C.百姓之不见保D.而自令见放为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21.古人起名字有许多趣事。
如苏洵的儿子叫苏辙。
“辙”是“车轮碾出来的印”之意;其字为“子由”,那么“由”就是之意了。
22.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花中四君子”是兰花、梅花、荷花、。
23.“风骚”指的是、。
24.在古诗文中常有用某一词来指代某一现象或某一形象、某一场景的情况,下列词语各指代1三尺: 2寸管: 3杏坛:4簪缨:25.下面古诗含有民间传统节令,分别指的是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2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26.写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诗句1杳如黄鹤诗句:2卷土重来诗句:27.陶潜的诗,既有平淡的田园诗,如《归园田居》:“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又有豪放的“金刚怒目式”的诗,如《读山海经》:“同物既无虑,__________。
”28.写出下列诗的体裁《短歌行》曹操《剑客》贾岛《苍梧谣》蔡伸《[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29.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主要由、、、等角色类型(或称“行当”)来扮演。
30.“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南岳衡山,西岳,北岳恒山,中岳。
31.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降职贬官叫。
32.……六岁时母亲亲自教他《大学》,七岁跟老师读“四书”,九岁读《周易》,接着祖父教他读古代军事家孙子、吴子的著作和《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书,十一岁读《资治通鉴》,到十三岁才读完。
十四岁进了县学以后,又读《尚书》、《诗经》、《春秋》等书,打下了扎实的学术基础。
这段话中提到的古书中是编年体。
33.古代将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下列篇目属于“子”类的有1涉江2鸿门宴3硕鼠4毛遂自荐5伐檀6离骚7庖丁解牛8殽之战34.我国第一部词典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是。
35.东晋南北朝时,小说已具有雏形,东晋干宝著有第一部志怪小说《__________》。
36.阅读下列文句,完成后面的题目。
1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2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阳。
3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上面的句子中运用了纪年、纪日、纪时的词语。
其中确指某一时辰的有。
37.状元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它有很多别称,如等。
38.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后世称为“”。
他主张“”。
39.《三国志》是记载三国政治情况比较完整的史书,与、、合称“四史”。
40.成语解释:A.荼毒生灵B.贻笑大方第二部分:提高题(60分)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
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王公不答。
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鞠大失所望。
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
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
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
”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41.解释加点词(4分)1知.杭州仁和县2课.其职事甚急3不患不达.4我故.抑之42.翻译(2分)1以谢平昔奖进2不复冀其相知43.从选文看,鞠咏“大失所望”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分)44.鞠咏以王公为真相知的缘由是__________。
(2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太宗始嗣位,思有以帖服内外者。
一日,辇下市肆有丐者不得乞,因倚门大骂。
主人逊谢,久不得解。
众方拥观,忽一人跃出,以刀刺丐死,且遗其刀而去。
会日已暮,追捕莫获。
翌日奏闻,太宗大怒,谓仍五代乱习,乃敢中都白昼杀人。
即严索捕,期在必得。
有司惧内,久之,迹其事,乃主人不胜其忿而杀之耳。
狱具,太宗曰:“卿能用心若是。
虽然,更为一复,毋枉焉,且携其刀来。
”不数日,尹再登,对以狱词,并刀上。
太宗问:“审乎?”曰:“审矣。
”于是顾小内侍:“取吾鞘来。
”小内侍唯命,即奉刀内鞘中。
因拂袖而起,入,曰:“如此宁不妄杀人”45.这个故事发生的朝代是______。
(1分)4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谓仍.五代乱习2迹.其事3狱.具4太宗问:“审.乎?”4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卿能用心若是。
虽然,更为一复,毋枉焉,且携其刀来48.你认为杀死乞丐的是____(填序号),依据是_________。
(1分)A.店主人B.围观路人C.有司D.太宗派人E.尹49.读了这段史料,请写一句读史评注。
(2分)(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甚矣,书之多厄也!由汉氏以来,人主往往重官赏以购之,其下名公贵卿,又往往厚金帛以易之,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
然且裒聚未几,而辄至于散佚,以是知藏书之难也。
琬顾谓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
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佔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
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5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1心与迹忤.()2是则呻佔.记诵之学()3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4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5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1或亲操翰墨,及分命笔吏以缮录之2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52.节选部分作者提出了三个相互关系,即__与___、___与___、___与___的关系,作者认为其中___关系是最重要的。
(2分)53.作者认为怎样才是“善读者”?(不超过50个字)(2分)(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皆是也。
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54.柳子厚,即______;他与韩愈在文学上都主张“______”。
(1分)5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当诣.播州2虽重得罪,死不恨.3一旦临.小利害4仅如.毛发比56.与“士穷乃见节义”的“见”含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B.胡不见我于王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D.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7.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1分)A.梦得于是改刺连州B.一旦临小利害C.誓生死不相背负D.虽重得罪,死不恨58.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1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2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59.选文作者运用________的表达方式,并通过________的表现手法,赞扬了柳子厚______(不超过5个字)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