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材料与适性第六章1.pdf
印刷材料与适性第六章1

第三节 连结料
二、连结料组分的理化指标 1、酸值 2、碘值 3、软化点 4、脂族烃溶解性
1.酸值 a) 指连结料(植物油、树脂)中含有的游离酸的含量 b) 以中和1g连结料中游离羧基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 (mg)表示。 c) 连结料酸值太大,油墨在胶印时易亲水乳化,使有的 颜料在制成墨后会粘度增大,以至胶化 d) 酸度太小,对颜料的浸润性差,墨的光泽性、流动性 不好。 2.碘值 a) 用来衡量油脂的不饱和程度的,也可用来衡量其干 燥能力。 b) 它以每克油脂吸收碘的质量(mg)表示。原因是油 脂的不饱和程度可以决定分子的活跃性,体现为干性,不饱 和程度越高,其干性越好。 c) 碘值>140为干性油;碘值<100为不干性油。100<碘 值<140为半干性油。
无机颜料 颜料 彩色颜料 有机颜料
填充料
四、颜料的理化性能 1、颜料的分散度 2、着色力 3、遮盖力 4、吸油量 5、密度 6、耐抗性
1、颜料分散度:颜料颗粒度的大小 分散度高 ,颜料颗粒度小 ,着色力高 ,遮盖力 大 ,油墨稳定性越好 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大小绝不能超过墨膜厚,否则 会影响色泽。 颜料表面积应当为10 ~100㎡/g之间。因为分散 度与比表面积成正比,颜料越细、表面积越大、吸 墨量越大,与连接料亲和性越好,油墨光泽性、稳 定性、遮盖力、着色性越好。
三、颜料的分类 1、按化合物特性分类 无机颜料 + 有机颜料 2、按色彩特性分类 彩色颜料 + 消色颜料
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
黑:炭黑 消色颜料----无机颜料 钛白 白: 锌钛白 黄:铅铬黄系列 蓝:铁蓝 金属颜料:铜粉、铝粉 汉沙黄 颜料型染料 联苯胺黄 酞氰蓝 酸性染料色淀 色淀颜料 碱性染料色淀 色原
(完整版)印刷材料及适性复习提纲.doc

考试试卷介绍总分 80 分,其中填空 24 分(每空 1 分)、判断题 16 分(每题 2 分,错误的要说明理由)、术语解释 10 分(共 3 题)、简答题 30 分( 4 题,两题纸张篇,两题油墨篇)辅导纲要第一篇印刷纸第一章印刷纸的组成及造纸1.纸张的组成是什么?填料、胶料、色料2.植物纤维原料有哪两种?略举 2-3 种代表性原料。
在植物原料的化学组分中,哪三个是其主要组分?答:植物纤维原料有木材纤维素和非木材纤维素木材纤维素。
木材纤维素:针叶木阔叶木非木材纤维素:稻草、麦草在植物原料的化学组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是其主要成分。
3.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有什么?苯酚类(由苯丙烷结构单元构成)物质中主要是什么?答: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有半纤维素,苯酚累物质中主要有木素4.纤维素的结构单元是什么?该单元通过什么连接而得到线形高聚物——纤维素?木素是一种具有()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构成木素大分子的三种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6页答:脱水的D-葡萄糖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纤维素的大分子的葡萄糖之间的连接都是?- 苷键连接。
木素是具有网状结构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构成木素大分子的三个基本结构单元是: 愈疮木基、紫丁香基、对羟苯基。
5.通过表面施胶,能改善纸张的哪些性能?填料对纸张性质有什么影响?答: 1( 1)对纸张抗水性能的影响。
(2)对纸张油渗性的影响(3)对纸张可擦性的影响(4)对纸张强度的影响2(1)对纸张光学性质的影响 a 不透明度 b 白度( 2)对表面平滑度及印刷适性的影响(3)对纸张强度的影响( 4)对纸张松厚度和挺度的影响6.涂料纸有哪些?非涂料纸有哪些?答:涂布纸:铜版纸、轻压纸、轻涂纸、玻璃卡纸非涂布纸:新闻纸、胶版纸、超压纸、轻胶纸第三章印刷纸的物理与化学性能1. 纸张对油墨的吸收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各自依靠什么作用力吸收油墨?47页答:第一阶段是印刷机压印的瞬间,依靠印刷压力的作用把转移到纸张表面墨膜的一部分不变化地压入纸张较大的孔隙。
印刷材料及适性

3.涂布的要求:
① 对原纸的要求
木材纤维原纸,抗张强度、表面强度较高,表面性 质适中,吸收性适中,均匀度好;
② 对涂料的要求
能够形成平滑的涂料层,具有良好的油墨接受性; 颜料:颗粒大小适中,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 油墨接受性,白度高。常用:BaSO4,TiO2, CaCO3等。 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附力,使颜料粒子相互粘结, 与原纸牢固贴合。常用:PVA,淀粉等。
二、漂白
目的:选用适当的漂白剂,通过氧化、还原或分解等反应,使纸浆
中残留的木素进一步溶出,或去除其它有色物质,提高纸浆的纯度, 使纸浆变白。
常用漂白剂:
氧化性:Cl2、次氯酸盐等,氧化除去木素及有色物质, 使其溶出,提高纸浆纯度、白度及稳定性。
还原性:ZnS2O4、Na2O2等,使有色基团改变结构,保持 浆料特性,但不稳定,空气氧化颜色易恢复。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三、纤维的结构:
1. 纤维细胞的形态:
细而长,两端尖,中间空,呈纺锤体 柔韧性、绕曲性,相互交织后具有一定的结合力 纤维细胞在原料中含量的多少会影响纸张的性能
2. 纤维的特性:
3. 纤维细胞壁的层次结构:
初生壁:很薄,木素70%+少量纤维素,细纤维无规则 取向 次生壁:很厚,分外、中、内三层,各层细纤维排列 方向不同
3. 再生纤维——废纸,节约能源,减少消耗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二、造纸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及特点:
植物纤维的化学组分包括四类,主要为碳水化
合物和苯酚类物质两种,其中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为主要成分,它们的性质对纸张的性能有很大的 影响。
印刷材料与适性 实验指导书

«印刷材料与适性»实验指导书印刷工程实验中心实验一纸张的基本性能检测小实验一:纸张定量、紧度和厚度的测试一、实验目的和内容纸张的定量是指纸张单位面积的质量,以2/g m表示,又称为“克重”,是构成纸张规格的基本定量。
纸张的紧度是指每立方厘米纸张的质量,以3/g m表示。
该单位与物质的密度单位相同,因此,也称纸张的紧度为表观密度。
纸张的厚度是指纸张的薄厚程度,是检测纸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印刷中,要求纸张的厚度要均匀一致,否则会给印刷质量带来大的影响。
纸页成形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运转方向较大的牵引力作用,使纤维大多数沿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造成横纵方向上性能的差别。
纵向是指在纸页抄造过程中与造纸机运行方向平行的为纸张的纵向;横向是指在纸页抄造过程中与造纸机运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纸张的横向。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纸张天平、厚度测试的专用仪器,对印刷常用纸张进行测量,同时计算所测纸张的厚度、定量和紧度,以便学会评价纸张质量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纸张厚度测定仪2、电子天平3、书写纸、胶版纸、铜版纸和白版纸4、裁刀,尺子,水,小盆,双面胶和剪刀三、电子天平的结构和操作1、电子天平的结构图1为BP-310型电子天平的结构图11、秤盘2、屏蔽环3、作法定计量仪器用的计量检定合格标签4、菜单—去连锁开关5、地脚螺栓6、除皮键7、打印键8、功能键9、调校键10、CF(清除键)11、开关键12、显示器13、带有计算参数的计量检定合格标签14、电源接口15、具有CE标记的型号牌16、数据接口17、水平仪18、防盗装置19、防风罩20、玻璃罩21、秤盘托架2、BP-310S型电子天平的操作⑴预热为了达到理想的测量结果,电子天平在初次接通或长时间断电之后,至少需要30分钟的预热时间,只有这样,天平才能达到所需要的工作温度。
⑵自检在接通电源以后,电子称量系统会实现自检功能。
当显示器显示零时,自检过程即告结束,此时,天平工作准备就绪。
凹版印刷

2019/11/22
45
印刷原理及工艺 2.水性油墨的pH值
• pH值增加, 干燥性线性 地降低
图6-22
• pH值在8.0~ 9.5之间
• pH值增加,
粘度线性下 降
图6-23
2019/11/22
46
印刷原理及工艺
3.水性油墨使用中的问题
• 油墨在干燥前可与水混合,一旦油 墨干固后,则不能再溶于水和油墨, 即油墨有抗水性
2019/11/22
27
印刷原理及工艺
防爆燃、防污染
• 防爆燃:用循环风,向干燥装 置送空气,控制气体量在爆燃 下限1/2以下
• 防污染:干燥器排出废气,有 毒。送入溶剂回收装置
2019/11/22
28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二节 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 一、柔性版印刷的阶调再现 • 二、网纹辊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 三、柔性版变形的尺寸补偿 • 四、柔性版油墨的印刷适性 • 五、柔性版印刷的印刷色序
第三节 丝网印刷的 油墨转移
• 一、丝网 • 二、刮板 • 三、丝网印刷工艺参数的确定
2019/11/22
49
印刷原理及工艺
一、丝网
• 1.丝网的种类 • 蚕丝丝网(绢网)、尼龙丝网、
涤纶丝网(聚酯丝网)和不锈 钢丝网
2019/11/22
50
2.丝网的目数、开口度 和开口率
• 目数:每平方厘米(英寸)网孔数
2019/11/22
29
印刷原理及工艺 一、柔性版印刷的阶调再现
图6-11
• 印版的弹性较大
• 高光到中间调网点扩大较大,图像不 鲜丽;网点边缘滋墨,“空心”网点
印刷适性

(三)印刷光泽度(printing gloss)和光泽度反差(gloss contrast)
(四)叠印(trapping) (五)印品反差(print contrast)
(六)墨斑(mottle)
三、半色调反差与油墨量的关系
三、影响半色调印品质量的纸张质量适性因素
第一阶段作业
主题:印刷纸的组成、结构对其印刷质量的影响
要求:
1. 在广泛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完成; 2. 字数不少于2000字;
3. 独立并以非打印方式完成;
4. 在两周内(第6周周二前)上交。
纸张的印刷适性是指所用纸张对印刷过程的适应能力,即纸
张能够满足印刷生产及产品质量所应具有的性质。
对于通常的印刷方式来讲,印刷适性至少应该包含三个主要 要素,即承印物(如纸张、薄膜、金属、织物等)、印刷油 墨和印刷机械,而印刷适性是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实际上,任何一种材料的印刷适性实际上是基于一定的前提 条件的,即其他条件固定或优化,所以,印刷适性的实质是 印刷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际上是探讨各种影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最终
必然上升到完全的理论研究,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的成果 反过来又会指导生产实践,采取科学的而不是经验的方法去
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研究印刷适性是从源头上保证印刷品
质量的根本方法,同时也决定了研究内容的复杂性。
三、印刷适性的研究内容
• 构成要素中各种材料(如纸张和油墨等)的内在性质(包括 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运行适性和质量适性的影响;
纸张的质量适性是指在给定的印刷工艺条件下,能够适应于 图像复制质量要求的所有纸张相关性能的组合,是纸张各种 性质(如纸张的抗张强度、表面强度、白度、不透明度、光 泽度、吸收性、粗糙度等)对印刷质量影响程度的反映。
印刷材料的适性

首页 | 登录 塑料订单塑料产品搜塑服务塑料资讯塑料字典塑料DIY塑料产品高级搜索浏览产品类别已经搜塑搜塑审审核的信息核的信息,,具有具有较较高可信度高可信度,,质量、交货期、打样较样较有保有保有保证证.当前位置:搜塑 >> 塑料字典 >> 实用塑料包装制品手册 >> 特种印刷 >> 第一章 >> 特种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的适适性特种印刷材料的适性特种印刷材料的适性特种印刷的分类与应用绪论特种印刷材料的印刷材料的适适性出处:搜塑 浏览:20 更新时间:2009-3-19 16:31:00特种印刷的印刷材料主要包括印版、承印材料和呈色材料等。
除了印版种类较多外,承印材料和呈色材料也非常广泛,品种繁多。
如承印材料就有金属、塑料、合成树脂、玻璃、陶瓷、搪瓷、皮革等,各种材料的性质差别很大,承印材料表面状态也各不相同,有平面的,也有曲面的。
呈色材料不仅仅是由油墨呈色,还有的印刷方法不使用油墨,而是模压的干涉波纹。
所有这些材料与普通印刷一样也有一个材料的印刷适性的问题,绝大多数承印材料的表面无吸收性,给油墨的附着产生很多技术难题,因此材料的印刷适性也就更为复杂。
由于特种印刷涉及的材料比较多,不可能——分析,在此仅对一些主要的印刷材料进行重点介绍。
一、版材特种印刷所使用的印刷方法除了少数(如数字印刷)具有其独特的印刷工艺外,其他多数是采用常规的平版、凸版、凹版、孔版印刷。
因此,其印刷的印刷适性要求应视特种印刷所选用的印刷方法而定。
如金属印刷,若是采用平版印刷,那么其印版与普通平版大体上是一致的,必须保持印版表面的亲水、亲墨的平衡,以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但是由于其承印对象不同,金属印刷的承印表面是金属,表面对油墨的吸附和固着过程不完全相同,由于油墨性质和粘度的差别,对印版式的适性要求有所不同。
再如,柔性版印刷其版材虽然也发球凸版印刷范畴,但由于版材柔软而富有弹性,变形较大,耐溶剂性差,因此,柔性版印刷的传墨性、印版与油墨的为60线/cm时,最多也只能再现3%的网点,高光到中间调网点增加比较大,反差降低,图像边缘容易产生挤墨现象,印刷作业难度较大。
(完整word版)印刷材料与适性复习资料

第一章纸张的基础知识1 纸张的分类和规格⑴分类:文化用纸(印刷用纸、书写用纸、艺术用纸);包装用纸;工农业用纸;生活用纸。
⑵规格:①平板纸:1000mmx1400mm,900mmx1280mm,880mmx1230mm,787mmx1092②卷筒纸:以幅宽来计算,787 1092 880 1575㎜,750~850㎜⑶丝缕性的规定:纸张的丝缕性用M表示880×1230M纵丝缕纸,880M×1230横丝缕纸⑷纸张与纸张的区别:纸张厚度﹤0。
5㎜,层数为一层,定量﹤250g/㎡,纸板厚度〉0.5㎜,层数为两层以上,定量>250g/㎡。
2 纸张的定量:指单位面积的纸具有的质量,又称为克重,单位g/m2.纸张的令重:指500张全张纸的重量.3 纸张的组成⑴在造纸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成分,适当保留半纤维素成分,必须去除木质素成分。
⑵辅助剂的作用:①填料:填补纤维间的空隙,提高纸张平滑度,白度,不透明度,紧度,增加单位面积重量.减少纸张的吸湿性并提高尺寸稳定性,改变纸张的柔软性,吸墨性和适印性,降低纸张的生产成本。
②胶料:施胶的目的使纸张获得一定抗拒液体渗透的能力,以防止印刷时网点扩散和书写时发生洇水,同时提高纸张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强度。
③色料:用作纸张的染色和调色.⑶制浆:利用化学、机械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将植物原料离解,变成以纤维素为主体的漂白浆或本色浆的生产过程。
其主要生产工序为;原料储存、备料、离解、洗涤、筛选和漂白等。
磨木浆:用木材为原料磨解出的浆料成为磨木浆,以草类为原料的称为机械草浆。
4 涂布加工的目的:在表面存在的有纤维形成的凹凸不平和具有较大孔隙的普通纸张上覆盖一层有细微粒子组成的对油墨吸收性良好的涂料,以便得到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的纸张。
此外,涂布还能提高纸张的光泽度,改善纸张的形稳性和不透明度。
5 纸张的结构⑴氢键缔合:相邻的纤维素分子链之间通过脱水形成了氢键,使纸张获得了强度.遇水后氢键缔合力会被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料性染料:不溶解的有机有色体
二)、有机颜料的应用
油墨
联
汉
苯
莎
胺
黄
黄
金光红
立索尔红
(2)色淀颜料 酸性色淀
碱性色淀
油墨
射
孔
光
雀
蓝
蓝
耐 晒 桃 红
酞菁颜料
酞 菁 蓝
其他染料 洋红6B、硫靛桃红
油墨
酞 菁 绿
七、特殊颜料
一)、金属颜料
1、铝粉 :即银粉,表面层是透明的氧化铝膜
2、铜粉:即金粉
(2)黄色颜料 (3)蓝色颜料 (4)黑色颜料
油墨
铅 铬 黄
铁蓝 炭 黑
三)、彩色颜料
1、黄色:
a) 铅铬黄 PbCrO4 PbSO4 PbO
b) 是系列黄色颜料的统称
c) 色相丰富,遮盖力强,着色力较强,耐化学
溶剂性强,价廉;但密度大,含有毒元素
2、蓝色:
a) 铁蓝 KFe.Fe(CN)6. H2O b) 铁蓝着色力强,颗粒细小,色彩鲜艳;但不
菜籽油
亚麻仁油
花生油
半干性油
干性油 不干性油
第三节 连结料
四、矿物油
来自石油的不同馏分,主要组分是烷烃,不具有发生交联的能力,
因此在油墨中不能作为成膜组分 油墨中常用的有汽油、高沸点煤油和机械油。 1、汽油:汽油分轻汽油(石油醚)馏程为30~70℃;重汽油(白节
油)馏程 160~220℃。是油脂、树脂的良好溶剂 2、高沸点煤油——油墨油。馏分为270~310℃(渗透干燥型墨)。
(3)安全及环境保护问题:溶剂蒸汽有毒、易燃
油墨
油墨中常用的有机溶剂
芳香烃类、醇类、酮类、酯类 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 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等 酮类:丙酮、丁酮、环己酮等 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各种有机溶剂
芳 香 烃 类
油墨
醇 类
油墨
酮 类
醋 酸 乙
酯
油墨
醋 酸 丁 酯
第三节 连结料
植物油作为连结料的主要成分,其主要特征:具有不
饱和双键,其数量和相对位置决定了干性的快慢,也决定了
植物油的类型:干性油(有较多的不饱和酸,能够吸收空气
中的氧气,氧化聚合形成坚韧的固态薄膜)、半干性油、不
干性油。
2、油墨中常用的植物油----桐油、亚麻油、豆油、蓖麻
油、脱水蓖麻油
桐 油
干性油
油墨
大 豆 油
有色彩
五、无机颜料:由单质元素、金属氧化物、无机盐、络
合物等组成的颜料
特 点:色彩鲜艳,遮盖力强,密度大,耐抗性
好,廉价
一)、白色颜料
1、钛白:白度高,遮盖力强,分散度大;
极强的化学稳定性,耐高温性
特别适合于印铁及牙膏软管油墨
2、锌钡白 ZnS.BaSO4
耐碱性好,毒性小,与醇酸树脂拼混性好
一、连结料的作用和类型
1) 连结料是油墨的主体身骨,是由高分子物质 混溶而成的液状物质
2) 连结料在油墨中是液相分散介质 3) 颜料和填充料的载体,可有效地分散颜料和
填充料 4) 具有粘滞性、流动性、成膜性 5) 赋予了油墨流动能力、印刷能力、成膜能力 6) 决定油墨的流变性质、干燥性质、抗水性质、
a) 一种着色力很低的白色颜料
b) 不用于制作白色油墨,而作用于与其他彩色颜料
的调色添加物
c) 调整油墨固体—液体的比例,冲淡油墨颜色
d) 可取代一些高成本颜料,降低油墨成本
二)、填充料的种类及品种
1、碳酸钙
2、硫酸钡
3、氢氧化铝
4、铝钡白
5、高岭土
油墨
氢
碳
氧
酸
化
钙
铝
硫
高
酸
岭
钡
土
第三节 连结料
(1)白色颜料
油墨
钛 白
氧 化 锌
锌钡白
二)、黑色颜料
1、炭黑的性质
(1)粒径及聚集体结构:
原生颗粒极为细小,且颗粒越小,着色力越强;
以聚集体形式出现,其聚集体结构不同,影响其各项
性能----着色力、吸油量、分散度等
(2)表面性质:
很强的吸附性;
表面酸值不同,pH值低,吸附干燥剂强
2、应用 : 色素炭黑:胶印油墨---高黑度、高着色力、低吸油量 专用炭黑:印报油墨 溶剂型油墨用炭黑:柔性凸版和凹版油墨
合成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
环氧树脂
溶剂型连结料 碳氢类溶剂---芳烃、烷烃
醇类溶剂----乙醇、异丙醇、丁醇
酮类溶剂----丙酮、丁酮
酯类溶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
水溶剂-----水、醇、丙烯酸树脂
蜡 天然蜡----动物蜡、植物蜡、矿物蜡
合成蜡----聚乙烯蜡、聚四氟乙烯蜡
第三节 连结料
b)
颜料折射率
油墨遮盖力 =
连接料折射率
比值=1,颜料透明
比值>1,颜料不透明,具有遮盖力
c) 分散度越高,遮盖力越强
d) 遮盖力还取决于对光的吸收程度与分散度。
e) 不同油墨对颜料遮盖力要求不同:
印铁油墨要求颜料有较强的遮盖力,防止底色外露
四色套印油墨要求颜料有较高的透明度,达到呈色效果
4、吸油量:
凸版
平版
凹版
书刊油墨 单张纸胶印 雕刻凹版
孔版 丝网版
渗透干燥 新闻油墨 轮转胶印
丝网版
挥发干燥 柔性版油墨
照相凹版
丝网版
光固化
柔性版油墨 紫 外
丝网版
热固化
印铁
第二节 颜料 一、概述
油墨
色料分成颜料和染料 细微粉末状有色物质 颜料:不溶于水、油、有机溶剂(仅使物体的表面染
色,油墨大多使用这种) 染料:溶于水、油、有机溶剂(使物体全部染色)
2、着色力:某一种颜料与其它颜料混合后该颜料在混合
颜料中呈现自身颜色强弱的能力
颜料着色力随分散度的上升而提高
达到同一颜料强度时,着色力大的颜料用量少
着色力值越大,着色力越强
着色力(%) = 待测颜料所用标准白墨量 ×100% 标准颜料所用标准白墨量
3、颜料遮盖底色层的能力
无机颜料 + 有机颜料
2、按色彩特性分类
彩色颜料 + 消色颜料
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
颜料
消色颜料----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
彩色颜料 有机颜料
填充料
黑:炭黑
钛白
白: 锌钛白
黄:铅铬黄系列
蓝:铁蓝
金属颜料:铜粉、铝粉
汉沙黄
颜料型染料 联苯胺黄
酞氰蓝
色淀颜料
酸性染料色淀 碱性染料色淀
色原
a) 将颜料制成浆状体所需加入的油脂重量与颜料重量之 比,以g/100g颜料表示
b) 是对颜料与油脂结合能力的一种描述
c) 吸油量直接影响油墨的性质:
粒子越小,吸油量越大,还与粒子的形状,油墨粘度,
连接料粘度及颜料粒子的流动性有。
颜料吸油好,油墨流动性也好,稳定性好;
吸油量小的颜料制成的油墨,颜料所占比例大,油墨
(1)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溶解度参数——内聚能的表现, 决定着与其它物质的
混溶能力;
氢键值——溶剂和溶质形成的氢键,较高的为好(高的
为1.7;低的为1.0;弱的为0.3);
当溶剂和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和氢键值近似时,其溶
解性(互溶性)是良好的
(2)挥发能力:决定油墨顺利完成印刷过程及保证印
品质量的关键;用溶剂的相对蒸发速率表示溶剂的挥发能力
二、连结料组分的理化指标
1、酸值
2、碘值
3、软化点
4、脂族烃溶解性
1.酸值
a) 指连结料(植物油、树脂)中含有的游离酸的含量
b) 以中和1g连结料中游离羧基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 (mg)表示。
c) 连结料酸值太大,油墨在胶印时易亲水乳化,使有的 颜料在制成墨后会粘度增大,以至胶化
d) 酸度太小,对颜料的浸润性差,墨的光泽性、流动性 不好。
光泽等
第三节 连结料
按照油墨的干燥形式可以分为
挥发干燥型连结料
渗透干燥型连结料
氧化结膜干燥型连结料
反应型连结料
第三节 连结料
按照构成连结料的介质材料不同可分为
油型连结料 植物油 干性油:桐油、亚麻仁油
半干性油:豆油、菜籽油
不干性油:蓖麻油、椰子油
矿物油-----机械油、油墨油、汽油
连接料 树脂型连结料 天然树脂---松香及其衍生物、沥青
第二篇 油墨
第六章 印刷油墨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概述
一、油墨的概念 1、油墨的发展史 水溶性墨→油溶性油墨→树脂型油墨→水基型油墨 (烟炱碳黑)(亚麻仁油+颜料) 2、油墨的定义: 是由色料分散在连结料、辅助料中,形成一种有色的、稳定的
悬浮胶粘体。 二、油墨的组成
主剂
颜料 色料
染料
油
连结料
墨
干燥性调整剂
遮盖力强,稳定性差,印刷时易堆版,易被乳化
5、密度:
颜料密度越小,在连接料中不易沉淀, 油墨稳 定性好;而颜料密度大,油墨传递不良,易糊版, 若油墨较稀薄,则易沉淀,结块。
所以,配制油墨的颜料,密度越小越好
6、耐抗性:颜料对一些特定环境,如高温、日
晒、酸、碱、有机溶剂等的抵抗能力,
尽量不产生物理及化学变化,以保证原
四、颜料的理化性能
1、颜料的分散度
2、着色力
3、遮盖力
4、吸油量
5、密度
6、耐抗性
1、颜料分散度:颜料颗粒度的大小 分散度高 ,颜料颗粒度小 ,着色力高 ,遮盖力
大 ,油墨稳定性越好
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大小绝不能超过墨膜厚,否则 会影响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