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材料和适性共4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印刷材料及适性

印刷材料及适性
BaSO4 :透明,耐光热,化学稳定性好,可调节油墨的流动 性,并有防脏作用。
Al(OH)3 :透明,分散性好,可用来制作罩光油或撤淡剂, 但影响干燥性,需进行改良。
①铝钡白和高岭土也可用作油墨填充料,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 油墨。
2012.3
22
8-3 油墨连结料
连结料:是由高分子物质混溶制成的液状物质。
书刊纸用墨,新闻纸用墨,塑料薄膜用墨,印铁墨,织物印花 墨等
特种油墨
防伪油墨,发泡油墨,香味油墨,导电油墨,磁性油墨等
2012.3
6
8-2 油墨颜料
一、颜料:显色物质,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彩色、
黑色、白色的高分散度的粉末。
外观:有色,微细粉末状固体,呈球状或片状等不规 则形态,粒径大小10-7~10-5m;
作用:作为分散介质,连结料具有一定的粘度和流动 度,是颜料粒子的载体,赋予了油墨流动能力和印刷 能力;作为成膜物质,连结料决定着油墨的干燥性和 膜层品质。
一、连结料的常用原料:
植物油:干性油,半干性油,不干性油 矿物油:机械油、油墨酮类,酯类等
树脂:天然、合成
2012.3
12
8-2 油墨颜料
(一)白色颜料
钛白(TiO2)
特点:①颗粒细小、均匀,平均0.2~0.3um; ②白度高,折射率高,遮盖力强,用于印铁或软 管印刷中的打底白墨中; ③耐光、耐热,化学稳定性好。
锌钡白(BaSO4·ZnS)
特点:①颗粒细软,平均0.25~0.35um; ②折射率比钛白高,遮盖力仅为钛白的1/4; ③耐碱性较好,毒性小。
2012.3
3
8-1 油墨概述
一、油墨的定义
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成像 物质,它是由有色体、连结料、辅助剂等物 质组成的具有颜色、一定流动度和粘性的均 匀混合物,一般以液体或具有流动度的浆状 胶粘体的形式存在。

印刷材料及适性(油墨第十二章 油墨的干燥性质(详细分析))

印刷材料及适性(油墨第十二章  油墨的干燥性质(详细分析))
挥发量 g
a b
(min) a : 恒定沸点的溶剂 b : 在一定沸点范围内的溶剂
纯溶剂、连结料中的溶剂、油墨中的溶剂的挥发
挥发量 g
a
100 80 60 40 20 10 20 30 40
b c
纯溶剂 a b 连结料中的溶剂 c 油墨中的溶剂
(min)
2、树脂对溶剂挥发速率的影响 树脂的品种和在油墨中的数量都会影响溶剂的挥发速率。
零,可以自发进行。
γSL 总是介于γSG 和 γLG 之间 (3)在数值上, γSG > γSL >γLG 即或
或 γSG < γSL <γLG 要使液体(油墨)润湿固体(承印材料),液体的表面 张力必须小于固体的表面张力。
即:γSG > γLG
承印物的表面能: 纸张类:100dyn/cm 塑料薄膜类:30--42 dyn/cm 属于高能表面 属于低能表面
从自由能的变化,因为新形成界面的能量
γ 原来的能量 SG ,使体系的自由能变化大于零,所以不能 自发进行。
γSL
大于
γSG (2)当
γSL
>0 COS θ >0 油墨可以在承印物上润湿
γLG >0
θ < 900
γSL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新形成界面的能量 γSG ,体系自由能变化小于 小于原来界面的能量
诱导力:是由于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诱发临近其他分子
的偶极,使分子间产生永久的牵引力而形成的结合。结合 能约为0-0.5kal/mol。 这三种效应的综合结果,便在分子间产生二次结合力. 油墨和纸张之间的极性力和色散力是纸张和油墨间产生二 次结合力的主要原因.
二次结合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迅速降低. 二次结合力的存在使纸张与油墨之间产生 一定的结合力,但如果印张过多堆积和密附会 使分子间距离急剧减小,造成“背面蹭赃”。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报告 1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报告   1

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报告(2010级)题目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设计学院轻工学院专业印刷工程班级印刷XXX班学号XXXXXXX学生姓名XXXXX指导教师XXXXXXX完成日期2013年1月6日目录1 绪论 (1)2 理论知识 (1)2.1 纸张的印刷适性 (1)2。

1。

1 印刷平滑度 (2)2。

1.2 光泽度 (2)2。

1。

3 白度 (2)2。

2 油墨的印刷适性 (2)2.2。

1 油墨颜色的评价指标 (2)2。

2。

2 色轮图 (4)3 实验内容 (4)3.1 纸张性能测试 (4)3.1.1 纸张白度的测定 (4)3.1。

2 纸张平滑度的测定 (4)3。

2 纸张的数字印刷实验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1 纸张性能测试数据处理 (6)4。

2 纸张的数字印刷实验数据处理 (6)4。

3 数据总结分析 (7)5 总结 (8)6 参考文献 (9)1 绪论纸张适性、油墨性能及适性对印刷质量有重要影响,本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印刷适性及材料》等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纸张性能及适性、油墨的性能及适性的实验及设计,从而掌握纸张的组成及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纸张的主要性质及测量方法,纸张性质对印刷的影响;掌握油墨的组成成分,油墨的构造,油墨的性质及测量,油墨在印刷中的行为等主要内容。

能使学生提高对《印刷材料及适性》课程内容的掌握,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有重要作用,从而掌握本专业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技能。

2 理论知识印刷品是一种靠视觉评判的商品和艺术品,其质量好坏取决于许多因素,纸张特性无疑是一重要因素。

性能优良的纸张,能完整地完成油墨转移,使图文清晰、饱满地再现于纸张上,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复制效果。

但由于纸张等材料及工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1],大多数彩色连续调图像得不到忠实复制和再现,而只能使印刷图像尽可能逼近于原稿。

纸张作为影响印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我们接下来就针对纸张的性能来分析它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2.1 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的印刷适性就是指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的性质包括纸张的平滑度、油墨吸收性、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

印刷材料及适性

印刷材料及适性

3.涂布的要求:
① 对原纸的要求
木材纤维原纸,抗张强度、表面强度较高,表面性 质适中,吸收性适中,均匀度好;
② 对涂料的要求
能够形成平滑的涂料层,具有良好的油墨接受性; 颜料:颗粒大小适中,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 油墨接受性,白度高。常用:BaSO4,TiO2, CaCO3等。 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粘附力,使颜料粒子相互粘结, 与原纸牢固贴合。常用:PVA,淀粉等。
二、漂白
目的:选用适当的漂白剂,通过氧化、还原或分解等反应,使纸浆
中残留的木素进一步溶出,或去除其它有色物质,提高纸浆的纯度, 使纸浆变白。
常用漂白剂:

氧化性:Cl2、次氯酸盐等,氧化除去木素及有色物质, 使其溶出,提高纸浆纯度、白度及稳定性。

还原性:ZnS2O4、Na2O2等,使有色基团改变结构,保持 浆料特性,但不稳定,空气氧化颜色易恢复。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三、纤维的结构:
1. 纤维细胞的形态:

细而长,两端尖,中间空,呈纺锤体 柔韧性、绕曲性,相互交织后具有一定的结合力 纤维细胞在原料中含量的多少会影响纸张的性能
2. 纤维的特性:

3. 纤维细胞壁的层次结构:


初生壁:很薄,木素70%+少量纤维素,细纤维无规则 取向 次生壁:很厚,分外、中、内三层,各层细纤维排列 方向不同
3. 再生纤维——废纸,节约能源,减少消耗
1-1 印刷用纸的基本组成
二、造纸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及特点:
植物纤维的化学组分包括四类,主要为碳水化
合物和苯酚类物质两种,其中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为主要成分,它们的性质对纸张的性能有很大的 影响。

材料及适性

材料及适性

表面施胶对印刷纸性能的影响:增加了纸的抗水性能;明显减少胶印中纸张的掉纸毛现象;对油渗性的影响,防止了油的渗透;减少了油墨的渗透,增加了表面纤维间的粘结,改进了纸张的可擦性;明显地增加了纸张的强度。

打浆可使纸张细纤维化。

加入填料的目的使为了改进纸张的印刷适性,如增加白度、平滑度和不透明度。

填料的加入减少了纤维间的结合,所以会使纸张强度明显下降。

抗张强度、耐折度和耐破度下降较大。

纸张具有多相复杂的结构元素。

结构元素在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分布各向异性。

具有孔隙结构。

纤维间的结合,是纸张强度的基础。

大多数纸张的结构都具有两面性。

造纸过程中减少半纤维的含量可以提高纸张的形稳性。

去除木素,防止纸张时间长发黄变脆。

对纸张进行涂布加工的目的:是在表面存在的由纤维形成的凹凸不平和有较大孔隙的普通纸上,覆盖上一层由细微粒子组成的对油墨吸收性良好的涂料。

以便得到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的纸面。

提高纸张的光泽度,改善纸张的形稳性和不透明度。

印刷时发生透印是由于油墨的连结料渗入纸张内部孔隙,部分取代了孔隙中的空气,导致的散射界面减少,使纸张的光散射能力降低,不透明度变差,表现为透印。

颜料:是决定涂料纸油墨接受性,平滑度,光泽,白度和不透明度的主要部分。

胶黏剂:使颜料粒子间互相黏结,使涂层与原纸间牢固黏结。

助剂:改进颜料的分散性,提高涂层的耐水性,改善涂料的流动。

两面性原因:在纸页成型过程中单面脱水,网面细小纤维和填料流失过多所致。

*纸张的正面平滑度较高,着墨效果较好,但表面强度较低,即在印刷中更容易发生拉毛现象。

克服方法:采用立式加网造纸技术,网部采用两面性同时脱水。

方向性原因:纸页成型过程中纤维受到造纸机方向较大的牵引力作用,使纤维大多数沿造纸机运转方向排列,造成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在许多性能上存在差别。

纸张正面平滑度较高,表面强度低,更容易发生拉毛现象。

反面临界拉毛速度高,网导致背面凹坑更多,背面紧贴网。

反面流失细小填料多。

印刷材料及适性第五章

印刷材料及适性第五章

吸收性K&N 12.5 15 41.6
平滑度S 400 70 30
光泽度% 66 25 23
120
双粉纸 亚粉纸 新闻纸
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
-100
80 40
-50
0
-40
-80
a*
50
100
·22·
印刷材料及适性 BIGC
(4)纸张的光散射对网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对印刷密度的影响 按照理想的情形,在纸张上印刷50%的网点,印刷密度应该 为0.3,但实际测量为0.34或更高,这是由于照射在纸张与 印刷网点的空白处的光又有一部分被墨层吸收,同时,光线 在纸张与空气的界面上还会发生多重内反射,其结果使反 射率更低而印刷密度更高.
明显.这是由于纸张的光散射所造成的:从网点之间空白处
进入纸张内部的光由于散射作用
有部分光从网点处穿入,越靠近空
白处,穿出的光越强,造成网点边缘
的密度低而中间密度高,使横跨网
点的密度不均匀,使网点发生了扩
大,----光学网点扩大.
实测密度
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
·24·
(5)纸张的表面效率
印刷材料及适性 BIGC
纸张
铜版纸 胶版纸 新闻纸
光泽度 (%)
密度平滑度 (µm-1)
66.3 0.51
14.9
8.9
0.23
0.15
光泽度高与光泽度低的纸张,墨层厚度相同时,能获得 更高的印刷密度。
2020年7月13日星期一
·21·
不同纸张呈色效果(色域)比较
印刷材料及适性 BIGC
纸张 双粉纸 亚粉纸 新闻纸
白度% 95 94 55
·26·

印刷材料及适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印刷材料及适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印刷材料及适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一、引言(一)纸张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的印刷适性就是指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的性质,包括纸张的定量、厚度、平滑度、油墨吸收性、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

现就与印刷品色域相关的性能作一下阐述。

(1)定量纸张的定量是指纸张单位面积的质量,又称为“克重”,是构成纸张规格的基本定量。

目前,生产和印刷部门都在降低定量的同时,保证纸张和印刷品的质量。

纸张的定量太低的话会降低纸张的挺度,进而对单张纸印刷带来困难。

(2)厚度纸张的厚度是指纸张的薄厚程度,是检测纸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印刷中,要求纸张的厚度要均匀一致,否则会给印刷质量带来大的影响。

厚度影响印刷压力的调节,影响印刷纸的不透明度和可压缩性。

(3)平滑度纸张的平滑度是发映纸张表面平整、光滑程度的性能指标。

纸张平滑度不同,印刷中油墨与纸张接触的紧密程度就不同,最终影响油墨的转移程度及图文是否清晰等方面。

平滑度的测量通常采用空气泄漏法,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采用通过一定体积空气所用的时间来表示,以秒为单位,另一种是用纸张粗糙度——PPS值表示。

(4)耐折度纸张的耐折度表示纸或纸板抵抗往复折叠的能力,其测定纸张受一定力的拉伸后,在经来回折叠而使其断裂,以折叠的次数表示,耐折度值是往复的次数,即单位是双折次;分纵向耐折度和横向耐折度两种,一般纵向耐折度比横向耐折度高些,是因为纤维的排列使其在纵向的结合力较大所致。

在联机折页过程中,要求纸张具有较高的耐折度。

否则,容易造成折页作业时纸页出现断裂问题。

(5)白度纸张是图文信息的载体,其白度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色彩。

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后,通过色料减色法和色光加色法形成色彩。

纸张白度低,则吸收过多的光线,油墨的色彩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影响图像颜色的色相、明度、饱和度,造成色彩灰暗,对比度差,画面呆板,层次少。

(6)油墨的吸收性能在实际印刷中,纸张对油墨的吸收性可分为两个阶段:加压渗透和自由渗透,主要取决于印刷压力和纸张表面空隙结构的分布。

(完整word版)印刷材料与适性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印刷材料与适性复习资料

第一章纸张的基础知识1 纸张的分类和规格⑴分类:文化用纸(印刷用纸、书写用纸、艺术用纸);包装用纸;工农业用纸;生活用纸。

⑵规格:①平板纸:1000mmx1400mm,900mmx1280mm,880mmx1230mm,787mmx1092②卷筒纸:以幅宽来计算,787 1092 880 1575㎜,750~850㎜⑶丝缕性的规定:纸张的丝缕性用M表示880×1230M纵丝缕纸,880M×1230横丝缕纸⑷纸张与纸张的区别:纸张厚度﹤0。

5㎜,层数为一层,定量﹤250g/㎡,纸板厚度〉0.5㎜,层数为两层以上,定量>250g/㎡。

2 纸张的定量:指单位面积的纸具有的质量,又称为克重,单位g/m2.纸张的令重:指500张全张纸的重量.3 纸张的组成⑴在造纸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成分,适当保留半纤维素成分,必须去除木质素成分。

⑵辅助剂的作用:①填料:填补纤维间的空隙,提高纸张平滑度,白度,不透明度,紧度,增加单位面积重量.减少纸张的吸湿性并提高尺寸稳定性,改变纸张的柔软性,吸墨性和适印性,降低纸张的生产成本。

②胶料:施胶的目的使纸张获得一定抗拒液体渗透的能力,以防止印刷时网点扩散和书写时发生洇水,同时提高纸张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强度。

③色料:用作纸张的染色和调色.⑶制浆:利用化学、机械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将植物原料离解,变成以纤维素为主体的漂白浆或本色浆的生产过程。

其主要生产工序为;原料储存、备料、离解、洗涤、筛选和漂白等。

磨木浆:用木材为原料磨解出的浆料成为磨木浆,以草类为原料的称为机械草浆。

4 涂布加工的目的:在表面存在的有纤维形成的凹凸不平和具有较大孔隙的普通纸张上覆盖一层有细微粒子组成的对油墨吸收性良好的涂料,以便得到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平滑度的纸张。

此外,涂布还能提高纸张的光泽度,改善纸张的形稳性和不透明度。

5 纸张的结构⑴氢键缔合:相邻的纤维素分子链之间通过脱水形成了氢键,使纸张获得了强度.遇水后氢键缔合力会被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