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一)
水利工程溢洪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溢洪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8-01-02T09:44:34.3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作者:李刚[导读] 某水库工程主体由土建工程、安装工程、临时工程与金属结构设施构成。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公司陕西咸阳 712000摘要:溢洪隧洞最早运用于水利工程,其主要功能是及时输水或泄洪,保持水电站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完成电力生产活动。
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个难点,溢洪洞底板混凝土工程中,施工技术是非常关键的,而且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技术人员的施工水平等都会对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结合某水库的具体情况,展开对水利工程溢洪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溢洪洞;混凝土施工一、水库工程概况某水库工程主体由土建工程、安装工程、临时工程与金属结构设施构成,其中土建工程包括拦河坝、溢洪道、引水建筑物及升压站等。
水库大坝的坝体由上至下分别为钢筋混凝土板、垫层、过渡层、堆石。
面板的下部和趾板直接相连,而面板和趾板交接位置还设有垫层。
大坝的下游面主要采用砌石护坡。
二、溢洪洞底板施工准备工作2.1 材料选择准备工作中,需要做好材料采购工作,尤其是混凝土骨料必须要严格依据监理批准采购,针对粒径不同的骨料要进行分别存放,禁止交叉存放,或将不同粒径的骨料混入到泥土中。
骨料装卸时,针对粒径超过40mm的骨料,净自由落差度不得超过3m,避免骨料在着地时,具有较大的动能,地面碰撞发生严重破碎,对其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针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使用的粉煤灰、外加剂、活性掺合料等各项内容,都必须要严格负荷规相关规范的规定,确保混凝土质量能够达使用标准要求。
2. 2 配合比设计溢洪洞底板(0+000~0+242.91)及边墙(0+203.35~0+242.91)采用 C25F50混凝土,试验室出具配合比为(1∶2. 45∶4. 35,水灰比为0. 48,粉煤灰掺量 20% ,HT—YQ引气减水剂掺量0. 5% )。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编号:AQ-JS-09887(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ottom slab concrete of hydraulic spillway tunnel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工程概况地理位置: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伊犁地区巩留县境内,坝址位于特克斯河中下游河谷的乌孙山峡谷中,距特克斯河与小吉尔尕郎河汇合口约300m处。
工程规模:特克斯河流域共规划39库31级电站,其中恰甫其海水利枢纽是流域规划中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生态等综合效益。
枢纽装机容量320MW,拦河坝最大坝高108m,总库容19.61亿m3,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功能,属大(Ⅰ)型一等工程。
其表孔溢洪洞为该枢纽的重要建筑物之一。
设计形式:表孔溢洪洞进口采用开敞式进口,洞身为明流洞泄洪形式,由引渠段、控制段、斜井段、反弧段、渐变段、洞身泄槽段、出口明渠段及消能段组成。
校核洪水位1001.82m时,表孔溢洪洞下泄流量2200.06m3/s,设计洪水位998.75m时,下泄流量1625.62m3/s.由于下泄流量大,水流速度高等特点,整个洞身外观设计为城门洞形,洞身由斜井段、反弧段、渐变段以及标准段组成,采用了底板流水面铺设20cm厚C60硅粉混凝土,以提高抗冲蚀性能。
2.方案选择水工泄洪隧洞底板设计采用了C25、C60、C30三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要求依次将C25、C60、C30混凝土连续浇注起来,并不得有施工冷缝(即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出现初凝现象)。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一、施工准备工作(一)检查设计文件,了解施工顺序和要求;(二)组织人员,明确工作任务,制定施工方案;(三)检查施工材料,确保质量合格,满足施工要求;(四)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条件良好;(五)安装施工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等;(六)设置施工标志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七)进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人员的责任和安全规范。
二、施工工序及方法(一)模板安装1.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制作模板,检查模板尺寸是否合格,是否平整;2.将模板组装好,用螺栓固定,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刚度;3.校正模板位置,保证底板的平整度和坡度;4.布置模板膜、脱模剂,以防止模板粘结混凝土;5.设置支座和支撑杆,以确保模板的平稳和支持。
(二)钢筋布置1.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对钢筋进行切断和弯曲加工,确保尺寸和形状准确;2.将钢筋依据设计要求放置在模板内,采用钢筋连接件固定;3.在钢筋连接处和转角处设置焊接件,确保钢筋的连接牢固;4.调整钢筋的位置,使其在混凝土中布置均匀,与模板之间有一定间距。
(三)混凝土浇筑1.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入运输车,运输到施工现场;2.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3.使用泵车、泵站或施工设备将混凝土输送至模板内;4.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采用振动器振动混凝土,以排除气泡和增加密实度;5.在浇筑过程中进行现场监测,检查混凝土流动性和浇筑质量;6.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养护,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四)脱模和养护1.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脱模;2.解除螺栓和支座,拆除模板,并进行表面清理;3.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采用水喷淋、覆盖湿布或喷涂保湿剂等方式;4.定期进行养护检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施工注意事项(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二)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避免后施工对前施工的影响;(三)混凝土浇筑时要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防止出现裂缝;(四)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杜绝浮土、杂物等进入混凝土中;(五)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及时进行养护,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六)施工时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大型水利工程普遍都存在有泄洪和溢洪隧洞的工程,由于水工隧洞长期泄洪和冲刷,就使得对隧洞混凝土的要求比较高,本文针对隧洞底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细致地分析。
关键词:水工溢洪洞;底板弧形边墙;施工技术;一、设计的形式溢洪洞的进口采用的上开敞式的进口模式,主要由引渠段、渐变段、反弧段、斜井段、洞身泄槽段、控制段等组成。
因为下泄流量较大,其水流速度较高特点,整个洞身的外观设计成城门洞形,洞身是由渐变段、反弧段、斜井段和标准段所组成,使用了底板流水面铺设20厘米厚C60硅粉的混凝土,用以提高其抗冲蚀的性能。
二、方案选择在水工泄洪隧洞底板的设计中,使用了C30、C60、C25三种不同的标号混凝土,要依次把C30、C60、C25三种混凝土连续地浇筑,并且不能有施工冷缝出现(即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不能够出现初凝的现象)。
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边墙弧形混凝土的水泡、底板的硅粉混凝土收面、汽泡在浇筑边墙的混凝土时从底板上返,这是浇好底板混凝土的一个关键点。
所以,要选用的总体施工方案为:浇筑底板混凝土之前,要搭设两侧边墙弧形段混凝土入仓滑槽和支撑架子,混凝土输送管要从中间分向两边,要在边墙的上部设立滑槽,使滑槽把整个仓面覆盖,溢洪洞身底板及底板弧形段混凝土要一次性的浇筑完成。
要注意好浇筑的步骤,首先浇筑底板C25混凝土到C60硅粉混凝土的底面,然后再浇筑C60硅粉混凝土到流水面标高,采用人工收面,收面时要先用滚筒先行找平,然后再利用滚筒去搭设木板,使人员能够站上木板,先使用木抹子进行抹平,再使用铁抹子一遍一遍的抹平和压光,同时,要浇筑边墙弧形段C30混凝土。
要注意的是,边墙弧形段的模板设计要采用大小两块,小块安装在上部,大块安装在下部。
下部大块的模板安装必须符合要利于拆除的要求。
待边墙混凝土浇筑完以后,一定要掌握好仓内下半部的混凝土初凝时间,当这块的混凝土刚达到初凝时,并且能够保证上半部的混凝土稳定这一条件下,就必须快速地组织足够多的人员迅速把下部的大块模板拆除掉,一边拆除一边人工收面。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溢洪隧洞底板的混凝土施工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着整个隧洞的安全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效,本文将重点介绍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工作1. 隧道底板处理: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隧洞底板进行处理,确保其平整、坚实,并排除杂物和泥浆。
2. 排水和疏浚: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排水系统,并对隧洞底板进行疏浚,保证施工期间的干燥和清洁。
3.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好隧洞底板混凝土的施工模板,确保其平整、密实,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混凝土配制和搅拌1. 配制比例: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2.材料选型: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3. 搅拌过程: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三、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在隧洞底板上涂刷一层砂浆,以提高基层的粘结强度和密实性。
2. 浇注混凝土:将混凝土从施工模板的一侧倒入隧洞底板,逐渐填满整个隧洞底板,并用振动器振动以排除空隙。
3. 平整和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使用平整工具进行平整,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
然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有利于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发展。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 试块制作和试验:根据混凝土施工要求和工艺规范,及时制作混凝土试块,并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结构监测:在施工期间,实时监测隧洞底板的变形和应力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五、施工注意事项1. 防止渗水: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充足的抗渗结构措施和护坡等,防止地下水和泥浆渗入隧洞,影响施工质量。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1. 引言水工溢洪隧洞的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保障水工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和流程,以便工程人员更好地指导施工实践。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流程、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
- 准备材料和设备:提前准备好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搅拌设备以及必要的施工工具和安全设备。
- 做好安全防护:施工现场应搭设合适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施工工艺与要点3.1. 底板模板施工首先,根据设计要求搭设底板模板,确保模板平整、坚固。
模板宜采用高强度钢模板或木模板,同时可根据需要设置支撑物加固模板。
在搭设模板前,需要进行模板检查,确保模板的尺寸、连接件和支撑等设施完好,以免对施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3.2. 钢筋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要求制作钢筋。
钢筋的制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在底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安装。
钢筋的连接点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扭接、打钉等。
3.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配合比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严格控制水灰比、砂率和骨料粒径等指标。
混凝土的浇筑应从隧洞的低处向高处进行,一次性浇筑完整个底板。
在浇筑过程中,需采取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4. 混凝土养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需进行合理的养护措施。
养护包括水养护和防裂处理。
水养护是指在混凝土刚刚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喷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防裂处理则包括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裂缝处理,如覆盖防裂网或进行防渗处理。
4. 施工注意事项4.1. 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施工人员应穿戴安全帽、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等,并严禁在高处走动或站立。
4.2. 模板维护底板模板应定期检查,如发现有损坏或变形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本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本一、介绍本文旨在介绍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针对该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套详细的施工技术范本。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工程测量,确定底板混凝土的基准面和标高要求;2. 预先清理隧道底部的杂物和污物,并确保底板表面干燥、平整;3. 准备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砂浆等,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
三、底板混凝土浇筑工艺1. 施工前,先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标志,并确保施工区域和设备安全;2.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确定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和均匀程度;3. 在浇筑下底板混凝土之前,需首先进行底板的养护剂处理,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4. 进行一次清洁湿润,通过喷淋方式将底板表面均匀湿润,以提高混凝土的附着力;5.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底板混凝土金属筋安装,并进行必要的固定;6. 进行第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控制浇筑厚度和均匀度,并通过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7. 在第一层混凝土开始凝结后,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浇筑,同样需控制厚度、均匀度,以及混凝土的密实性;8. 根据设计要求,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浇筑,直至达到标准要求的底板混凝土厚度。
四、混凝土养护1.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浇水养护,以避免混凝土龟裂和开裂;2. 针对混凝土的大小龟裂,可采用垂直现象修补的方法进行处理;3. 进行养护前,需对混凝土进行湿护处理,以提高混凝土强度;4.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不同期限的养护,包括初期养护、中期养护和后期养护;5. 养护期间,需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湿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五、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并穿戴好相应的施工安全防护装备;3. 对混凝土浇筑现场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4. 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场地供电、防爆、通风等方面的安全管理;5. 沟通与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之间的密切配合,避免事故发生。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法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方法溢洪道是一种用于控制洪水的重要设施,它能够有效地减轻洪水带来的不利影响。
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是在溢洪道的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下面将介绍溢洪道混凝土施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一、施工准备在进行溢洪道混凝土施工前,需进行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包括:1.制定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明确施工工艺和工序。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确定施工队伍和人员配置。
3.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4.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原有地表、测量标高和准确固定施工标志桩等。
二、基础处理1.清理基础:清理基础上的杂物、浮土等。
2.土壤处理:如果基础土质较差,可以采取加固处理,如增加填料、加设加筋板等。
3.标定标高: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上设置标高点,以便进行后续施工。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需根据设计要求,通常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组成。
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因素。
四、模板搭设模板搭设是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最终混凝土的形状和光滑度。
具体步骤如下:1.模板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预制模板。
2.模板安装: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将模板组装安装在基础上,并进行调整和固定。
五、钢筋安装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进行钢筋安装,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承载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1.钢筋加工和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进行加工和制作,包括弯曲、切割等。
2.钢筋安装:将预制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并进行固定,以保证混凝土与钢筋的紧密连接。
六、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环节,需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度。
1.混凝土搅拌:根据设计要求,将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
2.浇筑混凝土: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均匀地倒入已安装好的模板中,根据需要进行振捣和加压。
3.养护: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环境,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七、模板拆除和调整在混凝土充分凝固后,可以进行模板的拆除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工溢洪隧洞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一)
摘要:以新疆恰甫其海水利枢纽表孔溢洪洞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水工隧洞底板及弧形边墙多种不同标号混凝土连续施工及其表面平整度控制的施工技术,为同类工程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水工溢洪洞底板弧形边墙表面平整度控制
1.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伊犁地区巩留县境内,坝址位于特克斯河中下游河谷的乌孙山峡谷中,距特克斯河与小吉尔尕郎河汇合口约300m处。
工程规模:特克斯河流域共规划39库31级电站,其中恰甫其海水利枢纽是流域规划中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生态等综合效益。
枢纽装机容量320MW,拦河坝最大坝高108m,总库容19.61亿m3,具有不完全多年调节功能,属大(Ⅰ)型一等工程。
其表孔溢洪洞为该枢纽的重要建筑物之一。
设计形式:表孔溢洪洞进口采用开敞式进口,洞身为明流洞泄洪形式,由引渠段、控制段、斜井段、反弧段、渐变段、洞身泄槽段、出口明渠段及消能段组成。
校核洪水位1001.82m 时,表孔溢洪洞下泄流量2200.06m3/s,设计洪水位998.75m时,下泄流量1625.62m3/s。
由于下泄流量大,水流速度高等特点,整个洞身外观设计为城门洞形,洞身由斜井段、反弧段、渐变段以及标准段组成,采用了底板流水面铺设20cm厚C60硅粉混凝土,以提高抗冲蚀性能。
2.方案选择
水工泄洪隧洞底板设计采用了C25、C60、C30三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要求依次将C25、C60、C30混凝土连续浇注起来,并不得有施工冷缝(即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出现初凝现象)。
依据设计图纸、规范的要求,解决好底板硅粉混凝土收面、边墙弧形混凝土的水泡、汽泡以及浇注边墙混凝土时从底板上返,是浇好底板混凝土的关键所在。
因此选用的总体施工方案:在浇筑底板混凝土前,搭设两侧边墙弧形段混凝土入仓滑槽及支撑架子,混凝土输送管从中间向两边分,边墙上部设滑槽,滑槽覆盖整个仓面,表孔溢洪洞洞身底板和底板弧形段混凝土一次性进行浇筑。
先浇筑底板C25混凝土至C60硅粉混凝土底面,再浇筑C60硅粉混凝土至流水面标高,人工开始收面,收面先用滚筒大致找平,然后利用滚筒搭设木板,人员站在木板上,先用木抹子拉平,再用铁抹子逐遍抹平、压光,同时浇筑边墙弧形段C30混凝土。
边墙弧形段模板设计采用大小两块,大块的安装在下部,小块的安装在上部。
下部大块模板的安装必须要利于拆除。
边墙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要掌握好仓内下半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该部混凝土刚刚达到初凝,且能保证上半部混凝土稳定的条件下(即混凝土不坍塌、不流淌),必须立即组织足够的人员及时将下部大块模板拆除,模板边拆除边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人工收面。
上半部模板待混凝土终凝后,再拆除。
3.关键技术与主要施工工艺
表孔溢洪洞底板弧形混凝土衬砌采用一次性浇筑至边墙230cm高度,便于二期全断面钢模台车整体浇筑边墙拱顶与底板连接的施工方法。
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供应,混凝土拌合站安装JS-1000型混凝土拌合机,配有自动计量装置,每小时可生产混凝土40m3,4台6m3混凝土输送车输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由一台HBT-60型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入仓。
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施工现场人工安装,混凝土振捣采用6台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底板与边墙灌浆管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人工抹面收光方法。
3.1关键技术
3.1.1边墙弧形模板设计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主要靠模板整齐规则和优质的加工以及掌握好拆模收面的时间来保证。
弧形边墙采用半径为1.5M,1/4的圆弧设计,模板设计时考虑安装方便和拆模收面的需要,特别是边墙混凝土在初凝之时,混凝土能够收面的情况下必须拆模收面,而弧形上部混凝土在初凝时拆模会坍塌,因此设计成上下两块,下块拆除收面,上块模注振捣好混凝土即可。
拆模收面的目的:解决弧形部位混凝土振捣时聚积在钢模内壁上大量的气泡和水泡。
3.1.2混凝土入模顺序
从底模设计图中可以看出:混凝土设计采用了三种同标号,要连续浇筑起来。
由此,先浇筑底板C25混凝土60CM厚至C60硅粉混凝土底部,再浇筑C60硅粉混凝土,浇筑C60硅粉混凝土时,将弧形边墙两侧的C30混凝土位置留出,然后浇筑C30边墙混凝土,浇筑弧形混凝土分三层两侧边墙对称浇筑,振捣密实。
最终在C60硅粉混凝土收好面之后,对弧形边墙拆模收面。
无论是硅粉混凝土还是C30边墙混凝土收面,均要掌握好时间,保证拆模收面的施工人员。
3.1.3抗风措施
由于底板流水面设计采用厚20CM的C60硅粉混凝土,而硅粉混凝土在浇筑后表层凝固相当快,1.5~2.0小时之内,表层5~8CM厚形成一层硬壳,在常温下遇风凝固更快,30mih内可形成硬壳。
隧洞开挖完成后,洞身断面大(开挖最小断面宽12.6M*高14.6M),洞身纵坡7%,因此,从洞中流过的穿堂风较大。
为避免硅粉混凝土表面凝固太快,影响混凝土表面收面,必须采取抗风措施。
其具体做法:每仓混凝土浇筑前,在底板混凝土一端用脚手架杆,架设5M高,再用花格布挡住,直至收面完成,混凝土表面覆盖养生毡毯方能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