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作业及答案汇总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及答案第一章一简答题1.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3个主要方面.答:1视听教学运动推进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2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3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2.试说出视听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观念的3条主要贡献.答:1它明确提出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从而修正了视听教学"物.感观.具体化"的研究取向.2它明确界定了视听传播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传播论和早期的系统观念.3把对学习者的首次纳入教育技术领域的范畴内.3.简述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的内容.答: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
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4.简述我过教育技术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技术.2发展的不仅是装备与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核心.3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教学媒体教材建设.4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是人.5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是发展教育技术的先导.5.信息加工学习原理可以描述为哪4个方面的内容?答:信息流.人的加工信息能量是有限的,记忆取决与信息骗码.会议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哪4个要素?答: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4学习是自我评价的.7.简述现代建构注意观的学习具有哪6个特征?答: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雷击性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的学习.反思性的学习.8.简述香农--施拉姆模式和施拉姆模式的内容.答:香农-施拉姆模式是施拉姆对香农的传播模式作出了研究改进,在传播模式中加入反馈环节,并强调只有信息发出者(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信宿)的经验领域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传播才能完成.施拉姆模式的内容是传播的循环模式,不仅强调反馈并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表明任何传播活动都应具有的双向性.9.简述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答:是把系统方法定义为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逻辑过程的组成是: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并组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惊醒实施,评价效果,对系统的整体或部分做必要的调整或修改.10.简述发现学习有哪4项优势和作用?答:1提高智力的潜力.2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3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二.论述题11.试述美国教育部教研室突出的建构主义在学校的教与学中的9个应用要点.答:1学习依赖于学习者以前的经验.2学习者必须建构起自己的意义.3学习是情景性的,新知识所具有的意义高度以来于情景,知识在不同的情景下具有不同的意义,很少有独自于任何具体情景的意义.4学习依赖于共同具有的理解,这种工友的理解来自学习者与他人的商讨.5建构主义的教学包括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并且提供适当的学习活动去帮助他们.6针对概念变化的关键成分可以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7建构主义导致了关于何为优秀的教与学的新观念和师生角色的新观念.8在建够性的教与学中,更多强调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事实的积累.9建构主义创造了一个关于学习内容的哲学:"少就是多".12.试述罗杰斯列举的10种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方式.答:1构建真实的问题情景.2提供学习的资源.3使用合约.4利用社区.5同伴教学.6分组学习.7探究训练8程序教学.9交朋友小组10自我评价第二章一、简答题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A .19世纪末、 20世纪初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 D.1945---1955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A . 计算机辅助教育B .网络技术应用C .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A .计算机辅助教育B .网络技术应用C.程序教学法D.视听运动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A .19世纪末B . 1922年C .20世纪 20年代D . 1936 年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A .戴尔B .斯金纳C.克劳德D .加涅6.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A .教学资源B .学习者C . 系统设计思想D .教学实践7.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B .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C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8.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B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D . 20世纪 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9.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A . 80 年B .70 年C . 60年D .50年10.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B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C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D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11 .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 )A . 1972B . 1973C . 1977D . 199412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A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B .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C.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D .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效教学资源的开发13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 )A .信息和人员B .材料和设备C.设计和制作D.技巧和环境14.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教育开发职能 ( )A .组织和管理B .评价和使用推广C .设计和制作D .供应和使用15.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 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 .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1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教学技术和教育技术是同一概念B . 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下属概念C . 教学技术应用范围广,包含了宏观、中观与微观不同层次D .教育技术是微观层次的教学实践17.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媒体技术B.资源开发技术C .教育技术D.教学方法与手段18.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 ()A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B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C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D .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19.我国于哪一年开始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试点 ( )A .1954B . 1960C . 1978D . 198020. “媒体炉”的含义是 ( )A .在教学中只使用一种媒体B .将多种媒体在教学中使用C .多种媒体融合为一体D .媒体不再发挥作用21.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 ( )A .香农一韦弗模式B .施拉姆循环模式C .香农一施拉姆模式D .贝罗模式22.在香农一韦弗模式中,噪声产生于哪一部分 ( )A .编码B .信道C .解码D .接受者23.施拉姆循环模式在香农一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 ( )A .译码B .反馈C .干扰D .信号24.在施拉姆循环模式中,增加了反馈,表明了传播的 ( )A .单向性B .简单性C .双向性D .复杂性25.贝罗模式是香农一韦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个发展 ( )A .教育学B .媒体理论C . 社会学D .传播学26.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信息的因素 ( )A .信号B .符号C .内容D .处理27.编码的过程是 ( )A . 信息转换为符号B .信息转换为信号C .符号转换为信号D .信号转换为符号28.译码的过程是 ( )A .符号转换为信号B .信号转换为信息C .符号转换为信息D .信号转换为符号29.媒体使用的符号系统中不包括哪一类 ( )A .数序符号B .形状符号C .模拟符号D .控制符号30.谁提出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 )A .香农B .韦弗C .贝克D .麦克卢汉31.谁提出了“经验之塔” ( )A .香农B .麦克卢汉C .戴尔D .施拉姆32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 )A .言语符号B .视觉符号C .观摩示范D .设计的经验33.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A .物理性能B .传播范围C 呈现的形态D .使用方式34.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 ( )A .教科书B .幻灯投影C .无线广播D .电影电视录像35.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 ( )A .教科书B .幻灯投影C .录音和计算机D .电视和无线广播36.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 )A .做的经验B .观察的经验C .抽象的经验D .给学习者的刺激37.布鲁纳的“贴标签教学活动方案”强调的是 ( )A .智力活动B .动作C .形象D .抽象38.哪类媒体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 ( )A .语言B .文字和纸C .印刷术D .电子媒体39. 哪类媒体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 ( )A . 语言B .文字和纸C . 印刷术D .电子媒体40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 1917年回国后,为推行平民教育活动,举办干字课教学试验,用什么媒体作为教授工具 ( )A . 幻灯B .电影C . 电视D .计算机41.计算机在教学上主要应用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 ( )A .利用计算机自学B .计算机辅助设计C .计算机联网D .计算机管理教学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子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B .传统媒体将得到发展和完善C .电子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D .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 43 .传播按方式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和 ( )A .教育传播B .经济传播C .娱乐传播D .人际传播44.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 ( )A .反馈B .交换C .编码D,解码45.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谁提出的 ( )A .香农B .韦弗C .施拉姆D .贝罗46.表征信息的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谙言符号和( )A .符号B .图形符号C.目视符号D .文字符号47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的是 ( )A .信息B.信号C .符号D .意义48.施拉姆循环模式强调了 ( )A .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去除噪声,传播才能完成B .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加入了反馈,传播才能完成C .只有信息源与接受者的经验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传播才能完成D .只有变成社会学的传播,传播才能完成49.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一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 )A .固定性B .扩散性C .重复性D .能动性50.只要实现了什么传递,都属媒体范畴 ( )A .信号B .符号C . 信息D .内容51.下列哪一个不是电子媒体发展引发的结果 ( )A .传播得以实现B .增进了信息的存储C .增进了人类的传播能力D .提高了传播的效率52电影放映机是由谁研制的 ( )A .莫尔斯B .爱迪生C . 卢米埃尔D .古腾堡53 .金属活字印刷法是谁发明的 ( )A .毕升B .莫尔斯C .爱迪生D .古腾堡54.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A .固定性 B. 巳扩散性 C .重复性 D .组合性55.戴尔“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 ( )A .直接有目的的经验B .设计的经验C .演戏的经验D .观摩示范56.非投影视觉材料的共同特点是 ( )A .寓教于乐B .形式简练C . 成本低廉D .图像逼真57.目前学校中最有弹性和最经济的展示平面是 ( )A .黑板和粉笔B .布板C .磁板D .电子白板58.在图示材料中,表示年代、数量、层次等抽象关系的图形是 ( )A .简略图B .图表C .统计图D .广告画59.使用最广泛的非投影视觉材料是 ( )A .实物和模型教具B .参观旅行C .印刷材料D .图示材料60.某一机器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是 ( )A .简略图B .图表C .统计图D .图片61.表示事物程序或过程的流程图是 ( )A .简略图B .图表C .统计图D .图片62.某公司每天销售额的柱形图是 ( )A .简略图B .图表C .统计图D .图片63.某一运动过程的系列照片是()・A .简略图B .图表C .统计图D .图片 64 .在教学中用幽默和讽刺的图示材料来强化重点和指出易犯约错误是 ( )A .简略图B .图表C .广告画D,漫画.65.引导学生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图示材料是 ( )A .简略图B .图表C 广告画D .漫画66.图示材料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觉图像 ( )A .真实化B .组织化C .类比化D .形象化67.实物与模型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觉图像 ( )A .真实化B .组织化C .类比化D .形象化68.统计图是数据资料的什么表示 ( )A .真实化B .组织化C .类比化D .形象化69.常用的表格是 ( )A .简略图B .图表C .统计图D .图片70投影视觉媒体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静止画面B .动态显示C .视觉材料放大D .声画并茂71.投影媒体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 )A .化学成像B .光学成像 D .光化反应 D .实物成像72.投影器的集光系统不包括 ( )A .放映物镜B .螺纹透镜.C .新月镜D .凹面反射镜73.投影器的成像部件是 ( )A,反射镜B .凸透镜(放映物镜)C菲涅尔透镜D .新月镜74.投影器投影成像的位置决定于 ( )A .反射镜B .凸透镜 ( 放映物镜 )C .菲涅尔透镜D .新月镜75.投影器容易产生图像梯形畸变,解决的方法是 ( )A .让银幕前倾B .让银幕后倾C .让银幕上移D .让银幕下移76 .如果已在银幕上呈清晰的投影图像,但图像较小,应将投影器 ( )A .前移B .后移C . 上移D .下移77.关于投影的指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指示棒指示银幕B .可以用手指示银幕C . 可以用指示棒指示投影片D .可以用手指示投影片78.复合投影片一般不超过几张投影片 ( )A. 3B. 4C. 5D, 679.投影片的制作方法中,最快的是 ( )A .复印法B .印刷法C .摄制法D .手绘法80.使用最广泛的幻灯机类型是 ( )A .单片幻灯机B。
《现代教育技术学》12春作业与答案

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1试卷总分:100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特性。
一方面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A)。
A. 在教育中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B. 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 采用视听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D.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满分:5 分2. 静态视觉图像中,(B)结构给人以庄严、宏伟、尊严和刚强的感觉A. 横线结构B. 垂直结构C. 斜线结构D. 曲线结构满分:5 分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D)A. 校园环境B. 教室环境C. 人际关系D. 教师满分:5 分4. 教育技术包括物化形态的和(B)的技术。
A. 精神形态B. 智能形态C. 神化形态D. 物质形态满分:5 分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关的是(D)A. 视听教学的发展B. 程序教学发展C. 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D. 学科教学的发展满分:5 分6. 下面哪项不属于程序教学的原则?(D)A. 小步子原则B. 自定步调原则C. 及时强化原则D. 引起注意原则满分:5 分7. 下面哪项不属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D)A. 随机通达教学B. 抛锚式教学C. 支架式教学D. 程序式教学满分:5 分8.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包括教学人员、(B)和技术人员三个部分。
A. 服务人员B. 管理人员C. 执行人员D. 监督人员满分:5 分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C)A. 合作学习B. 意义学习C. 数字化学习D. 自主学习满分:5 分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C)五个方面A. 监督B. 总结C. 评价D. 判断满分:5 分11. 支架式学习是指(B)A.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道具进行学习B. 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直至最后撤去支架C.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D. 从多种角度理解概念并将概念应用于具体实例中进行学习满分:5 分12. 研究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的理论是(C)A. 控制论B. 系统理论C. 教育传播学D. 教育心理学满分:5 分13. 下面哪项不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C)A.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B.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C. 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 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满分:5 分14. 斯金纳被称为(C)A. 信息加工理论之父B. 建构理论之父C. 程序教学之父D. 认知学习之父满分:5 分15. 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30~50年代从(C)的视听教育运动中演变而来的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中国满分:5 分16. (D)是画面构图的基础A. 分辨力B. 色彩C. 线条D. 视觉心理满分:5 分17. 下面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D)A. 学习过程不需要建构B. 学习过程仅包括对新知识的建构C. 学习过程仅包括对旧知识的重组D.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满分:5 分18. 下面哪位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A. 斯金纳B. 布鲁纳C. 加涅D. 斯皮罗满分:5 分19. 创造视觉图像时,一般采用(B)象征崇高、深远A. 黑色B. 蓝色C. 红色D. 紫色满分:5 分20. 信息加工理论产生于(C)A. 19世纪5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满分:5 分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2试卷总分:100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现代教育技术习题参考答案09-10-2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参考答案1—10题√×√√√√√√××11—20题×√×××√×√××21—30题×√√√×××√××31—40题××√√√×××√×41—50题×√×√×××√√√51—60题×√×√√√×√√×61—70题×××√√√√√×√71—80题××√√√×√××√81—90题√√√√√√×√××91—100题×二、选择题参考答案1—10题BBDCADABAABCD11—20题AABBABDABA21—30题DCDCBACABA31—40题AABACCCBCA41—50题BADBBCBDABCD51—60题BADDADDCDD61—70题CDDADDBCAB71—80题CACCCDBACD81—90题BABCDDCAAD91—100题BCDAADABA三、填空题1.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及传播理论。
4.1946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这个理论为视听教育提供了主要依据和指导思想5.透射式幻灯机是根据光学透镜成像原理设计的,即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会聚照亮幻灯片,再通过放映镜头在银幕上形成放大倒立的幻灯片图像。
6.使用投影仪时,一般要使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在1.5m~2.5m范围内。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A. 教学内容B. 教学方法C. 教育技术D. 教学媒体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A. 多媒体性B. 交互性C. 单一性D. 网络化答案:C3.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是:A. 提供娱乐B. 辅助教学C. 替代教师D. 增加作业量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技术应用的领域?A. 课堂教学B. 远程教育C. 企业培训D. 个人娱乐答案:D5. 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是指:A. 教学内容的编写B. 教学活动的策划C. 教学环境的布置D. 教学媒体的选择答案:B6.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是指:A. 多种媒体的简单组合B. 多种媒体的有机整合C. 单一媒体的使用D. 媒体的重复使用答案:B7. 在教育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教学资源的类型?A. 文本资源B. 音频资源C. 视频资源D. 教师资源答案:D8. 以下哪项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在风险?A. 提高学习效率B. 促进知识共享C. 增加学生负担D. 促进个性化学习答案:C9. 教育技术中的“远程教育”主要指的是:A. 学生和教师在同一地点B. 学生和教师不在同一地点C. 学生和教师通过书信交流D. 学生和教师通过电话交流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常用的教学模式?A. 讲授法B. 讨论法C. 翻转课堂D. 演示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和教师获取信息;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增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在线评估工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个性化教学。
2. 描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包括: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智能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习分析和教学辅助;移动学习,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线教育,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四次形考作业答案

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四次形考作业答案注意:学习平台题目可能是随机,题目顺序与本答案未必一致,同学们在本页按“Ctrl+F”快捷搜索题目中“关键字”就可以快速定位题目,一定注意答案对应的选项,如果答案有疑问或遗漏,请在下载网站联系上传者进行售后。
如需其它科目的答案也可以联系上传者。
一、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四次形考作业单选题答案1、(单选)作为学习活动组成部分的评价,旨在促进:A、学习效能B、教学过程C、学习效果D、教学效果学生答案:A2、(单选)下图是属于哪种教学模式。
A、肯普教学模式B、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C、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D、双主教学模式学生答案:B3、(单选)对教学设计的简单理解定义:()进行系统规划的一套整体性操作程序。
A、对教与学内容B、对教与学的活动C、上面都是D、对实现教与学的目标学生答案:B4、(单选)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其具体形态在国内主要有:A、以上都是B、QQC、博客D、微信学生答案:A5、(单选)下图是属于哪种教学模式。
A、双主教学模式B、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式C、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D、肯普教学模式学生答案:D6、(单选)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及实施的教学活动。
A、教学内容B、教学过程C、教学资源D、教学评价学生答案:A7、单选)信息化教学评价主要关注的是:A、学习过程B、教学内容C、教学过程D、学习效果学生答案:A二、2024年春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四次形考作业多选题答案1、(多选)网络课程的类型可分为哪些?A、混合教学型B、协作探究型C、讲授型D、自主型学生答案:B;C;D2、(多选)BBS的主要功能有A、BBS是一种通信方式B、BBS是一个网上社会C、可替代网上教学平台D、BBS是一种信息资源学生答案:A;B;D3、(多选)Moodle中课程组织的方式有()。
A、按专题组织教学B、按班级组织教学C、按社区组织教学D、按实施时间组织,如以周为单位展开学生答案:A;C;D4、(多选)课程最基本的要素有哪些?A、内容B、评价C、实施D、目标学生答案:A;B;C;D5、(多选)根据CELTS-22,网络课程评价需要考虑的评价内容有哪些?A、课程内容B、技术C、教学设计D、界面设计学生答案:A;B;C;D6、(多选)Moodle平台的主要功能主要功能主要有:A、评价分析功能B、学生功能C、网站管理D、教师功能学生答案:B;C;D7、(多选)MOOC兴起的原因是:A、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B、技术的进步C、扩大学校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需要D、学习需要E、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学生答案:A;B;C;D;E8、(多选)以下属于评价工具是:A、量规B、试题C、概念图D、电子学档学生答案:A;C;D9、(多选)评价的内涵是对某些特定的()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行为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技术的核心是:A. 教学方法B. 教学媒体C. 教学设计D. 教学评价2. 下列哪项不是多媒体教学的特点?A. 信息量大B. 交互性强C. 单一性D. 集成性3. 远程教育的英文缩写是:A. E-learningB. M-learningC. D-learningD. O-learning4.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A. 教学资源的整合B. 教学环境的设计C. 教学活动的组织D. 教学内容的创作5. 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包括:A. 媒体阶段B. 系统阶段C. 网络阶段D. 传统阶段6. 教育技术对教师的要求不包括:A. 掌握信息技术B. 具备创新能力C. 熟悉教学理论D. 忽略学生主体7. 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现代教育技术范畴?A. 微课B. 翻转课堂C. 黑板D. 慕课8.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包括:A. 提高教学效率B.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C. 减少教师工作量D. 增强教学互动性9. 以下哪个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性组织?A. IEEEB. ACMC. AECTD. IET10. 教育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主要作用是:A. 确定教学目标B. 选择教学内容C. 制定教学策略D. 评估教学效果答案:1-5 C C D D D6-10 D C C C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包括:A. 确定教学目标B. 选择教学内容C. 制定教学策略D. 评估教学效果E. 以上都是2.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多媒体教学B. 远程教育C. 网络教学D. 传统教学E. 信息技术3. 教育技术对教师的要求包括:A. 掌握信息技术B. 具备创新能力C. 熟悉教学理论D. 忽略学生主体E. 以上都不是4.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包括:A. 提高教学效率B.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C. 减少教师工作量D. 增强教学互动性E. 以上都是5. 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性组织包括:A. IEEEB. ACMC. AECTD. IETE. 以上都不是答案:1 E2 ABCE3 ABC4 ABE5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学》12春作业与答案

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1试卷总分:100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特性。
一方面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A)。
A. 在教育中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B. 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 采用视听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D.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满分:5 分2. 静态视觉图像中,(B)结构给人以庄严、宏伟、尊严和刚强的感觉A. 横线结构B. 垂直结构C. 斜线结构D. 曲线结构满分:5 分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教育传播环境的是(D)A. 校园环境B. 教室环境C. 人际关系D. 教师满分:5 分4. 教育技术包括物化形态的和(B)的技术。
A. 精神形态B. 智能形态C. 神化形态D. 物质形态满分:5 分5. 下列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发展中与教育技术的形成无关的是(D)A. 视听教学的发展B. 程序教学发展C. 系统化设计教学的发展D. 学科教学的发展满分:5 分6. 下面哪项不属于程序教学的原则?(D)A. 小步子原则B. 自定步调原则C. 及时强化原则D. 引起注意原则满分:5 分7. 下面哪项不属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D)A. 随机通达教学B. 抛锚式教学C. 支架式教学D. 程序式教学满分:5 分8.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包括教学人员、(B)和技术人员三个部分。
A. 服务人员B. 管理人员C. 执行人员D. 监督人员满分:5 分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C)A. 合作学习B. 意义学习C. 数字化学习D. 自主学习满分:5 分10.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C)五个方面A. 监督B. 总结C. 评价D. 判断满分:5 分11. 支架式学习是指(B)A.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道具进行学习B. 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直至最后撤去支架C.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D. 从多种角度理解概念并将概念应用于具体实例中进行学习满分:5 分12. 研究整个教育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的理论是(C)A. 控制论B. 系统理论C. 教育传播学D. 教育心理学满分:5 分13. 下面哪项不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C)A.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B. 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C. 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 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满分:5 分14. 斯金纳被称为(C)A. 信息加工理论之父B. 建构理论之父C. 程序教学之父D. 认知学习之父满分:5 分15. 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30~50年代从(C)的视听教育运动中演变而来的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中国满分:5 分16. (D)是画面构图的基础A. 分辨力B. 色彩C. 线条D. 视觉心理满分:5 分17. 下面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D)A. 学习过程不需要建构B. 学习过程仅包括对新知识的建构C. 学习过程仅包括对旧知识的重组D.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满分:5 分18. 下面哪位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A)A. 斯金纳B. 布鲁纳C. 加涅D. 斯皮罗满分:5 分19. 创造视觉图像时,一般采用(B)象征崇高、深远A. 黑色B. 蓝色C. 红色D. 紫色满分:5 分20. 信息加工理论产生于(C)A. 19世纪5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满分:5 分12春《教育技术学》作业2试卷总分:100单选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1 题________ 是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和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A. 集线器B. 路由器C. 网关D. 交换机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2.第5 题演示文稿在下列哪种视图状态下无法编辑A. 大纲视图B. 普通视图C. 放映视图D .默认视图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 3.第12 题基于Internet 的资源型学习的中心是 _______A. 教师B. 学生C. 内容D. 资源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 4.第13 题___________是光作用于人眼时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
A. 色度B. 亮度C. 强度D. 饱和度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 5.第14 题19 世纪晚期,___________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行为主义也随即出现,并主宰了心理学界长达50 年的时间。
A. 巴甫洛夫B. 冯特C. 加涅D. 戴尔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6.第15 题地图上用曲线条代表河流,短线条代表铁路,圆圈代表城市,细点代表沙漠等,这些都属于以下哪一种?A. 语言符号B. 视觉符号C. 直观符号D .微观符号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7.第16 题教学目标分析的对象是?A. 教师B. 学生C. 内容D. 教材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 8.第18 题“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
因此,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
”这是哪种学习理论的观点?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建构主义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 9.第19 题Cool Edit 属于什么软件?A. 图像处理软件B. 动画制作软件C. 音频制作软件D .视频制作软件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 10.第20 题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承前启后的三代,其中第三代远程教育是建立在应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
A. 网络教育B. 广播电视教育C. 远程教育D. 开放教育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 2.0 11.第28 题“执行控制”和“ ________ ”是学生在先前学习中获得的两个过程,它们决定了学生在当前学习中选择信息加工的方式,即决定学生如何注意、储存、编码和提取信息。
A仮馈B. 记忆C•反应D. 预期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0.0 12.第29 题通过人为设计的各类简化模型和模拟器学习,由于模型删除了不必要的细节,突出了物体的关键特征,所以更容易被理解。
这种经验是?A. 观摩示范的经验B. 设计的经验D .观察的经验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 13.第30 题_________ 指的是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A. 接纳B. 顺应C•同化D. 学习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 14.第37 题哪种声音文件记录的是音乐节奏、位置、力度、持续时间等发音命令A. WAVB. MIDIC. MP3D. RA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15.第38 题“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基于________________ 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A. 情境认知B. 认知主义C. 建构主义D. 人本主义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 16.第 2 题斯金纳根据“刺激—反应—强化”的原理,制订了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A. 小步子原则B. 积极反应原则C. 及时强化原则D .自定步调原则E. 低错误率原则F. 情境强化原则17.第3 题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 3.0您的答案: A,B,C,D,E 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 3.0以下哪些属于网络下载工具?A. 网际快车B. 迅雷C. 电驴D. 网络蚂蚁E. QQF. mplayer您的答案: A,B,C,D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 3.0 18.第 4 题以下内容属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的是:A. 信息设计B. 教学策略C •系统设计D .分析学习着特征E. 问题分析您的答案: A,B,C,D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 3.0 19.第 17 题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对象D. 教学条件E. 媒体特征F. 是否高级20.第 31 题传播包括哪几个类型?A. 人际传播B .组织传播C. 大众传播D. 教育传播您的答案:A,B,C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0.0 21.第32 题在WebQuest 中,任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任务是成功的一半。
典型的任务形式有以下几种:A. 科学任务B. 分析任务C•设计任务D .创作任务E. 编辑任务F. 复述任务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0.0 22.第33 题以下哪种音频文件适合网络传输A. WAVB. RAC. MP3D. CD您的答案:B,C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 3.023.第34 题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有其适应的学科、适应的对象、以及适应的环境,主要包括:A.结构严谨的教学内容,如理、工、农、医的必修课程;B•大班制条件下的教学;C. 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形;D .以知识记忆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教学;E. 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协作性不高,对教师依赖性较强的情形;F. 学习资源不够丰富的情形。
您的答案:A,B,C,D,E,F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 3.024.第35 题以下哪些功能是防火墙的功能:A .充当网络安全的屏蔽B. 加快访问速度C. 强化网络安全策略D .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E. 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F. 查杀木马您的答案:A,C,D,E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 3.025.第36 题字音频文件的格式有很多种,其来源、功能、特点、适用的领域各不相同。
常用的音频文件格式有?A. WAVB. MP3C. RAD. MIDIE. WMAF. CD您的答案:A,B,C,D,E,F题目分数: 3.0此题得分: 3.0 26.第 6 题在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多用于以学为主的教学,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设备主要起着辅助教师讲授的功能。
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7.第7 题常见的视听教学媒体包括电影、电视、录像、录音机、幻灯及投影等。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28.第8 题计算机内存的速度远远高于外存。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29.第9 题彩色电视机的制式尽管不同,但是可以互换使用。
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30.第10 题教案设计就是教学设计。
31.第11 题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一些危险性、不易或不宜真实接触的必修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可以用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32.第21 题由于线缆的长度受到衰减的严重限制,在当前的技术下,双绞线传输数据的距离一般限定在500m 范围内.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33.第22 题幻灯机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幻灯机的散热风扇不工作,可照常使用,但用完后必须送修。
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34.第23 题录像机应尽量少用静像功能。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35.第24 题CD-R 和CD-RW ,分别是指“光盘刻录机”和“可擦写光盘刻录机”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36.第25 题基于Internet 的资源型学习应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37.第26 题室外以语音为主的广播,可选用电动式号筒扬声器。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38.第27 题教育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教与学的系统、教学材料和环境。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39.第39 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40.第40 题没有对任何教学目标都适用的万能媒体。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 41.第41 题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个体作用于外部环境,而不是外部环境引起人的行为,这样环境就只是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
您的答案:错误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42.第42 题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软件,也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软件,主要功能是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以及开发应用软件。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43.第43 题迅雷使用的是基于网格原理的多资源超线程技术,它能够将网络上的服务器和计算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44.第44 题动画是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此题得分: 2.045.第45 题计算机的内容存储器读出信息后,原内容保持不变;写入信息后,则原内容被新内容所代替。
您的答案:正确题目分数: 2.0 此题得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