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开挖及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隧洞开挖及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隧洞开挖及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料场交通洞开挖及支护施工案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料场交通洞所处位置在大坝右岸,进口位于料场附近,出口位于家大沟弃渣场一级堆渣堆渣平台附近,交通洞出口布置一条与坝后“之”字道路的连接道路,作为大坝填筑和砼运输的主要通道。料场交通洞进口高程1295.0m,出口高程1255.0m,交通洞长1498m,最大纵坡为2.73%,洞身断面为10×7.1m(宽×高)马蹄型,衬厚0.5m,后期需进行封堵。洞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30cm,行车道宽9m,两侧分别设置0.4m的盖板排水沟和0.6m人行通道。为了满足料场交通洞及大坝右岸坝肩施工的要求,料场交通洞设置一条施工支洞。料场交通洞洞身开挖从出口向进口向掘进,施工支洞施工与主洞相交后,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再向主洞进口和出口向增开两个工作面进行施工。

2、地质情况:

料场交通洞前部分围岩为永宁镇组第一段(T1yn1)中厚层灰岩夹泥质灰岩,隧洞埋深75.0~.0m,岩风化弱,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岩溶发育为不良地质段,分别穿过F2与F9号断层,开挖后大部分洞段围岩稳定性较好,少部分稳定性较差。围岩类别为Ⅲ~Ⅴ类围岩。后部分围岩为(T1f2-3-3)紫红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T1f2-3-2)灰色中厚层细砂岩,T1f2-3-1)紫红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夹中厚层灰色细砂岩,(T1f2-2)紫红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与薄至中厚层灰色细砂岩互层。隧洞埋深110~164.0m,岩风化弱,节理裂隙较

发育,开挖后围岩基本稳定至稳定性较差。围岩Ⅲ-Ⅴ类围岩。

3、施工区域的气象条件:

工程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主要受北西伯利亚气流影响,天气较为寒冷;夏季受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和西太平洋的海洋性气候影响,湿润多雨。同时流域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较高的高原面与地势低洼的河谷区气候有明显差异,地势较高的西部具有高原气候特征。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10.1℃。多年平均降水量854.2mm。

4、主要工程量:

料场交通洞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料场交通洞主要工程量表

说明:工程量以实际发生量计。

5、进度计划

料场交通洞出口到进口向围岩段落划分为:

Ⅴ类:K1+468.975-K1+388.910(80.07米)

Ⅲ-Ⅴ类:K1+388.910-K0+878.982(509.93米)

Ⅳ类:K0+878.982-K0+673.762(205.22米)

Ⅴ类:K0+673.762-K0+640.(33.57米)

Ⅳ类:K0+640.-K0+571.601(68.59米)

Ⅲ-Ⅴ类:K0+571.601-K0+025.391(546.21米)

Ⅴ类:K0+025.391-K0+000(25.39米)

施工支洞与交通洞连接桩号为K0+715.673。

料场交通洞为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施工支洞与主洞连接桩号为K0+715.673,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在支洞与主洞连接后,增开两个工作面,(即往主洞进、出口各增开工作面)根据以上围岩情况结合洞身开挖施工法,料场交通洞进度计划:K1+468.975-K1+388.910段为上、下两台阶开挖施工法,上台阶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8-1.0m,按照24小时施工,每天2个循环,进尺共计1.6-2.0米,下台阶与上台阶错开10-15m,紧跟同步施工,全断面开挖及锚喷支护计划60天完成;与此同时计划施工支洞洞挖支护完成,与主洞相接,立即增开两个工作面,K1+388.910-K0+715.673段两个工作面施工,K0+715.673-K0+571.601一个工作面施工,综合计算全段面开挖及锚喷支护计划70天完成;K0+571.601-K0+025.391段全段面开挖及锚喷支护计划90天完成;K0+025.391-K0+000段全段面开挖及锚喷支护计划15天完成;综合分析统计,料场交通洞计划235日历天(约8个月)贯通。

二、施工临建规划:

1、施工便道

料场交通洞出口作业面施工便道由新建5#施工道路和原有改扩建道路组成,该道路从维新镇至家沟村路进入,路面宽约5m,该道路主要承担交通洞洞身开挖所需材料运输和洞出渣运输。

2、施工用电

计划在交通洞出口线路向左侧安装800KVA变压器一台。因为抢工期,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料场交通洞出口前期施工用电采用一台300kw的发电机。

3、施工用水

在料场交通洞出口线路向右侧设置高位水池,从家沟河道抽水至高位水池,水池蓄水容量为50m3,满足隧洞洞施工需求。

4、空压机站

空压机站布置于料场交通洞出口左侧,采用3台型号20m3/min的空压机组,满足洞施工需求,供风管采用Φ150钢管制作安装,供风管线路沿出口进洞向左侧布置。

5、材料堆放场地

材料堆放按照不同工作面需求进行划分,同时对不能混装的材料要分批分类堆放,材料必须按要求进行下垫上盖的式存储。常用的临时材料堆放在料场交通洞出口施工场地,主要施工材料和机械零部件等机具需存放仓库,有专人负责发放领取,并做好进、出库相关记录。

6、钢拱架和钢筋加工厂

钢拱架和钢筋加工厂场地布置在交通洞出口新建5#施工便道左侧,占地面积约500m2,功能区具体规划分别为:原材料堆放区、半成品加工区、成品存放区、成品运输区。

7、混凝土搅拌站场地

混凝土搅拌站设置在家沟斜对面新建4#道路右侧,采用HZS-90混凝土搅拌机拌料,每小时生产能力约50m3,满足施工需求。搅拌站和料场交通洞出口施工便道由新建4#道路、原有改扩建道路和新建5#道路组成,道路宽度约5m。

8、弃渣场

料场交通洞弃渣场地按业主指定的家沟弃渣场,经我单位新建5#道路可到达该弃渣场。

9、料场交通洞生产生活营地

在新建5#路左侧位置修建料场交通洞生产生活营地,其中包括工人宿舍、食堂和仓库,占地面积约300m2,距离交通洞出口工作面距离约500m。

三、隧洞洞身开挖施工工艺:

1、洞口段V级围岩开挖:

料场交通洞开挖与支护主要按“新奥法”的思想或法组织施工,采用“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强支护、勤观察”,跟进或紧跟支护的施工法。交通洞进口和出口端围岩破碎,围岩稳定性差,均为V类围岩,洞身开挖施工时采用台阶法开挖。V级围岩地段开挖时上台阶采用弧形导坑法,上台阶采用履带式挖掘机挖至下台阶由自卸汽车运出,下台阶采用ZL50侧

卸装载机JCMPC200型挖掘机配合清底,人工配合修整,上、下台阶长度控制在10-15m,开挖进尺控制在0.5~0.8m,开挖后及时施工初期支护,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进行二次衬砌砼的浇筑。开挖顺序见“V级围岩台阶开挖工艺流程图”。

施工注意事项:

①、在上部断面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才能进行下半断面开挖。

②、要认真加固拱脚,保证拱脚位于原状土上,若拱脚所处岩破碎及软弱时,要加临时长钢垫板。

③、隧洞采用机械开挖,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5~0.8m,开挖完后立即架设钢支撑,并与超前小导管或长管棚和系统锚杆焊接。

④、下半面边墙马口跳槽开挖必须单侧落底或双侧交错落底,避免上部断面两侧拱脚同时悬空。

⑤、重视监控量测工作,真实有效的反映实际情况。

⑥、施工过程中,经现场勘察掌子面,如发现核心土边缘失稳,有滑动坍塌迹象,立即实行喷浆封闭掌子面,喷浆厚度为5-8cm,以确保施工安全。

V级围岩台阶开挖工艺流程

2、IV级围岩开挖:

IV级围岩段或IV级围岩破碎带,围岩属镶嵌破碎结构为主,完整性较差,自稳能力较弱,采用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控制在15~20m,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6-2.0m,施工时可根据围岩变化情况调整台阶长度。开挖时采用钻爆法施工,施工中格按钻爆设计进行钻、装药,爆破采用2号岩硝氨炸药,有水地段采用Φ25mm乳化防水炸药。药卷直径:边眼采用Φ25mm,其余眼采用Φ32mm。装药结构:边眼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其余眼采用集中装药。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火雷管引爆。采用黄泥封堵炮眼,封堵长度不小于30cm。施工中根据围岩类别和爆破效果不断调整爆破参数。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渣。及时施作锚喷及钢架支护,二次衬砌紧跟。具体见IV级围岩台阶开挖工艺流程图:

IV级围岩台阶开挖工艺流程

3、III级围岩开挖:

①、III级围岩段,视围岩地质情况采用长台阶法或全断面法施工。台阶法施工流程与IV级围岩相同,台阶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每循环进尺控制在 2 ~3 m。

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时利用钢架台车钻架工作平台,人工装2#岩乳化炸药,非电塑料导爆管微差爆破。围岩边光爆采用光爆,并装导爆索,塑料导爆管引爆导爆索同时起爆;掏槽、崩落和底采用2#乳化炸药,连续装药结构,塑料导爆管分段起爆,采用电雷管引爆。

爆破设计:光面爆破参数见表1,Ⅲ类围岩开挖炮布置图见图2,交通洞Ⅲ类围岩段洞挖炮特性表见表2。

表1:光面爆破参数的规定如下表

根据上表规定,并结合本合同段料场交通洞图纸标注围岩状况,边间距确定为50cm,边抵抗线为50cm,线装药密度为0.25kg/m。

隧洞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设计

料场交通洞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料场交通洞所处位置在大坝右岸,进口位于石料场附近,出口位于家大沟弃渣场一级堆渣堆渣平台附近,交通洞出口布置一条与坝后“之”字道路的连接道路,作为大坝填筑和砼运输的主要通道。料场交通洞进口高程1295.0m,出口高程1255.0m,交通洞长1498m,最大纵坡为2.73%,洞身断面为10×7.1m(宽×高)马蹄型,衬厚0.5m,后期需进行封堵。洞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厚30cm,行车道宽9m,两侧分别设置0.4m的盖板排水沟和0.6m 人行通道。为了满足料场交通洞及大坝右岸坝肩施工的要求,料场交通洞设置一条施工支洞。料场交通洞洞身开挖从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施工支洞施工与主洞相交后,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再向主洞进口和出口方向增开两个工作面进行施工。 2、地质情况: 料场交通洞前部分围岩为永宁镇组第一段(T 1 yn1)中厚层灰岩夹泥质灰岩,隧洞埋深75.0~183.0m,岩石风化弱,节理裂隙较发育,局部岩溶发育为不良地质段,分别穿过F2与F9号断层,开挖后大部分洞段围岩稳定性较好, 少部分稳定性较差。围岩类别为Ⅲ~Ⅴ类围岩。后部分围岩为(T 1 f2-3-3)紫 红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T 1f2-3-2)灰色中厚层细砂岩,T 1 f2-3-1)紫红色薄 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夹中厚层灰色细砂岩,(T 1 f2-2)紫红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粉砂岩与薄至中厚层灰色细砂岩互层。隧洞埋深110~164.0m,岩石风化弱,节理裂隙较发育,开挖后围岩基本稳定至稳定性较差。围岩Ⅲ-Ⅴ类围岩。 3、施工区域的气象条件: 工程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主要受北方西伯利亚气流影响,天气较为寒冷;夏季受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和西太平洋的海洋性气候影响,湿润多雨。同时流域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较高的高原面与地势低洼的河谷区气候有明显差异,地势较高的西部具有高原气候特征。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10.1℃。多年平均降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概述 1.1 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范围为《野鸡山隧道渗漏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中所有施工内容。 1.2 编制依据 1.2.1《野鸡山隧道渗漏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1.2.2 公司拥有的施工设备、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和以往隧道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 1.2.3 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10-89)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1.2.4 国家、交通部、河北省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2.5 现场调查、勘测资料。 1.3 编制原则 1.3.1 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法。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1.3.2 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加强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1.3.3 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隧道破除、防排水、防护、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1.3.4 确保工期的原则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摘要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的基本依据。根据施工文件要求、隧道工程特点、围岩条件、工期要求、周围环境、施工技术装备和施工力量等技术与经济因素,在确保安全、经济的前提下,编制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其目的是保证工程按设计要求的质量、计划规定的进度与合理的设计预算,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xx 隧道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工艺、机械装备、监控量测、工序安排、劳动组织、材料供应、工程投资、场地布置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并提出了组织措施和充分预计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 制定了工期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和环保措施等。另外,根据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基本施工工序、劳动力安排及工期要求等,编制了施工形象进度图、网络计划图和施工横道图。根据隧道工程规模大小、洞口地形特点、弃渣场位置和水源情况及工期要求等,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的原则编制了施工场地布置图。确保隧道施工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本次设计是一次一栋办公楼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并绘制相关的结构施工图。 关键词: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结构;内力;施工图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 编制依据及原则 (7) 1.1.1 编制依据 ............................................................................................................................ 7 1.1.2 编制原则 .......................................................................................................................... 7 1.1.3 项目目标 ............................................................................................................................ 8 1.2 工程范围及工程数量 . (9) 1.2.1 标段范围 ............................................................................................................................ 9 1.2.2 主要工程数量 .................................................................................................................... 9 1.3 工程地质条件 . (9) 1.3.1 地形地貌 ............................................................................................................................ 9 1.3.2 气象 .................................................................................................................................... 9 1.3.3 地质条件 ............................................................................................................................ 9 1.3.4 水文地质条件 .................................................................................................................. 10 1.3.5 地质构造 .......................................................................................................................... 10 1.3.6 地震烈度 .......................................................................................................................... 10 1.3.7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问题 .............................................................................................. 10 1.3.8 工程特点及难点 .............................................................................................................. 10 1.4 隧道施工环境 .. (11) 1.4.1 施工用水 .......................................................................................................................... 11 1.4.2 施工用电 .......................................................................................................................... 11 1.4.3 通讯 .................................................................................................................................. 11 1.4.4 交通运输 .......................................................................................................................... 11 1.4.5 地材供应条件 (11) 第二章 施工准备 (14) 2.1 现场布置 (14) 2.1.1 主工作面选址 .................................................................................................................. 14 2.1.2 弃渣场地及卸渣道路布置 .............................................................................................. 14 2.1.3 大宗材料堆放场地和材料库布置 .................................................................................. 14 2.1.4 生产房屋和生产设施布置 .............................................................................................. 14 2.2 人员及机械配备 . (15) 2.2.1 队伍安排及劳动力组织 .................................................................................................. 15 2.2.2 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 ...................................................................................................... 16 2.3 施工技术准备 .. (17) 2.3.1 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 .............................................................................................. 17 2.3.2 技术交底 .......................................................................................................................... 17 2.3.3 技术保障 .......................................................................................................................... 17 2.4 施工现场准备 .. (17) 2.4.1 复查和了解现场 .............................................................................................................. 17 2.4.2 确定工地范围 .................................................................................................................. 17 2.4.3 清除现场障碍 (17)

隧道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30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本段设天坪丘隧道一座,位于篆塘镇大坝村一社,全长185m,进口桩号为,出口桩号为,交通不便,距最近乡村道路约2km。 (一)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隧道区属红层深丘地貌,地势较高,覆盖层厚度小,岩层倾角大,地下水贫乏且不稳定,区内无不良地质现象;洞身穿过类、类、类围岩,岩体稳定性良好,裂隙不发育,主要地质特征以中厚层和厚层泥岩、砂岩为主。 (二)工期安排 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进行隧道施工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对机械、人员进行调配及水电路布置,另一方面进行进出口施工场地的平整和施工场地的布置,全部施工准备为年月日年月日。 年月日月日完成进出口边坡及仰坡开挖施工 年月日年月日完成隧道开挖和二次衬砌施工 年月日年月日完成仰拱混凝土及排水沟、电缆槽与收尾施工。 具体施工进度详见“天坪丘隧道施工计划表” (三)劳动力组织及主要机械配备和施工用料 、劳动力组织 (1)从隧道出口安排施工队伍掘进,其施工人员约人,其组织机构如下:

、主要机械设备 天平丘隧道长185m,设计为新型型连拱隧道,隧道施工难度较大,是本合同段的关键工程之一,准备投入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

、主要施工用料 主要施工材料计划表 (四)施工准备 、施工场地 ①隧道作业队驻地租用当地闲置的民房,配电房、压风机房设在出口路基上、混凝土搅拌站、钢筋车间等生产房屋设在进口洞口处路基上。 ②隧道施工用电由附近乡镇高压电引接,接线长约2.5km,在隧道出口安装一台变压器,另外配备一台发电机以作备用。 ③施工用水:根据现场条件,天坪丘隧道出口附近水源较丰富,就近自建泵站,采用高位水池供水,在天坪丘隧道出口设蓄水池一座,在山顶上建一座高山水池,高山水池建于施工工作面米以上,以保证隧道开挖时的水压力,容量50m3,高山水池在隧道开挖前修建完工。 ④施工用风:在隧道出口设供风站一处,内设电动空压机台。

双向六车道专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及重点分析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工程土建**标段施工,位于*****附近,主要工程有1#隧道进口段(东线1985m,西线2020m),连接1#隧道匝道(南口东线匝道1105.196m,南口西线匝道733.574m),以及匝道出口连接**路的改建道路,道路全长495.213m。 1.1.1编制依据 ⑴本标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书等相关资料。 ⑵现场踏勘所获取的有关资料。 ⑶我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 ⑷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⑸国家、部委颁发的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及省、市有关规定。 1.1.2 编制原则 ⑴全面响应招标文件的原则 我单位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编制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条款的具体要求,完全响应招标文件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质量、进度等相关要求。 ⑵风险可控的原则 根据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对本工程的风险进行辨识,并进行分析评估,进而制订相应的风险预案和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确保安全施工。 ⑶质量保证的原则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贯彻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标准,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和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序”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工程质量目标,结合本工程的特征与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技术先进、措施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努力把本工程建成“浙江省建筑安全及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争创优质工程。 ⑷工期保障的原则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讲解

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讲解 1、全断面开挖法 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 适用条件: (1)I~IV级围岩,在用于Ⅳ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l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隧道机械化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见表 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 施工工序流程图:隧道全断面开挖施工工序流程见图1-1

施工要点: (1)配备钻爆台车或多功能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由于开挖断面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相对工作量较大,要求具有较强的开挖、出碴和相应的支护能力。 各工序使用的机械设备务求配套。以缩短循环作业时间,合理采用平行交叉作业工序,提高施工进度。 (2)利用深孔爆破增加循环进尺,控制周边眼间距及角度改善光面爆破效果,减少超欠挖。 (3)及时施做初期支护,摸清开挖面前方地质情况,及时准备好应急措施,围岩条件变化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安全。 (4)有条件时采用导洞超前的开挖方法,合理组织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5)二次衬砌及时施作,Ⅰ~Ⅱ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200m,Ⅲ级围岩≤80m。 (6)在软弱破碎围岩中使用全断面开挖时,应加强辅助施工方法设计与检查,加强动态量测与监控。 施工图片: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 1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1.1编制说明 因施工图纸等技术资料不全,此设计仅为初稿,资料齐全后在做修改,此隧道邻近既有线施工,距既有线线间距只有10米,因此施工中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点。 1.2xx成隧道工程概况 xx成隧道起讫里程为ZDK552+277.85~ZDK555+892,总长3614.15m,位于既有大成隧道左侧。 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岩层产状变化较大,厚层至巨厚层状砂岩的节理不发育,泥岩夹砂岩的节理较发育,节理呈密闭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水文地质特征:地表ZDK554+954支沟和隧道出口段右侧溪沟中常年有水,水量随季节变化,暴雨后较大。其他沟、槽有季节性流水。地下孔隙潜水附存于隧道顶沟槽覆盖土层中,水位埋深约1~3m,随季节变化,由地表水补给。地下基岩裂隙水较发育,并具有承压性。进口端地下水储存条件较好,围较大,涌水量较大;出口端地下水储存条件较差,涌水量较小。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隧道ZDK555+550~+640,经过粉质粘性松软地层、埋深较浅覆盖层薄,拱顶以上仅1~4m,故该段采用暗洞明做施工。 2施工组织概述 2.1xx成隧道施工方案概述新大成隧道施工方案概述见表一:

新大成隧道施工方案表表一

2.2工期安排 根据上述工期要求,本着“平行作业,全面展开;科学组织,均衡生产;确保工期,力争提前”的原则,开展3个工作面组织施工,实际安排的工期如下: 开工日期:2005年8月31日; 竣工日期:2007年4月31日; 总工期:20个月。详见“新大成隧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3施工劳动力、机械设备的配备及材料计划 (1)劳动力使用计划 为了保证隧道按期优质地完成,保证施工技术力量到位,技术工种配套、齐全、数量充分,并略有富裕。新大成隧道两个隧道施工队每队

(完整word版)高速公路及隧道机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公路及隧道机电工程施工组织 八、初步施工组织计划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1.1施工组织机构图 1.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措施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四、保证措施 4.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 4.2工期保证措施 4.3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 4.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5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4.6 支付保障措施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1.1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主管、质量主管等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 1.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和工艺设备的仓库储场、现场加工制作场所、办公生活房屋做出合理规划布置。

1.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措施

1.3.1施工管理程序 1.3.2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 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的功能与标准,交工验收为合格,竣工验收为优良。 2、工期目标 工期目标: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节点工期目标祥见1.3.2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3、安全目标 杜绝一切人身、行车、设备责任事故,保证施工期内负伤率为零。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3.1工程难点 (1)技术要求和系统集成度高 (2)防护要求高 (3)施工安全难度大 (4)施工界面及集成接口复杂 3.2工程重点 (1)施工图设计 (2)前期土建工程检查确认 (3)设备采购 (4)设备安装、调试质量的控制 (5)与相关工程的协调配合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 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0 1.1编制依据0 1.2编制范围0 1.3编制原则0 2. 工程概况1 2.1线路概况1 2.2主要技术标准1 2.3征地拆迁简况2 2.4工程特点2 2.5工程难点3 2.5.1防水治水 (3) 2.5.2溶隙、溶槽的影响 (3) 2.5.3下穿高速公路 (3) 2.5.4湿喷混凝土 (3) 2.5.5超前地质预报 (4) 3. 所在地区特征4 3.1自然地理特征4 3.1.1地形地貌特征 (4) 3.1.2工程地质特征 (4) 3.1.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6) 3.2交通运输情况6 3.2.1铁路运输 (6) 3.2.2公路运输 (6) 3.3沿线水、电、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7 3.3.1水源 (7) 3.3.2电源 (7)

3.3.3燃料 (7) 3.4沿线建筑材料分布情况7 3.4.1砂石料 (7) 3.4.2粉煤灰 (7) 3.4.3水泥 (8) 4. 施工组织安排8 4.1建设总体目标8 4.1.1质量目标 (8) 4.1.2安全目标 (8) 4.1.3工期目标 (8) 4.1.4环水保及节能目标 (8) 4.1.5技术创新目标 (8) 4.1.6职业健康目标 (9) 4.2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9 4.2.1建设组织机构 (9) 4.2.2主要管理人员及部门职责 (10) 4.2.3施工任务划分及施工队伍安排 (14) 4.3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14 4.3.1总体工期安排 (14) 4.3.2总体施工顺序 (14) 4.3.3主要阶段工期安排 (15) 4.3.4施工进度安排依据及原则 (15) 4.3.5主要进度指标的确定 (16) 4.3.6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8) 4.4施工总体平面布置示意图18 5. 临时设施方案18 5.1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原则18

引水隧洞混凝土施工方案

引水隧洞永久支护及砼衬砌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引水隧洞合同段全长841m(引2+171~引1+330m),新增段长260m(引1+330~引1+070m),合同段和新增段共长1101m。其中Ⅲ类围岩段长831m,Ⅳ类围岩段长225m,Ⅴ类围岩段长45m。引水隧洞Ⅲ类围岩开挖断面为5.5×5.55m 城门型和4.54×6.2m马蹄型,边顶拱永久支护采用锚杆+挂网+喷砼的形式,底板浇筑C20砼20cm厚;Ⅳ类、Ⅴ类围岩开挖断面为6.2×6.2m城门型和4.54×6.2m马蹄型,砼衬砌断面为Φ2.6m的圆型,全断面衬砌,混凝土厚度为50~178cm,混凝土标号为C25。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cm。 主要工程量:喷C20混凝土:1535m3,Φ22锚杆:6326根,底板C20混凝土856m3,C25混凝土:3500m3,钢筋制安240t,橡胶止水带500m,聚氨酯硬质泡沫板240m2,沥青油毛毡130m2。 2 Ⅲ类围岩永久锚喷支护施工方案 2.1 Ⅲ类围岩永久支护形式 (1)Ⅲ类围岩城门洞型(开挖断面:5.5×5.55m):边顶拱采用系统锚杆Φ=22mm,L=3.0m,排距1.5m,梅花型布置,边顶拱挂钢筋网ф=6.5mm,@=20×20cm,边顶拱喷C20混凝土12cm厚,底板浇筑20cm厚的C20素混凝土。 (2)Ⅲ类围岩马蹄型(开挖断面为4.54×6.2m):边顶拱采用系统锚杆Φ=22mm,L=3.0m,排距 1.5m,梅花型布置,边顶拱挂钢筋网ф=6.5mm,@=20×20cm,边顶拱喷C20混凝土15cm厚,底板浇筑20cm厚的C20素混凝土。 2.2 Ⅲ类围岩永久支护施工方法 2.2.1锚杆 锚杆为水泥砂浆锚杆,规格为Ф22,L=3.0m。 (1)“先注浆后插锚杆”施工主要适用于边墙施工。 “先注浆后插锚杆”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

隧道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三.工程概况 (1) 四.本隧道设计情况 (2) 五.施工组织计划 (5) 六、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0) 七、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案、方法 (12) 八.隧道塌方预防措施 (43) 九.隧道施工临时设施 (40) 十.工期及其它保证措施 (48) 十一.冬季和雨季施工安排 (50) 十二.质量保证体系 (52) 十三.安全保证体系 (59) 十四.环境保护措施 (61) 十五.文明施工措施 (63)

***隧道施工组织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 招标文件 1.2 (新建铁路至线)至段施工图 1.3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4现场实际踏勘情况 二.编制原则 按招标文件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确保隧道顺利进洞,确保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概况 3.1概述 ***隧道位于渭源县北寨乡(进口端)和七圣乡(出口端)境,隧道起讫里程DK113+222~DK119+052,全长5830米,为双线隧道,洞线路为-0.3%、-1.28%、-1.3%、-1.28%的单面下坡,隧道除洞身DK113+475.79~DK113+857.106、DK115+303.216~DK117+329.375两段位于直线上外,其余均位于R=4500米的曲线上。 3.2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黄土高原区,地表高程一般为2130~2420m。总体地形北低南高,阶地区地形较为平缓,其它地段地形陡峭,自然坡度一般大于45度,沟壑交

双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双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迳古潭〔二〕隧道设计为双连拱隧道,进口里程K73+157,出口里程为K73+620, 隧道全长463m,线路纵坡2.5%。 隧道开挖区岩性以千枚状板岩,粉砂状千枚岩为主的软质围岩,岩体结构松散, 呈强风化-全风化状。开挖区内构造发育,可视破碎带达 6条之多。 隧道渗水以第四系孔隙水,构造带裂隙水为主,遇雨水天气,隧道涌水量成倍增 长。 2、中导洞开挖主要工程数量:挖石方 12000m 3,喷射C25砼810 m 3 ,钢拱架支撑 246T 。 【二】机械设备及人员安排 为加快隧道施工进度,安排隧道一队、隧道三队两队分别从进口、出口钻进, 人员安排 2【三】施工计划安排 1、 中导洞开挖所需机械、设备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分台阶开挖,具体进度安排如以下图: 2002/10 2002/11 年/ 2002/9 【四】主要施工方法 中导洞超前是双连拱隧道的必须工序,通过中导洞的施工,进一步探明隧道开挖区的地质、水文情况,为隧道正洞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隧道围岩及构造发育情况,隧道的开挖采取两台阶法施工,掘进施工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反铲挖掘机扒碴,装载机倒退出碴,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的方法。 中导洞的临时支护采取锚、喷、网、格栅钢架联合支护及超前支护措施,具体施工方法为: 1.中导洞开挖; 〔1〕掘进: 采取两台阶开挖,上台阶超前3-5m。根据围岩情况每循环进尺1.0-2.0m。爆破为微毫秒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扒碴: 上台阶的弃碴采用反铲挖掘机扒至下台阶,并与下台阶弃碴一道运出洞外。 3〕出碴、运输 采取装载机倒退出碴,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碴场的无轨运输方式 2.中导洞支护: 因隧道围岩较为破碎,且严重风化,为保证施工安全,开挖后应及时封闭,具体施工措施为:〔1〕锚杆:采用? 22砂浆锚杆,锚杆单根长度3m,间距1X 1m,梅花型布置, 锚杆采用全长锚固,锚杆抗拔力不小于 3.0T; 〔2〕钢筋网:采用? 8钢筋网,网格间距20X20cm,钢筋网沿开挖面敷设,并 与锚杆尾部焊接固定; 〔3〕格栅钢架:I类围岩钢架1榀/0.8m、II类1榀/1.0m、山类围岩1榀/1.2m, 格栅拱脚处不得超挖,应采取人工挖槽就位。格栅主筋与锚杆尾部焊接固定。格栅纵向联结筋采用? 22钢筋,环向间距1根/1.0m; 〔4〕超前锚杆:采用? 22钢筋,外插角3-5°,间距30cm,单根长度3.5m,尾 部与钢架焊接,平均每2m 一环,每环20 根; 〔5〕喷砼:采用C25砼,喷砼厚度15cm,喷砼时应向下而上依次进行。 五】质量保证措施: 1.所有施工材料坚持先检后用,不合格的材料禁止用于工程施工; 2 .施工过程坚持〝三检制〞及监理检查合格的质量控制制度; 3.洞内每10m 设一组观测点,定期观察围岩、拱顶下沉、水平收敛情况,并将测量结果及时反馈给施工技术人员以便对中导洞支护参数、尺寸进行调整; 4.密切观察掌子面围岩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隧道的支护参数。 六、安全保证措施:

盾构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地质描述 第一节概述 一、概述 二、线路段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 (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三)、水文地质特征 区间地质描述 区间地质描述详见表7-1-1、表7-1-2;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7-1-3、7-1-4。。 一、科技路站 第三节补充地质勘察

第二章工程特点 第一节工程主要技术难点及对策 第二节工程的主要特点 一、交叉多,干扰大 集中体现在结构交叉多、工序交叉多、接口界面交叉多、专业交叉多、前期与后期交叉多,施工相互干扰较大。执行关键工期计划所发生的各规定部分的工期偏差,会影响其它作业。结构的多交叉,存在空间效应与体系转换问题。 二、地处市区,环境特殊 主要体现在地面建筑物密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文明施工要求严格,环境保护标准高。 三、任务重,系统性强 全部工程要求在33个月内完成。其中,盾构机需要引进,鉴定、安装、调试,前期试掘进进度会放缓,中间加快,出洞又会放缓,还要调头、转场,工序复杂,任务重。采用盾构机施工,这是隧道工厂化施工的模式,其系统性特别强,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匹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质量、速度。四、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 地铁隧道主要穿越Ⅱ4、Ⅲ1层。Ⅱ4层以上主要为砂性土,其渗透性强,富水性好,围岩稳定性极差。Ⅱ4、Ⅲ1层水平分层,盾构机易磕头;且局部地区覆盖层过浅。施工中容易造成地面隆起或沉降。 第三章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到位,将直接影响施工总体安排,影响主体工程能否按时开工,影响到工程开工后能否顺利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我局中标后,迅速组成项目部开展各项工作。在最

人字坡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预定目标承诺 (2) 编制说明 (2) 工程概况 (2) 施工准备 (7) 工期目标、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9) 隧道洞口及明洞施工 (9) 洞身开挖及出渣运输方案 (12) 隧道支护方案 (14)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23)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26) 风水电作业和通风防尘 (2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31)

1 预定目标承诺 1.1 工期目标 总工期: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10月20日,竣工日期:2015年4月20日,工期为个18月。 1.2 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J071-98)中的优良等级,单位质量检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0%以上,确保投诉处理率100%。 1.3 安全目标 消灭因违章施工危及公路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 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无职工一次负伤5人以上或一次重伤3人以上事故; 重伤率控制在0.06%以下,轻伤率控制在0.05%以内; 1.4 环境保护目标 杜绝重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确保社会、居民投诉及抱怨事件的处理率100%。 2 编制说明 2.1 编制范围 中条山山隧道的掘进开挖、支护、称砌、路面、洞内装饰、洞口工程、附属工程以及临时工程。 2.2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001-2003)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3)《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9)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文件编制办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2.3 编制原则 隧道设计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遵守交通部颁发《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同时,借鉴国内若干类似条件隧道的实例,按新奥法理论,结合隧道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4 总体设计思路 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为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做到开工必优,精益求精,铸造精品工程。 3 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概述 中条山隧道隧道位于青田县境内,起迄桩号为K0+340~K0+820,全长480m,其中明洞长6m,暗洞长474m。隧道位于直线段及不设超高圆曲线内。本隧道纵坡采用人字坡,上坡2.3%,下坡-0.3%。进洞口路面中心点设计高PH=39.338m,出洞口路面中心点设计高PH=43.881m。 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40km/h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40km/h设计。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

隧洞开挖施工组织设计

正洞施工一、概述(一)冶勒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正洞全长7118米,根据业主标段划分,我单位中标后将施工进口端0+000~6+300段6300m,在0+615和5+383.542处有两支洞。隧洞自进口至出口以3‰的下坡。(二)本标段隧洞围岩分为II、III、IV、V类四个类别,其中以III类为主,约占本标隧洞长的87%;特殊不良地段为进口0+000~+090段90m覆盖层及f3、f1、f5断层。 二、施工方案我单位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结合本标工程特点和业主有关招标文件的要求。II、III类围岩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IV、V类围岩采用正台阶法施工;0+000~+090段覆盖层地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微台阶法施工。洞内及Ⅱ#支洞口至弃碴场采用有轨运输,电瓶车牵引。衬砌采用自行式液压衬砌台车,拱墙一次浇注。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器计量,强制式拌和机拌和,3m3轨行式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混凝土入模,人工捣固。喷射混凝土采用TK961湿喷机湿喷法作业。 三、施工方法(一)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前作好II、III类围岩全断面爆破设计;IV、V类围岩上、下断面爆破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爆破效果,对爆破设计参数及时进行修改。II、III类围岩采用自制多功能台架,气腿式7655型风动凿岩机钻孔,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IV类围岩段,原则上采用正台阶法开挖风动凿岩机钻孔,光面爆破。施工过程中视围岩情况,如岩石完整,地下水不发育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可改为全断面掘进。V类围岩段,采用拱部超前支护台阶法开挖,短进尺弱爆破支护紧抵齐头。0+000~+090段采用φ40小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微台阶法施工。 1、钻爆设计每次爆破应根据围岩状况确定,II、III类围岩每循环钻孔深度 3.0m,进尺 2.7~2.8m,IV 类围岩每循环钻孔深2m,V类围岩每循环钻孔深1.2m。每次爆破后均由地质工程师到现场对围岩稳定性作出评估,并将结果提交主管工程师和爆破技术人员,以利及时修正循环进尺和爆破设计参数。本标段隧洞爆破设计Ⅱ、Ⅲ类围岩全断面按“中空直眼掏槽”设计,Ⅳ、Ⅴ及覆盖层段上、下半断面按“直眼掏槽”设计,周边按“光面爆破”设计,爆破后不得有欠挖,平均线性超挖小于15cm(见下页炮孔布置图)。Ⅱ、Ⅲ类围岩钻爆设计图参见支洞全断面爆破设计图。 2、爆破及钻孔精度要求为了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炮孔的开孔误差对掏槽孔和周边孔应不大于3cm,其余孔不大于5cm,所有炮孔的方向偏差不大于3cm/m。采用TAPS隧道激光极坐标断面测量仪,精确测量中线水平。用TAPS激光断面仪自动布孔。(二)出碴:进口工作面采用立爪扒碴机装碴,14m3梭式矿车装运,电瓶车牵引至洞口临时转碴场,再用ZL50B正铲侧卸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弃碴场A弃置。Ⅱ#支洞到正洞两工作面将运碴双轨铺至Ⅱ#支洞洞口外指定弃碴场C。两工作面同样采用立爪扒碴机装碴,14m3梭式矿车装运,电瓶车牵引至卸碴场C弃置。(三)初期支护1、II类围岩地段:隧洞开挖层围岩稳定性较好,开挖后不立即进行临时支护,只对部分节理密集、岩块不稳部位加设定点锚杆。在需作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时,利用多功能钻孔台架施作局部锚杆和喷8cm厚混凝土。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中交四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三环铜永段 土建三标项目经理部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2012年2月重庆

隧道开挖施工方案 1.目标 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 2.编制依据 ⑴重庆三环铜永段玉龙山隧道设计图纸; ⑵《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3.适用范围 适用于重庆三环铜永段土建三标项目经理部玉龙山隧道开挖。 4.隧道开挖施工 4.1 方案设计 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石质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暗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隧道浅埋、V级围岩地段采用留核心土的台阶法开挖,IV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Ⅲ级围岩地段采用上下台阶法或全断面开挖,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

以内。 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施工通风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 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 洞身开挖中,记录开挖的地质情况,并绘制地质描述图(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别围岩类别及稳定性。当发现围岩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通知设计单位及时现场核实。若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出入较大时,设计单位应进行补充勘察。 4.2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 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此方法主要应用于隧道V级围岩的开挖。 4.2.1岩石隧道留核心土台阶开挖法 工艺流程见图1, 施工工序见图2。

2021年完整版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021年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4) 第二章施工管理目标 (13) 第三章任务划分及队伍安排 (14) 第四章临时工程及平面布置 (17) 第五章总体施工方案 (20) 第六章洞口段施工 (23) 第七章主要工序施工工艺 (39) 第八章特殊地段施工 (78) 第九章施工通风及除尘 (96) 第十章四新应用及科研计划 (115)

第十一章隧道不渗不漏措施 (117) 第十二章隧道建议方案 (121) 第十三章施工保证措施 (125)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概述 **某隧道位于**市**县境内,起讫里程DK188+687~DK198+085,全长9398m,是渝怀线第二长大隧道。辅助导坑设置:在DK191+900 线路右侧设长396m 横洞一处,在横洞内距正洞中线右侧20m,向出口方向设1406m 平导,在出口正洞左侧设 2415m 平导一处。 (二)本隧道特点 1、隧道长、工期紧,通风、运输困难; 2、地质复杂,进口段为古滑坡体,隧道穿越涌水、岩爆、高地温、瓦斯等不良地质地段; 3、横洞口无场地,出口正洞与平导两洞口相距185m,洞口场地布置困难;

4、洞口段均下穿公路。进、出口位于居民区,施工干扰大。 (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 1、地形、地貌 **某隧道,线路沿乌江峡谷,傍乌江右岸而行。沿线属中低山地貌, 山脉标高500~800 米,相对高差200~500 米,自然横坡30~50O 。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属中低山地貌,基岩大部分裸露,植被条件较好。进口1773m 埋深较浅。 2、地质构造 **某隧道位于**向北西翼,单斜构造,岩层走向N15°~60°E/S E,倾角12 °~36°,个别为北西向倾北东,节理以垂直节理为主。3、工程地质 **某隧道地质复杂,不良地质地段较长。由进口向出口地质条件依次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