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砟轨道施工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有砟轨道工程施工方案共38页文档

有砟轨道工程施工方案共38页文档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铁道部颁布《客运专线》(TB10751-2019 J 1147-2019);1.2 铁道部颁布《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9]241号;1.3 铁道部颁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9]241号;1.4 铁道部颁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9J 1155-2019);1.5《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控要点手册》工管技[2009]77号;1.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1.7 武冈城际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图及《武冈城际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及详图集》;1.8《武冈城际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1.9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1.10 设计单位下发的相关路基施工图;1.11 中铁十六局武冈城际铁路联合体项目部二分部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1、路基总况本标段范围内的路基总况见表1-1。

表1-1 本标段路基总况路基附属设施的设计情况主要包括:拱型骨架、喷播植草、栽植乔灌木、混凝土挡土墙、路基排水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电缆槽、声屏障及防护栅栏等。

三、有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 1、有砟轨道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1)、京铁路摊砟应符专线铁指南》)中特级碎石道砟的材质要求。

检验方法:查验道砟厂建厂检验证书、生产检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2)、道砟进厂时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采用筛分、专用量规或特定检验。

每5000m3为一批,不足5000 m3时亦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一次。

3)、底层道砟应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蹍压,道床密度不应低于1.6g/c m3。

检验方法:检算蹍压机械压强,用道床密度仪或灌水法检测。

每5km抽检5处。

4)、底层道砟厚度宜为150mm,单线宽度一般为4.5m。

砟面应平整,其平整度为10mm/3m,砟面中间不应凸起。

有砟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铁道部颁布《客运专线》(TB10751-2010 J 1147-2011);1.2 铁道部颁布《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3 铁道部颁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4 铁道部颁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 1155-2011);1.5《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控要点手册》工管技[2009]77号;1.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1.7 武冈城际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图及《武冈城际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及详图集》;1.8《武冈城际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1.9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1.10 设计单位下发的相关路基施工图;1.11 中铁十六局武冈城际铁路联合体项目部二分部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1、路基总况本标段范围内的路基总况见表1-1。

2、各部位设计情况路基附属设施的设计情况主要包括:拱型骨架、喷播植草、栽植乔灌木、混凝土挡土墙、路基排水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电缆槽、声屏障及防护栅栏等。

三、有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1、有砟轨道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四、工艺操作(一)底层道砟铺设1、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京沪高速铁路摊铺用道砟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中特级碎石道砟的材质要求。

检验方法:查验道砟厂建厂检验证书、生产检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2)、道砟进厂时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采用筛分、专用量规或特定检验。

每5000m3为一批,不足5000 m3时亦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一次。

3)、底层道砟应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蹍压,道床密度不应低于1.6g/c m3。

检验方法:检算蹍压机械压强,用道床密度仪或灌水法检测。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前言有砟轨道是一种常见的铁路轨道形式,它采用砟石作为支撑底座,使轨道具备了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有砟轨道的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工作在正式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施工准备步骤:1. 计划工作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应包括施工进度、材料需求、工人分配等内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和安全。

2. 测量工作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轨道位置进行精确的测量。

这包括测量轨道长度、曲率、坡度等参数,以确保轨道的准确安装。

3.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确保所有必要的材料供应充足。

这包括砟石、轨枕、钉子等施工所需的材料。

施工步骤经过了施工准备工作后,接下来是具体的施工步骤。

下面将介绍有砟轨道的施工步骤。

1. 清理工作在安装有砟轨道之前,需要将轨道安装区域进行清理。

清理工作包括清除杂物、平整地面,以确保轨道安装的稳定性。

2. 安装轨床有砟轨道的轨床是由砟石和轨枕组成的。

首先,在轨道安装区域铺设一层砟石,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轨枕。

轨枕的间距和垂直度需要严格符合设计规范。

3. 安装轨道安装轨道前,需要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轨道的位置。

然后,将轨道铺设在轨床上,使用钉子或其他连接件将轨道固定在轨枕上。

4. 固定轨道安装轨道后,需要对轨道进行固定,以确保其位置和稳定性。

常用的轨道固定方式包括使用螺栓、钉子等固定件,将轨道牢固地固定在轨枕上。

5. 检查和调整在轨道固定后,需要对轨道进行检查和调整,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这包括检查轨道的平直度、水平度、坡度等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施工安全在有砟轨道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施工安全事项:•施工人员需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施工现场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他人注意施工区域。

•施工人员需遵守相关操作规范,禁止擅自违规行为。

•施工现场需保持整洁,避免工具和材料散乱,以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砟轨道施工是一种常见的铁路道路构造方式,用于铺设铁轨并提供支撑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种具体的砟轨道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工作1.测量设计: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进行轨道线路的测量和设计,包括标高、轨距、道床宽度等。

2.原料准备:准备所需的铁轨、钢筋、砂石等材料,并进行检查和验收。

3.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现场的平整和安全。

二、道床施工1.挖掘和填筑:根据设计要求,挖掘道床基础,填筑砂土和碎石,形成平整的道床基础。

2.压实:使用振动压路机对道床进行压实,提高道床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3.高差控制:进行高差控制,确保道床的水平度和稳定性。

三、铺设轨道1.铺设底层砟石:在道床上铺设一层砟石,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均匀压实。

2.安装轨道: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铁轨,包括调整轨距和固定轨道的螺钉。

3.固定轨道:使用振动锤或钢筋压机,固定铁轨和道床,确保铁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正确接头:对铁轨接头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接头的平整度和连接性。

5.铺设上层砟石:在铁轨上铺设砟石,填入空隙,将砟石均匀分布,并压实。

四、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监督:设立专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施工质量和安全。

2.质量检测:对道床和铁轨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轨距、道床宽度、固定牢度等。

3.整改措施:如发现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施工安全措施1.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2.安全防护:设立警示标志和安全围栏,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3.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查潜在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通过以上的砟轨道施工方案,可以保证施工的高质量和安全性,确保铁路道路的良好运行。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结束后,进行保养和维护工作,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

有砟轨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有砟轨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铁道部颁布《客运专线》(TB10751-2010 J 1147-2011);1.2 铁道部颁布《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3 铁道部颁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4 铁道部颁布《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 1155-2011);1.5《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控要点手册》工管技[2009]77号;1.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1.7 武冈城际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图及《武冈城际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及详图集》;1.8《武冈城际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1.9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1.10 设计单位下发的相关路基施工图;1.11 中铁十六局武冈城际铁路联合体项目部二分部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1、路基总况本标段围的路基总况见表1-1。

表1-1 本标段路基总况2、各部位设计情况路基附属设施的设计情况主要包括:拱型骨架、喷播植草、栽植乔灌木、混凝土挡土墙、路基排水工程、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电缆槽、声屏障及防护栅栏等。

三、有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1、有砟轨道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四、工艺操作(一)底层道砟铺设1、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京沪高速铁路摊铺用道砟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中特级碎石道砟的材质要求。

检验方法:查验道砟厂建厂检验证书、生产检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2)、道砟进厂时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采用筛分、专用量规或特定检验。

每5000m3为一批,不足5000 m3时亦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一次。

3)、底层道砟应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蹍压,道床密度不应低于1.6g/c m3。

检验方法:检算蹍压机械压强,用道床密度仪或灌水法检测。

有砟轨道及有砟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及有砟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及有砟道岔铺设施工方案有砟轨道及有砟道岔铺设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XX铁路指挥部二0 年月第一章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1.1 工程概况宁安铁路铜陵至池州段正线有砟轨道起止里程为DK160+800~DK167+200,共8.87铺轨公里;铜九改线4.4铺轨公里,池州疏解线3.1铺轨公里;池州站及铜陵站部分到发线也是有砟轨道,其中铜陵站站线铺轨5.25km,池州站站线铺轨4.517km。

铜陵站设计共8股道,均为有砟轨道,其中宁安正线2条,宁安到发线5条,铜九改线1条;池州站有3条宁安到发线为有砟轨道,1条铜九到发线为有砟轨道。

铜陵至池州段有砟道岔共32组,其中铜陵站23组,池州站9组。

铜陵站宁安正线上道岔12组,到发线道岔8组,综合维修工区道岔3组。

池州站到发线有砟道岔2组,池州疏解线有砟道岔4组,维修工区有砟道岔3组1.2 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数量表第二章线路设计原则及线路技术标准2.1 正线轨道⑴主要设计原则宁安铁路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除K160+820-DK167+200段为有砟轨道外,其余均为无砟轨道。

焊接长钢轨采用100m定尺长的无孔60kg/m U71MnG新钢轨,其质量应满足《高速铁路用钢轨》(TB/T3276-2011)要求。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正线有砟轨道采用Ⅲc型混凝土枕,每公里铺设1667根,扣件采用弹条Ⅴ型扣件(研线0602)。

⑵铺设精度宁安铁路正线轨道应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高平顺性,以确保行车安全并有良好的旅客乘坐舒适度,必须满足下表规定的标准。

2.2 站线轨道2.2.1轨道工程标准(1) 轨道型式铜陵站正线采用有砟轨道,池州站正线采用无砟轨道。

站内有砟轨道线路轨道工程标准表附注:1、站内正线、到发线轨道高度基床条件系单斜面形路基4%横向坡度时线路中心处轨顶至路基面的高度,其余站线轨道高度系单斜面形路基2%的横向坡度时线路中心处轨顶至路基面的高度。

表中0.796/0.736,分子表示站内路基为单斜面时的轨道高度,分母表示站内路基为双斜面时的轨道高度。

高速有砟轨道施工方案

高速有砟轨道施工方案

高速有砟轨道施工方案一、引言高速有砟轨道是一种在铁路铺设过程中使用的带砟轨道。

相比于传统的无砟轨道,高速有砟轨道能够提供更好的排水性能和稳定性,降低了噪音和振动。

本文将介绍高速有砟轨道的施工方案和步骤。

二、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期,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调查与设计:根据铁路线路的需求和条件,进行站场设计和轨道设计。

确定轨道的细节参数,如轨距、轨枕间距等。

2.材料准备:准备轨道材料,包括钢轨、轨枕、砟石等。

3.设备采购:购买施工所需的设备,如列车、吊车、铺轨机等。

4.劳动力准备:安排足够数量的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施工。

三、施工步骤1. 清理施工地在铺设轨道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清理施工地的工作。

包括清除杂草、平整施工地、清理垃圾等。

2. 确定轨道坡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轨道的坡度。

根据地形条件和列车运行速度,合理确定轨道的坡度。

3. 安装轨枕安装轨道之前,首先需要安装轨枕。

轨枕的间距和位置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设置。

4. 铺设轨道在确定好轨枕位置后,开始铺设轨道。

首先将钢轨从列车上卸下,并使用吊车将其安放在轨枕上。

5. 砟石填充在铺设好钢轨后,需要对砟石进行填充。

砟石填充的目的是固定钢轨的位置和增加轨道的稳定性。

将砟石均匀地填充在轨道的两侧,确保砟石与钢轨间填充齐平。

6. 进行压实工作填充完砟石后,需要对砟石进行压实工作。

使用压路机对轨道进行压实,确保砟石紧密结合,并提高轨道的稳定性。

7. 进行检测和调整在铺设和压实完成后,需要进行轨道的检测和调整。

使用测量仪器检测轨道的平整度和轨距是否符合要求,并对需要调整的地方进行修正。

8. 进行接触网安装若需要安装接触网,可以在铺设轨道后进行接触网的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标准程序和步骤进行接触网的安装和调试。

四、总结高速有砟轨道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监督。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步骤,能够保证高速有砟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

有砟轨道施工方案

.4.1.有砟轨道的铺设计划在同江北换装场内设置一处铺架基地,标准轨采用铁路铺轨机铺设轨排,轨排铺设后先采用人工整道调整线路状态,然后采用机械进行补砟,采用换轨车进行长轨换铺,大机进行捣固整道;待线路达到初稳定状态后,进行长轨焊接和应力放散锁定施工,最后再进行大机养整道,按照线路设计要求,计划进行6遍机械捣固和6遍动力稳定,达到线路开通时速。

.4.1.1.换铺法铺法铺轨施工工艺:施工准备→铺底层道砟→铺轨排→上砟整道→换轨车换轨→上砟整道→单元轨节焊接→大机整道→应力放散及无缝线路锁定→轨道整理及打磨→轨道检测及验收。

5.4.1.1.1.施工准备铺砟前应取得线下施工单位线路测量资料、中桩、基桩和水准点,并进行铺砟前路基面检查,复测线路中桩、基桩及路基面高程,形成交接记录。

对砟场建场检验、生产检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检查出厂检验报告。

底砟进场前应对其品种、外观等进行验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床底砟》(TB/T2897)规定。

底砟进场时应对其杂质含量和粒径级配进行检验。

5.4.1.1.2.铺底层道砟面底砟铺设采用汽车将道砟运于梁面上,人工配合装载机将道砟摊平,不可成堆,方便铺设轨排。

通路基段利用既有便道及正线路基将道砟通过汽车运送到路基上,采用推土机、挖掘机摊铺平整,压路机压实,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整平。

铺后的底砟砟面应平整,其平整度应满足铺轨需要,砟面中间不得凸起。

底砟摊铺压实后道床密度不小于1.6g/cm3。

5.4.1.1.3.轨排铺设用机械进行轨排铺设。

1)组立倒装龙门架:倒装龙门架组立在基底坚实,线路坡度≯10‰的直线地段和半径≮1000m的曲线线路上,基底要整平夯实并垫放至少两层木枕。

组立好的龙门架腿底宜高出轨面250mm以上,抬重梁底距轨面的净空须在5300mm以上,保证运轨排车及2号车能自由通过。

两边支腿保持水平,误差≯4mm,左右支腿与线路中心的距离保持相等,误差≯10mm。

2)装轨排到2号车上:机车推送轨排车至龙门架下对位,挂钩,吊起轨排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至荣成城际铁路工程Ⅲ标有砟轨道道砟施工方案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青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二〇一三年九月目录第一章编制原则与编制依据 (3)1.1 编制依据 (3)1.2 工艺概况 (3)第二章工程概况 (4)2.1 工程概况 (4)2.1.1主要工程量 (4)2.1.2道床断面示意图 (4)2.1.3有砟轨道道砟铺设方案 (5)第三章有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 (6)3.1.有砟轨道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 (6)第四章底层道砟铺设施工工艺 (7)4.1 工艺概述 (7)4.2 作业容 (7)4.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7)4.4施工准备 (8)4.5施工机械及工艺设备 (8)4.6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8)4.7 工艺步序说明 (9)4.7 道砟进场检验 (10)4.8 质量控制及检验 (10)4.9 施工要求 (11)第五章补砟整道作业施工工艺 (12)5.1 工艺流程 (12)5.2 施工要求 (12)5.2.1卸砟组织 (13)5.2.2补砟整道的施工方法 (14)5.2.3 质量控制及检验 (17)第六章上砟整道施工工艺 (19)6.1 工艺概述 (19)6.2 作业容 (19)6.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9)6.4 施工准备 (21)6.5 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22)6.6 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23)6.7工艺步序说明 (25)6.8 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27)6.9 客运专线有砟轨道道砟储存规定 (28)第一章编制原则与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铁道部颁布《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铁三院《轨道施工图设计交底》;(3)《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质量安全监控要点手册》工管技[2009]77号;(4)《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5)《靑荣城际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6)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通知;(7)现场实际调查与测量资料。

1.2 工艺概况本工艺适用于有砟道床轨道工程铺轨前底层道砟摊铺施工,其工艺为:自卸汽车运送道砟,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其特点为:摊铺效率高,道床平整度好,道床密实度能达到规定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中交二航局靑荣城际铁路施工指挥部施工围为DK102+220~DK168+900,正线长度66.68km。

主要工程量:路基36.69km;桥梁29.28km,共44座,其中特大桥17座、大桥21座、中桥6座;隧道2座,分别为马耳山1号隧道305.00m, 马耳山2号隧道405.00m;箱梁预制场2处,其中莱阳制梁场204孔,海阳制梁场437孔;轨枕预制场1处,共预制轨枕899236根;站场3个(莱阳站、海阳北站、桃村北站)2.1.1主要工程量有砟轨道道砟施工围施工围为DK102+220~DK168+900,长度66.68km。

底砟方量136256方,补砟方量248405方,道砟共384661方。

道砟全部采用特级碎石。

详细工程量见附表12.1.2道床断面示意图路基直线段桥梁曲线段2.1.3有砟轨道道砟铺设方案三标道砟铺设共66.68km,共分划分三个项目部,第一项目部施工围:DK102+220~DK121+000,第二项目部施工围:DK121+000~DK133+175,第三项目部施工围:DK133+175~DK168+900。

道砟铺设分两大步骤,第一铺设底砟,第二待轨枕铺设完成后进行补砟。

其中,铺设底砟各项目部自行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送道砟,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

补砟方式可采取两种方案,第一,各项目部自行施工。

第二,施工指挥部统一建设一个补砟基地进行补砟。

第一种补砟方式可沿线每10km建立上砟点,采用改装老K车进行补砟作业,每次补砟40方,如需避让铺轨车可就近车站道岔进行避让。

第二种补砟方式采用统一建设一个补砟基地进行集中补砟,需外租K13型风动卸砟车,并建立大型存砟基地及新建上砟道岔。

第三章有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3.1.有砟轨道施工基本工艺流程图第四章底层道砟铺设施工工艺4.1 工艺概述本工艺适用于有砟道床轨道工程铺轨前底层道砟摊铺施工,其工艺为:自卸汽车运送道砟,摊铺机摊铺,压路机压实,其特点为:摊铺效率高,道床平整度好,道床密实度能达到规定要求。

4.2 作业容1、安装激光发射器;2、道砟运送;3、道砟摊铺;4、摊铺质量检查。

4.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设计时速为200km/h<V≤250km/h及300km/h<V≤350km/h的客运专线,摊铺用道砟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2140)中特级碎石道砟的材质要求。

检验方法:查验道砟厂建厂检验证书,生产检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2、道砟进厂时的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采用筛分、专用量规或特定检验。

每5000m³为一批,不足5000 m³时亦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1次。

3、底层道砟应采用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碾压,道床密度不应低于1.6g/ m³。

检验方法:检算碾压机械压强,用道床密度仪或灌水法检测。

每5km抽检5处。

4、底层道砟厚度宜为200mm,单线宽度一般为4.5m,砟面应平整,其平整度为10mm/3m,砟面中间不应凸起。

检验方法:目视观察、钢尺、3m靠尺量。

每平米各抽检4处。

4.4施工准备1、上砟前铺轨单位与路基施工单位共同对路基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铺轨作业。

2、对路基中线、水平进行复测。

3、配置摊铺、碾压机械,各种检测设备,对机械进行安装调试,对检测设备进行检定。

4.5施工机械及工艺设备1、摊铺设备主要包括自卸汽车、洒水车、摊铺机、装载机、压路机。

2、配备设备主要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定位标杆。

3、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密度仪、方孔筛、全站仪、水准仪、3m直靠尺及直尺。

4.6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底层道砟铺设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见图4-1。

图4-1 底层道砟铺设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1.1。

4.7 工艺步序说明1、安装激光发射器,设置水平、纵坡及曲线数据,打开开关,激光发射器设置发射水平半径为500m(晴好天气)的激光信号平面。

2、用定位标杆确定摊铺机上激光接收器的初始位置,原始信号自动存入计算机,并自动生成相关数据信号。

3、摊铺机操作手就位,检查显示屏状态,准备作业。

4、由自卸汽车运送道砟至摊铺机处。

自卸汽车后轮支撑在摊铺机前面的推滚上,摊铺机操作手控制摊铺机夹具夹住自卸汽车后轮起斗卸砟。

将摊铺机料斗充满时摊铺机推动自卸汽车行进,边卸砟边摊铺。

5、双线时左、右线交替摊铺,摊铺机作业参数:铺设厚度150cm,走行速度1.2-1.8m/min,激振频率1400rpm,激振幅度7mm。

6、振动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面进行碾压。

7、检查摊铺质量及砟面平整度。

4.7 道砟进场检验道砟进场检验及储运应符合下列规定:1、道砟采购时应严格执行《铁路碎石道砟》(TB/T 2140-2008)的规定。

道砟进场时应检查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对其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进行检验。

施工过程中应按批对道砟材质进行抽检,道砟材质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 2140-2008)的规定。

2、高速铁路使用的道砟必须经过水洗,未经水洗及不合格道砟产品不得进场和铺设上道。

3、清洁的道砟堆应采取覆盖或入库存放等有效措施防止道砟污染。

4、大量贮存碎石道砟产品时,应防止或减少道砟颗粒的离析,应采用移动式皮带输送机或移动卸料方式分层堆放。

当采用装载机进行堆放作业时,也应采取分层堆放;当采用固定式皮带输送机定点卸砟堆放时,其堆放高度不得超过4m。

5、运输道砟产品的车辆每次装车前车要进行清扫,不得残留泥土、灰尘等杂物,运输道砟的车辆应作好表面覆盖。

4.8 质量控制及检验道砟施工,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1、摊铺的底层道砟必须由道砟生产单位提供道砟合格证。

2、预铺后的底砟砟面应平整,其平整度应满足铺轨需要,砟面中间不得凸起。

3、底砟摊铺压实后道床密度不低于1.6g/cm3,正线道岔下道床密度不低于1.7g/cm3。

4.9 施工要求铺轨前需进行底层道砟预铺,利用既有马道及正线路基将道砟通过汽车运送到路基上,进行摊铺、平整、压实,路基面(含桥梁、隧道)井检验合格后,方可预铺道砟。

1.铺轨前的底层道砟摊铺应严格按照《客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进行。

2.铺砟前应取得线下施工单位线路测量资料、中桩、基桩和水准点,并进行铺砟前路基面(含桥梁、隧道)检查,复测线路中桩、基桩及路基面(含桥梁、隧道)高程,形成交接记录。

3.道砟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外观等进行验收,其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砟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道砟生产应有生产检验证书和产品合格证。

4.道砟进场时的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及清洁度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砟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5.底层道砟摊铺厚度宜为150~250mm,双线摊铺宽度宜为9~10m。

6.底层道砟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平整,采用强度不小于160kpa 的机械碾压,道床密度不低于1.6g/cm3,正线道岔下道床密度不低于1.7g/cm3,预留起道量不小于50mm。

第五章补砟整道作业施工工艺5.1 工艺流程补砟整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图5-1 补砟整道施工工艺流程5.2 施工要求铺轨后,为确保轨道稳定,需及时对线路进行补砟整道,待轨道达一定稳定状态后,进行单元轨节焊(即将已铺设的500m长轨焊接成1~2km单元轨节),继续对线路补砟,大型机械化养路机组整道,待线路达到初稳定状态,即可进行钢轨应力放散、线路锁定作业。

对锁定完的线路还要进行少量补砟、精细整道,以最终使轨道线路达到稳定状态,轨面设计标高、道床密度、道床刚度、道床横纵向阻力、轨道几何形态能够符合规定要求。

5.2.1卸砟组织青荣城际铁路三标段采用统一补砟,在海阳北站建立补砟存储基地,利用海洋北站新建道岔,停放K13风动卸砟车,用于组织道砟装车。

道砟装车采用装载机进行装载。

根据底砟摊铺情况及道床设计标高,确定起道次数和起道量,结合日进度,确定日道砟需要量、卸砟次数和每次卸砟量。

K13风动卸砟车由机车牵引进行卸砟,第一次卸砟在铺轨后立即进行,卸砟次数和每次卸砟量。

K13风动卸砟车由机车牵引进行卸砟,第一次卸砟在铺轨后立即进行,卸砟量按设计面砟数量的65%控制,第二次卸砟在MDZ机组作业一遍后进行,卸砟量按设计数量的20%控制;MDZ机组作业两遍后卸完剩下的道砟,约为设计量的15%。

直至道床厚度达到设计标准,轨面高程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K13型风动卸砟车5.2.2补砟整道的施工方法大型机械化养整道作业由补砟、整形、起拨捣、动力稳定四部分组成,补砟整道均在长轨铺设后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