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1、梁面钢筋网片未进行覆盖,现场随意堆放,部分网片锈蚀严重。

处理方案:对梁面钢筋网片进行覆盖,统一规划后集中存放。

2、底座板养生用棉被颜色不统一,堆压砂袋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堆压砂袋建议采用京沪项目使用的白色袋子,规格统一,摆放位置固定,保证美观。

棉被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将颜色一致的铺设在相邻位置,后续物质部门采购统一时尽量做到颜色统一。

3、施工班组未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施工,存在模板安装后才进行植筋作业等违规作业的情况。

处理方案:施工班组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流程进行作业,现场管理人员加强管控,上道工序未完成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4、施工现场未及时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配件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及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统一存放,部分物件可加工移动储存箱进行存放,保证现场整洁有序。

5、植筋作业过程中,需加强现场管控,保证植筋深度及质量。

处理方案:质检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加强过程控制,发现不合格立即进行整改,杜绝质量隐患。

6、底座板模板拆模后使用车辆拖行至下一施工部位,且部分模板未经打磨,直接涂刷脱模剂。

处理方案:模板拆除后使用车辆统一运输至下一施工部位,严禁直接在桥面上拖行,所有模板必须打磨干净后方可涂刷脱模剂,否则禁止使用。

7、浇筑混凝土前,底座板施工区域存在清理不彻底的现象。

处理方案:在浇筑混凝土前,建议采用高压水枪、鼓风机或吸尘器进行彻底清理,保证底座板施工质量。

8、隔离层铺设完成后,现场随意踩踏,导致隔离层部分区域被污染。

处理方案:隔离层铺设完成后,严禁现场施工人员随意踩踏,建议在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语,保证隔离层施工质量。

9、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存在洒水抹面现象。

处理方案:质检员与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抹面过程,抹面须进行至少四次,禁止洒水抹面。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
未来趋势
未来,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技术将继 续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 高施工效率和精度。
02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技术
测量技术
测量设备
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如全站仪、测距仪等, 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量方法
采用无砟轨道精调施工的专用测量方法,如CPⅢ 自由设站测量法等,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
施工特点
施工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精调施工需考虑城 市环境的特殊性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如空 间狭小、交通繁忙等。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人员,确保施工安全 和效率,同时采取措施减小对周边环境和 交通的影响。
调整策略
质量监控
根据轨道几何尺寸偏差情况,制定针对性 的调整策略,优先解决关键问题,确保轨 道平顺性和安全性。
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提高施工效率 和精度。
技术交流与合作
与其他施工单位或高校进行技术交流, 分享经验,共同提高。
管理挑战及解决方案
管理挑战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 相关者,管理协调难度大。
明确职责分工
清晰界定各部门职责,避免工作重叠或遗漏。
加强沟通与协作
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保信息畅通,问题及 时解决。
质量检测与验收
质量检测
在调整作业完成后,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轨道几何参数进行检测,确保达到 设计要求。
验收程序
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无砟轨道精调施工质量符合标 准要求。
04
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案例 分析
案例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施工
精调施工流程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精调施工 涉及测量、数据分析和调整 等多个环节,需确保各环节 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

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

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轨排施工法大大提高了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施工效率,通过兰新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工程实践,对轨排法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改进方法,对以后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施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排架法;高低螺柱;接头轨缝;轨向调节中图分类号: u21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1-0055-02近年来,为了满足大经济区、大城市的增量运输的需求,腾出既有线路用来发展货物重载运输,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需要,国内大力发展客运专线建设。

在铁路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中,为了保证轨道控制精度,提高线路铺设效率,研制开发了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

通过工厂对轨道排架的精确加工,在施工中使用轨道排架作为铺设工具集中组装轨排,以实现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的高精度、高效率。

1 工程概况兰新客运专线(兰乌二线)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技术,全线施工类型大多数为路基段施工,其钢轨采用60kg/m,u71mn(g)钢轨,轨枕采用双块式轨枕,轨枕间距一般为650mm,路基段在路基基床表面铺设的支撑层宽度为3400mm,两侧设置1/3斜坡,16%水平坡。

2 轨道排架2.1 轨道排架组成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针对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设计,其整体结构将应铺设轨道组件合成为框架式,集工具轨、轨面高低调节器、轨向调节器为一体,用60kg/m钢轨和型钢制造。

排架长度根据轨枕间距设计,纵向联结使用改制型60kg/m钢轨夹板。

轨排各部尺寸和轨面高程按铺设60kg/m钢轨技术条件设计。

轨道排架技术性能:(1)排架轨距:1435±0.5mm(2)轨面调整量:460~820mm(超高值0~180mm)(3)轨底坡:1∶40(4)轨向调整量:左、右移动各60mm(5)铺设轨枕类型:60kg/m轨道双块式轨枕(6)铺设道床宽度:2800mm2.2 轨道排架适用条件双块式无砟轨道排架能够满足我国时速200km/h、250km/h、300km/h及以上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并能在路基、桥梁、隧道内施工。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规定(3篇)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规定(3篇)

无砟轨道施工安全规定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的轨道施工方式,其特点是在轨道上不设置砟石。

无砟轨道施工相较于传统的砟石轨道施工方式具有更高的工效和更好的施工质量,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施工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无砟轨道施工的安全进行,制定相应的安全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将就无砟轨道施工的安全规定进行阐述。

1. 施工前准备1.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和合格证明,并熟悉施工要求和安全规范。

1.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牌和警示牌,标明施工的区域范围和注意事项。

1.3 施工现场应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1.4 施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防尘口罩、防滑鞋等。

2. 施工区域安全措施2.1 施工现场周边应进行有效的围栏和警示线设置,明确划定施工区域。

2.2 施工区域内应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的通畅。

2.3 施工区域和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避免触碰或跌倒。

2.4 施工区域内应设置紧急撤离通道,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人员能够迅速撤离。

3. 设备和机械安全要求3.1 设备和机械应经过合格鉴定和检验,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3.3 设备和机械的操作应遵循操作规程,并严禁超负荷操作。

3.4 设备和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善、有效,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4. 电气安全措施4.1 施工现场内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通过检测,电线电缆应有防护措施。

4.2 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专用的电源开关和短路保护装置,确保施工现场电气的安全可靠。

4.3 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必须由合格的电工负责,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4.4 施工现场内严禁乱拉乱接电线,以及在有水泥、砂浆等湿润环境下使用电动工具。

5. 牵引供电安全措施5.1 牵引供电系统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必要的检测和鉴定。

5.2 牵引供电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无砟轨道施工方案无砟轨道是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型轨道结构,它的施工方案需要合理安排,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下面是一种针对无砟轨道施工的简要方案:1.地质勘察和设计: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设计,确定无砟轨道的布置和施工参数。

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轨道的线路走向和设计参数。

2.地面平整和基础处理:在施工现场,需要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轨道的铺设平稳。

同时,对轨道的基础进行处理,以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轨道横向和纵向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对轨道进行横向和纵向布置。

横向布置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形地貌,进行轨道的曲线和坡度设置。

纵向布置需要根据线路走向和地形地貌,确定轨道的高低差和坡度。

4.轨枕和轨道绑定: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轨枕和轨道的绑定工作。

轨枕的安装和定位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轨道的平整和稳定。

轨道的绑定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将轨道与轨枕绑定在一起,以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轨道钢轨安装和固定:在轨道横向和纵向布置完成后,需要进行轨道钢轨的安装和固定。

轨道钢轨的安装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和工具,确保钢轨与轨道的连接牢固。

钢轨的固定需要使用适当的螺栓和夹具,将钢轨固定在轨道上,确保轨道的稳定和安全。

6.无砟轨道的调试和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无砟轨道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轨道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调试和验收过程中需要进行轨道几何和轨道车辆的测试,以确保轨道的平整和可行性。

以上是一种针对无砟轨道施工的简要方案,具体实施过程还需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调整和细化。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技术难点与措施

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技术难点与措施

无砟轨道铺设施工技术难点与措施发布时间:2021-06-08T14:32:36.3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作者:牛璐飞[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高速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蓬勃,无砟轨道建设越来越多。

中铁六局集团丰桥桥梁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高速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蓬勃,无砟轨道建设越来越多。

无砟轨道是先进的轨道组成结构,其铺设施工水平直接影响轨道运行质量,应予以重视。

文章简要分析了无砟轨道的优势及其铺设施工难点,并从明确无砟轨道铺设流程、注重无砟轨道测量准度、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效果、科学铺设无砟轨道长轨条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改善无砟轨道铺设施工现状。

关键词:无砟轨道;长轨铺设;安装技术;铁路施工引言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轮轨相互作用加剧,加大了车辆和轨道结构振动强度,对线路质量状态提出更高的要求。

无砟轨道铺设具备良好的防尘环保特性,值得广泛推广。

我国最早的无砟轨道为长达 1km 的南疆线支承块式道床,而后在 1995 年开始研究弹性道床结构。

无砟轨道因其良好的结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地区轨道建设项目中,由此解决了以往有砟道床道砟飞溅的问题,保障轨道运行安全。

1无砟轨道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又称作无碴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避免了道砟飞溅、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列车运行时速可达350km以上。

无砟轨道采用自身稳定性较好的混凝土或沥青道床代替有砟道床来传递行车时的动、静荷载,而行车时需要的弹性变形主要由设置在钢轨或扣件下精确定义的单元材料提供。

无砟轨道结构设计要求其具有足够的抗冻安全性,特别是对其下部结构在铺轨完成后出现的后续沉降变形要求十分严格。

所以,无砟轨道线路的长期稳定性较好,特别是在高速行车条件下,属于一种正常情况下很少需要维修的上部结构形式。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导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中,由于方案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被忽视,影响无砟轨道施工效果,工程建设中主要面临的技术难点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技术难点1.沉降控制施工建设中,与有砟轨道不同的是,无砟轨道整体形态保持依靠扣件体系,这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因此,整个施工过程中,确保地基基础稳固与可靠是十分必要的。

但在施工中,沉降控制是技术难点之一,地基基础通常会出现沉降或变形现象,需要做好沉降观察工作。

并且沉降规律难以把握,加大无砟轨道施工难度。

2.刚度控制当通过桥涵路段时,需要确保轨道的刚度均衡。

全面仔细进行调查和分析工作,采用合理的结构,严格落实各项规范要求。

但刚度控制是施工中比较难的内容,技术要点高,施工难度大。

施工人员应该严格落实各项规范要求,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结构合理,有效满足施工需要。

3.精度控制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要点高,科技含量足,采用以前的测量技术难以有效满足施工需要,无法让精度控制满足要求。

为有效保障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提高路线的平顺度,发展并应用更高精度的现代测量设备和测量技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施工中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

无砟轨道平顺度控制比较难,施工中需要一次成型,并且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固与可靠。

但在施工中,这些规范要求未能很好落实,相关技术措施没有得到严格遵循,不利于保障无砟轨道工程质量。

4.线型控制线型控制也是非常难的内容,施工中应该做好监测工作,保证线型平直,实现对施工效果的有效控制。

另外,还要注重地基基础施工的裂缝控制,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严格遵循施工标准。

重视施工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对无砟轨道施工效果的有效控制。

施工技术对策1.基础工程沉降控制技术对策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具有自身显著特点,施工中应该加强质量控制,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基础沉降,确保列车安全通行。

保障高速铁路通行的平稳性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为促进该目标实现,应该加强沉降控制,落实各项施工技术标准。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关键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关键

城市交通一、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吸收了Ⅰ型和Ⅱ型板式轨道和双块轨道的结构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进一步创新。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由轨道底座、弹性垫层、隔离层、自密实混凝土层、轨道板、扣件以及钢轨组成,其路基、桥梁以及隧道等地段的结构形式是一致的[1]。

其中轨道板需要在制造工厂里进行预制,自密实混凝土层则需要在施工现场浇筑,并且与轨道板形成一个复合结构,与轨道底座预留的凹槽形成榫卯限位。

同时,路基和隧道地段需要每2-4块轨道板就设置一段底座,而桥梁地段则需要每块轨道板都设置一段底座,复合结构和底座之间要有隔离层作为保护。

二、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常见施工质量问题1.轨道板铺设精度问题。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铺设精度问题是十分常见的,主要是精度误差超过了验收标准但是在有效调整范围内,高程调整小于10mm,方向调整不会超过扣件左右调整的一半。

如果铺设精度误差的调整范围超过了有效的调整范围,则需要对调整区域内的轨道板进行拆除返工。

造成铺设精度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就是铺设施工的控制管理不严格、固定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或者在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的过程中导致轨道板偏移等。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轨道板的预制没有控制好精度,影响了轨道板的几何状态[2]。

2.底座问题。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底座问题主要是表面出现裂纹或者有限位凹槽四角出现裂纹。

底座裂纹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受到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使得有限位凹槽的四角产生了向内的集中应力,从而导致裂纹。

另外,进行底座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为了减少混凝土对凹槽的影响,并减少混凝土外溢,施工人员会利用混凝土的流动性进行铺设,从而导致凹槽周边的粗骨料较少,收缩变形加大。

而底座裂纹的形成则与混凝土配比不合理、底座和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少等有关。

3.伸缩缝问题。

伸缩缝施工质量问题就是密封胶开裂或者与底座端部离缝等,问题产生原因有两点,第一,密封胶的质量不合格,使得其拉伸强度、伸长率以及耐老化性等不符合使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1、梁面钢筋网片未进行覆盖,现场随意堆放,部分网片锈蚀严重。

处理方案:对梁面钢筋网片进行覆盖,统一规划后集中存放。

2、底座板养生用棉被颜色不统一,堆压砂袋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堆压砂袋建议采用京沪项目使用的白色袋子,规格统一,摆放位置固定,保证美观。

棉被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将颜色一致的铺设在相邻位置,后续物质部门采购统一时尽量做到颜色统一。

3、施工班组未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施工,存在模板安装后才进行植筋作业等违规作业的情况。

处理方案:施工班组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施工流程进行作业,现场管理人员加强管控,上道工序未完成坚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4、施工现场未及时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配件随意堆放。

处理方案: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及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各种钢筋、模板、扣件及小型材料、机具统一存放,部分物件可加工移动储存箱进行存放,保证现场整洁有序。

5、植筋作业过程中,需加强现场管控,保证植筋深度及质量。

处理方案:质检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加强过程控制,发现不合格立即进行整改,杜绝质量隐患。

6、底座板模板拆模后使用车辆拖行至下一施工部位,且部分模板未经打磨,直接涂刷脱模剂。

处理方案:模板拆除后使用车辆统一运输至下一施工部位,严禁直接在桥面上拖行,所有模板必须打磨干净后方可涂刷脱模剂,否则禁止使用。

7、浇筑混凝土前,底座板施工区域存在清理不彻底的现象。

处理方案:在浇筑混凝土前,建议采用高压水枪、鼓风机或吸尘器进行彻底清理,保证底座板施工质量。

8、隔离层铺设完成后,现场随意踩踏,导致隔离层部分区域被污染。

处理方案:隔离层铺设完成后,严禁现场施工人员随意踩踏,建议在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语,保证隔离层施工质量。

9、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存在洒水抹面现象。

处理方案:质检员与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抹面过程,抹面须进行至少四次,禁止洒水抹面。

10、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

处理方案:安质部及架子队每天进行巡查,未佩戴安全帽的按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请安质部牵头,工程部配合,根据近期发现的问题按照以上格式增加,整理好后下发至施工现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