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公司加油(气)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
燃气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报告完整版

燃气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报告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职业危害分析报告一、天然气危害因素1、天燃气本身的危害因素燃气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又是在压力下输送的,由于管道及设备材质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漏气,有时引起爆炸、着火和人身中毒的危险。
当浓度达25~30%时,人会出现头疼、头晕、呼吸加速,心跳加快、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及肌肉协调运动失常等,当浓度进一步升高时,则出现意识障碍、四肢冰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电击样”死亡。
2、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由于燃气管道安装多是室外作业,夏天平均气温较高,高温首先引起血管膨胀,血液流动速度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身体能量加剧消耗。
脑部供血、供养下降。
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晒伤或可能导致人员中暑。
3、施工安装及运营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a、燃气管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喷砂除锈或角磨机除锈,机器使用不当或未穿戴防护工具很容易伤害到使用者;b、防腐作业时,防腐油漆中树脂成分为丙烯酸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溶剂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等,在喷涂过程中油漆及胶黏剂分别可挥发出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腈、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甲酰胺、甲醛等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c、电焊作业:电焊作业时产生的氧化锰、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等有毒物质,人体吸入后对神经系统、眼和皮肤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电焊和气焊的弧光都可产生大量紫外线而引起电光性眼炎,伤害作业人员的眼睛。
d、噪声:在运营过程中,天燃气在天燃气管道内、容器内流动产生的动力性噪声管道安装程中,发电机、角磨机、抽水水泵的机械工作噪声,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4、场站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输气站场工人除在站场内及站场外沿部分管线进行定时巡检作业外,工作时间均在值班室进行计算机视屏或指令远程操作,加气站工人身上不允许带明火或静电进行加气作业,且在气体排污放散时,会产生少量的粉尘,天燃气短时间高压排空具有一定冲? 击力,操作不当容易引爆或伤害人员[2]。
LNG加气站危险因素辩识清单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泄漏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电火花造成火灾、爆炸等 储罐静电造成火灾、爆炸等 人体静电造成火灾、爆炸等 雷击火花造成火灾、爆炸等 雷击火花造成火灾、爆炸等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物理性爆炸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撞击火花造成火灾、爆炸等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明火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明火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 电火花造成火灾、爆炸等 蒸发气严重伤害 严重伤害 撞击火花造成火灾、爆炸等 电火花造成火灾、爆炸等 泄漏、爆炸等伤害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造成碰撞、及人身伤害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火灾爆炸、人身伤害 泄漏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明火造成火灾、爆炸等事故
5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4 5 5 5 5 5 2 4 4 4 4 4 4 3 4 4 4 4 5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2 1 4 3 3 3 3 4 3 3 3 3 2
15 12 12 12 12 12 12 12 10 10 10 10 10 10 8 5 5 5 5 5 4 4 16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0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失效 阀门泄漏 LNG泄漏 螺栓松动 照明设施引起火灾 误操作 使用通讯工具 人体静电 明火引起火灾 开停机按钮触电 阀门破裂 安全附件失效 阀门密封不良 鞋上有铁钉 阀门泄漏 违章用火 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 工具使用不当 仪器、仪表、传感失灵 阀门密封不良 管路障碍 操作低温管路 管路障碍、摔跌 疲劳作业 照明设施引起火灾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失效 空压机脱水不充分致使自动阀失灵 二 储罐区
天然气公司加油(气)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天然气公司加油(气)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1.化学性因素(1)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有的为原料,有的为中间产品,有的为产品。
常见的有氯、氨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等窒息性气体,铅、汞等金属类毒物,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2)生产性粉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滑石尘、电焊烟尘、石棉尘、聚氯乙烯粉尘、玻璃纤维尘,腈纶纤维尘等。
2.物理性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高温,如热油泵房、催化剂生产的焙烧岗位、加氢催化剂反应器内操作、夏天进人油罐车或油槽车内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库。
(2)噪声如来自机械力(固体或液体表面的振动),气体湍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电动力及磁动力等。
如催化“三机”室、加热炉、高压蒸汽放空、泵、球磨机、粉碎机、机械传送带、电气设备等。
(3)振动如循环压缩机转动;使用风动工具,如锻锤、风锤;电锯、捣固机;研磨作业的砂轮机、铣床、镟床;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火车等。
(4)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如料位计的Y射线等。
(5)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热处理时的高频电磁场,电焊、氩弧焊、等离子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加热金属、玻璃时产生的红外线等。
3.生物性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所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某些疾病。
如引起皮革工人、畜产品加工工人等职业性炭疽的炭疽杆菌,引起森林工作者的职业性森林脑炎的是由蟀传布的一种森林脑炎病毒等。
4.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特别多见于检修期间,有的一天工作10-12h,连续10d、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组织不当则不利于员工的健康。
(2)劳动精神过度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或生产不正常时。
如重油加氢,高压,硫化氢浓度大,易发生燃烧、爆炸和中毒,新工人紧张,老工人在试运行期间也十分紧张。
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及预防培训记录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职业健康检查的内容和项目 职业健康检查的时间和频率 职业健康检查的记录和报告
加强员工个人防护意识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减少与有害物质的接触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隐患,采取相应措施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为职业病预防提供依据
• 评估方法:采用定量或定性的评估方法,对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
• 注意事项:评估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加油站职业病预防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前后员工防护意识对比
培训前员工防护意 识现状:缺乏对职 业病危害的认识和 了解
培训后员工防护意 识提升:通过培训, 员工对职业病危害 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和了解
• 以下是用户提供的信息和标题: • 我正在写一份主题为“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及预防培训记录”的PPT,现在准备介绍“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方
法”,请帮我生成“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方法”为标题的内容 • 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方法
• 危害因素识别:通过现场调查、员工访谈、检测等方法,识别加油站内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噪声污染:加油 站设备运行产生 的噪声对员工听 力造成损害,长 期接触可导致听 力下降。
静电危害:加油 站员工在操作过 程中产生的静电 可能引发火灾或 爆炸事故,对员 工和顾客造成安 全隐患。
化学品危害:加 油站使用的各种 化学品可能对员 工造成皮肤刺激、 中毒等危害,长 期接触可导致身 体不适。
职业病危害程度
皮肤疾病:加油站内存在的油品和化学物质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过敏反应,导致皮肤 疾病。
天然气公司加油(气)站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天然气公司加油(气)站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汽车的保有量呈上升趋势,国内加油站和成品油库数量及其库容也相应地不断增加。
国内油库及加油站作业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缺乏有效监管,自动化程度不高,致使作业人员直接暴露在弥漫着多种有毒气体的环境中,且作业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职业病危害因素将严重危害他们的健康。
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油库及加油站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汽油、苯和噪声。
1.1 我国已将溶剂汽油和苯列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汽油和苯中毒已列入法定职业病范畴。
资料显示,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美国毒物与疾病登记署(ATSDR)为了避免汽油对公众的危害,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汽油污染空气的法规和相关数据。
1.2 加油站工人的关注则更侧重于人身安全。
1.3 结合本单位完成的某地区油库及某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包括溶剂汽油、苯、噪声的检测检验结果,对油库及加油站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2 对象及方法2.1 对象以加油站的作业工人为采样对象,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采样。
2.2 检测方法该项目的检测依据下列标准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 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
2.3 判定标准检测检验结果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7)等标准进行判定。
3 结果3.1 苯及溶剂汽油浓度检测结果见表1、油库及加油站作业人员中发油工及加油工2 个工种接触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而3 个工种接触溶剂汽油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燃气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报告[精品文档]
![燃气行业职业病危害分析报告[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8a9eb613c1ec5da50e270de.png)
职业危害分析报告一、天然气危害因素1、天燃气本身的危害因素燃气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又是在压力下输送的,由于管道及设备材质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漏气,有时引起爆炸、着火和人身中毒的危险。
当浓度达25~30%时,人会出现头疼、头晕、呼吸加速,心跳加快、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及肌肉协调运动失常等,当浓度进一步升高时,则出现意识障碍、四肢冰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电击样”死亡。
2、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由于燃气管道安装多是室外作业,夏天平均气温较高,高温首先引起血管膨胀,血液流动速度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身体能量加剧消耗。
脑部供血、供养下降。
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晒伤或可能导致人员中暑。
3、施工安装及运营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a、燃气管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喷砂除锈或角磨机除锈,机器使用不当或未穿戴防护工具很容易伤害到使用者;b、防腐作业时,防腐油漆中树脂成分为丙烯酸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溶剂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等,在喷涂过程中油漆及胶黏剂分别可挥发出丙烯酸、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腈、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甲酰胺、甲醛等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c、电焊作业:电焊作业时产生的氧化锰、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等有毒物质,人体吸入后对神经系统、眼和皮肤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电焊和气焊的弧光都可产生大量紫外线而引起电光性眼炎,伤害作业人员的眼睛。
d、噪声:在运营过程中,天燃气在天燃气管道内、容器内流动产生的动力性噪声管道安装程中,发电机、角磨机、抽水水泵的机械工作噪声,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4、场站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输气站场工人除在站场内及站场外沿部分管线进行定时巡检作业外,工作时间均在值班室进行计算机视屏或指令远程操作,加气站工人身上不允许带明火或静电进行加气作业,且在气体排污放散时,会产生少量的粉尘,天燃气短时间高压排空具有一定冲击力,操作不当容易引爆或伤害人员[2]。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表格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表
序号 场所名称 1 2 3 加油站 加气站 液化气站 存在主要危害因素 汽油、苯系物、噪声、一氧化碳 噪声、甲烷、一氧化碳、 丙烷、丙烯、正丁烷、异丁烷、丁烯、 硫化氢、噪声 粉尘、噪声、高温聚氯乙烯、氯乙烯、 根据所产塑料产品而 盐酸、氯气、三氯乙烯、苯、甲苯、氨 言 、一氧化碳、甲醇等 粉尘、矽尘、噪声、高温、振动 电焊尘、锰尘、臭氧、一氧化碳、紫外 线、噪声、氮氧化物、乙炔、 无机粉尘、噪声、 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环己酮、乙 酸乙酯、汽油、 粉尘、噪声、高温 高温、噪声、 粉尘噪声、高温、过氧化物,醛类、脂 类、酸类等 普通原料粉尘、药物性粉尘、有害气体 、有毒蒸气。 粉尘、噪声、高温 水泥尘、铝尘、噪声 水泥尘、铝尘、噪声、高温 噪声、高温、生物因素 炭黑尘、矽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 化硫、 粉尘、云母尘、噪声、振动、 粉尘、噪声、振动 粉尘、噪声 矽尘、铅烟、氨、氟化氢、高温、苯、 甲苯、二甲苯等 粉尘、噪声、振动、高温 粉尘、化学物质如添加剂等 根据加工类别 机械制造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锻造 焊接 机加工 涂装 种子加工及仓储 脱水蔬菜加工 油脂公司 制药企业 酒生产企业 砼商企业 加气块建材企业 乳制品企业 碳素生产企业 石材加工 铝合金门窗加工 塑钢门窗加工 玻璃制品加工 棉花加工企业 食品加工企业
天然气企业危险源辨识

第2页共6页(6)高处坠落:高空作业等;(7)灼烫:锅炉、加热炉、焊接等;(8)物体打击:设施维护;(9)起重伤害:吊装设备;(10)坍塌:垂直运输(行吊)等;(11)车辆伤害:交通事故。
(12)噪声危害:包括机械性噪声、振动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等。
4.2.3.2生物性、生理和心理性危险:(1)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微生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等;(2)负荷超载过渡疲劳,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辩识及听力功能异常;健康状况异常等。
4.2.3.3行为性危险:(1)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3)监护失误等。
4. 2. 3. 4与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规定相悖的而存在危险因素。
4.2.4辩识危险源及危害时,必须考虑危险、危害的状态和时态以及其他因素(1) 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第3页共6页"(2)~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3)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因素;(4)对外部可施加影响的危险因素。
4.2.5危险源辨识方法可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事件树、故障树等方法。
4.2.6各部门辨识收集的危险源,应填写[危险源清单]。
4.2.7 3 风险评价4. 3.1风险初评由管道安全保卫部组织公司内各部门、分公司(含场站),依据[危险源清单],按附录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初步确定重大危险源并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连同[危险源清单]一并上报管道安全保卫部。
4. 3.2管道安全保卫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各部门上报的[危险源清单]中所列危险源进行确认和再评价。
公司采用D=LEC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
确认评价后的[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定后,报管理者代表或主管领导批准。
4. 3.3对重大危险源,应针对控制项目制定目标,并编制相应的管理方案,予以实施。
第4页共6页4.3.4对于一般危险源,各部门按相应的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进行第2页共6页(6)高处坠落:高空作业等;(7)灼烫:锅炉、加热炉、焊接等;(8)物体打击:设施维护;(9)起重伤害:吊装设备;(10)坍塌:垂直运输(行吊)等;(11)车辆伤害: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