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首家保,芦慎,王彤华,杨小辉【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缺损,专门是残余创面利用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的医治成效。
方式两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成效;A组: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组10例,采纳皮能快愈敷料(双层结构的真皮重建移植物)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
B组:异体脱细胞真皮支架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患者创面10例。
对照评估两组植皮区存活皮片外观,随访近期、远期植皮区皮肤的弹性情形,骨、肌腱外露后皮能快愈敷料及异体脱细胞真皮支架存活情形。
结果两组病例植皮区存活皮片均外观好,皮肤的弹性好,与B组相较,A组患者骨、肌腱外露后利用皮能快愈敷料存活。
结论采纳皮能快愈敷料与自身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医治,可在骨、肌腱外露的创面存活。
【关键词】皮肤软组织;缺损;皮能快愈敷料目前各类创伤常见,如交通事故、工业创伤等。
创伤伤及表皮、真皮,及肌腱与骨骼,大多数患者不肯同意加倍复杂的手术方式,我科采纳皮能快愈敷料(人工真皮)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较为中意的成效。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病例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5~55岁,烧伤6例,车祸伤8例,工作中受伤6例。
烧伤程度均为Ⅲ度,有4例伴有肌腱或骨外露。
依照临床分型标准确信为Ⅱ~Ⅲ型,20例中10例采纳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设为A组;10例利用异体脱细胞真皮支架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患者创面,设为B组。
手术方式 A组:第一对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清创、止血。
依照创面的形状与面积,选用适合的皮能快愈敷料,第一将皮耐克浸在生理盐水20~30 min,软化后将其覆盖于创面,硅胶膜面朝上,然后将皮耐克边缘与皮肤处缝合起来,硅胶膜面处打孔引流。
覆盖纱布、棉垫,轻轻压迫、固定。
术后常规换药,如有积液那么扩大引流孔引流,2~3周再次手术:去除硅胶膜,见红色的良性肉芽组织,刮出其上的肉芽膜,再在其上移植自体刃厚表皮。
B组:关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清创、止血。
皮能快愈敷料在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皮能快愈敷料在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3-09T16:26:17.46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李崇进周昕彭正进王晓丽[导读] 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绵阳皮能快愈敷料(又称人工真皮、皮耐克、PELNAC)是指由抗原性极低的无末端胶原蛋白海绵与硅胶膜所组成的双层结构移植物.李崇进周昕彭正进王晓丽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作者简介:李崇进、男、(1962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烧伤整形美容,致力于烧伤整形美容和大面积烧伤的抢救治疗和功能重建及烧伤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摘要】目的对皮能快愈敷料在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行整形手术创面修复的患者资料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实验组采用皮能快愈敷料联合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皮片全部成活,皮片弹性好、外观佳,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供皮区愈合时间、愈合后色素沉着、瘢痕形成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能快愈敷料应用于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的修复效果理想,且不会造成供皮区继发性瘢痕增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皮能快愈敷料;整形手术;创面修复;应用效果ApplicationofPELNACinPlasticSurgeryWoundRepairLIChongjin,ZHOU Xin,PENGZhengjin,WANG Xiaoli (MiangyangPeople’sHospital,Mianyang, Sichuan,621000)【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andapplicationofSkinGraftDressings(PELNAC)inplasticsurgerywoundrepair??Methods:nformationof68casesofplasticsurgeryfromFebruary2012toFebruary2015werecollected??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34caseseach?? 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autogenousmediumthicknessskingraft;theexperimentalgroupweretreatedwithPELNACcombinedusingofautologo -thicknessskingraft??Theclinicallyrepairingeffectofthetwogroupwerecompared??Results:Theskinofallcasesintwogroupssurvived,withgoodelasticity,goodappearance,andthereisa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mparedw(iththepreoperativestatus??Thehealingtime,pigmentdeposits,scarringindexoftheexperimentalgrouparesuperiorto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issignificant P<0【??K0e5y)??woCrodnscl】usion:TheeffectofPELNACinplasticsurgerywoundrepairisideal,andnosecondaryscarhyperplasiaoccurred?? Ithasahighclinicalvalue?? PELNAC;Plasticsurgery;Woundrepair;Applicationeffect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19-01皮能快愈敷料(又称人工真皮、皮耐克、PELNAC)是指由抗原性极低的无末端胶原蛋白海绵与硅胶膜所组成的双层结构移植物.将其应用于创面修复整形手术中时,能够在贴附后2~3周,有纤维母细胞及毛细血管由创面母床及周边组织侵入皮能快愈敷料的胶原蛋白海绵层,使得胶原蛋白逐渐被降解,并被新生的肉芽组织所代替,从而起到创面修复的理想作用.本院近年来便在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应用皮能快愈敷料,其对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烧伤瘢痕挛缩、深部组织外露的效果良好.现通过组间比较的方式,论述皮能快愈敷料在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优势,并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5年2月行整形手术创面修复的患者资料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7~54岁,平均年龄(32±6??71)岁,其中瘢痕19例,黑痣8例,纤维瘤7例,该组患者采用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实验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5~52岁,平均年龄(34±5??68)岁,其中瘢痕16例,黑痣10例,纤维瘤8例,该组患者采用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创面.两组患者经一般资料比较显示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待病灶切除、创面彻底止血后,采用自体中厚皮片,将皮片修剪成创面形状大小后,直接缝合于创面处.缝合完毕后加压包扎,若患者创面位于关节部位或是关节附近,需在缝合完毕后予以外固定以制动.术后定期换药,常规抗感染治疗. 实验组34例患者采用皮能快愈敷料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创面:首先与对照组一样进行病灶切除,松解功能部位的瘢痕挛缩,彻底止血.然后根据创面部位的大小与形状,选择修剪合适的皮能快愈敷料浸泡于加入了适量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中20~30min,待皮能快愈敷料充分软化后将其覆盖于创面上(为促进愈合,可在局部创面内加入一些生长因子),注意将硅胶面朝上.紧密覆盖后,将皮能快愈敷料边缘与皮肤处密集缝合.术后于创面覆盖纱布、棉垫、打包,适当加压固定.术后10d左右便可打开包,开始定期换药,换药时发现其下有积液,可轻轻挤出.术后2~3周可行二次手术,观察到创面肉芽生长红润,硅胶膜与创面分离,便可去除硅胶膜,轻轻刮去创面表面膜性渗出物.然后取自体刃厚皮片,将皮片修剪成创面大小,以生理盐水充分清洗创面后,移植自体刃厚皮片于创面新生的新鲜肉芽组织表面,缝合边缘,加压包扎[1].1??3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在整形手术创面修复完毕后,进行创面修复效果的观察与比较.观察指标包括皮片成活情况、成活皮肤弹性、色泽、创面修复时间、供皮区愈合时间、瘢痕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组间对比用x2检验,P值<0??05代表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创面修复效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均获得为期6个月的随访, 观察创面修复情况及皮片成活情况,随访结果可见,两组的皮片全部成活,修复区皮肤弹性均比较良好,色泽也较接近正常肤色,两组创面修复效果较手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而实验组创面修复效果略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并非十分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供区情况比较分析观察比较两组的供区各指标,实验组供区愈合时间、供区色素沉着明显,供区瘢痕明显等指标要低于对照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两组供区情况比较分析3讨论传统的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主要是采用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此种修复方法虽能一定程度的改善创面区域皮肤功能及外观,但同时也会导致供区形成新的瘢痕,出现供区与受区皮肤均被不同程度“破坏”的情况,尤其是瘢痕体质的患者,经自体中厚皮片移植后会使供区瘢痕更加明显,完全影响整形的效果,难以达到供区与受区皮肤外观与功能的理想恢复.且整形手术创面修复效果不理想,同时还会对供区皮肤带来破坏,这也不是患者愿意看到的现象,很多患者在这样修复后对外观及功能不满意,认为修复后供区与受区皮肤美观度差,会对自己日常工作与生活带来影响,有的患者甚至因为对手术不满意还会与手术医生产生纠纷,从而给医院带来负面的影响.基于传统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存在的缺点,临床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也在积极寻找其他能弥补这种缺陷的修复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应用皮能快愈敷料进行创面修复,能够有效规避传统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中存在的对供区皮肤造成破坏这一缺点,从而促进创面修复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整形手术的满意程度.因此,皮能快愈敷料在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皮能快愈敷料属于一种新型的双层结构人造皮肤,其是由抗原性极低的无末端胶原蛋白海绵和避免感染的硅胶膜所组成(主要成分来源于猪肌腱),将其应用于创面修复的真皮重建中时,能够充分遮盖住暴露的骨与肌腱.皮能快愈敷料敷贴于创面后,2~3周左右便会从创面母床及周边组织中生出纤维母细胞与毛细血管并侵入皮能快敷料的胶原蛋白海绵层,使得胶原蛋白逐渐被降解,最终被新生的肉芽组织所代替.这种良好的契机下,再于新生肉芽组织上植入刃厚的薄皮表层,便可达到比较理想的创面修复效果[3].虽然与传统的自体中厚皮片移植相比较,应用皮能快愈敷料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后创面区域在皮片成活率、修复美观程度与功能恢复方面的差异并非十分明显,但是比较两者的供区皮肤可见,应用皮能快愈敷料的患者在供区愈合时间、供区色素沉着、供区瘢痕等方面的指标均是明显优于传统自体中存皮片移植的患者.究其原因,是因为通过皮能快愈敷料的应用,使创区长出新的肉芽, 由此可以减少皮片移植的厚度,进而降低对供区的破坏,使__________供区能够在取皮后比较快速的愈合恢复,尽可能地保证供区皮肤的美观与功能,以此来获得受区与供区“双赢”的局面,进一步提升整形手术创面修复的效果[4-5].通过本次研究资料统计也发现,应用了皮能快愈敷料的实验组供区愈合时间、供区美观与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只应用自体中厚皮片移植的对照组,由此也论证了皮能快愈敷料在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同时,通过对本院对皮能快愈敷料临床应用资料的总结认为,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当注意如下几点,以便能进一步地保证该敷料充分发挥作用:其一,皮能快愈合敷料手术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创面修复后外表美观,对供区创伤小,可多次取皮,但采用该敷料时需要分2次手术进行,并增加手术费用,这种情况应在术前向患者详细讲明,以取得患者的充分配合,避免术后发生纠纷;其二,皮能快愈敷料适用于外伤性皮肤缺失、慢性溃疡创面、深度烧伤创面、病灶切除创面以及瘢痕挛缩松解术后创面,若患者不属于上述创面,则需谨慎考虑是否采用, 以保证手术实施的安全性;其三,皮能快愈敷料应用时,创面要反复冲洗、清洁干净,止血彻底,以防术后感染,且敷料与创面需紧密贴合,避免皱褶[6]. 总而言之,将皮能快愈敷料应用于整形手术创面修复中时,可明显改善创面区域皮肤的外观及功能,促进供区皮肤恢复,属于一种比较理想的创面修复方式,值得选择.参考文献[1] 汤样华,曾林如,岳振双,徐灿达,辛大伟??皮能快愈敷料联合全厚皮移植修复手掌部软组织缺损[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313-314?? [2] 李传荣??软骨和组织工程人工真皮在鼻尖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2013,8(8):65?? [3] 于炳洋??人工真皮(皮能快愈敷料)治疗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D]??烧伤整形外科学??苏州大学,2014?? [4] 王浩,陈欣??人工真皮修复急性创伤后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14例[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2):7977-7980?? [5] 葛乃航,徐健,陆朝蓉,刁永力,刘德琴,严晓鸥?? 皮能快愈敷料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9):80?? [6] 彭奇浩,李明明,银桂彬,李钟安??皮能快愈敷料在蛇伤性肢体溃疡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6(15):134-135。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在探讨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详细分析了现有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分类和特点,生物衍生材料在修复中的应用,仿生材料和先进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实践与效果评价。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全面论述了皮肤创面修复材料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皮肤创面修复材料, 生物衍生材料, 仿生材料, 先进技术, 临床实践, 效果评价, 研究现状, 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意义, 皮肤修复1. 引言1.1 研究背景皮肤创面修复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领域,涉及到外科手术、创伤修复和美容整容等多个方面。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美容的需求不断增加,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皮肤创面修复材料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从最初的传统材料如纱布、纱线,到现在的生物衍生材料和仿生材料,不断推动着皮肤创面修复领域的发展。
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传统材料的耐受性和生物相容性不佳,以及新材料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需求。
对于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和总结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皮肤创面修复材料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确立是为了深入探究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修复材料在皮肤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为进一步提升皮肤创面修复技术和临床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现有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分类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生物衍生材料、仿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有效的修复材料选择和应用策略。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皮肤创面修复材料是指用于治疗和修复各种皮肤创面的材料,包括慢性创面、烧伤、手术切口和外伤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本文将对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自体皮肤移植自体皮肤移植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皮肤创面修复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患者自身的健康皮肤组织移植到受损的皮肤部位,以促进创面愈合和修复。
自体皮肤移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良好的愈合效果,但也存在着供体皮肤不足、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自体皮肤移植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创新。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了大量的自体皮肤修复材料,包括自体角质细胞移植、自体表皮移植和自体真皮移植等。
这些自体皮肤修复材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供体皮肤的需求,还可以避免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自体皮肤修复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生物活性膜生物活性膜是一种由天然或合成生物材料制成的膜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生物活性膜可用于覆盖创面表面,促进创面愈合和修复。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生物活性膜主要包括胶原蛋白膜、透明质酸膜和生物膜等。
胶原蛋白膜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研究表明,胶原蛋白膜可促进创面内新生血管的生成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助于提高创面愈合速度和质量。
透明质酸膜是一种合成的生物活性膜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透明质酸膜可增加创面内透明质酸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和再生。
生物膜是一种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复合生物活性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生物膜可促进创面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助于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和功能重建。
五、纳米技术在皮肤创面修复材料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米尺度材料进行制备和加工的新技术,可用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药物释放效果。
应用皮耐克修复难愈创面体会

应用皮耐克修复难愈创面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皮耐克(又称皮能快愈敷料、人工真皮)修复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44例于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难愈性创面治疗的患者,并将其随机且平均分组,组别分别为I组和Ⅱ组。
对所有患者都给予抗感染治疗,改善其微循环;另外对I组患者用聚维酮进行外敷,在进行换药治疗后,若患者的创面未愈则对其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对Ⅱ组患者早期实行清创,在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再实施I期外敷皮耐克,Ⅱ期植皮手术治疗。
结果本案例中,I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8.2±1.3)天,其中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有12例,有6例进行换药治疗而愈合,但在愈合之后其出现疤痕增生的现象严重;Ⅱ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1.4±1.1)天,其中创面较大的患者有7例,经进行外敷人工真皮手术后,其肉芽生长符合标准,随后对其进行了植皮手术,另11例患者则对其进行了换药治疗,手术后,所有患者创面的愈合结果都令人满意,而且疤痕增生程度也不明显。
结论应用皮耐克修复难愈性创面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恢复能力强,而且也能减少术后的疤痕增生,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皮耐克难愈创面修复【中图分类号】R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119-02难愈性创面在外科临床中是一种比较多见也比较容易产生的疾病,但其产生的病因非常多而且复杂,病程长久且容易反复,在临床治疗当中,对创面的修复比较困难,而且有些难愈性创面还会产生癌变的可能[1]。
对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一直困扰着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
现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皮片、皮瓣移植及人工真皮(或结合皮片)移植等方法[2]。
文章选取了44例于我院就诊难愈性创面的患者,并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不同的治疗,并分析了其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案患者44例,均为难愈性创面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组别为I组和Ⅱ组。
皮能快愈敷料和自体断层皮修复创面的疗效与护理

专 业 技 术 篇
Mo d e m H o s p i t a l Ma r 2 0 1 3 V o l 1 3 N o 3
皮 能 快 愈 敷料 和 自体 断 层 皮修 复 创 面 的 疗 效 与护 理
陈祝 演 阮晓 玲 陈 娟
位, 在 年轻 人 群 中居 首 位 。深 部 暴 露 创 面 因有 肌 腱 、
神 经 、骨或关 节等 组织 外 露 , 处 理 十分 困难 , 如 何 有效 地
将2 0 0 9年 8月 ~ 2 0 1 1年 8月 在 我科 住 院 的患 者 6 0
覆 盖创 面 , 最 大 限度地 恢 复肢 体 功 能 , 是 临 床治 疗 的重 要 课 题 。修 复深 部组织 暴 露创 面 目前 常见 的 方法 是 皮瓣 修 复、 皮 瓣复合 游 离植皮 修 复 或 二期 修 复 , 但 如果 创 基 条 件 差 或创 面周 围的皮 肤条 件及 血液供 应情 况不理 想 , 或患 者 身 体状 况差 不能耐 受 较长 时 间手 术 等 , 则 修 复 非常 困难 。 我科 于 2 0 1 1 年 6月承接 了湛 江市科 技 攻 关项 目《 皮 能 快 愈 敷料 和 自 体 断层 皮复 合 修 复深 部 组织 暴 露创 面 的疗 效 探 讨》 研究 , 已取得 了较满 意 的疗 效 , 现报 道如 下 。
C HE N Z u y a n,RU A N Xi a o l i n g,C HE N J u a n
【 摘
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目的 观 察皮能快愈敷 料和 自 体断层皮复合修复深部组 织暴露创 面的疗效及 护理方 法。方
将2 0 0 9年 8月 一 2 0 1 1 年 8月入 院 的 6 0例 患 者 。 采 用等 组 实验 法 随机 分 为 实验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3 O例 。对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皮肤创面修复材料是指用于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材料,包括传统的敷料材料和新型的生物材料。
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对于提高皮肤创面修复的效果和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传统敷料材料的改进和新型生物材料的应用两个方面综述皮肤创面修复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传统敷料材料是最早被应用于皮肤创面修复的材料,如纱布、胶布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敷料材料得到了一定的改进。
纱布经过密度和纤维材料的改良,可以增加保湿性和透气性,并且能够加速创面愈合。
胶布的粘合性能也得到了改进,能够更好地固定创面,避免局部感染和脱落。
还有一些具有吸附性能的敷料材料被引入,如氧化锌敷料和膜材料,能够吸附伤口分泌物,保持创面干燥,促进愈合。
除了传统敷料材料的改进,新型生物材料在皮肤创面修复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被用于皮肤创面的修复。
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吸附性,能够促进组织再生和创面愈合。
研究发现,胶原蛋白可以提高创面上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加速创面愈合的速度。
胶原蛋白还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血液供应,进一步促进创面的修复。
除了胶原蛋白,还有一些其他的生物材料被应用于皮肤创面修复,如聚乳酸、明胶等。
生物活性因子的应用对于促进皮肤创面修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活性因子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活性物质,常用的生物活性因子有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纤维连接蛋白生长因子等。
研究发现,通过载体材料将生物活性因子植入创面,能够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载体材料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创面愈合。
皮耐克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皮耐克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王维;易显富;康中山;罗明;吴文强;肖敏【摘要】目的探讨皮耐克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48例患者采用皮耐克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31例患者二期联合使用皮片移植术修复创面,对手部外观与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15例患者单纯用皮耐克修复创面,31例皮肤缺损较大患者联合二期植皮修复创面,2例患者创面感染,再次清创后行皮瓣修复术.所有患者创面修复后外形良好,随访均未见明显局部瘢痕增生或挛缩.按照王宗立手部功能效果的评定标准,优30例,良11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85.4%.结论皮耐克可单独用于手外伤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对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可联合自体皮片移植进行修复,该项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风险小、副损伤小、临床效果确切等特点,是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的一种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7(023)009【总页数】3页(P848-850)【关键词】皮耐克;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作者】王维;易显富;康中山;罗明;吴文强;肖敏【作者单位】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十堰442000;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十堰 44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1随着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十堰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机床冲压伤为主的手外伤在作者所在医院创伤患者中尤为常见。
由于手外伤不仅伤及表皮、真皮,有时还会损伤到皮下组织甚至肌肉与骨骼,造成骨外露,修复要求高,如何重建手部良好的外形以及最大程度的恢复手部功能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
长期以来,手术清创并皮肤或皮瓣移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存在取皮区瘢痕增生、愈合时间长、皮瓣坏死风险大、皮瓣臃肿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新材料、新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Modern Surgery 2010 年第 7 卷 第 1 期
·临床医学·
· 2 7·
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研究
首家保, 芦 慎, 王彤华, 杨小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缺损, 特别是残余创面使用皮能 快愈敷料修 复的治疗 效果。方法 两组 皮肤软 组织缺 损的
6 陈锦河, 郑亦庆, 郭毅斌, 等. 早期削痂治疗Ⅱ度创面为主的大面 积烧 伤 14 例. 福建 医药, 2002, 24( 5 ) : 27228.
( 本文编辑: 宋 青)
·作者须知·
数字
执行 GB / T 15835 - 1995《 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 规定》。公 历世纪、年 代、年、月、日、时 刻和 计数、计 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后超过 3 位数字时, 每 3 位 数字一 组, 组 间空 1 /4 汉字 空, 如:“1, 3291476 , 5” 应写成“1 3291476 5”。但序数 词和 年份、页数、部 队番 号、仪 表型 号和 标 准 号不 分 节。百 分 数的 范 围和 偏 差, 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 省略, 如: 5 ~95% 要 写成 5 % ~95% ; 5012 ±016 % , 要写 成( 5012 ±016 ) % , 7514 ±1812 mg/ L 要写成( 7514 ±1812) mg/ L。附带尺寸的数值相乘, 按下 列方式 书写: 4 cm× 3 cm× 5 cm, 而不写成 4× 3× 5 cm3 。
作 者单位 : 545005 广西 , 广 西 医 科 大 学第 四 附 属 医 院 烧 伤 整 形 外 科
113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46 岁, 因电弧烧伤多 处 6 天入院。入院查体: 见右踝关节前面 8 cm× 6 cm 大 小烧伤伤创面, 皮革样改变, 诊断: 右踝关节电弧烧 伤后皮肤坏死。手术中见达肌腱, 清创止血后, 采用 皮耐克修复, 3 周后自体刃厚皮片覆盖。术后植皮 区存活。皮片 外 观 好。6 个 月 后随 访, 右 踝关 节 功 能好, 活动自如, 大腿自体刃厚供皮区只有轻微色素 沉着。 2 结果
皮能快愈敷料( 皮耐克) 是由日本 GunzeLimited 公司生产, 由抗原性极低的无末端胶原蛋白海绵和 硅胶膜组成的双层结构移植物, 用于全层皮肤缺损 的真皮重建, 能够遮盖住暴露的骨和肌腱; 皮耐克的 主要成分为来源于猪腱的无末端胶原, 皮能快愈敷 料贴附后 2 ~3 周有纤 维 母细 胞和 毛细 血管 从 创面 母床和周边组织侵入皮耐克的胶原蛋白海绵层, 胶 原蛋白逐渐被降解并被新生的肉芽组织所代替。一 般在 2 ~3 周时在新生 的 肉芽 组织 上植 入刃 厚 的薄 层 表 皮。 皮 耐 克 是 一 种 新 型“ 双 层 结 构 人 工 皮 肤 ”[ 1 ~3 ] 。
2 Yannas IV, Burke JF. Desi gn of anartificial skin. I. Bas ic design prin2 ciples . J Bi omed Mater Res, 1980, 14( 1 ) : 65281.
3 Matsuda K, Suziki S, Isshi ki N, et al. In fluence of glycosam i nogly2 cans on t he collagen sponge component of abilayer artificial s kin. B io2 materials , 1990 , 11( 5) : 3512355.
手术效果; A 组: 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组 10 例, 采用皮能快愈敷料 ( 双 层结构的 真皮重 建移植 物) 与自体 刃厚皮 片复合 移植。B
组: 异体脱细胞真皮支架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患者创面 10 例。对比 评估两组植 皮区存活皮片 外观, 随访近期、远期
植皮区皮肤的弹性情况, 骨、肌腱外露后皮能快愈敷料及异体脱细胞真皮支 架存活情况。结 果 两组病 例植皮区存 活皮片均
胞异体真皮支架是不能成活的, 而皮耐克可以生长 成活。而且目前异体皮来源比较困难, 市场上供应 越来越少。与皮耐克修复的创面相比较植皮区皮肤 的弹性不如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的创面, 平整性差。
采用薄的表皮, 取皮部位损伤小, 色素沉着轻, 愈合快, 瘢痕少。创面的修复应用大张自体中厚皮, 但常受自体皮源不足的限制, 且取皮区愈合后留有 大量的瘢痕[ 6] 。
· 28 ·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Modern Surgery 2010 年第 7 卷 第 1 期
现在的组织工程皮肤包括自体或异体培养的表 皮片真皮替代物及含表皮和真皮双层结构的皮肤替 代物 3 种。其中真皮替代物多应用于全层皮肤缺 损。理想的人工皮 肤 应包 含表 皮和 真皮 两 层结 构, 并且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下列优点: 两者之间连接 紧密; 具有柔韧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 移植到创面后 很快即与创面良 好贴 附; 安全、不携 带病 毒; 表 皮和 真皮成分能尽快完成自身增殖、分化和功能成熟, 形 成更接近于生理的永久性的皮肤替代物等。
4 姜笃银, 陈壁, 贾赤宇, 等. 戊二醛交联的异种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 质的 制作及 临床 应用观 察. 第四 军医大 学学 报, 1999, 20 ( 5 ) : 3712 374 .
5 贾生贤, 廖镇江, 黄伯高, 等. 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片复合移 植的 临床 应用. 中华 整形 外科杂 志, 2001, 17( 4) : 2272229.
[ 参考文献]
1 Suzuki S, Kawai K, Ashoori F, et al. Long2term fol low2up study ofarti2 ficial derm is ompos ed of outer silicone layer and i nner col lagen sponge. Br J P las tsurg, 2000, 53: 6592666 .
植皮 区外观 植皮 区皮肤 的弹 性 骨、肌腱外 露情 况
皮片存活外观好 皮片存活外观好
弹性好 弹性较好
皮能快愈敷料存活 异体脱细胞真皮支 架不存活
3 讨论 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受伤后较常见的情况, 常合
并有骨、肌腱的外露, 修复起来较复杂, 也较困难, 以 往的手术方法治疗方法是: 如没有骨、肌腱的外露则 使用皮片( 包括中厚及全层皮片) 来覆盖封闭创面, 如有骨、肌腱的外露则使用皮瓣修复, 但皮瓣修复的 方法造成创伤大, 修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区外形差, 臃肿, 有明显的功能障碍。
评估植皮区存活皮片外观, 术后随访 6 个月, 观 察植皮区皮肤的外 观、弹 性、骨、肌 腱外 露时 存活 情 况。结果: 两组病例植皮区存活皮片外观好, 皮肤的 弹性 A 组比 B 组好, 骨、肌腱 外露 时 A 组应 用皮 耐 克存活, 两组病例治疗效果比较见表 1。
组别 A组 B组
表 1 两组病例治疗效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较
外观好, 皮肤的弹性好, 与 B 组相比, A 组患者骨、肌腱外露后使用皮能快愈敷料存活。结论 采用皮能 快愈敷料与 自身刃厚
皮片复合移植治疗, 可在骨、肌腱外露的创面存活。
[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 缺损; 皮能快愈敷料
[ 中图分类号] R62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6812102X( 2010) 0120027202
目前各种创 伤常 见, 如 交通 事故、工 业 创伤 等。 创伤伤及表皮、真皮, 及 肌 腱与 骨骼, 大 多数 患 者不 愿接受更加复杂的手术方法, 我科采用皮能快愈敷 料( 人工真皮) 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取得较为满意 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病例患者 20 例, 男 16 例, 女 4 例, 年龄 25 ~55 岁, 烧伤 6 例, 车祸伤 8 例, 工作 中受伤 6 例。烧伤程度均为Ⅲ度, 有 4 例伴有肌腱或骨外 露。依照临床分型标准确定为Ⅱ ~Ⅲ型, 20 例中 10 例采用皮能快愈敷料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设为 A 组; 10 例使用异体脱细胞真 皮支架 与自体 刃厚 皮片 复合移植修复患者创面, 设为 B 组。 112 手术方式 A 组: 首先对皮肤软组织缺 损创面 进行清创、止血。根据创面的形状与面积, 选用合适 的皮能快愈敷料, 首先将皮耐克浸在生理盐水 20 ~ 30 min, 软 化 后将 其覆 盖于 创面, 硅胶 膜面 朝 上, 然 后将皮耐克边缘与皮肤处缝合起来, 硅胶膜面处打 孔引流。覆盖 纱布、棉 垫, 轻 轻压 迫、固定。 术后 常 规换 药, 如有 积 液则 扩大 引流 孔引 流, 2 ~3 周再 次 手术: 去除硅胶膜, 见红色的良性肉芽组织, 刮出其 上的肉芽膜, 再在其上移植自体刃厚表皮。B 组: 对 于皮肤软组织缺 损 创面 进行 清创、止血。根 据 创面 大小修整异体脱细 胞真皮支架 覆盖创面 ( 毛面朝 里) , 刃厚皮片覆盖其上, 缝合边缘, 打包加压包扎 10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