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组织文化

合集下载

华为组织文化PPT课件

华为组织文化PPT课件
5、有效的激励
华为集团有严格的绩效考 评制度,目前采用季度考 核、年度总评的方式,围 绕季度工作目标与目标完 成情况等级评分,保持企 业快速增长。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企业文化建设
系统调节工具
培养“狼性” 维护“狼性”
精神层
严格的规章制 度—保障
公平完善的激 励—动力催化 剂
培训种类:
1)上岗培训:军事训练,企业文化、车间实习与技术培训和营销理论,市场演 习; 2)岗中培训:实地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结合;自我开发与教育开发结合;传统 教育与网络教育结合; 3)下岗培训:岗位调换;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华为文化建设
4、制度化的用人
开题报告
企业组织文化 ——华为
工商管理1206——第五组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

性 狼性
物质层
制度层
理念层 精神层
行为层
形象层
市场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竞争!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核心价值观 使 命
愿景
对利益相关者的承诺
我们的定位
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核心价值观 我们的使命 我们的愿景
学习、创新、获益、团结、公平
追求实现客户的梦想,为客户全心打造最好最适用的产品
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利益共同体;发展核心技术体系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34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课件(共34张PPT)
主张抨击旧道1919《新青年》第六卷5号
(刽子手)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 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 什么痨病都包好!”
愚昧迷信,缺乏科学知识
思想革命
欧洲人因为拥护德(德莫克拉西)、赛(赛因斯)两先生 , 走出了黑暗的封建社会。对于中国而言,只有这两位先生才 可以救中国。赶走中国在政治、道德思想、艺术领域上的一 切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
领域的革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
——初中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
——陈独秀
办什么杂志?
一本杂志如何 去改变思想?
阅读P56-57,完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表格(自主学习1)

化 运
“站着说! 不要跪!”长衫人物 吆喝说。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 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 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奴隶 性!”长衫人物又鄙夷似的说,但也 没有叫他起来。
自主学习2:人物特征? 反映什么社会现象?
VS 长衫人物
(上层)
阿Q (底层)
辛亥革命后, 阶级观念、封 建专制等旧道 德旧文化盛行
思想革命:抨击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口号)
你是一名初中生游客,今天学校组织参观“新青年编辑部旧 址”,你被眼前某个展柜吸引,那里陈列了中国近代著名杂志 《Q杂志》和《X青年》,但一旁还有几张人像照片和著作封面 残缺无法辨析,你很想知道他们是谁,还有这几本著作是什么?
NPC:欢迎玩家来到“新青年”剧本杀游戏现场,请协助NPC完 成通关任务,即可获得“搜证”机会。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典例研析】 《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其得讫于朝, 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 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这反映了当时江苏 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 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 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 【答案】D【详解】考查宋代的地区文化的发展。书院的出现是文化繁荣的重要 表现,在宋理宗时期江苏各地书院“尤夥”,它分布在江苏各地,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叙述的是宋代江苏书院的分布,没有涉及书院内部的发展和制度化,故A项 不符合题意;传统儒学受到质疑是明清时期,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书院分 布在江苏苏州、丹阳、丹徒、徐、淮等地区,这些地区不可能都是政治中心,故 C项不符合题意。
运主动义将也民在主这科一学时两期面传旗入帜 中插 国在 。了人们的心中,随从着学法习国“与器苏物联”到留“制学度生”的再学到习“思与想回” 国传播,马克思
(三)现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1.新中国成立初期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2)内容 ①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 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②提出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元整合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最初以口头传说和史诗的形式出现。其后,学校、书
籍,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等逐渐发展成为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要载体。然而,
课 难以抵御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战争,以及对资源的过渡消耗,使得这些遗 产不断遭受破坏。正是认识到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

企业大学PPT课件

企业大学PPT课件

二、企业大学的介绍
2.企业大学的基本框架
三大基石,四大体系
企业组大织学与员工发展
课师
营评
程资
销估
体体
模体
系系
式系
动态的能力与职业发展体系 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
成熟的企业文化与清晰的战略定位
二、企业大学的介绍
• 基石一 :企业大学的战略定位
– 企业大学在设立时,需要明确其战略定位来保证能真 正发挥其战略推动作用。
企业大学
——培训的革命
目录
一、培训革命的产物——企业大学 二、企业大学的介绍 三、企业大学的战略角色 四、企业大学的课程设计和培训方式 五、企业大学培养世界一流员工的方法
一、培训革命的产物——企业大学
1.历史上四次培训的革命
(1)第一次:手工业师徒制培训的出现 特点:每个学徒都有明确的师傅,有明确的培训内容 (2)第二次:大工业出现后技能普及培训的出现 特点:标准化,大批量和高效率,但是为了配合机器,缺少个性化 (3)第三次:GE培训中心的诞生 特点:一线员工&管理人员培训双管齐下 (4)第四次:MOTO大学与全价值链培训 特点:出现了真正的“综合性企业大学”
——王世英,吴能全,闫晓珍.培训革命[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8
一、培训革命的产物——企业大学
2.从传统培训中心到企业大学的跨越
(1)传统培训中心与企业大学的区别
一、培训革命的产物——企业大学
(2)企业大学的内部特征 ①有明确的职位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这是建立企业大 学的前提 ②建立了核心胜任力模型,岗位任职资格体系和相应的评估体系 ③建立了建立胜任力模型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以 便员工在全职业生涯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接受相应的培训

组织行为学(吉林师范大学)第六章 组织文化

组织行为学(吉林师范大学)第六章 组织文化

大学课件 Liqi-JLNU 3

美国学者迪尔(Terrence E.Deal)和肯尼迪(Alien A.Kennedy)在《企业文化》 一书中指出,“我们把文化描述 为‘我们在这种环境中做事的方 式’。”
大学课件 Liqi-JLNU
4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定群体的生活方式。 這一复杂的系统包括知识,信仰,艺术, 道德,法律,和其他由社会成员所具有的 能力和习惯。 作为社会成员所做,所想和所拥有的一切。
大学课件 Liqi-JLNU
11
(二)组织文化的结构
组织文化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
次,即物质层(器物层)、制度 层和精神层(观念层)。
大学课件 Liqi-JLNU
12
1.物质层。 (1)企业面貌。
(2)产品的外观和包装。
(3)技术工艺设备特性。

(4)纪念物。
大学课件 Liqi-JLNU 13

大学课件 Liqi-JLNU 42
(二)党与政 (三)平面与立体
(四)个性与共性 (五)上墙与入心

大学课件 Liqi-JLNU 43
Thank you!
大学课件 Liqi-JLNU
44
37
1
. 对 现 状 文 化 进 行 “ 解 冻 ” (unfreezing); 2.通过变革(motivation)形成新的 组织文化; 3.对新组织文化进行“再冻结” (refreezing),以维持其稳定和持久存 在。
大学课件 Liqi-JLNU 38
四、组织形象的塑造
CIS 策划,组织形象塑造,已经引起越来
越多的中国企业的重视,并且被看作组织 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企业竞争战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企业形象是组织形象的主要 表 现 形 式 之 一 , 企 业 识 别 系 统 (Corporation Image System,简称CIS) 包括三个层次:

美国大学课件:组织文化和关键原理(企业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eory and Critical Theory

美国大学课件:组织文化和关键原理(企业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eory and Critical Theory
characterize individuals and the groups with which they are associated Focus on VALUES, ATTITUDES, and BELIEFS of member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eory
more fluid and irrational Societal consciousness-raising regarding oppressive
atmosphere in organizations for workers, women, and minorities Inequities and Oppressive Circumstances
Multi-level Perspective on Culture
Schein’s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ree Interrelated Levels of Culture
Values - basic beliefs and concepts (concrete guidelines for success) Heroes - personify cultural values Rites and rituals - public performances that display and enact values Cultural network - primary carrier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stories, myths, legend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Define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is a communicatively constructed, historically based system of assumptions, values, and interpretive frameworks that guide and constrain organizational members as they perform their organizational roles and confront the challenges of their environment.

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课件--第十讲_动态过程管理—组织文化

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课件--第十讲_动态过程管理—组织文化
速变化的要求做出反应。 • 行政机构型文化 • 更多关注组织内部,她适应外部稳定的环境
而强调组织内行为的一致性。
10.2 组织设计与文化
• 10.2.2 文化强度及亚文化 • 文化强度:组织成员就持有某种价值观的重
要性所达到的认识上的一致程度。 • 文化强度指标表明了组织中有多少成员认同
组织文化并在多大程度上愿意遵守组织文化 的规范。
白修德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向我们显 示了当时凝聚中国共产党的一种东西, 而这种东西就是组织文化。
10.1 组织文化的定义
• 10.1.1 文化和组织文化 • 组织文化 • 一个组织所有成员所共享的并且作为新的标准
传承给新成员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看法和 思维方式的总和。
——达夫特 • 组织文化是特定组织在适当处理外部环境和内
10.2 组织设计与文化
• 10.2.1 文化的维度分析 • 使命型文化 • 强调对组织的宗旨和目的要有清晰的认识,
并注重通过销售增长,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目标的达成来促进组织宗旨和目的的实现。
10.2 组织设计与文化
• 10.2.1 文化的维度分析 • 团体型文化 • 关注组织成员的介入和参与及对外部环境迅
10.1 组织文化的定义
• 10.1.2 组织文化的形成和作用 • 文化的作用 • 内部整合:组织成员在认同组织文化的基础上
产生规范化,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并使组织更有 效地一同工作。 • 外部适应:能促使组织对外部相关者(顾客、 竞争对手、合作者等)做出迅速的反应。
10.1 组织文化的定义
• 10.1.3 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 • 典礼和礼仪 如:入籍典礼,表彰典礼 • 典故和传说 海尔毛宗良送洗衣机的故事 • 象征物 海尔的汽车安排 • 语言或口号 美的: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大学》完整版本ppt课件

《大学》完整版本ppt课件

国际合作项目类型及实施方式
01
教师互访与交流
通过教师互访、学术研讨等方式,增进双方了解,推动教学科研合作。
02
学生交换与联合培养
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实施联合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经
历。
03
合作研究与项目合作
针对共同关心的领域和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共同申请国际科研项目,
推动学术进步。
留学生招生及培养策略
高等教育标准
参照国内外高等教育相关标准,确保质量标 准的先进性和国际性。
利益相关者需求
充分考虑政府、社会、企业、学生等利益相 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持续改进策略实施效果
01
教学质量提升
通过持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提 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社会服务拓展
加强校企合作,拓展社会服务领域, 提高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创新教育观念
倡导创新教育
认为创新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力。
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培养学生的 科研能力。
06 大学国际交流与 合作
国际交流重要性及意义
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通过国际交流,学生能够接触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 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国际交流有助于学校与国际接轨,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和影响力。
推动科研合作与创新
国际交流为学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平台,有助于推动科 研合作与创新,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 海尔名牌战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 国门之内无名牌。
• 海尔质量观念一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优秀 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
• 海尔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 • 海尔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 海尔国际市场战略——先难后易。
• 海尔发展方向——价值观 ▪目标价值观 ▪基本价值观 ▪附属价值观
2、组织精神
.
6
(二) 中层的制度文化
它又称制度层,指体现某个具体组织的文 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 准则的总和,也包括组织体内的分工协作关系 的组织结构。它是组织文化核心层(内隐部分) 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由虚体文化(意识形态) 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
.
15
.
13
[案例]海尔文化
• 海尔理念——海尔只有创业没有守业。
• 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 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 海尔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 海尔人才观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 海尔用工制度——三工并存,动态转换
• 海尔市场观念——“市场惟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 远在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 场;” “卖信誉不是卖产品;”“否定自我,, 创造市场。”
.
7
1、一般制度:厂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职代会等 2、特殊制度:职工民主评议干部制度、五必访制度 3、企业风俗:体育比赛、集体婚礼
.
8
(三) 浅层的行为文化 组织成员在组织各种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是组织在处理各种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组织目标、作 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等。 1、领导行为 2、模范人物行为 3、群体行为
完成任务所需的人员安排
部门间的横向联系程度
领导 管理者对雇员工作满意度的关心
领导风格选用
控制 控制方式的选用
评价雇员绩效的标准
对预算超支的反应 .
4
二、 组织文化的结构
(一) 深层的精神文化 这是指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
广大员工共同而潜在的意识形态,包 括管 理哲学、敬业精神、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 道德观念等等。
第二章 组织文化
本章主要内容
• 组织文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和意义 • 组织文化结构 • 组织文化的功能 • 组织文化的建设
.
1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和 意义
(一)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
1、关于文化
2、组织文化含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
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
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
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
2
(二)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
• 超个体的独特性 • 相对稳定性 • 融合继承性 • 发展性
核心是组织价值观 中心是人本文化 管理方式是软性管理 重要任务是增强群体 凝聚力
.
3
(三)组织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计划 计划中所包含的风险大小
制定计划的群体人选
管理者参与环境扫描的程度
组织 分权程度
.
9
(四) 表层的物质文化
它又称物质层,是指凝聚着组织文化抽 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显现,它既包括了 组织整个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过程、组织 行为、组织体产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包 括了组织实体性的文化设备、设施等,如 带有本组织色彩的工作环境、作业方式、 图书馆、俱乐部等等。
.
10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具有很多特定
的功能。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1.导向功能 2.约束功能 3.激励功能 4.凝聚功能 5. 辐射功能
.
11
四、组织文化建设
(一)组织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点 (二)组织文化建设目标 (三)组织文化建设原则 (四)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
12
• (1)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 • (2)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 (3)提炼定格 • (4)巩固落实 • (5)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