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共31页

合集下载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一、学校总平面设计(一)学校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1.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

3. 音乐教室、琴房和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4. 学校的门不应开向城市主干道,门外应留有一定缓冲距离。

5. 建筑间距:2h日照;两边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的距离≥25m。

(二)学校总平面各组成部分1.建筑用地:2.运动用地:距教学楼厕所超过90m时应设室外厕所,其面积为15%×总学生数。

3.绿化用地:包括实验园地、发展用地以及道路、园林绿地(三)学校总平面布置方式:二、教学楼设计1.普通教室:分班教室,排距900,纵走道600,第一排距黑板≥2000。

最后一排距黑板≤85002.专用教室:实验室和准备室、语言教室和准备室、音乐教室和乐器间、练琴房、舞蹈教室、微机室、美术教室、史地、书法和自然教室等。

3.公共教室:多功能厅、阶梯教室、合班教室、图书阅览室;≥50人或≥50m2的房间要开设相距≥5m的两个门。

4.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行政办公楼应靠近校区大门,方便对外联系;教师办公室与教师休息室的区别。

教师办公室与教师休息室应设洗手盆和挂衣钩等。

三、辅助用房和水平垂直交通设计1.卫生间:小学:女生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2个小便器;中学:女生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男生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和2个小便器;厕所内应设污水池和地漏;教学楼内厕所每90人应设一个洗手盆。

教学楼内宜分层设饮水处,每50人设一个饮水器,饮水处不应占用走道的宽度。

2.走廊:外廊栏杆高1100(中学),1000(小学),宽2400~30003.门厅:公共集散地4.楼梯和出口:两个出口间的距离≤30m(至防烟或封闭楼梯间+5m),袋形走道≤20m(至防烟或封闭楼梯间+2m);踏步尺寸150×300,楼梯栏杆高:900(室内),1100(室外);楼梯间开间3000~3900,多为平行双跑。

完整版中小学建筑设计

完整版中小学建筑设计

设计理念 一园
设计理念 两轴
设计理念 五区
设计理念 六景
设计理念 总体布局
设计理念 空间序列
设计理念 交通分析
设计理念 功能分区
设计理念 景观分析
设计理念 景观意向
设计理念 立面设计
设计理念 视线分析
设计理念 经济技术指标
02 郑州第十一中学
1、 设计说明 2、 效果图 3、 设计分析
设计理念 总平面图
设计理念 功能分区
设计理念 结构分析
设计理念 日照分析
设计理念 日照分析
设计理念 日照分析
设计理念 景观分析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设计说明 方案设计
谢谢!
设计理念 立面图
设计理念 立面图
设计理念 立面图
设计理念 立面图
设计理念 立面图
03 奉贤中学
1、 效果图 2、 设计分析 3、瞰图
效果图 透视图
校前区透视图
效果图 透视图
学校中心区透视图
效果图 透视图
校区透视图
效果图 透视图
湖滨透视图
设计理念 设计构思
中小学建筑设计
目录
01 永川中学新校区 02 郑州第十一中学 03 LOREM IPSUM DOLOR
01 永川中学新校区
1、 效果图 2、 设计理念 3、 工程图纸
效果图 鸟瞰图
效果图 鸟瞰图
效果图 鸟瞰图
效果图 透视图
教学楼
效果图 透视图
宿舍区
效果图 透视图
宿舍区
设计理念 项目概况

最新《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最新《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最新《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研究——好资料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XXX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除了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学校建筑设计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选址和总平面布局第一节校址选择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2.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

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3.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4.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研究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5.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6.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

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第二节学校用地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

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1.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2.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3.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4.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

中小学_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中小学_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第1.0.4条学校建筑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第1.0.5条学校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2章选址和总平面布局2.1 校址选择第2.1.1条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

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

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2.2 学校用地第2.2.1条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

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三、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关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关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关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与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为了展现时代特色,在进行中小学教育建筑设计时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有机的统一,从而有利于学生素质、修养的启发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独立性,提高其综合素质。

要结合教育的需求、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自身不断的创新,从而建造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对中小学教学楼在建筑设计中所具有的特异性以及教育教学建筑的设计要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学楼防震减灾控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楼;设计;地震;中小学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祖国的未来有着直接的相关性。

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中小学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为了给众多中小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应该不断对教学楼设计和施工进行优化和完善。

教学楼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强,教学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相对集中,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展现教育教学设施的社会功能。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也要着意加重,深入考虑地震灾害及其地震造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以期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教学楼的要求和中小学学生的特点中小学生在生理方面,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活泼好动,在心理方面,千篇一律的教学楼环境让他们感觉枯燥无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犹如牢笼一般,个性发展受到束缚和制约,由此可见,教学楼建筑环境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要想建造出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楼设计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学楼的外观不应该太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

而是应该在严肃庄重的总体外观下,稍带一些活泼的氛围,远远看上去,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朝气感。

从学生踏进校园那一刻起甚至是距学校几百米远的路上都能给学生带来健康向上的感觉。

使学生喜欢乐于进入校园,可以在校园里安心学习。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1定义及类型1、中小学校中小学校泛指对青、少年实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制学校等各种学校。

完全小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非完全小学: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场所,设1年级~4年级,属义务教育。

初级中学:对青、少年实施初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高级中学:对青年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

完全中学: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含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育的学校。

其中,1年级~3年级属义务教育。

九年制学校:对儿童、青少年连续实施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校,共有9个年级,其中完全小学6个年级,初级中学3个年级。

属义务教育。

2、每班人数2总体规划1场地1、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

2、城镇完全小学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m。

3、学校周界外25m范围内已有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有关规定的限值。

2用地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

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

(1)、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2.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3.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

(2)、体育用地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及武术项目用地、田径项目用地、球类用地和场地间的专用甬路等。

设400m环形跑道时,宜设8条直跑道。

中小学校体育用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空间。

2 室外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

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第1.0.4条学校建筑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第1.0.5条学校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选址和总平面布局第一节校址选择第2.1.1条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

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

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第二节学校用地第2.2.1条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

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中小学建筑规范

中小学建筑规范

中小学建筑规范中小学建筑规范是为了确保中小学校舍的各项建筑要求和安全标准,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校园建筑的质量。

以下是中小学建筑规范的主要内容。

1. 建筑设计:中小学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标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建筑物的高度、楼层、面积等要符合相关规定。

2. 教室布局:教室的数量和面积应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室的平面布局应合理,保证学生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建筑材料:使用的建筑材料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防火性能要达到相关要求。

特别是选择无毒低放射性的材料,以保护学生的健康。

4. 室内环境:中小学建筑规范要求有良好的室内环境,包括通风、采光、照明等。

教室内的温度、湿度和气味的控制要合理,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5. 基础设施:中小学建筑规范要求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包括给排水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等。

设施的设计和安装要满足学校的实际需求,确保学校正常运行。

6. 安全防护:中小学建筑规范要求建立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消防设备、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

对于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要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减少学生的安全风险。

7. 校园环境:中小学建筑规范要求校园环境要整洁、美观。

校园内的绿化、道路、停车场等要合理规划和设计,方便学生和教职工的日常活动。

8. 设施设备:中小学建筑规范要求学校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器材,包括教学用电子设备、实验室设备、运动器材等。

设施和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

9. 残疾人设施:中小学建筑规范要求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坡道、扶手、电梯等,让残疾学生能够方便地进出教室和校园。

10. 灾害防护:中小学建筑规范要求校舍具备一定的灾害防护措施,包括地震、风灾、洪水等灾害的预防和抵御能力。

特别是对于地震易发区的中小学校舍,要严格按照抗震设计要求进行建设。

中小学建筑规范的实施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校园安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