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
中小学校校门建筑设计标准

中小学校校门建筑设计标准
中小学校门是学校校园的门面和标志,不仅需要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还要展现出一定的美观性和文化内涵。
下面是中小学校门建筑设计标准的要点。
一、建筑结构和布局
1. 校门宜设在学校正门或主要入口处,方便师生、家长和游客进出。
2. 校门可采用单孔石拱门、砖混结构或现代化结构,校门尺寸应根据学校规模和需求确定,宽度应保证多人同时通过。
3. 校门的高度一般为4-5米,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同时要考虑通行车辆的限制。
二、外观设计
1. 校门应与学校整体建筑风格相一致,反映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学校特色。
2. 校门上方可以设置学校的英文名称、校训、校徽等标识,突出学校的个性。
3. 校门的材料应选择环保、经久耐用的材料,如镀锌钢板、石材、木材等。
4. 校门颜色宜选择鲜明、活泼的色彩,符合校园的整体氛围。
三、功能配置
1. 校门宜设置人行通道和车辆通道,需考虑到人、车分流的需求。
2. 人行通道宜设斜坡或台阶,方便行人进出,同时保证无障碍通行。
3. 车辆通道宜设置起降杆或道闸,确保车辆经过时的安全性。
4. 校门附近宜设置柱灯或路灯,保证夜间通行的照明需求。
四、安全设施
1. 校门宜设置监控摄像头,加强安全监管。
2. 校门周围宜设置防撞柱或护栏,防止车辆撞上校门或与行人发生意外。
3. 校门的开启方向应考虑到进出校园的人流量,避免拥挤和堵塞。
总之,中小学校门建筑设计标准是为了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和校园安全,同时也要注重美观性和文化内涵,展现出学校的特色和形象。
关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关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与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为了展现时代特色,在进行中小学教育建筑设计时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有机的统一,从而有利于学生素质、修养的启发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独立性,提高其综合素质。
要结合教育的需求、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自身不断的创新,从而建造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对中小学教学楼在建筑设计中所具有的特异性以及教育教学建筑的设计要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学楼防震减灾控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楼;设计;地震;中小学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祖国的未来有着直接的相关性。
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中小学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为了给众多中小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应该不断对教学楼设计和施工进行优化和完善。
教学楼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强,教学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相对集中,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展现教育教学设施的社会功能。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也要着意加重,深入考虑地震灾害及其地震造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以期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教学楼的要求和中小学学生的特点中小学生在生理方面,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活泼好动,在心理方面,千篇一律的教学楼环境让他们感觉枯燥无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犹如牢笼一般,个性发展受到束缚和制约,由此可见,教学楼建筑环境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要想建造出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楼设计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学楼的外观不应该太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
而是应该在严肃庄重的总体外观下,稍带一些活泼的氛围,远远看上去,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朝气感。
从学生踏进校园那一刻起甚至是距学校几百米远的路上都能给学生带来健康向上的感觉。
使学生喜欢乐于进入校园,可以在校园里安心学习。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1定义及类型1、中小学校中小学校泛指对青、少年实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制学校等各种学校。
完全小学: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非完全小学: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场所,设1年级~4年级,属义务教育。
初级中学:对青、少年实施初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高级中学:对青年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
完全中学: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含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育的学校。
其中,1年级~3年级属义务教育。
九年制学校:对儿童、青少年连续实施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校,共有9个年级,其中完全小学6个年级,初级中学3个年级。
属义务教育。
2、每班人数2总体规划1场地1、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和污染超标的地段。
2、城镇完全小学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城镇初级中学的服务半径宜为1000m。
3、学校周界外25m范围内已有邻里建筑处的噪声级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有关规定的限值。
2用地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
有条件时宜预留发展用地。
(1)、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2.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3.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
(2)、体育用地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及武术项目用地、田径项目用地、球类用地和场地间的专用甬路等。
设400m环形跑道时,宜设8条直跑道。
中小学校体育用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空间。
2 室外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
中小学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中小学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分析摘要:结合近年中小学校建筑工程设计实践,由实例出发从施工图总结中小学校电气设计要点。
对施工图要点,照明和弱点系统等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建筑;电气设计;照明控制;插座设置;弱电设备布置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大省惠州市大亚湾区,学校共分2期建设,其中小学部+初中部面积17800m2,综合教学中心面积10263m2,学生公寓面积20000m2,教师公寓面积4123m2,音乐礼堂面积3208m2,风雨操场面积5005m2。
2用电指标JGJ310-2013《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中小学校园总变配电站变压器容量指标为20~30VA/m2,对不设置空调的教育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用电指标规定如下表:3负荷等级负荷分级《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4.2规定,教学楼、宿舍楼的主要通道照明,风雨操场或体育场馆的比赛负荷、观众席及主要通道照明等负荷,食堂的厨房主要设备用电,冷库,主要操作间、备餐间照明、消防负荷、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电梯、大型设备用电等均为二级负荷,其他的如空调、普通照明、动力等为三级负荷。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现已建成及规划待建的各单体建筑的功能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建筑的负荷等级随之改变。
因此在整个校区建设过程中要随时保证负荷等级规划紧跟形势变化。
4低压配电系统各变电所中均采用2台变压器分别接一路高压电源,两路变压器平时分列运行,在 0.4kV低压侧设置母联开关,当其中一路高压电源故障或变压器故障时。
由另一台变压器承担一、二级负荷,同时利用分励脱扣器切除部分非重要负荷以防止单台变压器过负荷运行。
各变电所或配电室的低压配电形式根据负荷等级及设备容量而有所变化;消防负荷采用双路电源供电至末端配电箱自动互投供电;非消防二级负荷由变电所采用双回路供电至各建筑物进线总配电箱自动互投,然后放射式配电;三级负荷从变电所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配电。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
教育投资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
目前,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对新建、扩建学校有着刚性的需求。
本文对中学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建筑设计,平面布置,设计要点Abstract: the school is in a planned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organization, is the cradle of talent training, it is for the growth of the students and future business character and culture lays good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first posi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ducation enterpris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multi-level, form, discipline class education system of basic is complete. Education investment intelligence is th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education career material base,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key of success or failure. At present, China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basic popularization, for new construction, expansion school has a rigid demand. This paper to middle school building design points are simple analysis.Key word: architectural design, layout, the design key points1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1.1、符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协调好与城市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及设计构思

浅谈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及设计构思【摘要】近年来,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工作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学校是一个地方,一种互动的场所,在由过去的私塾到今天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校园的转变过程中,学校建筑的形式在演变,空间的形态在变,但其教育与传承、交流与共享的本质不变,学生在这里学习、成长、交流、分享、运动、嬉戏,先贤的精神与文化也在这里渊源流传。
学校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以及服务人群的特殊而呈现出不同的技术风格,建筑总体呈现出简单、便利的特点,没有过多的修饰,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学生和老师,方便其学习工作和生活。
校园建设是一个软硬件设施相互配合的工程,设计师应努力在规划设计中让软硬件设施相互协调,要保证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特别是要了解对所设计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才能设计出适应未来发展的教学建筑和教学空间。
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分析了东北的某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的特点,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构筑流畅的交通路线,以及功能分区明确的校园规划设计等多个角度,研究了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及设计构思,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
【关键词】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设计构思1前言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设计工作,中小学综合建筑的设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中小学综合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项目概况东北的某中小学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是在吸取国际先进教学元素的前提下融合国内教育现状,提供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
我们将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分别布置在南北两端,在它们的中间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广场。
然后我们把九年一贯中小学中低年级和高年级可以共享的设施趣味的安排在了广场当中,另外一些利于贯彻现在的素质教育方针的设施也布置在这里。
使这里成为整个校园的中心。
这里是孩子们拥抱自然的场所,或躺、或坐、或憩、或戏。
中小学建筑特殊部位结构设计要点探析

中小学建筑特殊部位结构设计要点探析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设施的投入越来越大,很多边远地区原有的中小学建筑已经不适合再继续使用,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需要对原有建筑进行拆除重建。
本文阐述中小学建筑中特殊部位的结构设计要点,为此类型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建筑;抗震设计;结构设计由于中小学建筑功能的需要,对结构布置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在结构设计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1、预应力梁的设计预应力结构形式可满足建筑内部大空间的使用需求,具有增加室内净高,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优势。
中小学建筑中的风雨操场、多功能厅、体育馆等大跨度结构一般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
排布预应力筋时需注意控制预应力度不宜过大或过小。
结构计算软件PKPM预应力三维设计程序中自动估算的预应力筋,是按预应力度接近1的程度来预估预应力筋的根数,按这样设计非预应力筋在使用阶段完全达不到材料强度甚至仅仅就是构造配筋,非常浪费且没有必要,施工阶段的反拱值也会很巨大。
对于这种跨度不算太大的预应力梁,合理的设计思路应是以非预应力筋为主,非预应力筋提供强度,布少量预应力筋用以改善裂缝及挠度,预应力梁高控制在1/15左右,预应力度控制在0.4~0.5之间。
中小学建筑的预应力梁大多数情况都布置在结构顶层,其风雨操场和体院馆等围合框架可不按单跨框架结构考虑。
计算时需特别注意顶层支承预应力梁的框架柱配筋。
因结构顶层框架柱上部无约束,在施工阶段会与预应力梁形成类似铰接的转动节点,在高烈度区地震水平力下,顶层柱截面及配筋都会十分巨大。
在方案阶段进入施工图之前,结构设计师应提醒建筑专业不要布小柱子,并尽快试算预应力梁柱,给建筑专业提供准确的梁柱截面。
2、空心楼盖设计中小学建筑的教室内一般无吊顶,根据建筑专业要求采用平板,视野开阔、美观。
而教室的开间一般较大,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较大,且满足裂缝、挠度需较大配筋量。
空心楼盖则可减轻自重,降低地震作用,增加净高,并提高隔热、隔声效果,在设计中大开间教室可考虑采用边支承(有框架主梁)双向板空心楼盖,根据《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 268-2012,应注意以下问题:(1)直接承受较大集中静力荷载的楼板区域,不宜布置填充体,可采用实心楼板或采取有效的局部加强措施;直接承受较大集中动力荷载的楼板区格,不应采用空心楼板。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共31页文档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பைடு நூலகம்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运动场地及相关设计
2.2.1中小学校的体育用地应包括体操项目及武术项目用地、田径项 目用地、 球类用地和场地间的专用甬路等。设400m环形跑道时,宜设8条直跑道。 2.2.2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空间 (围墙或防护网)。 2.2.3室外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 长轴南偏东宜小于20°,南偏西宜小于10°(避免东西晒炫光)。
总平设计
2.1与不利设计因素的处理
2.1.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的有关规定。学校主 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 铁路路轨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 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 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80m。 当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 隔声措施。
2.1.2 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 管道、输油管道严禁穿越或 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 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 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3.4合班教室的设计与布置
3.4.1每个座位的宽度不应小于0.55m,小学座位排距不应小于0.85m,中学座位排 距不应小于0.90m; 3.4.2 教室最前排座椅前沿与前方黑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m,最后排座椅的 前沿与前方黑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m; 4.3.3 纵向、横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0.90m,当座位区内有贯通的纵向走道时,若 设置靠墙纵向走道,靠墙走道宽度可小于0.90m,但不应小于0.60m; 4.3. 4 最后排座位之后应设宽度不小于0.60m的横向疏散走道; 4.3.5容纳2个班的合班教室采用平地面不致影响授课的视听效果,但超过2个班的合班 教室应按视线升高值设计为阶梯形地面,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获得授课内容。
3.1.2 教学中常有些课程内容与颜 色有关,若安装彩色玻璃,则透过 的有色光线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辨 识颜色。
3.1.3普通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史地、计算机、语言、美术、书法等专用教室及合 班教室、图书室均应以自学生座位左侧射入的光为主。教室为南向外廊式布局时,应以 北向窗为主要采。(因场地等问题教室东西开窗时必须满足采光要求)
608.00
360.00 706.76 248.76 360.38 2642.55 320.00 最小助跑半径15.00M 最小助跑长度40.00M 落地半径25.00M 落地半径80.00M 包括器械等用地
教室设计与布置
三、教室设计与布置
3.1相关规定
3.1.1 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 度不应小于1.00m;窗间墙宽度不 应大于1.20m 注:前端侧窗窗端墙长度达到 1.00m时可避免黑板眩光。过宽的 窗间墙会形成从相邻窗进入的光线 都无法照射的暗角。暗角处的课桌 面亮度过低,学生视读困难。
3.3 普通教室的布置应控制以下10个平面尺度:
1)排距 2)最前排课桌前沿与前方黑板间的距离 3)最后排课桌后沿与前方黑板间的距离 4)最后排课桌后的横走道宽度 5)纵向走道宽度 6)桌端与墙面或突出物间的净距 7)前排边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 8)黑板长度 (不宜小于0.9M) (不宜小于2.20M) (小学不宜大于8.00M,中学不宜大于9.00M) (不宜小于1.10M,或后墙固定家具的净距) (不应小于0.6M、初小可0.55M) (如壁柱、管道等,不宜小于0.15M) (不应小于30°) (小学不宜小于3.60M,中学不宜小于4.00M)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要点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中小学规模及相关情况
„„„„„„„„„„总平设计及相关 „„„„„„„„„„教室设计、布置 „„„„„„„„„„„„„食堂设计 „„„„„„„„„学校办公建筑设计 „„„„„„„„„„„„卫生间设计 „„„„„„„„„„„„„安全疏散
一、中小学规模及相关情况
3.2 普通教室的设计应控制以下6个平面尺度 1)裙墙高度 2)黑板下缘距将台面的垂直高度 3)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长度 4)窗间墙的宽度 5)讲台长度及宽度 6)讲台两端边缘伸出黑板边的距离 (小学1.20M,中学1.40M) (小学0.80~0.90M,中学1.00~1.10M) (不应小于1.00M) (不应大于1.20M) (长大于黑板长宽不小于0.8M高0.2M为宜) (不小于0.4M)
学制 初级小学 完全小学 初级中学 九年制 高级中学 完全中学
年级设置
1-4年级 1-6年级 初中三年级 完小+初中 高中三年级 初中+高中
班级规模(班) 班级人数(人/班)
12、18、24 12、18、24、30 12、18、24、30 18、27、36、45 18、24、30、36 18、24、30、36
管理制度
校长负责制、教研组制 校长负责制、教研组制 校长负责制、教研组制 年级组制、教研组制 年级组制、备课组制 年级组制、备50
备注: 1.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有两种形式(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小学五年初中四年)以前一种为主,后者较少; 2.年级组制:每个年级由相应年级组统一管理; 备课组制:高中多以备课组为教学管理方式,如物理备课组,管理高一、二、三年级与物理教学有关 的所以事宜;行政归年级组管理。
备 注
全校学生人数计,可与 球场公用 4道(6道) 含8道100M直跑道 含8道100M直跑道
篮球
排球 跳高 跳远 铅球 铁饼 武术、体操
32.00*19.00
24.00*15.00 坑(5.10*3.00) 坑(2.76*9.00) 半径29.40的40°扇面 半径85.50的40°扇面 14.00宽
2.3部分运动场地尺寸表 项 目 广播体操
100M直跑道 300M环道 400M环道 足球(11人制) 132.00*6.8(9.32) 143.32*67.10 176.00*91.10 94.00*48.00
最小场地(㎡)
最小用地(㎡)
小学2.88/生 中学3.88/生 908.16(1230.24) 9616.77 16033.60 4512.00
2.1.3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 日照不应少于2h。
2.1.4学校建筑属重点抗震设防类建筑,且
其各种教室、风雨操场空间较大,并有开敞 的体育场地,通常可被选定为城乡“固定避 震疏散场所”,作为人员较长时间避震和进 行集中性救援的场所。为此应在学校的体育 用地处设置各种生命保障设施的固定接口。 避灾疏散场所必须具备有保障的生命线系统, 包括应急照明、应急水源、应急厕所、食品 备用库、应急通信系统及避难空间的通风换 气系统。 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天津特大爆炸事故、 日本阪神大地震时,生还者中有百分之八十 受益于学校的避难设施,这一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