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真题有机题汇总

高考化学真题有机题汇总
高考化学真题有机题汇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7) 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 ( 填标号) 。

a. 30%

b. 40%

c. 50%

d. 60%

(8) 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 _______ (填“高”或“低” ) ,其原因

2014 卷一

(D因为乙酸乙酯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他都有。) 26 .(13分) (1) 球形冷凝管(2) 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洗掉碳酸氢钠(3) d(4) 提高醇的转化率(5) 干燥(6)b(7)c(8) 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丙醇

2014 卷 2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 种 B .4 种 C .5种 D .6 种

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38 立方烷()具有高度的对称性、高致密性、高张力能及高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

化学界关注的热点。下面是立方烷衍生

I 的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 C 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

( 2) ③的反应类型为,⑤的反应类型为

(3) 化合物 A 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 3 可用的试剂为。

4) 在I 的合成路线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填化合物代号) 。

5) I 与碱石灰共热可转化为立方烷。立方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峰。

6) 立方烷经硝化可得到六硝基立方烷,其可能的结构有种。

8.C10. D

38 .

[ 化学—选修

5 :

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

(1)

(2)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3) Cl

2

/ 光照

O

2

/Cu

(4) G 和H

(5) 1

( 6) 3

A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B ,B 消去反应生成

C ,C 应为,C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D ,

E 生成

F ,根据F 和 D 的结构 简式知,D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E ,E 为,E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F ,F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G ,G 发生加成反应 生 成 H , H 发 生 反 应 生 成 I , 再 结 合 问 题 分 析 解 答 .

(2)通过以上分析中,③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3)环戊烷和氯气在光照 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X ,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 应生成 Y ,Y 为, 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所以反应 I 的试剂和条件为 Cl 2

/光照,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 为, 反 应 3可 用 的 试

剂 为 O 2

/Cu , 故答案为:Cl 2

/ 光照;; O 2

/Cu ;

(4)在 I 的合成路线中,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是 G 和 H ,故答案为:G 和 H ;

(5)I 与碱石灰共热可化为立方烷,核磁共振氢谱 中氢原子种类与吸收峰个数相等, 立方烷中氢原子种 类是1,所以立方烷的核磁 共振氢谱中有1个 峰,故答案为:1;

(6)立方烷经 硝化可得到 六硝基立方 烷,两个 H 原 子可能是相 邻、同一面的对角线顶 点上、通过 体心的 对角线顶点上,所以其可能的结 构有3种, 故答 案 为 : 3. 2013 有机卷一

8. 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香叶醇的分子式为 C 10H 18O

B.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12. 分子式为 C 5H 10O 2 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 若不考虑立体异构, 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

的酯共有

A. 15 种

B. 28 种

C. 32 种

D. 40 种

26. (13 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合成反应:

在 a 中加入 20g 环己醇和 2 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 1mL 浓硫酸。 b 中通入冷却水中,开始慢慢 加热 a ,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 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b 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 立即补加

B. 冷却后补加

C. 不需补加

D. 重新配料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需清洗干净并;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从分液漏斗的(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填正确答案标号)

A. 圆底烧瓶

B. 温度计

C. 吸滤瓶

D. 球形冷凝管

E. 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 % % % 38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5 分)

查尔酮类化合物G 是黄酮类药物的主要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A H2O/H+

D 稀NaOH

(C7H6O2)

已知以下信息:

①芳香烃 A 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 ~110

之间, 1 mol A 充分燃烧可生成72g 水。② C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 D能发生银镜反应、可溶于饱和Na2CO3 溶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中有 4 种氢。

ONa RCH 2I OCH 2R

⑤ RCOC3H+ R' CHO 一定条件RCOCH=C'HR

回答下列问题:

(1) A 的化学名称为。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3) E 的分子式为,由E生成 F 的反应类型为。

(4)G 的结构简式为(不要求立体异构)。

(5) D 的芳香同分异构体H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H在酸催化下发

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F 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共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 5 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2:1:1 的为

(写结构简式)

出(

5)干燥( 6)C D (7) C (该实验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 10g ,设 20g 环己醇完全转化为 环己烯为 ag ,所以 100/82=20/a ,故 a=,故环己烯产率 =10/ ×100%=61%) 38(1)苯乙烯

(有水的量知道含有的氢为 8. )( 2 )( 3 ) C 7H 5O 2Na 取代反应(D 是对醛基苯酚)

4)(5)

对称结构的氢是同种氢谱。 面积比是同种氢的个数相加。 你需要理解等效氢的概念: 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等效。 如:甲烷,同一个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如 2,2- 二甲基丙烷,即新戊烷,对称轴两端对称的氢原

子等效。 如乙醚中只含有两种氢, 核磁共振氢谱中就有两种峰, 峰的面积之比等于每一种氢的个数比即 6:4=3:2 核磁共振氢谱图有几种峰呢?显然有几种氢就有几种峰,关键就要理解等效氢。

醇类、醛类、甲苯、苯酚、烯烃、炔烃都可以是高锰酸钾褪色

1, 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的有机 物。 2,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

、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醇类和金属钠发生取代

有机酸和金属钠发生取代 酚类和金属钠发生取代 酚类和氢氧化钠发生取代

2013 年卷一

8A 、12D (酸有四种,醇有十

种) 、26、( 1)冷凝管( 2)防止暴沸 B (3) 6) 13

4)检漏 上口倒

带有卤素原子的烃类和氢氧化钠发生取代酯类和氢氧化钠发生取代(皂化)有机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取代(中和)

能与碳酸钠反应的有机物:羧酸、酚类物质。其他中学阶段学习的有机物均不能与碳酸钠反应。而碳酸氢钠只

与羧酸反

应。

2013 有机卷 2

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 动植物油脸是高分子化合物

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 ℃反应生成硝基苯

B. 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 二澳乙烷

D.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 二氯甲笨

26. (15)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将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入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 B 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在 E 中收集90。C 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馏分,产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 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D仪器的名称是。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润湿

b. 干燥

c. 检漏

d. 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层(填“上”或“下” )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C,其原因是。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5分)

化合物Ⅰ(C11H12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其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酯基。Ⅰ可以用件下合成:B 中。在 A 中加90—95。C,

75—77。C E 和H 在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