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
《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03-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让学生回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思想。
2.在观察、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面积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的联系和结构,并熟练计算多边形面积计算。
3.通过等积变形、平移等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应用转化思想,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多边形面积,理解等积变形。
教学难点:利用平移、滚动等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整理与复习知识,建立知识结构。
1、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2、所学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开火车:一人文字表达,一人用字母3、回忆: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本单元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什么?(转化)4、师小结:用一个结构图就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出来,不过这知识多边形面积这个单元的主要部分,我们要学会自己整理单元知识,这是一个把书读薄的过程(由厚到薄),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们班同学的整理的本单元知识。
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中间、右边各整理的是什么?)生发现:右边是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变化。
师: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图形之间的关系与变化”。
二、夯实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1、提问:计算面积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区分面积和长度单位、别忘记三角形面积÷2、找准对应长度)学生上台板书计算过程,并订正。
2、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异同与联系?同:等高等面积异:底不同形状不同师:提示:这些图形高相等,底不同,为什么会面积相等呢?它们的底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看看两个梯形,上底和下底有什么内在相同?(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都是10。
)追问1:从梯形往右看,梯形的上底和下底还可能是多少?(可能分别是3和7、4和6。
)追问2:当上底和下底相同时,梯形变为什么图形了?(变为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复习前几个单元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二、教学重点1.理解多边形的面积是指在同一平面内,用同一单位面积的正方形所覆盖的多边形面积。
2.掌握计算矩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三、教学内容1.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1 矩形的面积计算矩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长 \\times 宽$ 。
例如,一个矩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则面积为15平方厘米。
1.2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边长2。
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则面积为16平方厘米。
1.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frac{底边 \\times 高}{2}$ 。
例如,一个底边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
2. 复习前几个单元内容复习并巩固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知识点,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图片,引出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讲解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具体的例子,分别讲解矩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跟着计算。
3.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并相互交流讨论。
4.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前几个单元的知识点,向学生提醒并巩固前期所学内容。
五、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复述和总结,让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复习提供参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前几个单元内容。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朽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非常重视对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引导。
因此,在准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复习》这一课时,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设计,力求让学生在复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学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多媒体课件、白色board、彩色粉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计算一个复杂多边形的面积。
2. 知识回顾:然后我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
3. 例题讲解:接着我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详细讲解不同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讲解:然后我选取一些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6. 知识整理:我引导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
六、板书设计我在板书上详细列出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并进行了清晰的标记和解释。
七、作业设计(1)三角形ABC,底边BC=6cm,高AD=4cm;(2)平行四边形DEFG,底边DE=8cm,高CF=5cm;(3)梯形ABED,上底AB=6cm,下底ED=10cm,高BC=8cm。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8cm,求其面积;(2)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2cm,宽为4cm,求其面积;(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和5cm,求其面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对多边形面积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提高的机会。
教材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介绍,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教材还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多边形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对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常见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信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原理,能够创新性地解决未知多边形的面积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课件

知识回顾
(教材P103 T1)
1.回忆下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写出
计算公式。
S=ah÷2
b a
S=ab
h a
S=ah
h aa
h S=(b a+b)h÷2
我们运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 方形,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 用拼摆法,把三角形和梯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 推导出了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A 变大
面积 ( ) 周长 ( )
B 不变
C变小
(2)
A 变大
面积 ( ) 周长 ( )
B 不变
C变小
第三关:判断
巩固运用
1.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梯形的面积大
(× )
(2)梯形的面积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 )
(3)梯形的上底、下底越长,面积越大。
(× )
(4)任何一个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等高的三角形。(√)
4、用S1和S2分别表示下图左、右两个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 C)
A. S1>S2
B. S1 <S2 C. S1 = S2
S1
S2
D. 不能确定
5、一个三角形,高不变,底扩 大3倍,面积就扩大(A)倍。
原来的面积 1×2÷2=1
3倍
现在的面积 3×2÷2=3
22
1
3
A. 3 B 6 C 9
考考你
8分4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样想的?
第一关:填一填
1、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厘米,与它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平方米,从这 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三角形, 这 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多边形面积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本节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它们的推导过程,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
同时,本节课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多边形面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
2.难点:发现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提高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现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规律。
2.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相关例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模型,以及相关计算工具。
3.作业:提前布置相关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相关例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练习题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点。
本章节内容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知识。
他们在学习本章节内容时,需要将已知的知识点与新的内容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同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多边形分割成简单的图形,以便于计算面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论讲解: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实例演练: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指导。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多边形面积计算1.公式:S = 1/2 * n * d2.方法:分割法、补全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2.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正确率、解题思路等。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单元复习。
教材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有一个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总结,多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仍然容易出错,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面积计算的规律。
3.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解释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