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稿: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说课稿: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下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本课内容分为两课时,本说课稿针对第一课时“坚持改革开放”进行阐述。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对改革开放深层次意义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较为直观,但对于如何将这些变化与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上升到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认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历程、重要性以及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生活实例中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改革开放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改革开放背后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如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
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教案踏上强国之路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教案:第1课踏上强国之路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新教案:第1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知识目标(1)认识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2)知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能力目标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理解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激发经济建设的活力,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对“中国奇迹”的自豪感。
重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屏幕滚动歌词。
2.教师针对歌词,设置问题:(1)时事考察:党的十九大的召开确定了我国走进了什么“新时代”?指导思想是什么?(2)改革开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3.教师引言: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摆脱贫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巨轮号”劈波斩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解释中国奇迹,改革无疑是第一个关键词,……让我们聚焦经济改革,聚焦改革开放。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知识点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__创造性__,极大解放和发展__社会生产力__,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我国逐步确立了__公有制__为主体、__多种所有制经济__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__平等竞争__、__相互促进__的新格局。
3.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点二中国腾飞谱新篇4.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_。
初三踏上强国之路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知识目标1.知道中国共产党担当起强国富民使命。
2.牢记改革开放的标志及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3.知道中国腾飞的原因及表现。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能力目标1.知道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2.提高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能力和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
2.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功绩的认识,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3.对伟大祖国通过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满自豪感。
重点1.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及我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改革开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
难点1.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和制作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社会变化及教材上相关情景幻灯片。
2.认真备课,设置教学知识提纲。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的问题。
2.准备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提问探讨。
一、歌曲导入,场景激趣教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展示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教师总结: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深切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歌颂。
人们之所以怀念邓小平,是因为:一邓小平是我们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核心,二是因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正是因为邓小平,中国才踏上了富强之路。
教师也可设计一些与改革开放有关的问答题目,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教师播放洋务运动、1898戊戌变法、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中共一大等历史幻灯片。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教学设计教案

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8年,就是这样的特殊年份。
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多媒体链接视频——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沙画)观看视频,感悟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1.教师讲述: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在史实分析中归纳中国国力从强到弱的原因,以史为鉴,为后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师讲述: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体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二)改革开放充分显示的中国力量◆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1.材料展示:197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1979年,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为改革开放的试点省份。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述,此单元是“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中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的相关内容。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对此单元的学习,理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最强烈、最执着的愿望与追求;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作为九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将“建设富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指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此单元通过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此单元围绕改革开放与创新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强国意识并践行创新理念。
三、单元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于改革开放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有限,大部分学生不会将今天的生活放进历史中去观察和比较。
因此,帮助学生回顾近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了解改革开放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和机遇,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显得尤为必要。
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学生生活感受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取得成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从而增强学生支持祖国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框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框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的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的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
教材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
本课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远大理想的情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我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改革开放,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树立远大理想的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改革开放,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理解改革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改革开放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的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的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案例材料:改革开放的典型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改革开放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踏上强国之路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踏上强国之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我国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3. 踏上强国之路的要求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改革开放是如何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
2.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发展之路。
2. 新课导入:讲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踏上强国之路的要求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踏上强国之路的感悟。
2.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六、教学内容:1. 讲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奇迹,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
2. 分析我国在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取得的突破和进步,培养学生自豪感。
3. 探讨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我国在各领域的取得的成就。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
2. 案例展示:展示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发展速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教学设计(2课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的内容,主要围绕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和成果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我国的近代史和发展历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的具体情况及其意义,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的积极态度,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的发展意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改革开放的意义。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课件:相关改革开放的图片、视频、案例等。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情况,然后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