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3篇(一)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目的:1. 理解并理解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演技巧以及团队合作才能。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 向学生介绍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2. 故事讲解- 向学生详细讲解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情节,包括皇帝的虚荣心、小孩子的直率和智慧等。

- 引导学生考虑关于虚荣、直率和智慧的含义,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络起来。

3. 角色分配-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例如皇帝、小孩子、骗子等。

- 提醒学生要仔细观察选定的角色在故事中的行为和言语,以便更好地表演。

4. 分组讨论和演练- 让每个小组根据故事情节进展讨论和排练,确保每个角色都可以理解并准确表达其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演方式和声音,以增加戏剧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5. 表演展示- 每个小组在班级面前表演他们的角色和故事情节,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观看和给予反应。

- 为每个小组的表演提供积极的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6. 总结反思- 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对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理解和体会。

- 引导学生反思故事中的教训和价值观,并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相联络。

- 鼓励学生考虑虚荣心和老实度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实例以加深理解。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表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2. 搜集学生的反应和考虑笔记,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

3. 向学生提供时机分享他们对课堂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教学资:1. 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的文本材料。

2.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以增加表演的真实性和乐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个独立的故事情节,并进展表演。

2. 鼓励学生从其他文化中寻找并分享类似的故事,以促进多元化的理解和尊重。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皇帝的新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积累生字词。

2. 学习快速阅读,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3. 调动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4.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5. 深入理解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讽刺意蕴。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2. 体会文章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在童话王国的皇家执法部接到了一起报案,报案人称案件的真凶隐藏在这个故事中。

现在,我们有机会化身大侦探,借助这个故事来揭开案件的真相。

大家准备好一起破案了吗(二)预习检测1. 走近作者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 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字词积累投影出示以下词语,让学生认读:(1)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2)钦差大臣(qīn) 随声附和(hè) 御聘(yùpìn) 勋章(xūn)(3)称职(chèn) 愚蠢(chǔn) 妥当(tuǒ) 炫耀(xuàn)(4)呈报(chéng) 赏赐(cì) 爵士(jué) 滑稽(jī)(三)课文教学学习任务一:梳理案件信息1. 提问:本次案件的线索是什么请在文中标出涉案人员,说说这些人物和“新装"的关系本次案件的线索是“皇帝的新装”,涉案人员有皇帝、两个骗子、老大臣、官员、随员、骑士、百姓、小孩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微型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微型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9《皇帝的新装》微型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微型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大意。

2、体会语言描写的精妙,品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内涵。

3、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体会语言描写的精妙,品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由评论家张秋生的话:“5岁的孩子倾听安徒生;15岁的少年阅读安徒生;25岁的青年品味安徒生;45岁、55岁的人回味安徒生……这大概就是安徒生永恒的魅力" 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皇帝的新装》有新的收获,有更深入的思考。

二、快速读课文,整体感知(4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愚蠢的皇帝上当受骗的事。

2、你能把文章的内容凝练成一个字吗?骗3、骗子是怎么骗的?他为什么能够成功行骗?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三、品读人物(10分)我们总是说“言为心声”,面对骗子,这群受骗的的人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想的?明确:心理、语言描写刻画了老大臣、官员的自欺欺人,口是心非,愚蠢无知的丑态要求:1、选取你们组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加以赏析2、抓住动作、语言及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3、按照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重点赏析语段:“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第21、22段)对比阅读:“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重点赏析“哎呀"四、探讨主旨(2分)1、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保全皇位,保全官职或者是怕招来杀身之祸。

引用安徒生的话:“这是一个不堪一击的悲剧,谁都看得出,可是谁也不愿意说,可怕,可悲。

19《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9《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只有在教授了之后,才能知不足。在引导学生方面,做的不够。应紧扣学生回答的问题,步步为营,牵引着 学生向老师的预设目标靠近。就引导这点来说,我还得多看书,多向其他老师学生,多实践。
3、对学生的评价仅停留在“好”、“很好”等赞扬性的词语上,比较单一化,更多的忽略了“教学评价”一体中评价的 真正意义,不能及时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或角度作出评价。迅速生成能力较弱,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强, 以后还需要从意识形态加以重视,然后落实到自己的课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师:这位官员在见到所谓的“新装”,通过他的心理活动的刻画,你觉得他是什么样的心理。 生:从怀疑到坚定。 第三小组展示: 生:皇帝的心理体现的段落是第(21)段。 生:皇帝此时的心理是极度恐慌。 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恐惧呢? 生:骇人听闻。 生:“难道”表反问的词语。 师:骇人听闻是个成语,“骇”是什么意思? 生:害怕,使一一害怕。 师:为什么害怕? 生:因为没有看到能够检测自己是否愚蠢得魔力“新装, 师:请同学重新朗读皇帝心理活动的句子。 第四小组展不:
生:应该像孩子一样勇于说真话。 生:保留一份童真,不要被世俗所沾染,改变自己初衷。
师:教师寄语 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敢于正视现实,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要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 ,那么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回扣开头)虽然这是一篇小小的童话,却是折射出丰富多彩的世界! 六、课后作业,同类比较 (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们查询“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看看与我们今天所学童话的主题有什么异同。 教学反思 这次讲解《皇帝的新装》,从备课到讲课,从演练到实战,暴露了许多问题,而且亟待解决。 (一)一节“好课”需要做到 1、教师首先要自己独立钻研教材、教参,吃透文本。 2、课堂应该还给学生,真真正正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如何落实学习目标。 3、教师课堂上要有随机应变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还需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特有的优点来感染学生,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我的不足之处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2. 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多角度复述故事。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4.学习夸张和想象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多角度复述故事。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2.教学难点学习夸张和想象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童话故事是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它们陪伴我们成长,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启示。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学习他的经典作品《皇帝的新装》。

(二)字音教学1. 教师板书重点字词,如:炫耀(xuàn yào)、称职(chèn zhí)、愚蠢(yúchǔn)、妥当(tuǒdàng)。

2.学生齐读字词,教师纠正读音。

3.教师讲解字词的含义,如:“炫耀"是指从各方面特意强调自己,略带夸大自己,看轻别人的意思;“称职”是指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4.学生分组朗读字词,每组朗读一行,如:滑稽(huájī)、陛下(bìxià)、爵士(juéshì)、头衔(tóu xián)勋章(xūn zhāng)、袍子(páo zi)、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随声附和(suíshēng fùhè)、忙忙碌碌(máng máng lùlù)、无缘无故(wúyuán wúgù)(三)整体感知1.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童话围绕“新装"写了哪些内容明确:这篇童话围绕“新装”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等内容。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3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3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讽刺意义。

3. 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的艺术特色。

4.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讽刺意义。

2. 教学难点:(1)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的艺术特色。

(2)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说真话的勇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虚假的事情,有些人会选择视而不见,有些人会选择随声附和,而有些人则会勇敢地站出来揭露真相。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皇帝的新装》就是一个关于虚假与真实的故事。

(2)展示一些与童话相关的图片,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1)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2)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背景资料(1)本文写于1837年,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安徒生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丹麦人民深受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剥削,而封建统治阶级却穷奢极欲。

四、检查预习(1)字音字形出示词语:笨(bèn) 、赐(cì) 、聘(pìn) 、炫(xuàn) 、称(ch èn) 、蠢(chǔn) 、款(kuǎn)、妥(tuǒ)、智(zhì) 、呈(chéng)、钦(qīn) 、稽(jī) 、圈(quān)、狡猾(jiǎo huá)、陛(bì) 、爵(jué) 、衔(xián) 、勋(xūn) 、袍(páo) 、不可救药(jiù) 、骇(hài) 、和(hè)。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讨论人物形象。

2.品读课文,赏析句子,学习塑造人物的描写手法。

3.跳读课文,结合关键词句,分析归纳人们对待新装的态度。

4.悟读课文,反观社会,培养学生坦诚的品质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对虚假人物的塑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新装揭露当时丑恶社会现实的深刻用意,鼓励人们审查听闻,尊重事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谈——快乐导入常言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今天我们将要欣赏一出精彩的戏,演员阵容庞大,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个个演技精湛,剧情倒是家喻户晓,一切都得从那个爱新装的皇帝说起。

相信同学们已经猜到了今天的戏了,那就是《皇帝的新装》。

(教师书写课文标题。

)二、速读——梳理内容1.快速阅读课文,争取每分钟400字左右,记录第一次阅读所用的时间。

读后,想想影响阅读速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速读之后圈画关键词句。

2.扫除障碍。

称职(chèn) 钦差(qīn chāi)头衔(xián) 随声附和(hè) 3.这场戏其实就是一场骗局,说说这场骗局的主要情节并复述。

(1)主要情节预设:这部戏讲的是一位昏庸的皇帝非常喜欢新衣服,请两个织工为他织一件奇特的衣服,其实这是骗子的诡计,那件衣服根本不存在。

皇帝派两位诚实的大臣去看新衣的制作情况,但都不敢说实话,最后被一个小孩子说出来了。

(2)复述技巧如果课文写的是一件事情的话,需要体现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说出记叙文的六大要素。

如果课文介绍的是一个人,需要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及性格品质。

如果课文介绍的是一个物或一处景,需要概括景或物的特点、用处等。

4.理清结构1段:引子——皇帝爱新装2-4段:开端——骗子织新装5-23段:发展——君臣看新装24-33段:高潮——游街展新装34-37段:结局——小孩揭新装行文线索:新装三、品读——感知人物1.这场荒诞的骗局,剧情简单,演员却不一般,他们“演技精湛"。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2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2

第22课《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品味细节描写,以朗读加深对人物的理解;2. 体会作品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讽刺意义。

2.难点: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说真话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 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如《坚定的锡兵》《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引出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2.介绍安徒生,他是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二)体裁介绍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童话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

童话常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生命,使其拥有人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

(四)正音辨义1. 展示词语: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滑稽(jī) 、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钦差大臣(qīn chāi)、随声附和(fùhè)、御聘(yùpìn)、爵士(jué)。

2. 解释词语: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已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五)整体感知1. 快速阅读课文,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本篇课文共2789字,阅读需7分钟,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的线索与主要人物,试着复述故事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发掘人性弱点,培养敢说真话的品质。
分享字词:
n )称职( chè n )滑稽( jī ) 炫耀( xuà i ) n )骇人听闻( hà 陛下( bì )头衔( xiá
童话中的事
皇帝爱 骗子做 君臣看 皇帝穿 小孩揭
新装
童话中的人
1、皇帝、大臣们被骗子欺骗了,你 是不是对他们寄予同情?为什么?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皇帝是虚伪 而愚蠢的呢?找出文中关于皇帝的 描写,读一读,说一说。 3、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说出真 相,目的何在?
童话中的理
讽刺:昏庸愚蠢,虚伪狡诈。 启迪: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童话我来想
才华展示,发挥想象(任选其一) (1)假如没有人说真话,或者有人说 了,皇帝并没有听见,那么这以后的情 形又将如何呢? (2)假如游行完毕后,皇帝在宫门口 遇到了两个骗子,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 事情呢? 要求: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十九世纪丹麦著:
《海的女儿》 《丑 小鸭》 《拇指姑娘》 《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知识卡片
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 裁,具有浓厚幻想色彩,虚 构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 想象、夸张、讽刺等手法来 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学习目标
1、抓住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童话中夸张、想象的艺术特点。
童话外的理
历史上,作品中,生活中有相 类似的事例吗?请同学们举几个例 子。
童话我来评
由一个孩子出来道破了事情的真 相,实在太妙了。以“深刻的含义, 奇妙的构思”为题,为本文写点评 论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